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錯誤的稱贊害了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1-01-29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幼兒園說課稿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很多成人都知道,稱贊孩子會讓孩子有上進的動機,會愈想做好。從「刺激到反應(yīng)」的理論上來看,給了正向刺激,當(dāng)然會有正向反應(yīng),而且種瓜得瓜嘛!稱贊孩子的教養(yǎng)歷史,不管中西(尤其是西方),都是很淵遠流長的。

但這樣的認識只對了一半!更重要的一半是,「如何稱贊」比「要不要稱贊」來得重要。這點在學(xué)術(shù)研究上、實際與幼兒的互動上,都得到了左證。因為稱贊不得當(dāng)反而會對孩子產(chǎn)生負面效應(yīng),來看以下這個例子,就會明白了。

稱贊不當(dāng)?shù)呢撓蛐?yīng)

六年前,我教過一個叫小諦的學(xué)生,他是個很謹(jǐn)慎的五歲小孩,做任何事都會考慮再三,不容易犯錯,也不會輕易踩到別人的地雷,他是成人眼中的乖小孩。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總是遇事猶疑,不愿做他沒有信心的嘗試,這樣的處事態(tài)度(基本上,也有天生氣質(zhì)的導(dǎo)向),就成了他的學(xué)習(xí)態(tài)度,比如說學(xué)寫字母。

握筆能力不是他的強項,所以他不太愿意做寫字母的練習(xí),他總說:「我不會寫,我不知道怎么寫a?!沟珖?yán)謹(jǐn)一點來說,他的問題不是不會寫,應(yīng)該是:「我沒辦法把a的圓形,寫得那么圓,所以我不會?!癸@而易見的,他不是懶惰,而是不愿意犯他心目中的錯誤,不愿意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他自覺自己是一個禁不起挫折的孩子。

身為老師的我,理所當(dāng)然的決定以正向的稱贊來導(dǎo)引他!那天,他拿著一個他自認寫得很好的a來找我,他滿心的歡喜都寫在臉上。我也很開心的順口就說:「哇,你的這個a,是你寫過最好的一個!」我這樣的反應(yīng),在理論上是沒有錯的。既是拿孩子的成就與他自己的相比,不涉及無謂的競爭、正面評論孩子做得好的地方,這樣的稱贊不是「你好乖或你是好孩子」之類的空泛語,所以應(yīng)該會讓小諦愈來愈有信心練習(xí)寫字才對!

但我做錯了,換句話說,我稱贊錯了,而且錯得離譜!

那天過后,小諦非但沒有意愿提筆寫字,拒絕的態(tài)度也比以前更明顯。雖然我一直說,「你寫得很好呀,你看你那天……」但他總是婉拒我的邀請。直到有一天,我看他在畫圖,才真正懂他!小諦那時用彩色鉛筆在畫一個小孩,他用心的握著筆,畫身軀、畫五官,在他努力畫完兩只大耳朵后,他把用具收好,對他的同伴說:「我不畫了?!雇閱査骸笧槭裁??我還沒畫完,我還要畫車子?!剐≈B則回答說:「我不想畫了,不然我又會畫錯?!?/p>

我聽了以后,吃了一驚!原來,小諦很敏銳,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所以一旦自己所做的達到一定的水平,因為害怕失敗,就絕不會再嘗試第二次。這個發(fā)現(xiàn),讓我對他的學(xué)習(xí)反應(yīng),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這個領(lǐng)悟,也讓我知道,我對他的稱贊不但沒有幫助,反而害了他。因為我的稱贊,證實了他認為「自己不行」的想法:

1.「既然是最好的a,那我以前寫的,其實全部都很差!你看吧,我果然是不行!」

2.「只要我不再寫,那我的表現(xiàn)就不會讓別人失望,也不會讓自己失望!」

善良的小諦,因為我自認為的好稱贊,更不敢嘗試、更沒有信心呀!而我這個老師,在他的生命中是如此重要,因為我是他每天在學(xué)校八個小時,那「家的延長線」,所以他不愿意讓自己失望的同時,也不愿意讓我失望!

