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玩游戲是孩子的工作

發(fā)布時間:2019-12-16 幼兒園玩游戲 游戲是幼兒園 幼兒園游戲是什么

游戲的重要性

在大人的眼光里,總認為孩子到處跑跳是頑皮搗蛋、不聽話的舉動,所以每次看到孩子跑就要予以喝阻,甚至命令孩子要安安靜靜地坐著不準亂動。孩子天性活潑好動,若強制他們不能游玩,可能影響他們身心的發(fā)展。孩子不像大人需要工作,所以游戲玩耍在生活上就成為他們的一個重心。從兒童發(fā)展的研究方面來看,游戲可以說就是兒童的工作,其意義與價值是頗為廣泛的。

在生理發(fā)展方面:游戲提供兒童運動的機會,可以促進身體的健康。

在情緒發(fā)展方面:適當?shù)挠螒蚧顒?,可以帶給兒童快樂、愉悅的情緒,發(fā)展樂觀進取的個性。

在心智發(fā)展方面:游戲可以增加兒童的知識,引發(fā)想像、創(chuàng)造的能力。

在社會行為發(fā)展方面:游戲可以提供兒童與玩伴接觸的機會,學習合作、互助、團結(jié)等品德。

從各方面的發(fā)展來看,游戲?qū)⒆拥拇_有著莫大的價值。做父母的,不僅不應忽視孩子的游戲,還要時時主動關心孩子游戲的內(nèi)容,隨時給予鼓勵或指導,讓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快樂而自然地得到德、智、體、群各方面的發(fā)展。(HC179.cOm 一起合同網(wǎng))

父母參與游戲時需注意的事項

一二歲前幼兒的發(fā)展

通常是一個人玩;以自我為中心,有占有欲;會有“連續(xù)但漫無目的”的動作,能看、聽、感覺;會抓、握東西;能將東西拆開、組合、拿出、放入;能爬行、投擲和跳躍;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此時期為他準備的玩具可以是:便于投擲、抓握的柔軟玩具;不易破損的玩偶、娃娃;鈴鐺、音光盒;可供堆積的積木,及可以攀登或爬進爬出的硬紙盒或木箱;涂鴉用的蠟筆、剪貼簿;能組合的汽車、火車、船等。

二三至五歲幼兒的發(fā)展

喜歡和其他人一起玩;大肌肉的運用很靈活,漸能控制精細的動作;喜歡朝著一個目標爬、跳或跑;需要有“自己動手”的機會;很難分辨事實和想像;對事情只有模糊的認識;喜歡扮家家酒之類的游戲。此時期為他準備的玩具有:訓練肌肉的玩具,如爬竿游戲、跳馬游戲、小三輪車、大球和大型積木;發(fā)展心智的玩具,如八至十二片的拼圖,養(yǎng)魚或栽培植物,以及磁鐵、望遠鏡、萬花筒等科學性玩具;扮家家酒的玩具,如易洗不易破損的娃娃,各種家庭用具,像烹飪用具、園藝用具、洗衣用具等,百寶箱、玩具火車、飛機、卡車、汽車等交通工具;表達情感的玩具,如布偶或木偶、黏上、沙堆、臘筆、畫紙、釘子、槌子等。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游戲閱讀

游戲僅是玩玩而已嗎?


中國人說到“游戲”,常與“玩”字連用為“玩游戲”,又常會聯(lián)想到“玩物喪志”“不務正業(yè)”?!?—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jīng)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蹦敲矗鳛橛變簣@基本活動的游戲?qū)τ谟變簛碚f僅僅只是玩玩而已嗎?幼兒園中的游戲又能給幼兒帶來什么呢?也許下面的案例“搭高樓”會引發(fā)不同的思考。

案例:搭高樓

小藍雙手豎著搭好一塊叉形積木,可是手剛松開,積木啪的一聲倒了。小藍指著倒下的積木說:“這不行,得有撐子撐著才行?!彼麖纳砼阅闷鹨粔K短木條柱子放在了叉形積木的內(nèi)側(cè),又看到旁邊小花搭好的叉形積木也倒了,就喊道:“這個不結(jié)實!”話音剛落,小黑立好的積木也倒了。小藍說了句“不用撐子嘛”,然后將一塊半圓形積木輕輕嵌進面前的叉形積木里,又挪到小花的位置上,幫著嵌好半圓形積木。

小黑開始搭上第三層,搭好木板后,跪在地上嵌入半圓形積木,可是一下子將半圓積木推倒在桌上,搭在上面的板子晃了一下。小黑雙手扶著叉形積木不動,小藍過來似乎想幫忙,但還是晃到了叉形積木。第三層就這樣嘩啦一下散架了。

眾人看著落在地上的積木,小黑提議:“先把下面的搭好,下面搭好,再搭上面?!睂γ娴男』ㄗ鞒龌貞骸皩ρ?,先把下面的搭好。”在小黑的帶領下,大家一起嵌好叉形積木,在積木的內(nèi)側(cè)立上短的木柱,第三層很快搭好了。

高樓漸漸搭至小黑的脖子那么高。小藍笑著說:“等等,上面應該有廣告的!”說完快步走向積木架,拿回兩塊長條積木,一邊放到平臺上一邊自語:“廣告、廣告,不錯嘛,這廣告?!敝笥帜弥粔K拱形的積木走到高樓旁,邊放拱形積木邊說:“二樓可以架個橋過去?!?

