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寶寶愛玩弄生殖器是為何

發(fā)布時間:2021-12-21 什么是教育筆記 寶寶入園 家長哄寶寶睡覺故事

有一些的家長來信提及自己的孩子有不時撫摸外陰或陰莖勃起,用力來回摩擦或使勁地壓的習慣,一旦大人發(fā)覺制止此事,小孩會感到臉紅和不好意思,經(jīng)家長的多方努力,收效都不大,仍時有發(fā)生,為此這些家長十分擔憂。

對于家長的這種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在他們的頭腦中往往把性看作是一種壞事,所以當他們發(fā)現(xiàn)孩子剛這么小就這么“壞”,自然感到著急了,其實這是小兒手淫的各種表現(xiàn)而已。

手淫泛指自己撫弄外生殖器以獲取快感的行為。手淫在嬰幼兒時間就可出現(xiàn),到兒童期已相當普遍。嬰兒從幾個月就開始探索自己的身體,小手不停地摸來摸去,其中包括生殖器。撫摸生殖器帶來的快感往往比其他部位強,所以他們會給予特別的注意。

最初的快感體驗可能是無意的,其強度也往往較弱,但反反復復就會得到強化。這完全是一種正常的現(xiàn)象,就象孩子們摸摸鼻子,揪揪耳朵一樣,沒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這是孩子探索自身和外部世界的求知欲的一種表現(xiàn)。

嬰幼兒期和兒童期的手淫對孩子們的成長和日后建立正常的性反應很重要,具有積極影響。關鍵是正常對待和處理,以避免孩子過份沉緬于這種興趣中。父母要注意讓孩子養(yǎng)成開朗、大方、合群的性格,多與其他孩子交往,減少孤寂獨處的機會;讓孩子建立多方面的興趣,充實其生活和學習內容,可有較好的淡化和轉移注意力的作用;一旦碰上這種場面也宜不動聲色、故作不知,想法分散和轉移孩子的注意。

事后可以輕松的方式與孩子聊聊天,交換感受和看法,講授淺顯易懂的必要的生理知識。千萬不要簡單粗暴地訓斥、打罵,那樣只會激起強烈的逆反效應,并給孩子留下不可磨滅的消極印象和產(chǎn)生厭惡心理,長大后常常造成性反應和性表現(xiàn)能力的抑制。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擴展閱讀

如何應對愛哭寶寶?


導讀:一般來說,每當寶寶哭泣,許多爸媽便會采取排除法:是否寶寶餓了,還是尿濕了,不過當喂了奶、換了尿片,寶寶還是哭泣時,爸爸媽媽們便慌了手腳,不知道該如何才能讓寶寶止哭。

新手爸媽在育兒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其中,有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寶貝一哭就束手無策。許多新手爸媽一定都會有這樣的經(jīng)歷——當你們好不容易把寶貝安撫好睡下時,自己才剛剛躺在床上,不一會兒寶貝又發(fā)出哭聲,只能強撐著困意起身抱起寶貝,再度安撫他睡覺。

據(jù)說,尤其是許多剛出生的寶寶,每天加起來總共要哭上兩個小時之多。一般來說,每當寶寶哭泣,許多爸媽便會采取排除法:是否寶寶餓了,還是尿濕了,不過當喂了奶、換了尿片,寶寶還是哭泣時,爸爸媽媽們便慌了手腳,不知道該如何才能讓寶寶止哭。為愛哭寶寶而煩惱的新手爸媽們請看過來,寶寶哭泣時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來解決:

方式一:溫柔撫摸寶寶

有時候,寶寶愛哭是因為身體的某些地方瘙癢或輕微疼痛,而寶寶還小,哭是他讓大人去注意他的最有效方式。這時候,爸爸媽媽可以適當?shù)負崦殞毜纳眢w,尤其是媽媽的撫摸,能夠讓寶寶很快安靜下來,緩解身體的疼痛。比如寶寶可能因大便不暢而肚子不舒服,這時候媽媽如果用手掌輕輕以順時針方向在寶寶肚子上按摩,可以幫助寶寶減輕肚子疼痛的煩惱。

