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
發(fā)布時間:2021-09-21 兒童成長 幼兒成長 幼兒成長故事為人父母,其實是在經(jīng)歷一段新的生命歷程,可不只是看著、陪伴著我們的孩子日漸成長,包括我們自己,都會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全新的生命感悟。
◆勇于承擔,同時允許自己不時地犯錯
現(xiàn)在許多人感到自己越來越難扮演好父親/母親的角色。
有些人害怕承擔為人父母的責任,原因其實是內(nèi)心的恐慌。兒時父母過于嚴厲的態(tài)度帶來的強烈沖擊,正是造成這種心理的根源。一個人越是美化父親的硬朗和母親的完美,他就越覺得自己承受著嚴格的評判。即使成年以后,也會認為自己不能勝任擔較多責任的職務,包括為人父母——他在潛意識中認為,這樣的角色是留給父母的,因而常常選擇逃避。對此不妨:
對自己寬容一些
拒絕承擔責任也隱藏著潛意識中對完美的幻想。因為父母從沒有對自己感到十分滿意,潛意識就會認為:“要父母愛我,我就必須做到完美。如果我不負責任,他們也就不會知道我是不完美的?!睂Υ吮仨氄J識到這個世界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和事,偶爾犯錯誤比總是逃避責任要好得多。
改變你的想法
很多害怕承擔責任的人都以為:可以用逃避來保留自己的自由。這實際是誤區(qū)。如果對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對自己的生活都不負責任,那么其他人就要替我們負起責任,而我們將對這些人產(chǎn)生絕對的依賴。
勇敢面對你的恐懼
敢于承擔責任就要敢于承認自我,承擔自己行為的后果。如果對一個問題考慮過多,就會感到煩惱并陷入困惑。與其固執(zhí)地認為“我不能承擔責任”,或者糾結于“我到底要不要孩子”,似乎更應該問問自己:“我到底在怕什么?我在什么時候對負責任感到特別困難?”
另一方面,許多為人父母者則擔心,因為工作忙碌,自己可以給孩子的時間少了,因此時常感到負疚,這其實也是一種要求完美的極端心理。對為人父母者來說,最糟糕的就是不能接受自己在撫育孩子方面的一點點缺點。每個人時不時地都會犯一點錯誤,成為“完美父母”是只一種幻想。事實上,成為個懂得掌握分寸的父母就足夠好了。這樣的父母不會把所有的時間都奉獻給孩子,而是能夠合理地分配時間,圍繞著他們生活的3個重心:夫妻關系、職業(yè)發(fā)展和父母角色。
可以和另一個人分擔職責
從孩子出生之日起,就可以和另一個人分擔為人父母的責任。這個人可以是孩子的父親/母親,也可以是第三個人,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他親戚,乃至保姆。重要的是,在孩子8個月之前,一直是同樣的人在他身邊照顧他,保證連續(xù)性,就可以了。
陪伴孩子也可以兼顧自己的生活
完美主義的父母常常在計算自己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關愛,總覺得自己的付出不夠。事實上,并不是說,作為父母就必須整天忙于照顧孩子。只要和孩子處在同一空間,即使在忙自己的事情,孩子都會感到爸爸/媽媽是和自己在一起的。比如說,在看書或寫東西的時候,把孩子放在腳下的地毯上,這也是一種與孩子相處的方式。
避免負罪感和希望彌補的想法
負罪感對親子關系有害無益。當父母認為自己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關愛,就會覺得虧欠孩子。于是對孩子的任何要求都不拒絕,不敢讓他們失望,或試圖用各種小禮物來彌補,以消弭自己的罪惡感。有負罪感的父母無法很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因為他們在孩子面前不敢表現(xiàn)出自己威嚴的一面,無法為孩子制定有利于其成長的規(guī)則。而孩子也無法學習如何尊重他人。
◆父母感受
Cindy,32歲,公司文員;女兒1歲。[66職場網(wǎng) DM566.cOm]
“生育讓我們的身體和心靈都經(jīng)歷了重大的變化,要適應這個變化是需要時間的。經(jīng)歷了產(chǎn)后抑郁,我發(fā)現(xiàn)自己更有包容力和耐心了,還真是個意想不到的收獲呢?!?/p>
剛生完孩子時,我的身體極度虛弱,一邊要忍受著傷口帶來的種種不便和疼痛,一邊要努力地給孩子喂奶,尤其是當時我沒有足夠的奶水,眼看著自己已經(jīng)喂得 山窮水盡、精疲力竭,可是孩子還餓得哇哇大哭,我的焦急、無助終于演變成了絕望,情緒變化之劇烈,連我自己都感到驚訝。我不明白,自己以前是多么樂觀開朗 的人,怎么只是生了一個孩子,就變成怨婦了呢?一個月后情況就好多了,也許是因為我被獲準出門終于曬到了太陽,也許是因為逐漸恢復了體力,適應了媽媽的角 色……關于產(chǎn)后抑郁,很少有人提到等待。我想說,生育讓我們的身體和心靈都經(jīng)歷了重大的變化,雖然剪斷臍帶只是瞬間的事,但要適應這個變化是需要時間的。 積極調整自己,一切都會好起來。經(jīng)歷了產(chǎn)后抑郁,我發(fā)現(xiàn)自己更有包容力和耐心了,還真是個意想不到的收獲呢!
