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父母應(yīng)該怎樣教孩子學會保守秘密?

發(fā)布時間:2020-12-31 幼兒園秘密教案 教育孩子筆記 幼兒園應(yīng)該學什么

“我家有20萬塊錢”“媽媽說你的衣服特別難看”,孩子一不小心就說出了你的秘密,讓你不知所措?是時候教會孩子什么是“秘密”了。

到了四五歲,孩子們可以和大人真正對話了,這當然是個可喜的飛躍。不過,從另一個方面來講,話多必失,他會不加選擇地泄露你所有的秘密。這個年紀的孩子還不懂什么該跟別人說,什么不該說,除非你特別告訴他。下面是幾點建議:

1.用簡潔的語言告訴孩子什么是秘密

很多父母只是告訴孩子,這些事情是隱私啊。而大多數(shù)情況下,對于什么是隱私,孩子根本不明白。因此,如果想要說話奏效的話,要用孩子聽得懂的詞語來解釋這個概念,而且說的時候,要具體詳細。你可以試著這么對孩子說:“隱私是只有自家人才知道的事情,不應(yīng)該跟別人說。比如爸爸媽媽吵架這件事就不要對別人說?!?/p>

2.教孩子學會自己判斷什么是隱私

當孩子已經(jīng)明白了隱私的含義,接下來,就可以幫他分辨哪些事情屬于隱私,哪些可以毫無顧忌地告訴別人。父母完全不可能把每件事是否能跟外人說對孩子說明。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幫孩子培養(yǎng)自己判斷的能力。

你可以試試這個辦法:編一些“傻乎乎”的情節(jié),然后跟孩子一起探討是不是該把這些告訴別人。比如,問孩子:“我和爸爸說,我們要在月球上蓋一套房子來讓全家人住,這樣的話用不用告訴外人呢?”然后,鼓勵他向你提問,比如他會問:”媽媽,我可以告訴老師,你覺得她的鞋子很難看,她別再穿這樣的鞋子進教室嗎?”你可以這樣回答他:“老師有老師自己的喜好,我只是說出了我的看法,不一定我的看法就是對的。而且,你這樣對老師說,肯定會讓老師覺得十分難堪,讓她下不來臺,你想一想,如果有人對你說你穿得太難看了,這樣的話,你是不是也感到十分難受呢?像這樣的事情,你不說比說更好。”

3.教孩子學會征求父母的意見

即使經(jīng)過了數(shù)不清的角色扮演游戲,孩子可能還是對有些事情拿不準。所以,告訴他:“如果你不知道這件事情該不該對外人說,可以先問問我?!辈贿^,讓你尷尬的是,他可能不會小聲說話,而是像大喇叭廣播一樣地問你:“媽媽,我能跟齊阿姨說飄飄小弟弟的頭形很奇怪嗎?”不管結(jié)果如何,你也要在私下里表揚:“你問媽媽能不能說,而不是直接告訴齊阿姨,是很對的。但是,最好下次小聲問我,這樣,阿姨就不知道我們說的小秘密了?!?/p>

4.當他快要“犯錯”時給個暗號

有的時候,大人說到激動處,也會說錯話,孩子也一樣。所以,為了防止孩子大嘴巴,把家里的所有事都告訴別人,你可以與孩子定一個“暗號”,比如,當你覺得孩子要說到一個不合適的話題時,可以給他遞個眼神,阻止他把事情搞糟,或者在桌子底下輕輕踢他的腿把手指頭放在嘴唇上做“噓”狀都可以。這樣做,給孩子帶來的好處多多:給他提醒的時候表面上不動聲色,暗地里卻以神不知鬼不覺的速度讓他懸崖勒馬,從而讓尷她的局面不會發(fā)生。YJS21.coM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父母該怎樣教育孩子


在過去,父母扮演的常常是嚴肅、不可侵犯的角色。有時候教育孩子語氣難免會重了許多,這在很多家長看來還是“玉不琢,不成器”。其實,幼兒教育最忌諱的就是打和罵。有時候更加溫和的語氣往往能收獲更加好的效果。

要了解孩子,就要從他們的語言及行為中了解他們的想法、喜好和內(nèi)在需要。不要小看與孩子溝通這個環(huán)節(jié),這也是教育孩子很關(guān)鍵的一步。因此,溝通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父母所用的語氣,各位家長,你們知道孩子最喜歡的五種語氣是什么嗎?