我在難過之下,開始探索稱贊孩子的方法。因為我相信,正向的導(dǎo)引和贊賞,在教養(yǎng)的原則路上是不會錯的,因為那是引發(fā)動機和行動的來源!但稱贊的方法,應(yīng)該是有商議的空間。于是,在我看了幾份報導(dǎo)和研究后,馬上采取了另一個稱贊的方法:「稱贊孩子的努力,而不稱贊孩子的成就!」

稱贊得當(dāng)?shù)恼蛐?yīng)

那天,小諦順著我的鼓勵,練習(xí)寫著圓形的字母系列(c、o、a、d、g)。我請他坐在我旁邊寫,就在他不是很有信心的寫下第一個a時:

我指著那個字母的圓弧形部位說:「我可以看得出來,你很努力的轉(zhuǎn)彎,你看到這個圓弧了嗎?」

小諦點一點頭,很專心的看著。

我又繼續(xù)說:「我寫給你看,你以前的圓弧度是這樣轉(zhuǎn),你現(xiàn)在的是這樣!會這么圓,是因為你一直練習(xí),很努力的練習(xí)呀!」

我在小諦的面前,模擬他在兩個月前,剛剛練習(xí)寫a時的字形給他看。小諦看了一直笑,然后就自己提著筆,邊寫邊笑著說:「你看,這個也轉(zhuǎn)得很好喲!啊,這個,長得像我以前寫的……」

就這樣,小諦拿著筆一直寫。最重要的是,他一直笑著寫,很有信心的寫,不怕失敗的寫,與自己一直挑戰(zhàn)的寫。那當(dāng)下,我好感動的看著他,體會到「適當(dāng)?shù)姆Q贊,所能帶給孩子的無限信心和希望」。我好謝謝小諦,教會了我如何真正的看待孩子的努力,而不是成就!努力,是自發(fā)的;成就,是別人給予的。自發(fā)的,會讓自己在自己的定義里,更上層樓;別人給予的,隨時可拿走,是靠不住的、是被動的,也就是「趙孟能貴之,亦能貶之」呀!

在這次的領(lǐng)悟后,六年來,我用同樣的原則和方法,看見了更多孩子的努力,也鼓勵了許多孩子的動機與行動。

正確的語言可激發(fā)潛力

五歲的安娜,對寫作文裹足不前,她覺得自己的作文寫不好,因為她能想到的句子都很短,像是:「Iliketoplay.」于是我對她說:「你現(xiàn)在寫出了四個字,以前你只能寫詞喲。我想下一句,你一定可以再多加一個字的?!?/p>

安娜聽我一說,就自己用手指頭算了算,一會兒,很開心的對我宣布:「我找到五個字了!」于是她用五個字造了下一句:「Iliketoplaygames.」購

而我也很開心的回答:「你真的做到了,是五個字呀!」(WwW.Zy185.coM 范文資源網(wǎng))

就這樣,安娜又努力挑戰(zhàn)六個字、七個字的句子。她好開心,也充滿信心!

稱贊孩子的努力,而不稱贊孩子的成就!用這個原則,你會看到不一樣的小孩!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父母用錯招會害了孩子


孩子鬧著要家長不肯買

一對年輕的父母牽著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在逛超市。逛到兒童玩具貨柜時,小男孩說什么也不肯走了,他要買一輛小汽車。家長不給買,孩子哭鬧著非要買不可。家長剛開始還和孩子講道理:“家里已經(jīng)有很多汽車了,不能再買了?!焙⒆硬宦?,還是鬧著要。家長接著說:“今天已經(jīng)給你買很多東西了,這個就不能買了?!焙⒆舆€是鬧,不肯罷休。家長忍無可忍,生氣了:“你這孩子怎么這樣,這么不聽話?!薄皩氊惵犜?,我說了多少遍了,我們有很多汽車了,今天不能再買了……”罵孩子不聽,家長開始轉(zhuǎn)為哄。孩子還是哭鬧著要買:“我喜歡,我還要,還要?!奔议L開始提高聲音嚇唬孩子:“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焙⒆硬桓以僬f話了。家長高興了:“這才聽話嘛。走吧?!焙⒆颖患议L拖著走了,一臉的委屈。

