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移情幫寶寶度過受傷的情緒

發(fā)布時間:2021-10-14 寶寶幼兒園的游戲 寶寶入園 寶寶班教育筆記

導讀:冷漠是指爸爸媽媽對寶寶的情緒缺乏反應,缺乏興趣,缺少關心。父母常常由于工作太忙而冷落孩子,他們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很容易被孩子理解為:爸媽對你漠不關心。

當孩子摔倒碰傷膝蓋時,我們知道該做什么:清洗傷口,再系上繃帶??墒?,當孩子情緒受傷時,我們往往就束手無策了。面對孩子反常的情緒,我們該有怎樣的反應,如何去疏導?

當孩子情緒受傷,你會

冷漠:那有什么?我不在乎

冷漠是指爸爸媽媽對寶寶的情緒缺乏反應,缺乏興趣,缺少關心。父母常常由于工作太忙而冷落孩子,他們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很容易被孩子理解為:爸媽對你漠不關心。

如果當孩子向你表達他的感受時,你毫無反應,或者說些陳詞濫調,如我相信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回去接著玩吧--他會想:“爸爸媽媽一點都不關心我。他們不愛我。”

同情:我真難過,你真可憐

與冷漠截然相反的另一端是同情,同情往往是指爸爸媽媽對寶寶的情緒情感產(chǎn)生共鳴,為孩子的快樂而快樂,為孩子的憂愁而憂愁。

可是,寶寶真正需要的是爸爸媽媽提供他們正確的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一味地表現(xiàn)同情心態(tài),這樣寶寶更會覺得自己可憐,而對解決問題沒有什么信心。

移情:看來你很害怕離開你的朋友

移情就是爸爸媽媽用自己的心靈和頭腦去傾聽寶寶的心聲,當你對孩子表現(xiàn)出移情時,他會知道你理解她的感受。爸爸媽媽能敏銳地覺察到寶寶的痛苦、恐懼、失望、憤怒,或沮喪,并且能夠諒解,同時又能比較明智地為孩子提供鼓勵和幫助。

移情能很好地安撫孩子的情緒,并且能夠有效地使孩子擺脫這種情緒對他的影響。毫無疑問,三種常見的發(fā)應中,移情是最好的一種。移情的反應,有利于孩子的自我接受,有利于孩子對自己情緒的控制能力的發(fā)展,更有利于孩子和父母之間建立一種親密、而互相信任的健康的親子關系。如何掌握這種特殊的育兒技能,其實并不難。

學習怎樣移情

第一步:傾聽

當寶寶悲傷、憤怒、抑郁或驚慌失措時,他所需要的也許只是爸爸媽媽能聆聽他的訴說。孩子只希望父母能夠耐心聽完他的訴說,不要爸媽對自己的表現(xiàn)作任何評價,也不要他們提任何建議。

所以,允許你的孩子向你訴說他的感受。你不要對他妄加評論,也不要急于幫他解決問題。通常,他需要知道的只有一點--你關心他,你愿意花時間來聽他的訴說。讓他告訴你發(fā)生了什么事,必要時,你可以提一些問題引導他訴說。

小提示:爸爸媽媽在向寶寶提問時一定要注意,不要使你的問題變成質問。

第二步:不加評論地接納和反映孩子的感受

接納你孩子表現(xiàn)出來的情緒,不要評價,不要歪曲。描述你所看到的情緒表現(xiàn):

小家伙,比賽輸了,你很生氣吧?

看上去你的朋友令你心煩意亂。

這類對情緒的反饋,有助于孩子了解自己的內心感受。就像照鏡子一樣,寶寶通過看自己在鏡子中的形象了解了自己的相貌、身材等身體特征,通過聽爸爸媽媽對他感受的反饋了解自己的情緒特征,孩子還可以據(jù)此對自我情緒進行修飾和改變。

通過給孩子的情緒命名的方式來反映他的情緒,可以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是正常的,可以被別人接受。同時,它還使孩子知道:別人了解他們的感受。這是幫助孩子控制情緒的最重要的一步。

小提示:當我們對孩子的情緒表示肯定時,不要翻來覆去地重復一兩句話,否則孩子會對你的話不以為然,甚至認為你口是心非。

第三步:如果有必要,事后引導孩子討論他的感受

在許多情況下,你不需要采取這一步。但是,對于比較嚴重的問題,或當孩子表現(xiàn)出比較極端的情緒時,你需要他情緒平靜下來,頭腦保持清醒時,與他就這些問題做一些討論。

這時,你可以和他講道理,探尋是什么原因導致了他產(chǎn)生不良的情緒。你可以問這樣的問題:

你從這次經(jīng)歷中吸取了什么教訓?yJS21.com

下一次遇到類似情況時,你可不可以用另外的辦法來處理:對你自己的態(tài)度有什么看法?

