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戲幫助孩子打發(fā)等待時間
發(fā)布時間:2021-10-06 裝飾餐桌小游戲 育兒小游戲 幼兒園園長小游戲對4歲以內的孩子來說,等待是個難熬的過程。無論是去醫(yī)院、銀行,還是超市、餐廳等,都免不了經歷長長的等待時間,如果父母能事先準備一些小游戲,也許孩子從中還能受益呢!
在餐廳:DIY加趣味
在菜還沒有上桌前,是寶寶最耐不住寂寞的時光,打發(fā)這段等待時間需要媽媽事先做些準備。
看照片認人:事先帶好全家人的照片,其中可以有爺爺、奶奶、叔叔、阿姨,也可以是今天一同吃飯的小哥哥、小姐姐。媽媽邊指點著照片上的人,邊告訴寶寶現(xiàn)場是哪位。
提示:這個游戲適合1歲左右的寶寶。如果寶寶玩膩了這個游戲,也可以指著餐廳里的服務員或者陌生人問寶寶:“那是不是你的阿姨呢?”最后當然應告訴寶寶,她們不是自己家的阿姨。
快樂拓圖案:準備好一支筆和一張紙,把紙放在一枚硬幣、一把叉子或是凹凸不平的桌子上,讓寶寶拿著蠟筆拓下面的圖案。不一會兒,一張紙質的硬幣、叉子等不同的圖案出現(xiàn)在紙上了。
提示:這個游戲適合2歲左右的孩子。不過游戲玩畢,最好帶孩子洗手后再用餐。
制混合飲品:先點上兩杯飲料,最好是紅茶和牛奶,讓孩子用兩根吸管放進嘴里,一根通往牛奶,另一根通往紅茶,同時吸到的兩種飲料在寶寶的嘴里混合成了自制奶茶。
提示:這個游戲適宜于3~4歲的孩子。游戲會讓寂寞的寶寶感興趣的。不過,別讓孩子飲料喝得過多。
在醫(yī)院:簡單而不費力
孩子生病了,精神一般不會很好,所以準備游戲的原則是,簡單而不費力,不然反而容易增加孩子煩躁的情緒。
寶寶不見了:抱著寶寶的媽媽,突然問:“寶寶呢?寶寶怎么不見了?”一邊問一邊用目光掃過能看見的每個角落,甚至還可以在背包或者皮鞋里假裝找寶寶的蹤影。最后看著懷抱里的寶寶說:“啊!你在這里!”
提示:這個簡單的小游戲,非常適合1歲左右的小寶寶,雖然游戲時可能會招來一些異樣的目光,但是只要能逗孩子樂,就沒有什么可以顧慮的。
投紙巾比賽:可以用兩張紙巾揉成小團,然后再準備一張紙或一本雜志,放在距離孩子幾十厘米的地方,看看寶寶能不能成功地將紙巾團扔到紙或雜志所在的區(qū)域內?;蛘吆秃⒆右黄鹜稊S,看誰投得準。
提示:這個游戲比較適合2歲左右的孩子。但是游戲結束后別忘了收起雜志和紙,并將紙巾團扔進垃圾箱。
猜在哪只手:如果寶寶因要打針而哭鬧,可以先問護士要個棉球,先把棉球放在一只手里,然后把手背到后面,變換著棉球所在的位置,最后讓寶寶猜棉球到底在哪只手上。也可以讓寶寶試著操作這個游戲,由你猜。
提示:這個游戲比較適合3歲左右的孩子。如果游戲中,棉球掉到地上,切忌別撿起來再玩,以免污染孩子的手。
在銀行:會安靜學記數(shù)
帶寶寶去銀行,常常要經歷一個漫長而無聊的等待時間。此時媽媽需要準備的小游戲,不僅要培養(yǎng)孩子學會安靜,還要能幫助他了解一些簡單的數(shù)據。
使勁揉紙團:可以用一張銀行單據,把它揉一揉,然后再給寶寶,讓他把紙團揉得更皺些。這個看似簡單的游戲,對小寶寶的吸引力會很大。
提示:這個游戲適合1歲左右的小寶寶。只需一張紙就行,多了就會造成浪費,游戲結束應及時將紙團扔進廢紙桶內。
回贈小秘密:媽媽可以輕聲地在孩子的耳邊說點什么,他一定會集中所有注意力去聽清楚媽媽的話,而且很快會“回贈”另外一個小秘密。小聲說話和聽話可以讓寶寶變得非常安靜而不吵鬧。
提示:這個游戲適合2歲左右的孩子。對于孩子而言,秘密對他們是最有吸引力的。如果在喧鬧的場所,那就更有意義了。
模仿填單據:銀行有很多需要填寫的單據,如果孩子已經學會寫自己的名字和數(shù)字,那就可以讓他在相關空格里填上自己的名字和家里的電話,還可以照著媽媽寫的家庭住址填寫。
提示:這個游戲比較適合3~4歲的孩子。在模仿填單據時,可以讓他在一張紙上反復寫很多次,順便幫他記住這些重要的信息。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給孩子游戲的時間