方式二:去掉紙尿褲

如果寶寶哭起來沒完沒了,即使爸爸媽媽判斷是紙尿褲濕了,給換了新的,但是寶寶還是哭鬧不止,很有可能的一個原因便是寶寶不喜歡穿紙尿褲的感覺,尤其是在炎熱的天氣里,穿紙尿褲太悶熱,會讓寶寶的關鍵部位覺得很不舒服。這時候,不妨試著將寶寶的紙尿褲除去,在床上墊一塊軟布,再讓寶寶光著小屁屁躺在床上,寶寶會覺得特別輕松,尤其是對于寶寶因穿紙尿褲太久而產(chǎn)生的“紅屁股”現(xiàn)象,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方式三:寶寶可能太熱或太冷

寶寶皮膚嬌嫩,對周圍溫度的感觸十分敏感。如果太熱或太冷,寶寶也會哭泣。不過,現(xiàn)在許多爸爸媽媽對于寶寶的冷熱把握得不太好,有的爸媽會讓寶寶穿得很多,生怕他感冒了,有的爸媽則又給寶寶穿得太少了。其實,判斷寶寶冷熱的最好方式是用手在寶寶的脖子后面摸一下,判斷標準是以寶寶的脖子溫暖不出汗為準。

如何治理寶寶“退縮”行為?


導讀:正常的兒童,突然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或遇到驚嚇、恐怖的情景,出現(xiàn)少動、發(fā)呆、退縮等行為表現(xiàn),是正常的適應性反應。但是有退縮行為的兒童,即使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很難適應新的環(huán)境,如果不注意防治,還有可能持久地影響到他們成年后的社交能力、職業(yè)選擇及教育子女的方式等。

一般來講,多數(shù)孩子與其他小朋友都能融洽相處,一起玩耍。但也有些孩子明顯孤僻、膽小、退縮,不愿與其他小朋友交往,更不愿到陌生的環(huán)境中去,寧愿一個人呆著。這種現(xiàn)象稱為“兒童退縮行為”,多發(fā)生在5-7歲的兒童身上。

正常的兒童,突然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或遇到驚嚇、恐怖的情景,出現(xiàn)少動、發(fā)呆、退縮等行為表現(xiàn),是正常的適應性反應。但是有退縮行為的兒童,即使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很難適應新的環(huán)境,如果不注意防治,還有可能持久地影響到他們成年后的社交能力、職業(yè)選擇及教育子女的方式等。

兒童退縮行為的原因

一、先天適應能力差

這類兒童從小適應能力差,對新環(huán)境感到特別拘謹,不愿意接觸人。一定要他們面對新環(huán)境,適應過程會艱難而緩慢。

二、后天撫養(yǎng)教育不當

有的家長整天把孩子關在家中讓其獨自玩耍,不愿他與其他孩子交往;或對孩子過于溺愛,過多照顧與遷就,也會使孩子難以適應新的環(huán)境。

兒童退縮行為的表現(xiàn)

有退縮行為的兒童,平時表現(xiàn)為孤獨、退縮、膽小、害怕。他們從不主動與其他小朋友交往,沉默寡言,寧愿一個人在家中與布娃娃為伴;來了客人通常會趕快躲藏起來,怕見外人;但在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中,與自己熟悉的人在一起,還是能高高興興地談笑與玩耍,并無任何精神異常的表現(xiàn)。

這類兒童年齡較小時,父母除發(fā)現(xiàn)他們性格比較安靜、不大愿意與小伙伴玩耍外,常常不易發(fā)現(xiàn)其退縮行為;而入幼兒園或小學時,退縮行為就會明顯暴露出來,表現(xiàn)為緊張、害怕、拒絕上學;不過逐漸熟悉環(huán)境以后,孩子退縮行為的癥狀又會逐漸減輕。

