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朋友孩子來家做客,欲拿走東西怎么辦?

發(fā)布時間:2020-11-02 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在幼兒園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孩子幼兒園不合群怎么辦 朋友孩子來家做客欲拿走東西怎么辦?隨著**一天天長大,由剛開始見人就怕的心理漸漸轉(zhuǎn)變成非常期待與小朋友在一起,整天喊著找哥哥,找哥哥!一個小姑娘家家的,這讓麻麻情何以堪呀~平時帶她到小區(qū)廣場、公園里,見到小朋友就喜歡跟著屁股后,即便是一聲不吱,但心情指數(shù)也會達到頂峰,但凡看到小朋友回家,便會賴賴嘰嘰,繼續(xù)磨我找哥哥……找哥哥……

上次朋友帶孩子來家取東西,順便和**玩了會,**的玩具你們也是知道的,大大小小、各式各樣,多的很,朋友家孩子沒玩夠就匆忙回家了。這個周末,和朋友在網(wǎng)上閑聊,朋友說上次姑娘來我家都沒玩夠,吵著要來玩。我喜出望外:趕緊來呀!今天正好陰天,我還發(fā)愁帶**去哪玩呢?

朋友家和我們家是鄰近小區(qū),簡單收拾收拾就來了!**聽到樓道里的腳步聲,高興大喊:姐姐來呀!姐姐也在樓道里興奮地喊著:妮妮!妮妮!姐妹倆一見面,風風火火的直奔玩具堆開始玩上了,我們倆坐在沙發(fā)上聊我們倆的,倆孩子也不用管了,而且這姐妹倆在一起玩,一點聲都沒有,玩得特和諧,特友好!有個大姐姐在,這感覺就是不一樣哈~

雖說倆娃造的滿地都是玩具,但只要孩子玩得開心,玩得高興,這又算得了什么~況且朋友的孩子現(xiàn)在上幼兒園,老師教她們自己玩好玩具后,要自己收拾起來,**也跟著姐姐屁股后,見樣學樣。

玩了大約2個小時左右,朋友有事要走,告訴女兒抓緊收拾好,準備回家。只見女兒背對著朋友開始收拾包,我絲毫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和**忙前忙后開始收拾玩具。朋友感覺有些不對勁,把包里的東西全部倒出來,發(fā)現(xiàn)**的一本小小的圖畫冊,朋友和女兒說:這個不可以。朋友孩子低著頭,一臉不高興的樣子,還是當媽的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她看到女兒背對著她收拾包,也許就發(fā)現(xiàn)了異樣。

我拿著這本小小的圖畫冊,和朋友的女兒說:你喜歡妹妹的圖畫冊是嗎?朋友女兒:點點頭。我說:阿姨送給你了,妹妹還有好多,你裝包里吧!朋友堅決的搖頭和女兒說:不可以。朋友女兒想拿但又不敢拿,但我深深地知道孩子是喜歡這本小圖畫冊的,換種方式繼續(xù)和她說:要不這樣吧,阿姨先借給你回家看,等下次再來阿姨家,再帶過來?好嗎?朋友女兒顯然很接受這種方式,略有高興的模樣點點頭,拿在手里??墒蔷驮谒齻兣R出門要關(guān)門的時候,朋友不知何時把圖畫冊放在鞋凳上……最終也沒有讓女兒帶走。

朋友帶女兒走后,**爸稱贊朋友這樣的教育方式很好。因為是孩子嘛,面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時,肯定不會假裝著,但又怕某種原因不能擁有時,難免會有這樣的舉止,試想我們小時候不也有過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嘛~

但如果**長大后也有這樣的舉止被發(fā)現(xiàn)后,也許我也會及時阻止她,不良的習慣一定要糾正,這樣才能讓孩子知道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才是錯誤的,不能因某種原因而去縱容她,將來后悔莫及哦!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扔東西的丫丫怎么辦?


