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閱讀的關鍵十年!這些你做到了嗎?
發(fā)布時間:2020-12-21 幼兒園小熊你長大了嗎說課稿 愛的教育閱讀筆記 幼兒園十周年活動方案你耕耘什么,將收獲什么有一句話說“不閱讀的孩子,是學習上的潛在差生”,因為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如果你還是對孩子的閱讀不屑一顧,只關心他的學習成績,看到沒考好就打罵,但就是找不到孩子為什么沒有考好的原因。其實是孩子的能力根本就沒有提升上去,死記硬背式的學習,終究是沒有效果的。因為語文的學習在于閱讀。這幾年的教育改革,在今年的語文課本設置上看到了一絲生機和變化。
今年400多萬中小學生將啟用新版語文教材:里面的亮點是更加重視孩子的閱讀,并且提倡孩子和大人一起讀,增加課外閱讀的一個要求。下面我們仔細看看這些變化:增加了一個“快樂閱讀吧”欄目,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教材第一單元的入學教育中,有一幅圖是孩子們一起討論《西游記》等故事,語文學習將越來越重視孩子的閱讀表達,通過讀故事、演故事、看故事等,提升閱讀能力。入學教育中第一次提出閱讀教育,把閱讀習慣提升到和識字、寫字同等重要的地位。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讀”欄目,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課外閱讀。
這就是提倡親子共讀,拓展孩子課外閱讀的一個方向。希望老師和父母能夠一起,真正地在這兩點上下功夫。因為語文教學不能單篇碎片化教學。需要一個閱讀的氛圍,一個閱讀習慣和水平??梢哉f,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成績肯定不會很好,因為綜合能力的考核需要更多的閱讀量和知識量來支撐。
而且可以想象在新的時代里,沒有閱讀能力的人,是會被淘汰的。因為信息化時代,需要好的閱讀理解能力。我們很多家長一看到深度的報道,馬上就傻眼了。但是那些狗血的娛樂新聞倒是能夠樂呵呵地笑幾天。這就是為什么要強調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這是學習的需要,是個人發(fā)展的需要。父母沒有權利去剝奪,而是要積極地為孩子培養(yǎng)這種習慣。而且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是有關鍵期的。錯過了這個關鍵期,那就要付出幾倍的努力,而且收效甚微。
閱讀的黃金十年是哪十年呢?閱讀的黃金十年可以說是從0歲開始到10歲,最需要做的就是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緒ww.Gx86.CoM 筆稿范文網】
孩子在0-6歲有一個感官關鍵期,從出生起,孩子會借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嗅覺的感官來熟悉環(huán)境,了解事物。這個時期孩子就可以接觸圖書,由父母開始進行親子共讀。而這個時期的努力,將為接下來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
蒙臺梭利指出,幼兒的文化敏感期萌芽于3歲。在這個時期,孩子會有一個識字敏感期,此時期的閱讀建議是:可以給孩子閱讀一些經典繪本,千萬不要覺得孩子不識字,就不給他閱讀,而是要多閱讀,讓孩子從宏觀上認字。這個時期,孩子能宏觀地認識文字,也就一個整體的形象,還不能夠分解字的筆畫,達不到書寫,更不能掌握字的含義。
5-7歲,孩子進入大量認字的階段,可以讀一些簡單文字類的圖書,比如《中國童謠》、《開心柯藍》、《不一樣的卡梅拉》等圖書。8-10歲,孩子在經歷了幼兒期識字、由圖向文字的轉變、初步建立閱讀興趣,開始有自己明確的閱讀愛好。孩子應該進入他一生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黃金閱讀期。
這個時期可以讀深厚一點的書,不能再簡單地停留在繪本階段,比如《諾貝爾青少年系列》、著名翻譯家任溶溶擔綱的《國際安徒生獎大獎書系》,還有一些經典的世界名著。
這個階段,孩子就像一個海綿一樣,吸收著周邊的信息,識字量不斷增加,閱讀的觸角不斷伸長,閱讀的視野不斷擴大,如果在這個黃金時期沒有讓孩子的閱讀習慣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缺憾。到了高年級或者大學,要想再去彌補,難免“先天缺陷”,無法治愈。
為什么要在10歲前培養(yǎng)呢?因為這一階段是孩子大腦發(fā)育的關鍵期,也是孩子學習的關鍵期,無論好習慣還是壞習慣主要是在10歲前形成。
法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曾經這樣說:“人生當中最危險的一段時間是從出生到10歲。在這段時間中,如果不采取摧毀種種錯誤和惡習的手段的話,它們就會發(fā)芽滋長,以至后來采取手段去改的時候,它們已經是扎下了深根,永遠無法拔掉和剔除了?!比绻⒆舆^了10歲,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已經很低了。
假如這10年里,你讓孩子形成了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習慣,你會省心很多。閱讀的關鍵十年,給予父母三條黃金法則:
1、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你做了什么很重要你仔細想想,家里有書嗎?你自己最近讀過書嗎?孩子在閱讀的時候,你在做什么?
