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在聆聽中與孩子交流

發(fā)布時間:2021-10-09 孩子在幼兒園能學(xué)到什么 在幼兒園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幼兒園教師研討交流

作為家長要想深入地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就要在與孩子說話的時候,認真地聆聽孩子的想法和意見,深入地了解一下孩子的出發(fā)點。聽孩子說話對父母來說并不困難,但是要做到不僅僅是給孩子一只耳朵,而是認認真真聆聽孩子說話,并把他的話放在心上,就不那么容易了。有的人也許會說,“我是想聽他的談話的,可是,我的孩子從來不想同我談。”幾乎每一位父母都有類似的體驗,在向孩子問了一大串問題之后,得到的回答往往只是簡單的“是”或者“不是”。孩子不愿多談,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仔細思想一下,其實原因并不在孩子,而在父母,是做父母的并沒有認真地和誠心地聆聽孩子談話的結(jié)果。

讓我們來看一個普通的例子。珍珍13歲時,有一天她告訴媽媽,她“愛”上一個男孩,并且要跟他結(jié)婚。母親用略帶嘲笑的眼神聽女兒敘述,似乎是聽童話故事。但是珍珍講得很認真,她把自己的“愛情”第一次講給她最親近、最信賴的人聽。然而有一天放學(xué)回家時,她卻聽到母親正和一位朋友在電話中談到她:“你猜我家發(fā)生生了什么事?珍珍告訴我她在戀愛了,她認定那個男孩就是‘白馬王子’,你說好不好玩?”不管這位母親怎樣看這件事,實際上她傷害了珍珍。對母親來說,這件事不過是很好玩;但對13歲的珍珍來說,這絕對是一件嚴肅認真的事。如果以后珍珍再有類似的感情經(jīng)歷,她肯定不愿跟媽媽說了,因為她母親沒有尊重她的隱私和感情。

父母應(yīng)該回想一下,當自己十幾歲時,喜歡上了某個異性同學(xué),考試考砸了,跟要好的朋友鬧了別扭......這些在孩子狹小的內(nèi)心世界里可都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呢!父母在試著理解這些事情對兒女的重要性時,也就學(xué)會了對子女的尊重和翔。你也許聽過這樣的抱怨:“哎呀,爸爸,您這么落伍。”的確,許多父母無法跟上90年代孩子的想法。做父母的常常會想:“我小時候不也這么過來的嗎?”但是這種想法可幫不上什么忙。父母如果要表達對子女的愛和尊重,就必須認真嘗試進入青少年的世界。比如當孩子回家談起在學(xué)校跟同學(xué)、老師之間發(fā)生的什么事時,你首先要認真地聽進去,不要心不在焉地做別的事情,然后用正確的思想引導(dǎo)孩子。在交談時,你不能以一位高高在上的長者身份,而應(yīng)該扮演一個孩子最要好的朋友的角色,以一個孩子的口吻,在與孩子交流、商討甚至建設(shè)性的爭執(zhí)中與孩子一起成長。(Www.968oK.CoM OK語錄網(wǎng))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與孩子交流應(yīng)該多聽少說


許多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都是自己說讓孩子聽。其實,這樣的交流,家長不會了解孩子的想法與感受。家長應(yīng)該多給孩子傾訴的機會,多讓孩子說,而自己則應(yīng)多聽少說。

多聽少說,是與孩子溝通中重要的一環(huán)。就算孩子真犯了錯誤,父母也要靜下心來,聽孩子說出原因。

當孩子再現(xiàn)問題時,父母首先要了解真相。方法之一,就是積極聆聽,以嶼與認同的態(tài)度,站在孩子的立場,讓他心情傾訴,不要打斷孩子說話,加插自己的意見與批評,否則,對孩子而言,交流對孩子來說根本就是無用的。專心傾聽是父母的主要責任,孩子心中的感受得以抒發(fā)后,他的煩惱自然會消失一大半。

大耳朵、小嘴巴是最受孩子歡迎的。當孩子有話要對你說的時候,盡管十分忙碌,也不要說:“你看不見我正忙著?等一下再說吧!”不然的話

,當你有空想傾聽孩子說話時,孩子可能已經(jīng)失去再說的興趣了,因此,當孩子想向你說話時,你必須立刻放下手頭的工作,誠懇而溫柔地蹲下來,細心傾聽孩子的訴說。

當孩子功課上有難題時,父母不要馬上指出他的錯處或教導(dǎo)他正確的方法,也不要不時插嘴追問孩子。多聽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的感受,不但可幸與孩子的感情,也可以讓孩子明白,當遇到任何煩惱時,回到家里都會得到爹媽的體諒與支持,這會增加孩子的安全感。當然,孩子與更愿意在這種安全感中多與父母交談和溝通,把自己的所感所想都傾訴給父母。

