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日本幼兒園令人驚呆的那些事兒

發(fā)布時間:2021-04-30 幼兒故事兒歌 幼兒園工作計劃都有那些 中班我的幼兒園的教案

在此次日本地震與海嘯的災難中,當人們看到地震以掀翻豎的一切、海嘯以席卷橫的所有的力量肆虐災區(qū)時,無不為之震驚。但對中國人來說,另一種震驚來之于日本人在巨大災難面前的鎮(zhèn)定。

電視畫面展示給人們的景象是,一邊是車翻船倒路毀水淹的災害,一邊是井然有序不慌不亂的民眾。毋庸置疑地,普遍高素質的公民與日本國重視教育的傳統(tǒng)有關.教育的力量,不僅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而且足以影響一個民族的興衰。今天就讓我們看一看日本的幼兒園教育現狀吧.

1.無數大大小小的包。

我們辦理入園手續(xù)的第一天,幼兒園就向我們說明,要準備若干個大大小小的包。

書包(統(tǒng)一)、裝毛毯的包、裝餐具的包、餐具盒、裝衣服的包、裝備換衣服的包、裝換下來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然后A包多少厘米長,B包多少厘米寬,C包放在D包里,E包放在F包里。我真是徹底崩潰了!搞不懂為什么日本人要弄出這么多復雜的名堂出來。

有的幼兒園,甚至要求所有的包都要媽媽一針一線縫制!

經過兩年,我們都對此已經駕輕就熟了,孩子也可以非常有條理的分門別類。

我常想,京都人可以對垃圾精細分類處理而不覺其煩,是否和從小所受教育有關。

2.大人空著手,所有的包都孩子肩背手拿著。

這是很震動我的一個場景,早晚接送孩子的時候,看到其他日本家長,無論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手里一律空著,而上面所說的那些少說也有兩三個大包外加書包都由那些花朵們肩背手拿著,而且還都跑得飛快。我們呢,自然還是咱國內的傳統(tǒng),田田空手,我拿包。

過了兩天,老師就來和我聊天了:“田田媽,Tina在學??墒鞘裁炊甲约鹤霭 ?/p>

日本人慣于只說半句話,后面的讓你琢磨去。

我立刻就明白是在問家里的情形了,看我還在想,老師就說了“比方說上學時拿包吧……”這就是委婉的提醒。(實用文書網 wWW.wEI508.coM)

從此就只好讓田田自己拿了。

等開家長懇談會時,我和大家說“在中國幼兒園,習慣家長拿東西”——這回輪到日本媽媽目瞪口呆了,異口同聲地問:“為什么?”

為什么?是不是因為我們中國人愛孩子更多一點呢?

3.反復脫換的行頭

田田的幼兒園是統(tǒng)一服裝,春秋換裝,全年登園時最外邊都要穿幼兒園的套頭衫,穿短褲,戴蓓蕾帽(夏天戴草帽),穿自己的鞋子;

到了幼兒園,就要把套頭衫脫下來,換一種玩耍時的罩衣,鞋子脫下來,換白色的芭蕾鞋,到操場玩的時候,自然再換自己的鞋子。

這還不是最麻煩的,開學時老師要求拿一組換的衣服,在我們看來,那自然是防備孩子玩耍時弄臟備用的,然而,并不是。

只要孩子們中午睡了午覺,起來必定要重新換一套。夠多麻煩。

(到田田在外邊宿泊一個晚上的時候,光備用的換的衣服就要備好多套,真趕上那個愛新衣的皇帝了。)

剛開始每天早上去送田田,都要重復那么一套換衣程序,田田在菊花班的時候,看她實在慢,我就不免代勞。

但是不久就發(fā)現日本的媽媽們都是站在一旁看著孩子,從不伸手幫忙。

慢慢體會到,日本幼兒園就是通過這個每天的穿衣換衣,讓孩子練習獨立生活的能力的。

通過每天到校后,換衣服、放聯系手冊,自己帖當日的sticker,掛手絹等從2、3歲開始的訓練,孩子們養(yǎng)成有條不紊做事的習慣。

4.大冬天穿短褲

日本幼兒園的孩子,冬天無論多么冷的天,都穿非常短的短褲上學。

剛去的時候,北京的爺爺奶奶非常擔心,說一定要和老師商量一下,因為我們是中國的孩子,受不了這個凍。這個……讓我怎么說得出口。就算不重新喚起東亞病夫的記憶,起碼也激活小皇帝的印象。

沒法子,只好入鄉(xiāng)隨俗地狠下心來,為國爭個面子。不用說,剛入園那時候,三天兩頭就凍病了。

和日本媽媽說呢,答案又叫人目瞪口呆“是啊,孩子送幼兒園就是來讓他們得病的。”

看看一個個像小炮彈一樣沖到我面前說“你好”的孩子,那個結實勁兒,我是覺得我們不能太金貴孩子了。

5.零歲參加運動會

剛到幼兒園,就看見很多老師懷里都抱著個小小孩,看上去也就幾個月大吧,一問,是零歲。

田田幼兒園的班都用花的名字命名,田田曾經是菊花,然后變成百合,現在已經是一株很有大姐姐風范的紫羅蘭了。

而0歲的小寶寶,就是“桃花”班,用日文叫“もも”,和咱漢字的“毛毛”同音(日本的文字本來就來源于漢字),很是形象。

這些0歲的毛毛,不光入托了,而且還要參加幼兒園的一切大型活動,比方運動會、演出發(fā)表會等。

看這些0歲的毛毛哭著拼命向前爬,還是有點打動人的力量的。

6.女孩子踢足球

日本幼兒園到了年中組,開始上每周一次的jumping課,相當于我們的體育和形體課;

