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培養(yǎng)孩子自我意識3個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1-12-14 幼兒園自我意識說課稿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2025幼兒園教學方法

有位心理學家在做動物實驗時曾遇到這樣一件有趣的事情:心理學家給小猴子一些木塊,讓它用木塊換糖吃,換到后來,木塊用完了,它就用自己的尾巴來換糖,使這位心理學家捧腹大笑。為什么看起來挺聰明的小猴子會做出如此可笑的動作,而再笨的孩子也不會用自己的手或腳去換糖呢?原因在于,猴子不能把自己同周圍的事物區(qū)別開來。而人則不同,人能夠認識自己以及自己同周圍世界的關系,人有自我意識。有無自我意識是動物和人在心理上的分界線。

自我意識是人即主體對自我的意識,是意識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心理學上一般習慣于把意識的內部結構分為認識、情感、意志三個部分,所以也往往從這三個方面來分析自我意識,把自我意識分為對自我的意識,對自我的態(tài)度和對行為的調節(jié)三個部分,包括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觀念、自尊心、自卑感、自信心、自制力、獨立性等。心理學指出,人并不是生來就有自我意識的,兒童的心理只有發(fā)展到一定的階段才能形成自我意識。大約在1歲半至2歲時,兒童知道了自己的名字,并且能用名字和代詞“我”稱呼自己,這標志著兒童開始把自己從客體轉變?yōu)橹黧w來認識,逐漸形成了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對兒童的心理發(fā)展意義十分重大。兒童怎樣認識自己,怎樣安排和處理自己同周圍世界以及同別人的關系,怎樣評價自己的能力,具有什么樣的自我價值觀,樹立什么樣的自我形象,直接地影響兒童能否積極地適應社會、能否保持心理健康、能否在學習和生活中順利前進和發(fā)展。自我意識在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中起著調節(jié)作用,是行為的強烈動機。一個具有良好自我意識的孩子,會在各方面表現出優(yōu)秀的才能,經常取得成功。反之,如果孩子在自我意識的發(fā)展中出現了不良傾向,又沒有及時調整,會使孩子的個性和行為發(fā)生偏異,以后矯正就困難了。所以家長應當注意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自我意識。下面,介紹一些培養(yǎng)孩子自我意識的方法。

1.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認識。

通常來講,小學生要清楚準確地認識自我是比較困難的。盡管如此,也要逐漸引導孩子認識自己,因為童年時期的自我認識是成年后自我認識的雛形。家長引導孩子進行正確的自我認識,主要是要引導孩子解決兩個矛盾:孩子自己心目中的“我”與實際的“我”的矛盾;自己心目中的“我”與他人心目中的“我”的矛盾。

引導孩子認識實際的“我”,可以通過一些比較,使孩子逐漸對自己有準確的認識。家長可以讓孩子同過去的“我”比較,用筆記、攝影、錄音記下孩子的成長過程,過一段時間拿出來讓孩子看看、聽聽,讓孩子由此知道“我”的進步、退步或停滯。讓孩子與同齡的孩子比較,認識自己的發(fā)展狀況和能力水平,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讓孩子與成人和優(yōu)秀人物比較,認識自己的差距,提高孩子努力和進取的意識。讓孩子同進行活動前后的“我”比較,給孩子布置一些孩子做起來吃力,但經過努力可以完成的任務,使孩子了解自己潛在的能力。

引導孩子認識他人心目中的“我”,主要靠家長及時把聽到、看到的別人對自己孩子的評價和印象,以適當的方式告訴孩子,讓孩子知道他人對自己的看法。這些看法,孩子一般不易了解到,家長要做有心人,當好孩子的“耳目”。

2.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評價能力。

實驗研究表明:我國兒童形成自我評價能力的年齡為3至4歲之間。4歲的孩子開始有一定的自我評價能力,能夠根據一定的行為規(guī)則來評價自己。5、6歲的兒童絕大多數已經能夠進行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核心,它對于兒童道德品質的形成、道德行為的培養(yǎng)是極為重要的。家長應當為孩子創(chuàng)設自我評價的情境,促進孩子自我評價能力的發(fā)展。孩子的自我評價能力最初是根據成人對他的評價而形成的。

因此,家長對孩子的評價應當比孩子的實際情況略高一點,使孩子經過努力可以達到,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能夠用積極的、向上的要求來評價自己。另外,家長要努力安排一些孩子經過努力能夠取得成功的活動。成功的次數越多,孩子對自己成功方面的評價越高;成功的范圍越廣,孩子對自己的全面評價也就越高。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自信、自我接受、勤奮、樂觀的個性,使自我意識中積極的成分占主導地位,從而促使孩子獲得更多、更大的成功。

3.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觀念。

也就是要幫助孩子建立積極的自我形象。自我觀念是孩子對自身能力和自我價值的認識和體驗。具有積極的自我觀念的孩子,自信心和獨立性強,認為自己有能力辦好各種事情,自己的行為對社會對個人都有價值,也容易受到家長和他人的歡迎和好評。孩子的自我觀念,實際上反映了他對自己過去的總結和對將來的預見。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延伸讀

如何培養(yǎng)孩子學習方法(精選)


宜未雨綢而繆,毋臨竭而掘井。當幼兒園教師的工作遇到難題時,我們經常會用提前準備好的資料進行參考。資料一般指代可供人們參考的信息知識等。參考資料有利于我們完成相應的學習工作目標??墒?,我們的幼師資料具體又有哪些內容呢?下面的內容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如何培養(yǎng)孩子學習方法(精選),請在閱讀后,可以繼續(xù)收藏本頁!

