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2歲寶寶學會控制情緒
發(fā)布時間:2021-10-27 幼兒故事2歲 寶寶入園 幼兒故事6歲導讀:盡管分散注意力能阻止寶寶情緒失控,但對父母們而言,和寶寶談論他的感受也是至關重要的。當然,你不可能期待一個2歲的寶寶能告訴你他很憤怒、孤獨或者無聊,因為他沒有足夠的自控能力和相關的詞匯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2歲寶寶的注意力往往只能持續(xù)很短的時間,因此,父母們往往會感覺他的情緒波動非常大。這時的寶寶正在學著獨立,對他們而言,每一次成功都會為他們帶來無以倫比的快樂。當他完成一項新任務,比如:用蠟筆畫畫,做拼圖游戲,他會感到非常自豪。
但當拼圖拼不好,或被阻止在墻上畫畫時,他又會表現(xiàn)出非常不滿和沮喪。
但對爸爸媽媽而言,最大的挑戰(zhàn)是既要幫助寶寶自立又要使他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特別是那些消極情緒。
挫折感:讓寶寶的情緒像在“蕩秋千”
盡管2歲寶寶已經(jīng)開始有了語言表達能力,但與人交流的能力還是十分有限,常常不能很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寶寶生氣的原因,常常是因為大人不明白他的意思。
另外,2歲寶寶遇到自己不滿意的事情時自控能力往往比較差。當?shù)貌坏剿胍臇|西時,感覺就像到了世界末日。當媽媽對他說不能做什么事時,他感到完全沒有可選擇的余地。Yjs21.COM
所幸他們的沮喪不會維持太長時間。他很容易對某件事物發(fā)生興趣,但注意力很快又被其他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時間不會超過幾分鐘。因此,聰明父母只要充分利用寶寶注意力分散的特點,就能從容控制寶寶的情緒。
如果寶寶不高興或是遇到了挫折,你可以把他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活動上去。例如:當思思在廚房里吵鬧著要玩小刀時,媽媽會把她帶到一水池的肥皂泡面前分散她的注意,她很快會安靜下來。另外,場景的迅速改變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安靜地把思思從廚房帶到房間里去,那里有許多吸引她注意的東西,玩具恐龍、圖書都可以讓她忘記剛才的不愉快。
和寶寶談感受,教他區(qū)別不同的情緒
盡管分散注意力能阻止寶寶情緒失控,但對父母們而言,和寶寶談論他的感受也是至關重要的。當然,你不可能期待一個2歲的寶寶能告訴你他很憤怒、孤獨或者無聊,因為他沒有足夠的自控能力和相關的詞匯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你可以教他如何表達自己,“那件事一定讓你很生氣”,或是“你看上去很傷心”,諸如此類的話能幫助寶寶認識到有很多的語言能描述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最終,寶寶會認識到這些感受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比如:如果每次寶寶都拼不好拼圖,你說,“哇,你真的很生氣”,多重復幾次,寶寶就會把這句話和他自己的感受聯(lián)系起來。當寶寶快3歲時,開始能理解像生氣、傷心等詞的意思,很快,他就能談論他的感受了。
這并不意味著你可以忽視寶寶那些不正確的行為。你需要了解寶寶的感受,例如,詢問寶寶對丟了東西是否很傷心,或是對媽媽占著電話聊天感到生氣,然后你應該讓他知道因此而尖叫或打人都是不被允許的。盡管寶寶還不能完全理解這些訊息,但是這種交流能為他形成一種理念奠定基礎,那就是:過激的情緒,甚至消極情緒都是生活中很平常的,但是傷害和破壞性的行為是絕對不被允許和容忍的。
