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案例:不想跟你那樣做!

發(fā)布時間:2021-06-02 幼兒園做教案 幼兒園案例 小班教育筆記案例

教師:“請你跟我這樣做……”幼兒:“我就跟你這樣做……”這個簡單的模仿游戲很受孩子們的歡迎??删驮谝惶斐燥埱?,我正帶著孩子在玩這個游戲,臻臻突然站起來說:“老師,我不想象你那樣做!”我一聽愣住了,馬上停下來問她為什么?她搖搖頭說:“就是不想!我想做和老師不一樣的動作。”

聽完后,我想,如果強行拒絕臻臻,她一定會對游戲產(chǎn)生反感。于是,我靈機一動說:“那好,臻臻就和老師做不一樣的動作吧?!庇螒蛴珠_始了,臻臻做的每一個動作都和我不一樣,我拍手,她就做舞姿動作;我做小花貓,她就學老虎……慢慢地好多小朋友低聲說著:“老師,我也不想跟你做一樣的?!笨吹胶⒆觽儗τ螒蛞?guī)則變化比較感興趣,我說:“好,我們把兒歌改成:請你跟我這樣做,我不跟你這樣做。每個小朋友的動作都要跟老師的不一樣?!庇螒蛑匦麻_始,孩子們特別的認真,他們創(chuàng)編了許多平時沒有的動作。我看到了這樣的變化比單純的模仿更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帶動每一個孩子都參與游戲,而且使孩子的反應(yīng)能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得到發(fā)展。游戲結(jié)束后,孩子們?nèi)匀皇峙d奮,都說:“老師,這樣真好玩!”

案例分析與反思:

以上的案例讓我覺得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不要忽視和反對孩子的意見和想法,應(yīng)該把學習的權(quán)利交給學習的主體——幼兒。

新教育主張以人的個體生命為本位,根據(jù)個人發(fā)展的需要確定教育的目標并實施教育,從知識的人本化和學習的人本化出發(fā),引導每一個幼兒發(fā)展個性、舒展自我,達到人的“自我實現(xiàn)”,這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它通過對教師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的變革,為學生終生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進一步確立教育民主的思想,充分尊重、信任、激勵幼兒;進一步確立以幼兒為主體的思想,千方百計調(diào)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幼兒自主發(fā)展。[勵志的句子 WWW.djz525.cOm]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擴展閱讀

案例:給你時間 讓你想一想


快到離園的時間了,我正組織小朋友收拾自己的東西,忽然聽到一陣哭聲,尋著哭聲望去,我看見涵涵她們那組正鬧哄哄地,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

“怎么了?”我走過去問到。

“老師,涵涵不還我東西???,那是我的小汽車?!敝壑劢兄?/p>

“哼,不給,我要玩。我都給了他東西玩,我也要玩他的玩具?!焙吙捱厡⑹掷锏耐婢吒吒叩嘏e起來。

“老師,我說明天給她玩,她就不肯,她還打我肚子?!敝壑畚卣f到。

“是這樣嗎?”

“是的老師,舟舟沒撒謊。”周圍的小朋友爭著說到。

“干嘛,干嘛,我就要玩,我就不給!哼!”涵涵將頭甩到一邊,邊哭邊大聲地叫著。

“涵涵,把玩具還給舟舟,我們明天再玩好嗎?”

“不!”嘩地一聲,涵涵將玩具摔到了地上。

“涵涵你?”我生氣極了,這孩子怎么這樣呀。

“哎呀,真是的,我們不跟你玩了?!敝車∨笥哑咦彀蜕嗟恼f道。

這時涵涵大哭起來,任我怎么說都不聽,反而,我越說她哭得越兇。這時,家長們來接孩子了,我沒時間再跟她慢慢講,就甩下一句話走了“好了,你現(xiàn)在自己好好想想,看看自己做得到底對不對?想好了再告訴老師?!?/p>

過了一會,班里的孩子走得差不多了,我回過頭去看見涵涵一個人爬在桌子上,這時她正從袖子底下偷偷地看我,她已經(jīng)沒哭了?!昂 蔽易哌^去輕輕地叫了一聲。涵涵慢慢地將頭抬起來,看著我,慢吞吞地說:“老師,我錯了,剛才是我不對?!笨粗t撲撲的小臉蛋,我笑了。我們一起分析了她剛才的錯誤,涵涵主動提出要跟舟舟道歉。舟舟決定將自己心愛的玩具讓涵涵帶回家玩,班里其他小朋友也答應(yīng)愿意跟她一起玩了。

這是一個完美的結(jié)局,孩子們既得到了滿足又化解了他們的矛盾。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不經(jīng)意——“沒時間”為幼兒提供了思考的余地,幼兒強烈的情緒對抗得以緩和。給予幼兒時間,淡化了由矛盾而引起的緊張氣氛,削弱雙方心理上的抗衡,使原本激烈的矛盾得以化解。消極的糾正和制止都容易激起幼兒的逆反心理,因為我們發(fā)現(xiàn),幾乎在任何年齡階段,孩子都存在逆反心理。如果教師在時間的允許下,“有時間”對幼兒進行說理教育,幼兒強烈的心里矛盾會被激化,反而得不到這樣的效果。

因此,我們在對待孩子犯了錯誤而當時又不能正確面對的時候,我們何不留給他們自我反思的機會,等他們冷靜下來再幫他們分析錯在哪兒呢?

案例:孩子“偏要那樣”怎么辦?


