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一個選擇的臺階
發(fā)布時間:2021-04-29 簡短的給孩子的一封信 幼兒一個具體的活動設計方案 設計一個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導讀:在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中,我們能多站在孩子的立場想一想,采取一些他們能接受的方法來進行教育和引導,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聶鵬翔小朋友入學到現(xiàn)在,他在生活活動的行為表現(xiàn)方面仍有些不適應,如午餐時挑食現(xiàn)象嚴重,如果碰上不喜歡吃的東西一口也不吃。我對他反復勸導,他低著頭看也不看我。
又到午餐時間了,香香的飯、配上西紅柿炒蛋,小朋友看見了都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咦,聶鵬翔怎么了?他用筷子撥弄著飯,眉頭也皺了起來。我關(guān)切地走到他的身邊問他:“怎么了,聶鵬翔?”他低頭不語。“是身體不舒服了嗎?”我伸手摸了摸他的額頭,沒有呀!剛才還和小伙伴們一起開心地戶外活動呢?怎么一到吃飯時間,他就又犯愁了呢?“老師,我不想吃里面的西紅柿!”噢,原來如此。我從他的父母親那里得知聶鵬翔的偏食從小就開始,家人一直想要改變他的偏食現(xiàn)象,可在家中老是實行不了,他們希望老師能在學校里改變這一不良習慣,但我知道,習慣的改變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強加要求孩子,使他有心里負擔。
何不換一種方法試試呢?比如允許他少吃一點呢?于是,我對聶鵬翔說:“這樣吧,你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吧?!彼犃宋业脑挘R上點點頭,拿起筷子吃起來,一會兒就吃下了半碗飯菜,還一邊吃一邊瞄我一眼,我只是高興地對他拍拍肩。
從這件事中,我醒悟到:孩子不吃飯其實是有他的想法和原因的。滿滿一碗飯對他是來說是個心理負擔,而我采取的是:給他一個選擇的臺階,使他減輕心理負擔,于是了他就能愉快而輕松地進餐了。
由此我聯(lián)想到:每個孩子有他內(nèi)心的想法和需求,而有些想法他還不善于用言語表達只好由行為表現(xiàn)出來。即使是外顯的行為,每個孩子還會有多種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而且在每個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背后還有成人所不可理解的心結(jié)。現(xiàn)在我才對“站在孩子的角度和視角,看待一件事,換個位置或方式想一想,做一做?!边@句話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如果,在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中,我們能多站在孩子的立場想一想,采取一些他們能接受的方法來進行教育和引導,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工作匯報網(wǎng) wWW.gSi8.COM]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不要給孩子太多的選擇題
您還未加入“家長記者團”,點我查看詳情,享受個性化服務。
[教育觀點]不要給孩子太多的選擇題--投稿
小朋友洗手經(jīng)常是在水里沾一沾就拿出來了。
媽媽:“你洗干凈了嗎”
小朋友:“洗干凈了”
媽媽:“你涂洗手液了嗎”