要教寶寶區(qū)分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當寶寶滿意高興的時候,你可以說,“我看你真的很喜歡吃冰淇淋”或者“和爸爸媽媽玩捉迷藏的游戲讓你很快樂,對嗎?”這可以幫助寶寶區(qū)分積極和消極的情緒,可以教會他認知所有的情緒,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是生活中很正常的。
學會控制情緒,學會理解他人
2歲的寶寶大都以自我為中心,不明白別人也有情感。一旦寶寶能夠區(qū)別自己的情感,他也會將那些表述的詞語用于其他人。
一個2歲大的寶寶如果曾和媽媽談論過生氣,便會了解生氣的感受。當媽媽說:“寶貝,我也生氣”時,寶寶就會意識到媽媽也有和自己一樣的感受。這就是體會別人情感,識別他人感受的開始。這種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非常漫長的循序漸進、持續(xù)整個童年的過程。
嬰兒時期是教寶寶去理解自身和他人情感的最佳時期,因此早教應多談情感問題,當你在教寶寶一種行為為什么是對的或錯的時候,就是在向寶寶展示其他人的感受,如“我們不可以打人,因為這會傷害到別人,讓別人感到難過”或者“他這種事發(fā)生在你的身上你不會難過嗎?”。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理解他人的感受,與人為善,這些對寶寶將來在社會上獲取成功會起到很大的幫助,如果寶寶沒有學好這一課,那么未來的生活對他來說會非常困難。
運用游戲的情感力量,擴大情感視野
還有一種方法是設法擴大寶寶的情感視野:坐在地上用玩具或毛毛熊和他玩角色扮演的游戲。這可以幫助寶寶更好地了解人與人之間的不同,例如,你可以描述其中一只動物如何喜歡被搔癢癢而另一只卻不喜歡。如果寶寶時常感害怕,角色游戲是一種最好的辦法,你可以扮成媽媽去上班,讓寶寶想下一步可能發(fā)生什么事情,然后你們共同去解決這些問題。這種游戲能深植于寶寶的頭腦里,假扮的游戲雖然簡單卻是十分有效的獲取信息的活動,它讓你了解寶寶在想什么并感受到了什么,為你和寶寶之間建立更為融洽的關系提供極好的機會。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如何管教零至三歲寶寶情緒
導讀:在寶寶不同的成長階段里,如果你希望他的一言一行都如你所愿,最好你能適時修正管教方法,來適應他們每個成長階段所具有的優(yōu)缺點。而你越了解寶寶在各個階段的行為特征——尤其是教養(yǎng)黑暗期——你的管教方法就越有效地配合寶寶的年齡和個性。
零至一歲
這個時候的寶寶情緒十分平和穩(wěn)定,偶爾號啕大哭,原因可能是生理上得不到滿足,如想睡覺,肚子餓或身體不適,所以父母的周全照顧最要緊,令寶寶覺得安全,舒服。建立正常的作息規(guī)律,寶寶的情緒便不會有太大波動。
★避免出現(xiàn)恐懼
但要注意一點,就是避免寶寶受到驚嚇,例如在他身邊大叫或突如其來的巨響,這會使他覺得無助,對自己不能理解的事物感到害怕,產(chǎn)生恐懼的情緒。
★克服恐懼
如果寶寶出現(xiàn)恐懼的情緒,父母可以通過與寶寶身體的接觸,如撫摸,緊抱等動作,令寶寶感受到別人的關注和愛護,而逐漸安靜下來。另外,這時期的寶寶對周圍陌生的環(huán)境也有探索的意欲,不防帶他外出,認識外面的事物,切勿過分地保護他,拖延他的學習進度。
一至二歲
這時期的寶寶很容易哭鬧,大發(fā)脾氣,無論你怎么勸都沒有用。平息他哭鬧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加理會。
★分散注意力
寶寶用哭鬧來要脅你,最佳的對策便是轉移他的注意力。比方說,吃飯時你把正在學步的寶寶放進他的高腳凳里,他可能會拗在那里,并揮動雙手尖叫著。此時,你最好先讓他下來,拿些有趣好玩的東西分散他的注意力。只要把他哄得團團轉,讓他忘記他不想坐在椅子里吃午餐這件事,之后,當你再把他放進高腳椅里,他很可能會乖乖合作。