吃晚飯時兒子忽地問我:“媽媽,什么時候放暑假了呀?”“怎么問起這個?”我驚訝的反問兒子,“今天我們同學在一起說電腦游戲,我很羨慕,但是我知道你是不會讓我現(xiàn)在玩的,等放暑假了我就可以做我想做的事,玩電腦,看幽默書都可以了?!甭犓@樣說,我的心里雖然不是滋味,但是也能體諒他的感受。
是啊,現(xiàn)在的孩子從很小的時候起就被時間趕著跑,一會兒練琴、一會兒練字的,游戲的時間也被削減,使得不能悠閑玩的孩子們,動不動就覺得累,沒有什麼事也會覺得煩,不開心,但是學習的效率卻不是很高,自覺性和主動性也不夠。雖然心里很明白要給孩子充分的時間玩耍,才能使他身心感到輕松愉悅,才能有情感去創(chuàng)造、想象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從而使孩子的個性及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發(fā)展。然而現(xiàn)實中卻總是給孩子一些學習的壓力,無形中也學別的家長那樣,讓孩子學這學那的……
千言萬語,做人父母的,尊重孩子,培養(yǎng)孩子是永遠學習不完的課程,更重要的是:作為家長,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是對孩子的最好教育。
幫助寶寶按時睡覺的小游戲
游戲目的:
建立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讓寶寶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游戲步驟:
1.每天睡覺時,給寶寶洗個澡,然后跟他(她)一起讀幾個兒歌。
2.媽媽把床鋪好,跟寶寶說:“該睡覺了?!比缓笊靷€懶腰給寶寶看。
3.再給寶寶讀一兩篇睡前故事,或是唱一支搖籃曲。媽媽必須確保堅持每天在同一時間、以同樣的順序進行。久而久之,一到媽媽進行這些程序,寶寶就會接受這一套睡前程序的信號,就知道到了要放松,該睡覺的時間了。
游戲互動:
每天的重復動作,會提醒寶寶睡覺的時間到了。當晚上給寶寶洗澡時,可以進行暗示提醒,說“洗完澡,睡覺舒服”。另外,如果寶寶精力很旺盛,媽媽可以花很長的時間給寶寶講故事和唱搖籃曲??傊欢ㄒ寣殞毭靼?,睡覺時間必須睡覺。
溫馨提示:
制訂一個固定的上床睡覺時間,你和你的寶寶都會從中獲益。但這并非意味著必須要一分不差地實行,只是說你應該盡量遵從一個大致的可預知的時間進行。
媽媽須知:寶寶大腦神經發(fā)育尚未成熟,生理上尚未建立固定的作息時間表。寶寶生物時鐘日夜規(guī)律的調整,要倚賴寶寶生理成熟度的配合。大人安排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有助于寶寶的生理成熟。神經系統(tǒng)興奮性較高的寶寶,生理成熟度往往晚些,容易出現(xiàn)睡眠不安的情況。
游戲時間與嬰兒發(fā)展
今天,大多數(shù)人都能充分認識到與寶寶經常進行互動交流的重要性。嬰兒所能體驗到的外部世界的確令人吃驚。然而,通過與大人(和其它孩子)進行互動交流,寶寶從中獲益的程度令人更為驚訝。
每天您都應抽出一定的時間,與寶寶玩游戲并開展互動交流。實際上,您在一天里的任何時間都能以游戲的方式與寶寶進行互動。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把游戲融入生活的方法。比如,你可以在吃飯時玩游戲,也可以把其他日?;顒优c玩游戲相結合。
首先,為提高親子活動交流質量,您應為寶寶選購適齡玩具。現(xiàn)在市面上甚至有適合嬰兒的益智玩具(研究人員最近了解到,嬰幼兒了解世界的能力超乎我們之前的想象。教育專家認為,即使在嬰兒時期,選用適齡的寓教于樂的玩具,并使寶寶開始學習的過程也是尤為重要的。)
如果家里有稍大點的孩子,您也會希望讓他參與到嬰兒的游戲互動中。當然,在孩子與嬰兒游戲時,您需要確定一些行為規(guī)范,確保他們在游戲中都不受傷害。