美國著名幽默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于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于結(jié)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于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里偷了2元錢。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xiàn)象,稱之為“超限效應(yīng)”。

超限效應(yīng)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fā)生。如:當孩子不用心而沒考好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復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nèi)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后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xiàn)“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因為孩子一旦受到批評,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心理平衡,受到重復批評時,他心里會嘀咕:“怎么老這樣對我?”孩子挨批評的心情就無法復歸平靜,反抗心理就高亢起來。

可見,家長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yīng)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yīng)簡單地重復,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

案例:意想不到的......


班級中,能說會道的孩子往往是大家注目的焦點。而那些不聲不響地孩子會被忽視,冷落,但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發(fā)現(xiàn),其實他們身上有可挖掘的潛力。

吃完飯,大家都靜靜地坐在教室里,三五成群地玩著自己的玩具。我和幾個小朋友興趣正濃地玩著一個陀螺的玩具,只要將一根皮條插入陀螺的機芯中一抽馬上會飛快地旋轉(zhuǎn)起來,有時還會冒出火花來。大家玩得正高興的時候,一個細小的確聲音問我:“許老師,你知道助動車的輪子怎么會轉(zhuǎn)起來嗎?”我轉(zhuǎn)頭一看,原來是平時膽子較小的丁丁,我搖搖頭說:“不知道。”他馬上就笑,“我來告訴你吧!在助動車的中間有的兩個輪子(齒輪),一大一小,當中有一根皮帶連著,只要機輪一動,大的輪子就帶動小的輪子一起轉(zhuǎn),他很仔細地說著,我卻驚訝地說不出話來。這么深奧的原理,他卻講得那么頭頭是道。我忙問他:“你怎么知道的?”“是爸爸告訴我的,我還幫著爸爸修理車呢?”他很自豪地回答。

由于此事,我就注意他了。發(fā)現(xiàn)他對一些科學的原理很在行,就利用這一點,我就讓他在班級中多講些原理。什么輪子為什么動呀,天上的云為什會走呀,咕嚕球的球為什么不會掉出來,等等。漸漸的小朋友們很崇拜他,經(jīng)常圍在他身邊問這個,問那個的,他的自信心也進一步加強了,也能上課舉手回答問題了,愿意在班級中表演一些歌舞,講話的聲音也響多了。每個孩子都有可挖掘的潛在的一面,成人要多觀察他們,不要為孩子輕易地下結(jié)論。要從有利的方面帶動不利的一面,取長補短,使他們真正成為一個自信的人。

案例:不能這樣哄孩子


主題內(nèi)涵:

王景景是一個特別任性的孩子,他喜歡看書、聽故事還認識不少字;有時表現(xiàn)特別乖,但有時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任何規(guī)矩的約束,弄得我們兩位老師束手無策。而且他有時對老師和小朋友的話很在意,如果說中了他的心坎,他會一天表現(xiàn)都很好,但如果稍有不對,他就會跟老師唱反調(diào),跟小朋友過不去。

案例的描述與分析:

今天是星期三,我上上午班,我早早地來到了幼兒園,等待我們班“小天使”的到來,這時王景景在門口躲在外婆后面不肯進來,我迎上去,向他們問好:“王景景早!”可是他沒有回應(yīng)我,還是躲在外婆的后面不肯走進教室,我走過去,把他拉進我的懷里說:“景景,你今天怎么了,每天你都是自己高高興興的乘接送車來幼兒園的,今天外婆親自送來了,還這么依依不舍呀?!彼馄耪f:“乘接送車來不及了,他爸爸就讓我送他上幼兒園,可是他說什么也不肯上幼兒園,說別人說他是小偷,”我馬上問:“誰說你是小偷了,”“是陳彬彬”。他說。“現(xiàn)在陳彬彬還沒來,等他來了,我把事情問清楚了,讓他向你道歉,好嗎?”但他還是不肯留下,嚷嚷著要跟著外婆一同回家,我怎么說,他也不聽,這時,他外婆說:“景景,你乖,外婆中午來接你回家好嗎?!彼X得再吵下去也沒用,就點點頭留下來了,但還是拉著他外婆的手說:“你中午一定要來接我的?!彼馄劈c點頭答應(yīng)了。孩子就高高興興的去玩了。這時他外婆馬上對我說:“我中午不來接他,讓他乘接送車回家吧。”“那你剛才不是說中午接他回家嗎?”我說。她說:“我剛才哄哄他的?!蔽艺f:“你這樣做就不對了,讓孩子覺得大人也會撒謊的,景景是個感情細膩的孩子,別人說他是小偷,他已經(jīng)耿耿與懷,不肯上幼兒園了,你再騙他他會更傷心的,他不肯上幼兒園的原因是別人說他是小偷,如果事情搞清楚了,他就不會這樣了。”他外婆覺得無意中自己犯了一個錯誤,就說:“那我今天中午一定來接孩子。”

經(jīng)了解,景景在家的表現(xiàn)比在幼兒園還要任性,在家訪中,發(fā)現(xiàn)他家沒裝固定的電話機,原因就是,他非常喜歡打電話,如果大人不在家,他經(jīng)常拿著電話機打電話去騷擾別人,怎么跟他說,他也不聽,只有采取不裝電話機。后來經(jīng)了解,這次的“小偷事件”也是他的錯,陳彬彬在搭積木,搭好了一佳飛機,放在桌上,王景景走過去就把別人的飛機拿走了,陳彬彬跟他要,他就是不肯,于是,陳彬彬就說他是“小偷”。但是,王景景雖然任性,他對于老師和小朋友對他的評價很在乎。所以導致了今天不肯上幼兒園的局面。但后來經(jīng)過老師的調(diào)解,雙方都任了錯,大家都和好了。

