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體會(小班)

發(fā)布時間:2020-07-29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教育孩子筆記

老師說讓寫篇育兒心得,我心里有點忐忑不安,因為在之方面我們確實還做得很不夠。下面我要談的,與其說是育兒的心得,不如說是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體會。

一、多些表揚,少些批評。在孩子還不到一歲的時候,與一位家有幼兒園小朋友的同事聊天,她說:“我們孩子幼兒園的老師說,要多表揚孩子,每個孩子都不缺批評,缺得是表揚。表揚還不能和稀泥,不能每次都說諸如你很棒之類的話語,要結合孩子的具體表現,用具體的、恰當的形容詞來表述?!闭f實話,在此之前,我還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細細想來,我們這一代人多接受的是傳統(tǒng)教育,更別說是我們的父母輩了。我們從小被教育要謙虛

,不要自夸,我們很少得到父母的夸贊。這是在我們這一代被推崇的美德,但這也似乎是造成我們過于內斂,缺乏自信的原因之一。在得到同事的啟發(fā)后,我跟家里人也做了溝通。我們開始學習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個微小進步,及時給予恰當的表揚。當然,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也必須給予恰當的批評。我們希望努力造就孩子積極、樂觀的性格。

二、讓孩子像孩子。也許,我表述得不夠精確,我的意思是讓孩子保有童真、童趣,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評價孩子,甚至粗暴地干擾孩子的自然成長。每個孩子都在成長中,每個成長階段的孩子都各具特點,每個孩子又各不相同。有時候,孩子的行為在我們成人看來很幼稚,可是她自得其樂,只要對她自己不造成危險,又無損于他人,我就不會去干擾她,我尊重她作為生命個體獨立的尊嚴。我們都曾幼稚過,我們也都最終邁向成熟,我們自以為是的幫助可能只是拔苗助長,并讓孩子失去真正的樂趣。讓孩子好奇地自己探索這個世界,我們也會發(fā)現很多樂趣。孩子對事物的感知力與想像力有時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孩子剛滿2周歲時的某一天,我與孩子在馬路邊散步,孩子很認真地對我說“媽媽,大車子(指公交車)會自己開門的,出租車是傻瓜,自己不會開車門,要寶寶開的”?;蛟S這是大人眼中習以為常的現像,孩子卻在觀察中總結并認知。孩子在家經常對著一些有限的玩具,發(fā)揮她的想象力,要求我們配合,模擬某些場景。我們從最初的不習慣到和孩子一起樂在其中。

三、讓孩子懂得感恩?,F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受到家長無微不至的照顧甚至寵溺,孩子容易趨向自私。對此,我們會告訴孩子家人照顧她的種種不易,讓她知道感恩,知道分享。比如,在給孩子食物的時候,我會讓她給家人都分一份,哪怕東西不多,只是象征性地給一點。我會告訴她,我們留給她多一點,并不是她應得的,而是因為我們愛她。現在,孩子手上有食物,都會主動與我們分享。孩子上了幼兒園后,我們通過詢問孩子幼兒園的生活情況,讓她感覺到老師的辛苦,從而更加尊重老師,感謝老師。

對我們而言,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有很多收獲,也有不少的困惑。比如說,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叮囑她,不能搶其他孩子的東西,不能打其他孩子。但我們幾次發(fā)現,孩子在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我們家孩子確實不招惹他們,但是其他小朋友有時會搶她手里的玩具,她卻不敢保護她的玩具,她有時甚至看他們上來搶還會主動奉上。有時候,其他小朋友打她,她會一臉驚愕地看著打她的小朋友,卻不知道反抗。雖然知道孩子們都太小,沒有惡意,卻有時候難免會心疼,擔心她形成太過懦弱的性格。也在思考如何改變這種情況,卻又擔心矯枉過正。

孩子出生的這四年,我們一邊學習一邊思考,希望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健康、快樂、陽光、友善的人!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育兒心得:與孩子共同成長