無論你碰到多么棘手的管教問題,你可以發(fā)現(xiàn)最有效的一招,便是分散寶寶的注意力。寶寶小的時候,注意力往往持續(xù)不久,這就是為何他們一看到有趣的東西,立刻破涕為笑的原因。
★自由發(fā)揮
但是,教導這個歲數(shù)的寶寶時,必須注意一點,就是不要期待他去做討你歡心的事。舉一個例子:寶寶大都喜歡戶外活動,他喜歡自由自在的跑跑跳跳,去認識新鮮有趣的事物;此時,父母應該耐心地在一旁觀看,不要催促他。如果不得不打斷他時,不妨在他面前來回地走,或設法吸引他的注意,他就會很快往你這邊過來。可是,寶寶很可能會抗拒父母的觸摸或摟抱,不愿意接受父母的管束。管教寶寶時最好先放松后收緊。
總括而言,管教這個年紀的寶寶并不容易。
最好的管教方式之一是允許(但不評論)寶寶正常的情緒宣泄,這會帶給寶寶莫大的支持與安慰,例如讓他吸吮拇指或橡皮奶嘴,讓他將心愛的毛毯帶在身邊,給他一種心靈上的慰藉。
二至三歲
寶寶到了兩歲左右,就不需要這么多的管教技巧了。但是到了兩歲半時,進入了教養(yǎng)的黑暗期,令父母傷透腦筋,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這個年紀的寶寶都非常相像,而且簡單的管教技巧就可以把他們管得服服帖帖。
對付招數(shù):
1、父母要擅于利用寶寶的習慣傾向。為他規(guī)劃良好的作息時間。舉例來說,如果能為兩歲半的寶寶培養(yǎng)良好的就寢習慣,便可以解決每天叫他上床睡覺這個難題。
諸如此類的習慣還包括幫他脫衣服、洗澡、穿睡衣、刷牙、在門口蕩秋千、帶他進浴室、上床、睡前為他講故事、擁抱并親吻道晚安,最后為他關上燈;這些事要花掉你很多時間,尤其當你疲累不堪時。但是一旦它們變成固定的作息后,你就有可能讓寶寶乖乖去睡,而非敷衍他或強硬地要他上床睡覺。
兩歲的寶寶喜歡一成不變,他喜歡重復做同樣的事,任何變化他都很難接受;因此,盡可能允許他將玩具或私人物品放在原來的地方,家具也要擺在他希望放置的位置。這個年紀的孩子要求每件事物都得在適當?shù)臅r間里放在適當?shù)奈恢?,他也要求每天的作息有一定的秩序。總而言之,他喜歡凡事一成不變。
2、命令孩子時,要盡可能為他留面子。不要硬繃繃地命令他;例如,要避免用“吃中飯之前,你必須把所有的玩具撿起來”這類的說法,而應建議性地表達“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把這些玩具撿起來吧”如果他不愿意,你也不必堅持催他答應。最好的辦法是改變話題或離開現(xiàn)場,盡量避免以強制強的情況。當他不愿意,而你又執(zhí)意要他服從命令時,最后的輸家往往會是你。遇到這種爭執(zhí)不下的情況時,你不妨轉移他的注意力。
舉例來說,假如寶寶不喜歡穿衣服,無論他愿不愿意讓你為他穿衣服,你都要避免和他發(fā)生激烈沖突。也許你可以把他擺到一個很高的地方,一邊和他談論未來將發(fā)生的事,一邊很快地幫他把衣服穿好。
要轉移兩歲半的寶寶的注意力很簡單,只要和他說話即可。通常和一歲半寶寶的交談,可能會讓他聽得滿頭霧水。但是和兩歲半的寶寶閑聊,即使他不完全聽得懂,卻能吸引他的注意,至少可以將他的注意力從先前的爭執(zhí)中轉移開來。
3、要這個年紀的寶寶作決定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倘若你能為寶寶預作計劃,告訴他將會發(fā)生什么事,有時對你會很有助益。
寶寶如果能依照順序重新說一遍,就表示他懂得你說的,而且他也會照做。至于寶寶亂發(fā)脾氣時又該如何呢?許多父母發(fā)現(xiàn)寶寶開始亂發(fā)脾氣時,最佳對策就是不理他,否則一旦寶寶發(fā)現(xiàn)只要發(fā)脾氣,父母就會予取予求的話,以后發(fā)脾氣就成了他們最大的武器了。所以,盡可能讓寶寶了解,發(fā)脾氣不但得不到任何東西,甚至會失去父母的關心,這是很重要的事。