到了年長組,就有了足球大會,孩子們成天不是練習打鼓,就是練習足球,那是真踢啊,而且不停有幼兒園之間的比賽,田田的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但是體力和勇氣都練出了。

說實話,剛來日本時,田田的表現真是讓人汗顏。日本的孩子一般從十三四歲開始,才往上躥個兒,之前比中國孩子矮很多。

田田在班里,那可是鶴立雞群的“龐然大物”,無奈實在是外強中干。

日本孩子光著腳在外邊跑,田田呢,榻榻米上有一點沙子,就恨不得踮著腳走路。

有一次遠足爬山,最后一個不算,下來的時候,干脆由兩個矮個子的日本孩子攙扶下山。這怨不得孩子,3歲的孩子,根本沒有讓她徒步爬山1小時的經驗。

現在好了,去年在香格里拉,在缺氧的環(huán)境下,徒步4個小時沒有任何問題。

7.完全混班教育

在中國時,我們參觀過幾次田田的幼兒園,都是各班在各班上課,到了日本就不同,在9:30之前,3:30之后,全園的孩子都在一起玩,而且在院子里,大孩子抱小孩子,小孩子追大孩子,玩得狠瘋狂。

孩子們真正能體會到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感覺。孩子們的成長感特別明顯。

比方,前些天田田年長組最后的發(fā)表會上,表演完太鼓之后,他們說了一番話,讓所有的家長落淚:

今天的發(fā)表會真高興,低年組的小朋友們也非常努力地表演成功了。這是我們最后的發(fā)表會了,到了小學校我們仍然不會忘記我們的朋友和幼兒園。

8.教育是為了教孩子學會“笑”和“感謝”

在這個幼兒園,似乎完全不重視孩子們的知識教育,孩子們沒有課本,只有每月一冊的繪本。

學校的教學計劃中,完全沒有數學、假名、繪畫、音樂這些項目,更別說英語、奧數了。也不學輪滑,也不教游泳。

問教什么,答案永遠也想不到--“教孩子們學會笑瞇瞇!”

在日本,無論走到哪里,無論和誰講話,“笑瞇瞇”最重要,一個笑瞇瞇的女孩子最漂亮。

還教什么?“教學會說謝謝”

總之,這里強調的和國內是非常不同。

但是通過三年的幼兒園生活,發(fā)現田田在音樂、美術、閱讀等方面也有了長足的進步,而這方面的收獲卻是經由綜合教育的方式獲得的。

9.一年到頭數不清的活動

看看我的日歷上標出的做便當的日子,就是田田他們遠足的日子,一年到頭不知道爬多少次山,看多少次湖,觀察多少次動物和植物。

除此之外,撿橡子了,打年糕了,開運動會了,為社區(qū)演出了,宿泊了,過園節(jié)了,開發(fā)表會了,去拜寺廟了,作品展了,反正是名堂多多。

總之,結論是:日本的幼兒園生命在于活動!

10.中國人都不過的節(jié)日日本幼兒園過

這也是讓我狠狠吃驚的地方,像上面說的,日本幼兒園過一切他們自己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女孩節(jié),男孩節(jié),納涼節(jié)。

除此之外,中國的正月初七的七草節(jié)(幾位知道?)、二月的節(jié)分、七七乞巧節(jié)都認真地過上一遍。

孩子回來說,今天老師問我這些節(jié)日在中國怎么過,我說:不知道。

慚愧啊,媽媽也不知道。

11.老師的能量

日本一個班,少到10個人,多到30個人,老師都只有一位。

開始我是頗為懷疑的,大約把這些孩子都看住也就不錯了。然而,可真是看輕了日本的幼兒園老師。

就這一位老師,30個孩子的作品展,30個孩子從無到有的打鼓本領(非常專業(yè)?。?,30個孩子的美術、音樂、閱讀,30個孩子的生日,30個孩子的大型發(fā)表會、運動會全是這一位,有條不紊,像模像樣。

像去年發(fā)表會排的是《不來梅的音樂會》,日本的活動向來是一個孩子都不能少的,所以30個人當中,4只母雞,3只貓,5只狗,2頭驢子,幾個小偷,老師要分別帶領孩子們做好服裝、道具和布景(全部廢物利用)、配好音樂、編好劇目,排練一個多月,那可是不小的工作啊。

但是看看那位老師每天還是輕輕松松的表情,50多歲的人了啊。佩服!

12.佛教的影響

京都大概是日本寺廟最多的城市,整個城市有一種晨鐘暮鼓的氛圍,田田的幼兒園每個月都要到寺廟里受一次教誨,園里最重要的節(jié)日一定要拜佛,佛誕日、涅槃日都有活動。

最近孩子們馬上要畢業(yè)了,昨天就去了西本愿寺向佛許了愿,田田還代表班級給佛獻了花。

我問許了什么愿?

