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做事不專心怎么辦
發(fā)布時間:2021-05-07 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在幼兒園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孩子幼兒園不合群怎么辦導讀
有許多家長會在聊天的時候跟小金抱怨自家的寶寶,做事情老是三心二意,叫他讀個書寫個作業(yè)的,一會兒跑去吃東西,一會兒又要上廁所,或者眼睛在書上,心不知道飛到哪兒去了。急的家長直想家暴。其實,寶寶的專注力,與家長的表現有很大的關系哦。我們看看家長哪些行為,會影響寶寶專注力的培養(yǎng)呢?
1。 家長是急性子
急迫的言行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也會學著家長說出情緒焦躁的話。比如“煩死了煩死了!”之類的。小金聽青旋老師說過,她以前有時候也會無意識地這么說,后來有一天發(fā)現自家的小白也這么說時,她驚呆了,之后趕緊地改掉了這個壞習慣。而是無論做什么事情,就算是再著急的事情,她都會面帶微笑,告訴孩子,不急,我們一步步地來。
雖然家長只是希望自己能夠在工作及家事上更有效率,但是這樣急切的心理容易給孩子樹立不好的榜樣。這樣一來,一旦孩子碰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首先想到的不是耐著性子去解決,而是先發(fā)一通脾氣再說。YJS21.CoM
2。 考慮事情過于長遠
當然,眼光長遠一些并非壞事,但是眼光長遠并不代表可以跳過現在。如果孩子長期被這樣的價值觀所教導,那么將難以享受和滿足現有的一切,自然也就無法培養(yǎng)起足夠的專注力。
小金記得以前看過一篇報道,1984年的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上,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在賽前把路程分解為一個個的目標,并在比賽過程中,專注于一個一個地去實現,靠著智慧,他奪得了冠軍。
在日常的學習中,我們也可以學習那個日本選手,跟孩子一起,把事情分解成一個個的小目標來實現哦~
3。 過度放任孩子
過度的自由和放任,對于孩子的專注力也是有害無益。由于現在家長的工作都很繁忙,所以在把孩子接回家之后,很多人的辦法就是打開電視給孩子看。久而久之,孩子自己就會養(yǎng)成一回家就開電視的習慣。
長期的圖像與聲音的刺激,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無法讓他安靜的培養(yǎng)自己的專注力哦。
4。 常常打擾孩子
可能是出于好玩的心態(tài),當孩子很專心地做自己的游戲或其他活動時,有些家長總是喜歡突然跟孩子鬧一下,或是要求孩子去做別的事,這是一種非常不合理的行 為。如果家長希望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那么當孩子在很專注地游戲或看書時,家長最好不要馬上打斷孩子的行為,而應采用預告的方式。比如家長已經和孩子約好, 看書可以看到幾點,在時間期限到來之前的5~10分鐘,就可以先提醒孩子時間快到了。除了口頭提醒外,家長還可以使用一些輔助工具,如鈴鐺、鬧鐘等。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做作業(yè)不專心拖拉怎么辦
1.孩子正在寫作業(yè)時,您在干什么?
錯誤做法:一邊看電視一邊監(jiān)督孩子,嘴里不停叨叨:“寫快點?!薄皠e磨蹭?!薄安粶士措娨?,好好學習?!?/p>
結果:孩子不高興:“憑啥你就能看電視,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p>
正確做法:大人也看書,不打擾孩子,營造濃厚的家庭學習氣氛。
結果:孩子心態(tài)平和,心思都在學習上。
2.孩子寫作業(yè)磨蹭、拖拉、不專心,該睡覺了,作業(yè)卻沒寫完。您會怎么做?
錯誤做法:訓斥孩子:“你氣死我了,怎么又沒寫完,我一會兒不看著都不行,快點寫!我看著你?!?/p>
結果:孩子并不著急,依然慢慢悠悠看
正確做法: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寫作業(yè)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對自己的事負責,沒寫完不準寫了,該睡覺了,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解釋吧?!保ㄟm當地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行為帶來的一些后果。)
結果: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很后悔,心里想:“這下完了,怎么跟老師說呀,看來明天寫作業(yè)得快點了,不然還得挨批?!?/p>
3.孩子一直看電視,不睡覺也不寫作業(yè),您怎么做?