01

信任的語氣。

孩子特別希望得到成人特別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對孩子說話時要表現(xiàn)出充分的信任。如,孩子想學打羽毛球,你用信賴的語氣說:“星星,只要努力學,認真學,一定能學會打球的。”這無形中就給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讓他明白,只有堅持才能獲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語氣:“就你這樣三分鐘熱情還想打球啊?”就會給孩子的自尊心帶來傷害,令他對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不自信。

02

尊重的語氣。

從兩三歲起,孩子的自我意識就開始萌芽,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自我意識會愈發(fā)強烈。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見,說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當孩子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時,不要認為是他不聽你的話,跟你對著干,而粗暴地反對他。如你要求孩子學英語,可他還想再跟小伙伴們玩一下,你不能發(fā)脾氣:“越大越不聽話了,不好好學習,看你長大了能干什么?!边@樣做只會讓孩子更加厭惡學習。應(yīng)該用尊重的語氣:“那你再玩一會兒,不過,玩完了,可一定要學英語?!焙⒆泳蜆酚诮邮芰恕?/p>

03

商量的語氣。

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語氣,讓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亂丟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這么說:“星星,玩具亂丟,多不好的習慣啊,你跟媽媽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嗎?”

千萬不要用命令的語氣:“你怎么搞的,玩具亂丟,快點去收拾好!”否則,孩子聽你責備,心里就會產(chǎn)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開心的。

04

贊賞的語氣。

每個孩子都有優(yōu)點,都有表現(xiàn)欲,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并加以贊賞,會讓他更加樂于表現(xiàn)。孩子畫了一幅畫,也許畫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畫的熱情和認真勁兒就是最大的優(yōu)點。

當孩子把畫捧給你看時,不能輕描淡寫地應(yīng)付幾句:“畫得一般,好好練?!边@樣會讓孩子對畫畫失去熱情和信心。應(yīng)該用贊賞的語氣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寶寶(寶寶食品)畫得這么好,繼續(xù)努力,一定會畫得更好?!焙⒆拥谋憩F(xiàn)欲得到了滿足,有了快樂的情緒體驗,對畫畫就會更有興趣。

05

鼓勵的語氣。

要孩子做到?jīng)]有過失,這是不可能的。當孩子做錯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評責備,而應(yīng)幫助他在過失中總結(jié)教訓,積累經(jīng)驗,鼓勵他再次獲得成功。

如孩子第一次幫媽媽端飯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爛了。你不能責備他:“連個碗都端不穩(wěn),真笨?!边@樣會打擊孩子嘗試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氣。應(yīng)該用鼓勵的語氣:“星星不小心打爛了碗,沒關(guān)系,以后先用手指試試燙不燙再去端?!?/p>

用更加溫和的語氣,既教給實踐的方法,又給了孩子再次嘗試的信心。這樣不是很好嗎?

父母應(yīng)該怎樣與孩子進行交流


父母應(yīng)該怎樣與孩子進行交流

一個秘訣:就是把自己也變成孩子

父母是否擁有一顆童心,是非常重要的。童心未泯,才能拋開“大人”、“父母”等身份。當你接納了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接納你。

第二個秘訣:和孩子密切相處

要了解孩子,要多跟孩子接觸,從他們的語言及行為中了解他們的想法,喜好、內(nèi)在需要。

第三個秘訣:注意孩子的反應(yīng)與態(tài)度

現(xiàn)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說話時,常常會急著表示自己的意見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話做,最好不要有意見。所以,往往沒有很仔細地把孩子的話聽完,孩子感覺與父母溝通不舒服,代溝必然越來越深。