小提示:在向孩子提這些問題時,重要的是要孩子通過自己的情緒反應,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要讓他們反省。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幫助寶寶善待情緒的4項策略


對于剛剛出生的寶寶來說,他們雖然具有一些先天特征和差異,但是在情緒培養(yǎng)上的方法還是有很多相通之處,只有良好的養(yǎng)育方式和有意識的早期訓練,才能提高寶寶善待自己情緒的能力。

1.根據(jù)新生兒的狀態(tài)培養(yǎng)情緒

新生兒一般會出現(xiàn)6種狀態(tài)交替:安靜覺醒狀態(tài)、活動覺醒狀態(tài)、安靜睡眠狀態(tài)(深睡)、活動睡眠狀態(tài)(淺睡)、瞌睡狀態(tài)(半睡半醒)和哭的狀態(tài)。

安靜覺醒狀態(tài)的新生兒會安靜地在小床里呆一會兒,喜歡觀察天花板、床上的氣球和媽媽的表情,這時候媽媽可以逗逗他,但不要急著把寶寶抱起來,以免打擾寶寶的安靜狀態(tài),寶寶自己與周圍環(huán)境的良性互動體驗,有益于培養(yǎng)其情緒自慰能力。

當新生兒想吃奶或想入睡時,便進入活動覺醒狀態(tài),他隨時可能激動煩躁,這時媽媽不要立即把奶嘴送到寶寶嘴邊,而是拿著奶瓶在寶寶眼前晃一晃、逗一逗,如果寶寶吃母乳,媽媽可以抱起寶寶拍幾下、走兩步,這些行為都能幫助寶寶等待幾秒種,培養(yǎng)他在期望得到滿足之前學會安慰自己、等待片刻。

處在活動睡眠狀態(tài)中的新生兒會出現(xiàn)眼球轉動、輕輕啜泣或者手腳偶然活動,但并沒有醒來,這時媽媽不要抱起寶寶,否則他可能養(yǎng)成依賴大人抱哄的淺睡狀態(tài),以后再獨立睡覺就很難了。

2.根據(jù)寶寶的不同需要分別應對

當哭聲響起的時候,媽媽要學會辨別寶寶傳達的信息。如果寶寶傳達的是餓了、渴了、尿濕了、疼痛了等生理需要,媽媽就要積極地回應和提供幫助,這樣才能讓寶寶建立足夠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為寶寶形成良好的情緒反應涂好底色。當然,即便不能馬上提供幫助,媽媽也可以先用語言和肢體動作安慰寶寶,經(jīng)觀察發(fā)現(xiàn),在養(yǎng)育寶寶的時候伴有相應的語言,例如“寶寶餓了,不哭,一會兒就吃”等,寶寶將得到更多的安慰信息,他以后可能模仿這些語言,用自言自語的方式安慰自己,進而促進從外部語言轉化為內部語言,習得撫慰自己情緒的策略。

如果寶寶傳達的是煩了、寂寞了等情感需要信號,媽媽要逐步幫助寶寶學習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學會自我安慰。請不要立即把寶寶抱在懷里,使他從別人那里得到徹底的安慰,媽媽的聲音和身影對寶寶也是一種安慰,可以先走到他的旁邊,輕輕地說說話,或者固定播放一張CD,以吸引寶寶的注意力,這也能對他起到安撫的條件反射作用。所以,在寶寶的整個童年時代,都不要不加控制地一下子給寶寶所有的愛,使他對別人的愛產(chǎn)生了過度依賴,卻不知道自己愛自己同樣也是快樂幸福的。

3.對難養(yǎng)型氣質的寶寶采取特別處理

寶寶一出生便具有不同的氣質,難養(yǎng)型氣質的寶寶比較容易生氣、發(fā)怒、暴躁,不易接受別人的安撫,凡是得到科學養(yǎng)育的寶寶,這個氣質在長大后會有所改變,但也有的寶寶就順著這個天性發(fā)展成為任性和難以調教。因此,在寶寶2歲之前還聽不懂道理的時候,建議媽媽先耐心接納寶寶的現(xiàn)狀,等到2歲以后,寶寶身體更結實一些、又聽懂道理了,再逐步給他明確各種行為的界限,教他以行為規(guī)則管理自己的情緒,而不能讓寶寶由著性子放任自己的情緒。