小朋友:“涂了”
媽媽:“真的涂了嗎(明明就在孩子身邊看著她洗手)”
小朋友:“真的涂了,媽媽你相信我”
遇到這樣的情景,心理一直很費解,急躁的時候就會和孩子起爭執(zhí),展開關(guān)于小孩子不應該撒謊的教育工作。
最近慢慢的有些心得,其實孩子都很單純。她們不知道什么叫撒謊。她們遇到選擇題就會做選擇題。
既然媽媽的問題是個選擇題,洗了還是沒洗,既然有兩個答案就有兩個選擇??梢愿鶕?jù)自己的意愿來選。
當家長看到孩子選了自己不希望看到的答案心理又會不痛快。
對于孩子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可以和她們商量,
但對于那些要求必須要孩子做的事情,就不要用選擇疑問句,而是用簡單命令句。例如
時間到了,我們吃藥好不好?不好?。ㄗ詈蟾悴缓靡拔淞鉀Q”)
先刷牙再講故事好不好?不好,我要先講故事再刷牙。。
諸如此類。。有些孩子的抗爭,是因為我們不希望她們選擇又給了她們選擇。。
要不要給孩子選擇玩伴
要不要給孩子選擇玩伴當媽后天天腦子里都是娃的那些事,這不昨天帶兩個孩子躺在床上,手機的QQ信息不停的響,本來準備拿起手機關(guān)掉的,可是瞄了一眼信息原來是有個媽媽正在訴苦呢?原來他家的孩子拿了二百元錢偷偷買了玩具,然后分給鄰居家的小伙伴了。她打了孩子讓孩子寫事情的經(jīng)過。自己呢?老公常年在外做生意,她一個人帶孩子很累,現(xiàn)在孩子又不省心,一個人感覺好委屈,就開電腦找到了育兒群,來找媽媽們訴訴苦。
本來他的孩子很老實、很乖巧,但是前一陣搬來了兩個新鄰居,鄰居是從鄉(xiāng)下來的,在教育孩子上面不是很注重,鄰居家的孩子有偷過家里錢的劣習。本來她覺得孩子有了新玩伴會開心一些,但是現(xiàn)在自己家孩子也跟著學從家里拿錢去亂買東西送人。她想禁止孩子再去找那兩個玩伴玩,但是又擔心傷害孩子。很糾結(jié),很矛盾。
養(yǎng)育孩子本來就是一個矛盾體。有時我們希望孩子快快長大,可有時我們又怕孩子長大了就會遠離我們;有時我們想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但又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像這位媽媽一方面她希望孩子能有玩伴過的快樂,跟著膽大的孩子玩鍛煉孩子獨立的性格,但另一方面她又怕孩子不是那些玩伴的對手,會跟著學壞。
可能是我的兩個寶貝現(xiàn)在都比較小,對于選擇玩伴上還沒有過多的經(jīng)驗,現(xiàn)在基本上她愿意跟誰玩我都支持,再加上都是女孩不是很淘氣,但是對于那個煩惱的媽媽,她的孩子已經(jīng)九歲了,九歲的孩子基本上已經(jīng)有明辨事理的能力,對的行為和錯的行為他也能進行區(qū)分。只是自制能力有限。長時間呆在一起可能會有一些不好的習慣影響孩子。
但是我覺得孩子的童年是屬于自己的,當然玩具也應該自己選擇,九歲多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沒有那么多的心眼,再說除去上學、吃飯、睡覺,玩耍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影響應該也是有限的。如果怕玩伴的缺點影響到孩子,父母可以正確的進行引導,告訴孩子什么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當然也可以鼓勵孩子主動去幫助玩伴改正缺點,還能培養(yǎng)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正義感呢。畢竟沒有一個孩子出生后就是壞孩子,有的只是身上的行為習慣家長沒有培養(yǎng)好。