第四個秘訣:體會孩子的感受

當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與好朋友或心愛的寵物分離時,他細膩的小心靈會難過半天。父母卻只是一是一味地告訴他“沒關(guān)系,堅強一點”,“這沒什么好難的”,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一點都不能體會他的感受,若父母說:“你很難過吧?我要是你也會有這種感受的。”相信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第五個秘訣:了解孩子的發(fā)展程度

如果父母盡說些孩子無法理解的話,或提出一些孩子達不到的要示,相信不但孩子覺得辛苦、壓力大,親子間對話也勢必難以搭得上線

第六個秘訣:回答孩子的問話

孩子提出問題時,應(yīng)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針對孩子的需要做回答。例如孩子問:“媽媽,你要不要去買菜?”這個問題的真正意義其實是:“媽媽,我想跟你一起去買菜。”假如你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說:“是?。∧阋灰黄鹑??”孩子聽了必定會很高興。

此外,對于孩子所提的知識性問題,父母也要慎重回答,或帶著孩子一起尋找答案,這樣,孩子以后不論碰到什么問題,都會主動向父母詢問。

第七個秘訣:避免用負面意義的說話語氣

不能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趕快……”“限你在五秒鐘內(nèi)……”、“我數(shù)到一、二、三……否則……”“你應(yīng)該……”,“你真笨”、“你好環(huán)”、“你太讓我失望了”、“不可以……”等帶有指揮、命令、警告、威脅、責備、謾罵、拒絕等負面意義的說話語氣。

第八個秘訣:經(jīng)常變換新鮮的話題

這樣能引起孩子的興趣,例如:“你猜猜看今天我發(fā)生了什么事?”“你知不知道為什么小孩子最喜歡恐龍?”“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不到地球……”等問題,相信會比“今天過得好不好?”“快樂不快樂”更吸孩子。

第九個秘訣:充實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

親子對談的題材,往往來自生活之中,因此培養(yǎng)孩子一顆敏銳、好奇的心是很重要的。父母可以帶領(lǐng)孩子觀察身邊的各種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車子的顏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著打扮、說話內(nèi)容、百貨櫥窗、林林總總,都可以為談話的素材,孩子的觀察力會自然而然地提高。

父母應(yīng)怎樣教育孩子


作為父母,總是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希望他們能夠成長為有出息的人,因此在教育上總是不遺余力。但是錯誤的教育方式往往會適得其反。

方法

1

不要采取過激的方式。有的家長認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罵不容易成才”。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而是不分青紅皂白先罵一通、打一頓再說。這樣粗暴的對待孩子,不僅沒有辦法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很有可能會在心里留下陰影,性格容易變得偏激。

2

要以身作則。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空洞說教遠不及實際行動的影響力大。不是有這么一則公益廣告嗎,母親給外婆洗腳,小兒子看在眼里,便有模有樣學著要給母親洗腳。同樣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長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來的孩子很難說不是一個失敗的復制品??梢姶笕说难詡魃斫陶娴暮苤匾?。

3

大人的意見要統(tǒng)一。有的時候家長之間相互要通氣,對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爭取一致,態(tài)度也要統(tǒng)一,切忌你說東我說西,你扮白臉我扮紅臉,更不能當著孩子面就相互數(shù)落。否則的話孩子往往會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該聽誰的。時間一長,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會蕩然無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較困難了。

4

不要扼殺孩子的興趣。學業(yè)固然重要,但是興趣是激發(fā)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現(xiàn)在的社會需要的不是讀書機器,而是全面發(fā)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現(xiàn)出某方面的愛好,千萬不要干涉,而是應(yīng)該鼓勵他,說不定還能成為孩子的一項技能。

父母應(yīng)該怎么教育孩子


高情商的父母不會因為育兒這件事,反目成仇,而是相敬如賓,恩愛如初,原來他們做到下面這10件事。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現(xiàn)在大部分孩子都是在父母的陪伴下長大,這對孩子來說應(yīng)該是最好的成長環(huán)境。但是,由于父母育兒的觀念不同,卻存在很多矛盾和差異,說實話這種情況真的很心累。

在孩子教育問題上,父母兩人還是需要齊心協(xié)力做好育兒這件事,其實想做到這一點,并不難,只是你們有沒有真的去試過?