盡早與您的寶寶進行互動,您和寶寶都能夠從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首先,你們之間的關系將更緊密,感情更融洽,將來對雙方都有好處。其次,寶寶會更多地感受世界,實際上就是較早地開始學習。最后,與寶寶游戲將成為您終生難忘的美好回憶。
孩子認真游戲時別去打擾他
妻子去幼兒園接兒子,看見老師正帶著孩子們做游戲。妻子向兒子招手,兒子看見了,但沒有像平常那樣興高采烈地跑過來,而是嚴肅地擺擺手。
妻子感到奇怪,就站在門邊看。原來,小朋友們排成一隊,扮作火車,而我兒子那時是車站“站長”。當兒子吹響哨子時,火車才能“嗚嗚”地開動。
“火車”開走后,兒子仍站在那里,認真地等著。妻子因為有事,急著回家,就向老師說明情況。老師笑瞇瞇地點點頭,叫我兒子過來。兒子不愿意,說:“我不能走!火車還沒回來呢!”
妻子只好再等。為了早點帶他回家,妻子從挎包里摸出巧克力,朝兒子搖晃,兒子雖然看見了,但就是不過來。
“火車”終于開過來了。妻子又叫兒子,兒子說:“乘客還沒出站,我不能走!”妻子急了,直接進門,想抱兒子回去。兒子掙脫她,說:“我還要叫火車讓道!不然,它們會相撞的!”
妻子不再理他,硬是將他帶出幼兒園,弄得兒子一路上哭哭啼啼。
晚上,妻子對我說起這件事,并批評在場的兒子,說:“小孩子,要聽話,以后別叫媽媽等得著急!”兒子竟然還沒有忘記自己的“站長”身份,說:“但是,我要守在那里,不然火車會出大事的!”
當時我很感動,堅決支持兒子的做法,“嚴厲”批評妻子強行帶走兒子的錯誤行為。
事后,妻子很不滿:“你就是這么當爸爸的?!”我解釋道:“在我們成人世界里,有多少像孩子做游戲這樣認真的?哪怕只有一半人,我們的社會就能大變樣!”而且,當一個孩子認認真真做游戲的時候,千萬不要去打擾他,讓他自小擁有一種嚴謹、認真、追求完美的精神——有何不妥呢?
育兒心得:如何幫助孩子建立時間體系
育兒心得:如何幫助孩子建立時間體系
最近頻繁和媽媽們聊到興興的作息時間,在此,我把這幾年與興興一起建立時間體系的心得與大家分享一下。
說到底,其實就是對時間能做到充分利用,這究其根,是專注力的問題,如果一個孩子的專注度夠高,那么,他就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也就是該做什么就做什么。
從這個角度談起,首先要聊聊秩序期。
孩子在2歲左右會出現(xiàn)秩序期,秩序期是孩子形成秩序感的時期,他對于秩序的完美,有著一種近乎頑固的追求,比如,東西就應該放在哪里、哪件事就應該先發(fā)生、誰應該做這件事,等等。專家分析,兒童秩序的敏感期呈現(xiàn)螺旋式上升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了秩序的破壞而哭鬧,秩序一旦恢復就會安靜下來;第二,為了維護秩序而說“不”,自我意識開始萌芽;第三,為了維護秩序而執(zhí)拗,一切要重新來。如果孩子能順利通過秩序期,他就能很好的構建自己的秩序感,會認同諸如排隊、輸贏這種事情,因為原本世界就是按照一定的秩序來運轉的。如果,孩子在構建秩序感的時期,被粗暴的打斷,他就會秩序出現(xiàn)混亂,認為事情是可以隨意改變秩序,比如不排隊,比賽一定要贏等等。家長們如何判斷秩序期的到來呢?孩子在這期間會有非常奇怪甚至是任性的舉動,比如興興在秩序期的時候,他每次要尿尿之前,一定要跑到自己的房間去,坐在小板凳上搖搖腿,然后再去尿尿。家里人一開始會著急,擔心他尿褲子上,正好這之前我與梅梅聊到這個話題(非常非常感謝親愛的,給我這么多理論的分析和說明,興興的健康成長與你的貢獻有很大的關系),于是,我告訴家人不要去干擾他,尊重他的行為。事實上,這段時間迅速就通過了。興兒的秩序感建立的很好,這一點對于他以后能迅速建立時間體系有很大的關系。因為有秩序感的孩子,能有條理的安排時間。
接著就是孩子的專注力敏感期,這會出現(xiàn)在孩子的3歲左右。這期間孩子會有一種狀態(tài),就是我們慣常說的不愿意理人,其實,這是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他在形成自己的專注力。當然,不同的孩子性格不同,不過總體說起來,孩子在這期間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xiàn)所謂的不愛招呼人的情況。
