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
發(fā)布時間:2021-11-17 我是幼師我驕傲的演講稿 中班我的幼兒園的教案 幼兒園說課稿我的夢小班孩子在幼兒園里哭,有很多理由:想媽媽哭,沒看見小朋友哭,沒玩具哭,肚子餓了哭,看見別的人哭也哭------總之,想哭就哭。但只要你去了解,那理由千奇百怪。
一天,媽媽送冷逸軒來幼兒園,進教室很高興,媽媽走了。她走向座位突然大哭,我走過去一看,每人坐她的位子。為什么哭?她指指座位不說話。我忙問:“這不是你的小椅子,對嗎?”她點點頭?!拔覀?nèi)フ摇崩@著座位找遍了也沒看見,又問“是黃椅子?綠椅子?紅椅子?”最后,她邊哭邊說:是紅色的。我又帶著她繞了一圈專挑紅椅子,她都搖搖頭,并且哭得更兇,眼睛還一邊在教室里搜尋。我想:她可能不記得了,哄哄她讓她安靜,過一會兒就沒事。于是我坐到門口準備去迎接小朋友的到來。冷逸軒跑過來,拉著我要坐的椅子。我問:這是你的椅子?“是,這是我的!”然后拉著小椅子心滿意足地坐在座位上,我觀察了一會兒,她像沒事兒一樣和小朋友玩得多歡,與剛大哭的她判若兩人。一場哭鬧就這樣平息了。
這孩子看起來像很固執(zhí),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大人會認為孩子不聽話,其實不是,這是她秩序感正在形成,她認為她坐的椅子就是她的,我們只有滿足她才有利于她的發(fā)展。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我不是這科的醫(yī)生
角色游戲往往是孩子平時生活經(jīng)驗的體現(xiàn),大班的幼兒也越來越能將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與角色游戲相結(jié)合起來。這正是我們需要去觀察、發(fā)現(xiàn)甚至可以去放大、效仿的。
就像今天玩角色游戲的時候,孩子們特別興奮,活動室里面都是他們忙忙碌碌的身影,醫(yī)院里面有很多病人去看病,一位醫(yī)生忙的不行,護士小姐也在邊上進行幫助,而娃娃家的爸爸正好過去看病,醫(yī)生告訴他過年吃多了,給他開了一點藥,另外一名醫(yī)生芷清在邊上看了看,就走開了,也沒有去幫助他們。這個時候護士小姐請他一起來幫忙,芷清小醫(yī)生大聲地朝護士說了一句:“我又不是看肚子痛的醫(yī)生,我是看牙齒的醫(yī)生”說完,氣憤的芷清轉(zhuǎn)身坐了下來,朝對其他的孩子大聲喊了起來:“誰要拔牙,快來拔牙咯!”他連續(xù)喊了好幾聲,有幾個孩子就陸陸續(xù)續(xù)的走過來,小家伙就接待了起來,手里拿著一個手電筒請顧客將嘴巴張大,然后照啊照啊,還不時地問病人,你是哪邊的牙齒,哪一顆牙齒要拔。
他們的合作關(guān)系是非常好的,尤其是那位護士小姐她能夠聽從醫(yī)生的指揮,幫助醫(yī)生將工作做到最好,說明她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是很強的。其中一位醫(yī)生說爸爸的病是吃多了,說明對于孩子來說已經(jīng)能夠有一定的過年注意事項的意識了。芷清不太愿意和他人合作其實和他的性格是有一定關(guān)系的,另外他前幾天也去拔牙了,所以他更愿意選擇一個喜歡做的工作去做。另外在后面的拔牙過程中,他是先請病人張開嘴巴照一照,然后問一問哪一顆牙齒,看得出他非常細心,同時也能夠體現(xiàn)出他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在醫(yī)院里面我們一共開展了三個游戲角色,那么對于大班下學期的孩子來說,合作是他們應(yīng)該具備的一項能力,在這個游戲中我們明顯看到芷清小朋友不愿意和別人合作,單獨一個人創(chuàng)設(shè)一個新的游戲內(nèi)容,而這個游戲內(nèi)容也是非常適合大班孩子現(xiàn)有經(jīng)驗的,因為他們的年紀正好是換乳牙的時期,所以在活動中專門開設(shè)一個牙醫(yī)門診,滿足幼兒的游戲需要。
假如這孩子是我的
我班有一個新入園的小女孩,個子小,體質(zhì)弱,雙眼無神,來源的第一天中午睡就把褲子,床單,褥子,全尿濕了,我當時很生氣,一邊洗著褲子,床單,一邊埋愿他,晚上我見到了孩子的媽媽,告訴我孩子有先天心臟病,又有尿床的毛病.我聽了之后更生氣.我想.,這樣的孩子還入園,不適合過集體的生活,可我想了一想,這樣的孩子這么小就有心臟病,多苦惱啊.捫心自問,加入這孩子是我的孩子怎么辦?經(jīng)過思想斗爭,轉(zhuǎn)變了我的想法和做法,對她格外體貼,照顧起來.跟他的媽媽多要了一條褲子放在幼兒園,準備尿了隨時換,午睡前提醒他去廁所,,并告訴他睡覺時又尿了就直接告訴老師.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他不在尿床了.由于她有心臟病,戶外活動時,我隨時提醒她,活動不要太大他膽子小,課堂上老師提問過她.答對了大家就給他鼓掌,他從老師和小朋友哪里都得到了溫暖.