雖然孩子都是自家的好,但是對于別人家孩子的小錯誤和不好的習慣,也不用太介意和糾結(jié),只要孩子們玩的開心就好。當然最后我也建議那位媽媽,如果真的真的不想讓孩子再跟那些孩子玩,也不要采取強硬措施,可以讓給孩子找一些新的玩伴來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
美國孩子英語閱讀能力六個臺階
心理學家兼作家的美籍波蘭裔女士 Jeanne Chall 博士 1983 年在紐約出版《Stages of ReadingDevelopment(閱讀力進階)》一書,在書中,Jeanne Chall博士將美國孩子從閱讀入門,到閱讀流暢的過程,劃分成六個階段。
在第一階段,美國孩子喜歡聽大人朗讀繪本。繪本語言簡單,大多一頁僅一句話,句式經(jīng)常重復,比如:I like the dog.I like the cat. 孩子喜歡簡單的文字,也喜歡重復的句式。大人的朗讀,有助于孩子內(nèi)化語言。
所謂內(nèi)化語言,是指孩子吸收的不是“一個單詞”,而是“一個話語”。比如,孩子反復聽過“I like the dog. Ilike the cat?!敝?,孩子吸收的語言,并不是孤立的單詞“I”, 也不是孤立的單詞“l(fā)ike”,而是像“I like……”這樣的話語結(jié)構(gòu)。日后,孩子想說喜歡什么的時候,就會直接調(diào)用“I like…”表述自己的喜好。
在這個階段,孩子常常利用繪本的畫面提示,一邊看書,一邊復述念過的故事。孩子往往并不認識書上的單詞,孩子只是通過復述故事來假裝閱讀。
在第二階段,孩子時不時猜測單詞。通過猜詞,孩子逐漸明白閱讀既包括“看字”的過程,也包括“理解”的過程。相比于看圖聽故事,孩子覺得閱讀費腦子。在這個階段,孩子意識到自己沒有閱讀文本的能力。因此,孩子常常拒絕朗讀文本。在這個階段,可以教孩子認識視覺詞匯(SightWords),教自然拼音(Phonics),教孩子注意英文字母與讀音的聯(lián)系。
視覺詞匯,比如 at, and, that, the, he, it, on, she這樣的單詞,孩子應該見詞能讀,無需分析字母發(fā)音。有的美國幼兒園把視覺詞匯寫在星形卡片上,并把卡片貼到布上,掛起來,方便小朋友記憶,如下圖:
美國孩子母語閱讀能力的六個臺階
在這個階段,孩子經(jīng)常把注意力放在單詞形狀和讀音上,不去關(guān)心單詞的意義。比如,孩子或許能輕輕松松讀出下面的單詞:there,their, they're 但孩子不知道 3 個單詞的意義差別。
在第三階段,孩子不斷熟悉字母與發(fā)音的關(guān)系,并通過簡單的書籍,體驗流暢閱讀,培養(yǎng)閱讀自信。
在第四階段,隨著閱讀能力的提高,孩子的好奇心越來越強,孩子把閱讀,當作了解世界,獲取知識的窗口。
在第五階段,孩子閱讀各種觀點的書籍,孩子的閱讀,不再局限于文本的字面意義,而是能回應文本,能夠提出疑問。
在第六階段,孩子成為具有批判和反思意識的閱讀者。孩子熟悉各種文體類型,能根據(jù)實際需要,綜合運用精讀、速讀、略讀等等閱讀策略。到了這個階段,孩子已經(jīng)初步跨越文字壁壘,成為熟練的閱讀者。
上述六個階段,雖然針對美國孩子劃分,但是對中國的英語閱讀教育,亦有啟迪。以我的觀察,中國孩子的英文瓶頸,自第三階段開始出現(xiàn)。孩子從繪本書、橋梁書,進入章節(jié)書閱讀,明顯感到難點增多。我看到不少優(yōu)秀的孩子,在跨過第四階段之后,很難走向第六階段。英語學習,越往后走,越是崇山峻嶺,同學們,加油!
育兒觀念:給孩子選擇的權(quán)利
晚飯時間到了,飯菜已經(jīng)上桌,5歲的兒子一休在玩具角落玩積木,爺爺叫到:“寶貝,快來吃飯了!再不來飯就冷啦!”兒子邊玩邊說著:“哦,知道了?!边€是沒有放下手中的積木。我輕輕的走過去,問到:“寶寶,你是想現(xiàn)在去吃飯還是玩一分鐘?”兒子看著我的眼睛,笑瞇瞇的說:“媽媽,我想再玩一分鐘去吃可以嗎?”過了一會兒,只見他放下手中的玩具,邊走到餐桌邊說:“媽媽,一分鐘到了吧,我來吃飯啦!”