她說:永遠信任佛,永遠對別人懷有感謝的心,永遠認真傾聽別人的話。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兒子在美國上幼兒園的那些事


兒子在美國讀書也快四個月了,他很喜歡上學。就這幾個月的時間,談談我的感受。

就我而言,對幼兒園最關心的就是安全問題、飲食問題、老師對孩子的態(tài)度問題(擔心傳說中的體罰對孩子心靈的影響)。

1、就師資而言,美國顯然資源豐富。他們班上10個學生,有的班只有8個,有的班11個,但基本就是這么多,絕對不會一個班3,40人。按年齡分班。一個班上有兩個老師,一個主管這個班的,一個是輔助的。如果是碰上瑜伽或者舞蹈課程,就是專職老師上這個課。

2、就硬件條件而言,美國土地大,房子大,他們幼兒園就沒有二樓。室外運動場所有兩個,一個是有滑梯、千秋,沙坑之類的地方;另一個地方就是專門玩水的場所,到了夏天,所有孩子都穿著泳裝在這里玩水,很high。這在中國大城市來說,沒有這么大室外娛樂場所,也是沒辦法。

3、吃飯,基本跟中國一樣,有早餐、中飯、點心。每天必須配置的有牛奶和水果。吃多少隨你便,你可以不吃,也可以吃兩三份。老師要做的就是在每天“日志”上記錄吃了多少而已。我家孩子有四次沒吃早飯,我就問他,他說他忙著玩玩具去了,忘記吃了。被我批評之后,就沒有這個現象了。

4、經常有人說美國小孩小時候就是玩,很開心;中國小孩課業(yè)負擔太重,幼兒園就開始寫字,學拼音什么的,中國小孩太可憐了。其實我發(fā)現并不是這樣,他們幼兒園也有教學內容,他們幼兒園開設的課程有西班牙語(作為外語學習),數學,英語,藝術,形體,運動,科學(計算機)等等,而且?guī)缀趺刻於加羞@些課程。但他們的課程教學形式是寓教于樂那種方式,而且對孩子沒有任何考試和比較負擔,每個孩子老師都以鼓勵為主,所以大家沒有覺得很枯燥,也并不覺得學習是負擔。

比方說,西班牙語,我們做父母的根本不會,自然也無法輔導孩子,幾乎從來不管,也無所謂他學沒學會。數學,他們現在學簡單的加法,10以內加減;藝術,基本就是唱歌、瑜伽、美術課程;運動就是球類等室外運動;計算機課程每天都有半小時,有個專門的IT教室,里面有10臺液晶電腦;英語,就是學字母和單詞。他都學了一個學期了,字母才學到K,我LG對這點很不滿意。所有的課程,都沒有測驗、考試,家長好像也不會去刻意的“驗收”學會了多少。

5、美術和瑜伽課程,我想在中國可能就是興趣班才會有的,在這里被作為普通課程在上。至于孩子畫畫會了多少技巧,瑜伽學會多少動作,我從來沒在意過,可能我們家孩子在這方面也沒什么天分,所以我也懶得關注。呵呵。

6、學?;顒?,基本沒有領導講話,園長致辭之類的。萬圣節(jié),每個小朋友都打扮的非常有個性,學校邀請家長一起來學校玩;圣誕節(jié),他們就穿著普通園服,排練了8首歌曲,然后到了時間家長就去籃球室(臨時表演場所)去看孩子們大合唱,每個孩子都參與。從來沒有說哪個孩子唱的不好就不參加。

7、美國也有興趣班,交費去學的那種,這一點其實跟中國一樣,在興趣班學的就會比較專業(yè)一點。聽說有的三歲多就送去學芭蕾舞的。很多華裔家庭的孩子會報中文學校,到了周末就去上課,回來學習寫中國字什么的。

8、孩子基本聽不懂英語,而且作為特殊外來人員,難免也會受到一些本地小朋友欺負,但是除了頭幾天,后面他還是很喜歡上幼兒園,我想這跟幼兒園所有工作人員對孩子的和藹態(tài)度有關系。我每次去接他的時候,都會先在幼兒園逛一圈,偷偷觀察一下其它班老師對孩子的態(tài)度,基本沒有發(fā)現訓斥,罵人等現象。我家孩子每次放學除了跟本班老師再見,還會跟其他老師、前臺等“givemefive”。每次來接他放學,都覺得他玩的挺開心的。每天4:30PM以后的時間,就是小朋友自由活動時間,就是在一個規(guī)定的場所,玩各種各樣的玩具,每個人可以自己隨便玩,也可以幾個小朋友自發(fā)的做游戲。可以躺在桌子底下,沒人說。我每次去接他,他都會把自己的玩具收拾好再走。

最后說到作業(yè),他們課堂上的作業(yè)每天老師都會放在他專用的文件袋里,家長自己去??;一天的學習和活動日志也會放在里面;偶爾有需要回家做的作業(yè)。我看了他的作業(yè),都是英文描述的,我問他怎么看得懂,他說“mandy輔導我做的”,也就是說一對一的教導孩子。我想這在中國,一個班30多個學生,老師是沒有這么多精力的。

9、他們幼兒園的玩具真的蠻多的,我看過一些積木,感覺挺環(huán)保的、質量挺好;書籍也挺多,除了本班上有書架,還有一個專門的閱讀教室。

10、他們幼兒園對孩子禁止的行為就是“嘲笑他人的缺陷”之類的,具體我不記得了,當時入園手冊上寫的幾條,大概算做行為底線吧。

如何與寶寶談幼兒園里那些事


孩子入園后,每位家長都很想知道孩子在幼兒園干了什么?開不開心?有沒有挨欺負等等。每當聊起這些話題的時候,孩子常常是不收你的臺,有木有?到底回到家后家長應該怎樣和孩子溝通才能了解他一天的情況呢?下面例舉了一些案例供家長們分享。

案例1

“妞妞,你今天在幼兒園表現的怎么樣?老師喜不喜歡你呀?”