錯誤做法:怒氣沖天地把電視關掉,吼叫著叫孩子去寫作業(yè)或睡覺。
結果:孩子滿肚子不高興地去了,心里恨你,說你是暴君。
正確做法:平靜對孩子說:“孩子,你該寫作業(yè)了,如果寫不完會挨批。你還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鐘行嗎?”家長:“行,說話算數,到時間就關電視?!彪p方各退一步。
結果:時間到了,孩子主動關電視,去睡覺或寫作業(yè)。
4.孩子作業(yè)寫得潦草,您怎么做?
錯誤做法:發(fā)火:“怎么寫得這么亂,你就不能寫好點?”甚至氣的把孩子的作業(yè)撕了。
結果: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正確做法: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我已經說過了,寫不工整要重寫,因為不工整,老師看不清楚,你看,這是“規(guī)定”,不能破壞,所以你必須重寫了。你看,你應該這樣寫字(講述寫字規(guī)范,橫平豎直,大小一致。)。孩子,你只要寫得比你剛才的字有進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嗎?”
結果:孩子懂得“規(guī)定”的重要性,心里想:“比剛才的字有進步,容易?!焙⒆訒ψ约撼錆M信心。
5.孩子考試不及格,您看到成績單后怎么做?
錯誤做法:訓斥孩子:“你看你,考這么點分,你也不嫌丟人?你看人家誰誰,人家怎么就能考一百?你笨死了!氣死我了?!备猩跽呤箘盘吆⒆訋啄_。
結果:孩子心情壞到了極點,心里想:“我完了,我這么笨,學不好了,再怎么學也學不好?!?/p>
正確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里也不好受,一次沒考好不代表什么,關鍵是我們要找出沒考好的原因,然后解決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我相信你,下次一定會有進步?!?/p>
結果:孩子認真地找原因去了,心里想:“我要努力,不辜負爸爸媽媽的期望,我一定行?!?/p>
6.家長會上,老師告孩子狀、您挨老師批評了,回到家中您會怎么做?
錯誤做法:一回家就把氣撒在孩子身上,對孩子又打又罵。
結果:孩子沒任何自信,要么學會暴力,要么膽小,一句話不敢說,學會撒謊,不敢和父母說真話。
正確做法:先把孩子的優(yōu)點講講,然后分析不足的原因,鼓勵孩子,相信孩子下次一定會有進步。
結果:孩子會給你驚喜的哦!
7.孩子見人不打招呼、沒禮貌,這時您該怎么做?
錯誤做法:當眾訓斥孩子:“你這孩子怎么這么沒禮貌?連問好都不會,我平時是咋教你的,沒出息?!?/p>
結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很大損傷,覺得無地自容,自卑感油然而生。
正確做法:給孩子臺階下:“我孩子有點不好意思,慢慢就好了,他平時也挺有禮貌的?!迸e個有禮貌的例子”
結果:孩子知道錯了,心想:“這次沒做好,下次一定做好,不能讓父母失望啊?!?/p>
8.孩子問了個問題,您不會,這時您會怎么做?
錯誤做法:不高興:“別瞎問了,把學習搞好就行了,每天不知道想點啥?!?/p>
結果:孩子心里想:“哎,沒勁,總說學習學習,煩死了,不問就不問?!睆拇耍龅诫y題一概略過,不求甚解。
正確做法:高興地對孩子說:“孩子,你能問這么難的問題,證明你動腦筋了,不錯??墒俏乙膊粫蹅円黄鹧芯垦芯堪?,好嗎?”
結果:孩子心里很高興,以后遇到問題一定鍥而不舍,非研究明白不可。
9.孩子早上不起床,怎么叫都不起床,這時你會怎么做?
錯誤做法:發(fā)火:“你怎么還不起?要遲到了!”順手打兩巴掌,手忙腳亂地給孩子找衣服穿衣服。
結果:下次依舊。
正確做法:平靜地說:“孩子,我就叫你一次,如果你不起,就會遲到,會挨批,這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處理好。”孩子沒及時起床,沒吃早飯,還遲到了。
結果:下次一叫就起床!
兒童做事磨蹭怎么辦
孩子做事情很慢,做事效率低,家長看著心里著急,擔心孩子以后養(yǎng)成了做事慢的習慣,那家長該怎么辦呢?