天氣變冷,我回到家,發(fā)現(xiàn)老人在追著兒子穿外套,一個追一個逃。兒子見我回家,一下?lián)涞轿覒牙铮冶е麊枺骸皩氊?,天氣冷了,你是要穿這件黃色外套呢,還是穿新買的紅色馬甲?”他想了想說:“紅色馬甲吧。”于是自己噔噔噔的走到房間去拿衣服了。。。。。。
回想曾經(jīng)的一幕:吃飯時間到了,家里總要經(jīng)歷一場爭吵,孩子磨蹭,一次次提醒他吃飯卻仍在玩玩具,于是我一次次大聲的叫他,接著沒收玩具,哭鬧,生氣。。。。。。于是鬧得一家人心情不快。似乎每個家庭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你命令孩子做這做那,孩子卻總是不聽,甚至和你唱反調(diào)。于是家長生氣,孩子哭鬧,結(jié)局總是不能圓滿收場。面對這樣的場面,大家都會把責任放在孩子身上,都是孩子不懂事,不聽話。其實,家長只要動點小聰明,適當?shù)淖鹬匾幌潞⒆樱蜁胁灰粯拥慕Y(jié)果。
給孩子選擇的權(quán)利,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很多家長覺得,讓孩子來選擇做主,這樣會助長孩子的嬌氣,是對孩子的溺愛,家長也會失去權(quán)威。其實,孩子只要感受到你對他的理解,反而會回應給你更多的尊重。從小事做起,給孩子一個選擇的權(quán)利,比如吃飯時用筷子還是勺子?今天吃蘋果還是橙子?現(xiàn)在去睡覺還是再玩5分鐘?你想畫畫還是搭積木?每一次的選擇對孩子來說,都是一次平等的對話,每一個的提問對孩子來說,都是一次成人對孩子的尊重,同時也能避免成人和孩子的沖突和矛盾,讓家庭更加和睦。讓孩子從小在自己的小事上學會做決定,那么,長大以后,才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大人。所以,讓孩子成長,先讓孩子來選擇吧!
我的話孩子愿意聽: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缺乏自信心和自立能力’,卻沒注意到可能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苯?,勞動部育嬰師資高級培訓專家對記者表示:“想讓孩子‘聽話’,家長的著力點就是做一個‘我的話孩子愿意聽’的父母。讓孩子有主見也不難,但家長應該把著眼點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孩子身上,只有這樣才能體會到‘能夠把握’的美妙感覺?!?/p>
專家提醒:
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注意細節(jié),采取正確的教育方法?!盁o論是學習、購物、吃飯、穿衣等生活的各方面,家長都應該給予孩子選擇的機會,促使孩子在完整的選擇過程中成長,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具體建議:
選擇前
——給孩子更多機會去選擇,盡可能少提或者不提意見,真正讓孩子做主,讓孩子從中自然地積累經(jīng)驗。
選擇時
——給孩子足夠的時間,不提太多的意見,即便他們選錯了,除非對他們造成傷害的,否則不要輕易糾正。不要害怕出“問題”,這是他們成長的必要途徑和成本。
選擇后
——假如孩子的選擇是適合的,家長和孩子一起高興。假如選擇有誤,家長也不要指責和諷刺,孩子自己已經(jīng)從中獲得教訓。最好的方式就是:什么也不說,下次依然給他們機會,“相信孩子下次一定會更好”。
如何給孩子選擇合適的讀物
如何給孩子選擇合適的讀物
1,鑒別讀物內(nèi)容是否分級。
在閱讀上面,尤其是外語閱讀,一定要分級,每個年齡段的孩子要讀一些適合該年齡段的書,如果沒有分級就只會讓孩子學習發(fā)生困惑,不利于他在課堂上的學習,甚至會影響孩子的閱讀興趣。
孩子的閱讀會涉及到各個領(lǐng)域,這不僅涉及到孩子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階段,如果你選擇的內(nèi)容不適合,還會打擊孩子的信心和熱情。
2,考察讀物的“戶口背景”。
在我國,出版機構(gòu)很多,每個機構(gòu)的側(cè)重點不一樣,比如外語和少兒類出版就在行業(yè)具有權(quán)威性和專業(yè)性。當大量產(chǎn)品在市場泛濫時,父母一定要學會考察讀物的身家背景。