Yoyo,28歲,電視主持人;女兒半歲。
“有了女兒后,我覺得自己,仿佛從以前的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變得終于接上了地氣。我現(xiàn)在就是把自己歸零,和女兒一起成長?!?/p>
女兒教會了我很多東西。我覺得有了女兒之后,自己變得隨和多了,變得更寬容和開朗了,還變得開始對很多事情感興趣了。比如女兒會專注的看一朵花看很長 時間,以前我會覺得沒什么可看的,可是現(xiàn)在,我從女兒的角度出發(fā),和女兒一起看,然后發(fā)現(xiàn):“嗯,這朵花真的很美呀!”就像這樣,很多以前司空見慣的東西 都變得神奇了。這么說吧,有了女兒后,我覺得自己,仿佛從以前的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變得終于接上了地氣。從前看電影、聽音樂是我的主要愛好,下班后 會去逛逛街,然后找一家環(huán)境不錯的餐廳,優(yōu)雅地享受美食。女兒到來之后,生活完全變了樣子:我每天早上都去菜場買菜,回家之后,還學會了怎么去安排和打理 家務。現(xiàn)在這個階段,最主要的就是照顧寶寶的生活,估計等女兒再長大一點,我會成為和女兒做朋友的媽媽,和她像朋友那樣的相處,一定會比我對她的管教多。 我覺得,我現(xiàn)在就是把自己歸零,和女兒一起成長。
Mandy,30歲,芳香治療師;女兒2歲。
“看著孩子一臉幸福,頓時覺得工作的壓力和疲憊,都融化在她的一抹笑容里。就在這一瞬間,對于人生,我突然有了新的認識。”
兩年前,我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博士生兼某研究所的工作人員,結婚后一步步從傳說中的“滅絕師太”退化成一名家庭主婦,直到孩子的降臨。經(jīng)濟壓力增大 了,我是否還要將所有的擔子都壓在先生肩上?孩子長大后,我該如何成為她的榜樣?于是我拾起自己的愛好——芳香療法,成為一名在家工作的母親。忙碌不期而 至:手頭正做著工作,孩子一哭,就得馬上趕到,不得疏忽;有時趕工到深夜,好不容易睡著,一聲嬰啼,立刻就要起來,等把她再度哄睡,已經(jīng)是凌晨時分;如果 萬一她醒了就要開始玩耍,那么就連補個覺的機會都沒有,陪著她直到上午上班的時間,再用冷水洗洗臉,開始新一天的工作……然而,在被我不斷抱怨的忙碌中, 我漸漸發(fā)現(xiàn):之前我的一些壞毛病,比如拖延、粗心、不愛思考等等,曾經(jīng)讓自己咬牙切齒卻無力改變,如今在孩子的鞭策下竟然慢慢地糾正過來一些。畢竟,帶孩 子不像做實驗,她餓了、渴了、病了,那是一分鐘都不能拖延;懶惰的時候,想想自己將要成為一個寶貝的偶像與榜樣,哪里還敢懈怠?這樣想著,孩子笑嘻嘻的撲 過來,一臉幸福的樣子,頓時覺得壓力和疲憊都融化在她的一抹笑容里了。就在這一瞬間,對于人生,我突然有了新的認識:也許我應該帶著感恩的心情來看待我的 孩子,她將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導師。
