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淘氣是孩子成長的必經(jīng)階段

發(fā)布時間:2021-09-28 兒童成長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導讀:孩子總是在不斷地尋找著淘氣的對象,并以此為樂。為了不傷害孩子的自發(fā)性,就應盡量容忍孩子在這一時期里淘氣,當然也不是永遠支持下去。

會爬之后,孩子充滿活力的表現(xiàn)真是隨處可見。前面我們已經(jīng)講過,孩子所到之處無不在淘氣。

在這之前,孩子自己不能動,即使被什么東西吸引,也無法接近它。而現(xiàn)在會爬了,放在低處的東西可以伸手拿到,這真是一個不小的進步。當孩子朝著目標拼命爬過去的時候,他的眼睛里閃爍著明亮的光,真可謂充滿了熱情和活力。

事實上,孩子總是在不斷地尋找著淘氣的對象,并以此為樂。如把餐巾紙一張一張地從盒子里抽出來玩耍、把隔扇拉門搗個洞、把書從書架上抽出來、撕報紙、玩電插座、按動電視機的按鈕……真是數(shù)不勝數(shù)。

當然,如果嬰兒去碰不干凈的東西,成人要一邊說:“臟臟”,一邊把它拿走。危險的東西也不能讓孩子去碰,但是,只要沒有什么危險,就應盡可能地對孩子的活動少加限制。家有年幼的孩子,房間凌亂不堪是必然的,對此要以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

為了不傷害孩子的自發(fā)性,就應盡量容忍孩子在這一時期里淘氣。

我提議盡量容忍孩子淘氣,其實還有另一層意思,那就是,孩子的淘氣不會永遠持續(xù)下去。

前面曾經(jīng)說過,淘氣是建立在探索欲望上的行動,所以,當孩子通過淘氣使探索欲望得到滿足后,便不會繼續(xù)做了。前后最多不過一兩個月時間。我把其稱做“淘氣的畢業(yè)”。

如果孩子的淘氣一直持續(xù)下去的話,就必須在恰當?shù)臅r候給予制止。但是同樣的調(diào)皮事情,孩子不可能永遠做下去,即使不加以禁止,到了一定時候,孩子自己也會停下來的。【f236.cOM 活動范文吧】

對于孩子來說,做調(diào)皮的事情確實有他的理由,不做了,也有一定的原因。若是加以壓制,孩子就不能夠完成淘氣這個自發(fā)性的發(fā)展所必需的課題。因此最好的辦法是:盡可能地容許孩子淘氣,等待他自己從淘氣中畢業(yè)。

孩子調(diào)皮搗蛋把父母搞得頭疼,這也是個事實,因而有必要盡量減少其危害程度。比如,把容易摔壞的東西放到孩子的手夠不到的地方,用膠帶紙貼好電視機的按鈕等等,想出一些妥善的解決方法。但是,如果搞得孩子一點也沒法淘氣了,便不能夠滿足他的欲望。所以,也應設法準備一兩個孩子可以隨意使用的櫥柜,里面放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父母設計這些事情,其實也是件挺有趣的工作。

在我們家里,當我的孫子、孫女長到開始淘氣的年齡時,我們便把梳妝臺提供給了他們,把有危險的或不能隨便動的東西拿走,并在抽屜里放入沒有危害的面霜和幾個容器等。孫子、孫女們都分別在某一時期迷上了梳妝臺,盡情地淘氣了一番。

如果孩子的淘氣令媽媽傷腦筋,比如在門上瞎涂亂畫,就可以這樣對他說:“在這兒畫可不行,快停下。我們換一個地方……”然后找個合適的地方,貼上一張大一點的紙,讓孩子愛怎么畫就怎么畫。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師資料閱讀

淘氣孩子就是多動癥嗎


導讀:淘氣與醫(yī)學上所說的兒童多動癥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正常兒童的頑皮現(xiàn)象,后者則屬異常的行為障礙。

對于愛蹦愛跳愛跑、且不愛順從家長的孩子,人們習慣地稱之為“淘氣”。由于淘氣的孩子活潑、喜動,有些家長便懷疑得了多動癥,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實際上,淘氣與醫(yī)學上所說的兒童多動癥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正常兒童的頑皮現(xiàn)象,后者則屬異常的行為障礙。從醫(yī)學角度看,兒童的生理特點是:身體和心理發(fā)育都很迅速,但還不成熟,所以他們幼稚、天真活潑、精力充沛,似乎有使不完的精力,對外界的一切事物他們倍感新鮮,總想親自摸一摸,動一動,“實踐”一番,又因兒童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以皮質(zhì)下中樞活動占優(yōu)勢,大腦的抑制能力不如成人,所以他們表現(xiàn)活躍,卻不穩(wěn)定,易激惹,不聽話,也不像成人那樣坐得住,因此孩子貪玩、喜動、淘氣是符合兒童生理、心理發(fā)展特點的正?,F(xiàn)象。如果比較小的孩子整天孤僻、少動,象個“小大人”,反而可能是不太正常的現(xiàn)象了。

