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1-2歲寶寶適合的居家游戲

發(fā)布時間:2019-12-16 適合幼兒園的游戲 適合幼兒園游戲 寶寶幼兒園的游戲

居家運動就是和爸爸媽媽益氣運動,目的就是使身體肌肉張力降低希望的反應:身體能夠放松。不希望的反應:身體變得僵硬。提示:不要過分用力。當寶寶變得很輕松時,你就容易做成功。

卷起身子

play

①讓寶寶仰臥,握住寶寶的雙腿。

②將寶寶卷成球狀,使其臀部離地朝天。

③慢慢將寶寶的臀部及腿轉(zhuǎn)向身體的一側(cè)。

④向另一側(cè)重復步驟③。

目的:使身體肌肉張力降低希望的反應:身體能夠放松。不希望的反應:身體變得僵硬。提示:不要過分用力。當寶寶變得很輕松時,你就容易做成功。

不倒翁

1、準備動作:爸爸坐在墊子上,兩腿分開,兩腳相對,雙手握雙腳的腳腕;寶寶坐在爸爸的腿中間,胳膊自然放在爸爸腿的兩側(cè)。

2、爸爸邊念兒歌邊做下面的動作

第一、二句兒歌:爸爸邊說兒歌邊隨兒歌節(jié)奏左右搖擺;

第三句兒歌:爸爸隨兒歌先左搖,再右搖:

第四句兒歌:把寶寶身體翻轉(zhuǎn)90度后坐起。

兒歌:

不倒翁,翁不倒,懷里抱著小寶寶。

左歪歪,右倒倒,搖來搖去搖不倒。

目的:促進寶寶大腦的平衡功能;體驗與爸爸一起游戲的快樂。

游戲要點:爸爸要用兩手握住腳腕,雙臂將寶寶固定在懷里,左右搖擺時盡量增加搖擺的幅度,在最后翻轉(zhuǎn)時要盡可能向右側(cè)倒。再用慣性立刻調(diào)整方向,完成旋轉(zhuǎn)。在旋轉(zhuǎn)過程中要保護好寶寶的安全。

用手支撐

Play

坐在地板上,將寶寶面朝下,腹部靠在爸爸的大腿上,讓寶寶的雙手能夠撐到地板上。接著,將爸爸的手放在寶寶的肩膀上,在寶寶的肩膀上用力往下壓,然后放松。重復數(shù)次。

目的:使寶寶能夠在趴的姿勢下用雙臂支撐,并加強頸部及背部肌肉的控制力。

希望的反應:寶寶可以在手肘伸直的情況下用雙手支撐,將手掌打開,以及伸直頭頸部。

不希望的反應:背、頸部或手臂變得僵硬,握拳或手肘和頭彎曲。

保持平衡

Play

讓寶寶趴在球上,若有需要,爸爸可以扶住寶寶臀部或下軀干。接著爸爸慢慢將球偏向一側(cè),并等待寶寶自己調(diào)整身體位置。

目的:加強平衡及協(xié)調(diào)能力

希望反應:寶寶的身體呈曲性,并自己調(diào)整位置以達到平衡。

不希望反應:寶寶用手去撐地而不是彎曲身體保持平衡。頭及身體拱起,肩膀向后縮。身體沒有隨著球而調(diào)整。

單手夠物

play

讓寶寶趴在用被子做成的滾筒上,握住寶寶的雙腿,使雙膝離地,鼓勵寶寶用一只手支撐,另一只手去夠取物品。

目的:增加寶寶頸部和背部的肌肉力量,能夠在一只手夠取物品時用另一只手支撐。

希望反應:寶寶能夠用一只手支撐,一只手夠取物品。

不希望反應:背及腿僵硬。

讓寶寶仰臥,彎起一條腿,輕柔地將腳跨過身體。一旦寶寶變成側(cè)臥時,家長可能要慢慢地將寶寶移回原來的位置重新開始。

滾動刺激

play

目的:協(xié)助寶寶在滾動時雙腿進行交替運動

希望反應:寶寶自然地滾成俯臥。

不希望反應:寶寶變得僵直。

提示:不要太用力。

小蹬車

1、準備動作:爸爸坐在椅子上,寶寶站在爸爸的大腿上并面對爸爸,爸爸用手挾在寶寶的腋窩處。

2、爸爸念下面的兒歌,雙腿隨兒歌節(jié)奏做蹬車的動作,并用慈愛的目光注視著寶寶。

兒歌:

小蹬車,小蹬車,寶寶蹬來爸爸坐。

一二三,三二一,樂得寶寶笑嘻嘻。

目的:鍛煉寶寶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

游戲要點:爸爸讓寶寶在腿上站穩(wěn),并讓寶寶身體保持平衡。當爸爸的雙腿做蹬車動作上下交替時,告訴寶寶要將身體放松,身體隨爸爸的動作動起來。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游戲延伸讀

適合2-3歲寶寶的親子戶外游戲


1小小郵遞員

訓練走、跑交替和變速能力

準備工作

三種顏色信封,粉筆

游戲玩法

1.媽媽制作白、綠、藍三種顏色的信封,在地上畫一個大圓圈,寶寶站在圓圈上,媽媽站在圓中間。

2.活動時,當媽媽舉白信封,寶寶喊“嘀嘀”,模仿駕駛汽車動作快步前行;

3.媽媽舉起綠信封,寶寶喊“咔嚓,咔嚓”,雙手屈肘在體側(cè)前后繞環(huán)模仿火車慢跑;

4.媽媽舉起藍信封,寶寶喊“轟——”雙手側(cè)平舉模仿飛機快速跑;

5.媽媽說:“信送到了!”寶寶則慢慢停下來;

6.媽媽可以變換各種信封,讓寶寶從快跑—慢跑—快走,也可以是從慢跑—快走—快跑,做各種變速能力。

2走線

敏捷和平衡

游戲玩法

媽媽在室外的空地上寫一個大大的“田”字,讓寶寶在筆畫線上跑動,寶寶跑動時,媽媽應在線上追和堵,要求寶寶一定要踏線跑動。

媽媽應根據(jù)寶寶跑動的速度調(diào)整自己的追堵速度。

3往返跑

速度和耐力

游戲玩法

選擇林中的空地,讓寶寶自由地滾爬、奔跑、追逐。

讓寶寶選擇一棵大樹,以此為終點,跑過去,摸一下大樹,再跑回來。媽媽和寶寶比賽,一起跑過去,看誰先跑回來。

4美麗的樹葉

認識樹葉

準備工作

膠水、樹葉

游戲方法

1.帶寶寶去戶外撿樹葉,引導寶寶撿顏色、形狀不一樣的樹葉。

2.一邊撿一邊和寶寶欣賞樹葉的色彩和形狀,讓寶寶用手指輕輕地觸摸光滑的或有鋸齒的樹葉邊緣,或用自己的手與不同的樹葉比比大小,并讓他說出直觀的感覺。

3.把樹葉裝到袋子里帶回家,用布擦洗干凈。

4.媽媽與寶寶一起來對樹葉做大小、顏色的分類。

5.媽媽在白紙上畫一個大樹干,和寶寶一起給樹干貼上樹葉。

6.媽媽再教寶寶用大拇指和食指合作,將大樹葉撕成許多小樹葉,然后將小樹葉一張一張地蘸上糨糊,貼在樹干上。

7.也可讓寶寶挑出一些好看的樹葉,把它壓在鏡框里,媽媽寫上葉子名稱、收集日期、收集人名字等。

5賣羊肉串

小手更靈巧

游戲玩法

媽媽領(lǐng)著寶寶到戶外走一走,引導寶寶觀察樹葉飄落的景象,教寶寶認識各種樹葉。

讓寶寶踩一踩樹葉,再讓寶寶撿起樹葉,用一根樹枝串起來,像羊肉串一樣玩游戲。

6捉蟲子旅行

認識昆蟲

準備工作

帶蓋的干凈小罐、鑷子、夾子、手套

游戲玩法

帶寶寶去公園或樹林里,帶上小罐子、鑷子、夾子等工具,一邊走一邊找蟲子,尤其是在石頭底下,如螞蟻、蜘蛛、蚯蚓、蝸牛等。

用鑷子、夾子或用手指及手套輕輕夾起,放入帶蓋的罐中。教寶寶認識那些能叮咬或蜇人的昆蟲,并幫助寶寶識別無害的昆蟲。

7平衡木

游戲目的

走平衡木,對寶寶來說不僅僅是身體的運動,還能促進寶寶大腦、小腦的發(fā)育和四肢的協(xié)調(diào)。

游戲玩法

在正規(guī)的平衡木上練習,或以身邊是東西代替,像馬路牙子、花壇的邊等等。

做此訓練應循序漸進,比如應先走寬些的,熟練了以后改走窄一些的;最初兩腳交替走,慢慢地要求寶寶腳跟對腳尖,而后要求寶寶兩手側(cè)平舉,進一步讓寶寶手上托點東西———托兩杯水,力爭水不灑出來或頭上頂點東西而不掉下來,到終點后取下附加物,雙腳跳下。

