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誘餌”,讓孩子好好吃飯
發(fā)布時間:2021-11-08 幼兒園好孩子說課稿 小班教育筆記吃飯 幼兒好故事在幼兒園里,每天孩子們吃飯時,我們老師總是要不斷地提醒大家快快吃飯,吃飯時不要說話,可是,過一段時間,孩子們就會自發(fā)產(chǎn)生免疫。吃飯時磨磨蹭蹭,占用了太多時間,不利于日常教學活動的組織安排。
之后,我找到了讓孩子快快吃飯的“誘餌”,在我們班“小老師”這一稱號是孩子們心目中至高無上的榮譽。其實,“小老師”就是老師的小助手,可以幫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吃飯時我們就很好地利用了“小老師”這一角色對大家的誘惑。我們告訴孩子們吃飯最快的前幾名將會成為“小老師”,下次吃飯時,可以幫助老師給小朋友分碗、發(fā)勺子,而且“小老師”可以在吃飯時坐到桌子的前頭,這些特權是孩子們吃飯速度很大的動力。
自從實施這一方法后,孩子們吃飯的速度明顯提高。我們的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也得以很好的進行,而且孩子們樂于助人的品質也得以提高。
可見,只要我們找到合適的“誘餌”并加以恰當?shù)囊龑?孩子們做事情的積極性就會得到提高。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一定要多觀察,多思考,多反思,這樣我們才能在這一崗位上收獲快樂和成就感。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學習故事:我要好好吃飯
觀察時間:**
觀察地點:教室
觀察對象:張**
觀察者:湯**
注意:天氣漸漸冷了,張**小朋友入園以來總是不好好吃飯,老師把飯喂到他嘴里,他也是不慌不忙,吃到最后飯菜都冷了。在與家長溝通了解到孩子要吃飯的,有時也會自己吃的,就是在幼兒園不肯吃。今天,幼兒園吃的是面條,張**小朋友也不著急吃,先東張西望了一會兒,用勺子舀起一勺面條湯,放在嘴邊吹一吹放入嘴中。他喝了無數(shù)口湯可就是不吃面條。我走過去,對他輕輕地說:“我們要使勁吃飯,吃得多身體好,長得高?!甭犕旰螅f:“媽媽說了我好好吃飯會長很高很高的?!蔽艺f:“對啊!我們張**小朋友可棒了,現(xiàn)在都自己吃飯了!”聽完,他開始用勺子挑起一根面條放入嘴中。這時,我拿起碗挖了一大口面條放入他嘴中,他大口大口的吃起來,不再東張西望,一直盯著我的勺子什么時候往他嘴里放。喂了幾口他說:“我要自己吃?!蔽冶惚頁P了他,他很高興,不一會兒一碗面條就吃完了。拿著碗來到我面前大聲說:“老師,我都吃完了?!蔽冶頁P了他,發(fā)給他一朵小紅花,并且要求他以后爭取在家里也這樣。他點點頭,非常高興,不時拿著小紅花給別的小朋友看,一副很自豪的表情。
識別:小班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還是比較弱。從今天觀察的情況看來,張**小朋友在家里長久養(yǎng)成了一種“飯來張口”的習慣,他并不是很挑食,只是懶得自己吃飯。他吃飯時對他人存在著依賴性,這與他長期由奶奶喂養(yǎng)有一定關系。在老師鼓勵,表揚下做到自己吃完飯,,說明獎勵對他很有幫助,今后要多多對他進行鼓勵。
回應:面對張**小朋友的情況,我們以鼓勵為主,讓孩子養(yǎng)成自己吃飯的習慣。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僅靠老師單方面的努力還是不行的,家長也要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平時常與孩子家長多交流,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家庭膳食中,為幼兒的全面營養(yǎng)做些努力,要教育、幫助孩子明白一個道理,從小養(yǎng)成良好飲食習慣,才能健康成長
讓吃飯成為孩子的愉快時光
幼兒園教師隨筆孩子進餐時經(jīng)常會發(fā)生各種各樣的事情,如不小心把別人的飯菜碰灑了,咳嗽、打噴嚏噴別人一臉飯…過去,老師總是趕緊設法解決問題,指出錯誤,教給方法,最后讓孩子互相道歉。這樣做,問題看似解決了,但往往影響孩子進餐的情緒和食欲。課題組的老師們重新思考了解決問題的策略:將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不在進餐時論是非曲直,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們的感受,用適宜的方式安慰各自的委屈。進餐后,引導孩子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從而使他們學會理解、善待和寬容。這樣才能保證――讓吃飯成為孩子的愉快時光。