但是針對寶寶亂發(fā)脾氣的情況,父母最好還是能夠防患于未然,絕大多數(shù)的父母都知道寶寶每天在哪些時候或哪種情形下鬧得最兇,因此至少一半以上針對寶寶發(fā)脾氣想出的對策,是讓寶寶離開這類會讓他失控的情境。
4、對于某些年齡的寶寶來說,給他們選擇機會是很不錯的管教方式。父母也應針對不同個性的寶寶,給予不同的選擇。像一些頭腦清楚的寶寶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就很容易作選擇,而且會堅持到底,另一種寶寶的個性就不適合作決定;舉例來說,這些困惑的寶寶們一點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讓他們選擇,只會加深他們的困惑而已。
在寶寶不同的成長階段里,如果你希望他的一言一行都如你所愿,最好你能適時修正管教方法,來適應他們每個成長階段所具有的優(yōu)缺點。而你越了解寶寶在各個階段的行為特征——尤其是教養(yǎng)黑暗期——你的管教方法就越有效地配合寶寶的年齡和個性。
教寶寶控制情緒的公式
導讀:讓孩子掌握這些基本的生活常識和行為規(guī)范是人生的基礎課,要比多認些單詞、多學點算術更重要。
奧斯丁是我的一位美國友人的孩子,6歲時就上了學。
奧斯丁上學沒多久,父母就發(fā)現(xiàn)了他的變化。不小心碰了妹妹,他馬上就會說“對不起”。家里來了客人,他會像主人一樣與客人握手,還要說一句“見到你很高興”。坐車的時候,他還會提醒爸爸一定要系好安全帶。這些當然都是他在學校里學到的。
奧斯丁的母親認為,讓孩子掌握這些基本的生活常識和行為規(guī)范是人生的基礎課,要比多認些單詞、多學點算術更重要。后來,我又看到奧斯丁從學校里帶回的一張漫畫。那張漫畫的上方寫著“保持鎮(zhèn)靜”幾個大字,下面是一道公式:1+3+10=鎮(zhèn)靜。漫畫中有個大頭娃娃在講解這個公式,“1”是告訴你自己,“要鎮(zhèn)靜,放松!”;“3”指的是深呼吸三次;“10”的意思是“開始慢慢地從1數(shù)到10”。畫的最下方寫著“保持鎮(zhèn)靜使我能夠采取負責任的行動?!眾W斯丁的母親告訴我,這是學校里老師講“自我控制”時發(fā)的,老師要孩子們在生氣的時候按著這個公式來控制自己的情緒。
“自我控制”聽起來似乎是一個成年人的話題。而在美國的中小學教育中,它其實已經(jīng)成了一個重要內(nèi)容。
如何應對寶寶的反抗情緒
導讀:從寶寶有了自我意識以后,開始學習模仿成人,能夠獨立行走,獨立進食時就會出現(xiàn)人生的第一個反抗期。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的反抗行為日益明顯。
曾幾何時,那個父母懷抱里嗷嗷待哺的小寶寶會自己用小勺吃飯了,并且搖搖晃晃地邁出了第一步,寶寶長大了,父母是多么的欣喜。隨著寶寶運動能力的提高,活動范圍的擴大,他的好奇心也越發(fā)強烈,寶寶開始起草自己的“獨立宣言”,這一階段,他一反常態(tài)地執(zhí)拗、任性、甚至強硬。在他的成長詞典中,“不”成為運用頻率最高的字眼,這個時期我們通常稱之為“第一反抗期”。面對變得“難搞”的寶寶,父母難免不知所措,心里還有些許失落和擔憂。其實,這是每一個寶寶在心理發(fā)展歷程中的必經(jīng)之旅。本版特邀專家支招,并請有經(jīng)驗的父母談心得,幫助您從容地應對寶寶的第一反抗期。
在兒童的心理發(fā)展過程中,有個比較明顯的階段,表現(xiàn)為性情急躁,不聽話,不愿讓別人干涉他們的事。以這種逆反為特點的表現(xiàn),心理學家稱之為反抗期。