小提示

寶寶能走穩(wěn)路,就可做這項運動。最初可牽著寶寶一只手,大一點后讓他獨立完成。往往,兩歲半的寶寶在稍寬的平衡木上就能走得很好了,但此時還不能做附加動作。

平衡木或替代物不宜過高,一般離地面一尺左右,最高不超過50公分;初學者選擇的平衡木寬度最好不小于15公分。

一歲多的小寶寶走到終點時,需要爸爸媽媽抱下來,寶寶自己跳下容易造成腿腳挫傷。

8尋找小螞蟻

熱愛探索

游戲玩法

帶寶寶到戶外,尋找螞蟻,可以帶一個放大鏡,讓寶寶看螞蟻身體構(gòu)造、走動路線,并進一步了解螞蟻的生活情形。

父母需讓寶寶在安全的狀態(tài)下活動,并指導寶寶什么是危險的行為、什么行為影響自然環(huán)境生態(tài),建立寶寶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觀念。

適合2歲半—3歲半寶寶親子游戲3則


適合2歲半—3歲半寶寶親子游戲3則

親子熱身運動:快樂天使

游戲一:貼五官

目標: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協(xié)調(diào)能力和認知能力。

準備:娃娃臉一張五官(眼、鼻、口、耳朵)若干。

玩法:請寶寶在媽媽那里取五官并說出名稱,然后跑到娃娃臉處貼到準確位置,以最先貼好者為勝。

游戲二:美麗的彩虹傘

目標:

1、發(fā)展寶寶鉆、爬動作的靈活性。

2、引導寶寶體驗親子游戲的快樂。

準備:彩虹傘一把。

玩法一:

兒歌

彩虹傘,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

躲在傘下看不見,

彩虹傘,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

爬到上面看得見。

1、老師先帶領(lǐng)寶寶說兒歌。2、老師和家長撐起傘,一邊說兒歌一邊做游戲。先將彩虹傘轉(zhuǎn)動起來,寶

寶在家長的帶領(lǐng)下鉆到彩虹傘下面,再將彩虹傘轉(zhuǎn)動起來,變成“小山”,并鼓勵寶寶向上爬。3、游戲

可反復多次進行,家長和老師可變換語氣調(diào)動寶寶的興趣。

玩法二:

兒歌

卷呀卷呀卷,

我來卷面包,

彩虹面包香噴噴,

送給媽媽嘗一嘗。

老師邊帶領(lǐng)寶寶說兒歌,邊握著彩虹傘邊卷面包,看哪位寶寶卷的面包又大又緊。

游戲三:揪尾巴(父母和孩子)

目標:培養(yǎng)寶寶的敏捷反應能力。

準備:布尾巴15條,場地上畫好大圈。

玩法:父母和孩子都把尾巴的一端放進背后的褲腰帶里,另一端露在外面,10個大人站在一個圈里,5個

孩子站在另一個圈里。聽到音樂后,大人們互相揪尾巴,孩子間互相揪尾巴。音樂一停,游戲就結(jié)束。

尾巴揪得多的家庭為勝。

適合1-2歲兒童親子游戲


1.寶寶與你面對面站立,當你告訴寶寶說“變小了”時蹲下,說“長高了”時站起,邊說邊示范。然后“變小了”教寶寶蹲下,說“長大?”教寶寶站起,可反復玩??慑憻拕幼鲄f(xié)調(diào)和反應速度。

2.貼粘紙:把花花綠綠的粘紙,根據(jù)媽媽的要求貼到媽媽的鼻子上、后背上或鞋子上;也可貼到寶寶自己的肚子上,臉蛋上……還可以叫他貼到椅子上、沙發(fā)上或杯子上……貼對了就表揚,錯了就糾正。

媽媽念兒歌“貼,貼,貼粘紙,寶寶貼對(錯)了!

3.打氣球:媽媽用手吊一個氣球,高度隨時調(diào)節(jié),讓孩予伸手跳起拍擊;也可拋給他,讓他用腳踢。用兒歌鼓勵:“打球、踢球,寶寶,玩球!”