蹲下來聆聽孩子


“蹲下來聆聽孩子”,這雖然是簡單的一句話,但在教師和家長中卻甚少踐行者。蹲下來,不僅是一種姿態(tài),更是一種教育藝術(shù)。

孩子身材矮小,如果教師、家長與孩子對話時保持一種站立的姿態(tài),會給孩子一種面對強勢的心理壓力,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蹲下來,你會更好地傾聽孩子的話語,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與孩子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關(guān)系。在民主平等的氛圍里,孩子敢于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勇于對師者、文本提出質(zhì)疑。他們不懾于教師、家長的威嚴,不囿于教師、家長的權(quán)威,創(chuàng)新的火花在這里迸發(fā),簇新的思想在這里閃現(xiàn)?!岸紫聛眈雎牶⒆印保瑧?yīng)成為師者、家長的永恒追求及執(zhí)著踐行的目標。

激賞的話語人人愿聽,聽不厭煩。孩子亦然。生活在賞識環(huán)境中的孩子,猶如沐浴在陽光中,他的心情時刻是陽光的;猶如得到了春雨的滋潤,他的學(xué)習(xí)是熱情的,思想是鮮活的,活動是充滿創(chuàng)造的。領(lǐng)悟了賞識教育的益處,“你真棒!”“你真聰明!”等賞識話語成了我送給孩子的一束束鮮花,一滴滴甘露,營養(yǎng)著他的大腦,潤澤著他的心緒。

為人師者,在聆聽中,在賞識下,在反思里,在期待間,亦是杏壇人生的一大快事;傾聽孩子成長的拔節(jié)聲,目睹孩子漸長的硬身板,諦聽孩子悅耳的歌聲,審視孩子行走的足跡,當是生命詩意。

通過孩子的畫與孩子交流


在成年人的眼里,孩子的畫作也許是稚嫩的,甚至是幼稚的。但是,寶寶早期教育角度來看,寶寶的任何作品都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與潛能特征,具有良好的教育借鑒意義。

幼兒教育專家認為,對于寶寶作品,不能用評價成人畫的標準去衡量孩子作品的價值,而應(yīng)站在孩子的立場,用“童眼”去看、去欣賞、甚至去鼓勵寶寶們?nèi)魏巍爸赡邸钡谋憩F(xiàn)。

孩子們用畫來表現(xiàn)自我,可能只是一些簡單的“符號”,但我們可以通過和他們談?wù)撟髌罚屗麄冇X得你懂他們的“語言”,這樣不僅會使孩子更信任你、喜歡你,同時可以通過他們的表達了解他們的想法;另一方面在談畫作的過程中,孩子可以內(nèi)省自己的作品,有助于提高繪畫的技能,亦能在正確、有效的回答中,讓孩子了解畫中的造型特色和別人對他的畫的評價。這不但可以激發(fā)孩子繪畫的興趣,還可以學(xué)習(xí)如何與別人談自己的畫。

以現(xiàn)實教育為例,某幼兒園中班寶寶在反復(fù)練習(xí)了點、線、圓后,老師們開始鼓勵小寶寶們進行有意識的創(chuàng)作。在一次創(chuàng)作中,該班圓圓寶寶的一張人物畫引起了老師的興趣,她在畫紙的一邊畫了一個大頭人,在另一邊畫了一個小不點,老師在旁猜想一定是媽媽和她吧,剛想表揚她畫的好,突然她在小娃娃的嘴邊畫了許多三角形和圓形,這可把老師搞糊涂了。于是老師便問她這是什么呀?她望著老師笑著說是媽媽和她在逛街呢,又指著那些圖形說:“這是媽媽給我買的餅干!”老師恍然大悟。

老師從圓圓寶寶的畫作和語言中圓圓在周末所做的事以及她的某個喜好,讓老師今后能更好地教育有針對性地和孩子們交流。

豐富的現(xiàn)實生活給了孩子畫畫的無窮內(nèi)容,孩子的畫并不是為了臨摹真實的世界,而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感覺。所以,我們應(yīng)該讓孩子自由自在地畫,快樂而純真地表現(xiàn)自我抒發(fā)情感。由此發(fā)現(xiàn)他們的不同之處,學(xué)會用“童眼”欣賞孩子的畫,肯定孩子細微的進步,增強孩子自信。