小黑聽后說道:“但是,我們要分出來回呀,要不然他們亂走,擠死了。”邊說邊用手比劃:“這邊是回,這邊是來?!?/p>

小藍擺好后,說:“這邊都有那個‘可以刷卡的門’。”說罷開始低頭擺弄手中的積木。

小黑則用剛才的長條積木作支撐,用木板繼續(xù)在高樓上搭建第四層。

一旁的小花似乎想讓支撐第四層的長條積木的邊緣與下面第三層木板的邊緣對齊,但在調(diào)整的時候,晃倒了第三層下兩個相向而立的叉形積木。

小黑“哎呀”一聲,懊惱地看著小花。小花解釋道:“它不平!這個不平!”一旁的小藍看著倒下的兩個叉形積木,驚奇地說:“有兩個也搭得住!”

解讀幼兒在游戲中的主動探索

在成人的世界里,游戲或許只是在繁忙工作后娛樂身心、休閑放松,或者在無聊情況下打發(fā)時間的一種活動。而對于年幼的幼兒,游戲所帶來的不僅僅是心情的愉悅,還提供了潛在的發(fā)展機會。

探索1:積木不結(jié)實,可以用撐子撐

布魯納提出,游戲增加了幼兒的行為選擇,有助于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中,幼兒們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又形積木總倒,導致這個問題的本質(zhì)原因在于作為支柱的叉形積木自身的穩(wěn)定性并不強。這種積木只有大約兩厘米的厚度,三個受力面的面積都不是很大,又形部分的兩個受力面間又有一定的距離,所以很容易被碰倒。而當一塊又形積木受到晃動,上方的木板也會跟著晃,最后殃及到整個第三層。搭的過程中幼兒顯然已經(jīng)意識到叉形積木“不結(jié)實”,解決的辦法也順應而生——“用撐子撐著”,也就是把半圓形積木嵌入叉形處,在積木的底端填入一個支撐。

接著,幼兒又在積木的內(nèi)側(cè)立上一根短木條柱子,似乎是用這種方法給又形積木再從后面設一個支撐。當?shù)谌龑由⒓艿臅r候,小黑一臉失望地望向老師,但老師并沒有說什么,那么幼兒只能通過自己的力量來處理這次“事故”,他們的對策是“下面先搭好再搭上面。”支撐的積木嵌合好了后,第三層很順利地搭起來了。

因為游戲的不確定性,幼兒在游戲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次游戲中幼兒面臨的是又形積木總倒這個問題,針對這個問題他們自己想到了“用撐子撐著”“下面搭好再搭上面”。作為更有經(jīng)驗的教師,顯然知道幼兒采用的辦法并不是最好的,但如若直接插手,比如讓幼兒更換支柱,那么幼兒便失去了自己動腦、動手進行解決的機會。

探索2:原來兩塊積木也搭得住

積木可以看作是現(xiàn)實生活中建筑材料的縮影。幼兒可以利用手中的積木將頭腦中的形象搭建出來。在搭建的過程中保持建筑的穩(wěn)定也是幼兒需要時刻面對的問題。在反復操作積木的過程中,幼兒可以通過直接的動手操作來獲得保持建筑穩(wěn)定的方法和經(jīng)驗。

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幼兒搭積木時,會在方形板子的四個角或四條邊下方,各放一塊相同長度、形狀的積木,來把板子架空起來;或者在長條木板下,把相同的柱形積木擺成一排;當建筑搭到一定高度時,幼兒甚至會張開雙手做保護狀。這些都是幼兒用來架高以及保持建筑穩(wěn)定的方法。

案例中,幼兒最初在搭第三層時,對于這種上端受力面比較小的叉形積木,眾人是使用了最保守的方法——把積木圍合成正方形,以此來支撐起第三層的木板。所以,當?shù)谌龑酉聝蓚€相向而立的叉形積木倒下而第三層整體沒有塌時,小藍才會發(fā)出“有兩個也搭得住”這樣驚奇的感嘆,這是他的意外發(fā)現(xiàn)——兩個相向而放的叉形積木也可以撐起第三層,小黑繼續(xù)搭第四層時,便是只用了兩塊長條積木。

但是,當小黑搭好第四層后,小花又過去想要把支撐第四層的長條積木的邊緣與下面第三層木板的邊緣對齊,因為她覺得邊緣不對齊就不平,不平高樓就容易倒。這里體現(xiàn)了小花對如何保持穩(wěn)定的個性化的理解,也許就是在以往的游戲中所獲得的經(jīng)驗所致。

直接經(jīng)驗是幼兒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蒙臺梭利曾說:“我聽過了,我就忘了;我看見了,我就記得了;我做過了,我就理解了?!碑斢變簩嵉貏邮植僮鬟^了,一些抽象的概念便轉(zhuǎn)化為具體的感知經(jīng)驗。幼兒在一次次的操作和運用中不斷地內(nèi)化、強化著這些經(jīng)驗。

理解幼兒通過游戲展現(xiàn)的理解和創(chuàng)造

游戲是建立在幼兒的經(jīng)驗基礎之上的,反映著對現(xiàn)實生活的理解。游戲一開始,小藍就興沖沖地說搭建高樓大廈。搭建的過程中,不同的幼兒不斷提出新的搭建內(nèi)容,包括刷卡門、廣告牌等。對幼兒來說,高樓大廈是現(xiàn)實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樓上的廣告牌以及刷卡門的設置也都是幼兒在生活中能接觸到的。于是,在搭高樓的時候,幼兒心中這些關于高樓的經(jīng)驗便都表現(xiàn)出來。

同樣,小藍提出搭橋時,小黑認為“橋要分來回,不然他們亂走要擠死了”。為什么要有來回之分?為什么不分來回,“亂走要擠死了”?可能是因為小黑親身體驗過這種過橋經(jīng)歷,看到過人們在過橋時的不同走向,也體驗過人多時橋上擁擠的狀態(tài),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提出讓橋分出“來回”的想法。