3,考察讀物形式是否靈活。
玩樂和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因此一本書如果太中規(guī)中矩會很難引起孩子的好奇欲,所以幼兒讀物在形式上要更多考慮文字內(nèi)容和圖片的比例關(guān)系,甚至形式表現(xiàn)方式。比如繪本,對于小的孩子可能圖畫的比例要大一些,或者加入立體的動手環(huán)節(jié)進去,這樣孩子會更加喜歡。
4,看看內(nèi)容是否能做到平衡。
第一個重要的平衡就是教育性和文學性的平衡,中國的出版社傾向于選擇教育性比較強,說教更多的東西,這樣孩子就不會喜歡,第一個就是要題材上講究平衡,將文學的非現(xiàn)實故事和現(xiàn)實知識相平衡,里面穿插一些洗洗手之類的科學、健康等現(xiàn)實知識,使二者達到平衡。
5,讀物可以借助現(xiàn)代媒體來表現(xiàn)。
媒體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所以閱讀形式也在發(fā)展。在給孩子選擇的時候也不能只選擇平面的,讀物還要和文字、圖片、視頻等內(nèi)容相結(jié)合,甚至加入一些簡單的在線輔導和互動環(huán)節(jié)。
嘗試給孩子獨立選擇的權(quán)利
摘要:服務員手拿筆紙過來記菜名的時候,其他的小朋友都是自己告訴服務員他們要吃什么,只有女友沒讓孩子說話,她替孩子點了……
有一次,“媽媽俱樂部”的幾個媽媽約好一起帶孩子到餐館去吃午飯。小孩的菜單和大人的不同,每個小孩都領(lǐng)到了兩支蠟筆和一大張游戲紙,上面有各種涂涂畫畫的游戲,背面印著菜單,列著孩子們喜歡吃的食物:有漢堡薯條、比薩沙拉、意大利面條等等,還有幾樣是這家餐館的特色食品。
我家三豬愛吃比薩,我把菜單上的食物名給他念了一遍之后,他毫不猶豫地說:“我要吃比薩。 ”
同去的另一個中國媽媽坐在我旁邊,悄悄跟我耳語:“想吃比薩到快餐店吃就好了,到這里來當然要點沒有吃過的,你給他點個新奇的東西,他肯定高興。 ”
我看看菜單,向三豬游說另外兩種這家餐館的特色菜,三豬不為所動,大聲堅持:“我就想吃比薩。 ”
那個女友的孩子聽三豬說要吃比薩,也跟著嚷嚷:“媽媽,我也要吃比薩,我也要吃比薩。 ”
坐在三豬旁邊的老外小女孩本來都跟媽媽說好了要吃的東西,聽到兩個男孩點比薩,就扭頭問她媽:“媽媽,我可不可以改主意? ”她媽回答:“在服務員過來記下你點的東西之前,你都可以改主意,一旦他記下來,去告訴廚房準備了,你就不可以變了。 ”
女孩點點頭說:“那我換一樣,我也點比薩。 ”她媽媽點點頭說好。
而女友和她兒子一直在拉鋸,孩子要點比薩,媽媽堅持讓他點其他的:“比薩可以到比薩店去吃,媽媽在家里也可以給你烤,到餐館來吃飯就是要嘗嘗不同的食物。 ”孩子撅著嘴都要哭了:“我不想嘗新東西,我就要吃比薩。 ”媽媽小聲哄他:“聽媽媽話,媽媽為你點的東西你肯定喜歡吃,比比薩好吃一百倍。 ”
服務員手拿筆紙過來記菜名的時候,其他的小朋友都是自己告訴服務員他們要吃什么,只有女友沒讓孩子說話,她替孩子點了。
等到大家的飯都上來了,三豬和女孩一邊大嚼比薩,一邊吃配的胡蘿卜條蘸醬,好不快活,其他的孩子也都興高采烈地吃著自己點的食物,只有女友的男孩悶悶不樂,看著眼前的食物,不動彈。其實在大人眼里他媽媽替他點的食物看著真是比比薩要好很多,可他就是一副不開心的樣子。
孩子從這件事中得到的信息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媽媽才知道,自己的想法都是愚蠢的,只有媽媽才知道什么是正確的。如果這樣的意識一再地被強化,孩子的獨立性就慢慢被抹殺了。
教您如何給孩子選擇學校
最近,在外貿(mào)公司上班的陳女士因為英語不好丟失了一筆價值100萬的外貿(mào)大單,業(yè)績受到影響還導致錯過了升職加薪的機會。無獨有偶,家里8歲的萌萌似乎也是“遺傳”了媽媽的“基因”,英語成績特別差。班主任反應課堂上孩子總是很沉默,教了好幾遍的單詞和簡單的對話,別人家的小孩一學就會、張口就來,就是萌萌怎么都記不住。補習班也上了、家教也請了,但孩子英文總不見得提高,反而越來越抗拒和英語相關(guān)的學習。陳女士心里真是著急:媽媽吃過的虧,怎么能讓孩子未來也再吃一次呢?