我發(fā)現(xiàn)過一個很有趣的事,只要我看書,小小魚基本都會去提幾本書來,說要我講。每次我得滿足他,我才能自己繼續(xù)讀。但是我如果在電腦前面,他會跟我說,我也要玩。于是他就來我懷里敲鍵盤。幸好我不追劇,不玩游戲。否則他肯定都會學了去不可。孩子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有一次他還問我,為什么小孩不能抽煙呢!我想你應該看到了自己。如果你天天追劇,那孩子怎么會去愛上閱讀??!我敢保證,只要你將家里的電視機關掉,在家里和孩子一起建一個讀書角或者書房;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和孩子一起討論書中的故事;給孩子增加書的速度要多于自己的應酬次數(shù)的話,你會收獲一個不一樣的孩子。一個愛讀書的孩子,基本就是從這樣的家庭里長出來的。
講真,沒有人天生不愛閱讀,也沒有人天生就愛書。你會說你自己天生就不愛閱讀???其實你會說自己只是沒時間看書罷了。讀書的時間,現(xiàn)在是我們中國人最舍不得花的時間。而打牌的時間,是大街小巷最時髦的時間消費。
所以我們常常想給孩子找一個讀書的地方,方圓20里沒有書的蹤跡。與其怪社會不懂味,不如自己努力,給孩子建一座家庭圖書館。愿你的時間不要放在電視機和商場里。特別是做了爸的人,不要把時間還放在網吧和游戲上。你這樣做,孩子不學你,都對不起你?。?/p>
2、給孩子選一套好書很重要
人靠衣裝馬靠鞍,好馬配好鞍才行。
如果你的孩子是一匹千里馬,你把他當驢養(yǎng)。可嘆這世間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啊!很多孩子是愛閱讀的,只是苦于兩點,與其失之交臂。一點是從來沒有真正地讀過,沒書可讀。一點是從來沒讀過適合的書。
有人會說,沒書可讀,太危言聳聽了吧!學校里不是正讀著嘛!說實話,學校里的課本不能叫閱讀,不能等同于真正的閱讀。有媽媽說怕孩子分心,只要讀學校的課本就好,能考高分才是王道。好吧,你贏了。你贏在了對孩子分數(shù)的重視上,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忠實粉絲。
只是我們這個時代,已經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不雜學一點,將來出了學校怎么混。騙子這么多,傻子都不夠用了。單純的學生已經成了騙子們的香饃饃。
另外我們談一談為什么說孩子沒有讀過合適的書。這種情形太普遍了。我們打開淘寶,看看熱銷榜單。有不少的格林童話改編本,365夜故事改編本,性格養(yǎng)成100法等。小巴掌大的書,20本一套,只要9塊9,還包郵。你想過孩子的感受嗎?自己的第一套啟蒙書就是這種書。畫面都是花花綠綠的,美其名曰“視覺刺激”,圖形扭曲變形,美其名曰“開發(fā)想象”,將一只老虎畫成一只貓,是想告訴孩子老虎就是貓科動物嗎?別拿這種劣質的圖書荼害孩子的心靈了。
還有一種就是父母認為的好書,硬塞給孩子讀。比如有些父母覺得要給孩子讀國學,于是買了三字經,百家姓,天天給孩子讀。自己不知道其中的意思和朗誦的音律之美,當然無法讓孩子去感受。
所以一頓搞下來,孩子對閱讀徹底沒有了興趣。媽媽一說閱讀,孩子的頭就大了。有時候,就好像你養(yǎng)一只小白兔。它喜歡吃青菜蘿卜,但是你給他吃大米,吃鮑魚海參。因為你覺得這是好東西,但是兔子未必喜歡呢!有時候,父母選書就是這樣,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