在游戲最后的分享環(huán)節(jié)中,小黑向大家介紹了搭建的七層高樓:頂端的避雷針搜集到了電,可以往大廈里供電;人可以站在橋上看鯨魚表演。現(xiàn)實生活中,避雷針是為了防止樓體被雷電擊中的,但在幼兒這里,避雷針反而變?yōu)橛脕韺щ姴榇髽翘峁╇娏Φ脑慈祸L魚演出通常在水族館里才可以看到,但在幼兒的介紹中,人們只要站在大廈的橋上就能看到鯨魚的演出。也就是說,雖然幼兒的游戲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但他們在游戲時也不是對現(xiàn)實生活“照搬照抄”,而是會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加入豐富的想象。

幼兒的經(jīng)驗來源很多,或許來自于幼兒的某次外出旅游;或許來自于某次教學活動;也或許是從電視中聽到看到的。這次搭建游戲調(diào)動起幼兒這些零散的經(jīng)驗,有了這些經(jīng)驗的支撐,再加上天馬行空的想象,也使得幼兒搭建的高樓大廈更加富有趣味性。

關注游戲與教育活動的聯(lián)結(jié)點

《指南》中指出“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但很多情況下,游戲只是包裹在課程外面的“糖衣”,被當成一種激發(fā)興趣的工具,甚至被當作教學的附屬品——一種對學習的獎勵。

然而,如若細細觀察幼兒的游戲會發(fā)現(xiàn),游戲中蘊含著豐富的課程價值和教育契機。游戲特有的“社會性情境”可以讓幼兒圍繞游戲中發(fā)現(xiàn)的共同感興趣的問題,形成“游戲一學習共同體”,從而為以對話和協(xié)商為基礎的經(jīng)驗的“社會性建構”創(chuàng)造條件。

案例中,叉形積木總倒是幼兒搭建初始遇到的最大的攔路虎。針對這個問題,幼兒共同找到的方法是給叉形積木的下面和后面做上支撐。其實,這樣的做法只是治標不治本,但這也恰好可以作為衍生另一個活動的契機。

游戲結(jié)束后,教師請幼兒介紹為什么要這樣做,是怎么想到用這種方法的,其他幼兒有沒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分享的過程里,幼兒間的想法不停地發(fā)生碰撞,對于碰到過類似情況的幼兒可以起到經(jīng)驗拓展或啟發(fā)的作用;而對于小黑他們,在分享的同時也進行了反思:這樣做是不是最好的方法?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大家也可以再次動手擺弄積木,驗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觀察身邊的建筑、查找資料,甚至參觀工地、請教建筑工人等來獲取更多的搭建知識。這些便是從幼兒的游戲中生發(fā)出其他富有意義的活動的可能。新獲得的經(jīng)驗又將會再支持著幼兒向更高水平的游戲和成長邁進。

重視和幼兒一起發(fā)現(xiàn)游戲中的驚喜

雖然有時在游戲中,幼兒的表現(xiàn)會高于自身年齡水平或日常行為表現(xiàn),但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有限并且較為零散,所以在游戲中仍然需要教師的支持和幫助。

首先,教師自身要對游戲抱有肯定態(tài)度。如若教師本身就認為游戲只是玩玩而已,那么在實踐中很難真正把游戲與教育融合在一起,也不大會愿意去發(fā)現(xiàn)游戲中蘊含的教育價值。

其次,教師要積極地觀察、融入幼兒的游戲,不隨便插手,也不輕易地放過游戲中的閃光點。通過觀察、與幼兒一起游戲,了解、發(fā)現(xiàn)幼兒的經(jīng)驗點在哪兒,哪些經(jīng)驗還可以得到提升或者豐富,調(diào)動身邊諸如家長、園所、社區(qū)等各方面資源提供支架,創(chuàng)造有準備的環(huán)境,提供豐富的材料和大量的機會,支持幼兒嘗試、探索,從而幫助幼兒更好地成長和發(fā)展。

小孩玩電腦游戲是否會變笨?


導讀:長時間沉迷于電腦游戲,很少使用前額葉,動物性的本能反應部分卻格外發(fā)達。森昭雄教授說:“這樣就會造成行動時不考慮周圍環(huán)境和他人感受,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不守規(guī)矩,甚至有暴力傾向。”參加實驗的很多游戲迷都覺得自己容易煩躁、難以集中精神、不善于與人交往。

電腦游戲在青少年中大受歡迎。然而,最近日本神經(jīng)科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長時間沉浸在電腦游戲中,會顯著降低對于正常生活非常重要的前額葉的活動能力,從而導致脾氣暴躁、食欲減退、注意力不集中。

日本神經(jīng)科專家對6—29歲的男女共240人進行了研究,觀察他們在玩電腦游戲前后腦電波的變化。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玩電腦游戲的人腦部的前額葉活動明顯低下,這意味著進行思考和決定、產(chǎn)生理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能力大大降低,因為電腦游戲只是對視神經(jīng)產(chǎn)生刺激,不用通過前額葉就直接刺激手神經(jīng)做出機械反應。

長時間沉迷于電腦游戲,很少使用前額葉,動物性的本能反應部分卻格外發(fā)達。森昭雄教授說:“這樣就會造成行動時不考慮周圍環(huán)境和他人感受,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不守規(guī)矩,甚至有暴力傾向。”參加實驗的很多游戲迷都覺得自己容易煩躁、難以集中精神、不善于與人交往。