育兒心得:與孩子共同成長

提起孩子,每一位父母都有說不完的話題,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天,都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寶寶今年已經上幼兒園大班了,在這兩年多的幼兒園生活中,寶寶一天天都在成長,從他開始蹣跚學步、咿咿呀呀學語、第一次自己穿衣服,第一次上幼兒園、第一次講故事……每天都有讓我吃驚的變化。在整個育兒的過程中,孩子在成長,我們家長也在成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更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孩子。

記得孩子剛剛入園不久,有一天晚上準備睡覺,他脫了衣服,一邊叨咕著兒歌一邊把衣服一件一件疊整齊放在邊上,我問他為什么疊整齊,他回答說疊整齊了明天好穿。

寶寶要參加幼兒園的講故事比賽,有一天回家來給我們練習講故事,聽完這個故事,我確實不敢相信他可以記住整個故事的內容。

雖然是一件件小事,對我的觸動卻是很大,孩子的能力不能低估,我們家長平時總覺得孩子太小了,這件事也做不了,那件事也做不了,什么事都想替他做了,長此以往,會使孩子失去很多動手的能力,也會慢慢不愛動手,不愛動腦。

我平時比較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但不強加,他喜歡什么就去學學,博學多識總是好事。雖然對我們家長來說平時要上班、做家務,還要帶孩子參加興趣班,確實很辛苦,但一定要堅持,千萬不能養(yǎng)成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習慣??傊鞓烦砷L,快樂學習才是最重要的。

讓孩子擁有一顆平常心。結果固然重要,但無論結果好壞,都要學會總結,既要總結成功也要總結失敗。我們家長在與孩子接觸時,一定不要滿腹牢騷,諸多抱怨,事事都要向好的方面看。多讓孩子做選擇,增強孩子自信心。

養(yǎng)成生活的好習慣。吃飯不挑食,打針不怕疼可謂是所有家長的頭疼事,在這些方面我覺得家長一定要正確引導孩子。比如在打針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鼓勵孩子,例如說:“打針一點都不痛,好像小蚊子叮一下”,“寶寶真勇敢,像奧特曼一樣,一點都不怕”等等這樣的語言來引導孩子堅強一些。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安全教育,無時無刻陪伴在孩子身邊的不僅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愛,更有數不盡的安全隱患。我們在與孩子交流時,也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安全意識,比如在家里原理插座、開水,在外面要遠離水塘邊等。

只有孩子健康平安,家庭才會幸福。

與孩子共同閱讀與童童一起成長


離開斑斕的大學生活已經9年有余,進入社會的大煉爐,自此再也沒有捧起過書本,“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魅惑對我而言再也不起任何吸引度!

童童小班了,開始大思維訓練和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老師要求家長給孩子閱讀故事,原本只是敷衍了事的給他翻了一下故事書,又開始我的手機生活,他的動畫片時間,各自享受“Everyone’sTimes!”

曾幾何時,我們的日常交流貧瘠的只剩下一起吃飯,一起去幼兒園。當有一天我夢見我的孩子不再跟我交流,而是追隨光頭強和熊大的腳步與我背對著,漸行漸遠,我突然意識到我們的自私行為給孩子的習慣和生活帶來了多大的傷害!

因為與孩子共同閱讀

,我仿佛重新又回到了那個屬于我的純真年代,讓我放飛自我,拋下心心念的手機,于是我們倆就開始了每天讀童話的生活,行云流水般的在童話的森林里奔馳,享受大自然的每份陽光。

當三只小豬的老大老二被大灰狼追趕的時候,童童和我都為他們捏了一把冷汗,童童還會要求我去把大灰狼打死,但是老三的磚瓦房拯救了這一大家子后,大家緊繃的內心瞬間放松了。這個故事讓我看到了我兒子善良的一面,間接的讓我慢慢的走進兒子的內心!