用錯了招害了孩子

帶孩子逛商場,也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作為家長肯定免不了,上面的情景是最常見最普遍的一個,家長需要掌握什么技巧呢?教育專家認為,以下父母的招數(shù)都是錯誤的。

1.強行帶走

父母勝利了,小男孩不敢再鬧著要玩具,被父母帶走了,“不是我不想買,而是我害怕你了”。這個時候,親子關(guān)系就受到了影響。

有些孩子一看家長不肯買,就躺或坐到地上打滾哭鬧,但家長不吃這一套,你哭你的,我要么打你兩下,要么直接抱走拖走,才不管你如何撕心裂肺地哭喊。孩子的內(nèi)心遭到重創(chuàng),這類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會不斷地和家長對抗,直到長大了家長抱不動的時候,“給家長好‘果子’吃?!?/p>

2.父母妥協(xié)

“我就哭,拼命地哭,讓其他人看著,看到你不好意思,你一定會給我買?!庇行┘议L一看到孩子哭鬧,馬上妥協(xié),最終孩子如愿以償。這樣的事情發(fā)生過三兩次后,孩子就會很有經(jīng)驗了,更增強了他下次“哭鬧打滾的信心”。

專家觀點:孩子哭鬧買和不買都不對

遇到孩子這樣“不聽話”的時候,給不給孩子買呢?“我會買”或“我一定不會買”,家長的答案不外乎這兩種。其實,買和不買都不對。

首先,家長沒有說服孩子,買了自己心里不高興,覺得是對孩子的妥協(xié);不買孩子心里不高興,于心不忍。這表現(xiàn)出來家長教育孩子的不成熟。因為家長的不成熟才把自己夾在中間,不知所措,這個時候孩子沒錯,因為孩子只是“喜歡,想買”。

其次,孩子為什么會哭鬧?很多家長說是想買,其實不是,孩子哭鬧,是家長沒有尊重他們。試想,從孩子懂事起去逛商場,看到的都是“家長想買什么東西就掏錢買什么”,但“為什么我想買東西身上沒錢,向爸爸媽媽要,為什么他們就不肯掏呢?”在孩子心里,這是極大的不平等。我們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

聰明對策:事先約定事中提醒事后總結(jié)

家長們會問,那到底要怎么辦呢?

非常簡單,在每次出門前和孩子約定好:“孩子,爸爸媽媽帶你去商場,爸爸要買什么,你要買什么,媽媽要買什么,除此之外,我們什么都不能買了??梢詥??”一般孩子會答應(yīng),如果孩子有不同意見,要商量好了再出門。

到了商場,孩子遇到不在計劃之內(nèi)自己還想要的東西時,家長只要提醒他“我們說好的,不能買其他的”,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非常講理,盯著想要的東西,盡管滿臉渴望,但還是會同意:“那就下次再買吧?!边€有些孩子在提醒之后還會要,家長千萬不能答應(yīng),因為是約定好的,這是家長建立威信,“說話算數(shù)”的最好時候。

回到家里,再和孩子總結(jié)一下,“今天你想買的那個東西,我們討論要不要下次買”,孩子會覺得:“爸爸媽媽很重視我、很愛我,我一定要聽話”。

總結(jié):

孩子為什么不聽話,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被告知要聽什么話。孩子是最講道理的。孩子不講道理往往是因為無理可講。而約定好的事情,孩子比家長執(zhí)行得要好得多。

給孩子犯錯誤的機會


孩子在接觸事物的時候,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對什么是錯,教育在這個時候就顯得尤為及時和關(guān)鍵,首先要正視孩子犯錯誤,然后對孩子適時的進行認知教育,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讓孩子從中獲得更多的生活常識。