小編解析:

家長在對他說話時,比較多地從“應該對孩子說什么”角度出發(fā),而很少考慮“怎樣說孩子才接受”。常常忽視了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知識容量、心理特點、生活經驗以及社會背景都在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并且是處在一個日益發(fā)展的動態(tài)過程中。如果家長對孩子說話的內容、方式,不能與孩子的變化相吻合,結果只能是家長的話孩子越來越不聽,或者“聽不懂”。

應該這樣做:

你可以這樣和孩子說:“我猜猜看你今天在幼兒園都發(fā)生了什么事?”如果你說的不對,孩子會給你糾正過來,也會把真實的情況告訴給你。您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孩子在幼兒園都做過什么了。

案例2

孩子某一天突然宣布:“我不想上幼兒園!”,我就問“淼淼,你在幼兒園發(fā)生了什么?”,“你覺得哪里不舒服?”。

小編解析:

因為孩子有可能在幼兒園遇到了不能解決的問題,所以產生抵觸情緒,這需要家長和老師及時溝通,幫助孩子度過難關。另一方面,孩子也有可能是身體不適而不能明確表達,就用“我不上幼兒園”來表明自己的煩躁不安。

應該這樣做:

排除了以上兩點具體問題,如果完全是因為孩子情緒的波動,可以讓孩子在家里休息一天。但不要安排特殊的精彩活動,依舊按照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度過一天。并于當天晚上告訴他:“明天必須上幼兒園?!钡诙烊缤跞雸@來對待。

案例3

“你怎么上課又搗亂了你?!趕緊給我改了?!?/p>

小編解析:

4-5歲這個階段,孩子自我意識的發(fā)展,他們更傾向于得到對自己積極的評價。孩子以往建立的親密關系、親子間的互動以及老師對他們能力的評估會影響兒童自尊、自信的建立。

應該這樣做:

可以這樣說:“媽媽聽老師說,班里有個孩子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為。一旦自己聽會了,就開始左鄰右舍的開小會,既影響老師繼續(xù)講課,又影響周圍小朋友聽。'這個同學可給老師出了個大難題?!边@種溝通方式更容易讓孩子看清事件本身,通過引導和分析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評判標準,最終實現兒童的自我調試。

案例4

“你今天在幼兒園里吃了什么飯呀?能給媽媽說說不?”寶寶說:“不知道”

小編解析:

家長每天這樣問東問西的問一些她在幼兒園里的情況,當然少不了今天吃了什么啊之類的。問多了,她一定很煩。

應該這樣做:

早上:“點心的一種,橢圓形的,干干的。”

“餅干?”

“不對”

“有點軟軟的,香香的,我們家也有的。”

“小面包!”

“答對正確!”

再來中午的:

“這個菜有三部分,一種是蔬菜,青綠色的,長長的,也可以涼拌的,昨天晚上外婆家也吃過的。”

“芹菜!”

“對,還有一種是桔黃色的,吃了對眼睛有好處的?!?/p>

“胡蘿卜”

“還有一個是強壯寶寶(巧虎里學來的知識),菜菜里經常有這個的?!?/p>

“知道了,是芹菜胡蘿卜炒肉絲!”

“答對正確!”

這可不是在考孩子,是寶寶在給家長猜她在幼兒園的食譜呢。媽媽們也可以參考一下喲!

陪讀日記:曬曬入學那些事兒


新學期開學了,從悠閑假期過渡到相對規(guī)范、緊張的學習生活,難免會出現一些小小的問題,讓孩子有些不適,也讓家長有點撓頭。其實,在孩子、家長齊心協(xié)力解決問題時,也會有不少樂趣和感動呢!

“陪讀”日記

有些專家認為家長陪孩子寫作業(yè)不對,而現實情況是,多數家長每天都在陪孩子寫作業(yè)??偨Y這幾年的經驗,我有這樣的體會:新學期開始時要陪,陪是為了不陪,逐步達到不陪的目的。以下是我的兩則“陪讀日記”。

第一則日記: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孩子放學回來說,今天語文作業(yè)是記住第一課課文意思,但是太難記了。

這是李白的《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浮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我告訴孩子,記住鳥、云、厭、山這四個字,課文意思就明白了。孩子覺得這么記很有意思,按此方法,很快把課文內容講述出來了。

隨后,我又給孩子講了些相關知識,如關鍵字或詞的作用,詩意可按先景后情理解等。

“陪讀”感悟:作為家長,我認為老師講課是指出“大政方針”,家長輔導是解決細節(jié)問題,對于小學生來說缺一不可。

第二則日記:

晚上,孩子做完語文、數學作業(yè)用了一個多小時,還要寫校外的英語作業(yè)。英語作業(yè)是抄十幾頁課文中的單詞。孩子一邊寫一邊喊作業(yè)太多了。我也覺得作業(yè)太多卻又無可奈何:對孩子來說,老師的話就是“命令”。

過了一會兒,我從臥室出來,看見孩子正趴在客廳地板上寫英語作業(yè)。我對他說,地板太涼,趴在地板上久了會得病的。他說,得病了好,得病了就不用寫作業(yè)了。

孩子平時很愛學習,今天發(fā)牢騷,可能是因為太累了。我讓他休息一下,休息過后,我坐在書桌旁陪孩子寫英語作業(yè)。我讀單詞,他邊看邊聽邊寫,不時地還談些相關內容,終于愉快主動地寫完了作業(yè)。

“陪讀”感悟:當孩子對寫作業(yè)表現出煩躁情緒時,作為家長,首先想到的是千萬不能訓斥孩子,而要分析原因,根據情況決定是他自己解決還是協(xié)助他解決,因為,孩子的自制力與身體一樣,要在關心和愛護中慢慢長大。

育兒心得:關于入園那些事


育兒心得:關于入園那些事

生平第一次被約稿說要寫個育兒心得,雖然很開心,但是心里掂量了下,與其說是媽媽的育兒心得,不如說是全家長輩們的育兒經驗。

檸檬今年8月末剛剛作為小班新生入園。第一天由外婆送去,媽媽在前一天晚上反復提醒檸檬明天要去幼兒園了哦,外婆會送你去幼兒園。檸檬很開心的跟外婆說:“明天我要去幼兒園了,就沒人陪你玩了。”聽的外婆哈哈大笑。

檸檬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除了通過書籍讓她對“幼兒園”建立初步認知,另外還多虧了外婆外公的提前“踩點”工作。

檸檬從小就很愛看繪圖本,部分繪圖本的內容會涉及“幼兒園”,可以通過繪圖本讓小朋友對幼兒園有初步認知,讓他們知道那是個很開心的地方哦。

然后就是實際“踩點”工作。

檸檬去幼兒園前一年開始,外公外婆偶爾就是帶著檸檬去家附近的幼兒園“踩點”。隔著欄桿看看幼兒園里的大哥哥大姐姐都在做什么呀,看他們玩的好開心呀,在小朋友看到幼兒園實景的同時一邊給她介紹,加深她對幼兒園的良好印象。

外公外婆還會鼓勵檸檬跟不認識的幼兒園老師打招呼,“老師,我可以進去嗎”。因為還沒有辦理入園,當然會被拒絕。但是正因為被拒絕過,檸檬就更加向往了。所以一到可以入園的時候就已經迫不及待了,幾乎沒有情緒的就適應了幼兒園生活。

另外,入園前跟老師的溝通也是非常必要的。把自家寶寶的信息提供給老師,老師對小朋友有了了解在入園后更容易應對。同時,也可以將自己班級老師的信息提供給還未入園的寶寶,減少一些陌生感。比如,給寶寶看老師的照片,然后向她/他介紹,這將會是你的老師哦,你可以叫她**老師,她會在幼兒園里照顧幫助你,跟你一起玩,給你講故事,教你唱歌跳舞。。。,在幼兒園里有事情都可以跟老師說哦。

在小朋友入園以后每天跟她聊聊幼兒園的生活,關心了解她/他的情緒也是必不可少的。

今天跟誰一起玩了,有沒有認識新朋友,看著老師發(fā)的照片問問班級里的小朋友,這是誰那是誰,能感受到她/他每天在幼兒園的生活是否開心。偶爾遇到些小麻煩也能通過這樣的聊天及時了解到,問問她/他是怎么處理的,同時也可以給她/他一些來自爸爸媽媽的建議。

掰一掰孩兒爹的那些心酸事兒


閑來無事,818孩兒爹的心酸事。

因為家里的一些條件限制,所以自寶寶出生自現在三年的時間里,我和寶寶住在姥姥家,周末的時候回爺爺奶奶家與爸爸團聚,所以,這爺倆一見面就鬧,老公親孩子卻每次都把孩子弄惱了,不是哭就是叫,尤其是現在孩子長大了,語言豐富了,有自己的思想了,頂嘴發(fā)脾氣便是有效的對抗“武器”。

前一段時間,N多年前的同事聚餐,席間,大家各自分享著自己與寶寶的甜蜜,老公卻心酸的給大家講了一個笑話:

前提:每周有兩三天,下班之后老公就來看寶寶,吃過飯之后就離開,一次,兒子都快上床睡覺了,老公還在客廳看電視,

兒子:爸爸,你怎么老來我們家啊?!!!

老公:(老公說當時眼淚都快下來了)....