很多孩子都喜歡扔東西,對此有許多版本的解釋及解決方法,在這篇文章中,我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經(jīng)驗來談?wù)勎业慕鉀Q方法。

在丫丫5個月大的一天,我抱著她在外面玩,她手里拿著奶瓶蓋,一邊啃一邊玩。因為手太小,瓶蓋免不了掉在地上,每次當瓶蓋掉在地上的時候,我都抱著丫丫,蹲在地上,讓她自己用手揀起來。

后來,來了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看見丫丫覺得很好玩,就站在身邊逗她,當丫丫再把瓶蓋掉在地上的時候,小女孩主動幫她揀了起來。丫丫接過奶瓶蓋看了看,又扔到地上。小女孩又給她揀了起來,她拿到手里看都不看,就又扔到地上,當小女孩第三次給她揀起來的時候,丫丫高興地咯咯地笑了起來。

突然,我意識到這是在給丫丫一種不好的訓練或暗示!于是我停止了這種游戲,當丫丫再一次把瓶蓋扔到地上的時候,我阻止了那個幫她揀瓶蓋的小女孩,自己抱著丫丫,蹲在地上讓她自己揀。

這一次,她半天沒揀起來,我不急,蹲在地上等她揀,等她揀起來后再站起來。這次她沒有馬上扔下去,而是拿在手里玩了一會兒,等她再掉了之后,我又蹲下來讓她自己揀。慢慢地,她接受了這種現(xiàn)實,不會再有人幫她揀了,所以她又恢復了以前的樣子,不再隨便往地上扔了。后來,丫丫也不再以扔東西作為游戲了,雖然我們經(jīng)常去扔石子,但是在家里她從不把東西往地上扔。

據(jù)我所知,有許多媽媽都碰到過這樣的問題,孩子隨手亂扔東西,尤其是生氣、發(fā)脾氣的時候,不管是來軟的還是來硬的,都不起作用,令人苦惱不已。

我覺得問題可以這樣解決。

先說說平時往地上扔東西的問題,這種情況往往出現(xiàn)在嬰兒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做出這樣的舉動,大人覺得極可愛,所以趕緊給孩子揀起來,再讓他扔。孩子玩起這樣的游戲也是樂此不疲,尤其是家里祖父母輩的人更喜歡做這樣的“工作”,成人覺得孩子是在游戲,對此不以為意,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正在形成一種習慣,很多大孩子扔東西的習慣,就是在這種游戲中被培養(yǎng)出來的。

要解決扔東西的問題,就要讓孩子自己揀扔出去的東西。允許孩子扔東西,只是他自己要揀回來,這需要看護人付出更多的勞動,可是為了孩子有個好習慣,也只能如此啦,抱著孩子蹲下來,讓孩子自己揀起被他們?nèi)釉诘厣系臇|西,用不了幾次,他就會有所改變。

孩子生氣摔東西的壞習慣,往往是嬰兒時期養(yǎng)成的扔東西習慣的延伸,糾正起來還是采用上述的方法,讓孩子自己揀。如果在孩子“暴怒”時讓他揀東西,那么無疑,這個“要求”將成為一項“命令”,而且是和孩子情緒相抵觸的、令孩子難以接受的、或是帶有懲罰性的一項命令,這項“命令”會使問題更為激化,所以我建議,這時,先把扔東西的舉動放在一邊,先解決沖突的中心問題,對其他的問題大可“視而不見”。讓孩子有這樣的認識:一切舉動都是徒勞的,對解決問題毫無作用。等到中心問題解決之后,孩子心平氣和的時候,再來解決被扔在地上的東西。這時再讓孩子把地上的東西揀起來收拾好,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等孩子收拾好東西后再次教育他,不要扔東西。

經(jīng)過幾次這樣的教育,孩子的毛病一般都能改掉。同時,家長也要注意,自己是否也有這樣的“惡習”,如果有,最好先解決自己的問題,然后再教育孩子。否則,不管用什么樣的好方法,都將是徒勞無功的,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孩子為什么要拿著東西才能睡


孩子為什么要拿著東西才能睡

有的孩子睡覺時,不拿點什么東西就不能入睡,如喜歡睡覺時抱著小枕頭、毛巾、小被子、小毯子、玩具等等,一般都是些觸感柔軟的東西。不管這些東西多臟多舊,對孩子來說卻是他們珍愛的寶貝,睡覺時離不開。這種情況,主要發(fā)生在幼兒時期?!?/p>