4.搔癢癢:孩子手掌心朝上,放在媽媽(或爸爸)的左手上。一面唱童謠,一面配合著節(jié)奏做動作(父母右手的動作):

炒蘿卜,炒蘿卜,

(在孩子手掌上做炒菜狀)

切——切——切;

(在孩子胳臂上做刀切狀)

包餃子,包餃子,

(將孩子的手指往掌內(nèi)彎)

捏——捏——捏;

(輕捏孩子的胳臂)

煎雞蛋,煎雞蛋,

(在孩子手掌上翻轉(zhuǎn)手心手背)

砍——骨碌頭!

(親子伺機向?qū)Ψ缴ΠW)

5.開飛機:

提示:

1.訓練孩子膽量,讓孩子情緒愉快。

2.在比較寬敞的的室內(nèi)和室外均可進行

3.請注意安全。

方法:

A.孩子的手放在爸爸肩上,爸爸的手抱住孩子的腰,像飛機一樣旋轉(zhuǎn)。

B.孩子握住爸爸的手腕,然后像飛機一樣旋轉(zhuǎn)。

C.爸爸從后面舉起孩子,孩子手抓住爸爸脖頸,然后像飛機一樣飛行。

D.爸爸將孩子作圓周運動地轉(zhuǎn),邊走邊轉(zhuǎn)。

6.小貓吃魚:方法:畫好幾條魚,涂色剪下,分列擺在2層以上的臺階上,讓孩子扮作小貓,家長一邊說兒歌:“小花貓,上高臺,吃完魚,走下來?!币贿吔毯⒆幼约鹤呱吓_階去拿小魚(可蹲下,也可站在低層彎腰取高層的小魚),再從臺階上自己走下來。

目的:練習攀登及蹲下的動作,培養(yǎng)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7.我當爸爸、我做媽媽:

“我是媽媽”,二、三歲小寶寶拿到小碗、小勺后就會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做飯,喂娃娃,家長們不要小看寶寶的辦家家游戲,這可是寶寶學著步入社會的開始。

2歲寶寶喜歡跟著大人、模仿大人的動作,他們在模仿中學會和人交往,學會處置同伴關(guān)系,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這時,家長應為寶寶們提供象征性的玩具,如:辦家家餐具、超市玩具,醫(yī)生用具讓寶寶運用心理符號,通過表征方式把現(xiàn)實中不能實現(xiàn)的愿望表達出來,爸爸、媽媽快來和寶寶一起辦家家吧。

8.準備一個約10-15厘米高的凳或椅,扶寶寶登上去,然后雙手拉著寶寶的手,教寶寶雙腳從高處跳下。待孩子跳得熟練后,可放手讓孩子自己登高跳下,并逐漸增加高度??慑憻捚胶飧泻吞S動作。

1歲以內(nèi)寶寶語言游戲


1. 喊出來

目 的

培養(yǎng)寶寶的語言能力,使其能準確地喊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家人。

準 備

(1) 預先教寶寶念兒歌。

(2) 字卡“媽媽”“爸爸”“爺爺”“奶奶”等。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抱著寶寶指認家庭成員,也可玩“聽聲音找媽媽、爸爸”的游戲;還可請家庭成員送寶寶一件禮物,同時告訴寶寶:“這是××送給寶寶的。”

(2) 媽媽或其他家庭成員胸前佩戴字卡“媽媽”或其他成員的名稱,讓寶寶指認。

建 議

反復念兒歌,幫助寶寶準確發(fā)音。

兒 歌

爺爺奶奶,

還有寶寶,

都是一家人。

2. 寶寶笑

目 的

讓寶寶通過觀察不同的表情,了解對方的心情,并學會發(fā)“嗚”“哈”等音。

準 備

小鏡子,字卡“寶寶”。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寶寶共同照鏡子,媽媽做出各種表情,如哭、笑、生氣等,讓寶寶觀察。

(2) 媽媽指導寶寶邊做表情,邊念兒歌。

(3) 指導寶寶發(fā)出“嗚”“哈”的聲音。例如:學習“哈”的發(fā)音時,媽媽可撓寶寶癢,讓寶寶發(fā)出笑聲。

(4) 識字:寶寶。

建 議

(1) 在寶寶的胸前佩戴字卡“寶寶”,讓寶寶發(fā)出笑聲。

(2) 把字卡“寶寶”貼在屋內(nèi)各處,讓寶寶去找好朋友,并指認。

兒 歌

寶寶哭,嗚嗚嗚;

寶寶笑,哈哈哈;

寶寶生氣撅小嘴兒。

適合3-4歲寶寶的五種小游戲


親子游戲是兒童游戲的一種重要形式,在兒童成長發(fā)展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小手小手變變變

功能:鍛煉小肌肉的協(xié)調(diào)與靈活,訓練思維反應能力。

玩法:

1.爸爸媽媽和寶寶都把手藏在各自身體的后面。

2.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說“小手小手藏起來,小手小手變變變!”