森教授建議游戲迷玩“抓子兒”游戲,每天玩5分鐘,3個月后就能使前額葉活動基本恢復正常,實驗者不經(jīng)常發(fā)呆了,五官也舒展多了。這是因為“抓子兒”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對前額葉有刺激作用。另外,散散步、多親近自然,也能有效地把五官的感覺全調(diào)動起來。

森教授告誡說,大腦的神經(jīng)在10歲前是快速發(fā)育時期,必須充分地使用前額葉,這對人的一生非常重要。為了避免腦神經(jīng)受到損害,至少要上中學才能玩游戲,最好上大學后再玩,一周一次,一次玩半小時。

玩游戲培養(yǎng)嘴巧的孩子


導讀:發(fā)聲是學習說話的基礎,從寶貝一出生就經(jīng)常和他咿咿呀呀“說話”,可以逗引寶貝有意識地模仿,并激勵他主動發(fā)聲。

盡管寶貝說話的早晚存在個體差異,但后天環(huán)境仍然是影響寶貝語言能力發(fā)展速度的更重要的因素。經(jīng)常和寶貝玩一些有趣的小游戲,他的語言能力就會獲得突飛猛進的發(fā)展。

游戲1:咿咿呀呀(適合0-8個月寶貝)

推薦理由:

發(fā)聲是學習說話的基礎,從寶貝一出生就經(jīng)常和他咿咿呀呀“說話”,可以逗引寶貝有意識地模仿,并激勵他主動發(fā)聲。

游戲方法:

1.在寶貝清醒的時候,將寶貝抱在懷里,對著他的臉“咿——”、“呀——”“哦——”地“說話”。

2.當寶貝偶爾因為吧噠吧噠小嘴或者吐泡泡發(fā)出聲音的時候,立刻微笑地看著他的小臉,熱烈地模仿寶貝的聲音,積極給予回應。

3.當寶貝開始“咿咿呀呀”“說話”的時候,跟他一起“說”,并且每隔幾天增加一兩個不同的音,放慢速度,以長音對著寶貝發(fā)出這些音,以便他模仿。

貼心提醒:

1.和寶貝游戲時要滿腔熱情,以此感染寶貝。

2.為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還可以配合一些動作來吸引寶貝的注意,比如,一邊說,一邊不時地將臉埋進寶貝的胸前,輕輕地胳肢他,對著他的小臉輕輕地吹氣等等。

游戲2:悄悄話(適合8個月以上寶貝)

推薦理由:

8個月的寶貝已經(jīng)能聽懂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了,如果父母一反常態(tài)和寶貝說悄悄話,他會覺得十分新奇,并對這個活動充滿了熱情。

游戲方法:

1.先以正常的語氣與神態(tài)跟寶貝說出要做的事情,比如“我們吃飯了!”

2.假裝很神秘的樣子,對著寶貝的耳朵悄悄地重復說上幾遍:“吃飯了!吃飯了!”

3.再以正常的語氣與神態(tài)對寶貝說:“吃飯了!”

4.如此反復,也可根據(jù)當時情況以及寶貝關注的興趣點隨意調(diào)整。

貼心提醒:

1.游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插入,并隨著各種條件的變化靈活調(diào)整。

2.游戲內(nèi)容最好根據(jù)寶貝的年齡特點確定,并從寶貝當時感興趣的事情入手。

游戲3:傳聲筒(適合1歲半以上寶貝)

推薦理由:

大多數(shù)1歲半以上的寶貝已經(jīng)會說一些話了,讓他們傳話不僅可以訓練他們學習表達自己,同時也能更好地調(diào)動他們學說話的積極性。

游戲方法:

1.媽咪悄悄地對著寶貝說一句話,然后請寶貝把這句話告訴爸爸。

2.爸爸再悄悄地把寶寶傳的話告訴媽咪。

3.媽咪根據(jù)爸爸傳的話判定寶寶是否正確傳遞自己要說的話,并根據(jù)情況調(diào)整傳話內(nèi)容。如果寶貝傳正確了,改變傳話內(nèi)容,傳不正確,再重復一遍。

貼心提醒:

1.寶貝傳錯話不要批評他,以免因此影響游戲的情緒,打消他游戲的積極性。

2.傳話的難度可以根據(jù)寶貝語言表達能力的高低進行調(diào)整。

3.傳話內(nèi)容要根據(jù)寶貝的喜好確定,一些有悖常理、充滿童趣的語言會增加游戲的樂趣。如“老鼠吃了貓”,“樹葉刮跑了風”,“豆豆蹦豆豆”“毛毛揪毛毛”等等。

兒童游戲漸行漸遠,孩子不會玩是誰的錯?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健康。孩子如果沒有童真童趣,就失去了孩子的魅力。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雖然簡單,卻能給他們帶來無上的快樂。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就是童真游戲。在游戲中,孩子們能更快地學會分享合作和友愛互助,孩子的身體在運動,心智也在成長;他們釋放天性,探索世界。

丟沙包、跳房子、踢毽子、捉迷藏……每每臨近“六一”,總有一些“大小孩”組織重溫童年游戲的活動,無論是白發(fā)蒼蒼的老人,還是眼角滄桑的中年人,總能從這些簡單、經(jīng)典的游戲中尋覓回兒時的歡樂。

然而,細心的我們可能發(fā)現(xiàn),這些經(jīng)典的兒童游戲離我們漸行漸遠,沉重的課業(yè)負擔幾乎把現(xiàn)在兒童所有“休息和閑暇竹的時間全部剝奪了,如今的孩子,等到成年以后,回憶童年,不知他們的腦中會不會有幸福溫暖的感覺。