今天給大家講個真實故事,順順的爸爸是王者農(nóng)藥的忠實粉絲,酷愛玩游戲,可以為了玩游戲把娃晾在一邊,有時卻比任何一個人疼娃的直男,有著一份比順順?gòu)寢尭咝降墓ぷ鳎豁橅樀膵寢屖莻€白天上班,晚上逗娃,陪娃聊天,陪娃做游戲卻不顧形象的小丑。

順順的爸爸有空的時候,很愛和娃一起玩耍,比如逗孩子笑,陪孩子看電影,陪孩子玩手機,陪孩子打球.......聽起來都挺好的,但是他不喜歡娃哭鬧,不喜歡娃犯錯,一著急容易在娃的屁股上拍上一兩次(下手不會太狠),生怕孩子摔倒受傷。

順順的媽媽在陪娃上,也會跟爸爸做一樣的事,但他們之間唯一的區(qū)別就是,順順?gòu)寢尣幌矚g打娃,喜歡跟娃講大道理,很愛嘮嘮叨叨,覺得孩子摔倒了爬起來就好了(但實際上會小心翼翼陪在孩子身邊)。

兩人沒少為教育孩子這事操碎心,也經(jīng)常會吵架,但是他們有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盡量不在娃的面前大戰(zhàn),在孩子睡著之后,兩人就會到客廳開始各種爭吵與調(diào)侃,場面別提多血腥,就差把對方拉到民政局辦離婚了。

盡管這樣,順順的父母隔天又和好如初,偶爾的夫妻相擁,還被娃看到,娃就會馬上跑過來說:抱抱,這時候,順順的爸爸會百般無奈的抱起小家伙,瞬間開啟逗娃模式,順順是我們那個小區(qū)很受歡迎的小孩,逢人會叫叔叔阿姨爺爺奶奶之類的,很有禮貌。

雖然無法形容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是什么,但是生活在這樣的孩子,一定是非常快樂的,這是毋庸置疑的。

1

建立和諧的夫妻感情

感情和睦的父母能時刻洋溢著溫馨,而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總能讓兩人倍感幸福和快樂,也會不知不覺的感染孩子,讓孩子可以快樂的成長。

其實很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比如順順的父母就是吵架盡量不在娃面前爭吵,而是選擇孩子睡覺之后,兩人開始各種調(diào)侃,這樣的互相懟不是爭吵,是父母溝通的一種方式,把彼此內(nèi)心的想法說出來告訴對方,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把問題堆積起來。

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fā),這樣不好不好。

2

全家共同游玩,培養(yǎng)親子樂趣

平時不管身為父母的我們平時有多忙,也請抽空好好陪家人度過一個愉快的周末,一起散步、游玩不僅可以培養(yǎng)夫妻感情,還有利于增進親子關(guān)系,父母兩人的婚后生活也會因為孩子而充滿樂趣和歡樂。

3

不讓夫妻矛盾影響孩子

如果夫妻之間有矛盾,應(yīng)盡量避免因此影響孩子,因為父母吵架、打罵,這種場面會嚇到孩子,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心理陰影,孩子是無辜的,不應(yīng)該為此買單。

孩子是父母感情的結(jié)晶,也是維系父母感情的紐帶,但孩子不是挽回夫妻感情的籌碼,小編覺得這樣做很不妥當。夫妻之間的矛盾,應(yīng)該各自找原因,想辦法化解矛盾,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大人的爭吵不應(yīng)該把娃牽扯進來,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負罪感,對孩子成長非常不好。