讓幼兒也要參加勞動
這天,天氣起風了,我一早就到幼兒園,就先打掃衛(wèi)生,可是風太大,掃起來的垃圾隨時被刮過來,這時我就喊了幾位小朋友來幫忙,我們在掃的過程中,垃圾隨時到處亂刮,我便說:“孩子們,這些垃圾可不可恨?”幼兒說:“太可恨了,沒有這些垃圾,我們也就不掃地了,更不怕刮風了。”其中的一名小朋友便說:“我們小朋友以后誰也不要亂扔紙和垃圾什么的了,老師也就不用每天都好掃地了,也不怕刮大風了?!毙∨笥褌兌箭R聲答應(yīng)說:“對以后和他們也說一說,不要亂扔垃圾了,也就不怕刮風了?!?/p>
我聽了孩子們的一番話,了解了每天干什么事,都應(yīng)讓幼兒一起參加,去親身體驗,我們的教育目的也就達到了。
老師,這是我先拿到的!
周四的區(qū)域活動又開始啦,孩子們像往常一樣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區(qū)角開始玩起來。建構(gòu)區(qū)是一個能體現(xiàn)孩子合作意識的區(qū)角,我們班的孩子也比較多的喜歡去建構(gòu)區(qū),他們在那里搭積木、造房子。從原來的只會造一層樓到現(xiàn)在會二層樓。語言區(qū)的孩子在安靜地看圖書,他們會一頁一頁地按頁翻書。益智區(qū)的孩子正在玩有趣的轉(zhuǎn)盤??吹谋硌輩^(qū)的孩子正在擺弄著小動物。我正想去看看表演區(qū)的孩子在表演什么?這時遠處傳來了呼喊聲,我連忙去了建構(gòu)區(qū)。一個女孩子說:“老師,這是我先拿到的,她搶我玩具?!绷硪粋€女孩子說:“是我先拿到的,她已經(jīng)有一個女孩子的木頭積木了,哼,不和你玩了。”于是,我問:“讓我看看誰是謙讓的乖寶寶?”兩個孩子看了看對方孩子都拽著積木不放。這時
,另外一個在搭積木的男孩子說:“老師不是說了嗎,大家要謙讓,你們可以石頭、剪刀、布來決定玩具歸誰?”兩個女孩聽了男孩的話,點點頭。一個女孩說:“那好吧,我們就來石頭、剪刀、布。一次,誰贏了就是誰的?!?/p>
這樣的事情在區(qū)域活動中也常有發(fā)生。孩子就是這樣一會兒不好,一會兒又和好了。我們的教育是想讓孩子學會生活,學會謙讓。那么就應(yīng)該鼓勵孩子想辦法去解決自己發(fā)生的矛盾和問題。從而最終達到放手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這次區(qū)域活動結(jié)束后,我也把剛才的事情說給了班里的其他孩子聽。問了他們?nèi)绻悄阌龅搅诉@樣的問題,你們會怎么做?孩子們都十分積極地舉手發(fā)言。想出了好多的好辦法。有的孩子說:“這個玩具把它放一邊,大家都不拿?!庇械暮⒆诱f:“可以2個人合作一起搭積木?!边€有的孩子說:“石頭、剪刀、布,誰贏了就是誰的。”
中班下學期的孩子了,在面對這樣的狀況時,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應(yīng)對能力了。會嘗試著自己去解決問題,化解沖突了。
《綱要》中提到:“要讓孩子親身體驗、實際操作、直接感知、感受做中學,玩中學,生活中學習的樂趣?!边@樣的矛盾也是孩子的一種親身體驗,可以讓孩子知道玩具不是一個人的,是幼兒園的我們應(yīng)該要學會分享。學會了與人分享我們才會有更多地朋友愿意和我們一起玩。
教育隨筆:這是我?guī)淼?/h2>
教育隨筆:這是我?guī)淼?/p>
為了豐富幼兒的活動,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定期為孩子們開展閱讀活動。本周我讓孩子們帶一本自己喜歡的繪本到幼兒園來和小伙伴們分享,大部分孩子都帶來了。我通過故事和兒歌告訴孩子們要學會分享,并拿出一個空的書架,請愿意分享的幼兒把自己的繪本放到書架上,等到學期結(jié)束再帶回家。在老師的引導(dǎo)下,放學的時候很多孩子都把自己的書放到了書架上。第二天,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有幾個孩子一直在書架面前轉(zhuǎn)來轉(zhuǎn)去,連開展區(qū)域游戲的時候也是這樣。在我的詢問之下孩子們告訴我他們想拿自己的書,所以一直徘徊在書架前面。到了放學的時候,甚至有個別孩子哭著要把書帶回去。