前幾日,老公為了表示對兒子的親密,把兒子緊緊的抱在懷里,讓他動彈不了,孩子使勁的又推又叫,老公卻是樂的幸福??磧鹤涌鞇懒?,趕緊放在地下。

兒子:爸爸討厭,我不喜歡爸爸。

爸爸:看著兒子噘起小嘴,認真生氣的樣子,呵呵傻笑。

兒子:哼!我把你趕出去,不讓你來我家。

爸爸:面色僵住,無言以對。

坐在一旁的我不停的打幫腔,對著這樣的老公我是又疼又恨。

以此希望天下父母和寶寶相親相愛,讓孩子享受到父母之愛。

是否和孩子分床的那些事兒


添寶媽咪:

“我家添寶從出生一直是跟我睡的,老公是睡到別的房間。添寶現在已經5歲了,我考慮讓他自己睡,但又有一些擔心,一來添寶比較膽小,自己睡會害怕,二來添寶睡覺特別的不老實,老是踢被子,怕著涼感冒,而且我一提起要分開睡,他就強烈反對,甚至問我,“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這讓我很心疼,做媽媽面對自己的小孩子總是很心軟。我打算中班和兒子分床。但是失敗了,想了很多辦法,現在期待大班能分。”

群里的媽媽給了很多建議:

怡諾媽媽:“可以在他房間里陪他睡著再離開,給他講睡前故事,或者聽呼呼收音機,或者跟他一起看看其他小朋友跟大人分床睡的影片”

胖乖瑪媽:“我家還沒分床,本來是分床的,孩子爸爸圖省事,非要抱著睡。我不打算強制分開,不然怕傷到孩子心理,陪他的親密時間本來就不多,以后長大了想一起睡恐怕都不會有了!”

孩子與父母分房間睡覺,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給父母帶來了煩惱,很多父母一直讓孩子與自己同床共枕,給自己的生活和孩子的發(fā)展都帶來了很多問題。我們需要先認識讓孩子獨立睡覺對孩子的成長的積極作用。

為什么要給孩子分床?

第一,有利于順應孩子獨立自主意識的發(fā)展。

孩子在一歲半左右就開始發(fā)展自己獨立自主的意識,這是兒童在心理上離開父母、尋求獨立的內在需求,成人需要做的就是順應這個發(fā)展規(guī)律,給孩子提供獨立性發(fā)展的具體條件,讓孩子獨立地在自己的房間、在自己的小床上睡覺便是這種條件之一。

第二,有利于發(fā)展孩子的安全感。

這是成長必經之痛,如果父母幫助孩子度過了艱難的分房時期,孩子會體驗到發(fā)展帶來的愉悅,這樣的愉悅才是成長的快樂,這種快樂是構建孩子的自信、自尊和自主的重要元素。只有自尊、自信和獨立自主的孩子才具有對這個世界真正的安全感。

第三,有利于夫妻情感交流。

很多夫妻在有了孩子后要么“分居”,要么一家?guī)卓谕淮?,嚴重影響到了夫妻情感的交流。夫妻性生活不可以在有孩子的房間進行,這是夫妻要遵守的最基本規(guī)則。讓孩子獨立睡覺,夫妻間便有了獨立的交流空間和時間。

第四,有利于保持孩子的生存能力。

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生存本能,孩子即使睡著也會掌控自己的冷暖,這是一個生物的生存本能。所以,夜里孩子感覺太熱,他會踢開被子,當他感覺到冷的時候,他自然就會將踢開的被子拉回身體。讓孩子獨立睡覺能夠讓孩子保持這樣的基本生存能力。想讓他自立就趕緊分床吧!

怎么讓小孩子能乖乖分床睡呢?

一、與孩子分房間之前,要有半年左右的時間讓孩子進行心理準備,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具體分房間睡覺的時間,比如:寶貝,在你6歲的生日那天,你就要在自己的房間睡覺了!與孩子一起挑選他喜歡的床、被子、床單、枕頭、小衣柜、小桌子等,與孩子一起布置房間。

二、在與孩子一起做好分房的準備后,不要問孩子是否愿意分,父母商議好分房的時間后,告知孩子,定好分房的具體時間后父母要堅定執(zhí)行。

三、孩子分房間的時候會有哭鬧,父母要表示理解并安慰孩子,但仍然要堅持讓孩子在自己的房間睡覺。有的孩子會在開始時很愿意分房間,但一段時間的新鮮勁過后又會鬧著要回到父母的大床,這時父母要堅持原則。父母可以到孩子的房間陪伴他,如果孩子半夜來到父母房間,可以把孩子抱回他的房間,在孩子房間陪伴他一會兒再離開??傊?,無論如何,父母要讓孩子明白他只能夠睡在自己的房間,不可以在孩子哭鬧后讓孩子又回到父母床上,這樣反反復復會給父母和孩子都帶來不利。

四、如果孩子每天睡前要求到父母床上玩一段時間,期望享受一家人溫馨的時刻,這是應該被允許的。到了睡覺時間,父母要陪著孩子到他的房間,進行睡前準備。

五、陪伴孩子睡前的時間是非常重要的,講睡前故事,聽收音機。與孩子親吻、道晚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程序。這會讓孩子感覺到雖然自己不再睡父母的大床了,但爸爸媽媽依然是愛自己的。

六、分床最重要的是家長,甚至有的父母會依賴孩子,而不是孩子依賴父母。

聊聊孩子入園的那些事


我家兒子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那天中科院的朋友來家里做客,聊了聊孩子入園的事情,說得我直冒冷……

這些日子我和老婆除了到處找熟人,幫孩子到xx園報名相走動,一邊天天泡在網上,尋找解決的對策。順便整理上來。希望能“挽救”一下孩子,說“挽救”有點太夸張了,哈哈,現在的孩子就是金貴,以前我們那時候可沒這么金貴得養(yǎng)著,要不然孩子他媽說呢,就是因為孩子金貴了,你瞅瞅,現在的孩子養(yǎng)得都多精阿,哪像我小時候,跟現在孩子比和傻子似的!

no1:左撇子的寶寶,千萬要和老師打招呼,不要改!