有一種情況是很常見,但是對孩子專注力影響很大的。比如孩子正在看書或者做什么事情,老人看到孩子那種可愛的樣子,會忍不住過去抱抱,又或者對孩子說:“叫一個……”,這是大忌啊。我在興興的專注力敏感期,告訴家里人,不許去打擾他做事情。不過這個階段確實與我們說的禮貌會有沖突,比如有人來家里,禮貌上是要孩子稱呼對方,可是,這就是打擾了孩子。記得有一次一個朋友來我家,她孩子在車上等她,我下去的時候,孩子正在看書,她下意識的讓孩子叫我,可以想見,孩子沒理我。正好孩子3歲,我給她說:“沒關系,不要打擾她,這是對她的禮貌”。那次是朋友過來和我交流育兒心得。
專注力敏感期盡量做到保護孩子,給她一個安靜的空間。在專注力敏感期,可以輔以一些條件,比如給孩子提供一個相對固定的游戲空間,例如陽臺、自己的房間,孩子如果有一個固定的空間游戲、看書、玩玩具這些,那么,在進入那個場地的時候,他就能習慣的進入一種狀態(tài),安靜下來做這件事情(這里的安靜,是指他能盡快進入做這件事情的狀態(tài))。
我當時給興興買了工作地毯,他要玩玩具的時候,先把工作地毯拿出來,放在客廳,這么一是地方可以變化,二是我可以更好的和他互動。我可以在客廳一邊做我的事情,一邊陪著他。3歲左右的孩子,在玩耍的時候,身邊有人陪伴著,他會感覺到安定和安全,從而更加容易進入專注的狀態(tài)。
現(xiàn)在,開始來說如何制定時間計劃,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
先從學前說起。興興4歲開始,就要玩游戲,這是每個孩子都無一避免的。曾經我想過不要他做這些事情,但是侄女的一句話提醒我:“你這么做,會讓他沒法與同學之間交流的?!奔热徊荒芑乇?,就只能和他一起討論如何玩游戲,時間怎么規(guī)定。
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小學,上學期間,周一到周五都是不能玩游戲的,只能周末,平時周末我們都在家,也比較好管理。所以,更多的是假期孩子在家,如何辦。畢竟老人是不太容易約束到孩子的。于是,我和興興商量他每天的游戲時間,他自己提出要求和做不到如何辦。
幼兒園階段,我和興興約定的是每次玩游戲15分鐘,一天可以玩4次。如果是多玩了一次,那么第二天的游戲時間取消2次;如果是多玩了2次,那么,就取消2天的游戲時間。這里有一點要提醒注意的是,孩子在最開始和你約定所謂懲罰方式的時候,他是沒法想象這個懲罰自己是否能真的做到。所以,孩子一旦出現(xiàn)了違反約定被懲罰了以后,要給他修改懲罰的機會。甚至包括游戲的時間安排這些,都是可以根據情況來調整,前提是一定要孩子自己來提;或者是你和他一起商議決定。
這里還需要提醒一點的是,孩子畢竟是孩子,真的稍微16分鐘或者是多一點點,那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一定要給孩子一個機會爭取自己的權利,這里強調孩子的參與性,是要從小就培養(yǎng)他管理自己時間的能力,信任他,讓他管理自己的時間。
這里說一個題外話,興興小的時候,出現(xiàn)過一個事情,如果我給他買了新玩具,晚上沒玩盡興,就去睡覺的話。第二天一早,他會很早就起來玩,甚至6點過。這對他的睡眠是不好的。因此,我和他有一個約定,早上9:30之前不能做看書和聽英語以外的任何事情。從那時候到現(xiàn)在,他一直都這么遵守著。這讓我很欣慰。說實話,我有兩次周末醒來,發(fā)現(xiàn)孩子在樓上,我會存著一種不好的心情上樓,想象著抓一個現(xiàn)行,他正在玩游戲。事實上,每次,他都在安安靜靜的看書。對此,我非常慚愧。所以我說,我們一定要信任孩子,你選擇信任,孩子就能做到。
再來說小學階段。小學學習是一個全新的狀態(tài),對孩子和對我們來說,都是如此的。對孩子來說,一開始就要養(yǎng)成一些固有的習慣,非常重要。有研究表明,23天形成一個習慣,你要能堅持做到,這習慣就能形成。
