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孩子的模仿能力
發(fā)布時間:2021-10-09 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導讀:小孩子正處在語言發(fā)育的重要時期,從不會說話到呀呀做聲,孩子的模仿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長要重視孩子的模仿能力,要善于利用孩子的模仿能力,以更好地發(fā)展孩子的語言發(fā)育。
爸爸媽媽每天都有聽天氣預報的習慣,也喜歡湊熱鬧。天氣預報的詞兒經(jīng)常重復,可讓寶寶跟說,如“杭州晴”“上海陰”“南京有雨”……時間久了,寶寶知道了有太陽就是晴天沒有太陽就是陰天。這些地名每天都重復就像熟人一樣,聽多了寶寶自然喜歡跟著說。個別記性好的寶寶可能還會記住“烏魯木齊”“呼和浩特”等長的名字,這都是經(jīng)常聽天氣預報的結(jié)果。有些寶寶更愛聽廣告中的某段廣告詞,甚至會跟著廣告說“我喜歡”等。yJS21.COm
聽天氣預報,可以測試寶寶語言的模仿能力。寶寶除了跟著爸爸媽媽學習以外,還可以跟著電視、錄音、廣播等媒體學習語言。除了天氣預報外,經(jīng)常重復的廣告詞也是寶寶學習的對象。只要寶寶能跟著說任何詞匯,爸爸媽媽都應(yīng)不斷鼓勵他,會更積極地學習語言。爸爸媽媽一定要每天同寶寶說話,加強溝通,不能僅用模仿媒體來代替對話。
溫馨提示:家長要特別注意,電視有輻射場,千萬不要讓寶寶長久停留在打開的電視機前玩耍,以免寶寶長久受到輻射。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編輯推薦
孩子的模仿對象
孩子的模仿對象
對象一:成人
孩子自出生后,就喜歡觀察和模仿周圍的人了。如果他被允許去做“大人”的事情時會非常高興,比如拿掃帚掃地。孩子不僅會模仿成人的行為,也會模仿成人的語言、神態(tài)等。初學語言的孩子,一開始就是模仿和重復周圍人對他說的話。我們發(fā)現(xiàn),如果平時和孩子說話的人大多數(shù)都是語音標準的人,那么孩子的發(fā)音就會比較好;如果周圍的成人說話都不太標準的話,那么孩子的發(fā)音則會帶有方言的語音語調(diào)。
三歲以后的孩子,已經(jīng)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了。這時,他們開始模仿同性成人的行為和舉止。比如,女孩喜歡穿著媽媽的高跟鞋,或者自己親自照料娃娃。在性別角色的模仿過程中,孩子會學習那些同性成人的行為方式,并且認同那個人或那種角色,這對孩子以后的行為發(fā)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模仿不僅發(fā)生在日常生活中,在游戲中也會有模仿。孩子經(jīng)常在玩耍中扮演某些成人的角色,比如老師、醫(yī)生、司機、廚師等等。這時的孩子不會看到什么就模仿什么。在做游戲的時候,孩子會選擇熟悉的人和事,把自己感興趣的行為通過游戲表現(xiàn)出來。這類游戲被稱為“裝扮性游戲”,對孩子各方面的發(fā)展都十分有意義。在裝扮性游戲進行的過程中,孩子并非純粹地進行模仿,而是會在實際游戲情境中進行創(chuàng)造,比如為游戲角色打扮,準備游戲道具,在游戲中安排模仿對象的行為和工作等等。這時,孩子的創(chuàng)造行為也不知不覺地發(fā)生了。
對象二:同伴
孩子的模仿并不僅僅局限在從成人身上進行模仿和學習。在幼兒園里,孩子之間的模仿也非常明顯。游戲區(qū)的天花板上掛著一個風鈴。孩子們都想讓風鈴發(fā)出聲音,可是風鈴掛得太高了,大家都夠不著。這時,有個聰明的孩子拉來一把小椅子,站在上面,一伸手就夠著風鈴了。其他的孩子看到了,也紛紛去找來小椅子。類似的模仿事件,在幼兒園里天天都會發(fā)生。
對象三:卡通人物
對卡通片中人物行為也是孩子模仿的對象。男孩子喜歡扮演奧特曼和超人,從床上到地上“飛來飛去”,和怪獸、壞人作戰(zhàn);女孩子想當公主或小仙女,穿著漂亮的裙子,手拿仙女棒。然而,由于孩子的知識有限,有些模仿行為對孩子來說是很危險的。比如孩子模仿卡通片中的小動物,把雨傘當作降落傘從家中窗戶往外跳,結(jié)果導致摔傷。因此,家長一定要對孩子模仿的對象加以限制。
孩子模仿守則
為了讓孩子模仿好的榜樣,健康地成長,家長應(yīng)當牢記以下守則:
第一條,適當?shù)慕巧托袨槭痉秾⒆拥某砷L非常重要。
第二條,孩子是面鏡子,爸爸媽媽可以從孩子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在孩子面前要努力做個好榜樣。
第三條,要鼓勵孩子模仿好的行為,對孩子所模仿的不好的行為要加以制止。
第四條,對孩子在模仿過程中出現(xiàn)的自創(chuàng)動作,只要是對孩子和周圍人無害的,不必干涉。說不定,未來的發(fā)明家就在你的身邊。
看電視不能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
整理了看電視不能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希望對父母了解孩子智力開發(fā)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看電視是一種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消遣,適當?shù)目磿娨暣_實能夠起到釋放壓力,放松身心的作用,但若是毫無節(jié)制的看電視,將大把大把的時間放到看電視上面那就會弊大于利了,尤其是對于心智尚未成熟,自控能力低的孩子來說。
如果長時間的看電視,跟現(xiàn)實生活的交流必然會減少,當兒童專注于看電視的時候,對于周圍環(huán)境的注意力會很低,而父母跟他們說的話也會完全的忽略。
有些家長以為讓孩子看電視是在鍛煉孩子的聽說能力,其實這個效果甚微,看電視并不能夠明顯的改善孩子們的語言能力,發(fā)呢減少了孩子們學習語言的時間。
根據(jù)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研究表示,沉迷電視的孩子比不看電視的孩子理解的單詞量要少,而且語言能力并沒有大幅度的提高。
研究學者推論,現(xiàn)在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就是因為語言學習上的遲緩,而且電視機上的人聲與真實世界中的互動截然不同,爸爸媽媽在跟孩子們講話的時候會遷就孩子,把語速放緩或是吐字更加清晰,但是電視機上面的節(jié)目并不一定孩子都能夠看得懂。
學習語言的最好方法還是真人演練,爸爸媽媽們應(yīng)當多陪伴孩子,多跟他們進行語言上的溝通,這不僅能夠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同時還可以增進親子間的感情,而且有人在身邊,孩子們也會比較興奮,將語言文字信息更好的吸收。
還有一個明顯的缺點就是孩子多看電視容易影響了視力,在家里很難調(diào)整幼兒適宜的室內(nèi)光線和收看電視的角度,而孩子的眼部還沒有發(fā)育完全,很容易造成眼部的疾病,例如屈光不正,遠視,斜視等。
總結(jié):給孩子看的電視節(jié)目要有篩選性同時時間一定要有所把握,如此才可以發(fā)揮電視機積極的作用,避免消極的影響,爸爸媽媽們自己也要以身作則,盡量少看電視,多帶著孩子去接觸豐富的世界。
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
一、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平等意識
走進美國家庭,你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玩具和兒童讀物放在令孩子能拿到的地方,墻上門上貼滿孩子們的“美術(shù)作品”,父母親很少強求孩子的言行,甚至不強求孩子稱呼他們爸媽,孩子們像伙伴似的直呼長輩的名字是很自然的事。父母與孩子說話永遠是蹲下來,他們認為,孩子雖小,但也是獨立的人,所以應(yīng)蹲下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充分提供參與和表現(xiàn)的機會,無論結(jié)果怎樣總是給予認可和贊許。
二、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
美國父母看見孩子在墻上亂畫,用嘴咬玩具,拿剪刀在書本衣服等物品上亂剪亂畫,他們會笑嘻嘻的,很高興孩子學會了某種技能,而不是痛惜某件東西被孩子損壞了,然后耐心地告訴孩子一些操作上的技巧和知識。在美國,孩子7-8個月就可坐著特制的桌子自己抓飯吃。他們不擔心孩子弄臟了衣服。