我兒子從二個月多,開始抓拿玩具的時候就露出了左撇子傾向。不管以前抓拿玩具,還是現在畫畫涂鴉還是吃東西,都用左手。朋友特意強調,這個很重要!克林頓、本·拉登、鮑威爾、比爾·蓋茨、卡斯特羅,這些當代風云人物,的共同之處在哪里呢?他們都是左撇子!左撇子的成功也許源于他們慣用左手,因而更長于用右腦思維。

說得我看著兒子的左撇子,都飄飄然了。在家看他小,孩子奶奶也舍不得管,當然還是一直在用左手。到了幼兒園,估計阿姨老師會讓孩子從新學習,吃飯、游戲、畫畫寫字拿筆等,當然是和所有小朋友一樣,是用右手。

朋友強調,如果強制用右手,左撇子板回來很多都會是口吃,因為影響了他什么什么發(fā)展,形成什么什么的障礙,所以就口吃了??诔灾皇沁@種障礙的表象。這俺沒聽懂,但是有道理。

對策:入園前,請給老師滿臉堆笑,好好說明,請不要給我兒子板左撇子。

no2:棄幼兒教育的“小學化”的園

這個就好理解了,孩子在幼兒園學會幾首歌、認識幾個字、會背幾首詩作為判斷幼兒園好壞的標準,一旦沒有達到要求,就覺得孩子上小學會困難。

家境還不算壞,我和孩子媽開始把目標定在xxxx和xx收費很高額的園,理由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介紹園的時候有意無意都會聽到不少,為幼小銜接作準備,為小學輕松學習做基礎。

朋友說卻說:兒童剛入學時,確實感到輕松,自以為老師教的知識自己都學過了,已經會了,就不認真聽課,從而養(yǎng)成不專心的不良習慣。當孩子以往的知識優(yōu)勢不在了,又缺乏積極思考問題、主動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心理和能力,也缺乏認真學習的習慣,成績就很難跟上了。我覺得,我這個朋友說的肯定比幼兒園專業(yè)誠懇的多。

對策:我和媳婦兒,給兒子選了一家很普通,但是老師都很親切,適合孩子玩而不是強調學習的園。這個可不好找,為了找這樣的園,入園耽誤了2個月呢。

NO3:不要讓孩子認真學畫畫和寫字。

這點朋友講了很多,什么左腦右腦,聽得我有點暈乎。憑記憶整理,如果有什么學術和啥的錯誤,大家不要拍我,咱是非專業(yè)人士,僅僅是愛子心切,愿子成龍的普通父親一名。

記憶中,部分內容如下:

2-7歲,開始使用大量心理符號來表征他所遇到的事物和事件。但是這個符號不是我們說的認字,而是用一個事物代表另外一個事物,比如用睡覺代表媽媽講故事,吃飯等于長大個,積木等于小汽車等等。由具體的實物、到語言、到圖形,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朋友提到一個叫皮亞杰的專家(我好像也聽說過,養(yǎng)孩子的家長誰沒讀過幾本教育的書里?),認為,從有很強的好奇心、凡事都要動手操作的嬰幼兒,轉變?yōu)槭褂梅柷矣兴季S能力的學前兒童,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我們做為家長不要人為干預孩子這個發(fā)展階段,肆意讓它提前。違背規(guī)律的提早學習,表面上看達到了一定效果,其實卻給孩子帶來了“認知混亂”,阻礙其他正常認知行為的進行!

總結下來就是:1、帶給孩子認知混亂;2、導致孩子喪失自我能動性和學習興趣;3、阻礙孩子認識真實的世界;4、交際上、感情上的負面影響。

話又回到“小學化”的上面,有幾家幼兒園不教還孩子一板一眼的畫畫認字呢?(朋友還強調,合時宜的讀、寫、畫、背是對孩子有益的,但現在的學校孩子很多,不合以前的私塾一樣,個性化教育、因材施教,所以家長要格外“操心”才好!)

這方面,我們討論了半天,如果孩子在幼兒園成績非常棒和非常差,我個人覺得都不是成長的最理想的狀態(tài)。朋友推薦了一本朋友的朋友出的書,教孩子繪畫認字的,上個月路過他們單位的時候過去拿的??吹綍?,我想這樣可能和幼兒園的識字、美術打個平手。就是苦了我媳婦,每天孩子到家,還要拿著書單輔導一下。孩子母親特意拜訪了朋友的朋友,也就是這個作者,受益匪淺!書很巧妙的用符號、圖形、和故事很巧妙地讓孩子對識字產生興趣和記憶,非常巧妙的過渡這個銜接。

朋友舉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案例,在外國一個母親問幼兒園的孩子:這是什么?孩子回答“字母‘o’.”家長非常憤怒,把幼兒園告到了法庭,理由:幼兒園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再沒有去幼兒園之前,孩子會回答“這個是皮薩、是地球……”而且,這位母親最終勝訴!