Steven,36歲,企業(yè)營銷主管;兒子2歲。
“孩子一天天長大,也在一天天塑造著我,讓我成為一個真正的父親。另外的改變,就是讓我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了新的認識?!?/p>
成為父親,對男人的改變很大,特別是讓我意識到責任。真想不到,就是這么個小東西,能生出那么多的家務事,幾乎是動員起所有的家庭力量,才跟他打個平 手。等到他長大一點,每天我出門上班時,他就會跑過來抱著我的腿說:“爸爸,你要早點回來?!庇幸淮嗡f:“爸爸,你不在的時候,我特別特別想你?!庇袝r 候,我甚至覺得,孩子簡直就像一個“情感的敲詐者”。有這么一個依戀你的孩子,做父親的,能不顧家嗎?作為父親,我會有意識地往孩子成長這塊兒挪錢:好 車,先不換了,更大的房子,也緩緩吧。另外的改變,就是讓我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了新的認識。真是“不養(yǎng)兒不知父母恩”,我終于深深地理解了為人父母的一 切付出,現(xiàn)在我覺得我跟父母關系特緊密,只要有時間就回去看他們。我跟我手下的20多號人,也更像是“兄弟連”了——我看他們,就像家長看孩子那種感情。
◆自我評估
你是這樣的媽媽/爸爸嗎?
為寶寶的到來做好身心準備。
與丈夫/妻子保持良好關系。
每天抽出一定時間陪伴孩子。
尊重孩子。
鼓勵孩子自主和自立。
營造安全舒適的家庭環(huán)境。
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留出自己的休閑空間。
愛自己并肯定自己的價值。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育兒心得:我和孩子共同成長
時光冉冉,轉眼已是七年光陰。從呱呱墜地到咿呀學語、蹣跚學步,從第一天上幼兒園到如今的幼兒園畢業(yè)在即,初為家長的我與我家旭旭經(jīng)歷了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的過程。
說到教育孩子,我也許屬于比較感性的哪一類家長。我家是農(nóng)村的,所以我經(jīng)常開玩笑說:我家兒子基本上處于“散養(yǎng)”狀態(tài)。比如,他想出去找某個小朋友玩,我會告訴他一切注意事項:不可以跟陌生人說話、過馬路要小心、只能在家附近玩等等。有時候我也會悄悄跟在他后面,但是他幾乎每次都把我的話執(zhí)行得很好。
但是靜下來的時候,我會跟他談心,聽聽他內(nèi)心的一些想法,這種交流大多在晚上睡覺前完成。千萬不要小看孩子內(nèi)心的一些小想法,有時候這些固執(zhí)地、新奇的小想法也會讓我這個做老媽的著實難為一把!