4.客觀地了解和對待寶寶的壞情緒

通過很多觀察發(fā)現(xiàn),媽媽常??鋸埖孛枋鰧殞毜膲那榫w,把寶寶發(fā)脾氣的程度和時間說得比實際情況要嚴重,這會直接導致媽媽的壞情緒加重,甚至把這個壞情緒再轉到正在虐待自己情緒的寶寶身上,如此一來,以虐待對待虐待的媽媽自然不會再有心情去教育孩子了。

建議媽媽列一張表格,對寶寶的壞情緒做個客觀記錄,例如哭鬧的時間、持續(xù)時間、表現(xiàn)特點、可能的原因、采取的策略、策略的效果等,連續(xù)記錄半個月,將有利于幫助尋找適合寶寶的個性教養(yǎng)方案。把這個記錄保存起來,等孩子長大后讓他看看,他也會因感動而學會感激的!

如何幫助寶寶把握情緒起步


導讀:理解他人情緒的意義和起因,懂得以恰當?shù)姆绞交貞饲榫w的孩子社會能力往往比較出色。相反,那些無法有效地讀懂他人情緒的孩子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就會顯得比較“傻”,甚至可能出現(xiàn)交往障礙,嚴重的可能存在發(fā)展缺陷。比如,智障兒童和自閉癥兒童就常常難以理解別人的情緒感受。

情緒表達的方式是影響人際關系很重要的一個砝碼。學會恰當?shù)乇磉_情緒,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與周圍人群和環(huán)境一起和諧地走向未來。那么,怎樣才能讓寶寶從小就學會理解他人情緒,并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呢?

解讀情緒的奇妙功用

情緒傳遞著語言之外的微妙信息,并非我們慣常所理解的,僅僅是一時的沖動,或者帶有太多負面的色彩。實際上,即便是生氣、悲傷和恐懼這些消極情緒,也有激發(fā)適應性行為,確保種族延續(xù)的作用,是人類適應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

仰賴情緒,人類彼此互相影響,互相適應,因此,情緒是社會互動的核心。一個不能確切讀懂他人情緒或者表達自身情緒的人,他就沒法很好地適應他周圍的環(huán)境。因此,只有幫助寶寶更好地理解情緒、適當?shù)卣{節(jié)情緒,他將來才能掌握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的人際交往本領。

需要了解的情緒因果關系

理解他人情緒的意義和起因,懂得以恰當?shù)姆绞交貞饲榫w的孩子社會能力往往比較出色。相反,那些無法有效地讀懂他人情緒的孩子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就會顯得比較“傻”,甚至可能出現(xiàn)交往障礙,嚴重的可能存在發(fā)展缺陷。比如,智障兒童和自閉癥兒童就常常難以理解別人的情緒感受。

從半歲開始,寶寶已經(jīng)能夠分辨各種表情,不過他并不能明確地區(qū)分這些表情所表達的真實情緒。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他對情緒的理解能力越來越強,并且開始理解這些情緒背后的原因:比如某人有某個表情,可能就是某人不高興了,難過了,開心了等等。不過他可能難以理解一些比較復雜的情緒,比如,當媽媽對他說“我很愛你,但是我不喜歡你這樣,你再這樣我就要懲罰你了”的時候,他就會比較難以理解媽媽的這種行為,覺得媽媽的這種互相矛盾的情緒不可思議。

從寶寶半歲開始至學齡前這個階段,媽媽需要幫助寶寶理解有關情緒的一些要素:

1、不管是誰,每個人都會有情緒。

2、情緒的產(chǎn)生是有原因的。比如,他不高興了,是因為小朋友搶了他的玩具。

3、情緒傳遞著一個人的某些感受。比如小弟弟哭了,他是以哭來告訴大家,他很難過。

4、情緒的表達方式是多樣的,高興可以哭,難過也可以哭。

5、別人的情緒表達可能跟我不一樣,丁丁生氣會哭,豆豆生氣會叫喚,妞妞生氣會摔東西,我生氣則會跺腳……所有這些都是在表達生氣這個情緒。

6、我可以通過做一些事情來改變自己或別人的感受。比如小弟弟難過了,我可以給他玩一會兒我的玩具,讓他高興起來。

需要把握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

0-6歲是寶寶發(fā)展情緒調節(jié)能力的關鍵期。從嬰兒開始,寶寶就懂得一些簡單的調控自己情緒的特別方式。比如,嬰兒知道通過吸吮拇指和奶嘴來自我安慰。大一點的孩子,在必須跟媽媽分離時,會嘗試把小毯子或毛絨玩具等自己最自愛的“寵物”抱在懷中,幫助自己擺脫傷心和焦慮的情緒。

