不要讓孩子感覺到恐懼
發(fā)布時間:2020-11-28 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孩子幼兒園不合群怎么辦 在幼兒園孩子不合群怎么辦不要讓孩子感覺到恐懼
經(jīng)??匆恍┯齼簳险f,孩子天生是對什么都感興趣,無所謂怕與不怕,孩子的一些恐懼心理都是父母不自覺地言行影響了孩子,所以平時自己很注意,從來不用嚇唬的口氣跟孩子說話。我自己害怕的東西在孩子面前也盡量不表現(xiàn)出害怕的情緒,比如我很害怕蛇,就連看到圖片,我都會起一身雞皮疙瘩??墒歉⒆涌匆恍┊媹蟮臅r候難免會有這樣的圖片,看到寶寶有小手在圖片上指指點點的時候,我會把視線移開,平靜的等孩子翻過這一頁。
天天跟兒子待在一起,也沒發(fā)現(xiàn)他有什么特別害怕的東西,他每天調(diào)皮搗蛋,無憂無慮,我也很放心。可是近日我?guī)ビH戚家做客,一件小事,讓我對曾經(jīng)在書上看到的這一說法頗有同感。觥籌交錯之后,大人們商量著要打牌,可是寶寶這個頭疼的家伙怎么辦呢,我想最近單位上工作也不是很忙,可以晚點去,中午待寶寶睡熟后我再走也不遲??墒堑搅四吧沫h(huán)境,寶寶睡意全無,玩得更瘋了,平時這個時候他都會睡上一覺,這是時候親戚過來見他還沒睡,就說:“你還沒睡啊,我家養(yǎng)了只老虎,你不睡,老虎就會把你吃掉?!币驗樵诩椅覐膩聿粫@樣嚇唬他,也不允許家里人對他這樣說,所以兒子稍稍被震攝住了,稍微安靜了會,一會又瘋起來,我上班的時間快到了,要是他再不睡,大人們就不能再安心玩牌了。這時候親戚又過來了,這次她說:你還不睡,再不睡,你媽媽就得被吃掉。這次他聽懂了,一點都不鬧了,眼里噙著淚水,小嘴一撇一撇的,小手緊緊摟著我的脖子,湊到我耳邊小聲說:“媽媽,跟寶寶回家吧?!蹦莻€時候我能感覺到孩子的那種恐懼和對媽媽的依賴。我知道他是真的被嚇到了,心疼的將他抱在胸口,告訴他:“奶奶騙咱們的,老虎才不會吃寶寶跟媽媽呢,小寶這么乖,再說老虎都在動物園關(guān)著呢。爸爸還說回來要帶你去看的呢,你忘了啊?!笨墒撬€那么小,可能此時他已分不清媽媽說的是真話還是親戚說的是真話,只是緊緊摟著我,放聲哭起來。可能是哭的累了也可能是怕媽媽被老虎吃掉,后來真的睡著了,把他放在床上,我去上班了。到了單位,我心里很不安,我覺得他醒來肯定會找媽媽,如果見不著我,他肯定會以為媽媽真的被老虎吃了,后來我打電話給媽媽,告訴她如果寶寶醒了以后哭就打電話我。果然,寶寶醒來后任憑誰哄他都不行,后來我跟領(lǐng)導請了半小時的假過去陪了他一會,小家伙這才漸漸平靜了下來。
這件事以后我更加覺得,大人的言行對孩子來說真的是太重要了,我并沒有責怪親戚的意思,可能他們那一輩人,帶孩子都是這樣過來的,可是今天我們也為人父母,我覺得應該用更科學的方法跟孩子交流,有時候可能大人不注意的言行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
那么一丁點大的寶寶,本來就應該快快樂樂的,如果讓他那么小的心靈來承受這種恐懼和不安我真覺得太殘忍了。我對孩子現(xiàn)在的期望就是希望他快樂,健康。讓他自己去探索身邊這個奇妙的世界。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到底要不要讓孩子玩手機/ipad?
