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讓孩子開聲
發(fā)布時間:2021-09-15 怎樣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筆記 讓幼兒園安靜的游戲導讀:誦讀困難的孩子通過特別訓練和心理治療,大多可恢復到正常或接近正常,因此家長應盡早求助于專家和醫(yī)生。
幼兒的“誦讀困難癥”的典型癥狀是學習閱讀、朗誦、書寫、發(fā)音時比同齡孩子困難得多,一般開始發(fā)生于3-4歲的幼兒期或5-6歲的學齡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矯正或治療,癥狀可能越來越嚴重,甚至可能持續(xù)至整個兒童時期。該癥的具體表現因人而異,如:有的孩子會倒過來朗讀或寫字;有的孩子在大聲朗讀時常常漏字或反復讀錯字而渾然不覺;有的孩子在朗讀時嚴重口吃,無法讀完短短一篇課文;有的孩子不敢大聲朗讀,唯恐出洋相;還有的孩子無法準確、迅速、清楚地發(fā)音或模仿教師發(fā)音。在美國,約占5%-15%的孩子患有輕重不一的誦讀困難癥,比例不低。
一般來說,兒童的朗誦、發(fā)音困難屬于一種語言障礙。在發(fā)生語言障礙的同時,這些孩子往往還會出現某些行為上的困難和心理上的困擾。特別是當他們進入幼兒園時,周圍的小朋友很快就會意識到他們和其他誦讀、發(fā)音正常的小朋友不一樣而加以取笑、嘲弄。此外由于在其他孩子眼中往往屬于“異類”,他們往往難以交上朋友,在游戲時也不大受小伙伴歡迎。這樣難免會給他們幼小又脆弱的心靈增加壓力,寶貴的自尊和自信便會受到一定沖擊,長此下去強烈的自卑感便可能悄然而生。待他們上小學開始接受正規(guī)教育后,心理上的困擾可能越來越大,因為所有的科目都與語言表述緊密相關,特別是語文和外語課,他們的課堂表現和考試成績都可能特別差勁。而且,語言障礙和心理困擾還會導致某些行為障礙,如多動、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力差、怯場、不喜歡交際、不喜歡集體活動、學習不愿下工夫甚至自暴自棄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兒童的這種語言障礙如果得不到及時矯治,其人格發(fā)展可能會受到負面影響。據英國紐卡斯爾大學語言矯治中心對英國和美國8所監(jiān)獄所做的一項調查,在押囚犯中,學齡前有過誦讀困難的人占很高比例。
有幸的是,誦讀困難的孩子通過特別訓練和心理治療,大多可恢復到正?;蚪咏#虼思议L應盡早求助于專家和醫(yī)生。據英國紐卡斯爾大學語言矯治中心治療專家朱迪女士介紹,他們對第一次前來就診的孩子通常會做一次“語言標準測試”,檢測該孩子在其年齡段是否達到了應有的語言水平。要是尚未達到,就須作進一步的觀察。當孩子第二次前來就診時,一般就能予以確診了。在第三次就診時,專家便可提供精心設計的治療方案。孩子如果能對專家設計的治療方法作出積極響應,與專家配合默契,一般經6天治療即可回家。當然回家后尚須在父母的幫助下繼續(xù)操練。去年,該中心接受了2000余名3-8歲的就診兒童,治愈率達到90%。
美國專家另一項新發(fā)現:誦讀困難癥與遺傳基因,較之于與大腦受傷,更為直接。他們利用新設計的大腦掃描儀,發(fā)現誦讀困難的孩子在學說最簡單的詞語時須動用的大腦皮層面積竟然是正常兒童的5倍!這就意味著他們的大腦在學習語言更努力地工作。引起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其大腦的化學成分與正常兒童有所不同,因而發(fā)生化學反應的“質量”也不同。此項發(fā)現的實際意義在于,醫(yī)生可通過掃描及早發(fā)現孩子是否罹患誦讀困難癥,并為科學治療開辟一道新的途徑。
家長們則無須過分焦慮,誦讀困難等語言障礙是兒童語言發(fā)展過程中一種常見現象,和其他病理性障礙并不是一回事,甚至嚴格來說不能算是“病”,而且大多完全能治好。一般來說予以足夠的重視和及時、科學的矯治,便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心理上的健康成長,而且矯治愈早,療效愈好。此外,家長應給孩子更多的愛心、關心和耐心,盡力為孩子提供一個寬松的生活、學習和治療背景——研究已證實,良好的家庭氣氛和溫馨的成長環(huán)境可大大提高治愈率。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編輯推薦
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十個妙招
不少父母反映自己的孩子寧愿花大量時間看電視、玩電腦游戲,也不愿意花時間去閱讀,而父母又往往把孩子的這種現象歸結于缺乏上進心,不聽話。其實孩子是否有一個好的閱讀習慣與家長是否掌握恰當的方法培養(yǎng)有很大的關系,哪些方法可以幫助孩子養(yǎng)成好的閱讀習慣呢?