4

父母要同心育兒,育兒不是一人的事

中國傳統(tǒng)的思想理念就是,女的相夫教子,男的賺錢養(yǎng)家,但是在現(xiàn)在,男女平等,都有出去工作賺錢養(yǎng)家,所以在育兒這件事上,不在只是媽媽的事,而更多的是父母兩人的事。

無論你的孩子有多少個,對孩子來說爸爸媽媽都是唯一的,父親是鍛煉孩子獨立、建立責任感的重要角色,母親是給予孩子關(guān)懷、建立自信的重要角色,兩者不可缺一。

5

尊重付出的一方

帶娃和育娃這兩件事,都不是件簡單的事兒,因為帶娃是件費體力的事,育娃是費心的事,如果有人不信,可以試著獨自一人帶娃一天,就知道這兩件事有多辛苦。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都需要尊重彼此的付出,學會體諒對方的不容易。

6

對付出的一方善于肯定和鼓勵

在家庭育兒中,年輕人與父輩的觀念不同,育兒方法也差別很大。在遇到育兒的分歧上,作為晚輩的,不能很直接的否定老人的付出,應(yīng)該先帶著感恩的心肯定他們辛勤的付出,再選擇委婉的和家中長輩溝通,告訴老人這樣做不科學的原因,鼓勵老人可以做得更好,讓他們和年輕人一起學新的育兒知識。

7

適時表達自己的育兒意見

夫妻兩人之間的溝通很重要。在育兒問題上,要善于溝通,互相交流,學會補短取長,這樣會減少許多因為死犟造成不必要的爭吵。

8

學會補救育兒中出現(xiàn)問題

在育兒這件事情上,千萬不要做“事后諸葛亮,事前豬一樣”的父母,沒有人會知道在育兒的過程中,會發(fā)生什么問題,學會在問題發(fā)生之后,可以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惡語中傷對方。

9

互相理解并安慰

在育兒這件事情里,誰也不是圣人,不會犯錯。當事情發(fā)生的時候,應(yīng)該想辦法安慰孩子,理解對方帶娃的不容易,因為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沒有誰會希望孩子出什么意外。不應(yīng)該一味的指責對方,而是應(yīng)該相互理解與安慰。

10

共同探究,找出最適合的育兒方法

育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父母兩人共同尋找,最合適孩子的育兒方法,這種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不應(yīng)該任性的將育兒這件事丟給對方,不管不問,請各位家長記?。河齼菏歉改竷扇斯餐呢熑?。

談現(xiàn)在的父母應(yīng)該怎樣教育孩子成長


教育孩子是每一位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望子成龍是父母對孩子的殷切希望,然而要想使孩子成為有用之材,成為國家的棟梁,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及其深遠的。父母如何教育孩子也有很多種說法,許多名孩子的父母也成了教育孩子的楷模。家庭背景不同、父母的文化素養(yǎng)不同、孩子的個性不同,也有不同的教育方法。父母教育孩子應(yīng)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這就在孩子的心中造成了一種:我就是比不上別人,別人是永遠比我好的錯誤觀點。使孩子總處于自卑當中,導致沒有上進心,不思進取。因此,自信心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在父母眼里孩子永遠是自己的最愛。

(二)、確立學習目標

一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目標,每一階段目標的實現(xiàn)就是人生上了一個新臺階,近期目標與遠期目標要相結(jié)合。有的孩子雖然確立了一個目標,但過于目標過于長遠,短期內(nèi)無法實現(xiàn),從而達不到目標的激勵作用。因此,要在遠期目標的基礎(chǔ)上加入若干個短期內(nèi)就可實現(xiàn)的小目標,就可以在一次次地小成功中獲得自信,一步一步地走近遠期目標,才能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三)、讓孩子獨立完成各項任務(wù)或作業(yè)

從小培養(yǎng)自我約束的能力、自制能力非常重要,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努力,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不要拖到明天。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學習上不欠債,總是對新知識感興趣,可以使學習勁頭十足。同時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和獨立性,做父母要善于觀察和感悟孩子的愛好,根據(jù)條件逐步發(fā)展,同時,從小培養(yǎng)他在生活、學習上的獨立性,例如自己洗澡、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自己早起早睡等。