在他五歲左右的時候,他經(jīng)??磩赢嬈秺W特曼》,這也許是許多小男孩的共同愛好吧??晌壹覍氊悎猿终J為奧特曼家族真實存在,就像各種怪獸真實存在一樣。無論我怎樣跟他解釋那些怪獸和奧特曼全都是假的,都是演員扮演的,但是在他的小腦袋里這些解釋都是那么的蒼白。有段時間每天晚上睡覺前他會死死地抱著我的一條胳膊才可以睡著,問他原因,他說:怕夢見怪獸。從那開始我就禁止他通過各種途徑看暴力的動畫片,改讓他看《海綿寶寶》《朵拉歷險記》《瘋狂原始人》等內(nèi)容積極向上、有教育功能又充滿正能量的動漫片。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越是阻止越是好奇。雖然我給他推薦的動畫片他也很喜歡,但是卻阻止不了他對奧特曼的熱愛——跟小伙伴一起玩耍時,他們會熱烈討論又有了新的奧特曼啦,奧特曼又有什么新的絕招啦。當然,各種怪獸也會繼續(xù)時不時的光顧他的夢中,讓我這個當老媽的傷透腦筋。
后來我通過網(wǎng)絡找到了一段視頻,是介紹《奧特曼》幕后制作花絮的,我如獲至寶,趕緊跟兒子一起分享。一邊看我一邊給他解釋,從演員如何化妝成奧特曼、化妝成怪獸再到工作人員如何在攝影棚內(nèi)利用各種道具模型完成打斗、災難場面等等。既讓他明白了事實的真相也讓我大開眼界知道了許多電視制作幕后的故事。后來慢慢的就不再聽他說做夢見怪獸的惡夢了。
謹以此文,獻給愿若干年后的寶貝,希望你遇到困難不要逃避,勇敢找出真相并戰(zhàn)勝它。
育兒心得:我們和孩子共同成長
育兒心得:我們和孩子共同成長
我是小四班妍妍的媽媽,妍妍今年4歲了,在她的一路成長過程中,作為爸爸媽媽的我們也在一起成長,學習如何和孩子相處。在孩子出生時,我和她爸爸就商量好孩子的教育理念,我們不以學習為主,不會為了“不要輸在起跑線上”而早早的讓孩子參加各種學習班,給孩子過大的壓力。我們認為要先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培養(yǎng)孩子擁有健康的心理,開朗的性格,富有愛心,懂得責任。有了好的人品,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將來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社會。
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沒有用什么特別方式來教育她。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盡可能的做好表率,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承諾過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給予她充分信任和尊重的同時,也讓她學會要有責任心,勇于承擔后果。比如給她買的衣服,鞋子選什么顏色,第二天帶到幼兒園去的玩具都由她自己來做決定。在她的選擇有偏差時會告訴她出現(xiàn)的后果,并適當?shù)慕ㄗh,如果她不聽取建議就要自己承擔后果。在和她相處時把她當作大人一樣的看待,多溝通交流。每天放學的路上她會告訴我今天玩了什么,老師講了什么故事,因為什么被獎勵了貼貼紙,有多少同學和她交換玩具。每周也會帶她看班級的網(wǎng)頁,讓她講講照片上的故事。生活中盡量的鼓勵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吃飯,穿衣,上廁所,早上不賴床,每當她做好一件事都及時的予以表揚,或者獎勵貼貼紙。
妍妍性格靦腆且慢熱。剛上幼兒園時期,放學路上遇到同學和她打招呼,她總是不好意思的躲在我的身后望著我笑,卻不去回應同學。在外面和小朋友玩的時候也是站在一邊看著他們玩。因此我們每周末盡可能的帶她出去玩,多去參加集體活動,鼓勵她放大膽子加入她們,學習和她同齡的小朋友相處,合作,分享。現(xiàn)在她在班上也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每次去公園玩的時候也能和新認識的小朋友玩的很開心。
有時候我們在路上看到年老的攤販,都會帶著妍妍去買點什么,告訴她老奶奶(老爺爺)生活一定很艱辛,我們幫他把東西早點賣完,這樣他們就能早點回家了。遇到年老或病殘的乞討者,也會讓妍妍上去給些零錢。從一些生活上的小事教導她要富有愛心。
大多數(shù)的時候這些正面的方法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妍妍是個自我意思很強,性格敏感且倔強、固執(zhí)的小朋友。有時道理講不通的時候,我們會嘗試用她比較感興趣的事情來轉移她的注意力,讓她不要再偏執(zhí)于這件事。當她不小心做了一件壞事取得好笑的效果時,如果大家都跟著笑,她會覺得很好玩,然后反復的、不聽勸的做這件壞事。這個時候如果我們都視而不見,她就會覺得沒意思了,不會再繼續(xù)下去。也有在不論怎樣都無果的情況下,一時急躁動手打了她的時候,看著她淚汪汪的眼睛和不認輸?shù)谋砬?,也會跟她道歉說媽媽錯了,不該打你。并且意思到暴力只會讓小孩害怕,并不會解決問題。后來會在恰當?shù)臅r機,比如小熊優(yōu)彼的故事(或電視《圖圖的故事》)中類似的案例來教導她,讓她認識錯誤并改正。
不同于以上的品德教育,在現(xiàn)階段我們也給她灌輸了簡單的安全防范意識。比如在家不能碰電,不能玩火,不能攀窗戶;在外過馬路要看紅綠燈,走路靠右側;不要相信陌生人。3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教她背會了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
初為父母我們也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邊摸索一邊學習,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因人施教,以上是我們的一些心得體會。最后祝愿小四班的所有小朋友健康,快樂!