給大家從圖書的一些硬性指標說說選書:紙張、油墨、印刷精美安全,厚度尺寸要適當。讓孩子欣賞的圖書都必須嚴格要求其字體、圖書印刷清晰、精美。對于小家伙來說,圓角的圖書比直角的更容易得到保護。尺寸的話,對于大孩子沒什么要求,但是小家伙們更喜歡小一點的,手掌書,手指書,互動書,洞洞書簡直就是小家伙的最愛,因為他們的世界小小的。關于選書還有一個重要的點就是均衡:就好像給孩子吃東西一樣,我們要講究營養(yǎng)的合理搭配,選擇圖書也是如此,不能孩子愛讀漫畫,家里就只買漫畫書;孩子喜歡地理歷史,那就不管其他自然科學;孩子喜歡童話故事,那就不讀社科文學,肯定不行,給孩子讀書,就要葷素搭配,內容多元化,讓孩子的視野變得開闊。
3、了解孩子的閱讀興趣及水平很重要有很多媽媽希望我給孩子推薦圖書,其實這有點瞎子過河的感覺。真正能給孩子選擇圖書的是兩個人:一個是父母,另一個是孩子自己。
有人找魚爸咨詢給孩子讀什么書好,我一般會首先問孩子讀過什么書?喜歡什么類型的書?很多媽媽根本就不清楚自己的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如何,不了解孩子的興趣,所以選書無從談起。所以,一定要堅持親子共讀。因為我覺得只有親子共讀才能讓父母真正地了解孩子。因為孩子的閱讀能力很多時候和年齡都無關,比如小小魚現(xiàn)在已經能夠理解大孩子的一些書。有些7歲的孩子能讀9歲孩子的書。這個閱讀能力的形成跟孩子的閱讀經歷和積累有關。
而這個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父母要有足夠的參與和把握。不要覺得自己丟幾本書給孩子就行。
另外就是要了解孩子的興趣,不要逼著他去讀一些不感興趣的書,也不要阻止他去閱讀自己想讀的書。有些媽媽看到孩子天天只讀漫畫,就逼著他去讀文學書籍,那孩子一下子肯定接受不了。你可以給他一些故事性強的美繪圖書,圖片還是有很多,文字相對較少,給孩子一個過渡。在這個過渡的過程中,你可以做的事很多。比如向孩子推薦一些好的書,并且勾起他們的好奇心。增加其他圖書的比例,慢慢地就將重心轉移了。真正養(yǎng)成了閱讀習慣的孩子,閱讀量一般都很大,而且?guī)缀跏遣惶羰车摹?/p>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孩子的這些行為你誤解了嗎
生活中孩子總是有大大小小許多“問題”,總是會受到大人們的“指點”。其中有不少的“問題”其實并不是問題,而是你我一樣曾經歷過的事情。下面這些事情你都誤解過么?
一、追求完美不是笨
生活鏡像:
媽媽叫喬喬把小凳子搬來,喬喬走向凳子準備搬,這時姥姥拿起凳子,遞給喬喬,喬喬大叫著:"不是這樣的。"他把凳子放回原來的地方,再搬起來。姥姥笑到:“這孩子可真笨?!?/p>
專家分析:
喬喬不是笨,而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完美敏感期”,即做事情講究完整性。在他們的設想中,事情應該是這樣辦,一旦他們設想好的東西被打斷,便不愿接受。這是他們從初步建立計劃做事的意識,到掌握較強的思維能力的一個過渡。這時家長在給予必要的指導時,不妨對孩子的這種行為寬容一些。這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二、實施破壞不是錯
洲洲常常損壞家里的物品,撕毀過爸爸的稿紙,拆散過媽媽的化妝盒,自己的玩具也往往被拆得七零八落。于是,父母對洲洲大聲地指責,試圖阻止他這樣的行為。
專家分析:
其實,孩子在玩弄物品的時候,實際上也是一種學習。孩子的智力發(fā)育,需要不斷地信息刺激,他們四處探尋各種事物來滿足他們的這一需求。從成人的角度看,他是毀壞了一件物品,而實際上孩子從中調動了自己的手、眼、耳等感官,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信息。所以,父母不可輕易阻止孩子的探索過程。對的確不能讓孩子嘗試的事情,也要盡量向孩子說明道理,并找出替代的事情給孩子做。如果父母經常粗暴地阻止孩子做事,孩子就會漸漸地失去好奇心,失去了探索的動力。
所以有些家長更愿意對孩子實行“放養(yǎng)政策”,也是有一定的好處的。
你送過孩子這些禮物嗎?