體會與反思:

幼兒是一個獨立、完整的人,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感受,如果家長為了讓他不哭,就騙他,這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印下大人也回撒謊的烙印,幼兒雖不成熟,還分不清大人的那句話是真的,哪句話是假的,但他以自己獨特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事物,去見解自己的感受,對孩子撒謊,雖然當時有效,他不哭了,也不鬧了,但久而久之,會造成他對周圍人們的不信任,甚至對周圍事物也包懷疑的態(tài)度,當幼兒提出某一要求時,一定有他自己的理由,他不肯上幼兒園的原因是人家說他是“小偷”,如果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就會很高興,我們要以一個關(guān)懷者的身份去感受幼兒的內(nèi)心世界,耐心地傾聽幼兒的新聲,合理的理解幼兒的內(nèi)心想法和感受,并與幼兒親切的交流,促進幼兒情感方面的發(fā)展。

相關(guān)問題的思考:

教師、家長要尊重幼兒的感受,應(yīng)充分認識到幼兒是一個完整、獨立的個體,有著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當幼兒不愿干某一件事時,一定有他的理由,本案例主要是由于別人的一句小偷引起的,后來了解清楚了事情的真相,兩個小朋友都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相互道歉,他們也和好如初了,所以老師要做一個觀察者,找出答案,同時要做一個聯(lián)系者,去幫助幼兒和家長溝通,而不是以一個教師的身份去強制幼兒,不讓他哭就大功告成了。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父母要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幼兒的模仿能力很強,對孩子撒謊,下一次孩子可能“以牙還牙”對家長說出言不由衷的謊話,我們要隊幼兒的內(nèi)心世界及時的探索,解開幼兒的心結(jié),是他們的情感得到滿足,獲得最大的發(fā)展。

案例:我不想上幼兒園


實錄:今天早上,小朋友都在操場上進行鍛煉,吳曦小朋友的媽媽帶著他走進幼兒園,(他昨天沒來幼兒園)只見他邊走邊哭,不肯媽媽離開,無論老師怎樣勸他都沒有用,看見他媽媽走了馬上追出去。他媽媽在幼兒園外罵他、打他都沒用,實在沒辦法,只好又硬拉著他走到老師身邊。我想,吳曦一直是個很乖的孩子,今天怎么會這樣,一定有原因的。于是我走過去想問他,可他看見我馬上抱緊他媽媽看也不看我,對我的問話理也不理。我知道他現(xiàn)在對媽媽的依賴性特別大,要讓他說出原因首先得讓他離開媽媽。于是,我強行把他抱起來,不管他拳打腳踢,一直把他抱到教室,詢問他到底是什么原因不愿上幼兒園,他的脾氣非常倔強,在教室里哭鬧,就是不說話。我先講吳曦在幼兒園是如何乖,老師、小朋友都很喜歡他等等,然后再猜測他不肯來幼兒園的原因,是不是有小朋友欺負你、是不是身體不好、是不是忘了東西沒拿……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他比剛進來時要好多了,對我說想到媽媽那邊去,我說:“只要你告訴我,今天為什么哭,我可以帶你到媽媽身邊去?!彼f:“昨天我生病了,今天在幼兒園我不想睡覺?!蔽艺f:“老師今天可以答應(yīng)你的要求,但是你現(xiàn)在出去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不能跟著媽媽回家,你能做到嗎?”他輕輕地點了點頭。于是我拉著他的手走到操場上,這時他媽媽已經(jīng)回家了,他也沒有問我要媽媽,而是跟著小朋友一起做游戲。后來他在活動中都表現(xiàn)得很好,中午也很自然地去睡覺了。

反思:從這件事我覺得自己的處理方法是正確的,教師首先應(yīng)耐心地和幼兒進行交流,找出幼兒哭鬧、不合作的原因所在,然后根據(jù)原因和幼兒一起共同解決,對癥下藥,這樣才會取得較好的效果。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當孩子出現(xiàn)特殊表現(xiàn)時,一定會有特定的原因,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其實不難,只要我們老師做一個有心人,那么,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

關(guān)于請你像我這樣做心得


在我們讀完一本書,有自己的看法時,總結(jié)內(nèi)心的想法寫心得體會就是一件很好的方法。這樣做能幫助自己找出問題根源,激勵自我成長,如何撰寫好一份正式的心得體會呢?下面是我們整理的“請你像我這樣做心得”,如果您喜歡本文可以分享給身邊朋友喔!

請你像我這樣做心得 篇1

讀《我這樣做班主任》有感

川維中學 劉洪燕

當班主任以來,深刻意識到不斷學習,多讀書的重要性。前段時間,從當當網(wǎng)上買了《我這樣做班主任》一書,認真拜讀之后,感受到李鎮(zhèn)西老師愛心智慧的結(jié)晶,讀后不得不為李老師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他用自己的真誠和才華為班級管理刻畫了崇高的教育理念,同時也教給了我們教書育人的道理,成為我們青年教師前進中的榜樣。

剛度這本書的時候,我感覺李老師很幸運也很幸福,為孩子付出了,但也收獲了,相對于自己班上的學生,真心不知從何開始。。。可是想到“教育不能沒有愛,但愛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愛,教育還需要智慧。我覺得做好一個好的班主任真的需要智慧。對學生的愛是基礎(chǔ),而智慧是來自于實踐中的不斷反思,不斷的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中提升的?!白鲎詈玫陌嘀魅?!”是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如果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班級建設(shè)、后進生轉(zhuǎn)化、早戀、作弊等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的孩子都當作研究對象,心態(tài)就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每天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每天都有新的領(lǐng)悟,每天都有新的收獲,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樂?!?/p>