閱讀是兒童的成長階梯


導讀:孩子閱讀能力的養(yǎng)成,不在于家中書的多少,在于父母精心的講述。你只有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播下讀書的種子,才能獲取他成長的果實。

我們民間有個古老的習俗——“抓周”。小孩子滿周歲時,在炕上放了各種玩物和生活用具,任孩子爬來爬去地抓。老人們說:若抓著銅錢,將來會經(jīng)商;抓著刀槍,將來喜歡習武;抓著筆墨,將來自然愛好讀書做學問了。

其實“抓周”不過是個樂呵,是大人們對孩子的將來寄予的一種希望。孩子愛不愛讀書,不是“抓著筆墨”那樣簡單的事。在現(xiàn)代信息高度發(fā)達的經(jīng)濟社會,讀書、求知、獲取謀生的技能是擺在每一個人面前必須跨越的坎。幫助孩子順利地跨越這道坎的首任教師,只能是父母。因為閱讀能力是后天培養(yǎng)的,不是“抓周”抓到的。

閱讀從小開始

閱讀是一種復雜的智力活動,它包括感覺、知覺、注意、記憶、思維、想象等心理因素。幼兒最初的閱讀是從聽故事開始的。一代一代的母親出于本能,當寶寶還在襁褓中或者還在咿呀學語的時候,她們就把從老輩人那兒聽來的故事一遍遍地講給孩子聽,會把身邊的鄉(xiāng)土人情加上自己兒時的夢想編織成美妙的童話灌輸孩子。那么在物質(zhì)生活水平已經(jīng)十分豐富的今天,故事不再是媽媽們口傳心授給孩子,而是被美麗多彩的圖畫書所代替。幼兒的眼睛和耳朵,視覺和聽覺同步地被調(diào)動起來了。

兩歲之前的幼兒正處在語言的萌芽期,也被稱為是前閱讀期,他們把圖書當玩具用手拍打玩耍,也能夠指著物體示意,用身體的動作代表語言。比如:看到書上畫的電視,他會用眼睛在屋子里尋找,然后手指著電視。看到書上的笑臉,他會做出笑的模樣。那么,父母給他讀書、講故事,主要是培養(yǎng)他的語言能力,幫助他學會正確地說話。

新西蘭圖書館員多羅西?懷特說:“圖畫書是孩子們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見到的書,是人在漫長的讀書生涯中所讀到的最最重要的書。一個孩子從圖畫書中體會到多少快樂,將決定他一生是否喜歡讀書。兒童時代的感受,也將影響他長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

兩歲之后,幼兒的智力借助語言的翅膀迅速發(fā)展。他們會一邊翻書一邊自言自語地“念書”,還經(jīng)常要大人給他講聽過無數(shù)遍、已經(jīng)相當熟悉的故事,甚至要求大人指著畫書上的字,一個一個讀給他聽。這是幼兒在從熟悉的故事中,驗證自己的預知能力,并獲取自我、樹立自信。

隨著幼兒一天天的成長,圖畫書與玩具一樣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但是,對幼兒來講書與玩具又有本質(zhì)的不同。玩具能夠組合,能夠改變形狀,可以發(fā)聲,可以是動態(tài)的,幼兒獨自就能玩耍,在自娛自樂中開動腦筋,玩出新意。

書卻不同,它是無聲的、靜止的、平面的,很少有幼兒能自己看上好長時間的,需要親子共讀。在父母生動激情的講述中,能激發(fā)幼兒對圖畫書的閱讀興趣,幫助他提高感受和理解能力,逐漸學習領會新知識。在親子一問一答的交流中,讓幼兒感知各種特色的書面語言,增加詞匯量,并把書中的故事內(nèi)容與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從而不斷地充實擴展著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逐步完成社會化發(fā)展。可見父母的啟蒙有著不能忽視的作用。

做生意的周先生夫婦,很注意對寶貝兒子的培養(yǎng)。從兒子一歲起,他們就買了大量最新的益智圖書和玩具,整整擺放了一屋子?,F(xiàn)在兒子已經(jīng)上大班了,對書一點興趣也沒有,整套整套的新書連封盒都沒有打開。兒子成天不是玩槍炮,就是打“游戲”。也難怪,周先生夫婦倆忙自己的生意,根本就沒和兒子一起讀過書、講過故事。兒子怎么會對書感興趣呢?