在寶寶出生后的頭三年里,是寶寶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不管是在生理還是心理方面都有著顯著的變化。因此如何讓寶寶順利度過人生的第一反抗期,成為家長最為關心的話題。但是需要知道的是,反抗現(xiàn)象是兒童成長進步的標志,是兒童發(fā)展自主性、獨立性、自信心、意志力、想象力等行為品質(zhì)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只要兒童的行為不具傷害性,成年人就不要過分干涉和束縛寶寶的行為。如果成年人仍然用對待新生兒一樣的養(yǎng)育方式對待反抗期的寶寶,強迫寶寶按成人的意志去做,或采取打罵、恐嚇手段對待寶寶,那這些寶寶就會喪失自信,并產(chǎn)生自我否定的觀念,國內(nèi)外的醫(yī)學心理學研究表明,對寶寶反抗現(xiàn)象過分抑制,會影響寶寶的身心發(fā)育。
反抗期的寶寶什么樣
從寶寶有了自我意識以后,開始學習模仿成人,能夠獨立行走,獨立進食時就會出現(xiàn)人生的第一個反抗期。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的反抗行為日益明顯。常常表現(xiàn)為與成人持對立態(tài)度:你說這種東西不能碰,他卻偏要去碰碰、摸摸;你說吃蔬菜有營養(yǎng)要多吃,他卻偏不吃。經(jīng)常是你說你的,他做他的,甚至還與大人頂嘴。進入這個“非常時期”,你能聽到寶寶說的最多的一個字眼就是“不……”
處理和調(diào)整寶寶反抗情緒的方法
當寶寶處于第一反抗期時,尤其需要家長的耐心疏導,要引導和教育寶寶認識他們尚不熟悉的世界,要學會表揚寶寶和善意批評寶寶,使寶寶的身心得以正常發(fā)育。
當我們的寶寶發(fā)脾氣時,作為家長應該首先了解孩子發(fā)脾氣的原因。讓寶寶能夠發(fā)泄出來,比如說大聲叫喊。然后我們及時地了解原因,找到解決的方法。等寶寶冷靜下來的時候我們再跟寶寶講道理,并且告訴他無緣無故發(fā)脾氣的做法是不對的,以后當寶寶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應該及時地告訴媽媽或者爸爸,讓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
運用轉移法,家長可以做些奇怪的舉止,例如突然把電燈關掉又打開,以此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寶寶的脾氣便發(fā)不起來了。因為寶寶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容易注意力轉移。當我們還不是很清楚寶寶發(fā)脾氣的原因時可以采取這個方法。
帶寶寶外出,如果他突然發(fā)脾氣吵鬧,你就靜靜的把他帶到車子里或洗手間去,等吵鬧平息后,再帶回原處。
寶寶做出了你不喜歡的舉動時,先要看他做的程度如何,如果只是無理取鬧,或者不會傷害到身體,就不要理他,等他自然平息。孩子太吵的時候,你壓低聲音和他說悄悄話,他就會停下來聽。
當寶寶作出令人討厭的表現(xiàn)時做家長的干脆不理他,也不做出任何反應,既不看他也不理他,裝作正在干自已的事情,一副什么都沒看見的樣子,這樣寶寶自己就會平息下來。因為處于反抗期的寶寶有的時候作出些奇怪的舉動只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因此當您的寶寶作出這樣的舉動時,家長就要考慮一下是否忽略了他。
當寶寶在你拒絕了他的要求后糾纏不休時,你不要沒完沒了地說服他,你可堅持用一句簡單的話重復回答他,直到他聽話為止。
在寶寶改正他的行為后,你應立即注意他,并及時表揚。鬧得太不像話時,可讓寶寶自己單獨呆幾分鐘,當他安靜下來時家長再進行安撫。
如何安撫寶寶的怒氣
把寶寶緊緊抱在懷里,一邊搖晃一邊哼些歌使他平靜,然后打些比方來表示你有多么喜歡他,例如說:“我好喜歡你哦,我的喜歡有花那么大……有房子那么大……有天空那么大……”你要越說越大,還要孩子一起幫忙想出更大的東西。
對著寶寶的耳朵說悄悄話,通??墒顾V箍藿校蝗裟隳芟氤鲆恍└玫脑拋?,說不定孩子聽了心情會變得很愉快。
告訴寶寶,他肚子里面裝有一個叫做“笑”的東西,如果讓它跑出來就會轉變成格格的笑。這招通常會使他忘了發(fā)怒,真的格格地笑出聲來。
幫寶寶發(fā)泄怒氣