還記得班主任培訓時,學校有位班主任談經(jīng)驗時說過教學生要有“五心”,和李老師的也有同樣感受,不管做什么,要求我們用心去做:

(一)童心。李鎮(zhèn)西老師說作為一名班主任,要用童心理解和對待童心,要學會在某種程度上把自己看成和學生同年齡的一個學生,這不但是教師是最基本的素質(zhì)之一,更是班主任對學生產(chǎn)生真感情的心理基礎(chǔ)。所謂把自己變成一個學生,是指我們應(yīng)努力使自己與學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甚至某種意義上盡可能讓自己有同年齡學生般的情感,同年齡般學生的興趣和純真。當我們努力保持這一份童心時,其實我們已經(jīng)融入到了孩子們的心靈世界中去。童心決定著重心,教育者的童心,是我們當好班主任的必不可少的“精神軟件”。所以孩子們喜歡的,應(yīng)該是自己要喜歡的;孩子們喜歡看的書籍,自己更應(yīng)該多看、多研究。童心是最好的老師!童心就是最好的興趣愛好!(二)愛心。李老師說“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以談起”,可見教育離不開情感。同時李老師告訴我們,愛心應(yīng)該是是日常生活(即常態(tài)的條件下)所自然而然的一種情感和行為。對學生的愛,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催人淚下的“愛的奉獻”,平平淡淡才是真。其實質(zhì)正如李鎮(zhèn)西老師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并不是真心愛學生。所愛的一部分學生實際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這種愛是自私的。”李老師的話自己使我明白,只要我們真心愛學生,從日常教育教學中,把愛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們平常的言行去感動學生,那么,我們就算成功了。

(三)責任心。我時常以為責任心就是從早到晚一直守著著學生,學生成績好,考上好的學校這就是責任心的表現(xiàn)。李老師讓我明白,所謂真正的責任心既是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認真細致和絕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著眼于未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格品質(zhì)和行為習慣。教育者具有怎樣的思想行為就會培養(yǎng)出怎樣的人,因此,我們應(yīng)該追求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理想,以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現(xiàn)代化建設(shè)有用人才為目標,只有站在這樣的高度看待班主任的責任心,我們才無愧于教師的歷史使命。

(四)寬容心。李鎮(zhèn)西老師以一顆寬容的心在對待著自己的學生,面對犯錯的學生能以一顆理解的心深入到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當學生犯了錯誤,不是批評也不是說教而是讓他當眾表演節(jié)目,可以唱一首歌,也可以講故事、朗誦文章,讓學生在表演中記住自己的錯誤。他允許學生犯錯誤,因為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孩子認為有用的都是帶著美好的愿望去做的。所以老師應(yīng)該以寬容的心面對學生。而我在管理八五班學生的時候流于簡單化,不是講道理就是講道理,有時還以請家長來嚇唬學生。通過學習我才真正明白,這樣的教育不僅起不到教育作用,有時還會激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適得其反。

(五)耐心。李鎮(zhèn)西老師給我的深刻啟示還有一點就是:他對學生是少有的耐心,尤其在轉(zhuǎn)化后進生的時候,為了找到一個與學生談心的好機會他可以等待一個學期,在無數(shù)次的等待之后他覺得時機成熟時候才去找這個學生談話,這種難得的耐心正是抓住了學生易于反彈的心里而采取的措施。李老師的耐心還表現(xiàn)在對學生的寫信上,無論是開學初的第一封信還是平時與學生交流的書信,都可以看出他在對待學生時少有的耐心。正是因為這種耐心,李老師才成了學生的知心朋友,他的班主任才黨的得心應(yīng)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所”。。。

請你像我這樣做心得 篇2

教育是一個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以身作則的職業(yè),自從踏上教學之路,我常常思考:應(yīng)該如何做一位合格的教師?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我偶爾看到魏書生老師的《我是這樣做教師的》,書中不論是教學還是班級管理上,都能給我很大的震撼。

一、堅信每位學生的心靈深處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學生的助手。

教育是做到條條大路通羅馬,解決一件事有一百種解決方法,在處理班級事務(wù)時,作為班主任要靈活應(yīng)對,善于發(fā)現(xiàn)、發(fā)揮學生本身的力量和智慧。印象清晰的是上學期開學時,班上的桌椅擺放混亂,不能橫豎對齊,學生們的自覺性也還是很差,天天扣文明班的分數(shù)。于是我請了班上幾個學生幫我想想辦法,第二天,這幾位學生分別給我不同的提議,他們的解決方法出乎我的意料,不但新穎,而且實施起來有效。每一個看似煩惱的問題,其實都是一個機會,提高學生能力的機會,考驗班主任智慧的機會。在班級管理中,我們真正需要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管理,去實踐。

二、教師有心,處處皆是學問。

在書中,魏老師堅持了很多年的做法是:堅持利用國外學生的事情,來擴大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境界,讓他們知道國外同齡人是如何做的,從而與自己形成對比,以此更好地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配合班級管理和教育教學改革。他會常給學生讀外國學生的作文;堅持訂閱《外國教育動態(tài)》雜志,給學生讀適合他們的內(nèi)容;向?qū)W生介紹哥倫比亞學生的教改營......就這樣,他的學生通過同齡人生活的比較,通過不同國家和地區(qū)教育目標、教育內(nèi)容、教育方法的比較,找到了既科學有比較適用于自己的方法,而且,擴大了視野,有了一種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條條大路通羅馬,管理班級,不一定非要盯著那些管理班級的條條框框,學生視野擴大了,綜合素質(zhì)提高了,溝通起來自然容易很多。班主任工作雖繁多雜亂,但我相信,在實踐中不斷學習,熱愛我們的工作,關(guān)愛我們的學生,定能收獲更多的幸福感。