(四)、以身作則,家長要起表率作用

做父母的本身既要努力工作,又要經(jīng)常學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孩子。從小到大,孩子和家長在一起的時間是最長的,一天兩天不算什么,但家長幾年,十幾年的習慣行為會成對孩子的心理暗示,孩子在不知不覺中便會模仿家長的言行舉止。如果家長有不良的習慣,便會在這一天天中給孩子以負面影響。有些家長明知自己的某些習慣不對,但又管不住,總對孩子說“別學我”但這已經(jīng)給孩子的心中種下了一顆惡果,并不是自己幾句“不許學”就可以抹殺掉的。為了孩子的成長,家長要嚴格要求自己,約束自己的行為,不講臟話,工作上努力進取多出成績等

,從而起到潛化默化的作用。

(五)、教育孩子講誠信

有一個孩子,在競選大隊長時落選了,對這次落選他感到太突然,難以接受和面對眼前的事實。在傷心的同時,他又感到驚慌和害怕,不知道回家該怎樣向父母交待,所以他把這件事情隱瞞起來?;氐郊液?,為了不使父母看出他的傷心,他盡量裝出一副高興的樣子,只能在晚上睡覺時蒙在被子里偷偷地流眼淚。多少個夜晚,他的淚水浸濕了被單??伤€是不敢跟父母說實話。每天提心吊膽,生怕事情被發(fā)現(xiàn),心里壓力日日增加。一心想考上好成績的他,成績卻直跌而下。這種欺騙的日子確實很難過??勺罱K紙還是包不住火,終于有一天,父母知道了他的近況。那一天他覺得,回家肯定少不了來頓打。誰知,父母并沒有打罵他,而是跟他講道理,用《狼來了》的寓言故事駕馭他,從此以后,孩子再也沒有不講誠信的事了。

(六)、培養(yǎng)孩子競爭意識

充滿競爭和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社會

父母應(yīng)該教會孩子如何去愛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提醒:父母過度關(guān)注知識、技能,把其他的情感都割裂了,孩子變成了分數(shù)機器,這時危險就快發(fā)生了。表面上看,他們學習成績好,掌握很多技能,但他變成了一個沒有感情的人,一個冷漠、視別人為地獄的人,他的目標僅僅就是超過別人──

“家庭教育是情感教育,沒有情感就成了冤家?!?/p>

4月1日,留日學生汪某在上海浦東機場因?qū)W費問題和母親發(fā)生爭執(zhí),并拔刀刺傷母親。事件發(fā)生后,很多人都在疑惑,這個23歲的男孩究竟為了什么會傷害自己的親人。而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看來,從1991年留美博士生盧剛殺人案,到最近發(fā)生的藥家鑫事件、留日學生刺母事件,這些屢屢發(fā)生的極端惡性事件背后,都能找到一個共有的因素:家庭教育片面強調(diào)知識與技能而割裂了其他情感。

“父母過度關(guān)注知識、技能,把其他的情感都割裂了,孩子變成了分數(shù)機器,這時危險就快發(fā)生了。表面上看,他們學習成績好,掌握很多技能,但他變成了一個沒有感情的人,一個冷漠、視別人為地獄的人,他的目標僅僅就是超過別人?!睂O云曉說。

在孫云曉看來,情感教育就是愛的教育,它有兩個層次:第一,父母給孩子真正的愛,其中包括物質(zhì)關(guān)心與精神關(guān)懷;第二,父母引導孩子學會愛?!耙驗閮和膶W習是觀察學習,兒童的文化是模仿文化,孩子是在體驗中長大的?!睂O云曉說,盡管家庭教育中一定會有說教,也有許多知識和技能的教導,但家庭教育的本質(zhì)不是知識教育,也不是說理的教育,而應(yīng)該是情感教育。