處在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父母要提供機會幫助他學會根據(jù)情境,恰當?shù)卣{整自己的情緒。慢慢地,他就能學會遵循社會文化認可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通過恰當?shù)卣{節(jié)情緒,達成自己的目標。在0-6歲這個階段,父母需要幫助寶寶把握以下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

1、每個人表達情緒的方式會影響到別人,所以要選擇合適的表達方式。比如生小弟弟氣的時候,不能打小弟弟,可以大聲地說:“我生氣了!”

2、懂得以合適的方式來調整自己的負面情緒。比如,我害怕那個陌生人,那么我可以離他遠一點,我還可以跑到媽媽身邊尋求安慰。

3、懂得自我控制,不能有各種過激的行為。比如當我特別生氣的時候,我不能把玻璃杯子砸到地上。

4、懂得遵循一些既定的社會規(guī)則。比如我高興的時候,不能在地板上使勁地跳,這樣會影響到樓下鄰居。

提升情緒表達能力4策略

個性不同,所處環(huán)境不同,寶寶表達情緒的能力也會有些偏差。不過寶寶的這種能力并非一成不變,只要講究策略,他的情緒表達能力也能獲得大幅提高。

1、表情模仿游戲

這種表情模仿游戲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父母模仿嬰兒。從寶寶一出生,父母就可以抱著嬰兒,面對面模仿他的面部表情,通過這種方式將嬰兒的情緒感受反饋給他自己,鼓勵他更多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當嬰兒快樂地微笑時,父母也對著他微笑;當嬰兒好奇地瞪大眼睛時,父母也要對著他瞪著好奇的眼睛逗他玩。

另一種是讓寶寶模仿父母。父母在不同的情景下,要以不同的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給嬰兒提供更多觀察情緒表達的機會,讓他學會通過情緒來對周圍環(huán)境和人群施加影響。

2、多表述寶寶的各種情緒

寶寶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盡管他的情緒感受也很復雜很豐富,但是他常常沒有能力把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父母可以經(jīng)常用一些帶有情緒色彩的詞匯或者語句來描述寶寶當時的感受,豐富他的情緒概念,幫助他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比如寶寶的玩具被小伙伴搶走了,媽媽就可以跟他說:“你現(xiàn)在很難過對吧!”當他的玩具被要回來,或者媽媽給予他安撫之后,媽媽就可以跟他說:“現(xiàn)在你覺得開心了吧。”此外,父母遇到一些合適的情景,也可以隨時描述周圍每個人的情緒,進行一些情緒對話,幫助寶寶學會理解情緒并表達情緒。

3、在假裝游戲中調試情緒

在游戲過程中,寶寶處于比較興奮的狀態(tài),接受能力也會比平時要強,如果在假裝游戲中加入各種情緒體驗的內容,這就是最生動的情緒調試課程,在這樣的游戲中,寶寶理解表達調節(jié)情緒的能力都能獲得大幅度的提高。

4、在交往中理解并表述情緒

小伙伴帶給寶寶的影響非同小可,甚至很多時候甚于父母。多鼓勵寶寶跟小朋友一起玩耍,他就會在跟小伙伴交往的過程中獲得大量情緒體驗,學會理解他人的情緒,也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這種情緒互動活動為寶寶情緒概念的建立提供了必要而原始的豐富素材,為孩子發(fā)展情緒調節(jié)能力提供了練習的機會。

寶寶情緒受壓抑的七種語言解析


導讀:每個人都知道咿呀學語的孩子也會發(fā)脾氣,但這些行為總是古怪的。語言能力有限的兒童,減輕壓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負他的玩伴。造成這種行為的原因雖然和電視上的暴力情景不無關系,但孩子的憤怒更可能源于心情壓抑,這就是說,你應該盡量少一點地告訴他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否則只能增加他的壓力。因為孩子需要無憂無慮的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安的睡眠

夜晚對孩子來講是很難度過的。把嬰兒或咿呀學語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分開,他們會很自然地感到焦慮。如果你的孩子長期失眠,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在困擾著他。在睡覺前和你的孩子聊天,給他一個機會說出心里話,這有可能會改善他的睡眠。