請你像我這樣做心得 篇3

讀《今天可以這樣做教師》有感

泗陽縣李口小學姜興安

從教30年來,感覺教師越來越難當,工作量越來越大不說,學生也是越來越難駕馭,無非是一邊“嚴管”,一邊“奉獻愛心”。嚴管不見效,就用愛心感動,愛心感動不了,就更加嚴厲地管理,再不管事,只好借家長的手再來“修理”。然而現(xiàn)在的家長,也抱成團在批判著當今的教育,批判著當下的教師行為。我們應(yīng)該怎樣做教師?怎樣做一個合格的教師?讀了《今天可以這樣做教師》這本書,自感獲益非淺。書中告誡我們:面對新的教育對象,一個個活生生的多變的個體,光有良好的師德是不夠的,光有激情是不行的,還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真正的專業(yè)水平。

做一個智慧的老師,以前一直堅定不移,那就是以德為先,以為只要愛學生,一切就好了。針對這種傾向,作者王曉春老師尖銳指出:“很多教師都是這樣,想用‘關(guān)愛’換來學生的‘感激’。教師一廂情愿地以為,學生一感激,就會改正缺點。可是現(xiàn)在的孩子由于家庭的溺愛,感恩心態(tài)越來越淡薄。你想,你關(guān)愛再多,能超過家長嗎?家長關(guān)愛了那么長時間,那么大的力度,都沒能使孩子聽話。您的愛怎么就那么靈呢?”“千萬不要以為愛能包治百病,愛不屬于專業(yè)能力(雖然它對于教師是必須的,非常重要)。然而他們?nèi)鄙俚牟皇菒?,而是理智,是智慧,是科學的教育觀念和方法?!笨梢娊處煿ぷ鞑粌H僅要有愛,還要有智慧。

要做一個有底蘊,有知識儲備的老師。與時俱進,終身學習,不

要讓學生覺得你“OUT”了,要讓學生佩服你,不要讓學生摸到你的底。

做一個會因材施教,有“拿人法”的老師。在工作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的老師常嘆管不住學生,看似很嚴厲,卻“鎮(zhèn)”不住學生;而有的老師整天笑咪咪,說話和聲細語,學生卻服服帖帖。在王老師看來,一個專業(yè)化的老師遇到難題,首要的任務(wù)是了解情況,進行分析,鎖定問題性質(zhì),然后根據(jù)性質(zhì)進行干預。萬不可上來就管,那樣容易下錯藥。王老師分析了解決問題的兩種思路,一種是“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促使學生成長”,一種是“看到現(xiàn)象--進行教育--達到教師目的”,然后提出:“為了解決某個問題,我們先要盡可能周全地了解情況,占有材料(否則根本無法研究,因為研究就是思考,而思考是需要有材料的,人的腦子不能空轉(zhuǎn)),然后根據(jù)這些材料提出種種歸因假設(shè),即初步診斷。有了診斷,就可以開藥方試試了,于是采取措施對學生及其家長進行干預。再根據(jù)反饋回來的干預結(jié)果,調(diào)整假設(shè),調(diào)整診斷,調(diào)整藥方??如此循環(huán)往復,認識不斷深入,問題也就逐漸得到解決?!笨梢?,在今天這個知識爆發(fā)的年代,做老師越來越難。只有不斷地提升和充實自己,不斷地轉(zhuǎn)換自己的角色才能當好教師。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中國合伙人》,是以新東方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為原型做教育培訓的故事,俞敏洪也是教師出身,他的課總能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愛聽,是他的粉絲,他贏得了學生,也贏得了事業(yè)。

讀了這本書,使我深深地認識到,只有使自己改變,加強學習,博覽群書,不斷充實自己,才能做一個有理想、有智慧的老師。

請你像我這樣做心得 篇4

魏書生老師尊重每一位學生,把他們當作擁有獨立思想的完整的人對待,而不是小孩子。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用心去引導他們。

在課堂中多鼓勵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想方設(shè)法讓每位學生的嘴巴張開,更重要的是多給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給他們重復的機會,給他們再次檢驗糾正的機會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暴露的問題,并作充分點評,講解要求少而精,要有針對性,要對學生展示的結(jié)果加以提升。我們必須堅信每位學生都至少有兩個自我在內(nèi)心深處并存,用學生心靈深處的能源,照亮學生的精神世界,是最節(jié)省能源的方法,壯大學生的心靈世界,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是班級管理的最好辦法。魏書生的原則是:在班級管理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一個老師,應(yīng)該對美好的事物保持敏銳的感覺,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我們培養(yǎng)學生,要從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美好、長處和閃光點出發(fā)。

一個教師,應(yīng)該學會自我控制,不輕易發(fā)脾氣。要有愛心、耐心、也要有寬容的胸懷。生活像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教師要多做實事,要與人為善,要多看自己的長處,少想一些無法改變的弱點。要看到自身的渺小,對待人生的不幸要用笑來使它減半。多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聽聽音樂唱唱歌,要善于尋找歡樂,提高笑對人生的能力。“埋怨環(huán)境不好,常常是我們自己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埋天氣太惡劣,常常是我們自己抵抗力太弱;埋怨學生難教育,常常是我們自己方法少。”讀魏老師的這段話,讓我看到了別一個天空那美麗的風景。