同樣的童年,不一樣的歡樂

“每天放學回家后要先寫作業(yè)、看會動畫片、吃晚飯,彈鋼琴,然后上床睡覺,周末要去參加跆拳道培訓班,但爸媽同意我每周可以上網(wǎng)玩一個小時的游戲。”一個學前班孩子扎著一個小馬尾辮,帶著一副糾正視力的眼鏡,一本正經(jīng)地向記者匯報她日常的生活、學習安排。

對于10歲的曾婧來說,她每天最快樂的時刻就是晚飯前20分鐘的動畫片時間,“我最喜歡的就是《喜洋洋和灰太狼》,要是能像他們那樣在大草原上玩就好了!”說起動畫片,小姑娘的眼鏡背后的目光熠熠發(fā)輝。

和上世紀70后、80后的童年相比,現(xiàn)在的孩子們所擁有的物質(zhì)條件更好,可他們的玩耍生活卻單調(diào)得多。家住??诠鹆盅蟮睦顚毩亟衲?歲,他的周末幾乎都在家里度過?!拔曳偶僭诩乙话愣际谴蛴螒?,爸爸玩電腦,我玩ipad。我可以玩一天的游戲?!?/p>

在他們的父輩看來,孩子們的生活似乎枯燥了許多。“想想我還是孩子的時候,一放學院子里就會沖出一幫小孩,男的捉迷藏、打彈珠,女的跳皮筋、跳房子,都是玩到吃晚飯才回家的?,F(xiàn)在時代變了,在小區(qū)里哪里還能看見孩子們玩耍的身影?”李寶霖的父親李健說。

“我小時候在家里和妹妹爭玩具、做家務。放學了就和鄰居小孩漫山遍野地玩,粘蜻蜒、摘牽?;?。那時候連電視都很少看,而現(xiàn)在,我的孩子還未上學歲就玩電腦玩成近視眼了。我工作又忙,只能抽空帶她去公園、郊外走走?!焙⒆蛹议L王女士說。2012年,中國青年報社會調(diào)查中心通過網(wǎng)絡對11754人進行了調(diào)查,53.2%的受訪者認為現(xiàn)在孩子沒有自己的童年快樂;其中11.3%的人認為現(xiàn)在的孩子比起自己更沒有童年孩子不會玩,到底誰的錯

“‘六一’節(jié)又沒得玩了?!?月22日下午,站在三亞解放路一家興趣培訓班門前,7歲的李林嘟噥著,滿臉的不高興。他原以為今年“六一”可以盡情玩耍,但李林的母親看到興趣班搞“六一”優(yōu)惠活動,還是給他報了英語培訓班。“多學點東西對孩子總是有用的。”她說。

隨著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讓整個社會充滿了焦慮感,在這種情況下,缺乏安全感的家長們將自己的焦慮和壓力轉(zhuǎn)移到孩子身上,不斷地與周邊的人進行攀比,比學習成績、比興趣愛好、甚至比身高體重,過分的攀比使家長變得片面和短視,從而造成了孩子成人化的童年。

在學校,課間玩耍的時間有限,放學后又被各種作業(yè)、興趣班占據(jù)了大部分時間?;氐郊?,有些連父母都搞不清鄰居是誰,孩子就更難找到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了。此外,電腦、ipad,PSP等高科技產(chǎn)品常?!敖壖堋焙⒆觽兊恼n余時間,電腦游戲似乎比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更能吸引他們的目光。

隨著時代的改變,現(xiàn)在兒童對于游戲的定義也有所變化。他們更多的是借助玩具、器械等外來玩具來玩游戲,對于許多傳統(tǒng)的戶外體育游戲則已經(jīng)“不感冒”,這一點,讓已有20多年教齡的小學老師孫然頗感擔憂?!昂芏鄠鹘y(tǒng)游戲需要伙伴之間交流配合、可以培養(yǎng)孩子協(xié)作互助的團隊意識,而現(xiàn)在小孩所玩的什么網(wǎng)絡游戲、遙控車比賽大多都是強調(diào)排名競爭?!?/p>

孫然認為,孩子們在與同齡人玩耍中可以學會與他人的相處之道,能更好地培養(yǎng)溝通能力。這對于孩子世界觀、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而英國的一項研究也顯示,現(xiàn)代兒童由于長時間坐著看電視或玩電腦,缺乏戶外活動,導致他們體質(zhì)變差,心理抗壓能力變差。

“同齡孩子在一起玩耍游戲,對于培養(yǎng)孩子的交流、應變、協(xié)調(diào)能力很有幫助。”一幼兒園園長說,有的父母認為孩子玩是浪費時間,其實玩耍也能促進孩子智力的發(fā)展。在游戲中,不管是游戲規(guī)則的制定,還是游戲過程的變化,都缺少不了孩子的積極參與。越好玩越有趣的游戲,越能激發(fā)參與者的智慧。

除了沒時間、缺伙伴,讓孩子們遠離游戲的另一個原因是“不會玩”。過于依賴現(xiàn)有的玩具和現(xiàn)有的游戲規(guī)則,小孩子自發(fā)創(chuàng)造游戲的積極性逐步下降。

“現(xiàn)在的孩子,給他一個皮球都不知道怎么玩?!币晃恍W體育老師說,“我們小時候從來不愁玩。一根橡皮筋、一個球拍、甚至幾塊小石頭都可以成為我們的玩具。僅僅是拍皮球,我們都能自創(chuàng)出轉(zhuǎn)身拍、胯下拍、輪換拍等十幾種玩法。相比之下,現(xiàn)在的孩子少了很多樂趣?!苯虝⒆觽冊趺赐妫闪爽F(xiàn)在老師們的新課題。

