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癥兒童情緒的日常訓練
發(fā)布時間:2021-10-14 兒童歌謠 兒童成長 幼兒園排泄情緒說課稿情緒,是人各種的感覺、思想和行為的一種綜合的心理和生理狀態(tài),是對外界刺激所產生的心理反應,以及附帶的生理反應,如:喜、怒、哀、樂等。孤獨癥兒童在思維方式、人際關系處理以及語言溝通等方面存在著障礙,以至于出現各種不同程度的情緒問題。但是作為孩子的訓練者和家長一定要認識到正確認識和處理孤獨癥兒童的情緒問題是一切教育和訓練活動的基礎。因此,在日常的訓練中做好孩子的情緒調整就顯得格外重要。
在日常的教育訓練中孩子的情緒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需求未被滿足
由于孤獨癥孩子在表達和交往上存在著障礙,致使許多涉及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不能被別人了解而未被滿足,因此孩子對大人會以情緒作為一種警示和發(fā)泄。
第二,被要求做不愿做的事情
許多孤獨癥孩子都比較“懶”,他們習慣沉溺于自己的活動和“游戲”中,當他們被別人強行的從自己的世界拉出來還要被迫或被要挾著進入另一個世界的時候,他們除了發(fā)脾氣別無選擇。
第三,身體疾病
有的孤獨癥兒童有不同程度的腦部機能障礙(如腦波異常等),腦波異常可能會使他們莫名其妙地打頭或者哭鬧等等,也可能因為其他病變(如:牙痛、感冒、頭痛、肚子痛等等)無法表達而導致情緒的發(fā)生。(1467.COm.CN 大學生范文網)
對孩子的情緒問題處理的主要對策有:
第一,仔細觀察現象,準確分析原因。
致使孩子產生情緒的原因有很多而且很復雜,找準原因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其次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到原因之后再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
第二,內因決定作用,外因指導內因。
由于語言交往障礙,許多孩子不能正確并恰當的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因此教會孩子運用適合其自身能力的正確的表達方式,為孩子和他人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這對于許多孩子情緒的調整起著決定作用。
第三,及時調整情緒,適當宣泄情緒。
孩子有了情趣時,大人要做的是及時幫助孩子調節(jié)情緒,切忌讓孩子在心里積壓太多的負面情緒,時間久了會發(fā)生意想不到的嚴重后果,此外還可以幫助孩子適當的宣泄情緒,例如多帶孩子去做他喜歡的運動,帶他去他喜歡的地方,做他喜歡的游戲等等。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兒童孤獨癥的基礎小常識
兒童孤獨癥又稱兒童自閉癥,與兒童感知、語言和思維、情感、動作以及社交等多個領域的心理活動有關,屬于發(fā)育障礙。很多國家對兒童孤獨癥的患病率進行調查,加拿大為萬分之十,美國為萬分之四,日本為萬分之七。我國尚未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從有關臨床病例的統(tǒng)計中發(fā)現:男性發(fā)病率高于女性,比例大約為5.1左右。調查研究發(fā)現一些有趣的現象:兒童孤獨癥患者的父母具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在孿生子女中,單卵孿生子中若有1個患孤獨癥,另一個的患病率高達36%左右,而雙卵孿生子中卻沒有這種現象。這說明孤獨癥的發(fā)生與遺傳有一定的關系。
最新醫(yī)學研究發(fā)現,兒童患者腦中鴉片素含量過多,故常出現孤獨、麻木癥狀和感情交流障礙等。到目前為止當前有多種病因學說,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兒童孤獨癥,尚未明確。
兒童孤獨癥常見以下行為特征:
(1)與周圍人的情感交流受限,孤獨癥患兒不同程度地分不清親人或陌生人,在與人交往過程中,不望對方的臉,回避眼光的接觸。喜歡獨處,一人玩反而自在,缺乏同情心。
(2)保持固定生活模式:對生活環(huán)境要求刻板,家具的移動,以至飲食起居的改變都會引起他們情緒變化,比如:發(fā)怒或恐慌,有些患兒嚴重得甚至連吃飯時坐的位置、碗和筷放在什么地方,甚至上廁所用哪個便池都不能改變。
(3)言語障礙,兒童孤獨癥患者多言,但領會能力低,常用詞不當。發(fā)音不正,發(fā)出怪腔怪調。