魏書生身上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崇高而無私的愛。它像一盞明燈照亮了學生內(nèi)心深處陰暗的角落。他海洋般寬廣的胸懷,能容納和理解學生所有的錯誤。因而,他從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個學生,從不偏私。對待學生的錯誤,從不體罰,而是讓學生唱歌或做件好事來改正錯誤。在充滿愛的教育中,真正體現(xiàn)出他在學生心目中偉大的地位。愛是最偉大的教育。

請你像我這樣做心得 篇5

讀《今天可以這樣做教師》有感

泗陽縣李口小學姜興安

翻開《今天可以這樣做教師》的第一部分《開學了,我能做些什么》,不禁回想起自己平時,不就是和同學們問個好,了解一下假期里大家都做了些什么,然后收收假期作業(yè),發(fā)發(fā)新書,提一提下學期的要求,最后打掃一下班級的衛(wèi)生嗎?還能做什么呢?帶著疑問,讀完了第一部分,不得不佩服這些教師的用心,俞玉萍教師在開學前一天制作有百合花圖案的胸卡并在胸卡的背面為每一位學生寫一段個性化的寄語,在開學的第一天給孩子讀《心田上的百合花開》,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一粒百合的種子;桂賢娣教師在開學的第一天會微笑地站在校門口,從家長手中鄭重地接過每一位孩子,日常生活中給予不同孩子的愛,表現(xiàn)的方式也是不同的;蘇聯(lián)教師阿莫納什維利在前一天晚上將孩子名字與照片對照起來以便能在開學的第一天就喊出每一位學生的名字??

書是越讀越精彩,書中還介紹了在課堂上名師們的特色教學,他們都能夠以學生為最終的落腳點,擁有自己獨特的備課藝術(shù),對于教材的恰當處理,抓住孩子的興趣以及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學生一視同仁,能以客觀、公平、公正的態(tài)度和立場看待學生的行為,做到“眼里沒有差生”。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一位叫“雷夫”的美國教師,第一次聽說他,是在去年的班主任培訓中,欣賞了根據(jù)他原型拍攝的一部電影片段,這次在書中又提到了他,從他對工作的堅持與投入、對學生用信任替代恐懼、用智慧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同時特別注重學生的品格培養(yǎng)四個部分來介紹他,每個部分都提到了《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跡》這本書,看來想要真正了解雷夫,還是將兩本書合起來一并欣賞。于是就有了我對雷夫教師更深刻的了解:

一、背景

一直以為遠在大洋彼岸美國的教育方法,與中國的教育模式應(yīng)該有著很大的差異,以為我們在教育中的種種現(xiàn)實問題人家不存在,甚至以為人家的教育價值觀、思維方式都和我們不一樣。通過閱讀,我第一次知道雷夫在校園中遇到的種種,和我們遇到的差不多,但他對于教育的理解,對教育價值觀的剖析,是值得我們?nèi)ニ伎肌⑷W習的。雷夫·艾斯奎斯從教二十五年來,一直在一所叫霍伯特的小學擔任五年級老師。這所學校位于美國的洛杉磯,高達九成的學生家庭貧困,1

并且大部分來自非英語系的移民家庭??墒牵褪窃谶@樣的環(huán)境下,雷夫老師班里小學生的成績高居全美標準化測試前5%,而且孩子們謙虛有禮誠實善良。長大后,他們紛紛進入哈弗、普林斯頓等名校就讀取得不凡的成就。雷夫的著眼點不在于成功,而在于過程上,一個學生可以是不優(yōu)秀的,但是一定要成為一個好孩子,一個好人。

二、這是一間沒有害怕,充滿信任的教室 在開學的第一天,雷夫會和孩子們分享一個例子,多數(shù)人都有玩信任練習的經(jīng)驗:有人向后倒,由一名同學接住。這種接人的游戲就算連續(xù)玩100遍,只要有一次朋友開玩笑故意不接住你,你們之間的信任就永遠破裂了。不管他怎么道歉,承諾再也不讓你摔倒,你就是無法不帶一絲懷疑地向后倒了。雷夫讓學生明白破裂的信任是無法修補的,學生需要教師對其的信任,同樣教師對學生承諾的,也一定要做到,讓學生對老師有信任感。雷夫?qū)⒆觽兂兄Z:“我有問必答?!彼沁@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在一次訪問中,一位學生艾倫告訴記者:“去年問老師一個問題,結(jié)果她火冒三丈地對我說:‘我不是已經(jīng)講過了?你根本沒在聽’可是我有聽呀!就是聽不懂嘛!雷夫老師會講解500遍,一直到我聽懂為止?!边@樣的情況我想大多數(shù)老師都有過吧,我也不例外。記得有一次,在我的班上也發(fā)生了類似的事情。在剛開始教學“用豎式計算”時,盡管課堂上反復強調(diào),一次一次地板演,但總有那么個別幾個學生格式老是不正確。訂正作業(yè)時,我將學生叫到面前告訴他哪里錯了,學生拿起作業(yè)本上位訂正了,可是過了半天,交來的作業(yè)還是錯的,我的做法和那個火冒三丈的老師如出一轍?,F(xiàn)在想想,真是慚愧?。∵@樣的做法既傷害了學生,又破壞了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信任。在每學期的學生評語中,我經(jīng)常會寫“希望你能做到不懂就問”,可是當學生真的不懂,主動來問的時候,我又是怎樣的態(tài)度呢?正是這樣的態(tài)度造成了學生不懂也不敢問老師,因為他們擔心問了老師會批評他,最終問題到了學期結(jié)束末,估計也沒有解決。是的,當遇到學生不懂的時候,我們絕不該感到沮喪,而是應(yīng)該用積極的態(tài)度與耐心面對問題,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駕于恐懼之上的信任。一旦學生信任老師,他會跟著老師心悅誠服地去做,而學生害怕老師,他是不得不去做,其間的差距,不言而喻。我們應(yīng)該努力為學生營造一間沒有害怕,充滿信任的教室。