身處開口就是英語的時代
掌握英語是必備技能
經(jīng)濟的全球化發(fā)展,使得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從全世界來看,英語在超過45個國家是官方語言,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在講英語,四分之三的郵件是用英語書寫,近80%的電視節(jié)目是英語……英語滲透在生活、工作各個領(lǐng)域中,是最為主要的信息交流溝通載體語言。陳女士的遭遇,或許也是很多人正在煩惱的問題。
也因此,在英語越來越被重視的今天,不管出于主動還是被動學習,更多的英語教學機構(gòu)蓬勃而出,以滿足人們的求學需求。足不出戶享受全球優(yōu)質(zhì)教學資源,擺脫時間、空間束縛,互聯(lián)網(wǎng)式教學成為現(xiàn)代人主流的學習進修方式。據(jù)統(tǒng)計,2017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guī)模幾近2810億元,其中在線英語教學占據(jù)大量比重,不僅成為線下教育機構(gòu)的轉(zhuǎn)型方向,也是新進入品牌的重點布局領(lǐng)域。
而目前,我國的英語學習低齡化的趨勢也非常明顯。受到中國式家長焦慮感的影響,少兒英語教學的市場需求顯得更為迫切。根據(jù)億歐報告顯示,自2011年起,中國開始集中涌現(xiàn)出一批少兒在線英語教育品牌,至今,已出現(xiàn)27個少兒在線英語教育品牌,主要分布于北京和上海。學界研究、人口紅利、家庭收入與教育支出、網(wǎng)上支付、個人電腦與平板電腦、網(wǎng)絡技術(shù)、中高考改革和留學熱潮等利好因素催生了中國少兒在線英語教育市場的快速成長。
從5個維度來看少兒英語培訓機構(gòu)好不好
旺盛的市場需求下自然崛起了眾多少兒英語教學品牌,市面上的少兒英語培訓機構(gòu)已經(jīng)非常多。如何挑選合適的機構(gòu),讓孩子對英語越來越感興趣,主動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快樂成長,這是所有家長都關(guān)心的事情。面對這么多的教育品牌,家長到底該怎么挑選呢?
一般而言,我們可以從以下5個維度來考量:
第一,品牌。比如機構(gòu)的成立時間、辦學資質(zhì)、教學理念;
第二,價格。這是一個綜合性非常大的維度,除了考慮家庭可承受的直接經(jīng)濟范圍,更加需要注意學校選用的教材、課程設置、教學模式是否值“價”;
第三,師資。注意仔細考察教師的能力,這可以從教師的從業(yè)證書及試聽課程上比較出來。 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及潛能開發(fā),80%取決于老師的水平;
第四,試聽課。試聽課是“第一印象”,需要認真聽講,觀察課程是否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
第五,服務。友好、完善的課后/售后服務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學習問題,調(diào)整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