兒童退縮行為的防治

1、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讓孩子丟掉處處依賴別人的“心理拐杖”,學會獨立“行走”。

2、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多參加社會活動,鼓勵孩子與小伙伴交往。對已經(jīng)出現(xiàn)退縮行為的兒童,應多帶他們外出,逐步適應各種環(huán)境,幫助他們克服孤獨感。

3、不要溺愛孩子,以免造成孩子過分依賴;也不可強扭孩子的退縮行為,避免使孩子恐懼不安,更加害怕與人接觸。父母的信心和良好的社交關系,有利于孩子克服性格上的缺陷,塑造其開朗的性格。

4、對孩子在社交中表現(xiàn)出的合群現(xiàn)象給予及時的獎勵和強化。經(jīng)過多次社交實踐和家長的正確心理誘導,絕大多數(shù)有退縮行為的兒童,都能成為性格開朗的人。

5、對于經(jīng)過上述治療效果仍不理想的孩子,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抑郁劑,如百憂解、左洛復、賽樂特、麥普替林等;也可服用中樞興奮劑,如利他林等。

寶寶為什么愛告狀?


導讀:愛告狀”在幼兒期比較明顯,是心理發(fā)育和人際發(fā)展的一個階段性的正?,F(xiàn)象,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xiàn)象會自然減少以致消失?!皭鄹鏍睢奔仁怯變浩讵毩⑻幚韱栴}能力未成熟的表現(xiàn),也是孩子和他人溝通的方式之一。

“愛告狀”在幼兒期比較明顯,是心理發(fā)育和人際發(fā)展的一個階段性的正?,F(xiàn)象,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xiàn)象會自然減少以致消失。

“老師,我被他打了?!薄皨寢?,他拿了我的東西不還?!弊尣簧俑改负陀變簣@老師頭疼的是,孩子經(jīng)常拿各種小事情來找自己告狀。一些父母不知所措:對他的告狀很關心,怕孩子養(yǎng)成動不動就告狀的習慣;不去理會吧,又怕孩子真的遇到了問題,受了欺負。那么,為什么孩子這么愛告狀,是不是應該制止他們的這種行為呢?

心理學家認為,“愛告狀”在幼兒期比較明顯,是心理發(fā)育和人際發(fā)展的一個階段性的正?,F(xiàn)象,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xiàn)象會自然減少以致消失?!皭鄹鏍睢奔仁怯變浩讵毩⑻幚韱栴}能力未成熟的表現(xiàn),也是孩子和他人溝通的方式之一。這個現(xiàn)象也表明,這個時期也是幼兒人際交往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方式形成的重要時期。其實,孩子“告狀”是一種依賴心理的表現(xiàn),實際上,孩子的“告狀”是否應該制止,主要看其“告狀”的動機。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結果顯示,孩子的告狀動機主要有這么幾種:1。被別人欺負后,想尋求大人的保護。2。孩子“告狀”是為了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遇到問題時常手足無措,他們便“告狀”,以求成人幫助解決問題。3。檢舉他人,希望成年人對他的是非判斷作出肯定。4。追求自我表現(xiàn),想從成年人那里得到肯定的評價。5。做錯了事想逃避責任,免受批評和懲罰。6。嫉妒他人,企圖利于告狀來貶低別人,抬高自己。

年少的孩童愛告狀是他們的年齡特征決定的。大人對于孩子實事求是的告狀要認真對待,及時予以正確處理,當然更重要的是強化孩子自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淡化其“告狀意識”乃至依賴心理。例如,大人可以這樣對孩子講:“他弄壞書不是故意的,以后你和他一起愛護書好嗎?”如果對孩子的“告狀”不置可否,不僅會使一些有害的問題無法及時解決,還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而如果鼓勵他們的告狀行為則會使其他孩子爭相效仿,以致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得不到發(fā)展,更為嚴重的是,會使一些小孩養(yǎng)成時時窺視他人秘密的不正常心態(tài),導致其人格的畸形發(fā)展。所以一旦孩子告錯了狀,父母們與幼兒園的老師應及時對他進行提醒、幫助和糾正。