當看到插畫上丑小鴨丑陋的那一面,童童會對我說:“媽媽,這只鴨子好丑啊,我不喜歡他?!蔽視托牡母v:“童童,丑小鴨一會就會變成美麗的天鵝,像變魔術一樣,我們一會就能看到了!”讀書的同時,我們的精神世界其實與孩子是一起在成長的,很多時候大道理誰都懂,但是現實中“外貌協會”、“以貌取人”、“看人看事看表象”都是我們這群大人存在的弊端,與孩子閱讀的同時也從側面鞭策著我們完善自我,讓我們的素質走向高端。

因為閱讀,與童童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多,讓我看到了自己孩提時代欠缺的父母關愛,我覺得不能再讓歷史重演,要讓我的童童整個孩提時代都將是快樂的。

因為與孩子共同閱讀,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開始發(fā)生改變。

媽媽問:“童童,你覺得誰最漂亮呢?”

童童答:“媽媽,你是我的白雪公主,你是最漂亮的,我是你的王子?!?/p>

孩子的精神世界是純粹的,緩慢變化的,上一秒我還批評過他的無知,但是下一秒我又成為他心目中的白雪公主了,王子與公主永遠是最和諧的一對,他們不會彼此吵架,彼此傷害,彼此苛求對方!

很多時候職場和生活中,我們會小雞肚腸的回敬那些曾經批評或者傷害過我們的人,我們一直抱怨自己生活的很累,也一直以一種渴望的姿態(tài)回望自己的青蔥歲月,放下自己的身段吧,放下一切所謂的仇恨,童話生活、童話世界需要的是孩子般潔白無瑕的心智。

很多時候孩子反而是你最大的榜樣

,請不要視而不見。和孩子一起學習書本知識,把書中的正能量傳遞給孩子,同時補充自己精神、文化的空缺。

親力親為的拿起你手上的書本,與孩子一起閱讀,只有通過親子閱讀,才能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孩子想的是什么,同時讓孩子懂得了只有辛勤的付出,才能有豐厚的收獲,真正體會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真正含義,使孩子更加喜歡讀書和愛護書了。

與兒子共成長


與兒子共成長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在中國這個有著特定社會形態(tài)和傳統(tǒng)思想比較嚴重的國家,一直是一個困擾著每個家庭和一個非常難以用語言完全表達清楚的問題。說實話,我們也是初次為人父母,在育兒方面有的也只是一些在同事、朋友那道聽途說的經驗,只能說我們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也是我們夫妻不斷學習的一個過程?,F在的中國家庭,基本都是兩個家庭才一個孩子,那種自己愛老人寵的感覺我想大家都深有體會,所以教育孩子對我們這一代做父母的人來說其中的滋味還真不是一言兩語能說的清楚的,以下的這些心得是我們這幾年來和兒子相處時的一些體會,寫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探討。

一.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的作用無疑是最大的,因為孩子在他無知的意識里會不斷地觀察,不斷地學習,在他這個年齡段的潛意識里多會以自己的父母為榜樣,從而得出他的準則,做一些他認為可以做的事,所以作為家長,必須在工作和生活中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為孩子起帶頭作用,做一個好的榜樣。

二.思想和品德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礎

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他不斷學習的過程,思想品德教育我認為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基礎不好,孩子以后也沒辦法樹立自己正確的人生觀。所以從小培養(yǎng)孩子講文明、懂禮貌,培養(yǎng)孩子有公德心、同情心是關鍵。我們經常教育他做一個好孩子要有禮貌、誠實、有愛心、不亂扔垃圾、注意環(huán)保節(jié)能,體貼弱勢群體等等,這些都是培養(yǎng)他有公德心、同情心的關鍵,做父母的要給予支持,并加以贊美,讓他知道施恩受惠能讓人更快樂。