把書當作珍貴的禮物送給孩子。經常帶孩子去書店或圖書館,讓孩子自已挑選喜歡的書,并幫助他建立個人圖書館,告訴他書籍真的是好禮物??梢赃@樣對孩子說:“我非常喜歡收到書做為禮物!書帶著我們進行偉大的探險?!?/p>
一、從嬰幼兒就帶孩子上圖書館
孩子的閱讀習慣應該從小培養(yǎng),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經常到他們逛逛圖書館,對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很有益處,不妨在您有空的時候,一齊去圖書館,精心為孩子借閱兩本好書。
二、為喜歡的作者過生日
孩子的很多習慣都來源于父母,所以父母的言行舉止文化素質都影響著孩子,家長愛書、愛讀書,孩子在其耳濡目染下必定也會對書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你喜歡的作者過一個生日,在生日晚會上向孩子講述他的博學多才,他成才的坎坷經歷,讓知識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生根發(fā)芽。
三、在固定的時間送書給孩子
孩子的生日禮物、新年禮物、有所進步的時候,不要送一些玩具禮物之類的物品,一本好書既可以讓孩子學到知識,又可以培養(yǎng)閱讀習慣值得朋友們借鑒一下。
四、將閱讀化為戲劇表演
這點比較適合于幼兒園的教學當中,一些童話和故事可通過故事表演游戲的形式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可以分為整體表演型,即完整連貫的表演,角色可以一對一,教師幫助幼兒分析形象再表演;還可以是分段表演型即群體角色,教師先講故事,幼兒一起討論角色,全體一起表演,道具應該準備的簡單一些。
最后一種是角色活動型,這時故事中的人物、動作可以讓幼兒自由發(fā)揮,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這三種方法在戲劇表演時可以自由結合也可以分別使用,無論怎樣運用,相信幼兒的閱讀興趣一定會大大提高。
五、把喜歡的材料編成一本書
如果您的孩子喜歡童話或詩歌,那么你在閱讀報紙或雜志的時候應該留心一下,遇到精彩的材料可以將它剪切下來,粘貼在筆記本上,每天傍晚,將筆記本打開,品嘗里面的豐富果實,孩子最喜歡自己動手獲得的知識。
六、擴大閱讀內容
孩子如果在有了一定閱讀的基礎上,應當擴大他的閱讀內容和閱讀范圍,這時眼光不要局限于童話故事、卡通漫畫,可以看一些報紙和名著,讓孩子了解國家大事,豐富課余知識,提前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
七、背誦兒歌
兒歌語言通絡凝練,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韻律,可以熏陶兒童的情感,使兒童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幫助幼兒認識社會和自然開啟兒童心智,發(fā)展兒童語言,都能發(fā)揮極大的作用。
八、成立讀書會
教師可以在班級中成立一個讀書會,讓閱讀能力比較強的幼兒提任會長,定期到會長組織一些讀書活動,既可以增強幼兒的能力也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
九、特殊節(jié)日多讀相關的書籍
兒童節(jié)、教師節(jié)、國慶節(jié)……這些節(jié)日來臨的時候,細心的教師該為孩子準備好書了,這些節(jié)日的來歷、名稱、時間、意義都是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借此機會,讓他們多讀讀、多想想,一定可以增加知識。
十、與書生活
良好的習慣應該時刻都在身邊,把書作為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必不可少的,在家中,可以將書作為您家的“裝飾材料”,到處都飄溢著淡淡的書香氣息,出門購物時,讓您的書櫥也豐滿一下,讓書時刻在您的生活中出現,增添知識的樂趣。
增強孩子自信心有高招
第一招: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可贊賞的事情。
在全家一起吃飯時,每個人都分享其他家庭成員的成功和快樂,使這一時刻成為愉快的聚會而不是約束;孩子遇到困難時給予幫助;每個人都是家人注意的對象,受到別人的關懷和愛;可以經常將卡片或畫片貼到門上或放在桌子上,以表示相互的愛;可以在孩子的床頭上掛上兩張照片,一張是他正在做父母贊賞的某件事,另一張是全家人愉快地在一起,以此提醒孩子的可愛和能力。
第二招:抽時間單獨和孩子在一起。