孩子們正在吃早飯,忽然,祁崢帶著哭腔對我說:“高老師,兆南抓我?!惫唬氖直成嫌袃傻兰t印。還沒等我問是怎么回事,坐在他對面的兆南也委屈地對我說:“高老師,祁崢打噴嚏,噴了我一臉?!蔽以僖豢?,他臉上還粘著許多嚼過的饅頭渣呢。兩個孩子都一肚子委屈,兆南無端被人噴了一臉饅頭渣很難受,而祁崢因為自己的無意行為挨了別人抓也很痛苦。我想,這時說誰不對都不合適,簡單地說一聲“對不起”也不會起什么作用。那么,怎樣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這類小事,讓孩子學會正確交往、寬容待人呢?我決定先安慰兩個孩子。我愛撫地拉著祁崢的手邊吹邊說:“有點疼是吧?沒關系,高老師給你吹吹?,F(xiàn)在好些了嗎?”他點點頭。我又用毛巾替兆南擦了臉,說:“現(xiàn)在不難受了吧?”他也點點頭。兩個孩子情緒平靜了,又吃起飯來。然后,我把這個情況反映給帶班的任老師,建議她抓住這個機會,飯后組織孩子們討論一下:猜一猜祁崢為什么打噴嚏?臉上被別人噴了許多嚼過的饅頭渣有什么感覺?針對剛才的事情想一想怎樣做更好?讓孩子們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我也抓緊時間做好餐后整理工作,然后加入了孩子們的討論。孩子們爭先恐后地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
“祁崢,你應該跟兆南說對不起?!庇碛碚f。
“祁崢,你再打噴嚏時,要用手捂著嘴?!崩倮僬f。
“小朋友有事要好好說,別抓人,多疼啊!”欣欣說。
我也舉手發(fā)言:“小朋友說得真好。你們沒用老師幫忙,自己就幫同伴解決了問題,真了不起!以后,大家遇到這樣的事,都按剛才說的做,學會關心別人、寬容別人,大家就能成為好朋友了。”孩子們聽完我的話都鼓起掌來。
雖然這是件小事,作為保育員勸勸兩個孩子也說得過去,但是我認為,那樣不能讓孩子明白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做,為什么要這樣做。而通過討論,孩子們既學習了自己解決問題,又初步懂得了在生活中要善待別人、寬容別人的道理。
怎樣讓孩子們自發(fā)的快快吃飯呢
每天孩子們吃飯時,我們老師總是要不斷地提醒大家快快吃飯,吃飯時不要說話、嬉戲??墒?,對于老師的說教,過一段時間,孩子們就會自發(fā)產(chǎn)生免疫。吃飯時拖拖拉拉,占用了太多時間,不利于日常教學活動的組織安排。
怎樣讓孩子們自發(fā)的快快吃飯呢?
隨著孩子們對幼兒園生活的適應,他們開始追求大家對自己更多的肯定。在我們班“小老師”這一稱號是孩子們心目中至高無上的榮譽。其實,“小老師”就是老師的小助手,可以幫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吃飯時我們就很好地利用了“小老師”對大家的誘惑。
我們告訴孩子吃飯最快的前幾名孩子將會成為小老師,下次吃飯時,可以幫助老師給小朋友分飯、發(fā)勺子,而且“小老師”可以在吃飯時做到坐到桌子的兩頭。這些特權是孩子們吃飯速度很大的動力。
自從實施這一方法后,孩子們吃飯的速度明顯提高。我們的日常教育教學活動得以很好的進行,而且孩子們樂于助人的品質也得以提高。
只要我們找到合適的“誘餌”并加以恰當?shù)姆椒ǎ⒆觽冏鍪虑榈姆e極性都會得到正向提高,班級內(nèi)也會呈現(xiàn)積極、和諧的師幼關系。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一定要多觀察,多思考,多反思,這樣我們才能在這一崗位上收獲快樂和滿足感。
別讓“好意”限制了孩子
戶外活動時,幾個男孩正在攀登架前躍躍欲試,但試了幾次都未成功。我正想著是否給予幫助,高高的攀登架上忽然出現(xiàn)了一個靈巧的身影,我本能地大叫起來:“揚揚,小心點!”揚揚的笑容立刻僵住了,停在那里無所適從。而后他緩緩地垂下頭,身體慢慢地往下挪,目光中流露出一絲恐慌:“老師,我錯了?!睋P揚的聲音怯怯的?!澳隳膬哄e了?”揚揚的緊張讓我有點莫名其妙。揚揚不敢直視我:“我不該上攀登架,我不該,我……”揚揚受驚的樣子讓我回想起一幕又一幕的情境:當偉偉興高采烈地嘗試新發(fā)明的游戲時,我總是替他捏一把汗:“偉偉別玩危險游戲!”當鑫鑫登梯爬高時,我總是一臉的緊張:“鑫鑫,不許!”當浩浩在水池里探索物體的沉浮時,我總是對他說:“小心,休息一會兒。”……為了孩子的安全,我總是“好意”地限制他們做一些他們喜歡做的動作。今天,我的“好意”顯然阻礙了揚揚的嘗試,使他失去了一次挑戰(zhàn)自我的機會。
我的“好意”是在保護孩子的安全,還是在限制孩子的發(fā)展?