成為孩子的好父母
在平常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許多父母都希望有一個友好的相處過程,也希望自己是孩子心目中的好爸爸、好媽媽,也希望自己能做稱職的父母,但卻往往忽略了許多基本的要件,以下幾點建議可供參考:
a.了解孩子是十分敏感的
孩子的敏銳程度,可以知道你是否是出自于真心亦或是虛應了事,一個表情、贊美、或眼神,都可讓孩子察覺出父母對他的看法,所以父母親要注意,用真誠的愛來面對孩子。
b.孩子也有自尊
孩子也是一個有靈魂、有思考的個體,當別人羞辱他、拿他取樂時,他是知道的,所以父母應當尊重孩子,不要在人前數(shù)落孩子的不是,當孩子愿意分享自己的秘密時,父母也要作一位稱職的傾聽者及保護者,不要將孩子的秘密公開與人討論,否則將使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大打折扣。
c.不要欺騙孩子
父母常為要得到孩子的合作,許下一些不太可能實現(xiàn)的諾言,這會使孩子失去對父母的信任,不要一方面教孩子不要作放羊的孩子,一方面又大喊:‘狼來了!’
d.不要作比較
許多父母由于求好心切,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作比較,好讓孩子懂得發(fā)奮圖強,其實這只會造成反效果,使孩子承受極大的壓力與打擊。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在神的眼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可是世俗的標準卻使許多孩子個別的特質遭到抹煞,就連親生的父母親也無法給予正面的影響與保護,這不是很可悲嗎?相信您的孩子,總有一天他會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的,現(xiàn)在的不如人并不代表他日后的成就也不如人。
及時溝通 為孩子的成長共同努力
昨天中午吃過午飯,女兒突然對我說:“媽媽我今天不想去學游泳了!”我感到非常奇怪,就問她:“你為什么有這種想法呢?”女兒說:“我星期五在學校里不小心摔了一跤,現(xiàn)在腳有點痛?!蔽铱偢杏X孩子這次突然說不想去學游泳,還是有其他原因的,因為昨天接女兒從游泳館出來,我就看到她有點不開心。吃過晚飯后,我對女兒說:“恬恬,媽媽想和你聊聊天好嗎?媽媽說過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對媽媽講,媽媽會幫助你一起解決的!”在我的再三引導下,女兒終于開口說道:“媽媽,今天在學仰泳時,我肚子有點疼,所以速度有點慢,教練說我不認真,還讓我站到一邊好好練習仰泳的動作。”女兒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我安慰她說:“教練可能看到你的動作沒做好,有點著急吧,如果你沒有把動作做到位,教練提出來,你認真改正就可以了,我們不怕做錯,只要有錯誤及時改正就是好孩子?!?/p>
我大約和女兒聊了半個小時,小丫頭好像還沒有解開心中那個結,我接著打電話找到教練,我把以上的情況如實說了一下,教練聽后說讓恬恬接電話,我在一旁聽到教練說:“恬恬平時動作做得很好,雖然年齡小,有時還能賽過xxx,今天就一次動作做得不到位沒關系,以后注意就可以了,恬恬還是很棒的!”女兒聽了直點頭。通完電話后我讓女兒看會課外書后睡覺,可小丫頭睡覺前還是說最好明天不要去游泳了。我對她說:“這件事情已經(jīng)解決了呀,教練不是在電話里夸你平時的表現(xiàn)很棒呀!你還有什么想不通的呢?”女兒說:“媽媽,我擔心教練不喜歡我!”我說:“不會的,只要你努力做好教練教你的每一個動作,你一定會游得很棒的,教練怎么會不喜歡你呢!明天是周末,媽媽陪你去訓練好嗎?”女兒聽了終于露出了會心的微笑,甜甜地進入了夢鄉(xiāng)。今天,我兌現(xiàn)我的諾言,陪女兒在游泳館里訓練,看她情緒還算不錯,游得也很賣力,我終于松了一空氣,兩個多小時的訓練,女兒一直在我鼓勵的目光下,認真地練習著每一種游泳姿勢,訓練結束時還得到了教練獎勵的迪斯尼水杯,恬恬活蹦亂跳地走出了游泳館,我知道明天她會更有精神地來參加訓練。我非常感謝教練,我也非常希望在我們雙方的共同努力下,讓女兒繼續(xù)將每天的游泳訓練進行下去。