孩子的學習方法對于他們的學習成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良好的學習方法能夠幫助孩子更有效地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效率,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要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方法并非易事,家長和教師需要付出許多努力。下面是一些幫助培養(yǎng)孩子學習方法的建議。

家長是孩子學習方法的第一個導師,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家長應該注重自己的學習,與孩子分享學習經驗,給予積極的鼓勵和肯定。同時,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定期復習,合理安排時間等。

教師應該根據孩子的特點和能力,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資源,幫助孩子掌握學習方法。例如,通過展示學習筆記的制作方法,讓學生知道如何整理和歸納知識點。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讓他們在互相交流中學習新的學習方法。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了解并尊重孩子的學習風格是十分重要的。有些孩子喜歡聽課,有些孩子喜歡閱讀,有些孩子喜歡動手實踐。家長和教師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采用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這樣能夠增加孩子的學習動力和興趣,提高學習的效果。

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需要孩子自己的參與和努力。家長和教師可以鼓勵孩子提出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家長和教師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幫助他們建立目標和規(guī)劃學習時間。這樣能夠增強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學習動力。

他們應該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資源幫助孩子掌握學習方法,關注孩子的學習風格和興趣愛好,鼓勵他們主動參與學習。通過這些方法的實施,可以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果,為他們的未來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培養(yǎng)孩子良好行為習慣方法


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對于他們的成長和發(fā)展非常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作為父母或監(jiān)護人,要以身作則,成為孩子良好習慣的榜樣。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培養(yǎng)孩子良好行為習慣方法”,以供參考,歡迎收藏閱讀!

培養(yǎng)孩子良好行為習慣方法(一)

1.?為孩子設定明確的規(guī)則和期望。

制定具體的行為規(guī)范,如尊重他人、誠實守信、分享等,并告知孩子違反規(guī)則的后果。

2.?用正面的方式進行獎勵和鼓勵。

當孩子表現出良好的行為習慣時,及時給予認可和獎勵,例如表揚、獎勵小禮物等,讓孩子明白好行為會得到回報。

3.?建立傾聽與溝通的環(huán)境。

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并給予合適的反饋和指導。這樣可以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行為對周圍環(huán)境和他人的影響。

4.?以身作則。

作為父母或者教育者要成為孩子良好行為的榜樣,自己要遵守規(guī)則和道德準則,表現出積極的行為習慣。

  5.?培養(yǎng)孩子的自律能力。

讓孩子學會自己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行為,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心和自我約束能力。

6.?提供適當的引導和教育。

對于不良的行為習慣,需要及時糾正和引導,教育孩子正確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

7.?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關心。

孩子需要感受到家庭和教育者的溫暖和關懷,這樣才能更積極地培養(yǎng)和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

培養(yǎng)孩子口語表達能力的方法


培養(yǎng)孩子口語表達能力的方法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在于口語表達,良好的表達能力應該從小開始培養(yǎng),“從娃娃開始抓起”,那么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呢?下面是筆者總結的方法。

第一,在交談中豐富他們的詞匯。小朋友受到經驗的局限和他們自身發(fā)展的影響,詞匯量通常比較貧乏,往往會出現想說又說不出來的現象。因此,爸爸媽媽一定要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為孩子積累語言素材。

有研究表明,語言與經驗密不可分,而經驗的得來則離不開觀察。教會孩子多觀察,可以使他們擴大眼界、增長知識,幼兒說起話來就會“言之有物”。另外,每天一定要單獨留出時間來與孩子交談,有意識地提一些小朋友既熟悉又感興趣的問題,讓他們養(yǎng)成連續(xù)表達的習慣。

第二,在游戲活動中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孩子的語言最富有創(chuàng)造性,但模仿、學習在語言獲得中仍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爸爸媽媽可以為孩子安排一些需要語言表達的游戲,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練習說話。游戲中的相互合作、表達,為孩子愛說、樂于說話創(chuàng)造了條件,既增強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又提高了交往能力。

孩子上小學了,對于他來講是一個重大的變化。幼兒園與小學有著許多不同之處,孩子必然會面臨更多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在這些新異刺激面前,不同的孩子有著不同的表現。

舉個例子來說,有些小朋友在幼兒園里非常優(yōu)秀,是老師家長的“寵兒”。一旦進入學校后不再受到“特殊關注”,小朋友自然難以接受。曾有一個小朋友在入學一個月后即產生了厭學情緒,經常抱怨學校不好、老師不好、同學也不好。經過詢問,原來是因為選班長的事情讓孩子難以接受“挫折”——“老師為什么不選我當班長?為什么讓某某當班長呢?你們不是總說我是最棒的嗎?”