有些父母工作忙,時間十分寶貴,但再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時間與孩子單獨在一起,這非常重要。要做到這一點的最好辦法,是把與孩子在一起的安排列入計劃,小到一起散步,大到外出郊游,這對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聯絡是十分重要的。與孩子一起玩耍時,要遵守他的規(guī)則,不要超出他的水平。對于重組家庭,父母應該考慮孩子的特殊情感需求,對于感到孤獨的繼子女,家長應抽出專門時間和他在一起。
第三招:允許孩子做自己的事情。
許多父母認為,替孩子做他感到困難的事是幫助孩子。事實上,這等于告訴孩子他不行,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孩子需要鼓勵和挑戰(zhàn),要給他解決問題和發(fā)現自己能力的機會。當他需要幫助時,指導并協助他去想辦法,尋求答案,而不是代替他做。
第四招:珍視孩子的物品。
不少父母經??刂扑徒o孩子的玩具和書,有時認為某件物品不適合孩子了,但事實上他可能仍然需要它,甚至這種喜歡會持續(xù)幾年。因此,在處理某件孩子的物品時,父母不要擅自作主,要由孩子自己決定何時放棄某件物品。
第五招:幫助孩子正確處理身體方面的問題。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粉刺、肥胖和雀斑時,父母要幫助他解決精神上的負擔,并讓他不要太在意自己的外表,意識到這些問題可能是暫時的,也是可以解決的。
第六招:孩子貶低自己時父母要干預。
孩子貶低自己是在傳達一種有礙自尊的信息。這時父母應表現出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和對他的愛,認真地傾聽,然后再告訴他應有的態(tài)度。
6大妙招讓孩子改變拖拉習慣
應邀去一個小學做親職演講時,有個媽媽滿臉煩惱的發(fā)問:
“我兒子寫功課總拖拖拉拉的,每天都要混到十一點多才寫完,怎樣才能讓他肯寫快一點??!”
“試著給他規(guī)定一個完成作業(yè)的時間,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作業(yè)后,可以看漫畫書、動畫片、玩電子游戲..做他愛做的事?!?/p>
幾個月后再度受邀到這個學校做演講,那個媽媽又站起來提問了:
“老師,你上次提供給我的那個方法沒用啊,我兒子只在施行這方法的第一次很快寫完功課,后來就又故態(tài)復明了?!?/p>
“你一定是在他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功課后,又要他再復習某樣功課、又多出點練習提給他做、或要他收拾書桌掃地清理房間或抽屜…總之又派給他了一些其他功課或工作對不?”
那位媽媽臉紅起來驚訝的說:
“老師你好利害,你怎么知道的?”
“因為我也做過娘!”
我們做媽媽的,常會在當發(fā)現原來孩子的慢是“裝出來”的后,往往就會忘了跟孩子的約定-
如果他能改變“慢郎中”的習性,他就可以嘗到快快完成作業(yè)后悠閑玩樂的甜頭。
當孩子發(fā)現“快起來”后的結果,不是令人開心的“獎勵”,而是讓自己還要做更多的課業(yè)和工作的“懲罰”,那個孩子還會愿意去做改變呢?
支招
在我家“慢郎中”女兒身上試行的幾個原則給媽媽們做參考-
1.給孩子一個能讓他安靜專心寫課業(yè)的桌子:最好能讓孩子有自己的書桌,替他營造出一個”學習”的氛圍,也能同時養(yǎng)成寫字讀書的正確姿勢。若真有困難,必須利用餐桌或其它家人的書桌,也讓他在寫作業(yè)時,擁有”絕對使用權”,要替他”凈空”桌上物,和不受到其它人的趨趕或干擾。
2.規(guī)定寫作業(yè)的時間與順序:查看作業(yè)量多少,跟孩子討論寫各科作業(yè)的順序,和估算要寫多少時間。寫作業(yè)的順序若跟孩子觀點有分歧,家長可略為讓步,讓孩子試行幾次,看結果如何后再跟他作討論;另外初期寫作業(yè)時間要安排得充裕些,以免孩子達不到要求,會因沮喪產生抵觸情緒。
3.將寫作業(yè)時間分段進行:小一、小二或剛開始施行的孩子以20分鐘為”一段”,小三以上的孩子可以延長為30分鐘,時間一到不管規(guī)定做也寫好沒有,都停下筆來休息十分鐘。在寫作業(yè)的這段時間內,不準說話聊天、喝水、上廁所、吃東西…分心做其它事,父母也要遵守不去打攪孩子做作業(yè)的安寧。
4.和他一起討論找出功課做得慢的原因,和如何做改進的方法。
5.找?guī)讉€孩子一起做功課:利用同伴的力量來相互督促。
6.給孩子學習“由慢變快”的時間:一個好習慣的養(yǎng)成可能需要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但只要一朝培養(yǎng)完成,孩子一生都受益,所以媽媽們當心里著急時,就去想想一輩子和一、兩個月的差距,心就會平定了些。
6.一定要給孩子進步的獎勵:孩子一開始若在時間上掌控得不夠好,不要責罵,而是去和他檢討問題出在那;若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要以口頭和肢體擁抱等給予贊揚,并信守答允他完成課業(yè)后可從事他喜歡的游樂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