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小游戲鍛煉手眼協(xié)調能力
發(fā)布時間:2022-02-02 育兒小游戲 裝飾餐桌小游戲 小朋友互動小游戲游戲是寶寶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學習課程,這次介紹的5種游戲,以幫助寶寶訓練手眼協(xié)調能力為主,不需復雜的道具,無論在家中或外出,爸媽隨時都能陪寶寶玩耍,讓寶寶越玩越聰明。
什么是手眼協(xié)調
手眼動作的協(xié)調是指人在視覺配合下手的精細動作的協(xié)調性,是由小肌肉的能力配合知覺能力而組成的。[教師范文大全 jK251.COm]
孩子的雙手會根據(jù)知覺訊息而改變活動的方向及力度,這就是手眼協(xié)調能力在生活中的運用。手眼協(xié)調能力能促進小肌肉與知覺協(xié)調運行,讓寶寶更好適應環(huán)境的要求,進而促進寶寶智能的發(fā)展。
寶寶手眼動作的協(xié)調是隨著神經的發(fā)育而逐漸發(fā)展的,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的引導和協(xié)助非常重要。當胎兒尚在媽媽的子宮里面時,便已經有聽覺和觸覺能力;所以當寶寶漸漸長大時,通過模仿大人的動作,自己也會想去抓、拿物品,進而練習手部抓握的能力,再加上視覺、聽覺、觸覺能力的發(fā)展,便能逐漸刺激手眼協(xié)調的能力。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孩子的協(xié)調能力要從小開始鍛煉
孩子的協(xié)調能力要從小開始鍛煉與朋友聊天,朋友正煩著,說自已孩子走同邊步的事情經過一個假期了還沒改正過來,不知該如何是好。這里所謂同邊步是指,如我們平時上學列隊時,出左腳甩右手,出右腳甩左手,但走同邊步的孩子,則常無意識的走成了出左腳甩左手,出右腳甩右手。
而走同邊步,則是因為身體協(xié)調能力較差的原因。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簡單來說是指身體的支配能力,靈活度和平衡能力等等。
只能安慰這個朋友,這個事情家長不能太著急,以平常心態(tài)多提醒孩子,千萬不能打罵,家長態(tài)度越極端,孩子越壓抑,改正的機會便會越渺小。同時,建議她把孩子送去學跆拳道,慢慢來,希望孩子在沒有壓力的環(huán)境中自然改變。
其實,孩子的協(xié)調能力問題應該在孩子小時便得到重視。孩子越小,發(fā)現(xiàn)協(xié)調能力問題越早,改正的機會也就越快越大。
xx沒出生時,便聽同事提過她家小孩協(xié)調能力差,而她家小孩是未經過爬行便直接走路的。于是在周邊的同事朋友中,一一對比證明,未經過爬行便直接走路孩子的協(xié)調性比有經過爬行才學會走路的孩子的協(xié)調性要差。因此,我對xx爸說,必須要讓孩子爬,爬,是鍛煉孩子協(xié)調能力的第一步。只是,有很多家長因為怕弄臟衣服等原因不愿意讓孩子爬或者并未協(xié)助讓孩子學會爬行,因此,也就錯過了協(xié)調能力鍛煉的第一步。
而聽說,也有會爬行的孩子協(xié)調能力也不如意的情況,那時,我生怕也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于是與xx爸反復強調,我們必須耐心通過與孩子一起做游戲來努力避免這種事情的可能性出現(xiàn)。
于是,一系列的努力行動暗自開始了。
xx剛學會走路時,我們總站在xx的前面不遠處,逗引孩子跑向自已。剛開始時,為避免xx沖過頭,我們常在xx跑得興起時攔住他。很多次之后,我發(fā)現(xiàn),哪怕xx沒有沖過頭,只要xx爸有“攔”的意思出現(xiàn),xx便會“忽”的一下停住腳步,連我們常說的“慣性向前沖”都不會出現(xiàn)。
后來,還有很多游戲,如“揀豆豆”、“追泡泡”、“拍氣球”“爬樓梯”等一些能夠讓孩子的手腳動起來的游戲。
xx再大些時,開始對車表現(xiàn)出了濃厚興趣。自然,“開車”成了他最常做的游戲。當然,爺爺奶奶也特意買了輛“小汽車”給他。在xx爸的提醒下,剎車、加油、掛擋、倒車、轉彎等一系列的配合不在話下。而那種狀態(tài),現(xiàn)在連我也是望塵莫及的。
看看現(xiàn)在的xx,再回頭再看看xx成長過程中的那些小游戲,我們如此慶幸,我們擔心的事情并沒有發(fā)生,我們做的那一切是可以鍛煉孩子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的。
有時xx爸也會有疑問,協(xié)調能力的事真是這樣么?我毫不猶豫的點頭。
那沒有發(fā)生的事情,誰能說,不是那些看得見的陪伴不是那些看得見的努力的成果?