通過這種事情我感覺到:適當給孩子一些挫折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女兒是個很敏感的孩子,很在意老師及小朋友們對她的看法,不能聽到任何批評聲,如果不正確引導,讓孩子正確對待受批評一事,現(xiàn)在正讀大班的她升入小學后孩子會受到更嚴重的打擊。所以我覺得和孩子及時溝通很重要,即使是對更小的孩子,談話也能幫我們了解解孩子心理想法,以讓我們知己知彼,解決孩子的問題。
現(xiàn)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在平時的生活中,都是一塊“寶”,是全家的“寵兒”,家長對孩子過分寵愛,給孩子過多過細的照顧和保護,事事包辦,越是這樣,我們的孩子在面對困難面對挫折的時候,所表現(xiàn)出來的堅強和勇氣越少。每個孩子都有不穩(wěn)定的情緒反應,及時和家長、老師溝通,用正確的方法引導,讓我們?yōu)榱撕⒆拥某砷L共同努力!
育兒心得:我和孩子共成長
育兒心得:我和孩子共成長
——幼稚園大(3)班蒲浩宇的母親謝銘育兒心得體會
天下所有父母的愿望:孩子成才,成功,成人!祝愿天下父母愿望成真!
天下任何父母對子女,剪斷臍帶,放它自由,從此牽掛,唯死分離。對于父母來講世上最浪漫的事,就是陪著孩子長大自己慢慢老去。
不久前,我拜讀了龍應臺的一篇《做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文中說:“父母跟食物一樣,都是有‘有效期限’的,小孩是老天爺(或上帝)給我們的禮物,當你不珍惜的時候,老天爺(或上帝)就把這份甜蜜的禮物收回了。在孩子最依賴的十年里用心教養(yǎng),也是做父母最不該偷懶的十年。如果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父母忽略了教養(yǎng),將來孩子再怎么叛逆,父母也只有搖頭、嘆息的作用了……”我思索良久,略有頓悟。
(一)家長承擔教育的宏偉使命
教育的基本義務是普天下所有人應有共思進步的責任并為此付出行動,教育的高級境界是普天下所有人為此努力后的社會民心純樸,風化祥和。熊培云說:“社會到底是人的集合,中國社會,就是中國人的社會,只有個體強大,中國社會才會真正強大。”天下之大,而由無數(shù)個以家庭為單位組成。泰戈爾說:“母親不僅僅屬于家庭,而且還屬于世界。”所以我更強調家庭的作用,家家進步,那國家能不進步?我們還對教育誠惶誠恐?然而我們身邊不乏有一部分人總覺得教育是學校該完成的任務,他們認為是交出一份學費也就順便交出了作為父母承擔教育的責任,這是很荒唐和愚昧之舉。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但是不能說每個孩子都是國家的棟梁之材,一個孩子斷然成不了國家的全部,但是對一個家庭來講,孩子真是全部。所以,我常常認為,教育孩子如果按責任分配,家庭應該占百分之六十,學校占百分之三十,還有社會百分之十;或者換句話說,教育孩子應該是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完成的使命。
然而我們今天的許多父母由于工作的忙碌或者應酬的頻繁的緣故,很多時候對于教育子女的義務選擇主動放棄,在此我想說,教育的成效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多的是一點一點滲透出來的,“教育是熏陶出來的”。
比如2014年的6月,我?guī)衔?歲半的孩子回四川農(nóng)村,交通不便利,長時間的雨水使其山路格外的滑,兩個多小時的山路,孩子滑倒七八次之多,衣褲上沾滿泥草,膝蓋的破皮,孩子毅然完成一路的行走,一路上,我只是給孩子說;“媽媽小時候在這條山路上走了很多年。”其實,孩子本是生活的探險家。常常我們所耳聞有關組織部分給孩子制造“挫折教育”的機會,我一向就懷疑,我總覺得教育不是有意而為之,而是潤物細無聲。
(二)家長蹲下來和孩子溝通