案例:餐前活動時,孩子們在走廊上自由玩耍。忽然陳軼鐵跑來告訴我:“老師,施欣羽帶零食來了?!蔽覇枺骸澳憧匆娏藛??是什么東西?”被我一問陳軼鐵噎住了,小聲說:“我看見樓梯上有口香糖紙?!蔽腋^去一看,果然有一張綠箭的口香糖紙,這時,許多孩子都圍了過來,我就問:“這糖紙是誰丟的?”孩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說沒有。我見問不出是誰,又不好說是誰,就說:“小朋友,你們說帶泡泡糖的小朋友對嗎?為什么呢?”樂樂說:“這小朋友不對,不但帶零食來吃,還把紙扔在地上?!钡律秸f:“吃泡泡糖不干凈,我爸爸說,吞下來,人會死掉的?!庇钔f:“口香糖要用錢買的,錢是爸爸媽媽辛苦賺來的?!眰フf:“吃口香糖會污染環(huán)境?!?/p>

我聽孩子們討論的這么起勁,就及時抓住話題進行教育。剛才小朋友都說的對,吃口香糖不好,原因有兩點:一方面對人身體健康有影響;另一方面對環(huán)境有污染。因為這口香糖吃到后來就不甜了,吞在肚子又不行,影響人的健康;吐出來也不行,因為它幾百年也化不掉,污染土壤,對自然環(huán)境有很大的破壞。今天,有小朋友吃了口香糖,不僅把糖紙扔在地上,還不主動來承認自己的錯誤。老師給他一次機會,我相信他待會兒會來向老師勇敢承認錯誤的,能勇敢承認自己錯誤的孩子,老師和小朋友們還是會和以前一樣喜歡他的。陳軼鐵今天也有不對的地方,沒親眼看見,就亂說是施欣羽吃的口香糖,以后沒弄清楚不許亂說小朋友的名字。

我的話還未說完,人群中傳出了點聲音,很小聲的說:“是我,老師?!蔽乙豢丛瓉硎莾?nèi)向的雨婷,我看她勇敢的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就及時的表揚了她,并提出要求:以后我們小朋友吃零食時垃圾要放在垃圾筒里,愛護環(huán)境;像口香糖這類污染環(huán)境的東西要少吃;幼兒園里有點心,零食最好不要帶到幼兒園來。

專家觀點:讓寶寶感受錯誤的好處

1.在感受錯誤的過程中獲得新知,探索未知世界的過程對寶寶來說是一種十分可貴的體驗。寶寶在這個過程中經(jīng)自己摸索而獲得的知識不再僅僅是知識,他更多地獲得的是一種能力和一種喜歡探究事物奧秘的良好習(xí)慣。

2.在感受錯誤過程中體驗快樂,寶寶在感受錯誤的過程中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能通過自己努力想方設(shè)法避免錯誤,找到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那么他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的那種快樂的體驗是通過別的方式無法獲得的。

3.在感受錯誤過程中錘煉意志,寶寶在感受錯誤的過程中,他的心靈就有機會不斷經(jīng)受這樣的歷練,這對錘煉寶寶的意志提高寶寶的挫折商無疑意義重大。

4.在感受錯誤過程中提高寶寶的責(zé)任感,通過這種方式,讓寶寶養(yǎng)成自己做事自己負責(zé)的良好習(xí)慣,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寶寶的責(zé)任感。

5.在感受錯誤過程中讓寶寶學(xué)會正確的行事方式,在經(jīng)過多次這樣的體驗之后,寶寶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找出合適的行事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不能夸大孩子的錯誤


不能夸大孩子的錯誤寫這篇日記的時侯我一直在猶豫我的用詞,剛開始我想寫‘兒子又闖禍了!’,但是思來想去,我是不是夸大了孩子的錯誤?因為在大人眼里的錯誤,在孩子眼里有時是正常的事情,尤其是在孩子面前。

兒子上星期五在幼兒園打了小朋友,回家后我將此事告訴了小爸,小爸聽了就對兒子說:“這可不好,我要打一下你的屁股!”然后追著兒子象征性地打了一下。這時我發(fā)現(xiàn)兒子的表情很奇怪,從我‘告狀’到小爸打他屁股的神態(tài),不是害怕、擔(dān)心、愧疚而是豎起耳朵傾聽后的自豪、喜悅(這個詞我不知用得準(zhǔn)確否,因為兒子臉上帶著笑容,我才這么說),剛開始我沒太注意,也沒多想,但是昨晚發(fā)生了另一件事,一下子讓我認識到,在兒子面前我犯了致命性的錯誤,我講述他所做的事的語氣及表情,讓他產(chǎn)生了岐意,他可能認為我是鼓勵他、表揚他了,而且我又有可能夸大了孩子的錯誤,因為我所說的錯誤,在他眼里有時只時表達方式的不同而已。