3.每次都鼓勵寶寶變出不一樣的動作。如變成一把搶、一只小狗、數(shù)字八、小兔的耳朵、一個三角形等等。媽媽和寶寶還可以相互學習各自的動作哦!

規(guī)則:說最后一個“變”字的時候,小手一定要變出動作來。

二、小青蛙跳荷葉

功能:學習單腳、雙腳跳和有一定距離的跳的各種方法。

材料:用馬甲袋做的荷葉,用小的毛絨玩具做害蟲,一個籃子。

玩法:

1.媽媽把荷葉一張一張鋪開放在地上,對寶寶說“春天來了,池塘里也長出一些害蟲,我們變成小青蛙去吃掉害蟲,好不好?”

2.媽媽和寶寶一起說“小青蛙,本領(lǐng)大,跳跳跳,呱呱呱?!保ɑ顒铀闹?、鞏固跳的動作)

3.青蛙媽媽帶青蛙寶寶跳到荷葉上,一次捉一只害蟲,然后再返回去。

4.青蛙媽媽說“現(xiàn)在寶寶長大了,自己去捉害蟲吧,媽媽在家等你。”

5.媽媽可以根據(jù)寶寶的活動情況,適當改變荷葉與荷葉之間的距離。

規(guī)則:一次只能捉一只害蟲。只能跳。雙腳要落在荷葉上。

三、鉆洞洞

功能:嘗試用自己的身體做各種動作,發(fā)展身體的韌性。

材料:一個小球

玩法:

1.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說“小手小手拍拍,小腳小腳跳跳、小腰小腰扭扭,膝蓋蹲一蹲,腦袋點一點,請我的身體動起來?!苯又鰺嵘磉\動。

2.做個小洞洞。爸爸媽媽鼓勵寶寶用手臂和身體做洞洞,每次做出不一樣的洞洞,能讓寶寶媽媽手中的小球穿過。

3.做個大洞洞。爸爸媽媽嘗試用身體做大洞洞,能夠讓寶寶能從這個洞洞中穿過。

規(guī)則:每次都是利用身體的不同部位變出洞洞,不能重復。

變出的洞洞大小要讓小球或?qū)殞毧梢糟@進去。

四、揪尾巴

功能:發(fā)展腿部力量,提高跑的速度。

材料:3根長50~60厘米的彩色紙帶

玩法:

1.爸爸媽媽寶寶各自把彩色紙帶塞在褲腰后做尾巴。

2.爸爸媽媽跑一定距離,寶寶跑去揪爸爸媽媽塞著褲腰后面的尾巴。

3.等寶寶跑開一定距離后,爸爸媽媽跑去再揪寶寶后面的尾巴。

規(guī)則:被揪到尾巴后,馬上要去揪對方的尾巴。

五、送水車

功能:鍛煉手臂力量和靈活避開障礙物的反應能力

材料:一只廢舊紙箱或周轉(zhuǎn)箱,2~4瓶礦泉水,一根繩子。

玩法:

1.爸爸媽媽說“天氣熱了,我們?nèi)游飯@給小動物送水喝去吧”。

2.帶寶寶一起用手拉著紙箱到處走走、跑跑,繞開障礙物。

3.寶寶一個人用手拉著紙箱運水。當回到起點時,爸爸媽媽給紙箱增加礦泉水。

規(guī)則:如果紙箱在運的過程中,碰到了場地的障礙物就要重新回到地點出發(fā)。

每次往紙箱增加一瓶礦泉水,逐漸增加紙箱內(nèi)的重量。

運動是寶寶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的生理刺激,尤其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生長發(fā)育有著重要作用,科學適當?shù)倪\動游戲可以愉悅寶寶的情緒,發(fā)展寶寶良好運用身體的能力和熟練地掌握控制物體的能力。除了參照這些游戲外,爸爸媽媽還可以發(fā)揮聰明才智,多想出一些方便又好玩的運動游戲跟寶寶一起來分享吧!