昨天是六一兒童節(jié),作為父母你送給孩子不少禮物吧?可是您送過孩子這些禮物嗎?
禮物一:愛
每個孩子都需要愛,許多孩子對愛的需要遠勝于對一兩件玩具禮物的需要。
禮物“制作”:輕拍孩子的肩,臨睡前給孩子一個吻,與孩子道別時跟他揮揮手。在孩子回家時給他一個問候,當孩子疲倦或精神萎靡時,抱一抱他,這些都是表達“我愛你”的信息。
禮物二:榜樣
你傳遞給孩子最重要的信息往往不是用語言方式來達到的,在孩子的整個成長期,他都會模仿父母的行為,并以父母為楷模。
禮物“制作”: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看著你,觀察你,因此,你必須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假如你不想讓你的孩子沉迷于電視,那么你自己最好不要提起電視劇就眉飛色舞。
禮物三:健康
盡早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健康習慣尤其重要,父母堅持刷牙、健身和飲食衛(wèi)生,都是向你的孩子無意中灌輸一種觀念:要照料好自己的身體。
禮物“制作”:讓你的孩子定期去醫(yī)院,接受必要的健康檢查;鼓勵支持他們鍛煉身體;讓孩子了解壞習慣對身體的危害。
禮物四:陪伴
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你也要讓孩子知道他在你的心目中始終是第一位的,你要盡量做到周末和節(jié)假日與孩子在一起。
禮物“制作”:每周都計劃一次與孩子共同的周末活動,然后,讓孩子盼望著這個時刻的到來,讓他們知道你非常愿意與他們在一起。
禮物五:幽默
適當?shù)淖猿芭c幽默話語能使生活充滿情趣,能讓孩子看到事情輕松愉快的一面,從而熱愛生活。
禮物“制作”:不要總是對孩子不茍言笑,而要和孩子一起嬉笑娛樂,與孩子一起觀賞幽默表演時,應表現(xiàn)出欣賞,只要這些幽默不傷及他人。
教育孩子的黃金原則,你做到了嗎
應如何教育孩子呢?家長可以說是學齡前兒童人生的第一啟蒙老師,所以,父母的早教方法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為了可以更好的教育孩子,家長要注意什么呢?
給孩子一個選擇
允許兒童按照他們自己的興趣去做事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幫助他們成功的最佳途徑之一。如果你讓孩子感到她有選擇去學芭蕾舞或是去練健美操的自由,她就會更賣力氣地去做這兩件事中她所選中的那件。
接受現(xiàn)在的他
如果你感興趣的僅僅是你的孩子是否是全班最好的朗誦者,那么,你的期望就太過分了。每個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速度來發(fā)展、成長的。把你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較會讓他認為,如果他沒能按某一特定標準去學習、做事的話,他就是一個失敗者。
是否有隱藏的困難
你是否問過你的孩子為什么突然間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或不愿做家庭作業(yè)了嗎?也許他會在你的詢問下說出心里話——他被壞孩子欺負了,他不喜歡他的老師等等。如果孩子變得毫無動力了,通常他會有一個正當?shù)睦碛伞?/p>
解釋你的理由
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放棄鋼琴教育,因為你很肯定這是對他有好處的,那么你會怎么做呢?無論你想怎么做,決不能沖你的孩子大喊大叫、聲嘶力竭地訓斥他。因為大叫后沒幾分鐘,他就不再去聽你在說些什么了。
重視贊揚的作用
贊揚必須是有的放矢的。你僅僅說了句“干得不錯”,他就會知道,你并沒有真的注意到他和他的成就。
明智的獎賞
父母會許諾,如果孩子考試考得好,他就會得到一輛自行車;如果考得不好就什么也得不到。事實上,這樣對待孩子是一種可怕的態(tài)度。建議各位父母不要給你的孩子許以大獎賞。
除此之外,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還要注意什么禁忌呢?