然而在現(xiàn)實中,情感教育的地位卻在動搖。

在很多家庭里,常能聽到的一句話是:“只要把學習搞好,其他什么都不用管,這不是你該干的事?!?/p>

孫云曉認為,在這一問題上,父母要負主要責任。造成孩子情感缺失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在應(yīng)試教育的重壓下,父母錯誤地理解了教育的本質(zhì),對孩子的培養(yǎng)“重智輕德”,家庭關(guān)系變得像鋼管一樣封閉、堅硬、冰冷,而且沒有其他選擇。另一個原因,則是對孩子物質(zhì)第一、沒有原則的愛,孩子變得任性,為了自己享樂可以去踐踏別人。

“有時在一個孩子身上,會同時表現(xiàn)出這兩種情況。這都是愛的誤導,對愛的剝奪?!睂O云曉說。

上海某小學一位老師曾經(jīng)給孫云曉講了這樣一件事。

在四年級某班,一次數(shù)學考試中,一個數(shù)學成績非常好的女孩突然缺席,老師說因為女孩的爺爺去世,她去參加告別儀式去了。

話音剛落,全班居然響起一片歡呼聲,有人說:“她爺爺可死了”,還有拍桌子和跺腳的。原來,女孩的爺爺是數(shù)學教授,經(jīng)常輔導她,這些孩子認為,如今她爺爺去世了,他們終于可以超過她了。

還有一次,在江蘇講課時,一位媽媽等到聽眾都走后找到孫云曉:“我的孩子太可怕了,我已經(jīng)離家出走半個月了。我丈夫在北方打工,我在家?guī)Ш⒆?,孩子一點孝心都沒有,管我要錢,亂買東西。我說他,他居然打我。”

對他人的冷漠,對父母的粗暴,這樣的事情孫云曉聽過不止一次。

在他看來,這都是由于情感教育的缺失造成的,“情感教育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教育。教育的本質(zhì)目標是讓人獲得幸福,獲得發(fā)展,而不是所謂的成功。單純追求孩子在某一個社會位置的成功,這只是階段性的成功?!彼f。

盧梭曾在《愛彌兒》中提出,對每一個孩子和成年人都應(yīng)該有一條教育底線,即絕不傷害別人。在孫云曉看來,當前的家庭教育中,急需為孩子建立這樣一條道德底線,在孩子10歲之前應(yīng)該完成道德智能的培養(yǎng),也就是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孩子兩歲前,要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讓他建立安全感。這個時候父母的陪伴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孩子從小不在父母身邊,或者孩子身邊的人不穩(wěn)定、不固定,孩子很可能沒有安全感。2歲-4歲這個階段,要敢于對孩子說不。這時孩子的語言能力發(fā)展迅速,是需要建立是非規(guī)則的時期。當他出現(xiàn)不良行為,比如打人、罵人、獨占,一定要對他說不。5歲-10歲,要繼續(xù)培養(yǎng)品德習慣。10歲以后的教育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尊重,特別是到了青春期?!?/p>

孫云曉認為,情感教育其實可以從很多家庭生活的細節(jié)中開始。在對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調(diào)查時他發(fā)現(xiàn),中國父母給孩子零花錢比較隨意,40%以上的父母給零花錢與孩子的學習成績掛鉤,而日、美、韓三國的高中生,半數(shù)以上獲得零花錢與其在家中從事的勞動相關(guān)。而且中國父母給零花錢后很少檢查,而日、韓、美三國的家長則比較重視指導。

孫云曉認為,實際上,零花錢就是家庭教育中一個很好的線索:“洛克菲勒給孩子零花錢,一星期就給1美元50美分,而且要遵從3個三分之一的原則:三分之一可以自由花,三分之一要儲蓄,還有三分之一要做慈善。僅零花錢這件小事,就能培養(yǎng)孩子的公益心和自制力?!?/p>