經(jīng)??匆娢⒉┡笥讶锏教幵谵D(zhuǎn)類似“7歲以前不要看屏幕”、“12歲以前不看電視/手機”之類主題的文章。對于這樣主題的文章,朋友圈點贊多多,“不能給寶寶玩手機或ipad!”似乎已經(jīng)是所有人認同的真理。
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梢钥匆?歲的小孩,便能熟練的滑動開鎖、輸入密碼、找到自己喜歡的頁面:游戲或者視頻等……那么問題來了,朋友們,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玩手機/ipad呢?
到底能不能讓孩子玩手機ipad?總結(jié)一下玩手機的害處,大體可以概括兩大類:1、玩手機/ipad,會導致寶寶視力下降,成為近視。甚至還有說“每天玩15分鐘ipad,半年后視力變0.2”的說法。2、手機和ipad會影響孩子的社交能力,讓孩子孤僻。ipad游戲設(shè)計雖好,但畢竟是虛擬的,替代不了真實的世界。如果孩子天天玩游戲,會失去通過親身的感受去認識這個真實世界的機會。因此我們都像防洪水猛獸般,將孩子和手機ipad等電子產(chǎn)品產(chǎn)品阻隔開,不讓他們玩,甚至不讓他們看到這些“壞東西”。一切貌似很順利,直到某一天,我們帶著孩子去鄰居小朋友家做客,孩子一下子迷上了鄰居家孩子手里那個ipad,里面可能有幾款專門為寶寶設(shè)計的游戲,或是一個動畫視頻,反正,孩子是羨慕嫉妒,心心念念的日子開始了。
我們突然明白了:這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電子產(chǎn)品終將成為他們這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我們小時候迷戀過的游戲機,是一代人童年的共同回憶。電子產(chǎn)品不是洪水猛獸,光靠堵無法阻擋他們終將進入我們生活方方面面的步伐。堵則潰,疏則通。把孩子跟電子產(chǎn)品完全隔離開來,不如給予合理的引導,設(shè)置合理的規(guī)矩,給孩子一個正確的玩手機/ipad的機會。但是,不阻止孩子們玩電子產(chǎn)品,不等于說就毫無顧忌的把手機ipad扔給他們隨便玩,一些必要的原則和規(guī)矩也必不可少!
怎樣正確的讓孩子玩手機ipad?要解決讓孩子正確玩ipad的問題,不可避免的需要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對視力的影響。二是對真實社交的影響。如何解決手機/ipad對視力的影響?到底什么才是導致近視的主要原因?根據(jù)美國研究機構(gòu)對于視力影響因素的一項研究表明,除了基因這個最大因素之外,視疲勞才對近視的構(gòu)成最直接的影響。但即便是視疲勞,事實上和手機ipad也沒有直接的關(guān)聯(lián)。真正容易導致視疲勞的因素有三點:閱讀時長、閱讀距離、閱讀光線。在第三點上,恒定發(fā)光的電子產(chǎn)品其實比起紙質(zhì)的書本還有相對的優(yōu)勢,因為其對于外來光源強弱和閃爍頻率變化的依賴更小。如何讓孩子正確玩ipad而不導致近視的幾項原則:1.保持房間合適的亮度。孩子玩手機和ipad的時候,盡量選擇亮度適中的環(huán)境。如果是晚上在家玩,則盡量打開房間的燈光。2.開啟手機/ipad的亮度自動調(diào)節(jié)功能。這一點很容易,但也很重要。它能夠保證屏幕亮度與環(huán)境的亮度進行合理的匹配。3.保持恰當?shù)木嚯x。30cm的安全閱讀距離,應該是從我們小時候就已經(jīng)熟記于心了。雖然距離的遠近不會直接導致近視,但過近的距離的確更容易導致視力的疲勞。
4.設(shè)定合適的時間,定期休息。與孩子一起訂一個玩手機ipad的時間,每次玩不能超過15分鐘,到時間就應該間插一次休息。每天玩手機ipad的時間盡量不要超過1個小時。玩的時候也要盡量有意識的多眨眼,緩解眼干和視疲勞。