我們可以為寶寶設計個沙袋或者大沙包,讓他用來發(fā)泄自己的怒氣。等寶寶發(fā)泄完后再詢問他發(fā)怒的原因。
可以讓寶寶用各種肢體語言表現(xiàn)出來,比如說讓他很大聲的數(shù)數(shù),或者播放段節(jié)奏比較快的舞曲讓寶寶在隨著節(jié)奏舞動的過程中發(fā)泄怒氣?;蛘咦寣殞氉约寒嫃埉媮肀憩F(xiàn)心中的不滿等等。
和寶寶討論他為何生氣的原因,若只是因為不能稱心如意而生氣,就要勸他忍耐,要寬宏大量,肯為別人著想。家長還可以以朋友的身份與寶寶溝通,設法讓寶寶說出使他生氣的事情,并建議他下次遇到這種情形該怎么辦。
鼓勵寶寶用語言來表達他的憤怒,譬如教他說一些你認為可以接受的表示憤怒的字眼。
如何平息爭吵局面
讓爭吵的寶寶們做深呼吸,并讓每個寶寶心平氣和地說明爭吵的理由,然后請他們提出解決方法,他們會很樂于接受這個建議。
讓兩個打架的寶寶相互擁抱對方。這樣他們再想打架時就會多考慮一下,因為沒有人喜歡去抱住正在跟他嘔氣的人。寶寶打架時,你可以走出屋子,或到浴室去避開一下,跟處理發(fā)脾氣的寶寶一樣,沒有觀眾往往就沒有勁再打下去。
要寶寶自己說說有什么解決紛爭的辦法,即使他們的辦法行不通,也可以緩和一下局面,讓他們?nèi)タ紤]下一步的行動。
要兩個吵架的寶寶,面對面地坐在房間相對的兩個角落里,讓他們互相商量,通常能使他們講和?;蛞總€寶寶說出一項他認為對方具有的長處,互相稱贊一番便能結束爭吵。
把引起爭執(zhí)的東西拿走或把寶寶分開,也能促使他們和解。
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幫助寶寶平穩(wěn)度過反抗期
家庭環(huán)境是寶寶個性產(chǎn)生、發(fā)展和形成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在家庭中父母無時無刻不在對寶寶的精神進行熏陶。和諧的家庭生活和家庭氣氛是寶寶身體、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之一。寶寶的世界應當由愛、溫存、體貼關懷和歡樂組成。家庭成員對寶寶的要求一定要保持一致。尤其是老人們跟年輕的父母之間的教育觀要協(xié)調(diào)一致,由于老人們的“隔輩疼”往往使我們的寶寶容易鉆空子,在父母和爺爺奶奶面前的表現(xiàn)不一致,而導致反抗期的表現(xiàn)更加突出。因此家庭成員之間要經(jīng)常溝通,教育觀點要保持一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生活理念、態(tài)度以及教養(yǎng)孩子的方式方法對孩子的影響具有深遠的意義。反抗期并不可怕,只要有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正確的引導方法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的密切配合,一定會使您的寶寶順利地度過人生的第一個反抗期。
如何幫助寶寶把握情緒起步
導讀:理解他人情緒的意義和起因,懂得以恰當?shù)姆绞交貞饲榫w的孩子社會能力往往比較出色。相反,那些無法有效地讀懂他人情緒的孩子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就會顯得比較“傻”,甚至可能出現(xiàn)交往障礙,嚴重的可能存在發(fā)展缺陷。比如,智障兒童和自閉癥兒童就常常難以理解別人的情緒感受。
情緒表達的方式是影響人際關系很重要的一個砝碼。學會恰當?shù)乇磉_情緒,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與周圍人群和環(huán)境一起和諧地走向未來。那么,怎樣才能讓寶寶從小就學會理解他人情緒,并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呢?