另一個故事來自中國。一位母親從小就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分享意識,孩子小時候,一家3口都喜歡吃橘子,這位母親每次買橘子都按3的倍數(shù)買。每次晚飯后都讓兒子拿來3個橘子,全家分享。而且,每個月給爺爺奶奶匯款,母親都帶著兒子去填單子辦手續(xù)。

“習慣養(yǎng)成是有規(guī)律的。按照美國心理學家的研究,一種行為持續(xù)21天就能成為初步習慣,如果能堅持90天,就能養(yǎng)成穩(wěn)定習慣?!睂O云曉說。

相關(guān)推薦

  • 父母應(yīng)該怎樣愛孩子 在現(xiàn)在的家庭中,依舊能看到許多的家長幫助孩子脫衣服、換鞋等,而我們未來的幼苗表現(xiàn)出一副無所謂的態(tài)度,每一件事做下來好像跟他沒有關(guān)系似的,隨意的擺動著身體,好象隨風擺動的柳枝一樣。 而我們的家長卻樂此不...
    2020-10-30 閱讀全文
  • 父母該怎樣教育孩子 在過去,父母扮演的常常是嚴肅、不可侵犯的角色。有時候教育孩子語氣難免會重了許多,這在很多家長看來還是“玉不琢,不成器”。其實,幼兒教育最忌諱的就是打和罵。有時候更加溫和的語氣往往能收獲更加好的效果。 ...
    2020-12-23 閱讀全文
  • 父母應(yīng)該怎樣與孩子進行交流 父母應(yīng)該怎樣與孩子進行交流 一個秘訣:就是把自己也變成孩子 父母是否擁有一顆童心,是非常重要的。童心未泯,才能拋開“大人”、“父母”等身份。當你接納了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接納你。 第二個秘訣:和孩子密切...
    2021-07-07 閱讀全文
  • 父母應(yīng)怎樣教育孩子 作為父母,總是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希望他們能夠成長為有出息的人,因此在教育上總是不遺余力。但是錯誤的教育方式往往會適得其反。 方法 1 不要采取過激的方式。有的家長認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罵...
    2020-09-30 閱讀全文
  • 父母應(yīng)該怎么教育孩子 高情商的父母不會因為育兒這件事,反目成仇,而是相敬如賓,恩愛如初,原來他們做到下面這10件事。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現(xiàn)在大部分孩子都是在父母的陪伴下長大,這對孩子來說應(yīng)該是最好的成長環(huán)境。但是,由于父母...
    2020-09-30 閱讀全文

在現(xiàn)在的家庭中,依舊能看到許多的家長幫助孩子脫衣服、換鞋等,而我們未來的幼苗表現(xiàn)出一副無所謂的態(tài)度,每一件事做下來好像跟他沒有關(guān)系似的,隨意的擺動著身體,好象隨風擺動的柳枝一樣。 而我們的家長卻樂此不...

2020-10-30 閱讀全文

在過去,父母扮演的常常是嚴肅、不可侵犯的角色。有時候教育孩子語氣難免會重了許多,這在很多家長看來還是“玉不琢,不成器”。其實,幼兒教育最忌諱的就是打和罵。有時候更加溫和的語氣往往能收獲更加好的效果。 ...

2020-12-23 閱讀全文

父母應(yīng)該怎樣與孩子進行交流 一個秘訣:就是把自己也變成孩子 父母是否擁有一顆童心,是非常重要的。童心未泯,才能拋開“大人”、“父母”等身份。當你接納了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接納你。 第二個秘訣:和孩子密切...

2021-07-07 閱讀全文

作為父母,總是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希望他們能夠成長為有出息的人,因此在教育上總是不遺余力。但是錯誤的教育方式往往會適得其反。 方法 1 不要采取過激的方式。有的家長認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罵...

2020-09-30 閱讀全文

高情商的父母不會因為育兒這件事,反目成仇,而是相敬如賓,恩愛如初,原來他們做到下面這10件事。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現(xiàn)在大部分孩子都是在父母的陪伴下長大,這對孩子來說應(yīng)該是最好的成長環(huán)境。但是,由于父母...

2020-09-3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