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相親相愛了!
發(fā)布時間:2021-12-11 我們的城市幼兒園說課稿 我們的幼兒園活動方案 小學語文教案我們的祖國真大 小寶貝們離開了父母為之營造的溫室,來到了幼兒園這個大家庭。當與父母分手的那一刻,那份不舍,那份依戀,那份痛苦,讓人看了辛酸不已。@邊哭邊說有的小朋友一踏進教室,就不停地哭,不停地問:“老師,我媽媽什么時候來?”“老師我媽媽還要我嗎?”“老師,我要找奶奶,我不喜歡在這里?!薄袄蠋煟憬o我爸爸打一個電話,讓他第一個來接我?!笨粗麄兡菬o助而又恐懼的模樣,你會心痛嗎?讓我感受到了父母與孩子之間那份血濃于水的感情。不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仿佛一日不見,如隔一世。這也引起了我的思考,父母愛孩子應有度,不要讓孩子過分依賴自己,對孩子要敢于放手,使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增強。入園的一周,小朋友們懂得相親相愛!鄒承訊看到旁邊的小朋友在哭,鄒承訊說“別哭別哭等我們睡一覺醒來,吃了點心,爸爸媽媽就會來接我們?!编u承訊在沒有大人的提醒下表現(xiàn)對同伴的關愛,是多么的難人可貴??!現(xiàn)代以獨生子女為主的中國式家庭結構,孩子們被大人包圍住,缺少同伴間的交流,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的孤立個體。他們中多數(shù)表現(xiàn)出不懂得關心幫助他人,沒有感情付出的意識。鄒承訊的行為讓我們看到了幼兒關愛情感的良好開端。幼兒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時期,關愛情感是現(xiàn)代兒童缺失的人文精神之一,它的養(yǎng)成是多方面影響、多種活動綜合作用形成的結果。因此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結合偶發(fā)事件,及時撲捉教育的契機,加強情感的隨機教育,樹立典型榜樣,進行正面積極的教育,能讓孩子在幼兒園和諧的關愛氣氛中,感受到人與人相處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情感樂趣。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相親相愛的小伙伴
“老師,凱凱打我的為”!打破了等待吃飯的安靜,這是一位小巧可愛的小姑娘(家欣)?!斑@是怎么了?”“王凱,你欺負家欣了?”老師,我沒欺負她,我只是抱抱她。我象征性的走到孩子們的面前,蹲下來對家欣說:“家欣,凱凱說只是抱抱你,沒有欺負你”小姑娘絲毫不領情,撅撅小嘴說:“我不要他抱”,一旁的欣媛聽了,有點小得意,“老師,呶,她要我抱的為,她叫我媽媽的為”,人小鬼大,我被他們逗笑了,可是孩子卻覺得并不搞笑,繼續(xù)小大人的說:“老師,你看,我抱她了呶,她要我的!”雖然被逗樂了,但還是要說,“家欣,小朋友喜歡你才會抱抱你,你這樣的表現(xiàn),小朋友會不開心的”小姑娘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開飯啦,今天吃的是香噴噴的大米飯,營養(yǎng)豐富的胡蘿卜炒…”孩子們有序的進餐,耳邊還是會悄悄地聽到欣媛對家欣說:“快吃,你看姐姐都快吃完了,不吃完,我不喜歡你喔!稚嫩的話語透露出她對她的愛,而一旁傾聽的老師更是對他們刮目相看,一起分享快樂、一起共同成長!
讓我們相互理解
這天,一個同事到我家來找資料.我們無意中登陸了一個丫丫網(wǎng)的社區(qū).看到首頁上有一篇這樣的文章,<昨天與孩子的老師溝通,郁悶>,我好奇的點開這篇文章.里面是一名三歲孩子的媽媽,發(fā)表了關于自己孩子不愿意上幼兒園,然后她對于老師的一些意見.看完這篇文章,覺得這名家長的心情和看法是可以理解的.她是這樣說的:
老師一看我進去,就趕緊說:“孩子姥姥跟你說了嗎,我上午批評她了”。我笑著問:“為什么呢”?“她在那兒玩凳子,一下摔倒了,然后她就大聲哭”。她繼續(xù)講著:“我一看她這樣,就批評她,問她這樣玩兒安全嗎,摔倒了吧,她還一邊哭一邊說幼兒園不好,我就批評她這樣說不對,等她不哭了,我又跟她談了半天”。
從這段話看起來,這名老師的做法確實不對.孩子哭了,首先不去問問孩子摔疼哪兒了,安慰安慰孩子,反而先就是一通批評.這樣孩子確實容易感到難過.