三.培養(yǎng)孩子敢做敢為,勇于擔當的意識

孩子在他學習的過程中,肯定會做錯不少事情,在他做錯事的時候其實孩子自己也會發(fā)現,也很害怕,為了避免大人的訊責,他們甚至很怕大人發(fā)現,這個時候,你所能做的其實并不是馬上去指責他,而是該去安慰他,告訴他不要害怕,告訴他這樣做的危害性,等他平靜了以后,再讓他自己承認錯誤,等他承認了以后你還要鼓勵他,告訴他是一個很棒的孩子,能知道做錯事的后果,做錯事能勇于承認錯誤、馬上改正錯誤,讓他知道敢做敢為,勇于擔當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四.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與生活自理能力

習慣成自然,我們要從孩子身邊的小事做起,不過這一點難度有點大,因為家里的老人往往總覺得孩子還小,笨手笨腳,什么事也不會做,喜歡搶著干一些孩子能干的事而不讓孩子干。碰到這種情況,你得想辦法調動孩子自己的積極性,讓孩子干完事情之后有他的成就感,這樣孩子才愿意自己干事情,搶著干事情。譬如你指派他干一些如:刷牙,洗臉,吃飯,自己穿衣服,自己大小便,幫大人來回拿點小東西這樣的事,其實這些據我自己體會,孩子還是很愿意干的,甚至有時候還搶著干。孩子的虛榮心很強,你多跟他講講干這些事好處,告訴他很棒,能自己干那么多事,他會很愿意干,而且很愿意嘗試沒有干過的事??傊阋鰪姾⒆幼约旱男判?,這樣也有利于增強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

當然了,在指派孩子干事情的同時,你也得給孩子制定一些規(guī)范,孩子的隨心性很大,干一些沒干過的事情的時候經常有煩躁抵觸心理,這時候在鼓勵的同時你也必須給他一些嚴厲的要求,我們是這樣做的,孩子不刷牙洗臉不準親爸爸媽媽,孩子不自己穿好衣服我們就不陪他去玩等等,這些也可能不完全正確,但對我們的孩子還是挺有用的,這恐怕也因人而議吧。

五.給孩子制定一些獎懲措施

孩子的求知欲和占有欲很強,看到新的事物和新的玩具之類的往往很想了解很想得到,家里的老人大多數對孩子都是有求必應,其實這樣對孩子非常不好,無形當中培養(yǎng)了孩子驕橫無理,為所欲為的習慣。有時候我們帶孩子去商店,孩子會經常想要這樣想要那樣,做為父母,我們當然也想都滿足孩子,但我們每次都跟孩子說,你想要的東西爸爸媽媽其實也都喜歡,但我們每次只能選一樣東西,別的東西如果你也喜歡的話下次表現好了可以再買。這樣跟他說,他會認為你認可了他的選擇,會有滿足感,更會有成就感,而且也會知道他看中的其他東西可以通過自己表現來實現,這樣他會很滿意很配合地選上一件他自己那天最想要的東西,并且以后為了得到其他東西而更好好地表現。

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強,什么都要問個明白探個究竟,這里摸摸那里碰碰,有時電插座、煤氣開關也是他們探究的對象,我們通常都會讓他嘗試,并告訴他哪些有危險,哪些能玩哪些不能玩,并告訴他怎么做才正確。有人說孩子有多大的破壞力就有多大的創(chuàng)造力。有時候,剛買回家的玩具就給他拆的七零八落,這個時候其實我們也有點心疼,但我們并沒有批評他,而是讓他自己把拆散的玩具想辦法裝起來,當然了,大多數時候是我們帶著他一起裝,這樣,無形當中提高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提高了孩子的求知欲。

六.讓他享受自己無憂無慮的童年

玩,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方式,是孩子無憂無慮的童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認為最佳的教育方式,在玩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讓他們獲得無盡的樂趣,還可以學到各種知識。平時讓他能多參加集體活動,經常帶著他一起和同事、朋友的家庭聚會,讓他能和其他小朋友玩到一塊兒,從平時的溝通和交往中來加強他的社會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處理事情的應變能力,讓他能及時告訴我們自己的需求,讓他自己感受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苦惱。我們更從來沒有逼迫他需要學多少個字,背多少首詩。因為我們并不看重他現在能學多少文化知識,更關注的是他的身心健康,讓他懂得自尊、自強、自立,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做一個富有愛心、懂得寬容團結的孩子。