挖掘游戲中的教育元素

近年來,國內(nèi)教育界“把游戲還給孩子”的呼聲越來越高,2012年10月,國家教育部印發(fā)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也著重提出: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一般不少于兩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玩跳房子、踢毽子游戲,有利于幼兒發(fā)展身體平衡和協(xié)調(diào)能力。

據(jù)了解,有一些小學、幼兒園在課程教學上,注重游戲環(huán)節(jié)的安排,在戶外活動、體育課程中加入了更多的游戲元素,強調(diào)學生互動學習及從游戲中學習,使教學更生動有趣。

有一個上午,三亞市第一幼兒園內(nèi),4歲的林詩雅正在認真地將堆放在桌上顏色各異的小圓圈,按照A、B、C、D字母串成一條漂亮的項鏈后,高興地掛在自己的脖子上?!坝變簣@的主題就是玩,在玩耍中貫穿各種主題的教學?!编嵗蠋煾嬖V記者,按照教育規(guī)定,幼兒園每天必須保證孩子們的戶外游戲時間在2個小時以上,井將各種主題教學貫穿玩耍中。

很多老師對此深有感觸。“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缺乏團隊意識,因此,我們在特別注重游戲的群體性。”強調(diào)要,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體能和心智,學校在體育課程上安排了不同的游戲類型,如幼兒園和小學生會玩“丟手絹”、“老鷹抓小雞”等強度較小的游戲。

“讓孩子們在玩游戲中有所學、有所得,一直是我們思考的問題?!备毙iL宋斌麟認為,游戲除了可以讓孩子們動起來,還可以承載更多的教育元素?,F(xiàn)在的體育教材對每個游戲都有身體素質(zhì)和德育兩方面的目標要求。如“搭花轎”除了鍛煉上肢力量,還要懂得齊心協(xié)力?!昂芏鄳敉庥螒蛑v究團隊協(xié)作,甚至要學生組織戰(zhàn)術策略,非常能啟發(fā)他們的交流溝通能力?!?/p>

由此很多業(yè)界人士呼吁:把游戲還給孩子,讓孩子真正地做他的自己的游戲,應當是教育界人士的追求。

孩子玩游戲能治“心”病


在孩子頭上接3個傳感器,讓孩子在電腦上邊聽音樂邊玩游戲,就能達到逐步治療兒童青少年各種精神障礙的目的。目前,這種“游戲式”人機互動治療儀器——生物反饋治療儀已在京城用于精神科臨床治療,使用它的就是近期在北京率先單獨開設兒科病房的安定醫(yī)院。

思想開小差也是多動癥

12歲的男孩小峰患有注意缺陷型多動癥已有6年多,他的多動并非表現(xiàn)為坐立不安、手腳愛動,而是在課堂上常走神,聽不進老師講課,半小時能完成的作業(yè)他要寫3個多小時,智力正常的他學習很差。雖然他經(jīng)常一動不動地趴著,但卻不能在3分鐘內(nèi)安靜地想一個問題。

在與小峰及其父母談過話并對其進行了一系列量表測試后,安定醫(yī)院兒科精神科主治醫(yī)師崔永華為其設定了個性化的綜合治療方案,包括家庭治療、精神分析治療及生物反饋治療,每次治療后還教給家長家庭自我訓練的方法。

“小峰第一次做生物反饋治療時,提示其注意力差的紅燈一直閃個不停,但到第10次已能集中注意力,第20次就能安靜地坐25-30分鐘,基本能達到上課學習的要求?,F(xiàn)在,小峰狀況挺好不用吃藥,學習成績已達中游?!贝抻廊A說,這種治療每20次為一個療程,每周不能少于3-4次。每個療程結(jié)束,電腦會根據(jù)治療者每次的測試結(jié)果出一個趨勢報告,給孩子增強治療信心。

互動游戲訓練孩子控制力

生物反饋治療儀由一臺安裝了專用軟件的電腦和3個傳感器組成。這套軟件設計了很多拼圖、射箭、籃球、滑雪等孩子能互動參與的有趣動畫情節(jié),還配有舒緩的背景音樂。治療時,醫(yī)生會將傳感器的一端分別接在兩個耳垂和頭頂?shù)陌賲R穴上,另一端與電腦相連。

“通過這3個傳感器,治療者的腦電波狀況就會實時反映到治療程序中。孩子的精力越集中,腦電波就越平穩(wěn),射箭、投籃、運球等過程就越流暢和準確。反之,越是急躁就越影響游戲的成績?!贝抻廊A說,這些游戲是個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這些游戲可以訓練孩子的控制力,使其經(jīng)過條件反射不斷強化治療效果。

學習差可看精神科醫(yī)生

“有些家長把孩子學習不好簡單地歸結(jié)為不好好學習,其實很多孩子是有心理疾病。有的家長即使認識到孩子的精神狀況有問題,受‘精神病等同于瘋子’這種錯誤社會偏見的影響,不敢?guī)Ш⒆尤タ淳駥?漆t(yī)生。”安定醫(yī)院兒科主任鄭毅說,我國兒童精神病患者人數(shù)已相當于美國精神病人的總和,但人們?nèi)狈φ_的就醫(yī)觀念。

“有些家長不科學地帶孩子就診于普通兒童內(nèi)科、兒童神經(jīng)科或普通心理咨詢門診,而這些非兒童精神科專業(yè)人員往往缺乏相應的督導機制,易導致患兒的病情延誤,從而釀成悲劇。”他指出,我國目前僅有150名兒童精神科醫(yī)生,且分布很不均勻,如安定醫(yī)院已擁有6位兒童精神科高級醫(yī)生,而有些省市在該專業(yè)尚為空白。