父母教育孩子的禁忌
居高臨下
這可能是傳統(tǒng)遺留下的問題,許多父母在面對孩子時,總表現(xiàn)出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專家表示:在人格上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如果父母總以家長自居,即使父母的批評有時百分之百正確,孩子們也會“口服心不服”。因此,專家建議:父母們應蹲下來和孩子說話,這樣大家的感覺都會很好。
求全責備
畢竟還是個孩子還小,當他在整理被褥、畫畫或者投擲皮球時沒有做好,父母不應苛刻對待他們的表現(xiàn),如果父母們總是苛刻地對孩子說,“你還差得遠呢”,就會有意或無意地傷害到他們的自尊心。
頻頻夸獎
別以為賞識教育就是要不停地夸獎孩子,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理解,它更大程度上是指理解孩子和鼓勵孩子。過度的無謂的夸獎只會使孩子驕傲自滿,而且,聽慣了父母夸大其辭的贊揚后,在步入社會后他們很可能只能聽好話而聽不進反面意見,由此人生易遭挫折。
過多限制
孩子眼中的世界不可能和父母眼中的世界一個樣。父母過多的限制會讓孩子感覺收到束縛,這是孩子最為反感的。
關心過頭
“今天誰來了電話?”、“日記上記了些什么?”……每件事情父母都要問個明白;要知道過度關心,只會讓孩子反感,因為,孩子會感覺自己的世界一直收到父母的干擾,自己的生活空間被在壓縮,從而喪失特長發(fā)展的機會,甚至,引起我的逆反心理。
全盤否定
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有些父母常容易犯的錯是批評的太過,諸如“你總是撒謊”“我們家里沒哪個像你這樣笨的”等,這些話肯定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從而導致拒絕接受批評教育,甚至產生“破罐破摔”的思想情緒。
是非不分
“這孩子喝酒快趕上他老爸了?!边@句話到底是在表揚孩子還是在批評孩子呢?可能孩子們的理解中褒獎的成分會更多些吧!所以,父母在批評孩子是,一定要就事論事,并且讓孩子知道他錯在何處。
貶損他人
偶爾把自己的孩子和同齡小朋友做些橫向比較是自然的,但父母更多的是看到別家孩子的優(yōu)點。這樣的教育,怎能起到好的效果。
事事代替
現(xiàn)在有許多父母事事都不讓孩子干,不讓孩子有自己作決定的權利,究其原因是怕孩子做不好或避免孩子遇到挫折后的傷心,但對孩子來說,不經歷失敗,怎能從錯誤中學到東西。況且,孩子在將來的某一天,終究要面臨人生的重大抉擇的,如果現(xiàn)在沒有培養(yǎng)孩子的各種能力,他便無法自己把握將來。
不作楷模
許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自己首先沒做好榜樣,當孩子效仿父母的一些不恰當行為時,父母又要千番指責。言傳身教,沒有身教,言傳就無從談起,因此,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才能起到垂范作用。父母如何教育孩子?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家長要多下功夫哦。
應如何教育孩子呢?家長可以說是學齡前兒童人生的第一啟蒙老師,所以,父母的早教方法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為了可以更好的教育孩子,家長要注意什么呢?