此時,對孩子來說,睡覺時媽媽在身邊能帶來最大的安全感??蛇@對繁忙的媽媽來說,總是不容易做到的。孩子睡覺要拿東西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們可以替代“媽媽”。也就是說,這是他們對母親依戀的一種轉(zhuǎn)移。 

一般來說,孩子從6個月時,就出現(xiàn)了依戀。但是,當母親經(jīng)常離開孩子,漫不經(jīng)心地撫養(yǎng),使孩子缺乏母愛時;當孩子因病住院,與母親分離時;當孩子的生活中,頻頻地調(diào)換照看者時;或因恐懼,生活環(huán)境枯燥,缺乏游戲、玩具及正常的人際交往等時,都會妨礙孩子形成良好的依戀。于是,這些孩子往往會將依戀轉(zhuǎn)移至物品上,與某一物品建立起一種親密的聯(lián)系。當孤獨、焦慮和恐懼時,孩子就會緊緊抓住這些物品,試圖以此產(chǎn)生一種安全感,這就是正常的孩子拿著東西才能睡覺的原因。 

有這種習慣的孩子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因此導致其他異常行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習慣是能夠逐漸改變的,父母不必擔心,只要平時盡可能地給他們以情感上的溫暖,使他們對父母的依戀能夠得到正常的滿足就可以了?!?/p>

小朋友做事磨蹭,家長該怎么辦?


1、多讓孩子感受時間

在孩子做事拖拉、懶散、懈怠,是因為沒有成人那種“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概念。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讓孩子感受時間,強化孩子的時間觀念。只有對時間有了感覺,知道它是個什么東西,才能去管理它。

★帶孩子觀察表,看一分鐘有多長。

★生活中多提時間。比如幾點幾分,要做什么事情了。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意識。

★跟孩子玩計時游戲。比如,數(shù)十下,也就是十秒鐘能完成什么事情。

★多給孩子講一講時間帶來的變化。比如說一說現(xiàn)在和小時候的自己有哪些變化,體會時間帶來的變化。

2、尊重孩子做事的節(jié)奏

我們嫌孩子做事慢,是不是覺得孩子的慢動作影響了我們做事的計劃,所以才會不耐煩?或許我們不應(yīng)該將自己的忙碌強加到孩子身上,而是應(yīng)該認同并尊重孩子做事的節(jié)奏,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

★別總以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很多東西需要慢慢學習,他的能力也要慢慢培養(yǎng)。我們要做的是順應(yīng)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適當給他定一些規(guī)矩,讓他能夠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將事情做好。

★要多些耐心,給孩子時間去記住“要求”。

3、多些鼓勵,為孩子創(chuàng)造做事的機會

★對孩子說一聲“謝謝”。比如孩子幫我們拿拖鞋、遞東西,我們的感謝會讓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重要性。這樣他會更積極地去尋找他能做的事情,并積極快速地將事情做完做好。

★一些事情聽聽孩子的意見,與孩子商量,讓他主動去思考,體會自身的價值,提升自信。

★給孩子創(chuàng)造做事的機會。媽媽不要大包大攬,適當為孩子安排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家務(wù),給他一種責任感和成就感。

怎樣引導孩子不亂拿別人的東西


怎樣引導孩子不亂拿別人的東西

孩子的處理方式上個星期五兒子放學回來告訴我,他的臘筆丟了。我問兒子:“你能否記得丟臘筆的過程?”因為兒子很少會丟東西,我想知道兒子對這事有個什么樣的說法。

兒子說:“就一會兒的功夫,他就發(fā)現(xiàn)自己的臘筆不見了,并且還說他知道是班上XX同學拿的。”

我:即然你知道是誰拿的,那為什么不要回來?(問這話是想讓兒子明白,沒有證據(jù)的事不可亂冤枉別人。)

兒子:因為那同學的書包里就有他的臘筆。

我:臘筆若有一樣的也不奇怪,你即然沒敢要回來就說明一件事,你自己都不敢肯定是不是你自己的東西。

兒子:反正就是我的,我認得自己的東西,我的臘筆有斷了兩條色的,XX同學的怎么會跟我的一模一樣?