三、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
在美國,父母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孩子從小睡小床,稍大后單獨有一間房子。在孩子處理日常事務(wù)上,父母只幫孩子做一些當時年齡還無法做到的事,凡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盡量由孩子自己去完成,比如兩歲孩子洗澡時,媽媽只幫孩子放好水,脫下衣服,然后孩子自己爬進澡盆,在水里玩一會就自己抹香皂,洗干凈后再自己爬出澡盆。絕大多數(shù)18歲以上的青少年,都自己掙錢讀書。因此,美國社會上的一個清潔工人、一個跑堂的,也可能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一分子。
四、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能力
美國小學在課堂上對孩子從不進行大量的知識灌輸,而是想方設(shè)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園外那個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他們沒有讓孩子們?nèi)ニ烙浻脖炒罅康墓胶投ɡ?,而是煞費苦心地告訴孩子們怎樣去思考問題,他們從不用考試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盡全力肯定孩子的一切努力,去贊揚孩子們自己思考的一切結(jié)論。
要重視孩子的主意
導讀:讓孩子早點學會拿主意,對他們將來的成長意義重大!盡管他們“拿主意”的事往往是些無關(guān)緊要的小事,但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卻是十分重要的。
家長都有這樣的感受,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原來的乖寶寶越來越不聽話了。原來對爸爸媽媽的話是言聽計從的,現(xiàn)在樣樣事情都要“對著干”了。最明顯的就是到商店買玩具了,你想給他買一樣培養(yǎng)動手能力的組合積木,他卻叫嚷著一定要捧回自己的寶貝“奧特曼”;早晨上幼兒園,她死活不穿你準備的衣服,因為她認為不好看,而一定要自己選自己配……
真不習慣啊,孩子越大越難管了!
其實孩子想自己拿主意又有什么不好呢,家長又為什么不開心不習慣呢?原因就在于由于數(shù)千年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中國的孩子往往從很小的時候就被父母固定在一個早已被事先安排好的模式中,父母從小就受到這樣的教育,然后再延續(xù)到自己的孩子身上。結(jié)果就造成許多孩子遇到困難時常常難以獨立解決。有些孩子直到進了大學校門,還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稍稍遇到一點困難便迫不及待地向父母求助。
讓孩子早點學會拿主意,對他們將來的成長意義重大!盡管他們“拿主意”的事往往是些無關(guān)緊要的小事,但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卻是十分重要的。
教育研究表明,兒童的教育模式通常可分為權(quán)威模式、專制模式、放縱模式與忽視模式4種。
專制模式對兒童控制較多,容易造成畏縮、怯弱的意志特點。
放縱教育模式與缺乏關(guān)愛的忽視教育模式中,兒童易形成沖動、魯莽的意志特點。
而民主權(quán)威的教育模式意味著對兒童的平等與尊重,真誠的熱愛與接受,合理的控制與寬容,這是最利于兒童健康活潑成長的教育模式。只有在民主權(quán)威型的教育模式下,兒童才能形成良好的意志果斷性。
所以為了孩子健康的成長,為了培養(yǎng)他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和判斷能力,就請從給孩子“拿主意”的權(quán)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