給孩子一個選擇
允許兒童按照他們自己的興趣去做事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幫助他們成功的最佳途徑之一。如果你讓孩子感到她有選擇去學芭蕾舞或是去練健美操的自由,她就會更賣力氣地去做這兩件事中她所選中的那件。
接受現(xiàn)在的他
如果你感興趣的僅僅是你的孩子是否是全班最好的朗誦者,那么,你的期望就太過分了。每個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速度來發(fā)展、成長的。把你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較會讓他認為,如果他沒能按某一特定標準去學習、做事的話,他就是一個失敗者。
是否有隱藏的困難
你是否問過你的孩子為什么突然間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或不愿做家庭作業(yè)了嗎?也許他會在你的詢問下說出心里話——他被壞孩子欺負了,他不喜歡他的老師等等。如果孩子變得毫無動力了,通常他會有一個正當?shù)睦碛伞?/p>
解釋你的理由
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放棄鋼琴教育,因為你很肯定這是對他有好處的,那么你會怎么做呢?無論你想怎么做,決不能沖你的孩子大喊大叫、聲嘶力竭地訓斥他。因為大叫后沒幾分鐘,他就不再去聽你在說些什么了。
重視贊揚的作用
贊揚必須是有的放矢的。你僅僅說了句“干得不錯”,他就會知道,你并沒有真的注意到他和他的成就。
明智的獎賞
父母會許諾,如果孩子考試考得好,他就會得到一輛自行車;如果考得不好就什么也得不到。事實上,這樣對待孩子是一種可怕的態(tài)度。建議各位父母不要給你的孩子許以大獎賞。
除此之外,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還要注意什么禁忌呢?
父母教育孩子的禁忌
居高臨下
這可能是傳統(tǒng)遺留下的問題,許多父母在面對孩子時,總表現(xiàn)出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專家表示:在人格上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如果父母總以家長自居,即使父母的批評有時百分之百正確,孩子們也會“口服心不服”。因此,專家建議:父母們應蹲下來和孩子說話,這樣大家的感覺都會很好。
求全責備
畢竟還是個孩子還小,當他在整理被褥、畫畫或者投擲皮球時沒有做好,父母不應苛刻對待他們的表現(xiàn),如果父母們總是苛刻地對孩子說,“你還差得遠呢”,就會有意或無意地傷害到他們的自尊心。
頻頻夸獎
別以為賞識教育就是要不停地夸獎孩子,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理解,它更大程度上是指理解孩子和鼓勵孩子。過度的無謂的夸獎只會使孩子驕傲自滿,而且,聽慣了父母夸大其辭的贊揚后,在步入社會后他們很可能只能聽好話而聽不進反面意見,由此人生易遭挫折。
過多限制
孩子眼中的世界不可能和父母眼中的世界一個樣。父母過多的限制會讓孩子感覺收到束縛,這是孩子最為反感的。
關心過頭
“今天誰來了電話?”、“日記上記了些什么?”……每件事情父母都要問個明白;要知道過度關心,只會讓孩子反感,因為,孩子會感覺自己的世界一直收到父母的干擾,自己的生活空間被在壓縮,從而喪失特長發(fā)展的機會,甚至,引起我的逆反心理。
全盤否定
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有些父母常容易犯的錯是批評的太過,諸如“你總是撒謊”“我們家里沒哪個像你這樣笨的”等,這些話肯定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從而導致拒絕接受批評教育,甚至產生“破罐破摔”的思想情緒。
是非不分
“這孩子喝酒快趕上他老爸了?!边@句話到底是在表揚孩子還是在批評孩子呢?可能孩子們的理解中褒獎的成分會更多些吧!所以,父母在批評孩子是,一定要就事論事,并且讓孩子知道他錯在何處。
貶損他人
偶爾把自己的孩子和同齡小朋友做些橫向比較是自然的,但父母更多的是看到別家孩子的優(yōu)點。這樣的教育,怎能起到好的效果。
事事代替
現(xiàn)在有許多父母事事都不讓孩子干,不讓孩子有自己作決定的權利,究其原因是怕孩子做不好或避免孩子遇到挫折后的傷心,但對孩子來說,不經歷失敗,怎能從錯誤中學到東西。況且,孩子在將來的某一天,終究要面臨人生的重大抉擇的,如果現(xiàn)在沒有培養(yǎng)孩子的各種能力,他便無法自己把握將來。
不作楷模
許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自己首先沒做好榜樣,當孩子效仿父母的一些不恰當行為時,父母又要千番指責。言傳身教,沒有身教,言傳就無從談起,因此,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才能起到垂范作用。父母如何教育孩子?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家長要多下功夫哦。
這么做可能會毀了孩子一生,你中槍了嗎?
在教育的時候,我們經常無意識地做了很多對孩子成長不利的事情尤其是以下這7件事!