昨天從幼兒園接回來后又遇上從北京回來的小朋友張家進,兒子接過小朋友爸爸遞過來的小鏟子就跟著小哥哥走了,我們家長跟在后面,后來又來了一個小朋友,他們?nèi)齻€人在一起挖土,然后不停地將土揚起,三個小朋友笑作一團。這時我和另一個家長說話,眼光捎代著兒子,就見兒子拿起一小鏟子土,正要上揚,恰好張家進小朋友喊兒子,兒子一轉(zhuǎn)身回頭手一抖,一小鏟子土就倒進了張家進小朋友的嘴里?!鞍职?,你看我的嘴呀!”張家進小朋友回頭喊他爸爸,我見此情景有幾秒鐘的愣神,因為我也沒想到會發(fā)生這樣的事,盡管在此前我們都警告過孩子們在揚土的時侯要注意不要揚到小朋友的眼睛里,但是沒想到會進嘴里呀!我和張家進的爸爸幾乎同時沖到孩子們面前,我趕緊對張家進說:“啊呀,對不起,別怕,沒事,阿姨先給你擦一下吧!”張家進的爸爸連忙說:“沒事,沒事,先喝口水,吐出來,再洗洗就好了!”我這時再來看兒子,小家伙木然地站在那,他也被弄蒙了,我覺得兒子不是故意所為,拉住他說:“沒事,沒事,你是不是不小心才將土倒進哥哥的嘴里吧?咱們跟哥哥道個歉吧?”“對不起!”兒子小聲地說。張家進小朋友在爸爸給收拾完后,又拿了一鏟子土倒到兒子的腳上,這件事情到此就算了,因為不到一會功夫兩個孩子又玩到一起了。

晚上回家我又將此事學(xué)給小爸聽,此時兒子站在客廳里豎起耳朵聽我們說話,我又發(fā)現(xiàn)了兒子的表情變化。說實話這一次我認識到我的表述對他的影響,盡量用詞稍稍考慮了一下。但是------

經(jīng)過這兩次事情,我覺得談?wù)摵⒆拥氖虑?,最好不要?dāng)著孩子的面,如果當(dāng)著孩子的面最好要公正事實求事地進行描述,不要加進自已的評論,最好能引導(dǎo)孩子讓他自已知道自已的做法有什么不好之處,下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應(yīng)該如何去做。有時侯我們大人認為這件事做得不對,但是在孩子眼里沒有什么,他還沒有事非觀念,而我們強加給他的觀念后他就會變得委委縮縮,不敢放手大膽去嘗試新的事情了,這就是處理問題不好留下的后遺癥呀!

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夸大他的錯誤,也要注意描述問題的方式方法,否則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好的影響呀??!

育兒觀念:請別忘了稱贊你的孩子


育兒觀念:請別忘了稱贊你的孩子

——觀《小孩不笨》有感

電影簡介:

在影片中,有兩對父母,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雖然十分不同,但是結(jié)果一樣是不好的。做生意的一對父母,他們把大部份時間用在經(jīng)營自己的事業(yè)上,和兩個孩子的密切關(guān)系很少,而導(dǎo)致哥哥叛逆,和不良分子混在一起,媽媽老是不履行諾言,弟弟變成一個沒有主見,不會反抗的“聽話”的孩子……另一個爸爸,他很愛很愛他的孩子,但他不懂得如何去愛,面對孩子的壞成績,叛逆,只是一味地使用暴力解決,使孩子潛移默化地和他一樣,遇到事情就是使用暴力來解決,最后淪落為社會上的小混混。