三、讓孩子們尋找第六階段

以信任為基礎(chǔ),毫無恐懼的教室,是孩子們學習的絕佳場所。但信任并非最終的結(jié)果,它只是一個美好的開始,所有的教育都是品德教育,優(yōu)良品格的養(yǎng)成是教育的最終歸屬,測試、訓練、學習等手段,都是通往品格的一種方式。一個有著優(yōu)良品格的學生,他的分數(shù)、他的其他各項能力是不會差的,因為他有學習的動力和能力,所以雷夫特別重視孩子品格的培養(yǎng),他將道德的成長分為六個階段:第一階段,我不想惹麻煩——靠懲罰在起作用;第二階段,我想要獎賞——靠賄賂起作用;第三階段,我想取悅于某人——靠教師的個人魅力起作用;第四階段,我要遵守規(guī)則——靠自律起作用; 第五階段,我能體貼別人——靠仁愛之心起作用; 第六階段,我奉行既定的準則——靠境界起作用。反觀我們的教育,“如果今天這節(jié)課表現(xiàn)得好,就獎給你們???!薄叭绻@次考試,你考到了班級前三名,我就給你買??”教師和家長們以獎勵作為“誘餌”來讓學生完成各項任務(wù),在如今的教室,誰也否認不了它的大量存在,我們都知道這種做法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然而這對于學生終生的發(fā)展毫無益處,孩子們背書并不是真正掌握文章的優(yōu)美詞句、體會感情、練習語感,而是為了得到一個練習本、一個玩具或者一次參加活動的機會,孩子完成作業(yè),不是為了掌握所學的知識,而是為了得到老師和家長的物質(zhì)獎勵。如果道德行為有六個檔位的話,孩子們的這些行為只是在第二檔上。作為教師的我們,并不能讓孩子只停留在第二檔上,我們要讓學生知道,行為得宜是應(yīng)該的,不需要給予獎賞,使他們能往更高的品格境界邁進。這里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四、數(shù)學其實挺有趣

數(shù)學的研究是門極端的學科,孩子不是愛它,就是恨它。對于有些孩子而言,數(shù)學課想必是特別嚇人,沒有人喜歡。然而數(shù)字的精確性可以讓人變得謙遜??纯蠢追蚴窃趺唇虜?shù)學的吧!他用Buzz、暖身心算、瑪西·庫克數(shù)字磚問題等,一道道妙趣橫生的數(shù)學題巧妙地溶合了生活中的數(shù)學知識,讓孩子們興趣大增,真正體現(xiàn)了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wù)于生活的教學宗旨。雷夫在暖身心算題中教會學生“加倍、一打、平方根”等概念,使學生們在愉快的、游戲式的數(shù)學練習中了解并很有可能記住了最高法院的法官人數(shù)、棒球賽的局數(shù)、美國參議員總?cè)藬?shù)是多少,這些生活的數(shù)字知識就是這樣潛移默化地被學生們主動地接受了。想到

上學期,我們在學習年、月、日時,我還在為班級里有同學不知道新中國成立的時間感到驚呀,現(xiàn)在想來多半是因為學生疲于做題而無暇游戲才會對生活中的一些常識性知識不知道。平時我們的教師都對提高學生的成績都費盡心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由于努力的方向和采取的策略不得當,使得一些學生喪失了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對于那些同我們一樣勤懇、認真的孩子,則在無形中剝奪了他們游戲的權(quán)力。雷夫老師則想到“應(yīng)該要孩子了解數(shù)字的威力,明白數(shù)學和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而且趣味無窮”。重要的是,雷夫老師不僅這樣想,而且這樣做,他將數(shù)學算題和生活中的數(shù)字巧妙地編輯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了進乎完美的教學效果——既長知識又提升興趣。

書雖然讀完了,自己也有了一些想法,但最重要的是就是付諸于行動了。在即將開始的這個學期,我也要像雷夫一樣,把自己的教室變成一個沒有恐懼,充滿信任的港灣,當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請教時,真正做到不厭其煩,耐心地講解,不論多少遍,同時為孩子的品格培養(yǎng)做出一個好的榜樣,和他們一起進步到品格的第六個階段,作為數(shù)學教師,努力將數(shù)學與其他學科建立聯(lián)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讓我們做起來,使孩子變得更加優(yōu)秀吧!

請你像我這樣做心得 篇6

這樣做,值得

初一(4)班國光耀

如果無人在狂風暴雨中為你高舉火把,那么你,請不要忘記,你曾走過這里,哪怕布滿荊棘,但這樣做,值得!

小學時,我的成績不好。不知道為了什么,曾經(jīng)的勤奮與刻苦都不知被我丟在了何處,于是我將自己藏匿在了角落,看著只升不降的成績,偷偷地流淚…… 夜深了,褪色的秋雨攜來了遙遙無期的愁苦。如今,雨再次來到,它在斜陽的光束前匯成一條條蒼白的線條,落在青石板上,敲打出一種不可言喻的落寞和滄桑。獨步在無人的街道上,感覺自己像在做夢,在夢里,不知自己身在何處;夢醒,躑躅在原地而不知所措。迷茫著,我不知該怎樣做。默默的秋雨中,我是點燃了誰的眼睛,又或是模糊了誰的風景呢?