所以,家長也對老師帶了成見了:
'.老師衡量好孩子的標準和家長肯定不一樣。老師大多喜歡聽話的、老實的、不動的孩子。我的孩子恰恰不是這種類型。老師說:“其它方面都挺好,就是太自我了”。我想“自我——這是我一直在努力培養(yǎng)的,遇事有自己的想法,做法和看法。沒有自我的孩子如何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我沒有說話,但我對這位老師的言談真是無法恭維。作為一個教育者,連基本的教育常識都沒有,還在家長面前對孩子品頭論足。讓這樣的老師教孩子,還不如找一位有愛心的老阿姨看著孩子,更讓家長放心。
-------從這段話看得出來,這名媽媽因為心疼孩子,馬上就把老師簡單的理解為:不懂教育,還不如一位有愛心的老阿姨.喜歡的是那種老實不動的孩子.我的孩子是聰明,自我,有個性的.是我這個懂教育的家長耐心培養(yǎng)出來的.
老師的做法是錯的.但老師也有老師的苦衷,安全問題是一個多么困擾老師的問題啊?如果孩子因為玩凳子碰破了頭,這位家長又會怎樣說老師呢??既然孩子在老師的班上,那么,共同的責任就是教育好孩子不是嗎?
如果,覺得老師對待你孩子的方式和你的教育理念不符合.其實應該坦誠的提出來.大家互相交流討論,尋找一種最合適的方法來對待孩子.為什么馬上就用一種居高臨下的眼光,認為老師"基本的教育常識都沒有".那什么叫做教育常識??難道僅僅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就叫教育常識??幼兒園里,過的是集體生活,包括孩子長大,也不可能脫離群體,那么,每個群體,團體,小社會,都有它本身的一些規(guī)則.如果要在其中生存,就需要學會適應.
如果縱容孩子因為一些委屈就可以隨意不上幼兒園,換幼兒園,那么,你覺得這樣的孩子長大了,會是一個意志品質優(yōu)秀的孩子嗎?如果家長都不能夠和老師好好的溝通,而帶著一種賭氣的情緒,甚至是輕視的眼光,這對孩子和老師的交流有好處嗎?
其實,對這名家長的情緒,我是理解的.因為我也是一名孩子的媽媽.我的孩子也在上幼兒園.但我想,做為家長,還是要端正態(tài)度.老師也是人,也有犯錯誤的時候.只有彼此誠懇的指出來,才能讓我們的教育質量更上一層樓.
教育筆記:《相親相愛一家人》
教育筆記:《相親相愛一家人》
大學的教育學老師在我讀書期間經(jīng)常叮囑我們的一句話:“我不希望你們進入幼兒園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都是大同小異的‘復制品’,而是要盡其所能為我們國家培養(yǎng)出具有一定創(chuàng)造力的人才?!?/p>
我爸爸在我執(zhí)教的第一年告誡我:“有幼兒你才有工作,才有立足于社會的資本,所以不管你自己的情緒怎么樣,一定要對你的學生有愛心?!?/p>
上周早晨區(qū)域游戲進行過程中,大部分孩子突然不聽老師的指令和往常的常規(guī)要求,將班級玩具和材料弄得亂七八糟。整個場面屬于失控狀態(tài),我和陳老師當時氣的不行,隨后一起站在門口冷靜了一會兒。這時令我們想不到的是,姚逸宸小朋友捂著嘴巴,紅著眼睛追到門口問我們是不是不要他們了,班級還有幾位小女生哭了出來。瞬間覺得,雖然是短短的幾個月的相處,但是小朋友們已經(jīng)把我們當成了特別親近和不可或缺的人。
早上和唐加一媽媽晨間談話的時候,她媽媽告訴我不管任何人用什么樣的方式問唐加一老師對你好不好,打不打你等問題,他都會和大人們據(jù)理力爭。之前一直還擔心孩子會因為無意想象或者無意說謊讓家長對我們老師造成不必要的誤會。然而老師對孩子們的好真的會變成他們保護我們的有效“證據(jù)”。同時令我欣慰的是,現(xiàn)在小朋友們也明白了老師對他們某些方面的嚴格要求也是一種愛。
最近,伴隨著各個地方幼兒園虐童事件的頻頻發(fā)生,換位思考每位家長肯定或多或少有些擔心。但是,個人覺得在龐大的教師隊伍中,變態(tài)還是少數(shù),有職業(yè)操守的老師還是占絕大多數(shù)。
“人生就像一列火車,每一站都會有人上車,也會有人下車,不是每個人都會陪你走到終點,都是我們生命中的過客。”與小三班小朋友和家長相逢是緣分,三年或長或短,但是在每位幼兒3~6歲這個特別重要的年齡段我們都想留下特別美好和快樂的回憶。
我們都相信你能行!