鍛煉孩子記憶力的6個小游戲
鍛煉孩子記憶力的6個小游戲
記憶是知識的寶庫,有了記憶,智力才能不斷發(fā)展,知識才能不斷積累。下面提供幾則有助于增強幼兒記憶力的游戲。
1、依次說出名稱:把6樣東西按先后次序排列在桌上,讓孩子看上幾十秒鐘,然后遮起要求孩子憑記憶依次說出這6樣東西的名稱。
2、辨顏色:讓孩子閉上眼睛,說出你穿戴的衣帽鞋襪是什么顏色的。如果你也閉上眼睛說出他穿戴的衣帽鞋襪的顏色將會引起孩子對這種游戲的更大興趣。
3、找物品:當著孩子的面把8種不同的小物品分別藏好后,再讓孩子將這些物品一一找出來。
4、看圖說話:把15張不同內容的圖片放在桌上,叫孩子看一會兒,然后蓋上。要求孩子把所看到的圖片內容盡可能準確地敘述一遍。
5、“飛機降落”:將一張大紙作為地圖貼在墻上,紙上畫出一大塊地方作為“飛機場”。再用紙做一架“飛機”,寫上孩子的名字,上面按上一枚圖釘。讓孩子站在離地圖幾步或十幾步遠的地方,先叫他觀察一下地形,然后蒙上眼睛,讓他走近地圖,并將“飛機”恰好降落在“飛機場”上。
6、看櫥窗:這個游戲適合在帶孩子外出時進行。路過商店櫥窗時,先讓孩子仔細觀察一下櫥窗里陳列的東西。離開以后,要求孩子說出剛才所看到的東西。
玩沙游戲鍛煉寶寶綜合能力
說來也奇怪,孩子最愛玩的除了需花高價買的玩具,還有一種就是泥沙、水這些來自大自然的原始材料。這是什么原因呢?專家告訴我們,沒有既定玩法的原材料,玩的時候,更自由、更輕松——
“泥沙俱下”玩游戲
玩沙的學問
孩子玩的沙可以分為3種:未經處理的海沙、經過半處理(消過毒)的海沙及經過處理的科學沙。前者未經處理,比較粗糙而且含有雜質,如石灰、貝殼及垃圾等,不適合用作玩耍之用。海沙的好處是較為便宜,兼且較易在坊間買得到,家長可以因個人喜好,選擇購買粗沙或幼沙。而科學沙就過于昂貴了。
玩沙的場地
可以到戶外,如公園的沙池及海灘去,此外,亦可以在學校的沙池及自制沙箱。不過,無論在哪里玩,都要注意衛(wèi)生及安全。
自制私家沙箱
孩子最喜歡在沙池玩耍。若你的孩子喜歡玩沙,可以利用簡單的工具自制“私家沙箱”,這樣孩子可以隨時跟其他玩伴一起玩沙。家長可以購買一個稍大的有蓋、有輪子的膠箱,只要在箱內注入適當高度的沙子,約占箱子的三分之一容積,孩子就可以玩?zhèn)€痛快了!
談到玩法
可以分為干、濕沙兩種,其中以后者可塑性較強。
干沙玩法隨意任玩
只要預備好各類型沙灘玩具,就可以隨興之所致玩沙去。此外,家長可以為孩子買一個漏斗,讓他把沙注入闊的口,然后看著沙子徐徐從窄道流出,此舉可以訓練孩子的視覺協(xié)調能力
尋寶游戲
家長可以在吃完海鮮餐后,把鮑魚、扇貝、蜆、螺等貝殼洗凈吹干后,埋在沙子里。然后,陪著孩子找出不同類型的貝殼。另外,還可以在沙里收藏塑膠動物玩具,玩找“動物”游戲。
數(shù)數(shù)游戲
家長可以延伸以上玩法,跟孩子玩數(shù)學游戲,如要求找出5個圓形的貝殼,讓孩子掌握數(shù)字及把物件歸類的概念。還可以把英文字母收在沙堆里,然后跟孩子玩串字游戲。
沙中作畫
只要在箱子蓋上鋪一層薄薄的沙,就可以拿木棍,或干脆用手指在沙上寫字作畫,然后問問玩伴到底能否猜到是什么字或什么圖畫?