拒絕吃飯

很多專家提醒父母注意孩子的飲食。如果出現(xiàn)厭食,往往是孩子們的情緒出了問題,父母應認真對待。如果對此忽視,就有可能發(fā)展成飲食節(jié)律紊亂。作為父母此時千萬不要強迫你的孩子吃飯,而是應該經(jīng)常改變飯菜的種類,鼓勵孩子幫你做飯,幫你準備他們愛吃的飯菜。如果他在飲食方面的不良傾向持續(xù)很長時間或體重減輕很多,應及時看醫(yī)生。

疾病反復

如果你的孩子叫嚷肚子痛或頭痛,但又沒有任何外在的癥狀,那么他可能就是精神緊張。曾經(jīng)有一個父母正在鬧離婚的孩子表現(xiàn)得非常焦慮,他不斷去校醫(yī)務室檢查,說自己頭痛,校醫(yī)束手無策,于是請心理醫(yī)生會診。心理醫(yī)生了解到孩子家里的惡劣家庭關系時,終于找到病因。

攻擊性行為

每個人都知道咿呀學語的孩子也會發(fā)脾氣,但這些行為總是古怪的。語言能力有限的兒童,減輕壓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負他的玩伴。造成這種行為的原因雖然和電視上的暴力情景不無關系,但孩子的憤怒更可能源于心情壓抑,這就是說,你應該盡量少一點地告訴他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否則只能增加他的壓力。因為孩子需要無憂無慮的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

過度憂慮

孩子看到電視里颶風災難的報道后而害怕颶風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樣,學生害怕鄰近的考試也是正常的。但如果他們害怕所有的人和事就不正常了,他們越感到軟弱無助,害怕的東西就越多。

說謊和欺騙

5歲左右的學齡前兒童有時會撒謊,但他們通常并不知道他們行為的后果。大一點的孩子在已經(jīng)能夠分清真假的情況下也會撒謊,這大多數(shù)是因為他們受到很多的壓力。如果你的孩子聽到你吹噓自己停車沒付費,或撒謊以避開工作會議,你要小心自己在樹立壞榜樣。最好把誠實的重要性和說謊的后果講給孩子聽。如果說謊已成了他的一種習慣,你就應該帶他去看心理醫(yī)生了。

哭泣

通常孩子哭泣是由于饑餓或疲勞,但哭泣也是減輕壓力的一種自然方式。

改變寶寶受挫折的情緒五大方法


導讀:當寶寶受到挫折時,其往往會使用消極的哭泣,或是用暴力的攻擊行為來對抗之;然而不管是前者或是后者,皆無法有效解決他所面臨到的問題。這時大人可提醒寶寶,想想看若是再有遇到類似的情形發(fā)生,他可以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解決其困境。

(一)明了寶寶受挫之原因

當發(fā)現(xiàn)寶寶悶悶不樂時,大人可以協(xié)助寶寶找出其不快樂的原因。對于許多較為內向或是不善言詞表達的寶寶,大人可讓寶寶以說出、畫出或是寫出的方式表達自己心中的感受。

(二)不要過度保護孩子

當寶寶遇有挫折的情境時,大人不必急于立即插手協(xié)助,許多大人因為心疼孩子而過度保護孩子,卻使寶寶喪失主動學習的機會。例如:于孩子間的爭吵過程中,大人可在旁觀察而不需置身于其中排解紛爭,這樣可讓寶寶學習與友伴相處的技巧。

(三)協(xié)助寶寶分辨及思考

當寶寶受到挫折時,其往往會使用消極的哭泣,或是用暴力的攻擊行為來對抗之;然而不管是前者或是后者,皆無法有效解決他所面臨到的問題。這時大人可提醒寶寶,想想看若是再有遇到類似的情形發(fā)生,他可以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解決其困境。

(四)幫助寶寶發(fā)泄情緒

由于寶寶并不明了自己情緒的狀況,自然也不知怎樣才是控制及疏導情緒的好方法,所以當不滿的情緒充滿于心時,嚎啕大哭或是動手打人都是常見的情形。大人可以教導寶寶一些有效處理不滿情緒的方法,如:將所發(fā)生的事情告訴大人、把所有的不滿在紙上畫出。這種方式雖不能解決受挫問題,但卻能不讓其一直受同一種問題困擾而整天悶悶不樂。