(4)孤獨癥患兒常坐不住,活動過度,以腳尖走路。他們的注意力分散,習慣東張西望,或作伸頸、裝相等怪異姿勢。
一般來說,具有以下三個基本特征,就可診斷為兒童孤獨癥:
(1)對人普遍缺乏情感反應,嚴重影響社會性相互作用;
(2)語詞性和非語詞性交往和想象性活動嚴重減少;
(3)刻板、重復或儀式性行為,嚴重約束生活活動。通過治療,可減少行為癥狀、促進發(fā)育,常見的治療方法有:游戲、擁抱、家庭、藥物療法等。
幫助孤獨癥孩子調節(jié)情緒的方法
在情緒調節(jié)方面,與普通兒童可以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并根據社會的一般準則來調節(jié)情緒不同,孤獨癥兒童通常意識不到自己的情緒,也不了解社會交往中的潛規(guī)則,無法根據他人的看法來調整自己的情緒。當焦慮、緊張、害怕或傷心時,孤獨癥兒童常常會采取一些不恰當或不對的方法來解決。
·自傷行為,如用頭撞墻
·破壞、報復行為,如亂摔東西
·懲罰行為,如踢打小動物
·攻擊他人,如用手或腳打他人的身體
·朝他人吐唾沫、
·對他人進行辱罵或對他人做侮辱性的手勢
·大聲哭喊、尖叫
·躲藏起來,讓別人找不到
·一直念叨別人的不足,總是想一些消極的事情
因為孤獨癥兒童常常會存在情緒調節(jié)困難的問題,所以當面對這樣的情況時,家長應及時采取措施,首先需要讓孩子知道以上的方法是不對的,對自身的問題解決沒有幫助,其次需要教孩子學會采用其他合理的方法,最后當孩子開始采用恰當的方法解決情緒問題時,家長應及時給予強化。在這三個步驟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什么是不對的、什么是對的、因為什么而獲得獎勵都應該具體明確地告訴孩子,并考慮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下文將會介紹一些情緒調節(jié)的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物理方法:孩子學會做一些增加心率和釋放能量的事情,應該至少持續(xù)10分鐘。
放松方法:孩子學會做一些消緩能量的事情,盡量能自己獨處一會兒。
社交方法:孩子可以向他人需求幫助,學會傾訴。
調節(jié)認知方法:孩子可以學會進行自我暗示,增強自信心。
基于愛好的方法:孩子可以做一些平時喜歡的事情,轉移注意力,愉悅身心,但是家長需要注意好時間,盡量有一定的時間限制,不然孩子由此學會通過“發(fā)脾氣”來獲得想要的東西。
其他方法:帶領孩子嘗試做一些沒做過但新奇的事情;家長需要盡量鼓勵孩子,適時提供建議和解決方法;家長可以教孩子學會幽默,適時可以哈哈大笑;家長可以采用“社交故事法”,幫助孩子了解交往的步驟和規(guī)則;家長也可準備一些小東西,包括耳塞、泡泡糖、軟球、可捏的玩具、有香味的物品、可用于洗臉的水等,幫助解決孩子的“小煩惱”。
NK-IA04J(數碼)型經顱磁刺激儀是由從事生命科學、基礎醫(yī)學和臨床醫(yī)學的專家共同研發(fā),用于腦病治療的家用型醫(yī)療設備。
它的研制是以現代神經生物學、神經電生理學、生物物理學、磁生物學一級臨床腦病治療學為基礎,通過特制的治療發(fā)生體輸入特定的重復性經顱刺激,直接透過顱骨作用于腦細胞和腦血管,可以改善腦細胞的代謝環(huán)境,增加損傷細胞的可復性,舒張腦血管,改善血液循環(huán),干擾和抑制異常腦電、腦磁的發(fā)生和傳播,促進腦功能的恢復。適用于預防和治療抽動癥、多動癥、缺血性腦血管病、顱腦損傷、失眠癥及腦疲勞綜合癥。該產品屬于高科技物理治療設備。
NK-IA04J(數碼)型經顱磁刺激儀是方便患者在醫(yī)院外治療而設計的家庭型臺式治療設備。純物理治療,對人體無傷害,其性能穩(wěn)定、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療效顯著
經顱磁刺激治療儀是應用低頻頻譜交變電磁治療技術研制的用于腦部疾病治療的最新型重復性的綜合腦病治療設備。主機內存多種治療頻率和治療強度。
治療時主機可同時顯示輸出的治療信息。該設備通過治療帽中多點電磁發(fā)生器,輸出特定能量的負極性重復性交變電磁,直接透過顱骨達到腦內較深層組織,作用在腦細胞和中樞神經上,使細胞帶電量增加,攜氧能力增強,改善腦細胞的代謝環(huán)境,增加代謝酶活性,使受損的腦細胞代謝加快,增加損傷細胞的可修復性。干擾和抑制異常腦電、腦磁的發(fā)生和傳播,使腦電活動能力增強,促進腦功能的恢復,從而達到治療和改善孩子的自閉。
兒童情緒管理的訓練方法
常見情緒問題兒童
我搭積木如果搭不好,就會把所有積木都推倒拂袖而去;
我的滑板車晚幾天到我就急得全身直冒火;
我不能忍受枯燥的任務,尤其不能排隊,久一點就急得我要上躥下跳啦;
特別生氣時,我想打人,想罵人,還想摔東西……事后我也會后悔,可是總是控制不好自己!