電影最后的結(jié)局很深刻,成才的爸爸用死換來了學(xué)校老師接受他再回校讀書,差點踏入歧途的他后來成了一名好學(xué)生,學(xué)謙的父母也終于明白是自己不會教育才導(dǎo)致孩子搶劫的,為了孩子,媽媽辭職了,爸爸也放下了工作,一同去觀看了杰利的演出。

我的感想:

看完電影,作為一個母親,我有很多的感觸:電影一開始,字幕緩緩出現(xiàn)的那一句:“你最后一次稱贊別人是什么時候?”讓我的心一陣悸動,我問自己,我最后一次稱贊我的孩子是什么時候呢?我在我的腦海里拼命地搜索著……原來我在漸漸遺忘那把稱贊的鑰匙,那把“請多看看孩子的優(yōu)點,多稱贊他;少看孩子的缺點,少點指責(zé)的鑰匙,父母們都需要,而且我們都擁有這把鑰匙,只是在忙碌的生活中把它遺忘掉了?!?/p>

一家人想要擁有幸福的家庭生活,家庭成員之間必須相親相愛、互相理解。其實每個人都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被關(guān)愛,也需要受鼓勵,被稱贊。孩子也不例外。一個人的成長充滿著挫敗與艱辛,而這時,以父母為主導(dǎo)的家就是他堅強的后盾,是他溫暖的“避風(fēng)港”,這個家不僅給了他溫暖,還給了他力量和勇氣,這些就是能夠使他羽翼變得豐滿的“催化劑”。

成才爸爸臨死時說:“天底下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我從小生活在一個沒有愛的環(huán)境,沒有學(xué)會怎么去愛別人,我是太愛孩子,卻不知道怎么去愛?!币粋€父親用生命去保護他的孩子,你敢說他不愛他的孩子嗎?只是他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去愛他的孩子。成才爸爸的死告訴我們:天底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怎么去愛就是我們要學(xué)習(xí)的。

透過這部電影,讓我看到孩子們不只是需要關(guān)懷和愛心,他們也期待父母親給予他們稱贊和肯定?!皼]有教不會的的孩子(學(xué)生),只有不會教的父母(老師)”。其實小孩不笨!重要的是需要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愛好,擅長,需要……父母跟孩子之間應(yīng)該多交流溝通,就算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時間來關(guān)心孩子,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他們要的究竟是什么。用關(guān)心關(guān)愛在心與心之間搭一座橋,讓彼此的心靈更加靠近!小孩不笨!他們沒你想的那么差,只要你能真心地和孩子們溝通,聆聽他們的心聲,多做正面的引導(dǎo),多表揚少批評,你會發(fā)現(xiàn)哪怕再"笨"的孩子也會進步!

共勉:

每個人都需要得到別人的稱贊與肯定,請不要吝嗇你的稱贊,更別忘了對孩子的稱贊,因為那是他信心的來源。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請多看到別人身上好的一面,這世界就會變得美好……

孩子害怕犯錯怎么辦?


班上總是有媽媽問我:"小鹿老師,我們家寶貝總是沒自信,特別害怕犯錯,錯了就不愿意再做,怎么回事?"

首先,爸爸媽媽必須認同這一點:寶貝犯錯是很正常的,孩子的成長本來就是不斷試錯的過程。不妨想想,從小我們是怎么學(xué)會走路的?不斷摔倒,再不斷爬起來,自然而然就學(xué)會了走路。因此,我們必須要給予孩子犯錯的機會。

但爸爸媽媽們又會有這樣的困惑:"不是我們不允許孩子犯錯,而是孩子自己害怕。比如,寶貝數(shù)字5寫不好,就不愿再寫,無論怎么鼓勵還是不愿意嘗試。"想想咱們成人又何嘗沒有這種畏難的心理呢?

其實孩子跟成人的心理是一樣的,只要有興趣,并能找到成就感,才愿意去挑戰(zhàn),這是天性。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做到: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打心底認為孩子犯錯沒什么。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所謂我們給孩子帖的標(biāo)簽,都是我們自己內(nèi)心的寫照。咱們不妨捫心自問:我們真的不怕孩子犯錯嗎?