別帶孩子玩驚險游戲


海盜船、過山車、恐怖洞……游樂場里的驚險游戲,正以其獨特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都市人。上海市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張海音教授說,這些驚險游戲所帶來的刺激,會影響孩子的智力,一些驚恐過度者可能出現(xiàn)“驚險游樂癥”,如心慌、嘔吐、頭暈、眼花、四肢無力等。張教授說,一些極富驚險性和刺激性的游樂項目,對于膽小體弱或尚處在發(fā)育階段的孩子,特別是嬰幼兒來說尤為不宜。例如“過山車”會使人頭暈目眩,“海盜船”凌空下降時會使人心慌嘔吐,一些恐怖游戲更會帶來心理上的陰影。

嬰幼兒正處于迅速生長發(fā)育期,身體的各個器官功能尚不健全,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外來刺激的承受能力比較脆弱。驚險的游樂項目容易使嬰幼兒受到驚嚇,造成腦震蕩、視網(wǎng)膜損傷及驚厥等疾病,影響孩子的智力發(fā)育及身心健康。

如果孩子一定要玩或父母想要鍛煉孩子膽量的話,宜選擇一些運轉(zhuǎn)緩慢、行駛平穩(wěn)的電動車、碰碰船、轉(zhuǎn)椅等游樂項目。張海音教授說,孩子若參與游戲后有不適癥狀,要安靜休息一會兒,解除心理上的恐懼。如果覺得嚴重,要及時看醫(yī)生。

讓孩子玩有創(chuàng)造力的游戲


想要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你不必在家里放上昂貴的玩具和娛樂設施。一些簡單的活動,比如和寶寶玩拍手游戲,或者和孩子一起編故事,所有這些都能讓孩子進入有創(chuàng)意的世界。

對兒童最有益的游戲是那些能讓孩子任意想象,挑戰(zhàn)他們學習新技能,激勵他們深入思考,讓他們從失敗中學習的游戲。和孩子一起玩也能鍛煉你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如果你不知道該和孩子玩些什么,或者不知道該怎么和孩子一起玩,這些方法能幫助你讓孩子每天的活動充滿創(chuàng)造力。

神奇的飛毯之旅

我兒子2歲我們常和他玩一個叫做“神奇的飛毯”的游戲。我和孩子坐在一塊柔軟的毯子上,然后問他們想去那里。我鼓勵小家伙們展開想象。如果兒子說他想去動物園,我就問他,“那我們在那能干什么呢?”“我們在那能看到什么呢?”“有什么動物在那嗎?”“我們能從那買些什么紀念品回來呢?”,短短十幾分鐘我就和孩子在想象中旅行了那么多地方。

躲貓貓

我兒子超愛玩躲貓貓。我們都喜歡把不同的東西藏起來然后輪流把東西找出來。有一天下午,我想來點小變化,就把爸爸用的定時鬧鐘藏起來。讓兒子聽著鬧鐘的“鈴”聲來找,鬧鐘讓游戲變得更加有意思了。

◎猜猜是誰

我喜歡和孩子玩“我是誰”的游戲。我想著一些動物、東西或者我們認識的人,想出和這些相關的提示。我給孩子的提示非常具體,年紀小的孩子猜的時候就會覺得非常好玩。比如我想著熊熊,我就說,“我非常柔軟,我喜歡讓人抱著我;有時候我會和孩子換過來,讓小家伙編好謎語,然后我來猜。(適用于大一點的孩子約3.5歲以上,我有和小表妹玩過)

◎拼圖片游戲

小朋友喜歡畫畫的游戲\x{fe30}我們可以從雜志上撕下一張圖片,然后把大的圖片撕成大塊兒,給每個孩子一人一塊兒。每個孩子把拿到的圖片粘到一張紙上,然后他們就用蠟筆或彩色筆把圖片缺少的地方涂好。等每個人都畫完的時候,每個人創(chuàng)造性的圖畫五花八門,這樣孩子們會覺得非常有意思。

和孩子玩“神奇口袋”游戲


家長在和孩子游戲時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1、游戲準備:小口袋1個;各類水果,如香蕉、桔子、蘋果、葡萄、橙、柚等等;各類小玩具,如手槍、汽車、玩具兔、熊、狗、手帕、帽子、手套等。

2、游戲的玩法如下:

(1)家長拿著裝滿各類物品的口袋念兒歌給孩子聽:“神奇的口袋東西多,請你過來摸一摸?!辈⒏嬖V孩子,“請你伸手到袋子里摸一件東西,摸完告訴我(即父母),你摸到的是什么,但是不許偷看。”

(2)在幼兒將說出的物品一一擺放出來后,家長可提高要求:“請你說出這些物品屬于哪一類?比如香蕉、蘋果、梨等等是水果類,手帕襪子屬什么類?長毛絨的小兔、小狗又屬哪一類?”并讓幼兒動手將物品歸類放置。

孩子熟悉游戲后,可讓孩子邊摸邊說:“這是水果中的梨子。”等等。

3、家長和孩子玩游戲時應注意:

(1)游戲之初最好不要讓幼兒區(qū)別近似的物品,如橙、柚,而用區(qū)別較大的,如蘋果、香蕉等等,以后再逐漸增加難度。

(2)切忌違反規(guī)則,讓幼兒看口袋,那樣就失去其積極意義了。為提高孩子興趣,家長與孩子互換位置,讓孩子提問,家長來摸且回答,最后讓孩子鑒定對錯與否。

在這個游戲中,家長要勤動腦,善動腦,不斷豐富“口袋”里的“內(nèi)容,提高幼兒的興趣,促進幼兒感知覺,特別是觸摸覺的發(fā)展。

游戲好玩的沙子


游戲好玩的沙子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nèi)容,嘗試用多種工具玩沙子,感受沙子的特性,在玩沙子活動中,感受玩沙子的樂趣,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游戲活動課,快來看看好玩的沙子教案吧?;顒幽繕耍?/p>

1.嘗試用多種工具玩沙子,感受沙子的特性。

2.在玩沙子活動中,感受玩沙子的樂趣。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沙池、玩沙小工具、活動前的安全教育

活動過程:

1.鼓勵寶寶用手隨意地玩一玩沙子,用手感受沙子的特性。

師:請寶寶用手抓一抓,沙子在你的手中是什么感覺?