首先耐心跟孩子溝通,了解他做事情慢的原因,或許孩子在思考什么,或許他不希望快點做完是因為做完這個之后要做的另外一件事是他不愿意做的……會有很多可能,一定要虛心向孩子請教。然后根據找出的原因,對癥下藥。
一、孩子的原因:
動作不熟練是動作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孩子小的時候,神經肌肉的活動還不協(xié)調,所以做事的時候要非常緩慢才能做得好,把持得住。
沒有時間緊迫感是動作緩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因為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件盡快做完之后會有什么更好的結果,他只是在延續(xù)著從前的習慣而已,他不認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
動作緩慢孩子的神經類型往往屬于相對安靜而緩慢型,這是孩子一生都不能改變的先天氣質,家長對于孩子的氣質只能接受并因勢利導;再有,有的孩子天生大氣,較為成熟,三思而后行,做事的過程中想法很多,所以也會因慎重仔細而動作緩慢,這樣的效率反倒會非常高。對此,家長需要仔細分辨判斷后再對孩子的慢性子進行調理。
二、家長的原因:
面對幾歲的孩子,年輕的媽媽常常感到與其讓他自己來做事情,比如吃飯、洗腳,還不如成人喂他吃、幫他洗來得快些,而且更省心,更省事,但這種包辦代替恰恰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并且,孩子也會因此惰性越來越強,沒有自理的愿望,對自己沒有責任心。
再者,動作緩慢一般是相對而言的,有時孩子處理事物的速度顯得比一般人慢,通常是因為達不到成人期望的速度,有時也是因為對成人的要求沒有作出足夠的反應,成人就會認為自己的孩子太磨蹭,但孩子也許表現很不錯了。
三、家長應該怎樣改變小孩子做事很慢的習慣:
1、通過游戲來加以改變。家長可以經常與孩子玩一些小的競技游戲,使孩子在游戲中提高自己動作的敏捷程度。
例如,比賽看誰吃飯快,比賽看誰穿衣服快等,這些游戲能激發(fā)孩子進取心。孩子喜歡玩,但是,玩多了孩子可能就會覺得沒趣,這時,要給予適當的獎勵來鼓勵孩子的“勝利”。
2、讓孩子與自己比賽。
孩子設計一張“比賽”成績表,記下最初的時間,然后,每天記錄實際完成的時間,如果比以前有進步,就給予獎勵,如果沒有進步,保持原狀,或者退步,就不給予獎勵。
家長可以讓孩子先從簡單容易的做起,逐漸向比較困難的任務進發(fā),一直到達合適的時間為止。這種方法,目的在于縮短完成每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時間,是克服動作慢的直接辦法。
在此期間,家長要對孩子進行解釋分數的意義,激發(fā)孩子進步的渴望。
3、家長還可以采用記數法來督促孩子抓緊時間完成某件事情。
記數法很簡單,隨時可用,家長可以與孩子事先講明白,看數到第幾聲的時候孩子可以做完某件事情。
然后家長讓孩子準備好,說聲“開始”,就開始計時了?!?、2、3、4、5……”,一邊數,一邊看孩子,孩子為了完成任務,就會盡量抓緊時間將事情做完。
如果在計數開始的時候,孩子動作依然很慢,家長就故意數快一點,讓孩子感覺到時間就快要到了。如果在快要結尾的時候,孩子還差得較遠,就放慢記數的速度。
4、使用硬性規(guī)定來達到改變動作慢的目的。家長首先估計出孩子盡最大能力能夠完成某項事情的時間,然后規(guī)定孩子在這個時間內完成這項事情,否則就不讓他繼續(xù)做下去。時間一到就要停止。
比如吃飯,到時間就把飯菜收起來,并且對孩子說:“我很失望,我希望你下次能按時把飯吃完。”
5、合理安排時間,提高時間利用率。在日常活動中,家長要教會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來提高效率,使同樣的時間,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或者同樣的事情可以用更少的時間。
如起床大小便之后就不能再回被窩耍賴了,要直接穿好衣服去洗漱,然后等待和家長一起去上幼兒園;再如,吃飯之前不能再看第二張動畫片的盤了,否則時間又被拖延過去了。
在孩子改變工作慢的時候,家長也要告訴孩子動作快不等于做事馬馬虎虎、敷衍了事,而是要把事情做好,如果再快一點就更好了。
兒童做事太拖拉怎么辦
小孩做事拖拉的原因是什么,這是至關重要的,很多小孩拖拉的性格是從小就養(yǎng)成了的,父母或者爺爺奶奶一開始過分的溺愛,導致孩子不聽父母的話,就會造成這種局面的產生。所以各位親們要記住,對于自己的小孩該疼愛的時候就疼愛,不該疼愛的時候還是要堅持自己的原則,要知道,一個人的一生是從小就決定了的,如果從小那些壞習慣就養(yǎng)成了,你覺得他長大后還能改的掉嗎?