興興一般是回家洗手以后,就直接進入自己的房間寫作業(yè),接著彈琴,這些事情完成以后,吃晚飯。飯后做他今天的主題學習,時間半小時。周一英語、周二數(shù)學、周三語文、周四自由時間,周五晚上固定上英語課。接著就是15-20分鐘的英語閱讀。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能在8:20之前完成,那么到8:20之間的這段時間就給交給他自己自由安排。因為每天的作業(yè)所需要的時間不一樣,所以有些時候會有一些剩余的時間。(興興8:30睡覺,從今年起,調整到9:30,增加的時間是為了拿出半小時讓他鍛煉)。
這里來解釋一下什么叫做主題學習,比如數(shù)學。不是一定要做題,可以看數(shù)學趣味書籍,玩撲克,甚至是和我一起討論今天的數(shù)學學習情況,只要是與數(shù)學有關的,都算。很多媽媽在和我聊到這個話題的時候,總是很困惑,以為孩子們就是做題看書。真不是這么的,是通過這段主題學習時間,提高孩子對這個學科的學習興趣。所以需要我們用心去發(fā)掘一些有意思好玩的東西來配合他的主題學習。英語主題學習時間,是可以看英文視頻的。
這里有一個原則,剩余的自由時間,不能玩游戲和看電視,周一到周五都是這么規(guī)定的。
這里還有一個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如果是多余的時間,交給孩子自己處理,他會因為想要早點做完作業(yè),早點玩導致作業(yè)質量不好。興興確實一開始也就出現(xiàn)了這種情況。為此,我和他有了新的約定(任何約定都要根據情況適時調整,要適用的才是有效的),如果他做錯一道題目,這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他做錯了2道題目,那么,就要扣除他5分鐘的休息時間;如果是做錯了3道題目,那就要扣除10分鐘,諸如此類的??鄢臅r間不是拿來學習,是直接提前睡覺。如果被扣除的時間超過20分鐘了,也會考慮取消第二天的自由時間,他要用這個自由時間來學習。
這里,大家會看到下午放學回家以后,他沒有出去玩耍的時間。是的,這是一個癥結所在。這與興興的個性有關,他更愿意選擇在家。所以我周末的時候,會盡量帶他出去,和小朋友們一起瘋玩;帶郊外去運動。其實,我也常常擔心著他會因為平時晚上不出門,導致與小朋友們的交往不好,事實上,通過與老師的交談和我的觀察,這是我多慮了,他有著自己的交友方式和玩耍習慣。我要尊重他自己的行為方式。當然,如果我們在一旁觀察,孩子因為呆在家,出現(xiàn)了一些不好的情況,比如非常內向或者有些膽卻,那就需要我們給予幫助,甚至是鼓勵他出去。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做父母的一定要用心,根據自己孩子的表現(xiàn)來及時調整自己的處理方式。興興的情況僅僅適合他自己。
假期里,我會和興興制定一個學習時間表,在這之前,我會和他一起討論,將他所需要做的事情分為3類,第一類是他必須做的,比如暑假作業(yè);第二類是我和他達成一致要做的,比如彈琴;第三類是他想要做我不愿意的,呵呵,那肯定是玩游戲。這里申明一下,我不是不愿意他玩游戲,如果對眼睛沒傷害,我是愿意的。因為玩游戲是促進智力發(fā)育的。
按照這種分類,我們擬定好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之間,每個時間段應該做什么。興興自己會對照這個時間表勾畫每天的完成情況,每項后面有一個評分1-5,分值越高,做得越好。他自己給自己評分。我們做的事情就是每天晚上回家以后,看他的完成情況。根據他自己的評分和他交流,分析一下哪些做的比較好,是怎么做到的;哪些做的比較差,應該如何改進。有一天他的鋼琴打分3分,他說自己想要彈完了就去玩,所以沒能安靜下來。我告訴他,無論如何,他都要彈夠那么多時間,快慢有何分別?他想想,也發(fā)現(xiàn)了,喔,原來并不因為他彈的快,時間就跑得快。哈哈!他知道了其實沒區(qū)別的時候,就會好好彈琴了。