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平時要和孩子交朋友,要學會換位思考?,F在的家庭大多數都是一個孩子,孩子缺少溝通和傾訴的對象,這時候我們父母就得充當這個角色。孩子在跟你講述他的事情的時候,你一定不要認為他說的事情可笑,而對他沒有耐心,一定要認真地聽他說完,并對他說的事情提出一點點你的疑問,哪怕是故意提出一點疑問出來和他一起探討,這樣對提高孩子的信心很有幫助,自己也會更了解自己孩子的內心世界。

八.多留點時間給孩子

現在的生活節(jié)奏太快,大家平時為了工作都很忙碌,但再忙,我覺得也需要多抽點時間出來陪陪孩子。平時多陪孩子玩一玩,多陪他做一些游戲,做一些他感興趣的事,這樣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感受到社會對他的愛,對他的心理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

教育孩子是一項艱巨而且漫長的工程,它不僅僅需要財力,更需要精力與耐心,其實在與孩子共同學習的過程中父母自己除了能收獲到一些快樂與甜蜜外,同時也能得到一些思索和啟迪,孩子一點的進步,都會令我們驚喜不以,因為那是老師與家長辛苦付出后所收獲的果實。當然,我們的孩子并不是天才,更不會十全十美,他還是有不少各式各樣的小毛病,這時候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多肯定他、鼓勵他、引導他、支持他、給予他自信,現在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只有這樣才能給孩子最大的幫助。

以上是我們的一點小心得,當然了,我們的辦法也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請老師和其他家長和我們一起探討,以便我們能更好地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陪伴孩子共同學習 體驗成長之樂


1.正確對待成績:說到學習,估計是每一位家長最關注的一個方面,父母往往想把各種各樣的知識一古腦兒地填進孩子的大腦,總是希望每次考試都能出好成績,我也不例外。如果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的話,我們可以清晰地發(fā)現孩子本身就因為這個不理想的成績而處于情緒低落或者懊惱階段,哪個孩子不想自己成為優(yōu)秀的一員呢?所以,我們不應該狠心地觸痛她的“傷疤”。遇到此類情況我一般會對孩子進行疏導,讓她清楚事實已經不能改變,要學會調整心態(tài),最關鍵的是要找到問題的根源,所以會和孩子分析失分的原因:粗心了?還是知識掌握不夠?從而再慢慢地引申怎樣避免粗心,如何專心認真地上好每一堂知識課等。

2.努力營造氛圍

首先,隨著孩子學業(yè)的不斷提升,需要靜心思考的時候越來越多,所以給孩子一個相對獨立的、安靜的學習場所必要;其次,孩子應該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書架,擁有孩子自己喜歡的書籍,給家庭增添一抹書香,耳濡目染很重要;再者,適時地放手讓孩子學會自主學習。很多時候,女兒在書房專心做作業(yè)或者看書的時候,我也會捧著一本書靜靜地坐在一旁,偶爾會應孩子要求幫著參考一下她有疑問的作業(yè),雖然我會了解她大致的作業(yè)內容,但不會幫著她進行細致的檢查,除非今天的作業(yè)具有一定的難度,確實需要家長的檢查與輔導,因為我認為此時是她學習自我管理的好時機。而我也驚喜地發(fā)現,現在,她回家作業(yè)的錯誤率在減少,看來我的策略還是有一定效果的。

3.堅持習慣培養(yǎng)