帶著反省和內(nèi)疚,我緊緊地抱住了揚揚:“你是個勇敢的孩子,老師相信你能爬得很高,但膽大還要心細,不要緊張,去玩吧!”輕柔的話語消去了揚揚僵硬的表情,緊緊的擁抱消除了他的膽怯與戒心。“加油!加油!”孩子們在我的帶動下為揚揚拍手助威。在大家的鼓勵聲中,揚揚十分敏捷,穩(wěn)穩(wěn)當當?shù)氐竭_攀登架頂部,他自豪地向我們揮手,臉上洋溢著自信。
揚揚快樂的神情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教師不能簡單地以“小心點”“別這樣”去表達自己的“好意”,否則會給孩子帶來不安和壓力,影響孩子的自主發(fā)展。比較合適的做法是教師既鼓勵孩子大膽嘗試,又暗中關注,適時支持,讓孩子體會到自主探索、成長的快樂。
怎樣讓孩子睡個好覺
常常有家長抱怨孩子不想睡覺或睡覺不安穩(wěn),來求教保育員,“有什么法子讓寶寶睡個好覺?”據(jù)我們的觀察,托兒所的孩子,有的上床后很快就進入甜甜的夢鄉(xiāng),而有的孩子睡不踏實,似睡似醒,也有個別孩子躺在床上,翻來翻去怎么也睡不著。造成寶寶入睡難,首先有個體差異。有的孩子睡眠的時間比別人少,晚上入睡就晚,讓他早睡,他就在床上翻來覆去地翻身嘆氣,可是,他白天的精神不錯,活潑好動??梢?,這種孩子睡眠的確比一般的孩子少。對這樣的孩子,我們只能順其自然,不能強求他早睡多睡。另外,通常還有以下的原因:1.疲勞過度。睡前玩的時間太長,情緒過度興奮、激動;或白天受了某種驚嚇,心情焦慮,神經(jīng)情緒不能放松,得不到抑制。2.臥室及臥具不舒適。最常見的是室內(nèi)空氣通風不良,室內(nèi)溫度過高或過低,臥室光線過于明亮,沒有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3.飲食不當。晚飯吃了太多的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既增加消化道的負擔,迫使胃不停地蠕動,又影響了睡眠質量。這點常常被父母疏忽。4.運動量不足。有的孩子天性活潑好動,精力旺盛。同樣的活動量,別人已經(jīng)累了,他還沒個夠,他需要發(fā)泄更多的精力。還有的孩子則是各種原因造成運動不足,白天運動不足會導致血液循環(huán)不良,所以,就不容易自然地入睡。5.疾病的影響。寶寶身體上常會有一些小毛小病,不那么舒服,如頭痛、咽痛、鼻炎、有蛔蟲等,而這些不舒服又常常得不到大人重視,沒能及時幫助孩子消除,影響了睡眠。我們的建議:*建立一個基本固定的睡眠作息制度,盡量按時起床,按時入睡,夜晚以8:00入睡最為適宜。*睡眠的環(huán)境要保持安靜,空氣清新,室溫以攝氏18~20度為宜,臥室光線要柔和。*寶寶最佳的睡眠姿勢是右側臥位,身體略彎曲。*晚餐不要吃太飽,睡前喝一杯溫牛奶;*睡前用稍熱的水浸泡雙腳,有助于孩子入眠。*白天多讓孩子參加一些安全、有趣、富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增加活動量,有條件的話可適當延長戶外活動時間。
讓孩子的好奇心飛翔
我們在日常教學中總會看到,孩子們總是有許多在我們看來不可理解的做法,幫媽媽把鹽放在水里,因為想要把它洗干凈;用開水澆花,因為怕花會感冒……在我看來,作為一位幼兒園老師,應該去正確的教育引導他們,而不是一味的指責他們的好奇心。我想,用他們的思維去思考,理解,寬容他們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班的遠遠就是這樣的孩子,對一些新鮮事物非常好奇,很愛動腦思考,遇到不懂的事情會馬上問老師,有一天,我正在上一節(jié)音樂課,歌曲名字叫《小草》,在上課時遠遠詢問我,為什么小草會有這么頑強的生命力呢?我愣了一下,這是所有小朋友都沒有想到的
,我說古詩中有一句話叫做:“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小草之所以生命力這么頑強是因為它有強大的根系,野火燒去的是小草的表面,并沒有損害它的根部,所以來年春天它還是會重新長出的,這也是小草有頑強生命力的原因。接著,我又用通俗的話和他們解釋了一遍,小朋友們學到了新的知識都很開心。
接下來我們學了這首歌曲,因為之前的事情,孩子們都學得很努力,所以雖然這首歌不是很簡單,但孩子們都很快就學會了。通過這次的事情我發(fā)現(xiàn),作為幼兒教師,一定不能扼殺孩子的好奇心,還要努力維護,要用兒童懂得的語言與他們相處,為孩子的好奇心留一片自由飛翔的天空。
教育隨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促進孩子閱讀