如何解決玩游戲?qū)φ鎸嵣缃坏挠绊懀科鋵嵾@個問題并不會特別嚴重,因為只有嚴重的癡迷和沉溺于手機游戲,才會對真實的社交造成障礙。不過確實有的孩子們現(xiàn)在除了ipad和手機里的內(nèi)容之外,對別的玩具、游戲、聚會都完全不感興趣。孩子玩手機過程的兩個建議:1.爸爸媽媽可以陪伴著一起玩。在一些繪圖、打扮等體驗式游戲中,可以邊玩邊和孩子商量。這樣的過程,是與孩子交朋友的好方法。2.一些ipad里面學到的東西和應用場景,比如學會的英文歌、看過動畫片里的情節(jié)等,可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由爸爸媽媽情景再現(xiàn)的玩一次。比如動畫片里玩了幫媽媽用洗衣機洗衣服,就可以把寶寶帶到洗衣機旁邊真實的再操作一遍,讓寶寶能在游戲世界和現(xiàn)實世界中建立關(guān)聯(lián)。這樣游戲不會成為真實生活的替代,而是一個更好的指引和補充。永遠記住,內(nèi)容比形式更重要!孩子在手機/ipad上看什么、玩什么,遠比要不要孩子玩更重要!給孩子挑選適合的動畫片,下載優(yōu)質(zhì)而適合寶寶年齡的游戲、音樂等,建立良好的使用習慣,遠遠比絞盡腦汁去阻止孩子對手機/ipad產(chǎn)生興趣更值得探究!
如何緩解孩子的恐懼感
對周圍事物的未知會導致孩子產(chǎn)生恐懼,這是很正常的。如果恐懼感太強,對孩子的成長或者生活造成影響的話,爸爸媽媽就要多注意了,一定要第一時間緩解孩子的恐懼。那么,哪些方法能夠緩解孩子的恐懼感呢?
如何緩解孩子的恐懼感呢?
接下來講的措施能夠幫助緩解孩子的恐懼感,但孩子不可能立刻克服恐懼感,克服恐懼感要幾個月甚至是一年的時間。另外,孩子對嚇到自己的東西多加關(guān)注也是正常的。孩子可能會模仿它、畫畫或是對別人講,這其實也是孩子戰(zhàn)勝恐懼的一個方法。
1.不要不在乎孩子的恐懼
可能孩子面對自己恐懼的東西時會很膽小,這時你要跟孩子說沒有什么可害怕的,“我知道這只狗狗可能嚇到你了,其實你不去逗他,它是不會過來的?”多通過言語讓孩子感覺到安全感。
2.不要分享你的恐懼
當孩子看到你被蜘蛛嚇得渾身冒汗時,孩子也會害怕起來,所以你也要克服心中的恐懼。
3.嘗試角色扮演
如果孩子害怕見到醫(yī)生,平時可以多進行一些角色扮演,讓孩子能夠盡快熟悉起來。
4.一起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害怕黑暗,孩子睡覺的時候可以開一盞溫和的夜燈或是放一個門衛(wèi)(心愛的玩具 動物),讓孩子能夠安心一點。通過慢慢的嘗試,你會發(fā)現(xiàn)怎樣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才是最正確的。
此時還應該注意什么?
如果孩子的恐懼已經(jīng)影響到了正常的日?;顒?,比方說害怕水而不想洗頭,或者是因為怕狗不想出門等等。這時候你就要馬上告訴醫(yī)生,特別是當孩子的恐懼感在慢慢增加的話,這時孩子就有可能是患了恐懼癥或是焦慮癥。當孩子對某些東西感到極其害怕而無法安撫時,要帶孩子去看醫(yī)生。
好的教育是讓孩子感覺不到“這是教育”
愛子心切的父母們在孩子懵懂無知的幼兒階段時,就開始張羅五花八門的教材,讓孩子學習英語、音樂,以及各種技藝等等。孩子天性敏感,尤其在感受父母的心意上,這一點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對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父母對于“精英教育”過分地執(zhí)著,就只會讓孩子產(chǎn)生抗拒心理。
是什么讓父母們不得不板起臉來教育?