我國當代教育家葉圣陶曾明確提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绷己玫膶W習習慣不能一朝一夕養(yǎng)成,也不能統(tǒng)統(tǒng)一下子養(yǎng)成,但如果作為家長的我們督促著或者陪伴著孩子堅持,一定能養(yǎng)成有益于孩子學習的好習慣。比如我在家有把鞋子、物品規(guī)范放置的習慣,慢慢地心語也學會了每天晚上睡覺前整理好自己書包和做好作業(yè)整理好書房的習慣;在學習上我經常給孩子灌輸一種先緊后松的學習理念,所以她放學回到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稍作休息就完成學校布置的回家作業(yè),雖然有時只有一個人在家,但也不會偷偷地看會電視什么的;雙休日也通常是全部完成了作業(yè)后才會外出游玩;每天都會有看書的習慣,不管是半小時還是十分鐘。

育兒心得:我與孩子共成長


育兒心得:我與孩子共成長

我有一個3歲的女兒,小小的、美美的、可愛的;我有一個大家庭,我們三口子與父母、祖母同住,暖暖的、熱鬧鬧的。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我的女兒一天天長大著,我的心智也隨著她的成長一點點更成熟著。

由于我們家家庭成員多、年齡偏大,作為家里的小小人,人小鬼大的她也總有自己的那一份優(yōu)越感、依賴感。爺爺奶奶在的場合,她需要的東西總是愛指揮他們給她取來;爸爸媽媽在的場合,她需要的東西如果是我們不提倡的(比如棒棒糖、薯片),她會哼哼很久“要那個……要那個”就是不說名字出來。如果是我們不反對的,她會問“可以嗎?好嗎”,經同意后自己去拿;其他小朋友或者鄰居在的場合,她需要的東西自己早就一溜煙跑去拿了。所以就從拿東西就能看出獨生子女寶寶家庭教育方面的一點端倪:祖輩的寵愛,不過也造就了小家伙看“山水”的精怪。很多家長會覺得自家寶寶會看臉色、見風使舵是機靈、好玩,話是這樣說,但我也擔憂會不會把孩子變成“小滑頭”。于是,作為教育我家小寶的“帶頭人”,我和我老公一起想了一些自認為有點小作用的方法:

第一、不在孩子面前說成人的不是。就是我們在女兒面前,及時發(fā)現對方有什么差錯或者不對的地方,也不要大聲的指責,在耳邊輕輕提醒或者事后說一下,這樣有利于建立家長的威信和形象。當然有時候我們2人故意做一些不對的事情,如不洗手就吃飯、回家鞋子脫了東倒西歪等,然后就2人唱雙簧一樣說說對與錯。女兒在旁邊看著的時候,往往一邊笑一邊學話:“不洗手就吃飯,當心肚子痛;媽媽的靴子腰斷了,攤在地上真難看”等等。

第二、不總是用“我要打你了”來威嚇孩子??偸强吹胶芏嗉议L會說:你再不聽話,我要揍了。這句話到底有多少用,我自己覺得用處不大。打孩子可能可以解決一兩次問題,但長期以往,孩子也麻木了,家長也弄得身心疲憊。另外有的家長只喊不打,弄得“狼來了”一般,孩子也對你的這套方法不感冒。還有的孩子會因為家長的打罵造成心理上的問題,與成人的疏遠,甚至有的孩子還會把打人這種方法運用的自己生活中,一不順心或者不悅,就打人解決問題。我家女兒不聽話的時候,我老公曾打過她2次,結果有一次還失手打傷了寶寶的小嘴唇,弄得全家唏噓不已。事后老公想到了另外一個好辦法,那就是“打”女兒最愛的娃娃“巧虎”。女兒因為自己不乖,爸爸要揍巧虎的時候,她馬上蒙住眼睛不敢看,每當這個時候,老公就會假裝打一下,然后我在旁邊扇風和女兒說:快和爸爸說寶寶不會再亂扔東西了,爸爸別打巧虎了。女兒果然乖乖的給“巧虎”說情,挺奏效的。