解讀情緒的奇妙功用
情緒傳遞著語言之外的微妙信息,并非我們慣常所理解的,僅僅是一時的沖動,或者帶有太多負面的色彩。實際上,即便是生氣、悲傷和恐懼這些消極情緒,也有激發(fā)適應性行為,確保種族延續(xù)的作用,是人類適應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
仰賴情緒,人類彼此互相影響,互相適應,因此,情緒是社會互動的核心。一個不能確切讀懂他人情緒或者表達自身情緒的人,他就沒法很好地適應他周圍的環(huán)境。因此,只有幫助寶寶更好地理解情緒、適當?shù)卣{(diào)節(jié)情緒,他將來才能掌握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的人際交往本領。
需要了解的情緒因果關系
理解他人情緒的意義和起因,懂得以恰當?shù)姆绞交貞饲榫w的孩子社會能力往往比較出色。相反,那些無法有效地讀懂他人情緒的孩子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就會顯得比較“傻”,甚至可能出現(xiàn)交往障礙,嚴重的可能存在發(fā)展缺陷。比如,智障兒童和自閉癥兒童就常常難以理解別人的情緒感受。
從半歲開始,寶寶已經(jīng)能夠分辨各種表情,不過他并不能明確地區(qū)分這些表情所表達的真實情緒。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他對情緒的理解能力越來越強,并且開始理解這些情緒背后的原因:比如某人有某個表情,可能就是某人不高興了,難過了,開心了等等。不過他可能難以理解一些比較復雜的情緒,比如,當媽媽對他說“我很愛你,但是我不喜歡你這樣,你再這樣我就要懲罰你了”的時候,他就會比較難以理解媽媽的這種行為,覺得媽媽的這種互相矛盾的情緒不可思議。
從寶寶半歲開始至學齡前這個階段,媽媽需要幫助寶寶理解有關情緒的一些要素:
1、不管是誰,每個人都會有情緒。
2、情緒的產(chǎn)生是有原因的。比如,他不高興了,是因為小朋友搶了他的玩具。
3、情緒傳遞著一個人的某些感受。比如小弟弟哭了,他是以哭來告訴大家,他很難過。
4、情緒的表達方式是多樣的,高興可以哭,難過也可以哭。
5、別人的情緒表達可能跟我不一樣,丁丁生氣會哭,豆豆生氣會叫喚,妞妞生氣會摔東西,我生氣則會跺腳……所有這些都是在表達生氣這個情緒。
6、我可以通過做一些事情來改變自己或別人的感受。比如小弟弟難過了,我可以給他玩一會兒我的玩具,讓他高興起來。
需要把握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
0-6歲是寶寶發(fā)展情緒調(diào)節(jié)能力的關鍵期。從嬰兒開始,寶寶就懂得一些簡單的調(diào)控自己情緒的特別方式。比如,嬰兒知道通過吸吮拇指和奶嘴來自我安慰。大一點的孩子,在必須跟媽媽分離時,會嘗試把小毯子或毛絨玩具等自己最自愛的“寵物”抱在懷中,幫助自己擺脫傷心和焦慮的情緒。
處在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父母要提供機會幫助他學會根據(jù)情境,恰當?shù)卣{(diào)整自己的情緒。慢慢地,他就能學會遵循社會文化認可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通過恰當?shù)卣{(diào)節(jié)情緒,達成自己的目標。在0-6歲這個階段,父母需要幫助寶寶把握以下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
1、每個人表達情緒的方式會影響到別人,所以要選擇合適的表達方式。比如生小弟弟氣的時候,不能打小弟弟,可以大聲地說:“我生氣了!”