我總認為我們的世界被成人弄得千瘡百孔。當我們有時驚詫某孩子飛揚跋扈地頤指氣使的情形時,其實我們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我們身邊總有一些焦躁的家長,只要孩子稍微犯錯,家長的權威馬上就實施了,告訴孩子,這不能,那不該,該這樣,要那樣等,當人們說這孩子和那孩子的不同時候,其實主要是指這個家長和那個家長的不同。比如孩子在成長中難免會遇到挫折或委屈,而我們中有些家長見不得自己孩子受委屈,去學校找老師或校方論理,我倒不是說家長不能為孩子維權,但是家長們要知道,家長對孩子的庇護總是有限的,孩子的成長之路總得有自己走的時候,有時不如在孩子跟前示弱,別認為孩子覺得爸爸媽媽是什么都能的人。當如果真的在孩子面前我們呈現(xiàn)我們的弱智,會增強孩子的自信,或許孩子對我們的呵護遠遠多于我們對他們的。
我家孩子每天有個必須要告訴我們的一件事:“今天你最高興的事”。這個想法是孩子的爸爸創(chuàng)作,開始時,孩子總說他什么吃的,或者什么玩具,后來有次我告訴孩子:爸媽小時候沒有上過幼兒園(當然是事實),后來我發(fā)現(xiàn)孩子把幼兒園里一件又一件的開心事給我們匯報,似乎是想給我們補上這個人生缺陷一樣,當然這個過程我發(fā)現(xiàn)孩子享受著校園生活,樂于進園。對于父母來講,還有什么能比孩子如此眷戀的成長搖籃——校園更滿意的呢。
(三)家長心若向陽,孩子無畏悲傷
沒有什么能比把“愛”“陽光”“寬容”植根于孩子心中更可貴了。在此,我寫下吉諾特在《父母與子女》中的一段話,權當內(nèi)省或勉勵。
在批評中長大的孩子,學會譴責;
在敵對中長大的孩子,常懷敵意;
在嘲笑中長大的孩子,畏首畏尾;
在羞辱中長大的孩子,總覺有罪;
在忍耐中長大的孩子,富有耐心;
在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滿懷信心;
在贊美中長大的孩子,懂得感激;
在正直中長大的孩子,有正義感;
在安全中長大的孩子,有信賴感;
在贊許中長大的孩子,懂得自愛;
在接納和友誼中長大的,尋得了世界的愛。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孩子是一項十分復雜的事情,也是一項偉大的事業(yè)。與其是在教育孩子,不如是父母來過一次成長,我們都一直在路上!
育兒觀念:與孩子共同成長
記得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就喜歡隨手拿起一本故事書,給孩子讀故事,那時候的寶貝,還不會講話,但是每當我讀故事的時候,她總會安安靜靜地坐在一邊,忽閃著兩只大眼睛,認真聽我讀故事……時間就這樣,一點一滴地流逝,孩子也慢慢長大了,而讀書也逐漸成為了寶貝生活中的一部分。
因為讀書,我們有了更多可以交流的話題;因為讀書,我了解到了孩子內(nèi)心更多的想法;也因為讀書,我發(fā)現(xiàn),孩子的語言表達有時候真的超乎我的想象。而現(xiàn)在,每當晚飯過后,孩子在寫完作業(yè)看書的時候,總喜歡拿著一本書,靜靜的看著,或者跟者爸爸媽媽一起討論故事的內(nèi)容。擁有了如此濃厚的讀書氛圍,突然覺得,生活里充滿了更多幸福的味道。
昨天,當孩子興奮地告訴我,學校要組織愛心義賣圖書活動時,我從孩子的眼睛里,讀到了一種向往與期待。我知道,這一活動,對孩子來說是充滿了無限的吸引力的。
像童年的我盼望著過年一樣,我和孩子一起迎來了圖書義賣活動的開始。大班的哥哥姐姐,將家里閑置的圖書擺到桌子上,煞有介事的成為了小小售貨員;而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開心地挑著自己喜歡的圖書。“姐姐,這本書多少錢?”小妹妹拿著自己喜歡的書問道,“我看一下,原價二十元,十塊錢賣給你吧!”小姐姐似乎也毫不吝嗇,“能便宜點嗎?”妹妹似乎也是砍價高手,“那就八塊錢吧!”姐姐也很是善良,最后八塊錢成交,妹妹拿到了自己喜歡的圖書,而姐姐也得意地數(shù)著自己賺到的第一筆小錢。這樣溫馨而又熱鬧的場景,不時地在雨后的操場上演著。看到孩子們臉上洋溢著售書成功的自豪,看著弟弟妹妹買到自己喜歡的圖書臉上的滿足于喜悅,作為家長,也深深地被感染了。