對策:我家兒子用朋友的《識字繪畫大課堂》解決了這個問題,不知道其他家長怎么處理的。如果有更好的辦法,大家一起分享!

NO4:幫孩子辨認幼兒園阿姨的對與錯

這點也很重要,不要讓孩子覺得阿姨老師說得就全對,老師也是普通的人,也有對與錯,尊敬師長無疑是美德,但是要教會孩子辨認。這點我能理解,但是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的對策,也有可能,這點提出的有點早……

朋友總結出這點,是因為有個真實案例:

由于阿姨沖奶粉沒有調勻,孩子又她又不敢告訴老師,等其他小朋友喝好了,把杯子放回籮筐讓阿姨洗,老師又忙著照顧其他孩子回教室時,她悄悄地把杯子連同里面的奶放到籮筐,被老師發(fā)現籮筐的杯子里有未喝干凈的奶,逐一詢問小朋友時,她也說喝完了,最后老師對全體孩子說要撥110,讓警察叔叔來查,警察叔叔本領很大的,一查就能查出來時,孩子給嚇得哭出來了。

對策:這點可以讓父母幫忙,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聊聊老師的特征,加深寶寶印象。

相關推薦

  • 三毛筆下那些令人驚艷的句子五十句 一些勵志的語錄可以讓我們堅定自己的夢想。三毛著有《哭泣的駱駝》、《溫柔的夜》等散文集。三毛語錄短小精煉,對于我們有一定啟迪作用。讓你醍醐灌頂的三毛語錄你聽過嗎?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精心整理的三毛筆下那些令人驚艷的句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收藏。...
    2022-08-26 閱讀全文
  • 兒子在美國上幼兒園的那些事 兒子在美國讀書也快四個月了,他很喜歡上學。就這幾個月的時間,談談我的感受。 就我而言,對幼兒園最關心的就是安全問題、飲食問題、老師對孩子的態(tài)度問題(擔心傳說中的體罰對孩子心靈的影響)。 1、就師資而言...
    2021-04-20 閱讀全文
  • 跟幼兒園老師相處的那些事 一、調教出熱情、禮貌的小伙伴。 孩子個個天真可愛,如果你的寶貝又很有禮貌,那一定更容易得到老師的青睞,每天早上和寶貝一起跟老師打個招呼,或是跟老師來個熱情的擁抱。孩子們甜甜的笑臉和暖暖的擁抱,常常讓我...
    2021-07-15 閱讀全文
  • 聽幼兒園園長聊開學那些事 孩子的適應能力比家長們想象的要強得多 “很多時候是孩子在外面哭,家長的分離焦慮比孩子嚴重得多”,開心果果是幼兒園的園長,她在貝聊的微信群里面說出了“入園焦慮癥”的真相,大人們總是認為孩子還那么小,很難...
    2021-04-30 閱讀全文
  • 那些事兒作文 相信大家對于寫作文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通過寫作文可以記錄自己身邊經歷的人和事,多多練習寫作,有利于知識儲備,提高學習能力。你感覺對寫作文毫無頭緒嗎?小編經過搜集和處理,為你提供那些事兒作文,供有需要的朋友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大家好,我是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學一三班學生程星瑤,歡迎來到咱們的意江民...
    2023-10-20 閱讀全文

一些勵志的語錄可以讓我們堅定自己的夢想。三毛著有《哭泣的駱駝》、《溫柔的夜》等散文集。三毛語錄短小精煉,對于我們有一定啟迪作用。讓你醍醐灌頂的三毛語錄你聽過嗎?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精心整理的三毛筆下那些令人驚艷的句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收藏。...

2022-08-26 閱讀全文

兒子在美國讀書也快四個月了,他很喜歡上學。就這幾個月的時間,談談我的感受。 就我而言,對幼兒園最關心的就是安全問題、飲食問題、老師對孩子的態(tài)度問題(擔心傳說中的體罰對孩子心靈的影響)。 1、就師資而言...

2021-04-20 閱讀全文

一、調教出熱情、禮貌的小伙伴。 孩子個個天真可愛,如果你的寶貝又很有禮貌,那一定更容易得到老師的青睞,每天早上和寶貝一起跟老師打個招呼,或是跟老師來個熱情的擁抱。孩子們甜甜的笑臉和暖暖的擁抱,常常讓我...

2021-07-15 閱讀全文

孩子的適應能力比家長們想象的要強得多 “很多時候是孩子在外面哭,家長的分離焦慮比孩子嚴重得多”,開心果果是幼兒園的園長,她在貝聊的微信群里面說出了“入園焦慮癥”的真相,大人們總是認為孩子還那么小,很難...

2021-04-30 閱讀全文

相信大家對于寫作文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通過寫作文可以記錄自己身邊經歷的人和事,多多練習寫作,有利于知識儲備,提高學習能力。你感覺對寫作文毫無頭緒嗎?小編經過搜集和處理,為你提供那些事兒作文,供有需要的朋友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大家好,我是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學一三班學生程星瑤,歡迎來到咱們的意江民...

2023-10-2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