2、懂得以合適的方式來調(diào)整自己的負面情緒。比如,我害怕那個陌生人,那么我可以離他遠一點,我還可以跑到媽媽身邊尋求安慰。
3、懂得自我控制,不能有各種過激的行為。比如當我特別生氣的時候,我不能把玻璃杯子砸到地上。
4、懂得遵循一些既定的社會規(guī)則。比如我高興的時候,不能在地板上使勁地跳,這樣會影響到樓下鄰居。
提升情緒表達能力4策略
個性不同,所處環(huán)境不同,寶寶表達情緒的能力也會有些偏差。不過寶寶的這種能力并非一成不變,只要講究策略,他的情緒表達能力也能獲得大幅提高。
1、表情模仿游戲
這種表情模仿游戲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父母模仿嬰兒。從寶寶一出生,父母就可以抱著嬰兒,面對面模仿他的面部表情,通過這種方式將嬰兒的情緒感受反饋給他自己,鼓勵他更多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當嬰兒快樂地微笑時,父母也對著他微笑;當嬰兒好奇地瞪大眼睛時,父母也要對著他瞪著好奇的眼睛逗他玩。
另一種是讓寶寶模仿父母。父母在不同的情景下,要以不同的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給嬰兒提供更多觀察情緒表達的機會,讓他學會通過情緒來對周圍環(huán)境和人群施加影響。
2、多表述寶寶的各種情緒
寶寶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盡管他的情緒感受也很復雜很豐富,但是他常常沒有能力把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父母可以經(jīng)常用一些帶有情緒色彩的詞匯或者語句來描述寶寶當時的感受,豐富他的情緒概念,幫助他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比如寶寶的玩具被小伙伴搶走了,媽媽就可以跟他說:“你現(xiàn)在很難過對吧!”當他的玩具被要回來,或者媽媽給予他安撫之后,媽媽就可以跟他說:“現(xiàn)在你覺得開心了吧。”此外,父母遇到一些合適的情景,也可以隨時描述周圍每個人的情緒,進行一些情緒對話,幫助寶寶學會理解情緒并表達情緒。
3、在假裝游戲中調(diào)試情緒
在游戲過程中,寶寶處于比較興奮的狀態(tài),接受能力也會比平時要強,如果在假裝游戲中加入各種情緒體驗的內(nèi)容,這就是最生動的情緒調(diào)試課程,在這樣的游戲中,寶寶理解表達調(diào)節(jié)情緒的能力都能獲得大幅度的提高。
4、在交往中理解并表述情緒
小伙伴帶給寶寶的影響非同小可,甚至很多時候甚于父母。多鼓勵寶寶跟小朋友一起玩耍,他就會在跟小伙伴交往的過程中獲得大量情緒體驗,學會理解他人的情緒,也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這種情緒互動活動為寶寶情緒概念的建立提供了必要而原始的豐富素材,為孩子發(fā)展情緒調(diào)節(jié)能力提供了練習的機會。
如何讓一歲寶寶集中注意力
首先父母需要真正了解一歲嬰兒的心理特別和發(fā)展需要。例如,這一階段孩子的注意力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是表現(xiàn)在視覺方面,而是以更為廣泛和復雜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這時嬰兒的動作技能開始多元化發(fā)展,可以逐步坐立、爬行、扶物站立并且扶物走,抓握和擺弄物件的能力也發(fā)展起來。這使得其注意力的選擇性不僅表現(xiàn)在選擇性注視(即用眼看)上,而更多地表現(xiàn)為選擇性夠物、選擇性抓物、選擇性吸吮、選擇性操作和選擇性運動等方面。
這說明3個問題:
一、評價這階段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不能再以他是否用眼睛看不惟一標準了--這也是很多父母的誤區(qū)。孩子用手抓、用嘴咬、用腳踢等等都表明他正在“專心研究”。
二、這階段孩子的注意力選擇范圍大大擴展,他有了自己的選擇余地,就不再只聽命于您,因此不再是“你指哪兒他看哪兒”,由此許多父母就認定孩子為“注意力不集中”,這其實是天大的冤枉。
三、這階段孩子的父母需要學會利用孩子這一剛豐富起來的注意力選擇性,投其所好,培養(yǎng)和教育孩子,他指哪您就“打哪兒”,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非得讓他聽您的指揮。否則就是真正的拔苗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