案例內容:
最近,班里來了兩位新老師,對班級的工作還不是很熟悉。中午午休值班時,有小朋友總是不斷地給兩位新老師制造各種各樣的“麻煩”,比如翼兒,中午“故意”不睡覺,在自己的小床上翻過來復過去。有時候在床上躺煩了,還會故意出“怪音”以引起老師的注意,或者頻繁的去廁所,來回的路上故意“制造”出各種各樣的聲音,不但影響小朋友們休息,也給老師們的工作帶來了不小的困擾。
原因分析:
針對翼兒的種種表現(xiàn),我們進行了詳細的原因分析。其實翼兒不是睡不著,只是因為自己缺乏安全感,又對周圍環(huán)境非常的敏感,每次一有變化就會引起強烈的情緒反應,特別是人員的變動上,從小就非常排斥不熟悉的人,每次班里來新老師、新朋友,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反應,從開始的哭鬧到后來的故意搗亂甚至是出現(xiàn)攻擊行為,各種排斥的方法不斷升級,既影響了自己的活動,又影響了小朋友們的交往甚至給新老師的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zhàn)。
問題解決策略:
一、耐心交流
老師針對翼兒身上出現(xiàn)的情況,跟她進行了詳細的交流,談話的內容主要圍繞著以下幾個問題進行:
一、班里的新老師你喜歡嗎?喜歡她的哪一方面?不喜歡她的哪一方面?為什么?
二、中午你能睡著覺嗎?為什么?如果你睡不著,你想干什么?
三、午休時怎么做才不會影響別人休息?
經(jīng)過交流,老師發(fā)現(xiàn)翼兒對新老師排斥的原因主要來自于午休時的小便問題,因為她有每天中午12:30去小便的習慣,剛開始老師摸不準規(guī)律,所以不是早了就是晚了,所以導致翼兒對這件事情很不滿意,從而對新老師有了排斥,再加上自己本身就缺乏安全感,不喜歡陌生老師。后面的行為則是由于逆反心理造成的:因為午休睡不著,在床上躺不住,所以總想活動一下,而新老師又經(jīng)常提醒她,所以一下子激起了翼兒的逆反心理,老師越說不能做,我越做!
二、簽訂協(xié)議
聽了翼兒的心里話,老師并沒有批評她,而是換了一種方式,以朋友的語氣安慰了她,同時告訴她其實老師就是想提醒你,只是剛開始老師還不了解你,所以才造成了這些誤會。希望翼兒能夠多給新老師幾次機會,讓新老師來了解自己。但是翼兒必須保證一定不能影響其他小朋友休息,如果覺得老師說的太多了,就悄悄給老師指出來。
為此,老師跟翼兒簽訂了一份為期一個月的午休協(xié)議,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
一是針對翼兒提出的要求:
1、午休睡不著時,不能出聲音,不可以影響別人休息;
2、對老師的適當提醒要聽;
二是對老師提出的要求:
1、12:30要準時提醒翼兒去小便;
2、提醒翼兒的次數(shù)要適量,不可過于頻繁。
協(xié)議簽好以后,老師和翼兒一起把它貼到了翼兒午休時的小床的旁邊,這樣翼兒每天午休的時候都能夠看到,以此提醒翼兒要記住我們的約定,并努力做到不影響別人休息。
三、大家的鼓勵
翼兒聽到內容后,很認真地就簽了字,但出乎老師預料的是:翼兒簽完字之后就后悔了,因為她擔心自己會做不到,擔心老師沒法按時提醒她,擔心會影響到別人的休息……..,這些擔心讓翼兒一下子沉浸到了前所未有的焦慮當中,平時跟老師說的最多的就是:“我覺得自己做不到啊!我肯定做不到!”