課堂上,我們經(jīng)??匆娺@樣一群媽媽:寶貝做不好,或動手操作時做的慢些,媽媽就會不經(jīng)意流露出著急、失望、急躁,甚至課堂上對著孩子大發(fā)脾氣:"這么簡單,怎么就做不好?!"還有一些"溫柔型"的媽媽,會不厭其煩的一遍遍鼓勵孩子,寶貝完成了就特別開心,給予寶貝大大的贊揚!

其實,這是兩種極端,即使是"鼓勵",如果太過強烈也是因為咱們太過在意孩子的得失,這些情緒必然是能投射在寶貝身上的。不妨想想,如果寶貝一個人在家搭積木,積木倒了他會怎么辦?一定會扶起來再搭!沒有我們的"關(guān)注"和"鼓勵",他反而會更加放松和自信,這就是孩子心理的安全感。我們過高的期望往往是給寶貝的壓力。

思維館數(shù)學(xué)思維的課程研發(fā)教研員,3-4歲課程的核心教師。學(xué)前教育專業(yè)本科畢業(yè),5年一線教學(xué)經(jīng)驗,好未來教育集團年度十佳教師。

三個誤區(qū)真會害了孩子,尤其是第一個!


這3個誤區(qū)真會害了孩子,尤其是第一個,家長們是萬萬想不到的。

誤區(qū)一:三歲看老

俗話說:“三歲看老”,許多家長都覺得孩子0-3歲這個階段非常關(guān)鍵,是大腦神經(jīng)元發(fā)育的黃金時期,如果把握不好,孩子以后再怎么教育都沒用了。

其實,這種擔(dān)心倒是多余了。據(jù)研究,雖然3歲前確實是孩子大腦神經(jīng)元發(fā)育的黃金時期,但并不表示這時的大腦已經(jīng)發(fā)育成熟,神經(jīng)元的密度與大腦發(fā)育成熟并無直接關(guān)聯(lián)。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0-3歲的孩子語言能力非常差,詞匯量也非常少,但到了5歲后就會爆發(fā)式成長,10天便可能學(xué)到原來1年的詞匯量。

所以,家長真沒必要糾結(jié)于孩子的頭三年,讓孩子學(xué)這學(xué)那,生怕輸在起跑線上。最好的教育便是通過有效的引導(dǎo),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點,并進行重點培養(yǎng),這樣要比死磕孩子的前三年有用的多。

誤區(qū)二:總對孩子說不能

我們時??吹?,許多父母生怕孩子出問題,這也要管,那也要管,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

這是教育孩子的“大忌”,教育千萬不要只告訴孩子“不能做什么”,還要告訴他們?nèi)绾巫?。比如,你不能與別的同學(xué)打架,但如果真的與同學(xué)有沖突怎么辦,如果同學(xué)打孩子怎么辦?要告訴他做到不首先挑事,不首先動手,如果真的起了沖突,要學(xué)會保護自己,萬不得已可以用武力保護自己,在適當(dāng)?shù)臅r候要盡量尋求老師的幫助。

此外,要讓孩子不做什么事,家長首先要做到,這邊說了不能隨地吐痰,轉(zhuǎn)身自己就來了一下,這樣的”言傳身教“怎能教育好孩子。

誤區(qū)三:多多報興趣班

看吧,每到周末,鋼琴班、英語班、繪畫班……各類興趣班如同廟會,都是家長帶著孩子穿梭的身影。據(jù)統(tǒng)計,一二線城市平均每個孩子報2個興趣班?!皼]辦法啊,這也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特長,讓他以后更具競爭力!”大部分家長都會這么說。

可是,真的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競爭力嗎,這么多興趣班里,有幾個是孩子真正愿意上的,有幾個是與他們興趣相結(jié)合的。

其實,孩子真正缺的不是特長的學(xué)習(xí)和鍛煉,而是我們真正的陪伴。有專家指出:幼兒階段的陪伴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chǔ),如果忽視孩子的心理變化,缺少與他們的溝通,孩子很可能變得叛逆、不聽話。

少報幾個興趣班吧,多陪陪孩子吧,多與他享受現(xiàn)在的快樂!