01、我們不讓孩子經歷風險
我們生活在一個危機四伏的世界中?!鞍踩谝弧钡脑瓌t讓我們生活在失去孩子的恐懼中,所以我們盡全力去保護他們。
盡管這是作為家長的義務,但是這種行為存在負面影響。歐洲的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如果一個孩子沒有摔倒的經歷,在成年后更容易患上恐懼癥。
事實上,孩子們需要經歷挫折以完善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正如如果沒有經歷過分手,一個人很難獲得感情上的成熟一樣。如果家長讓孩子完全避開任何風險,那么孩子將會成為一個傲慢自大的人。
02、我們的幫助來得太快
由于家長的過分幫助和指導,如今這一代青少年缺乏一些必備的技能。當我們給予孩子過分的指導,就剝奪了他們自己經歷重重困難找到解決方法的珍貴體驗。也就是說,這種做法讓孩子缺少了一種必要的鍛煉和經歷。
漸漸地,孩子習慣了在面對困難時等待他人的救助。但在成人世界中,事情并不總是這么美好。換言之,這種做法削弱了孩子的競爭力。
03、我們過分贊美孩子
我們往往鼓勵孩子做個自信的人,這種風潮的流行已有些時日。在19世紀80年代,這種思潮出現(xiàn)在學校教育體系中。
當孩子加入一個小小的棒球隊,你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每個人都是贏家。人們似乎自然而然地認為,這種做法將極大地鼓勵孩子,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但研究調查表明,這種做法事與愿違。
孩子們往往會觀察到,除了自己的父母以外,不再有人表揚他們。這時,他們就會質疑父母的話的客觀性。漸漸地,他們學會了說謊、言過其實、粉飾太平——這一切的發(fā)生都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面對過真正的現(xiàn)實。
04、我們將愛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
孩子未必需要每分每秒都在被愛。孩子們也許能夠從失望中恢復過來,但他們未必能夠抵抗溺愛的負面影響。所以大膽地對他們說“不”,讓他們?yōu)樽约合M玫降臇|西努力。
作為家長,我們傾向于在獎勵孩子的時候滿足他們所有的需求。當家里有多個小孩的時候,我們甚至會感覺只表揚一個而忽略另一個是件不公平的事情。但這是不對的。
下次,千萬要記得別告訴他們在考試中取得高分的獎勵是去商場瘋狂購物。如果你和孩子的關系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孩子將會不習慣于無條件的愛。
05、我們不向孩子分享自己過去的錯誤
健康成長的孩子正展開雙翼擁抱世界。作為成人,我們必須引領他們,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能夠在所有方面無微不至。
因此,告訴他們你在他們那個年紀犯過的錯誤能夠幫助他們在類似的情景做出正確的選擇(避免吸煙、喝酒、吸毒等“負面課程”)。
同樣,孩子必須學會承擔責任,尤其是他們做錯的時候。告訴他們在你面對相同情景時的感受,告訴他們你從這些事情中學到了什么。
06、我們錯誤地將聰明
有天賦和有影響力當做成熟
“聰明”、“有天賦”或“有影響力”是常用的對于成熟度的判斷標準,因此,家長們往往認為聰明的孩子是足夠成熟的。這不對。
許多專業(yè)運動員和好萊塢明星在他們的專業(yè)領域展現(xiàn)出了令人驚訝的天賦能力,但是他們仍然會卷入可怕的丑聞中。事實上,這三個特質遠非人生的全部。
科學地說,并沒有絕對的“獨立年齡”。一個好的辦法是觀察孩子同齡人的做法。如果你發(fā)現(xiàn)孩子的獨立能力差于同齡人,那么你就該延遲他自立的年齡。
07、我們沒有以身作則
作為家長,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模范是我們的責任。為了幫助他們獨立、誠實、有愛心,我們就必須做到這些。作為家里的領導者,我們可以先從“說到做到”開始。
同時,也要特別注意細節(jié)——孩子們絕對會注意到這些。如果你不抄近路,那么孩子們也會知道他們不可以這么做。向孩子展現(xiàn)做志愿者服務的快樂,孩子們也會向你學習。
總而言之,你盡全力做一個榜樣,孩子們會注意到這些并且做一樣的事情。
你的孩子,你了解嗎?