1歲以內(nèi)寶寶語言游戲(三)


11.秋天

目的

讓寶寶了解秋天的特征,觀察季節(jié)的變化。

準備

鏡子,時令水果,秋天的景色圖片,字卡“秋天”。

智慧媽媽教你玩

(1)讓寶寶照鏡子,逗寶寶笑。

(2)把鏡子移到離寶寶較遠的地方,讓寶寶從鏡子里看到身后的菊花圖片及各種時令水果;并向?qū)殞毥榻B它們的名稱,告訴寶寶這些都是秋天才會有的。

(3)媽媽念兒歌,請寶寶欣賞。

(4)識字:秋天。

建議

(1)讓寶寶從鏡子里看到“秋天”二字,并轉(zhuǎn)身去找。

(2)讓寶寶邊欣賞秋天的圖片,邊品嘗各種水果。

兒歌

秋天到,菊花笑,

樹葉黃,燕子飛。

12.冬天

目的

讓寶寶了解冬天的特征,感受寒冷。

準備

冬天的景色圖片,字卡“冬天”“雪花”。

智慧媽媽教你玩

(1)媽媽帶寶寶去滾雪球,堆雪人,觀察冬天景物的變化。如南方無雪,也可讓寶寶到戶外去體驗冬天的寒冷。

(2)讓寶寶觀察冬天的圖片,指認雪花、雪球和雪人。

(3)媽媽念兒歌,請寶寶欣賞。

(4)識字:冬天。

建議

媽媽把字卡“冬天”貼在剪好的“雪花”上,再把“雪花”從高處撒落在地,讓寶寶撿“雪花”,邊撿邊識字。也可將已學過的字卡在墻上多貼幾張。

兒歌

冬天到,雪花飄,

穿棉襖,戴棉帽。

13.紅氣球

目的

認識紅色,培養(yǎng)寶寶對色彩的興趣。

準備

紅色氣球若干,字卡“紅氣球”。

智慧媽媽教你玩

(1)媽媽拿來一只紅氣球?qū)殞氄f:“寶寶,媽媽送你一只紅氣球?!?/p>

(2)媽媽指導寶寶觀察氣球,告訴寶寶氣球是圓形的,下面有一根繩子拴著,這個氣球是紅色的。

(3)媽媽拿著紅氣球邊逗寶寶邊念兒歌,讓寶寶欣賞。

1歲以內(nèi)寶寶語言游戲(四)


19.小鴨

目的

讓寶寶認識小鴨的外形、習性,并模仿鴨子游泳的動作。

準備

小鴨或小鴨的圖片、頭飾,字卡“小鴨”。

智慧媽媽教你玩

(1)請家人戴上小鴨頭飾,問:“小鴨子,你去干什么?”(去游泳。)

(2)指導寶寶觀察鴨子的特征:扁嘴巴,小眼睛,身上有羽毛。

(3)媽媽模仿鴨子走路和鴨子的叫聲,讓寶寶跟著學;同時念兒歌,讓寶寶欣賞。

(4)識字:小鴨。

建議

(1)玩“捉迷藏”游戲:先把“小鴨”藏起來,然后讓“小鴨”戴著頭飾、貼著字卡出現(xiàn),讓寶寶認“小鴨”。

(2)可把“小鴨”字卡貼在室內(nèi)各處,讓寶寶捉“小鴨”。

兒歌

小鴨小鴨扁嘴巴,走路搖擺嘎嘎嘎;

小鴨小鴨扁嘴巴,跳進河里捉魚蝦……

嘎!嘎!嘎!

20.小雞

目的

認識小雞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學會發(fā)“嘰”的音。

準備

小雞或小雞玩具、圖片,字卡“小雞”。

智慧媽媽教你玩

(1)媽媽從身后神秘地取出小雞,讓寶寶觀察小雞的外形。

(2)媽媽把小雞放在地上,撒些小米,讓寶寶觀察小雞吃小米。

(3)請寶寶喂小雞吃小米,媽媽在旁邊念兒歌。

(4)指導寶寶模仿小雞的動作,兩手食指指尖相對成嘴狀,同時發(fā)出“嘰嘰嘰”的聲音。

(5)識字:小雞。

建議

在“小雞”字卡的下方鉆一個洞,做小雞的嘴巴。寶寶指認對了,就可以向洞里喂小米。

兒歌

小雞小雞嘰嘰嘰,

寶寶喂它吃小米,

嘰!嘰!嘰!