作家孫友田的故鄉(xiāng)在黃河故道邊,他小的時候家里的日子很苦,母親不識字,家里也沒有書,然而精神生活卻很豐富。母親用“明月星光陪伴”他的童年,用“智慧才華啟迪”他的想象。于是,他在母親綿綿不斷的歌謠和故事中長大。正如他在優(yōu)美的散文《月光啟蒙》中所說:母親“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風趣的民歌民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p>

這又一次證明了,孩子閱讀能力的養(yǎng)成,不在于家中書的多少,在于父母精心的講述。你只有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播下讀書的種子,才能獲取他成長的果實。

是淘氣還是多動?


導讀:注意力障礙的很多行為表現(xiàn)與淘氣行為十分相似。比如,兩者都可能出現(xiàn)上課不專心聽講、搞小動作、影響和妨礙別人的學習以及破壞課堂紀律等行為,家長也常常誤認為注意力障礙的兒童只是淘氣而已,或者將淘氣歸為注意力問題。

很多家長來咨詢時,常常抱怨孩子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分心、講話,認為孩子有注意力障礙。是不是孩子只要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就一定是注意力障礙呢?其實,我們應該更多地了解造成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地給孩子貼標簽。

造成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智力落后或超前導致注意力不集中,這類孩子或者由于智力低下,上課無法聽懂講課內(nèi)容而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由于過于聰明,上課內(nèi)容對其來說過于簡單,不能吸引其注意力;教學內(nèi)容枯燥乏味,教師不能夠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自然會出現(xiàn)分神的現(xiàn)象;生理原因例如孩子感冒、身體不舒服等也是重要影響因素。

在排除上述四種可能的情況下,就可以判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可能是由注意力障礙所致。這類兒童就是多動癥兒童,他們注意力的不集中具有跨場合、跨時間的一致性。這些孩子無論上什么課,無論上什么內(nèi)容,都無法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課。

注意力障礙的很多行為表現(xiàn)與淘氣行為十分相似。比如,兩者都可能出現(xiàn)上課不專心聽講、搞小動作、影響和妨礙別人的學習以及破壞課堂紀律等行為,家長也常常誤認為注意力障礙的兒童只是淘氣而已,或者將淘氣歸為注意力問題。

其實,兩者存在本質(zhì)不同。淘氣只是行為問題,由外在環(huán)境造成,與兒童性格有關;而注意力障礙則是內(nèi)在神經(jīng)失調(diào),是非環(huán)境的,其行為表現(xiàn)存在跨時間、跨場合的一致性。

那么,家長應該如何對二者進行區(qū)分呢?首先,淘氣行為可能是因為與家長、老師關系不良所導致的。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歡數(shù)學老師,于是每當上數(shù)學課時,便故意擾亂課堂秩序。而注意力障礙兒童無論與老師關系如何,都會出現(xiàn)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現(xiàn)象。

其次,淘氣兒童擾亂課堂紀律的行為可能是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他們只有在得到別人的關注時才有滿足感。而注意力障礙兒童的行為則是毫無目的和不可控的。

最后,注意力障礙兒童的行為存在跨時間、跨場合的一致性,而淘氣行為只是在特定場合才表現(xiàn)出來。比如,注意力障礙兒童的不聽講行為無論是在什么課上都會出現(xiàn),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淘氣兒童可能只是在某一門課上才出現(xiàn)不聽講行為。注意力障礙兒童無論是在自己家、在學校,還是在陌生人家里,都有可能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而淘氣兒童則有可能只是在某一特定場合,比如在家時才出現(xiàn)。

因此,只要老師和家長把握好以上標準,就很容易辨別孩子到底是注意力障礙還是淘氣問題了。

過去人們認為,注意力有問題的兒童應該是在所有的活動包括游戲中,其注意力也是不能集中和保持的。但是,隨著人們對其認識的加深,心理學家更多地強調(diào),注意力障礙的關鍵不在于注意力過程的缺損,而是人的自我控制能力低下和自我管理的缺陷。注意力障礙的實質(zhì)是自我控制能力缺陷。很多事實表明,多數(shù)兒童注意力不集中只是表現(xiàn)在學習方面。

研究表明,注意力缺損多動障礙兒童的抗拒誘惑能力低于正常兒童。一項研究考察了69名被診斷為注意力障礙的兒童和43名正常兒童。研究人員讓他們先玩一種玩具,然后告訴他們,當老師出去后,不能碰這些玩具。之后,老師出去3分鐘。研究人員通過單向玻璃觀察記錄兒童的行為。結(jié)果表明,注意力障礙兒童平均觸碰玩具的時間高出正常兒童的35%,頻率也是正常兒童的兩倍。正常組的兒童能夠使用一些延遲滿足的策略來控制自己,如對玩具說話,數(shù)一數(shù)有多少玩具等。而注意力障礙組的兒童沒有這樣的策略。