小編語:所謂“誤區(qū)”,無非是家長放不下”家長“的身段,沒有把孩子當(dāng)作一個真正的個體來看待,結(jié)果往往是“費力不討好”,反被孩子埋怨!所以,將選擇的自由交給孩子吧,這樣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相關(guān)推薦

  • 父母用錯招會害了孩子 孩子鬧著要家長不肯買 一對年輕的父母牽著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在逛超市。逛到兒童玩具貨柜時,小男孩說什么也不肯走了,他要買一輛小汽車。家長不給買,孩子哭鬧著非要買不可。家長剛開始還和孩子講道理:“家里已經(jīng)...
    2021-02-18 閱讀全文
  • 你對孩子的錯誤行為了解多少? 導(dǎo)讀:兒童的感情與行為方式都是有原因的,應(yīng)認識到即使兒童打人或用其他動作表達情感都是正?,F(xiàn)象。在制止他的不受歡迎的動作時,先不要責(zé)備或羞辱他,試著向他說明我們理解和接受他的情感,再用積極的方式向他提出...
    2021-09-30 閱讀全文
  • 面對孩子犯錯誤 一天,我正在準(zhǔn)備下節(jié)課要用的材料,劉老師忽然走過來說:“冷老師,你看,何嘉宇打了盧宇豪,還不肯承認錯誤,不肯道歉。 ”我看到盧宇晨的鼻子里塞了一卷衛(wèi)生紙,意識到事情比較嚴(yán)重!來到走廊上,我看到嘉宇正賭...
    2020-11-14 閱讀全文
  • 給孩子犯錯誤的機會 孩子在接觸事物的時候,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對什么是錯,教育在這個時候就顯得尤為及時和關(guān)鍵,首先要正視孩子犯錯誤,然后對孩子適時的進行認知教育,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讓孩子從中獲得更多的生活常識。 案例:...
    2021-04-06 閱讀全文
  • 這樣糾正孩子的錯誤 一句游戲化的語言,就能有這么神奇的力量,我想,如果老師們在面對問題的時候,都能多用一些這種既充滿童心又充滿愛心的辦法,幼兒園將會變成孩子們真正的樂園。 糾正孩子的錯誤,不能僅用批評的方法,有時候,換一...
    2021-10-08 閱讀全文

孩子鬧著要家長不肯買 一對年輕的父母牽著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在逛超市。逛到兒童玩具貨柜時,小男孩說什么也不肯走了,他要買一輛小汽車。家長不給買,孩子哭鬧著非要買不可。家長剛開始還和孩子講道理:“家里已經(jīng)...

2021-02-18 閱讀全文

導(dǎo)讀:兒童的感情與行為方式都是有原因的,應(yīng)認識到即使兒童打人或用其他動作表達情感都是正?,F(xiàn)象。在制止他的不受歡迎的動作時,先不要責(zé)備或羞辱他,試著向他說明我們理解和接受他的情感,再用積極的方式向他提出...

2021-09-30 閱讀全文

一天,我正在準(zhǔn)備下節(jié)課要用的材料,劉老師忽然走過來說:“冷老師,你看,何嘉宇打了盧宇豪,還不肯承認錯誤,不肯道歉。 ”我看到盧宇晨的鼻子里塞了一卷衛(wèi)生紙,意識到事情比較嚴(yán)重!來到走廊上,我看到嘉宇正賭...

2020-11-14 閱讀全文

孩子在接觸事物的時候,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對什么是錯,教育在這個時候就顯得尤為及時和關(guān)鍵,首先要正視孩子犯錯誤,然后對孩子適時的進行認知教育,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讓孩子從中獲得更多的生活常識。 案例:...

2021-04-06 閱讀全文

一句游戲化的語言,就能有這么神奇的力量,我想,如果老師們在面對問題的時候,都能多用一些這種既充滿童心又充滿愛心的辦法,幼兒園將會變成孩子們真正的樂園。 糾正孩子的錯誤,不能僅用批評的方法,有時候,換一...

2021-10-0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