孩子們的分享意識很差,都喜歡護著自己的圖書,不愿意讓別人碰。經(jīng)常會有孩子到我這里來說:“老師,XXX又拿我的書了。”到了閱讀活動的時候,這樣的問題更為突出,孩子們經(jīng)常出現(xiàn)爭搶。有的孩子帶了好幾本書來,但他不愿意把書給其他小朋友看,有的孩子沒帶書就去書架上那別人帶的書看。
針對這樣的情況,剛開始我不斷鼓勵孩子們要學會分享,可爭強書本的事情還是層出不窮。為此我查閱了一些資料和案例,根據(jù)現(xiàn)代兒童觀的指導(dǎo),老師和孩子之前的關(guān)系應(yīng)該是平等?,老師不能命令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因此,我遵從幼兒的意愿,讓他們拿自己帶來的書看,同時請他們找一個好朋友一起看,讓他們嘗試簡單的分享,逐步引導(dǎo)幼兒愿意和他人分享。如果孩子不愿意分享,我尊重他的意愿,讓他自己看自己的書。教師不能“以勢壓人”,強制要求幼兒去分享,這樣的分享并不是出自幼兒的意愿,孩子們在分享的過程中不僅不能獲得快樂和滿足,反而非常委屈。
晨間活動記錄:這是我的
早上晨間活動,我們來到了跑道區(qū)開始了今天的戶外活動。小朋友們都很興奮,有的選擇了玩皮球,有的選擇了搭木塊,有的選擇了布袋跳等等。
鄭俊恩小朋友一來到操場上,就跑過去拿了一個皮球開始玩了起來,偶爾跟著大家一起拍皮球,偶爾跟著小朋友一起踢足球??墒菦]玩了一會兒,矛盾發(fā)生了,只見鄭俊恩和林子毅在那里搶起了皮球,原來大家把皮球踢出去后,跑過去撿的時候,鄭俊恩堅持說這個顏色的皮球是他的,但是皮球被林子毅先撿走了,所以鄭俊恩就跑去要搶回來。林子毅說:“那里還有一個皮球呢?你不要搶我的?!编嵖《髡f:“這個是我的,你不能撿?!眱蓚€人搶了一會兒,林子毅想了想,一邊放棄了那個皮球,重新去撿了另外一個,一邊說著:“不跟你玩了,你這人真沒意思?!睕]過一會兒鄭俊恩又跟另外一個小朋友搶上了,還是因為一樣的原因,皮球踢出去后,小朋友們?nèi)鞎r有的是隨意撿回一個,可是鄭俊恩一定去撿原來一樣的那個,因此又產(chǎn)生了矛盾,沒一會兒很多小朋友都嘴里叫著:“哼,不跟你玩了?!薄昂?,我也不跟你們玩了。”
鄭俊恩小朋友的社會性發(fā)展,還處于單獨的獨立游戲水平,對自己的東西認定是自己的,就一定要原來的那一個,在這方面,平時需要多跟孩子滲透集體玩玩的樂趣,讓他知道每一個皮球都是一樣的,并不一定要找原來的,同時讓孩子知道如何和小朋友友好玩耍的方法。
不要動,這是我們的圣誕樹
不要動,這是我們的圣誕樹
中午,孩子們吃完飯,積極的幾個孩子搬著凳子坐到樹的旁邊,調(diào)皮的會忍不住的伸出手去碰碰,再看看身邊是否有人在注意著,看上去一副很小心翼翼的樣子呢??吹胶⒆觽兊目蓯勰?,我不禁偷笑起來,想不到孩子們會這樣的在意。突然,天天大聲地叫了起來:“老師,中二班的小朋友在弄圣誕樹!”抬頭看過去,正好撞上樂樂,他嗚咽地說:“我就這樣摸了一下!”惟恐老師不相信,眼睛里還含著眼淚呢。看樂樂的樣子,也知道是喜歡這棵圣誕樹而變得忍不住……
今天的活動是“新年禮物”。請小朋友們蒙上眼睛,因為老師想要給小朋友們一個驚喜。扮成圣誕老人的樣子,在教室里尋找著可以游戲用的小小禮物,當看到圣誕樹上有幾個小禮物非常不錯的時候,正伸手想要去摘,突然傳來小朋友的聲音:“不能摘,不要動,這是我們的圣誕樹!”看著這一情景,我怔住了,突然明白,原來看似小小的游戲,原來在孩子們的心中卻是另一番意義。
為了孩子們心靈上的安慰,那我們就一起來保護這棵被大家親手裝扮起來的美麗的圣誕樹吧!