我:說這么多也不能證明什么,即然你知道是自己的都不打算要回來,就不要再說了,以后自己記得自己的東西要好好保管。若如你所說放在書包里都拿走了,那你就要想辦法杜絕這事。

兒子:那我現(xiàn)在沒有臘筆了,怎么辦?

我:家里還有兩盒水彩筆,要不就拿一盒吧。(這水彩筆是兒子的最愛,之前他一直不贊同拿到學校去,因為怕丟。)

兒子聽我這一說,就在水彩筆外盒上寫上自己的名字。這時奶奶看到了說了一句:“寫在外盒上有什么用,別人要拿你的把盒子丟了不就成了?!眱鹤佑X得奶奶說的有道理,于是請我?guī)兔Π衙恐使P上寫上他的名字。

昨天回到家里兒子告訴我,他的水彩筆今天又被那位同學拿走了,但后來要回來了。

我: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又是怎樣要回來的?

兒子:就在下課時一會功夫就發(fā)現(xiàn)自己水彩筆不見了,自己就想,時間不長,水彩筆一定還在班里沒被拿出教室,他就懷疑拿自己臘筆的那位同學,于是自己就偷偷的去看了一下那同學的書包,果然發(fā)現(xiàn)在那同學的書包里,并且那同學還用衣服蓋住的,他想自己不能亂動別的同學書包,就向老師求助,經(jīng)老師同意后把自己的水彩筆拿回來了。

我:那后來有沒有找那位同學聊聊?

兒子:沒有,只想要回自己的東西沒有再多考慮別的。

我:那你有沒有想過,這位同學后續(xù)還會不會再來拿你的東西?你這樣時時防著也不是個辦法。

兒子:我也想過,但不知道怎么來處理這事,媽媽你給我出出主意。

我:你要找個時間跟這位同學聊聊,告訴他,若他喜歡你的東西可以問你借,但提前一定得到你的同意,并且有借有還。若他不想借又想拿走,那對不起,他沒這個權(quán)利,兩次機會給過了,再發(fā)生這樣的事,就不會再原諒他。你并且還要告訴他,小朋友就不應(yīng)該亂拿不屬于自己的東西,這是一個人的行為問題。若他不改,那以后沒誰會和他做朋友。不過記得說這話時要讓你同學看到你的真誠。

兒子:會想辦法跟那位同學說說,因為不想讓這同學再這樣下去,這樣長大了就會變成小偷了。

我:是的,所以他現(xiàn)在需要人來幫助他,讓他別把錯誤的路續(xù)繼走下去。

兒子:媽媽若我改變不了他,你可以跟他媽媽說說嗎?

我:這是以后的事,你不用管,你只要把現(xiàn)在該做的該說的都做了,就行了。再說也要給他一點時間來改變,不可太心急。家長的處理方式一個班里或多或少總有一、兩位這樣的同學,這跟他們的家長教育引導有很大關(guān)聯(lián),有的家長對小孩這事莫不在乎,有的家長就會用爆力教育孩子。家長教育思路不清楚,沒有讓孩子在認知上做出正確的判斷,孩子常期得不到正確的引導,慢慢讓他們養(yǎng)成一種習慣,看到別人的好看好玩的,不占為己有心里不自在。

像這樣的孩子,家長要明確的跟孩子說,看到別人有好看好玩的東西,自己若也想要,就應(yīng)該嘗試去借,別人的東西,自己是沒有權(quán)利隨便去拿。在教孩子去借時,也不要忘了教孩子學會禮貌用語。并且還要跟孩子說清楚,你去借別人的東西,別人有可能會借給你,也有可能不借,借給你當然開心,但也要及時感謝人家。如果別人不借給你,你也不要失望,若自己真心想要,回家就跟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會根據(jù)情況買給你,但前提是你要做個誠實的好孩子。并且家長要跟孩子明確約定規(guī)則和懲罰,跟孩子說現(xiàn)教了你的方法,如果你知道怎么做了,還不按規(guī)矩來,再犯類似的錯,亂拿別人的東西,那必須要接受懲罰,懲罰內(nèi)容和方法家長要在事先和孩子規(guī)定好。避免孩子在受懲罰時不愿意接受受罰內(nèi)容。并且家長要堅持自己的立場,不要讓孩子罰了一下,就心疼算了。這樣孩子永遠是改不了這個壞毛病的。