利用好奇心,增強目的性。每個人都有好奇心,幼兒的好奇心特別大,他們從不懂到懂,從無知到有知,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一切往往感到稀奇。教師要有目的地,有計劃地對他們進行引導。當孩子明確了閱讀的目的時,閱讀的興趣會更濃。
在閱讀的時候可以讓孩子找找自己最喜歡的一幅畫面,或者是讓孩子把在閱讀時有困難不理解的畫面夾上書簽,大家一起討論。這樣,就能增強幼兒閱讀的目的性,讓孩子帶著目的去閱讀。與幼兒一起看圖書時,可與幼兒討論畫面的內(nèi)容,并設計一些啟發(fā)式的提問,讓幼兒自己進行探索、想象、講述、表達。
養(yǎng)成好習慣,延長持久性。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人小,可塑性很大,容易“先入為主”,是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而且幼年時期形成的習慣也比較牢固,不易改變。專家們普遍認為閱讀是伴隨幼兒一生成長的活動,所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尤為重要。有了好的習慣,幼兒閱讀的持久性也就提高了。
好的教育應當讓孩子像孩子
鄭州市某幼兒園舉辦了一場家長考試,考試內(nèi)容主要是家長如何理解孩子、賞識孩子等方面的內(nèi)容,幾名胸前掛著“監(jiān)考官”工作證的娃娃做起了父母們的監(jiān)考官。園方稱,這樣互換角色,是為了讓家長和幼兒學會更好溝通。(肖綹攝)
這是一幅耐人尋味的圖片,至少有兩點值得注意。
首先,幼兒園里考父母,這樣一個安排就非常與眾不同。從畫面上看,年輕的父母們聚精會神,個個提筆凝思,卻又似乎遇到了難以回答的問題。這正反映了今日中國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過去是孩子不了解父母,父母很神秘;現(xiàn)在是父母不了解孩子,孩子很神秘。為什么會是這樣子呢?第一是因為進入了信息化社會,孩子雖小也接觸了海量的信息,如看電視、看廣告、看書刊甚至上網(wǎng)。有人或許不以為然,說小孩子看的不少懂的不多。問題恰恰在于,孩子的復雜性往往是因為看了太多成人的東西,他們不懂或不全懂,或許還會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解。第二可能與獨生子女現(xiàn)象有關。一般地說,人的許多方面經(jīng)驗是來自兄弟姐妹之間的傳遞,而與同齡人的密切關系也有助于保持兒童的天性??墒?,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他們被迫在成人之間周旋,極容易成為怪怪的小大人。這對于并未做好充分準備的年輕父母來說,了解孩子是一個天大的難題。
其次,占據(jù)圖片中心位置的小女孩的神情告訴人們許多奧妙。按照正常的理解,小孩子總是喜歡考大人的,因為他們太小,他們渴望像大人那樣生活——兒童的游戲幾乎都是模仿大人就是證明。因此,一旦在某些方面比大人強,小孩子總會歡喜若狂。然而,這個小女孩的神情卻似乎有些傲慢,有些冷漠……當然,這個小女孩還不會懂得這些,從她夸張地交叉著雙臂可以看出,她還是在兒童的模仿之中,問題是她在模仿什么呢?顯然,她模仿了一些不良的東西,她把某些“惡”當成了“善”,她把某些“丑”當成了“美”,這正是兒童模仿能力強而辨別能力弱的體現(xiàn)。孩子是無辜的,他們的病態(tài)是成人教育的病態(tài)所致,如媒體上所說,應當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
概括地說來,復雜的對象,簡單的教育,正是今天教育蒼白無力的重要原因。所謂簡單的教育又是什么呢?據(jù)圖片說明介紹,這家幼兒園考父母的內(nèi)容之一是賞識教育,而賞識教育就是簡單化的教育,賞識教育不當就孕育小女孩那樣的神情。以升學考試為中心的應試教育是最簡單的教育,似乎抓住了決定孩子命運的核心環(huán)節(jié),而實際上是教育的荒廢,即把真正的教育即人格的教育荒廢了。因此,我們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讓孩子像孩子一樣的生活,這才是現(xiàn)代的教育。
一幅圖片引發(fā)如此之多的感慨,是因為信息時代人的發(fā)展和現(xiàn)代教育的挑戰(zhàn)已經(jīng)體現(xiàn)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已經(jīng)滲透到了我們的每一個毛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