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和小朋友又開始對她的情緒進行安撫。首先是肯定了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特別是當上課或游戲中,翼兒認真遵守規(guī)則時,老師說的最多的就是:“表揚翼兒能夠認真地遵守咱們的活動規(guī)則!”在活動中,讓孩子相信自己能行,提高其自信心!其次是肯定翼兒的進步,班級組織相關的談話活動:《說說我們的午休》,在說到誰最近午休表現(xiàn)最好的時候,有小朋友提出最近的每天中午翼兒都很安靜的午休,大家沒有聽到你的聲音呢!甚至有小朋友提議:為翼兒的進步鼓掌吧!在大家熱烈掌聲中,翼兒羞答答地接受了大家的肯定。
四、積極的強化
在以后的日子里,老師一直關注著翼兒的午休問題,只要翼兒做到安靜午休,不影響別人的休息,大家就會予以積極地肯定,同時還會進行相關的獎勵,比如獎勵小粘貼一類的!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積極強化,翼兒每天中午都能夠安靜午休,班級整體的午休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午休是幼兒在園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安靜的午休環(huán)境則是幼兒午休質量的重要保證,關注每位幼兒的午休質量更是老師應盡的責任。而作為班級中的一份子,不論是老師還是小朋友,都應該為提高午休質量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能因為個別幼兒的特殊行為而使所有人的午休都受到影響時,只有共同維護班級秩序,大家才能共同受益。
我們要學會互相關心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拔覀円獙W會互相關心”!
教育孩子學會互相幫助,團結友愛,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目標之一。
小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但孩子們真正這樣做的卻很少。
有這么一件小事,卻讓我改變了對孩子們的看法。
一次,戶外活動時,我們正在玩“踩影子”游戲,忽然聽到“嗚嗚”的哭聲,我順著哭聲望去,看到了這樣的一幕:宋曉宇小朋友一邊走著一邊在哭,高子聿在輕輕扶著她走,走在旁邊的李銘軒說:“哎呀,那么嬌氣呀!”高子聿氣呼呼的說:“她不小心摔倒了,你怎么能那樣呢!我們應該關心她的,老師讓我們要互相關心的。
”聽了孩子們的對話,我很高興,馬上跑過去,認真看了看,只是膝蓋上擦破了一點兒皮,我吁了一口氣,安慰她說:“一會兒就好了,以后要小心。
”
回到活動室后,孩子們馬上圍了過來,紛紛問:“老師,曉宇怎么了?曉宇怎么了?”看著孩子們著急的樣子,我說:“孩子們,曉宇沒事了,她一會兒就好了。
今天小朋友做的很好,能知道關心同伴了,很好。
”并著重表揚了高子聿小朋友,讓其他小朋友向他學習。
這件事使我想到,平時耐心給孩子講關心同伴的道理,雖然當時不一定有什么效果,但孩子真正懂得了就會付之于行動,照著去做,同時還能把自己懂得的知識和道理講給別人聽,這也是我們做為老師要得到的教育效果。
不知道本文“我們要學會互相關心”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教育隨筆:我相信你們能自己解決
我曾在一本雜志上看到過發(fā)生在美國幼兒園的一件事,有一個小男孩,發(fā)現(xiàn)自己的東西丟了,于是他在一張紙上畫出了自己丟失的東西,還請老師附寫了一份尋物啟事。如果換成我們的孩子,肯定會求助老師或家長:“老師,我的東西丟了?!倍@個美國小男孩在求助于大人前,先考慮用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但他在此之前表現(xiàn)的不怕麻煩,勤于動腦的習慣,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孩子學習的。因此,我們應該在幼兒園的時候就應注意培養(yǎng)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星期三——蘋果老師帶著做操的日子,我?guī)Ш⒆觽兣藕藐爜淼搅瞬賵錾希S多小朋友都站到了點上,突然耳邊傳來了:“老師,于悅和王伊陽‘打架’?!蔽翼樦曇艨慈ィ灰娪趷偤屯跻陵栆驗檎军c的問題在那里爭搶起來。我走過去問她們:“怎么回事?”兩個人都說是自己先站到那個點上的,誰也不讓誰。由于沒有人看到她們是誰先站到哪兒的,我想:如果我來解決肯定會傷到一個孩子,而且誰都不會服氣。于是我對她們說:“現(xiàn)在請你們都離開這個點,站到旁邊去商量解決,老師相信你們自己能夠把這件事解決好?!边^了一會兒,我看到于悅站到了隊尾的點上,我問她們是怎樣解決的,王伊陽告訴我:“我們倆是猜拳決定的,我贏了,于悅輸了?!被氐桨嗌希液秃⒆觽冇懻摿诉@件事,孩子們都想出了許多好方法,有的說:“小朋友應該互相謙讓?!庇械恼f:“要動腦筋想辦法?!薄?/p>