因此,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家長常常抱怨,我的孩子為什么一玩起游戲機來眼睛都不眨一下,可是一寫作業(yè)就拖拖拉拉。其實,游戲與學習的一個最大不同就是,前者能帶來立即的快樂滿足,而學習帶來的滿足是將來的。游戲只需要人們按照現(xiàn)有的快樂去做,而通過學習活動獲得快樂則是長期的,需要計劃且不能即時滿足。

總之,游戲不需要自我控制,學習則需要,而注意力障礙兒童缺少計劃,自控能力落后,不能延遲滿足。所以,在進行與學習相關的任務時,自然就表現(xiàn)出多動、注意力渙散等現(xiàn)象。

相關推薦

  • 孩子成長的關鍵階段 “讓自己成長為自己”,讓孩子成長為不同于其他人的極富個性的自己,家長和老師都可以在對孩子教育的整個過程中不斷地自我教育和自我發(fā)展。 人的意識是階段性的發(fā)展,7年為一個周期,孩子成長通??梢苑譃槿缦氯齻€...
    2021-11-05 閱讀全文
  • 孩子成長三階段“教育要點” 讓自己成長為自己,讓孩子成長為不同于其他人的極富個性的自己,家長和老師都可以在對孩子教育的整個過程中不斷地自我教育和自我發(fā)展。 人的意識是階段性的發(fā)展,7年為一個周期,孩子成長通??梢苑譃槿缦氯齻€階段...
    2021-12-10 閱讀全文
  • 學英語第二階段-成長階段 成長是小學一二三年級時期,只要關注三件事:進入體系、聽說突破、自然拼讀即可。 兒童英語體系有很多中分類:標準體系是教學大綱、課程大綱、義務教育等階段大綱;測評體系就是諸如考試,各種測試等;課程體系就是...
    2021-06-18 閱讀全文
  • 學齡兒童階段孩子的成長特點 孩子的成長歷程很漫長。有人曾經(jīng)問我,孩子多大了,才算是長大了? 我說,只要媽媽還有力氣,或者更夸張一點說,只要媽媽還有一口氣在,孩子就不算是真的長大了! 面對這么漫長的成長歲月,從6歲到12歲,也就是...
    2021-03-27 閱讀全文
  • 孩子發(fā)脾氣的“5個階段” 孩子發(fā)脾氣的“5個階段” 最近有個媽媽留言:“我兒子不管說什么都聽不見,就一直哭。也不說為什么哭、怎么了。反正不高興就哭。你就拉個窗簾他都能哭半天”!其實,這肯定不只是一位媽媽的煩惱。因為很多媽媽都回...
    2021-05-26 閱讀全文

“讓自己成長為自己”,讓孩子成長為不同于其他人的極富個性的自己,家長和老師都可以在對孩子教育的整個過程中不斷地自我教育和自我發(fā)展。 人的意識是階段性的發(fā)展,7年為一個周期,孩子成長通??梢苑譃槿缦氯齻€...

2021-11-05 閱讀全文

讓自己成長為自己,讓孩子成長為不同于其他人的極富個性的自己,家長和老師都可以在對孩子教育的整個過程中不斷地自我教育和自我發(fā)展。 人的意識是階段性的發(fā)展,7年為一個周期,孩子成長通??梢苑譃槿缦氯齻€階段...

2021-12-10 閱讀全文

成長是小學一二三年級時期,只要關注三件事:進入體系、聽說突破、自然拼讀即可。 兒童英語體系有很多中分類:標準體系是教學大綱、課程大綱、義務教育等階段大綱;測評體系就是諸如考試,各種測試等;課程體系就是...

2021-06-18 閱讀全文

孩子的成長歷程很漫長。有人曾經(jīng)問我,孩子多大了,才算是長大了? 我說,只要媽媽還有力氣,或者更夸張一點說,只要媽媽還有一口氣在,孩子就不算是真的長大了! 面對這么漫長的成長歲月,從6歲到12歲,也就是...

2021-03-27 閱讀全文

孩子發(fā)脾氣的“5個階段” 最近有個媽媽留言:“我兒子不管說什么都聽不見,就一直哭。也不說為什么哭、怎么了。反正不高興就哭。你就拉個窗簾他都能哭半天”!其實,這肯定不只是一位媽媽的煩惱。因為很多媽媽都回...

2021-05-2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