1.面子心態(tài)+害怕犯錯
中國人的習慣是把別人的成功與失敗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把“別人”當成是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別人好了Ta就有面子,別人不好了Ta也沒面子。
別覺得可笑,這個“別人”就是自己的家人,親密的人,尤其是孩子,只是你可能沒反應過來。你要是說這些人都不是“別人”,只能說你分不清人際界限。
沒錯,攜帶著你的基因的,流著你的血的,從你身上掉下來的這塊肉,是“別人”。
如果你不能接受這一點,你就不免會過度參與Ta的生活,因為你沒有把Ta看成一個獨立的人,一個獨立于你而存在于這個世界上,有自己的思想和靈魂的人,去尊重。
不少家長就是因為把孩子看成與自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一旦孩子犯錯,就覺得自己的一部分自尊受了損,俗稱沒了面子。
一個人擔心自己會沒面子的時候,Ta就會焦慮,使盡一切辦法,去維護住自己的面子。所以,不免嚴陣以待了起來。當孩子一臉無辜地望著你的時候,你心里想的卻是怎樣看住這個啥也不懂的小屁孩,跟在屁股后面,生怕Ta犯一點錯,自己就會覺得萬般羞恥。
把自己的面子和小屁孩的行為掛鉤的后果就是,你會為了避免這種羞恥的感覺,而對小孩嚴加管束。但孩子真的適合這樣被管教嗎?這樣管教,真的能取得好的結(jié)果嗎?未必。
不少嚴厲的父母其實對自己也相當嚴厲,自己本身就因為害怕犯錯而過得十分壓抑,也因此,為了保持自我感覺的完美,而去嚴格要求孩子。
2.不懂得孩子的心理規(guī)律,對孩子的常見行為問題,除了打罵和說教想不到其他的辦法
其實完美主義的家長也可能教好孩子,原因是隱藏起了自己的真實意圖,使用了良性有效的方法來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方法其實很重要。心理學家華生曾夸下??谡f,給我12個健康的嬰兒,并在我自己設(shè)定的特殊環(huán)境中養(yǎng)育他們,那么我愿意擔保,可以隨便挑選其中一個嬰兒,把他訓練成我所選定的任何一種專家——醫(yī)生、律師、藝術(shù)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強盜。雖說有些夸張,但這也反過來提醒了家長們,即使自詡孩子遺傳了你的良好基因,你的培育方式,也將起到巨大的影響作用,決不能隨便應付了事。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因材施教”,其實對孩子來說,不光要根據(jù)他們的天賦來栽培,還需要根據(jù)他們生來的脾氣秉性,依照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方式來栽培,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是否能夠按照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來教育,也許會對孩子最終的發(fā)展造成巨大的差異。
一個只懂得打罵和說教的家長,和一個能夠依照不同的情況,找到最合適的教育方法的家長,哪個對孩子的發(fā)展更有利?顯然是后者。
同樣是家長,為什么有些人能夠?qū)懹齼汗ヂ?,而有些人只能看別人寫的育兒攻略?這除了經(jīng)驗之外,更多的是一個家長在育兒方面動的腦筋夠不夠,在平時生活中遇到問題是積極處理還是消極應對。而這些,正是那些經(jīng)常板起臉教訓孩子的家長,所欠缺的。
3.身為家長的自覺性不夠,對自身情緒的控制能力不足
平時走在街上時,經(jīng)常能聽到媽媽們用近乎斥責的口吻對孩子講話。無論心里多么明白孩子不可能完全遵從自己的意愿,但碰到著急上火、疲累不堪的時候,媽媽們就會不自覺地變得煩躁起來,甚至遷怒于自己的孩子,這種心情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可是,拿孩子出氣的做法,只能說是她們對身為母親的自覺性還略顯不足。
語言因其使用方式的不同,有可能會變成一把毀掉孩子的利刃,也可能對促進孩子的成長發(fā)揮出魔力。
因此作為家長,在孩子面前,必須意識到自己是家長才行。管你在工作中是憋屈還是得意,管你在大家庭中是小媳婦還是大當家,管你自己認為自己是暴脾氣還是溫柔秉性,在孩子面前,你就是ta的父親母親,別把工作中的你、家庭關(guān)系中的你、渴望放任自己的你,帶到孩子面前來。因為你的一舉一動,有可能會對ta的人生造成至關(guān)重大的影響。
有些家長之所以不得不板起臉來對孩子兇,是因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正在干擾自己對孩子的態(tài)度。也不認為帶著情緒教育孩子有什么問題。盡管讓孩子承受一個大人的情緒,這可能是不公平的。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但是假如不板起臉來,就一定沒法把孩子塑造成精英了嗎?