##page##

21.小羊

目的

認識羊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教寶寶發(fā)“咩”的音。

準備

小羊圖片,字卡“小羊”。

1歲以內(nèi)寶寶語言游戲(二)


5.學步謠

目的

增強寶寶對語言意義的理解。

準備

進行曲音樂。

智慧媽媽教你玩

媽媽先熟悉兒歌《學步謠

》的內(nèi)容,然后可讓寶寶坐在媽媽的腿上,媽媽念兒歌,以激發(fā)寶寶念兒歌的興趣;也可由爸爸扶住寶寶的腋下,站在寶寶的后面,媽媽站在寶寶的前面,邊念兒歌邊引導寶寶學走路。

建議

(1)家長可根據(jù)歌謠的內(nèi)容編一些動作,如“把腳抬抬,抬起腳”,讓寶寶模仿;“把門開開,推開門”,也讓寶寶模仿。

(2)寶寶在家可推著小車練習走路。

兒歌

寶寶乖乖,快快走來。

一、二、三、四,把腳抬抬。

寶寶乖乖,走得真快。

一、二、三、四,把門打開。

6.搖搖搖

目的

增強寶寶對語言意義的理解。

準備

家長熟悉的兒歌,吊床。

智慧媽媽教你玩

媽媽邊念兒歌邊與寶寶做游戲,游戲方式可根據(jù)寶寶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比如,既可將寶寶抱在懷里輕輕晃動,也可把寶寶放在吊床上,由爸爸媽媽提起兩端左右搖晃。

建議

寶寶還可躺在搖椅上、浴巾里做這個游戲。家長面向?qū)殞殻钪鴥焊?,搖著寶寶。睡前家長也可哼著兒歌哄寶寶入睡。

兒歌

搖、搖、搖、搖、搖,

搖得寶寶睡著了。

搖、搖、搖、搖、搖,

搖得寶寶微微笑。

7.交朋友

目的

培養(yǎng)寶寶對語言的模仿和理解能力。

準備

會說話、會唱歌的洋娃娃,糖果,玩具。

智慧媽媽教你玩

(1)媽媽拿出會說話的洋娃娃和寶寶打招呼,激發(fā)寶寶的興趣。

(2)媽媽用語言鼓勵寶寶與娃娃打招呼:“你好!”并以洋娃娃的身份送給寶寶禮物,說:“這是送給你的?!苯虒殞毮弥Y物學說“謝謝”。

(3)家庭與家庭之間也可以進行交往。媽媽鼓勵寶寶主動與別的寶寶打招呼,并互贈糖果、交換玩具,同時學習禮貌用語&

1歲以內(nèi)寶寶語言游戲(一)


1.喊出來

目的

培養(yǎng)寶寶的語言能力,使其能準確地喊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家人。

準備

(1)預先教寶寶念兒歌。

(2)字卡“媽媽”“爸爸”“爺爺”“奶奶”等。

智慧媽媽教你玩

(1)媽媽抱著寶寶指認家庭成員,也可玩“聽聲音找媽媽、爸爸”的游戲;還可請家庭成員送寶寶一件禮物,同時告訴寶寶:“這是××送給寶寶的?!?/p>

(2)媽媽或其他家庭成員胸前佩戴字卡“媽媽”或其他成員的名稱,讓寶寶指認。

建議

反復念兒歌,幫助寶寶準確發(fā)音。

兒歌

爺爺奶奶,

還有寶寶,

都是一家人。

2.寶寶笑

目的

讓寶寶通過觀察不同的表情,了解對方的心情,并學會發(fā)“嗚”“哈”等音。

準備

小鏡子,字卡“寶寶”。

智慧媽媽教你玩

(1)媽媽、寶寶共同照鏡子,媽媽做出各種表情,如哭、笑、生氣等,讓寶寶觀察。

(2)媽媽指導寶寶邊做表情,邊念兒歌。

(3)指導寶寶發(fā)出“嗚”“哈”的聲音。例如:學習“哈”的發(fā)音時,媽媽可撓寶寶癢,讓寶寶發(fā)出笑聲。

(4)識字:寶寶。

建議

(1)在寶寶的胸前佩戴字卡“寶寶”,讓寶寶發(fā)出笑聲。

(2)把字卡“寶寶”貼在屋內(nèi)各處,讓寶寶去找好朋友,并指認。

兒歌

寶寶哭,嗚嗚嗚;