事情雖然得到了解決,我卻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盡量為幼兒創(chuàng)造友好相處的條件??蔀槭裁次覀兊脑诤⒆影l(fā)生問題時,不是先考慮自己該怎么解決,而總是尋求老師或父母的幫助?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學會用自己的頭腦去分析問題,用自己已有的一點社會經(jīng)驗去嘗試解決問題。讓他們在嘗試的過程中感受成功與失敗,這樣孩子就會從成功與失敗中記取教訓與經(jīng)驗,從而不斷提高他們的交往能力。
愛是相互的給予
平時總認為,是我們方方面面在體貼照顧著孩子,對于孩子,我們是給予的一方??赡翘熘形绨l(fā)生的一件事情,卻使我開始重新定位了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系。
那天中午,孩子們都吃完了飯。我在洗刷間忙活著洗碗,幾個小值日生也跟著在洗刷間出出進進,一會拿抹布,一會兒拿條帚,也忙得不亦樂乎,干活的勁兒十足。哲哲是那天值日生中的一員,哲哲進洗刷間拿抹布,看了我一眼,轉過身就跑進廁所給我搬來了我的“專座”,我的洗碗專用高凳,輕輕地放在我的屁股后頭,說:“張媽媽,你還是坐凳子上刷吧,你不是說你腰疼嗎?”,望著孩子的臉,我激動得不知說什么好,愣了半天,我說:“謝謝哲哲,,哲哲真懂事,還知道給我拿板凳!”哲哲是個特別懂事的孩子,做事情講究秩序,慢條斯理,我總和他開玩笑說他是慢吞吞先生,他聽了總是開心地笑,說,啊?慢吞吞先生。)
其實,我們給予孩子們媽媽般的照顧,而孩子也在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在回應著我們。哲哲的舉動,讓我明白,愛就是相互的給予。
給孩子相等的愛
美工課上,我教幼兒做小青蛙,這個小青蛙是從紙工材料上剪下來的,色彩鮮艷,折疊后還會按一下跳一跳,很是生動形象,小朋友們都很感興趣,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粗⒆觽冞@樣高興,我也很開心,馬上發(fā)給他們每人一張材料紙,讓他們滿足一下自己的動手欲望。
輪到松松了,松松跟別的小朋友比起來,動手能力、語言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明顯的差一截,所以我平時對他的要求都比別人低,像這樣的紙工課,我常讓他剪一些簡單的形狀,一段時間下來,進步也挺大,從原來的不會握剪刀,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夠剪一些簡單的形狀了。今天的紙工課,我也像往常一樣拿出一張白紙,溫柔的對松松說:“松松,今天我們還剪白面條,練練你的小手好嗎?”沒等松松答應,我便遞給了他一張白紙,因為在我想來,松松是不會拒絕我對他的“好意”安排的,事實上他也從來也沒有拒絕過??山裉靺s出乎我的意料,松松竟然推開我給他的紙,邊看邊指著其他小朋友手中的材料紙,用不熟練的語言說:“一樣……紙……”。這是松松第一次提要求,看著他充滿渴望的眼神,我停在半空中的手慢慢地收了回來,拿出一張材料紙給了松松,松松高興的接了過去,剪了起來??粗潜绕綍r更認真的樣子,我陷入了深思。
對于一些能力差的幼兒,我們可以降低對他的要求和評價標準,在平時多給他一些鍛煉的機會,對他進行縱向的比較,一有進步就表揚和鼓勵。但是如果讓他在課上做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事,時間長了,孩子純真的心或許會慢慢意識到自己和別人不一樣,這種意識也許會漸漸的形成自卑感。一個孩子如果有了自卑感,怎么能面對當今社會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因此,不管教師是出于什么樣的目的,都不能給予孩子不一樣的待遇。雖然他們還很小,但是在他們的心中都渴望著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