(五)大人應以身作則

有的家庭中,夫妻一旦吵架便是碗盤滿天飛、惡言相激、拳腳相向,在如此環(huán)境中長大的寶寶要想讓其能合宜處理自己受挫的情緒,實在不易。故在教導寶寶的同時,大人應重視自己的言行,身教絕對重于言教。

(六)家中保持愉快的氣氛

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絕對是出自于一個快樂健康的家庭。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們不可能保護孩子在外不遇到一番風浪,但我們可讓孩子在回家后,能將家當成一個避風港。讓寶寶感覺到被愛、關懷與溫暖,是協(xié)助孩子面對挫折的最佳法寶。

相關推薦

  • 幫助寶寶善待情緒的4項策略 對于剛剛出生的寶寶來說,他們雖然具有一些先天特征和差異,但是在情緒培養(yǎng)上的方法還是有很多相通之處,只有良好的養(yǎng)育方式和有意識的早期訓練,才能提高寶寶善待自己情緒的能力。 1.根據(jù)新生兒的狀態(tài)培養(yǎng)情緒 ...
    2022-01-18 閱讀全文
  • 如何幫助寶寶把握情緒起步 導讀:理解他人情緒的意義和起因,懂得以恰當?shù)姆绞交貞饲榫w的孩子社會能力往往比較出色。相反,那些無法有效地讀懂他人情緒的孩子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就會顯得比較“傻”,甚至可能出現(xiàn)交往障礙,嚴重的可能存在發(fā)...
    2021-10-15 閱讀全文
  • 寶寶情緒受壓抑的七種語言解析 導讀:每個人都知道咿呀學語的孩子也會發(fā)脾氣,但這些行為總是古怪的。語言能力有限的兒童,減輕壓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負他的玩伴。造成這種行為的原因雖然和電視上的暴力情景不無關系,但孩子的憤怒更可能...
    2021-10-13 閱讀全文
  • 改變寶寶受挫折的情緒五大方法 導讀:當寶寶受到挫折時,其往往會使用消極的哭泣,或是用暴力的攻擊行為來對抗之;然而不管是前者或是后者,皆無法有效解決他所面臨到的問題。這時大人可提醒寶寶,想想看若是再有遇到類似的情形發(fā)生,他可以用什么...
    2021-10-15 閱讀全文
  • 0-3歲寶寶的情緒 零至一歲 這個時候的寶寶情緒十分平和穩(wěn)定,偶爾號啕大哭,原因可能是生理上得不到滿足,如想睡覺,肚子餓或身體不適,所以父母的周全照顧最要緊,令寶寶覺得安全,舒服。建立正常的作息規(guī)律,寶寶的情緒便不會有太...
    2021-12-17 閱讀全文

對于剛剛出生的寶寶來說,他們雖然具有一些先天特征和差異,但是在情緒培養(yǎng)上的方法還是有很多相通之處,只有良好的養(yǎng)育方式和有意識的早期訓練,才能提高寶寶善待自己情緒的能力。 1.根據(jù)新生兒的狀態(tài)培養(yǎng)情緒 ...

2022-01-18 閱讀全文

導讀:理解他人情緒的意義和起因,懂得以恰當?shù)姆绞交貞饲榫w的孩子社會能力往往比較出色。相反,那些無法有效地讀懂他人情緒的孩子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就會顯得比較“傻”,甚至可能出現(xiàn)交往障礙,嚴重的可能存在發(fā)...

2021-10-15 閱讀全文

導讀:每個人都知道咿呀學語的孩子也會發(fā)脾氣,但這些行為總是古怪的。語言能力有限的兒童,減輕壓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負他的玩伴。造成這種行為的原因雖然和電視上的暴力情景不無關系,但孩子的憤怒更可能...

2021-10-13 閱讀全文

導讀:當寶寶受到挫折時,其往往會使用消極的哭泣,或是用暴力的攻擊行為來對抗之;然而不管是前者或是后者,皆無法有效解決他所面臨到的問題。這時大人可提醒寶寶,想想看若是再有遇到類似的情形發(fā)生,他可以用什么...

2021-10-15 閱讀全文

零至一歲 這個時候的寶寶情緒十分平和穩(wěn)定,偶爾號啕大哭,原因可能是生理上得不到滿足,如想睡覺,肚子餓或身體不適,所以父母的周全照顧最要緊,令寶寶覺得安全,舒服。建立正常的作息規(guī)律,寶寶的情緒便不會有太...

2021-12-1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