你的孩子,你了解嗎?
我一直以為我自己很了解兒子?,F(xiàn)在看來,這樣的自信未免盲目得可笑,盡管他還不到七歲。
今天,本來是要兒子就他昨天不禮貌的行為向我道歉的,他不肯。我便說,在你道歉之前,我不會理你的。
兒子撇撇嘴說:“不理就不理,反正你也不喜歡跟我講話!”說著竟流下委屈的淚水。
我驚愕了:“我什么時候不喜歡跟你說話了!”我的職業(yè)就是說話,決不至于吝嗇和兒子交談。
“走路的時候,你一老跟爸爸講話,很少陪我說話?!闭f到這里,淚水更奔流得厲害了。
一種愧疚洶涌而來,兒子說的是事實。有時兒子走累了,落在后面玩著畫片或者吃著零食。我們意識到兒子丟了很遠的時候,才會停下來催促他快點。
我不知道如何是好,這時候,任何解釋都是狡辯。我巴巴地望著兒子,乞求他的原諒,但是他沉浸在自己的悲傷里,不肯原諒我。
老公打圓場說:“那時本來是爸爸媽媽有事,你又走得慢些,況且媽媽給你講那么多故事,又沒有給爸爸講過,我還不是不吃醋?!?/p>
可這個非常合理的解釋絲毫不能減輕兒子的委屈,孩子還不懂得換位思考。
老公又說:“也許是你太矮了,爸爸媽媽的耳朵離得近些,說話方便些。東燁,你有話可以跟我們講,我們會聽啊”狡辯里有黔驢技窮的無可奈何。
兒子依然執(zhí)拗地說我不喜歡跟他說話。跟盛怒和悲傷的孩子講理是白費力氣的。我挪過身子,摟著他的肩膀,差不多是討好地說:“你什么時候覺得媽媽不喜歡跟你講話的?”
“很久了……”哭,大聲。
我原以為,兒子是可以自得其樂的。原來還有著這樣深沉的委屈,這真是我不可原諒的錯誤!
“我們今晚就去散步,爸爸媽媽都和你說話,我們三個手牽手好不好?”
“我不去,你們下次就不記得了?!?/p>
“我們都記著,好不好?”
“不好,現(xiàn)在記得,明年你又不記得了!”兒子說得那樣肯定,使我的難受又加了一層。
大人以為孩子是不可理喻的,而孩子卻以為大人是不值得信任的。我不知道我哪里給他留下這樣的印象,盡管我還算講信用,但是百密也難免一疏,答應了卻做不到的時候一定也不會少吧。
有時候,會覺得對孩子講信用是一柄雙刃劍:不守,傷了孩子,蒙受欺騙的感覺多了,孩子會漸漸遠離父母并且關上溝通的門;堅守,累了自己,追求每個承諾的兌現(xiàn),意味著時間金錢還有心靈能量源源不斷的輸出。作為老師,我得以了解孩子的心聲;作為母親,我更能體會父母的無奈。這個命題,很重要,但誰也沒有把握求證出通行的法則。
后來,我用零食來行賄,兒子才好不容易從悲傷中回過神來。
今天晚上這件事,在一般大人看來,是多么微不足道。但也正是通過這種認為,可以很準確地判斷出大人的不了解孩子。
送兒子上學時,我常常會望著他的背影注目許久再緩緩離去。我看到,他和許多其他孩子一樣,慢慢地走向學校,走向他將要呆上一整天的地方,走向他將要面對競爭和挑戰(zhàn)的地方;我希望,他的老師會像我們一樣關心他的心情包容他偶爾的小脾氣,他的同學能夠像兄弟姐妹一樣互幫互愛接受他無傷大雅的小缺點;但是,我知道,兒子雖然是家里耀眼的太陽,是眾星捧著的月亮,但是,在集體里,在社會里,他可能連小行星都算不上一顆!
世間所有的愛,戀人、朋友、甚至師生,都是以接近為目的的,只有親子之愛,指向遠離??v使不放心,也要放手!縱使不甘甜,也要甘愿。成功的父母之愛,要給孩子遠行的力量!
而那時,我們將更不了解我們的孩子——那個脫胎于我們的身體和靈魂的小小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