育兒心得:大班幼兒搶孩子東西怎么辦


育兒心得:大班幼兒搶孩子東西怎么辦

幼兒到了大班年齡,開始能夠把行為規(guī)則化,從而獲得是非觀念,但其行為常常表明,他們的自控能力是有限的。其中典型的表現(xiàn)之一就是搶東西的現(xiàn)象很嚴重,不過與其他年齡段的幼兒存在許多不同之處。

1、先商量后搶:大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道德觀念,知道借東西之前要商量,但當遇到拒絕時,由于極想得到而不甘心,難以控制自己的情感與行為而出現(xiàn)行為問題。

2、選擇目標搶:一般發(fā)生在尋問數(shù)人后還得不到滿意答復時,于是選擇一個比較容易對付的目標動手搶。

3、邊商量邊搶:由于大班幼兒抽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和言語水平的提高,這種“理論與實際相結(jié)合”的表現(xiàn)開始增加。例如一個幼兒想要另一個幼兒汽車上的絲帶,于是,就先拽住絲帶的一頭,然后再與之商量,如果不給就這樣相持下去,直到成人干涉或“強者為勝”。

以上表現(xiàn)都與幼兒的心理發(fā)展有關(guān)。大班幼兒自我意識加強,道德觀念逐漸形成,能夠按照規(guī)則約束自己的行為,注意妥善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guān)系,行為更具有目的性,但由于自控能力差,還沒有完全將規(guī)則內(nèi)化為自己內(nèi)在的要求而形成一種習慣。當需要與道德規(guī)范相矛盾時,往往注重需要而忽視道德規(guī)范,選擇不當?shù)姆椒?。此時,單純的制止和批評是無效的,教師應(yīng)交給幼兒交往技巧和行為規(guī)范,培養(yǎng)自我控制能力,才有益于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杜絕“搶東西”現(xiàn)象的發(fā)生。

因此,在教學中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讓幼兒學會實現(xiàn)諾言,以增強別人對自己的信任。

大班幼兒非常清楚玩具輪流玩的規(guī)則,但心中又存在著一點顧慮:給出去的玩具往往回不來了。因此影響幼兒遵守行為規(guī)范,進而引起行為問題。解決問題的根本在于讓幼兒學會實現(xiàn)自己的諾言,增強別人對自己的信任。

例如,在游戲中,文文想玩浩浩的跳繩,原本商量好玩一會兒就換過來,可高興之余文文想賴賬。于是,一個是興致正高死活不給,一個是嚴守約定一定要奪回。一場“拉鋸戰(zhàn)”就這樣開始了。因此,我及時問明原因,與他們一起核實約定。其實,大班幼兒對自己犯了什么錯誤是心知肚明的,教師只需強調(diào)“對自己說過的話要守信用,別人才愛借玩具給你玩”,然后讓他們重新玩,感受“好借好還,再借不難”的道理,使他們了解只要自己對別人言而有信,就會有更多玩的機會。

2、培養(yǎng)幼兒正視挫折,承受失望的能力。

現(xiàn)實生活中,挫折是無處不在的,或大或小,都是社會生活的一種必然現(xiàn)象。因此教師要把這種教育滲透到幼兒身邊的每一件事,抓住每一個教育機會,引導幼兒正視挫折,承受失望。

例如,在教學中我問孩子們:文文想借兵兵的玩具,可兵兵也是剛玩,他不肯借給文文,文文該怎么辦,我們一起幫幫他。孩子們會想出許多辦法,“等會兒再玩”、“去玩別的玩具”、“再跟他好好商量商量”等,孩子當然不會說搶,但會有一些較接近,例如:“乘他不注意時拿過來”。這是教師應(yīng)肯定好的方法“等會兒再玩”,并教育幼兒要耐心等待。如果等得不耐煩了,“不借沒關(guān)系,去玩別的”,“老師也可跟你玩”。教師要用眼神、手勢等動作配合語言,轉(zhuǎn)移幼兒興趣,幫助他承受挫折。這樣也就容易杜絕搶東西的行為。