如果不板起臉來教育,可以怎么教育?
父母希望孩子做出好的行為,停止不好的行為,因此,父母的“教育”,其實用心理學的說法來講,就是塑造行為的過程。
在神經(jīng)學上,要改變一個行為最好的方法是用你想要的行為去取代你不想要的行為。也就是說,當孩子出現(xiàn)你認為不好的行為時,不要只說“不可以”,請指出一條明確的路來給ta走。
大腦好像一個大草原,上面已有一條從A到B的路,如果你不要ta走這條路,你要先牽ta的手走另一條也可以到B的路,走久了,新路的草被踩扁了,新路便形成了,而舊路許久不走,又被長出來的草蓋住,便看不見了。好習慣就是這樣養(yǎng)成的。而父母塑造行為的工作,也應該這樣展開。
如何幫助孩子疏導恐懼感
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之中,總是要經(jīng)歷過很多的恐懼,這是人生之中不可避免的事情,做為長輩最關(guān)鍵的是要學習給兒童情感上的支持,幫助孩子們有力的克服心理的恐懼,以下就來看個小實例吧!
周五下午,正當我忙著送孩子上校車回家的時候,突然聽見灰色滑梯上傳來了一陣哭聲,尖尖的,仿佛有人看見了一些極其恐懼的東西。
馬上彤彤跑了過來,告訴我:“老師,昊陽流血了?!?/p>
我急忙跑過去,昊陽已經(jīng)被一個老師抱起了,我從那個老師手上接過昊陽。昊陽的嘴巴流了很多血,一直流到下巴,他躺在我的懷中,眼淚撲簌簌地流著,嘴里不知道在說著什么,身體也抽搐著,我能感覺到他非常害怕,于是不斷地安慰他:“昊陽,別擔心,老師會和你在一起的,你會很安全的?!?/p>
到了醫(yī)務室,大夫馬上幫他處理傷口。他在我懷里,不斷地哭著,汗水已經(jīng)濕透了衣服和頭發(fā),身體時而僵硬時而柔軟,他不知道接下來他會怎么樣。
而剛剛和昊陽一起玩的小伙伴們都圍在了門口,有些孩子則是中途看見了受傷的昊陽,也趕緊跑了過來。為了讓昊陽的情緒穩(wěn)定一些,我們把門關(guān)上了。焦急孩子們就站在藤椅上,透過窗玻璃來看,有些孩子則靜靜地站在門外等待消息。
我透過玻璃看到了他們急切的目光,能感覺到他們眼中的關(guān)切背后還有極大的恐懼。那么凄厲的哭聲,那么多的血,在孩子們的眼中,這是極度危險的。他們不知道這將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也正因為不知道,他們心里都充滿了恐懼,包括昊陽自己。
這時候,窗外的浩文關(guān)切地大聲喊道:“昊陽,你可千萬不能死?。 标魂柭犚娏?,哭得更大聲。為此,我輕輕地撫摸著他的后背,確定地告訴他:“別擔心,你只是磕到了嘴巴,嘴巴破了皮,所以流了很多血。我和大夫都會幫助你,照顧你的,你不會有生命危險,而且你會很快好起來的?!?/p>
慢慢地,昊陽平靜了下來,配合大夫處理傷口。窗外的孩子用期待的目光一直注視著我們,但同時也慢慢地安靜了下來。最后傷口處理好了,昊陽的情緒也完全平靜了。在我們走出醫(yī)務室時,孩子們又圍過來,很關(guān)切的樣子,我給孩子們解釋后,就都釋然而去了。
在這次事件中,孩子們對于疼痛的恐懼、鮮血的恐懼、甚至死亡的恐懼,是那么地強烈又是那么真實地表露出來,讓我驚訝。我們?nèi)绾稳椭麄兪鑼麄兊目謶?,又讓我深思?/p>
這讓我想起有人跟我說過的一個故事,有一個男孩在學校打疫苗時,因為太緊張而肌肉僵硬,護士把針扎進去以后拔不出來,針就斷在了肌肉里面。
很多人會認為,這個男孩怎么不放松一下呢?放松了就好了嘛,打針而已,有什么好怕的。
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思考,也許男孩當時真的很害怕,可是他沒有辦法自然地表達出他的恐懼,在冰冷的護士和醫(yī)藥用具面前也由不得他將恐懼表達出來。我們再想,在這個男孩第一次面對打針時經(jīng)歷了什么?是否有人給他表達的機會?是否有人跟他解釋我們?yōu)槭裁匆蜥??是否給他一段時間進行心理緩沖?