寶寶笑,哈哈哈;

寶寶生氣撅小嘴兒。

3.媽媽和娃娃

目的

幫助寶寶發(fā)音。

準備

(1)預先教寶寶念兒歌。

(2)字卡“娃娃”“媽媽”。

智慧媽媽教你玩

(1)媽媽扶著寶寶的腋下,把寶寶向上舉兩次

相關(guān)推薦

  • 適合1-2歲寶貝的親子游戲 適合1-2歲寶貝的親子游戲 1、面對面玩滾球 玩法:爸爸和寶寶面對面坐下,互相分開雙腿,讓球在中間滾動; 如果球滾到外面,就讓去把球取回來; 如果寶寶會用力過大,經(jīng)常把球甩到外面,這個時候可以換一種玩...
    2020-10-21 閱讀全文
  • 適合0-1歲寶寶玩的游戲 孩子在人生的第一年里經(jīng)歷了所謂的探索階段。孩子在3個月內(nèi)主要就是觀察周圍的人與事物,并做出各種各樣的努力去亂抓放在面前的各種物品。過了3個月后,孩子能夠較好地控制手與胳膊的活動,開始能夠抓住、查看手中...
    2022-02-14 閱讀全文
  • 1~2歲寶寶的音樂游戲 1.敲擊樂器 1歲的寶寶會拿著鈴鐺搖動,也會拿著棍子敲擊小鼓。一開始只是胡亂搖動或敲擊,可以先讓寶寶熟練一會兒,然后大人同寶寶一起,隨著播放的音樂節(jié)拍來敲擊手中的簡單樂器。給寶寶準備一個音樂角,就是讓...
    2019-12-16 閱讀全文
  • 適合0-1歲寶寶做的游戲9則 適合0-1歲寶寶做的游戲9則 10-12個月寶寶 01奇妙的小盒 在一個帶蓋的容器的頂端開一個圓洞,在容器內(nèi)放上各種物體。注意這些東西應易于讓孩子抓住并從洞口拿出。 02顛三倒四 將一些孩子喜歡的玩具...
    2020-09-21 閱讀全文
  • 適合與0-1歲寶寶玩的親子游戲 適合與0-1歲寶寶玩的親子游戲?qū)дZ:喜歡做游戲是孩子的天性,他們能從中獲取對這個陌生世界的最初認知。親子游戲還會使爸爸媽媽和寶寶更親密,可以讓父母更加了解寶寶性格方面的特征,對寶寶品格的培養(yǎng)有著潛移默...
    2020-11-03 閱讀全文

適合1-2歲寶貝的親子游戲 1、面對面玩滾球 玩法:爸爸和寶寶面對面坐下,互相分開雙腿,讓球在中間滾動; 如果球滾到外面,就讓去把球取回來; 如果寶寶會用力過大,經(jīng)常把球甩到外面,這個時候可以換一種玩...

2020-10-21 閱讀全文

孩子在人生的第一年里經(jīng)歷了所謂的探索階段。孩子在3個月內(nèi)主要就是觀察周圍的人與事物,并做出各種各樣的努力去亂抓放在面前的各種物品。過了3個月后,孩子能夠較好地控制手與胳膊的活動,開始能夠抓住、查看手中...

2022-02-14 閱讀全文

1.敲擊樂器 1歲的寶寶會拿著鈴鐺搖動,也會拿著棍子敲擊小鼓。一開始只是胡亂搖動或敲擊,可以先讓寶寶熟練一會兒,然后大人同寶寶一起,隨著播放的音樂節(jié)拍來敲擊手中的簡單樂器。給寶寶準備一個音樂角,就是讓...

2019-12-16 閱讀全文

適合0-1歲寶寶做的游戲9則 10-12個月寶寶 01奇妙的小盒 在一個帶蓋的容器的頂端開一個圓洞,在容器內(nèi)放上各種物體。注意這些東西應易于讓孩子抓住并從洞口拿出。 02顛三倒四 將一些孩子喜歡的玩具...

2020-09-21 閱讀全文

適合與0-1歲寶寶玩的親子游戲?qū)дZ:喜歡做游戲是孩子的天性,他們能從中獲取對這個陌生世界的最初認知。親子游戲還會使爸爸媽媽和寶寶更親密,可以讓父母更加了解寶寶性格方面的特征,對寶寶品格的培養(yǎng)有著潛移默...

2020-11-0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