第三、不要總對孩子用“我很忙”的借口。每天下班回到家,真的很累,但我必做的事情就是陪女兒玩。玩顏料、玩扭扭車、玩橡皮泥、玩紙頭或者看繪本,甚至一起吃吃小餅干聊聊天也覺得很有趣。晚上女兒洗好澡睡覺前,我也總會陪她再游戲一會。到臨睡時她總會要求我講一個故事或者唱歌給她聽,摟著我的脖子入睡。這樣的感覺我很享受,雖然我的工作只能放到她熟睡后做、造成我每天入睡時間都在11點左右,但是我也不后悔每天花幾小時陪她一起說話、游戲。09年參加了心理學教授曹子方老師的報告,內容就是0-3歲幼兒的心理健康培養(yǎng)。她就說到“幼兒3歲前不能離開父母,不能把孩子以任何借口扔掉。早期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情感?!辈芙處熯€舉了不少例子告訴我們早期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也讓我獲益匪淺。況且我相信,你現在怎么對她,她今后也會怎樣回報你。

這是我在女兒成長中的小心得,但在其他方面也還有讓我頭痛不解的困惑,需要我繼續(xù)尋找有效的方法,和女兒共同成長。

相關推薦

  • 育兒心得:與孩子共同成長 育兒心得:與孩子共同成長 提起孩子,每一位父母都有說不完的話題,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天,都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寶寶今年已經上幼兒園大班了,在這兩年多的幼兒園生活中,寶寶一天天都在成長,從他開始蹣跚學步、咿咿...
    2020-05-22 閱讀全文
  • 和孩子共同成長 曾經有一位教育家說過這樣一席話:在今天中國的教室里,坐著的是學生,站著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這種局面恰恰相反:站著的先生擁有著至尊之位,而坐著的學生的軀體內卻掩藏著一個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站著的、甚至跪著的靈...
    2021-05-05 閱讀全文
  • 與孩子共同閱讀與童童一起成長 離開斑斕的大學生活已經9年有余,進入社會的大煉爐,自此再也沒有捧起過書本,“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魅惑對我而言再也不起任何吸引度! 童童小班了,開始大思維訓練和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老師要求家...
    2020-07-28 閱讀全文
  • 傾聽孩子 共同成長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皟A聽孩子共同成長”!當我眼前出現“傾聽孩子共同成長”這幾個字眼時,我的心“咯噔”一下,傾聽孩子?共同成長?平日里我們有傾聽孩子嗎?我們也要成長嗎?...
    2020-05-20 閱讀全文
  • 與兒子共成長 與兒子共成長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在中國這個有著特定社會形態(tài)和傳統(tǒng)思想比較嚴重的國家,一直是一個困擾著每個家庭和一個非常難以用語言完全表達清楚的問題。說實話,我們也是初次為人父母,在育兒方面有的也只...
    2020-10-06 閱讀全文

育兒心得:與孩子共同成長 提起孩子,每一位父母都有說不完的話題,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天,都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寶寶今年已經上幼兒園大班了,在這兩年多的幼兒園生活中,寶寶一天天都在成長,從他開始蹣跚學步、咿咿...

2020-05-22 閱讀全文

曾經有一位教育家說過這樣一席話:在今天中國的教室里,坐著的是學生,站著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這種局面恰恰相反:站著的先生擁有著至尊之位,而坐著的學生的軀體內卻掩藏著一個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站著的、甚至跪著的靈...

2021-05-05 閱讀全文

離開斑斕的大學生活已經9年有余,進入社會的大煉爐,自此再也沒有捧起過書本,“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魅惑對我而言再也不起任何吸引度! 童童小班了,開始大思維訓練和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老師要求家...

2020-07-28 閱讀全文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皟A聽孩子共同成長”!當我眼前出現“傾聽孩子共同成長”這幾個字眼時,我的心“咯噔”一下,傾聽孩子?共同成長?平日里我們有傾聽孩子嗎?我們也要成長嗎?...

2020-05-20 閱讀全文

與兒子共成長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在中國這個有著特定社會形態(tài)和傳統(tǒng)思想比較嚴重的國家,一直是一個困擾著每個家庭和一個非常難以用語言完全表達清楚的問題。說實話,我們也是初次為人父母,在育兒方面有的也只...

2020-10-0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