小孩做事拖拉怎么辦
為了改變小孩的這種習慣,可以從日常生活中來要求他,比如你給他安排一個任務,規(guī)定他在什么時間一定要完成,如果完成了給予什么獎勵,相反則給予處罰。各位要記住,自己給出任務的時候,要記錄自己給他交代任務的時間是幾點到幾點,如果孩子完成了你就要遵守自己的諾言,相反沒完成你一樣要遵守自己的諾言,這樣你才能樹立自己的威信。
小孩做事拖拉怎么辦
一開始的時候你可以先稍微的給他多一點時間去完成,如果他真的按照你的話去做了,那么后面你就可以慢慢的縮短時間,這樣持續(xù)下去,小孩自然而然就改變了做事拖拉的習慣。
小孩做事拖拉怎么辦
父母要以身作則,自己做事的時候也切記拖拉,不然你在教育小孩的時候你自己都不能理直氣壯,孩子又怎么會聽取你的教誨呢?
小孩做事拖拉怎么辦
給小孩制定一份規(guī)劃表,比如早上7:00-7:10起床,穿好衣服,刷牙。7:15—7:30吃早餐。把小孩一天該做的事情都規(guī)定好,讓他去完成,不完成給予處罰之類的,這樣小孩就會自動自發(fā)的去做了。
小孩做事拖拉怎么辦
讓小孩多結交一些做事不拖拉的小朋友,如果他身邊的家人朋友,做什么事都很積極跟勤快,小孩慢慢的也會自覺的去完成自己的事情了。
小孩做事拖拉怎么辦
多給小孩看一些有意義的書籍,特別是講時間方面的,大人在生活中也多給小孩講講關于時間的故事,接觸多了,自然而然就懂得了時間的寶貴,這樣小孩就會珍惜自己的時間了,做事拖拉的習慣自然而然就改了!
小孩做事不認真怎么辦
孩子做事不專心有時候并不是那么容易解決的,具體情況還要看引發(fā)不專心的原因,和發(fā)生時間的長短。還要看孩子是在干什么事情的時候容易走神,或者是寫作業(yè),或者是吃飯或者連玩的時候都會發(fā)呆,那么該如何糾正呢,下面仍然是給出建議。
一、第一時間培養(yǎng)良好習慣
再做任何事情的期初就應該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若是開始沒有保證,后面再改正那就有些難了。孩子剛入學,回家做作業(yè)時,家長一會給孩子水喝、一會給孩子東西吃、一會由于孩子說二句話,時間一長,孩子就養(yǎng)成了做作業(yè)時吃東西、說話,不專心的習慣,對于這種情況,家長應克服這種過分關心孩子的錯誤教育方式。
二、陪伴
孩子不專心的時候一般是在學習的時候,因為學習的時候需要一個人靜靜地才能學好,孩子習慣了什么事情都要家長陪伴。所以在孩子學習早期,學習的堅持性和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是有限的,家長若是在一旁的陪伴對孩子是一種支持。不過,媽媽不要在旁邊盯著寶寶的一舉一動,對寶寶的學習指手畫腳。而是最好在旁邊專心做自己的事情,給孩子樹立一個專心做事的榜樣,不要總對孩子說話,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
三、查原因
開始也說到了主要還要看原因。根據原因才能決定解決辦法。有些孩子不專心是因為學習內容對他們來說太簡單,對所要專注的內容不感興趣,有些則是因為學習內容太難。對這些“消化不了”和“吃不飽”的孩子要分別對待。不要一味的要求孩子專心,只追求孩子學習的結果,而不問過程。 適當陪伴
四、君子協(xié)定
跟孩子定好君子協(xié)定,例如只要按時完成了學習任務,就可以看最愛的電視節(jié)目。但是,如果在中途開小差,玩玩這個摸摸那個,導致沒有按時完成任務,那么就不能看電視了。這種協(xié)議的方式,是在媽媽和孩子在共同協(xié)商之下形成的,比僅僅是媽媽制定規(guī)則的效果要好的多。適當的運用這樣協(xié)議和獎勵的方法,會有不錯的收效。
但要注意的是,媽媽要遵守協(xié)議,不能在孩子完成任務后剝奪娛樂時間,而布置了更多的任務。這樣家長不守誠信,孩子也會不守誠信的。
這里講到的如何糾正孩子不專心的問題,我們還要提醒大家,與其讓孩子又來糾正,不如讓孩子早早養(yǎng)成習慣。就跟第一條所說的一樣第一時間培養(yǎng)習慣,有的時候家長會推脫說忙,但是一勞永逸的事情還是劃得來的。以后糾正豈不更得花費時間?