如果我們這樣想過,我們就不會輕易地對這個男孩的表現(xiàn)作評價,我們也就會重新思考恐懼對孩子來說意味著什么,正確的方式幫他們疏導恐懼又意味著什么。
對于小孩子們的教育,我們不能僅僅教會其知識,更加重要的還要培養(yǎng)其高的情商,讓孩子們學會如何調(diào)節(jié)自己的不良情緒,但愿看了此篇文章,家長們都能夠?qū)W會如何來幫助孩子們疏導恐懼!
不要讓孩子覺得父母愛他是應該的
你每天都給孩子準備豐盛的早餐,然后叫孩子起床上學,一年200多天都是如此,有一天,你突然病了,沒有做早餐,沒有及時叫孩子起床,孩子就對你發(fā)脾氣,說你不稱職,不是一個好媽媽,你一定會覺得很委屈?為什么我做了200多天,就一天沒做好,孩子就不理解呢?太不公平了。
是的!你的確做得很好,就是因為做得太好了,孩子把你對他的愛當成應該,當成習以為常,所以,當你哪一天做不好時,就會對你非常不滿。
中國的父母比較內(nèi)斂,不善于表達,對孩子的愛往往是通過行動默默地奉獻,總以為自己的辛苦付出,孩子會理解,但事實可能并不是如此。
我的堂叔背負了二十多萬的債務給兒子買了房,買了家具,房子的名字是兒子的,可當兒子看到父母買的家具時,卻非常不滿,因為在這個三居室里,他心里根本沒想過給父母留一間,想著做一個健身房,買跑步機放在里面,想著做一個書房,然后留著一間,將來和女朋友結(jié)婚用。
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報,不是掏心掏肝地對孩子,孩子也會這樣對你,讓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一是要講給孩子聽,二是讓孩子適當吃苦,不要讓孩子覺得父母愛他是應該的,要讓他明白愛是相互的,你想讓別人愛你,你也必須要付出愛。
幫助孩子消除“黑暗恐懼”
怕走夜路、怕到黑屋子里拿東西……只要是黑的地方,或是談到黑,恐怕大多數(shù)人都有一種“恐懼黑暗”的心理。許多成人尚且會有這樣的感受,也難怪小孩子會有怕黑的恐懼呢。在我所接觸的家長中,總是有很多人在說:“我家寶寶的膽子特別小,只要天一黑,他就纏著大人不松手,一步不離地跟在大人身后,有時候都沒辦法做事情。
纏得大人沒辦法了,就開始跟孩子發(fā)脾氣、打他幾巴掌,可大哭之后,寶寶還是纏著不放?!?/p>
寶寶為什么怕黑
說到這個怕黑的問題,估計也為很多家長所頭疼。那么,寶寶為什么這么小就會這樣?經(jīng)分析主要有兩種可能。
生理問題
根據(jù)專家的解釋,有的寶寶怕黑是因為小腦發(fā)育不良所造成的,一旦進入黑屋子就會失去平衡。因此,如果寶寶特別怕黑,家長應帶寶寶到醫(yī)院檢查。只要是生理原因造成的,就可以通過醫(yī)學進行干預。
心理問題
這里所說的心理問題,就是在平時的外部環(huán)境中,成人在不經(jīng)意中給寶寶造成的怕黑恐懼。比如說有的家長看電視時只顧自己一時的痛快,居室內(nèi)不是刀槍棍棒聲就是驚險發(fā)出的尖叫聲,有時驚險的武打畫面還呈現(xiàn)在寶寶的面前;或者大人在講故事時沒有仔細選擇,出現(xiàn)了有關(guān)“黑”的可怕的事情;也有些家長為了以示懲罰,把寶寶關(guān)在黑屋子里來恐嚇寶寶,這樣寶寶自然對又黑又靜的屋子產(chǎn)生了恐懼心理。
怎樣消除黑暗恐懼