3、形成正確的是非觀,讓每個幼兒都成為調(diào)解員、評論員,真正發(fā)揮集體教育功能。

大班幼兒已具有了較輕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判斷力。調(diào)動孩子自身的力量去解決問題,不僅有助于問題的解決,而且也是對他們進行了一種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梢栽O(shè)置“小記者”、“評論員”,組織一些熱點話題的討論活動,請小記者講講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自己的想法,最后集眾家之長,總結(jié)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結(jié)果。

例如,一個大孩子去搶一個小孩子的玩具,小個孩子緊緊地抱住不肯給。在場的幼兒有的講理制止:“是人家先玩的,你想玩跟人家商量,干嗎搶人家的!”有的不管不問。有的才具妥協(xié)政策,對小個的說:“你就給他吧!”有的是“打抱不平,拔刀相助”,上來就幫小個地拽,結(jié)果是一團混亂。事后討論時幼兒一致認為“不是在自己的東西不該搶”,“不該以大欺小”等。教師總結(jié)強調(diào)“自己在喜歡的東西,不是自己的,人家不愿意給你,就不該搶”。大家都清楚了解了這一道德標準,形成了正確的是非觀。在處理實際問題的鍛煉中,有了更多的“小記者”,“小調(diào)解員”,有了更明確的是非觀念,“搶”的念頭也逐漸被淡化了。

孩子做事慢怎么辦


很多爸爸媽媽遇到類似這樣頭疼的問題:寶寶吃飯不認真,慢吞吞的,十分鐘可以搞定的事情拖拖拉拉半個小時;早上不起來,總是懶床;去幼兒園上學老是遲到···

有些家長也不在意,覺得小孩子自我的管理能力差沒啥影響,長大了就好了;其實不然,孩童時期是孩子處事態(tài)度形成的關(guān)鍵階段,說不好拖延癥就是小時候時間管理觀念不強導致的。

其實孩子也有自己的一套的時間管理能力,比如就不會錯過電視里的動畫片,不會錯過每一頓飯后的甜點···這些說明了孩子有自己的管理秩序,只是比較混亂。如果是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事物的時候往往就是拖拖拉拉。

那我們怎么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呢,今天小編就來拋磚引玉哦~

父母要做好守時的榜樣

都說爸爸媽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爸爸媽媽就要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做事不能拖拉,要按時完成。比如做家務(wù)要計劃時間;娛樂時間看電視也要有時間計劃,不能沒完沒了;到了睡覺時間就要按時休息···而且對寶寶說,比如說:電視說它已經(jīng)累了,它也想休息一下,我們今天就看到這里讓電視也休息休息吧!

如果確實因為有別的事情耽誤了原來計劃,那么就可以給孩子說明原因。每件時間都有條理的安排,并按計劃的實施,就給了孩子一個時間管理的概念,讓寶寶懂得每件事都應(yīng)該有始有終,有時間結(jié)點。

定時間計劃,設(shè)立獎懲機制

父母要做好自己,那么映射到了寶寶身上,我們可以把關(guān)于寶寶的每件事都規(guī)劃好,并強調(diào)時間點,制定好計劃,對寶寶做的結(jié)果給予獎懲哦。

1.多給寶寶鼓勵

寶寶做事兒墨跡的時候,很多父母都喜歡督促,大喊;這無形給孩子造成了心理壓力,有可能做的更不好,那么父母就更生氣了,這是個惡性循環(huán)。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做事速度快的時候,我們要給予對應(yīng)的表揚很獎勵。

必要的時候可以給孩子一定的物質(zhì)獎勵,比如買喜歡的玩具,可以去游樂場等等。有了表揚獎賞,孩子的內(nèi)心有了成就感,才能促進孩子變得勤快的性格。但也不是說所有的事件是越快越好的,比如吃飯就要講究細嚼慢咽,不能太磨蹭,但是也不能太快。