玩具急救中心
早上,鈞杰帶來了一架小飛機與同伴們分享,小朋友們看見了都很喜歡。結(jié)果,一不小心,在爭搶鈞杰手里的小飛機時,飛機摔在地上一只機翼掉了,急得鈞杰一個勁的哭。
正巧,我們正在開展——玩具總動員的主題活動,于是我靈機一動,對小朋友們說:"現(xiàn)在,我們來玩一個"玩具急救中心"的游戲吧。這個游戲是專門讓你們急救許多"生病"的玩具的。隨后,我?guī)ь^做起了“醫(yī)生”,給小飛機用雙面膠粘貼好。很快小飛機的機翼修好了,孩子們看了個個歡呼雀躍起來,他們也開始模仿起我來,把教室玩具框中破損的玩具拿出來進行了維修。
第二天,有的孩子還從家里帶來了“生病”的玩具,還收集了一些“器材”(膠帶、螺絲等)在“小醫(yī)生”們認真的檢查下,原本開不動的小汽車換上了電池;奧特曼的斷腿上擰上了螺絲;娃娃的衣服粘上了雙面扣。。。。。。玩具急救中心的“病人”越來越多,小朋友們也修得越來越起勁。通過“玩具急救中心”這個活動,不僅給孩子帶來了歡樂,也培養(yǎng)了他們體貼、為人著想的意識,更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育隨筆:這是我幸福的一天
教育隨筆:這是我幸福的一天
由于從事教學工作,落下了一上火嗓子就發(fā)疼、肩膀也酸疼的毛病,疼起來時我自己經(jīng)常轉(zhuǎn)動一下脖子,捏捏捶捶那酸疼的肩膀。
一天,因為排童話劇,中途休息的時候我就用手捶我發(fā)疼的肩膀,正在玩耍的小龍看到了很高興地走過來給我捶肩膀,說:“老師,你肩膀疼嗎?我給你捶捶?!钡⒆犹?,小手太小,根本不會捶。這時,又一個男小朋友看見了,走過來說:“不是這樣捶,這樣捶不管用的。”又轉(zhuǎn)過身來用很甜的聲音說:“老師,我勁大,我會捶,我來給你捶捶吧,我爸爸下班后經(jīng)常讓我捶,還表揚我捶得很好呢?!蔽衣犃耍_心地笑容掛在了臉上。這時,其他孩子也圍攏來,你一言,我一語:“老師,我會,我媽媽去棚里干活很累,我也幫媽媽捶過。”“老師,我給你捶吧?!薄?/p>
我忽然發(fā)現(xiàn)孩子們是多么可愛呀,感恩之心在他們的幼小的心里已生根發(fā)芽,心里一陣陣發(fā)熱,感覺肩膀已經(jīng)不疼了,我被孩子們所感動,也從這時開始了……
教育隨筆:老師我也是這樣想的
一次數(shù)學活動,我給孩子們提出問題,讓他們相互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應(yīng)該怎么排?有幾種排列方法?以培養(yǎng)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提出后,我想孩子們一定爭先恐后的回答問題,結(jié)果相反,只有三個孩子舉手。其實問題并不難,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過了一會我請沒有舉手的封林欣回答,以便了解孩子們掌握的情況,她站起了來,低著頭不說話,我以為她不會,我又請平時愛發(fā)言的王馨冉把她的想法說了一遍,封林欣小聲說“劉老師,我也是這樣想的?!薄澳悄銥槭裁床徽f呢?”“我怕說錯?!蔽腋嬖V她“回答問題時,怎么想就怎么說,要相信自己,不要害怕。即使你回答錯了,老師和小朋友會幫助你改正的?!?/p>
其他的幾個孩子也說,老師我也是這樣想的,這句話一直在我耳邊縈繞。靜下心來想想,我立刻改變教學方法,我提出要求,讓孩子們?nèi)邮植僮?,然后集中討論解決問題,再提出新的問題,讓孩子們再次去動手操作,最后把操作過程分享給大家。孩子們樂此不彼,相互商量著討論著,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非常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