一個人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所受的熏陶,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所變化。什么樣的環(huán)境就會造就出什么樣的人來,對寶寶的培養(yǎng)和鍛煉也是一樣,建議家長朋友試一試下面的辦法。
黑屋子里的快樂故事
寶寶都特別喜歡聽故事,家長可充分利用這個特點,在黑屋子里講一些美好快樂的、具有引導意義的故事。如“在冬天的一個夜晚,天空中突然下起了小雪,一片片雪花天使穿著白色的紗裙,從高高的空中飄落下來,不一會兒,樹枝上、房子上、地上都鋪滿了晶瑩透亮的小雪花。這時,一位圣誕老人不怕天黑,坐著雪橇從很遠很遠的地方趕來,給小朋友們送來了一件件可愛的禮物。這時候小朋友們正在黑夜里熟睡著、做著香香的夢,第二天醒來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了枕邊的這份禮物,真是高興極了……”。通過故事讓寶寶知道,黑屋子里也有好聽的故事和美麗的傳說,讓寶寶對黑屋子有新的感受和認識,逐漸不再懼怕。
黑屋子里的奇妙問題
天黑的時候,一家三口不妨在黑屋子里討論一些奇妙的問題。比如透過黑屋子的窗戶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星星為什么會眨眼睛呀?為什么天上的月亮有時像餅干,有時又像香蕉呢?為什么天有時黑有時亮?其實寶寶還會提出很多奇妙的問題,家長可以趁機把這些自然現(xiàn)象解釋給寶寶聽,記得要用寶寶能夠理解的語言來講述哦。這樣一方面增進了寶寶和父母之間的感情,另一方面也加強了寶寶對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興趣。再就是通過觀察、討論,使寶寶對黑暗有了更正確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淡化了寶寶對黑暗的恐懼心理。
逐步適應黑屋子
寶寶怕黑是在長期消極經(jīng)驗的積攢中逐步形成的,要消除這種心理也要一步一步慢慢來,最典型的難題就是為什么晚上寶寶不肯一個人睡覺。在剛開始讓寶寶獨睡時,家長可以先坐在床邊陪寶寶說說話,可以講一個美好的、快樂的小故事,也可以播放一小段搖籃曲等,然后把燈光調(diào)到比較合適的亮度并逐漸變暗??傊寣殞氂幸粋€逐步適應黑屋子的過程。如果總是批評、訓斥、懲罰,那么寶寶怕黑的情況只會越來越糟。
TIPS:家長需要做的功課
寶寶怕黑是完全正常的,也是有理由的。要消除寶寶怕黑的心理,以下幾項功課請家長多多用心哦。
1、在寶寶面前,自己不能表現(xiàn)出怕黑的恐懼。
2、不能把進黑屋子作為懲罰寶寶的手段。
3、不能把黑屋子與可怕的事情聯(lián)系在一起。
4、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上,讓寶寶獨立到黑屋子里小待一會兒,比如一兩分鐘或幾分鐘,也是可以的。記得為寶寶找一個合適的、能接受的理由,比如去取一下東西等。然后家長要給予表揚和鼓勵,以此來鍛煉寶寶的膽量,從而幫助寶寶消除“黑暗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