相關推薦

  • 寶寶為何總喜歡別人的玩具? 很多情況下,家里的寶寶總是喜歡拿別人的玩具來玩,對自己的玩具卻興致低落,你知道這背后的幾大原因嗎?是寶寶喜歡新奇事物的天性使然,還是父母過于依賴玩具來安慰寶貝呢? 1.父母總是無條件地滿足寶貝的需求 ...
    2021-12-14 閱讀全文
  • 寶寶愛咬人究竟是何故(1) 寶寶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就帶回來一個特殊的紀念,臉上有兩個深深的牙齒印——他被別的小朋友咬了。媽媽問他:“你今天被人咬了?”“是的”,寶寶委屈地回答。媽媽又問他:“為什么有人會咬你的臉呢?”他半天也沒有...
    2022-01-11 閱讀全文
  • 天線寶寶 孩子為何特別愛? 英國BBC制作的王牌嬰幼兒節(jié)目,風靡全球40多個國家,在韓國、香港、臺灣等地已經(jīng)發(fā)行20多萬套。BBC風靡全球的兒童節(jié)目“天線寶寶”是供0-5歲幼兒觀看的實景真人系列片,以4個可愛的卡通形象為主線,同...
    2022-02-26 閱讀全文
  • 寶寶愛咬人究竟是何故(2) 對策:應讓寶寶學會使用語言。 當你的寶寶因為心理不滿而咬人時,要讓你的寶寶明白,當他生氣和不安時,有比咬人更好的表達方式。他可以說,“我不要?!比绻?,他不能把自己的意見表達清楚的話,可以向你求助。比如...
    2022-01-11 閱讀全文
  • 寶寶剛入園為何易生病 專家解釋:剛入園的寶寶生病主要的原因,小孩子的免疫力差、不適應新的生活環(huán)境: 1、6個月之前的嬰兒,需要靠母體內的抗體來維持自身的免疫,防止疾病。6個月以后,小孩子必須通過自己生病來建立自己的抗體和免...
    2020-01-11 閱讀全文

很多情況下,家里的寶寶總是喜歡拿別人的玩具來玩,對自己的玩具卻興致低落,你知道這背后的幾大原因嗎?是寶寶喜歡新奇事物的天性使然,還是父母過于依賴玩具來安慰寶貝呢? 1.父母總是無條件地滿足寶貝的需求 ...

2021-12-14 閱讀全文

寶寶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就帶回來一個特殊的紀念,臉上有兩個深深的牙齒印——他被別的小朋友咬了。媽媽問他:“你今天被人咬了?”“是的”,寶寶委屈地回答。媽媽又問他:“為什么有人會咬你的臉呢?”他半天也沒有...

2022-01-11 閱讀全文

英國BBC制作的王牌嬰幼兒節(jié)目,風靡全球40多個國家,在韓國、香港、臺灣等地已經(jīng)發(fā)行20多萬套。BBC風靡全球的兒童節(jié)目“天線寶寶”是供0-5歲幼兒觀看的實景真人系列片,以4個可愛的卡通形象為主線,同...

2022-02-26 閱讀全文

對策:應讓寶寶學會使用語言。 當你的寶寶因為心理不滿而咬人時,要讓你的寶寶明白,當他生氣和不安時,有比咬人更好的表達方式。他可以說,“我不要?!比绻?,他不能把自己的意見表達清楚的話,可以向你求助。比如...

2022-01-11 閱讀全文

專家解釋:剛入園的寶寶生病主要的原因,小孩子的免疫力差、不適應新的生活環(huán)境: 1、6個月之前的嬰兒,需要靠母體內的抗體來維持自身的免疫,防止疾病。6個月以后,小孩子必須通過自己生病來建立自己的抗體和免...

2020-01-1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