圖書義賣,或許是一個起點,對孩子來說,從此就更加喜歡讀自己購買的圖書;也或許,是一個加油站,讓原本喜歡讀書的孩子,更加的珍惜圖書,因為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讓自己閑置的圖書再次發(fā)揮作用。而對于家長來說,跟孩子一起參與中央的活動,更是一次觸動,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讀書對孩子的促進,感受到了幼兒園教育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了老師們的孜孜不倦,當寶貝津津有味的讀自己買來的書的時候,我知道,在他心里,書已經(jīng)成為了他的知己,她的良師益友。
“媽媽,我們一起看書吧!”晚飯后,耳邊又想起寶貝最悅耳的那句熟悉的話,只是現(xiàn)在,她看她喜歡的書,我看我喜歡的書。和寶貝一起讀書的日子,依然是那么的幸福!和寶貝一起成長的日子,依然是那么地充實!
育兒心得:與孩子共同成長
育兒心得:與孩子共同成長
提起孩子,每一位父母都有說不完的話題,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天,都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寶寶今年已經(jīng)上幼兒園大班了,在這兩年多的幼兒園生活中,寶寶一天天都在成長,從他開始蹣跚學步、咿咿呀呀學語、第一次自己穿衣服,第一次上幼兒園、第一次講故事……每天都有讓我吃驚的變化。在整個育兒的過程中,孩子在成長,我們家長也在成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更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孩子。
記得孩子剛剛入園不久,有一天晚上準備睡覺,他脫了衣服,一邊叨咕著兒歌一邊把衣服一件一件疊整齊放在邊上,我問他為什么疊整齊,他回答說疊整齊了明天好穿。
寶寶要參加幼兒園的講故事比賽,有一天回家來給我們練習講故事,聽完這個故事,我確實不敢相信他可以記住整個故事的內(nèi)容。
雖然是一件件小事,對我的觸動卻是很大,孩子的能力不能低估,我們家長平時總覺得孩子太小了,這件事也做不了,那件事也做不了,什么事都想替他做了,長此以往,會使孩子失去很多動手的能力,也會慢慢不愛動手,不愛動腦。
我平時比較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但不強加,他喜歡什么就去學學,博學多識總是好事。雖然對我們家長來說平時要上班、做家務,還要帶孩子參加興趣班,確實很辛苦,但一定要堅持,千萬不能養(yǎng)成三天打漁兩天曬網(wǎng)的習慣??傊鞓烦砷L,快樂學習才是最重要的。
讓孩子擁有一顆平常心。結果固然重要,但無論結果好壞,都要學會總結,既要總結成功也要總結失敗。我們家長在與孩子接觸時,一定不要滿腹牢騷,諸多抱怨,事事都要向好的方面看。多讓孩子做選擇,增強孩子自信心。
養(yǎng)成生活的好習慣。吃飯不挑食,打針不怕疼可謂是所有家長的頭疼事,在這些方面我覺得家長一定要正確引導孩子。比如在打針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鼓勵孩子,例如說:“打針一點都不痛,好像小蚊子叮一下”,“寶寶真勇敢,像奧特曼一樣,一點都不怕”等等這樣的語言來引導孩子堅強一些。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安全教育,無時無刻陪伴在孩子身邊的不僅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愛,更有數(shù)不盡的安全隱患。我們在與孩子交流時,也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安全意識,比如在家里原理插座、開水,在外面要遠離水塘邊等。
只有孩子健康平安,家庭才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