提醒寶寶玩沙子子時保持安全距離,不用手揚沙子,以免弄到同伴的眼睛里。

不要用手去摸眼睛,以免將沙子弄到眼睛里。

2.鼓勵寶寶用準備好的各種工具玩沙子。

可以鼓勵寶寶將沙子裝進容器,然后再倒出來,感受沙子的特性,也可以在池子里放一些海洋玩具如:小螃蟹、小魚,小海龜?shù)蓉S富寶寶玩沙的活動,增加寶寶創(chuàng)造想象的情境和玩沙游戲的趣味性。

3.在沙子里倒一些水,感受濕沙子和干沙子有什么不一樣。鼓勵寶寶用語言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

活動反思:

玩沙子玩水是孩子們最喜歡做的“純天然原生態(tài)”自主游戲。今天是孩子們第一次玩沙子,一聽到可以去玩沙子孩子們都歡呼雀躍起來,走到沙池旁邊迫不及待地“跳”了進去。摸摸沙子、玩玩沙子,有些孩子用鏟子鏟、有的孩子用手捧,有的孩子邊玩沙子邊和同伴交流自己的玩沙經(jīng)驗,小小的沙池里回蕩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因為覺得玩沙玩水麻煩而取消了這種活動,其實玩沙的游戲更觸發(fā)了孩子更多的創(chuàng)造想象空間。培養(yǎng)了幼兒同伴間的合作能力。小空間大作用,小小的沙池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盡地快樂,在快樂中感觸、學習。

相關推薦

  • 這是一篇解決孩子玩游戲的文章! 我們習慣于給某一個東西貼標簽——打游戲是壞的,是浪費時間的,是影響學習的。因為社會上出現(xiàn)了好多新聞,某孩子因為打游戲離家出走;某孩子因為長期迷戀游戲,把現(xiàn)實當虛擬從橋上墜落;某孩子長時間在網(wǎng)吧玩游戲猝...
    2020-12-21 閱讀全文
  • 親子游戲:跟孩子玩“聯(lián)想”的游戲 跟孩子玩“聯(lián)想”游戲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問孩子:“看到太陽,你會想到什么?”當孩子說出答案是“爸爸”時,再問孩子:“為什么?”也許孩子會說:“因為媽媽像月亮,爸爸就像太陽啊!”或“爸爸像太陽那么會流汗。...
    2019-12-12 閱讀全文
  • 游戲僅是玩玩而已嗎? 中國人說到“游戲”,常與“玩”字連用為“玩游戲”,又常會聯(lián)想到“玩物喪志”“不務正業(yè)”?!?—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jīng)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
    2019-12-16 閱讀全文
  • 跟孩子玩“聯(lián)想”的游戲 跟孩子玩“聯(lián)想”游戲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問孩子:“看到太陽,你會想到什么?”當孩子說出答案是“爸爸”時,再問孩子:“為什么?”也許孩子會說:“因為媽媽像月亮,爸爸就像太陽啊!”或“爸爸像太陽那么會流汗。...
    2021-11-01 閱讀全文
  • 玩,就是孩子現(xiàn)在的工作 前幾天家長會后,和一位家長交談起來說孩子最近在體育活動方面有天賦,很會玩,結(jié)果家長著急的打斷我的說話講到:這個無所謂,就是數(shù)學和語文方面不知道好不好,蒙氏數(shù)學我讓他一氣做完了……。可能這名家長不太經(jīng)常...
    2020-10-15 閱讀全文

我們習慣于給某一個東西貼標簽——打游戲是壞的,是浪費時間的,是影響學習的。因為社會上出現(xiàn)了好多新聞,某孩子因為打游戲離家出走;某孩子因為長期迷戀游戲,把現(xiàn)實當虛擬從橋上墜落;某孩子長時間在網(wǎng)吧玩游戲猝...

2020-12-21 閱讀全文

跟孩子玩“聯(lián)想”游戲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問孩子:“看到太陽,你會想到什么?”當孩子說出答案是“爸爸”時,再問孩子:“為什么?”也許孩子會說:“因為媽媽像月亮,爸爸就像太陽啊!”或“爸爸像太陽那么會流汗。...

2019-12-12 閱讀全文

中國人說到“游戲”,常與“玩”字連用為“玩游戲”,又常會聯(lián)想到“玩物喪志”“不務正業(yè)”?!?—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jīng)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

2019-12-16 閱讀全文

跟孩子玩“聯(lián)想”游戲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問孩子:“看到太陽,你會想到什么?”當孩子說出答案是“爸爸”時,再問孩子:“為什么?”也許孩子會說:“因為媽媽像月亮,爸爸就像太陽啊!”或“爸爸像太陽那么會流汗。...

2021-11-01 閱讀全文

前幾天家長會后,和一位家長交談起來說孩子最近在體育活動方面有天賦,很會玩,結(jié)果家長著急的打斷我的說話講到:這個無所謂,就是數(shù)學和語文方面不知道好不好,蒙氏數(shù)學我讓他一氣做完了……??赡苓@名家長不太經(jīng)常...

2020-10-1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