寶寶讀書不專心怎么辦?
Q :我女兒比較喜歡讀書,但不專心,每天一到我的屋子(她主要的活動場所,也是她的圖書室)就說嬰兒畫報(我給她買的)媽媽讀讀書,當你專心給她讀時,她就 一張張的翻,一點也不專心,但你給她讀的書,幾遍后她也能記住。 我想請教的是怎么樣讓她專心一點 你的小手太快一張一張翻的不亦樂乎 對了,我的女兒有2歲4個月 謝謝,辛苦了。
A :我們今天講的,可能會回答一位媽媽的時候很多信息可以與大家分享的,今天多數都是三歲內的孩子。媽媽一般都是作為讀書的引導者,從封皮到內容,都是媽媽 來引導孩子來讀書,那么孩子都是很自由的去喜歡去閱讀的,因為讀書最終是為了孩子,是給孩子讀的,所以,應該以孩子為主導,孩子翻到哪頁,家長就讀哪頁的 知識就好了,漸漸的孩子對某一頁特別感興趣的話,孩子自己就會聽留下來,去看那一頁的知識,而且也會反復的要求家長給予閱讀的。 所以這里說主導者應該是孩子而不是家長。
小孩做事粗心怎么辦
孩子做事總是不專心?其實,好的專注力是可以逐漸培養(yǎng)出來的。近日,臺灣親子天下網站刊登兩位心理學家的文章指出,提升孩子的專注力,有七個小秘訣可以借鑒。
1.環(huán)境越簡單越好。孩子做功課或玩玩具時,把桌面上其他物品收起來,減少雜物堆積,特別是容易使他分心的物品,減少不必要的刺激。同時,養(yǎng)成在固定地點、環(huán)境中讀書寫作業(yè)的習慣。
2.教孩子分割時間。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幾項任務,他可能會由于壓力大而拖拖拉拉不想做,或者一會做這件事,突然想起另外一件事又被轉移了注意力。嘗試教孩子學會分割時間,可以做個列表,固定時間完成某件事,這樣不僅能提升專注力,還能提高做事效率。而且養(yǎng)成習慣后,就會自我提醒。這樣做一件事情時也會更專心。
3.黃金時段攻克難點。每天找出孩子最有效率的時間,比如早晨起床后、午休后、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播出前等,來完成對他比較難的事情。比如,動畫片播出前要完成作業(yè);早晨起床后完成背誦。
4.一次只做一件事。要培養(yǎng)孩子這樣的觀念,每件事物有它專屬的位置和時間段。應提前安排好時間,在某個時間段,心無旁騖地完成一件事。完成后再考慮下一件事。
5.找出分心原因。如果孩子還是無法專心,不防和孩子一起找找導 致他分心的原因,比如是否作業(yè)難度太大,孩子跟不上;或者題目太簡單,孩子不用太多專注力;孩子的情緒不好,做事效率受影響等。
6.讓孩子獲得成就感。家長要記住孩子某次專心做事并取得成功的經歷。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感覺某項任務很難進行下去的時候,家長可以用上次成功的經驗來鼓勵他,給他動力和信心。
7.提升專注力的小游戲??赏ㄟ^拼圖、大家來找茬等孩子感興趣的游戲來鍛煉他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