2.給予拖延癥懲罰

只有讓孩子體會到拖延磨蹭帶來損失了,有了代價他才可能牢記,才會變得勤快起來。所以讓寶寶承擔磨成的后果,也算是一種改掉壞習慣的方法。

比如孩子睡懶覺不按時起床,上學遲到了,被老師批評,在其他孩子面前出丑;或者不按時完成作業(yè),那么就不能看喜歡的動畫片。這樣親身的體會讓孩子承擔后果,孩子才更好的懂得守時的重要性,自然就激發(fā)孩子時間的觀念了。

3.參加計時的游戲

除了生活中的多計劃,給予獎懲來鞭策孩子,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參加一些跟時間相關(guān)的游戲,活動,在游戲中體會時間的重要性。

比如可以參加一些計時的競賽,帶有沙漏計時規(guī)則的積木游戲;計時的記憶游戲;還可以跟其他小朋友一塊比賽,這樣也可以提高孩子的競爭性,積極性。

營造專注的環(huán)境

剛剛說的都是方法,但要是讓孩子快速的完成某一件事兒,其實更重要的是讓孩子保持好專注力。那么環(huán)境就特別的重要了,我們要營造好環(huán)境,讓孩子的注意力更好的集中。

比如在學習的時候,我們可以把玩具都收起來,其他人的聲音都要小一些,不要讓孩子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吃飯的時候,可以跟孩子聊今天的食物,盡量不要發(fā)散別的話題,不然孩子的注意力就被帶跑偏了。

時間管理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是會影響到人的一生的行為習慣。還孩童時期爸爸媽媽一定要好好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如此才會受用一生哦~

行為習慣:孩子總是喜歡拿別人的東西,爸爸媽媽要怎么做


整理了行為習慣:孩子總是喜歡拿別人的東西,爸爸媽媽要怎么做,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小孩上一年級,總是會把學校的東西拿回家,比方說拿同學的本子、橡皮等等。為了給孩子做出一個好的榜樣,我們在家里使用東西的時候也不要隨便拿,要先征求一下對方的意見。

孩子其實知道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是不被允許的,但孩子有時候還是控制不住自己,而且經(jīng)過多次教育都不見改正,有的孩子還會變得越來越嚴重。為什么孩子知道這是一件錯誤的事情卻還會做呢?

孩子的世界其實是非常單純的,有時他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所以,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會拿。爸爸媽媽要怎樣教育和處理呢?趕緊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1.嚴格管理孩子

有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就算是撿到一件小東西也會上交給老師或者爸爸媽媽,但是一些家庭出來的孩子就想著拿他人的物品,所以說,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一些行為舉止一定要有所要求,做到家有家規(guī),讓孩子有一個好習慣。

2.喜歡的東西就想要

人一出生就會有欲望,這是一種原始的生存的欲望,所以我們在餓了之后就會尋找東西吃,在渴了以后就會想要喝水。孩子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都是一出生就有的本能,所以孩子在看到喜歡的東西的時候就想要拿到手里,如果無法獲得的話就會哭泣。

有時候,孩子的這些心理欲望會讓孩子做出一些偷東西等行為。比方說,孩子某一天回到家會帶回別的小朋友的東西,但很多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這個行為是錯誤的。

如果爸爸媽媽發(fā)現(xiàn)孩子有這些行為的話,一定要第一時間進行干預(yù),告訴孩子這樣子做是不對的,然后跟孩子一起把東西還給人家。

3.及時糾正

孩子如果出現(xiàn)拿別人東西的行為,爸爸媽媽一定要第一時間制止。如果爸爸媽媽默許孩子可以亂拿他人的物品,孩子長大以后就有可能出現(xiàn)小偷小摸的行為。

4.提前跟孩子說明

爸爸媽媽要提前和孩子說明,一些東西是要獲得爸爸媽媽的許可之后才可以拿的。在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后,到了幼兒園或者別的地方,孩子在想要一些東西的時候就會事先和別人打聲招呼,在得到允許或是不允許的情況之下才會進行下一步的行動。