碰不得
總是翹著嘴巴,總覺得自己好倒霉;
什么事都不敢和家里人商量,總是擔心家里人不同意;
家里人叫做的事總是不情愿!總是覺得不開心!但是又不敢說;
愛抱怨
想跟同學們玩,可是總容易誤會同學的意思;
老師也不喜歡我,同學們常故意惹我煩;
媽媽故意讓我多學習,外婆很小氣不肯給我買玩具;
我總是莫名其妙心煩,想發(fā)火。
兒童情緒管理
其實孩子不是不服管教,不聽話,易怒或者“情商太低”,而是需要多一點幫助掌握多一些技巧來保持平和穩(wěn)定的情緒。
因此,新華醫(yī)院臨床心理科,一直堅持開展兒童情緒管理訓練,不僅僅是讓孩子變得“聽話”,而是擁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成為情緒的主人,讓整個家庭擁有更好的情緒氛圍!
兒童情緒管理課程
“
讓孩子學會識別及談論情緒、理他人的感受,學會自我調整和管理負面情緒
認識情緒規(guī)律,擁有更好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和情緒控制力,表現出更穩(wěn)定的情緒、更好的親子關系,更好的學校適應。
父母也參與學習,教導孩子認識管理情緒,同時擁有更平靜的心態(tài)和理智的方式來處理自身的情緒,提升教養(yǎng)方式和親子關系!
專家:家長常忽略孤獨癥癥狀
今年4月2日是第四個“世界孤獨癥日”。北京某院兒科醫(yī)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孤獨癥這個在兒童中發(fā)病率高達千分之一的疾病,現在還很“孤獨”。
“對于孤獨癥患兒來說,早發(fā)現非常重要,但是家長常會忽略孩子的一些癥狀,甚至還會錯誤地理解孩子的行為?!辟Z美香告訴記者,在該院的門診中,翻開《新華字典》隨便讀一個字,就會有患兒脫口說出這個字在哪一頁。隨便說出一個日子,就會有患兒立刻報出那天是星期幾?!敖^不會錯?!痹诒贝罅哼@所精神疾病專科醫(yī)院的兒科中,這些看起來記憶力超群,被成人認為“更具優(yōu)勢”的孩子,其實都是孤獨癥患兒。而他們的家長曾經很得意:以為自己的孩子聰明過人。
“孤獨癥的孩子太多了。”專家告訴記者,現在她每周出兩次兒科門診,每次接診的患兒一半以上都是孤獨癥。專家介紹,孩子一旦患上孤獨癥,多數都會出現社交方面的障礙,六成以上的孩子會伴有智力低下,智力沒有問題的只有10%。目前醫(yī)學界尚沒有搞清楚孤獨癥的發(fā)病原因,也沒有藥物能夠根治。通過治療能夠真正走上社會,獨立生活的孩子微乎其微。大多數孤獨癥患兒都是由家人照看,很多孤獨癥孩子的家長不愿意面對這樣的現實,“有的家長堅決不承認自己的孩子有病,不肯帶孩子到醫(yī)院就診。還有的家長選擇拋棄孩子,兩人離婚把孩子扔給老人。這都對孩子融入社會非常不利?!?/p>
目前醫(yī)學界還沒有找到預防孤獨癥的方法,因此早發(fā)現、早診斷、早干預是關鍵。2至4歲是孤獨癥兒童的最佳干預時間,如果家長能在孩子4歲前帶其就診,醫(yī)生能給出較為明確的診斷并及時進行系統(tǒng)的康復訓練,這部分孩子往往在各方面的功能都會有所提高?!捌鋵嵲缙谧R別不是很難,因為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是否具有孤獨癥的特征就已經很明顯了?!辟Z美香提醒家長,如果孩子在兩三歲時仍然不會說話或者在正常語言發(fā)育后出現語言倒退現象,就應該引起注意;有些孩子喜歡重復地玩某種東西,還常常表現出重復無目的的動作,比如轉圈、揪頭發(fā)等,或者孩子存在感覺異常,比如對疼痛感比較遲鈍等,也要重視。有些現象,正常發(fā)育的孩子在某個階段也可能出現,但孩子如果有多個顯著特征時,家長最好帶孩子到正規(guī)的??漆t(yī)院,請有經驗的醫(yī)生幫助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