有媽媽想要看我的作息時間表,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父母要根據我上面提及的三種類來和孩子一起分析,安排自己的時間。因為假期時間夠長,所以每天的主題學習時間一般都是1個小時。
這個作息時間表,一般一周以后,我會和興興一起商量,是否調整。要給他調整的機會,比如,他原來確定的是一次游戲時間20分鐘,可以允許他延長到25分鐘。是的,孩子一般要求調整的,肯定都是他玩耍的時間。所以,只要不是太過分,我都會同意。對我而言,一個能執(zhí)行的作息時間表,才是好的作息時間表。如果他的一些不過分的要求你都不愿意滿足,他又如何遵守這么多的規(guī)定呢?給孩子責任的同時,一定要給他權利。
一般我每天回家,都會首先問他:今天開心嗎?有什么高興的事情和我分享的。我不會第一句話就問他,你今天的作業(yè)做完了嗎?你彈琴了嗎?有時候,我想要聽他彈琴,我會說:“興興,媽媽好喜歡那條曲子,你可以彈給我聽嗎?”大凡這種時候,他就馬上去彈了,還微笑著給我解釋曲子的抑揚頓挫。
媽媽們,引導孩子建立時間體系,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其中需要的是你的堅持,溫柔的堅持;和你的智慧,這源于你對自己孩子的了解程度。
合理的利用時間,這是孩子的一種能力,尤其是到了高年級的時候,這就顯得越發(fā)重要。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需要的是你和孩子一起交流,討論,并且一起執(zhí)行。孩子在這過程中,有了進步,要給予鼓勵和表揚。有一種比物質更有效的表揚是:媽媽真是開心,因為你如此努力。
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幾種親子游戲
方法1: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拼圖,拼圖的難度要逐漸增加。拼圖能鍛煉孩子的觀察能力,孩子在拼圖時,很容易投入,不知不覺中,能坐定的時間就長了,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長了。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拼圖時,要積極鼓勵孩子將圖拼完整,家長還可以把孩子拼好的圖裱框掛在家中,讓孩子體驗一下成就感。
方法2:爸爸媽媽可以在給孩子講故事前,先向小朋友提出問題,讓孩子帶著問題去聽,聽完故事后讓孩子回答問題。帶著問題聽故事,孩子會比較集中注意力,聽故事會格外仔細。
方法3:在生活中,爸爸媽媽可以經常請孩子幫忙拿各類小東西,從一件到幾件不等,請孩子一次性完成。比如:“請你幫我拿一個梨、水果刀,還要紙巾和一些牙簽?!边€可以經常讓孩子向其他長輩傳話,“告訴你媽媽,記得上樓的時候去拿報紙。”語句可以從簡短的過渡到長一些的。
方法4:給孩子準備一些CD和圖書畫面內容相配套的圖書,這種圖書是以聽磁帶為主,用圖片來加深理解,這種以聽、看為主的學習方法,對孩子將來的小學學習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要讓孩子做事專心致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爸爸媽媽需要長期努力的一項工作。培養(yǎng)兒童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其具體實施方法也不盡相同。您可根據孩子專注力發(fā)展的特點,采取適當?shù)姆椒?,有計劃、有目的地訓練和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只要你采取科學的方法和態(tài)度,努力去做,一定會取得成功。
編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