有些家長采取賞識教育法,即無論孩子做什么事情、做得如何,都千篇一律用“你太棒了”、“真不錯”之類的詞語表達贊賞。雖然這有利于增強孩子的自信,但空洞的評價也會造成孩子對自己缺乏正確評價。一旦當孩子面對更公允的評價時,孩子會發(fā)現自我評價和實際能力的巨大落差,而難以承受這種“突如其來”的否定。

所以在入學前,家長要漸漸把孩子當作一個成人來對待,評價要具體,要讓孩子能正確認同自己的優(yōu)缺點,同時也認同別人的長處。不妨給孩子一個具體并能達到的努力目標,鼓勵孩子完成目標。

另外,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夠常常得到表揚。但進入小學后,老師恐怕就不如幼兒園老師那樣,有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表揚每個孩子。這時,孩子也會感到失落和懷疑。

讓孩子從這種失落和懷疑中走出來很重要。要讓孩子學會正確的自我暗示:沒有表揚我不等于我做的不好,下次我會做得更好。雖然不經常表揚孩子,但也要讓他知道,爸爸媽媽對他的每一個進步都是關注的。

據了解,目前很多幼兒園都會設置幼小銜接的課程。但和家長“功利性”較強的愿望相比,孩子入學情感的激發(fā)和能力習慣的培養(yǎng)更應得到家長的重視。

相關推薦

  • 培養(yǎng)孩子規(guī)則意識的好方法 最近半年小熊學習習慣很有問題:不主動做作業(yè)、字跡潦草、態(tài)度應付。只要媽媽有晚自習,他就不做作業(yè),爺爺奶奶拿他沒辦法。 那天晚上我照例有晚自習,到家已經9點,而小熊三個小時才寫了預習作業(yè),還有一篇作文,...
    2021-01-12 閱讀全文
  • 孩子注意力培養(yǎng)的方法 “我的孩子在幼兒園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坐不??!” “我的孩子做作業(yè)一會兒動這個,一會兒玩那個,一點作業(yè)要三小時來做。會不會是多動癥?” 在生活中,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家長很多。注意力,是個很重要的心理...
    2022-01-24 閱讀全文
  • 5個方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對一個人至關重要。 《明朝那些事兒》中有一句話:張牙舞爪的人,往往是脆弱的。因為真正強大的人,是自信的,自信就會溫和,溫和就會堅定。 不少家長都羨慕那些自信的孩子。自信的孩子在人群中非常出挑,笑容...
    2021-10-09 閱讀全文
  • 培養(yǎng)孩子自主性的十個方法 一、給孩子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嬰兒最喜歡生活在母親的懷抱里,但是他不能永遠這樣生活。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家長應理智地逐漸擴大孩子的生活空間,才能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長。 有位老師曾親眼見到過這么一位母...
    2020-11-04 閱讀全文
  • 3歲開始培養(yǎng)孩子性別意識 孩子的性別教育,對于家長們來說似乎再簡單不過:男孩就是男孩,女孩就是女孩,沒有什么教導可言。但是,專家指出,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別角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這非但關系到孩子日后正常的社會交往、戀愛、婚姻、家...
    2022-03-04 閱讀全文

最近半年小熊學習習慣很有問題:不主動做作業(yè)、字跡潦草、態(tài)度應付。只要媽媽有晚自習,他就不做作業(yè),爺爺奶奶拿他沒辦法。 那天晚上我照例有晚自習,到家已經9點,而小熊三個小時才寫了預習作業(yè),還有一篇作文,...

2021-01-12 閱讀全文

“我的孩子在幼兒園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 “我的孩子做作業(yè)一會兒動這個,一會兒玩那個,一點作業(yè)要三小時來做。會不會是多動癥?” 在生活中,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家長很多。注意力,是個很重要的心理...

2022-01-24 閱讀全文

自信對一個人至關重要。 《明朝那些事兒》中有一句話:張牙舞爪的人,往往是脆弱的。因為真正強大的人,是自信的,自信就會溫和,溫和就會堅定。 不少家長都羨慕那些自信的孩子。自信的孩子在人群中非常出挑,笑容...

2021-10-09 閱讀全文

一、給孩子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嬰兒最喜歡生活在母親的懷抱里,但是他不能永遠這樣生活。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家長應理智地逐漸擴大孩子的生活空間,才能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長。 有位老師曾親眼見到過這么一位母...

2020-11-04 閱讀全文

孩子的性別教育,對于家長們來說似乎再簡單不過:男孩就是男孩,女孩就是女孩,沒有什么教導可言。但是,專家指出,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別角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這非但關系到孩子日后正常的社會交往、戀愛、婚姻、家...

2022-03-0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