濕沙玩法挖挖山洞
只要加入水,沙的玩法就可以變得奇妙無窮,為了衛(wèi)生起見,家長可以用量器盛著涼開水與孩子將之加入沙中,弄成兩個小山丘,并在山丘上造出小洞,然后嘗試以手指穿過山洞,勾勾對方的手指。家長可以自行延伸此玩法,如:以筆穿過山洞、以動物穿過山洞,編出一個探險故事。
生物倒模
家長可以為孩子預備一些模具,讓他利用濕沙做出不同造型的沙模,如海星、海龜、貝殼,甚至自創(chuàng)其他嶄新造型。
自制水道
此玩法與沙中作畫有點相似,首先在箱蓋上鋪一層薄薄的沙,然后從中挖出一條Z形或S形的小河道,孩子可以在小河道上放船,編撰自己的水上歷險故事。
這些玩法只是個提案,只要孩子有興趣,家長有創(chuàng)意,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不妨創(chuàng)造一些新玩法,鍛煉身體的同時,也鍛煉了孩子的綜合能力。
鍛煉寶寶手部靈活性的3個小游戲
俗話說:“心靈手巧?!毙∈衷届`巧,寶貝就會得到越多的刺激,發(fā)現(xiàn)更多有趣的事物。多和寶貝玩動手的游戲,就會讓寶貝變得越來越聰明。
游戲1:開心玩偶(適合8個月以上的寶貝)
推薦理由:
和寶貝玩這個游戲,可以幫助他提高以下技能——
1。有利于發(fā)展寶貝的交往能力和表達能力;
2。幫助寶貝發(fā)展手指靈活性,提高手眼協(xié)調能力;
3。如果在游戲時配以兒歌活動或者講述一些相關的故事,還可以發(fā)展寶貝的語言能力;
4。幫助寶貝發(fā)展想象力。
游戲方法:
將舊手套或者舊衣服改裝一下,變成一頂可以套在手掌或者手指上的小帽子,在上面畫上寶貝喜歡的小臉譜和寶貝游戲——
1。媽咪和寶貝一人一個玩偶,套在手上或者手指上,靠手指和手腕前后左右的擺動,使玩偶活起來。
2。一邊游戲,一邊隨機編一些歌謠或者利用寶貝熟悉的故事,與寶貝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奇幻的小人國的世界。
3。根據(jù)寶貝的興趣,可以編一些和寶貝生活緊密相關的故事,通過手指來輔助講述故事。
貼心提示:
比較小的寶貝,控制小手的能力還比較弱,媽咪可以給他制作比較大的玩偶,讓他套在手掌上玩。對于比較大的寶貝,除了給他準備大玩偶之外,還可以給他準備一些指偶,充分訓練他小手指的活動能力。
游戲2:小小演奏家(適合1歲以上的寶貝)
推薦理由:
1歲之后,寶貝對敲敲打打的事情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不管什么東西拿到手,都會試著去敲一敲,打一打,通過這種方式來探索事物的奧秘。同時,敲敲打打也是培養(yǎng)寶貝音樂節(jié)奏感非常好的方式之一,還可以提高寶貝的模仿能力和記憶能力。
游戲方法:
將喝剩下的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易拉罐、飲料瓶收集起來當成小鼓,也可以用金屬制的小盆當鼓,用筷子當鼓槌——
1。媽咪敲幾下“小鼓”,然后讓寶貝模仿,或者反過來,寶貝敲幾下“小鼓”,媽咪再模仿。培養(yǎng)寶貝敲“小鼓”的興趣。
2。媽咪敲幾下,寶貝也必須敲幾下,反過來,寶貝敲幾下,媽咪也必須敲幾下,誰模仿錯了就刮誰的鼻子。
3。媽咪敲一個節(jié)奏,讓寶貝模仿,此后不時變化節(jié)奏,讓寶貝模仿。
貼心提示:
媽咪一定要根據(jù)寶貝年齡的大小以及認知能力來調整游戲內容,如果寶貝很快就能準確地模仿敲擊的點數(shù)和節(jié)奏,可以增加難度,逐漸培養(yǎng)寶貝的記憶力和模仿能力。
游戲3:花樣疊羅漢(適合2歲以上寶貝)
推薦理由:
2歲后,寶貝的觀察和模仿能力越來越強,不管媽咪做什么,他都會樂于去模仿。疊羅漢的游戲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寶貝的觀察能力和應變能力。
游戲方法:
1。媽咪將一只手手掌朝下放在膝蓋上,然后讓寶貝將他的小手摞在媽咪手上;媽咪再將另一只手輕輕壓在寶貝的小手上,寶貝再將另一只小手壓在媽咪的手背上;媽咪將壓在最下面的一只手抽出,壓在寶貝的小手上,如此反復。
2。等寶貝學會玩手掌的疊羅漢游戲之后,可以改為玩手指的疊羅漢游戲。媽咪伸出食指放在膝蓋上,寶貝也伸出同一只手的食指壓在媽咪的食指上,其他同第一步。
3。媽咪不斷伸出不同的手指,要求寶貝也跟著媽咪變換手指繼續(xù)游戲。
4。媽咪加快速度不斷變換手指,鼓勵寶貝也跟隨著變換手指和媽咪游戲。
貼心提示:
媽咪可根據(jù)寶貝的情況調整游戲難度,也可以改變手指頭的數(shù)目和寶貝游戲,即一次伸出不同數(shù)目的手指頭,讓寶貝響應。還可以在變換手指頭的數(shù)目時,讓寶貝快速計數(shù),通過游戲培養(yǎng)寶貝理解數(shù)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