拿別人東西這個壞習慣如果沒有及時糾正的話,以后可能就會變成小偷小摸,這就是很嚴重的事情了。所以爸爸媽媽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一定要幫他糾正過來。

相關(guān)推薦

  • 孩子拿幼兒園的東西回家 剛工作不久的同事小藍最近遇到了一件苦惱事,班中一位家長居然要到園長室告她的狀。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嚴重的事情呢?原來事情的經(jīng)過是這樣的:小藍老師班中幼兒小奇、雙雙是鄰居。一天放學后雙雙到小奇家玩,小奇給...
    2021-12-10 閱讀全文
  • 扔東西的丫丫怎么辦? 很多孩子都喜歡扔東西,對此有許多版本的解釋及解決方法,在這篇文章中,我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經(jīng)驗來談?wù)勎业慕鉀Q方法。 在丫丫5個月大的一天,我抱著她在外面玩,她手里拿著奶瓶蓋,一邊啃一邊玩。因為手太小,瓶蓋免...
    2021-04-10 閱讀全文
  • 孩子為什么總喜歡拿他人東西 “老師,程把我尺拿走了?!薄袄蠋?,我的橡皮泥被程拿去玩了”“老師,程把XX的卡片拿走了?!薄刻煳业亩吙偮牭胶芏嗪⒆诱f程的不是,不是拿這個同學的尺就是動那個同學的本子。天天教育不要拿他人的東西,可...
    2021-04-08 閱讀全文
  • 孩子為什么要拿著東西才能睡 孩子為什么要拿著東西才能睡 有的孩子睡覺時,不拿點什么東西就不能入睡,如喜歡睡覺時抱著小枕頭、毛巾、小被子、小毯子、玩具等等,一般都是些觸感柔軟的東西。不管這些東西多臟多舊,對孩子來說卻是他們珍愛的寶...
    2020-11-27 閱讀全文
  • 寶寶不會嚼東西,怎么辦? 我女兒現(xiàn)在1歲半了,牙齒長得挺好的,可就是不會嚼東西,每次喂進去的食物總是直接就吞進去,吞不進去的就吐出來。怎么才能讓她學會嚼東西呢? 不妨先問問自己這些問題: ·在寶寶滿6個月時,有沒有給寶寶及時添...
    2021-08-20 閱讀全文

剛工作不久的同事小藍最近遇到了一件苦惱事,班中一位家長居然要到園長室告她的狀。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嚴重的事情呢?原來事情的經(jīng)過是這樣的:小藍老師班中幼兒小奇、雙雙是鄰居。一天放學后雙雙到小奇家玩,小奇給...

2021-12-10 閱讀全文

很多孩子都喜歡扔東西,對此有許多版本的解釋及解決方法,在這篇文章中,我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經(jīng)驗來談?wù)勎业慕鉀Q方法。 在丫丫5個月大的一天,我抱著她在外面玩,她手里拿著奶瓶蓋,一邊啃一邊玩。因為手太小,瓶蓋免...

2021-04-10 閱讀全文

“老師,程把我尺拿走了?!薄袄蠋?,我的橡皮泥被程拿去玩了”“老師,程把XX的卡片拿走了?!薄刻煳业亩吙偮牭胶芏嗪⒆诱f程的不是,不是拿這個同學的尺就是動那個同學的本子。天天教育不要拿他人的東西,可...

2021-04-08 閱讀全文

孩子為什么要拿著東西才能睡 有的孩子睡覺時,不拿點什么東西就不能入睡,如喜歡睡覺時抱著小枕頭、毛巾、小被子、小毯子、玩具等等,一般都是些觸感柔軟的東西。不管這些東西多臟多舊,對孩子來說卻是他們珍愛的寶...

2020-11-27 閱讀全文

我女兒現(xiàn)在1歲半了,牙齒長得挺好的,可就是不會嚼東西,每次喂進去的食物總是直接就吞進去,吞不進去的就吐出來。怎么才能讓她學會嚼東西呢? 不妨先問問自己這些問題: ·在寶寶滿6個月時,有沒有給寶寶及時添...

2021-08-2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