窗外,小雨淅淅瀝瀝地下,我無力地趴在桌上,呆呆地望著眼前的這杯茶。杯中的茶葉似乎與我一樣,不!或許應(yīng)該說,我就是杯中的茶葉——沉在水底的茶葉,無力地苦苦掙扎,卻始終浮不上去。一會兒,我向杯里注了些沸水,茶葉涌動了起來,我驚訝于茶葉的浮沉之聲。這次我又迷茫了,或許我還不如這些茶葉,在壓力面前,我竟抬不起頭來!不!不能這樣,只要有一些沸水,我就可以重新站起來!閉上眼,聆聽茶葉的浮沉之聲,就像一曲曼妙的鋼琴曲——婉轉(zhuǎn)而柔和。

從此,我不再貓在角落里酣睡,常與周公不談而散;不再以出神打發(fā)時間,常常是分秒必爭;不再與游戲為友,常與題海相伴。“有付出就有回報”,這句話真對,看那逐漸上升的成績就是證明!

現(xiàn)在,一切的一切都已縱落如歌,苦澀的秋雨消停在昨夜,此刻,空氣中氤氳的全是沁人心脾的芳香與散落的浮塵。我相信,任由那苦澀幾次卷著黃沙掠過我的心坎,我依舊會面帶笑容上前,并且,我會驕傲的說:“這樣做,值得!”

(老師點評:本文用茶葉的浮塵作比喻,形象而生動,其實人生也如同杯中的茶葉,時時刻刻都需要沸水的注入,如果堅定了心中的目標,那就義無反顧的去做吧,因為“這樣做,值得!”)

相關(guān)推薦

  • 案例:“不想跟你那樣做!”——孩子也能成為我們的老師 一、案例描述: 教師:“請你跟我這樣做……”幼兒:“我就跟你這樣做……”這個簡單的模仿游戲很受孩子們的歡迎。可就在一天吃飯前,我正帶著孩子在玩這個游戲,臻臻突然站起來說:“老師,我不想象你那樣做!”我...
    2021-06-08 閱讀全文
  • 請你跟我這樣做 托班日常生活游戲 玩法: 1.托兒聆聽教師演唱《大拇指》歌。 2.托兒跟著教師一起做動作,念歌詞。 3.開始時,雙手放在身后,當念到“我在這里”時,雙手伸出。念到“你好不好”時,兩個拇指做屈伸動作,可以相對做,也可以向...
    2019-12-19 閱讀全文
  • 有一種愛,叫做“媽不想讓你成為我這樣的人” 有一天和媽在電話里聊我小時候頻頻遭到“毒打”的經(jīng)歷:數(shù)學考到95分要被扇耳光;語文生字寫得馬虎要被掐大腿內(nèi)側(cè);有時候放學后貪玩耽誤了寫作業(yè),屁股被打得又高又腫,第二天都沒辦法坐在班里的座椅上。 往昔凄...
    2020-12-10 閱讀全文
  • 隔代育兒那些你可能想不到的答案 在中國,有50%的家庭是老人在幫著照看第3代。老人不再是權(quán)威,在反復向老人強調(diào)那些“科學”養(yǎng)育觀的同時,我們了解他們是怎么想的嗎? 三個問題: 1.您愿意幫兒女看孩子嗎?談?wù)勀母惺堋?2.在隔代育兒...
    2021-01-29 閱讀全文
  • 案例:給你時間 讓你想一想 快到離園的時間了,我正組織小朋友收拾自己的東西,忽然聽到一陣哭聲,尋著哭聲望去,我看見涵涵她們那組正鬧哄哄地,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 “怎么了?”我走過去問到。 “老師,涵涵不還我東西???,那是我的小汽車...
    2021-05-31 閱讀全文

一、案例描述: 教師:“請你跟我這樣做……”幼兒:“我就跟你這樣做……”這個簡單的模仿游戲很受孩子們的歡迎??删驮谝惶斐燥埱?,我正帶著孩子在玩這個游戲,臻臻突然站起來說:“老師,我不想象你那樣做!”我...

2021-06-08 閱讀全文

玩法: 1.托兒聆聽教師演唱《大拇指》歌。 2.托兒跟著教師一起做動作,念歌詞。 3.開始時,雙手放在身后,當念到“我在這里”時,雙手伸出。念到“你好不好”時,兩個拇指做屈伸動作,可以相對做,也可以向...

2019-12-19 閱讀全文

有一天和媽在電話里聊我小時候頻頻遭到“毒打”的經(jīng)歷:數(shù)學考到95分要被扇耳光;語文生字寫得馬虎要被掐大腿內(nèi)側(cè);有時候放學后貪玩耽誤了寫作業(yè),屁股被打得又高又腫,第二天都沒辦法坐在班里的座椅上。 往昔凄...

2020-12-10 閱讀全文

在中國,有50%的家庭是老人在幫著照看第3代。老人不再是權(quán)威,在反復向老人強調(diào)那些“科學”養(yǎng)育觀的同時,我們了解他們是怎么想的嗎? 三個問題: 1.您愿意幫兒女看孩子嗎?談?wù)勀母惺堋?2.在隔代育兒...

2021-01-29 閱讀全文

快到離園的時間了,我正組織小朋友收拾自己的東西,忽然聽到一陣哭聲,尋著哭聲望去,我看見涵涵她們那組正鬧哄哄地,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 “怎么了?”我走過去問到。 “老師,涵涵不還我東西???,那是我的小汽車...

2021-05-3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