與孩子交流,從何談起


放學(xué)時,在幼兒園門口經(jīng)常聽到家長問孩子一些類似的問題:“今天在幼兒園學(xué)了些什么?”“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怎么樣?”“今天有沒有得到小紅花?”但是孩子往往不回答。于是家長就怪孩子“上了幼兒園變得不會說了”,“在幼兒園不好好學(xué)習(xí),回家什么也不會說”等等。殊不知,當家長對孩子老是提相同的問題或是提一些孩子不感興趣的問題時,是不能引起孩子交談興趣的,家長與孩子的談話自然就難以進行下去了。那么,家長如何使孩子愿意與自己談心呢?建議試試以下方法。 ◆從興趣入手。家長從幼兒園接回孩子,不要急著問孩子“在幼兒園做了什么”或“學(xué)了什么”,可以與孩子談?wù)動變簣@里有趣的事情,可以對孩子說:“告訴我,在幼兒園你最高興的事是什么?最不高興的事是什么?”還可以先與孩子玩一會兒或共同參與某項活動,在活動中與孩子分享快樂時光,等你與孩子交流的最好時機自然來到,孩子有了談話的興趣,他就會興奮地說出一串串他高興的事情來。 ◆玩交談游戲。游戲始終是孩子的最愛。家長可以設(shè)計一些有針對性的互動式的談話游戲。比如,孩子某種類型的發(fā)音不到位,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在談話中選擇類似的字句讓孩子傾聽和回答;孩子好激動、有攻擊性行為或者不與人交往,家長可以引導(dǎo)孩子對生活或故事里其他孩子的類似行為做出判斷和糾正,并對孩子的正確反應(yīng)做出積極的評價;當孩子在某個方面(如動手能力方面等)有明顯欠缺表現(xiàn)出不自信時,家長更應(yīng)當在多途徑了解孩子在園的學(xué)習(xí)內(nèi)容后,和孩子一起回憶、探討、嘗試、制作……還可以和孩子玩“你問我答”的游戲,與孩子一問一答或者與孩子交換角色,讓孩子充當老師,家長來做學(xué)生,由孩子模仿老師提出問題,家長回答問題。這種交互提問的方式和角色互換的方法既能夠避免孩子的緊張被動,又能夠促使孩子主動思考,是家長與孩子相互了解對方的好辦法。 ◆注意交流方法。除了與孩子談他感興趣的事情,還要注意通過談話了解孩子的行為和心理情況,有意識地促進孩子的語言和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但從成人的角度對孩子進行探聽式的自上而下的詢問,是很容易引起孩子逆反心理的,因此與孩子談話尤其要注意方法。比如在輔導(dǎo)孩子折紙、小制作、繪畫時,不要簡單地教會孩子怎樣做,或者直接指責孩子,而應(yīng)該讓孩子說說可以怎樣制作,需要準備哪些材料,然后巧妙地引導(dǎo)孩子說出心里話或你想要了解的情況。

◆做忠實聽眾。孩子向你敞開心扉的程度取決于成人傾聽孩子談話的態(tài)度。家長與孩子談話時要全身心地投入,將自己放在與孩子平等的地位,對孩子的喜怒哀樂要表示理解,不要將成人的感受強加于孩子,也不要經(jīng)常用提問和評價打斷孩子的談話,如果時間不足,可以和孩子約一個時間,下次再談。要注意通過談話了解孩子、孩子的朋友、孩子的集體以及孩子的情緒、心理狀態(tài)和內(nèi)心的期待等等,這些是成人通過迫切詢問得不到結(jié)果,而對孩子成長又十分重要的東西。

換種方式與孩子交流


換種方式與孩子交流

“我要走進你的世界,你不讓;我想讓你走進我的世界,你又不來”,這是一位和孩子難以交流的母親發(fā)出的無奈心聲。“找不到好的溝通方法”已成為青春期孩子家長的最大苦惱。

了解是溝通的前提。母親只有了解孩子,才能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模式、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最近由全國婦聯(lián)兒童部、中國家庭教育學(xué)會等單位開展的“你對孩子了解多少”千名母親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盡管很多母親對孩子比較了解,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明顯不足,尤其在和孩子交流的技巧方面,很多母親還需要提升。

其實,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種,父母可以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挑選最適合的方式。

“我很想和孩子交流,但孩子就是不想跟我談,我也很難讓他說出自己的心里話,有時候談不上幾句孩子就嫌煩了,甚至談著談著就吵起來了?!边@是很多家長的共同感受,家長們也為此衍生了很多苦惱。

其實,只要我們開動腦筋想一下,改變一下交流的方式,問題也許就能迎刃而解。

1、書面交流:與孩子進行心靈對話

書面交流方式相對于面對面的口頭交流,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于家長,可以盡量斟酌語句,努力使自己的表達達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效果。于孩子,在嗅著溫馨墨香、感受來自家長親筆關(guān)愛的同時,在不知不覺中和父母進行心靈的對話。而且,這還有利于孩子反復(fù)閱讀,仔細揣摩。

家庭可以設(shè)一本談心本。有經(jīng)驗的班主任常用這種方式和孩子談心。在家庭教育中,這種方式也是可取的,它簡單易行,只要準備一本本子和孩子交換寫寫自己的心里感受就可以了。如果條件允許,你可以和孩子共用它來寫日記。

父母平時可以給孩子留言或?qū)懶拧S行┎缓每陬^表達的東西,你可以通過寫留言或書信的方式和孩子溝通。你可以準備一塊白板,隨時把自己想說的話寫在上面,孩子也可以通過它來向你傳遞信息?;蛘邔懸粡埣垪l直接給孩子,也可以將寫好的紙條放在孩子的書包里,夾在他的書中等等。寫給孩子的書信,可以直接給孩子,也可以通過郵局寄給孩子,但兩種方式的效果是不同的。

2、網(wǎng)絡(luò)交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基于網(wǎng)絡(luò)的交流方式和傳統(tǒng)的書面交流方式相比,有多方面的優(yōu)勢。多媒化:采用這種方式除了可以使用文字表達外,音樂、圖片、動畫等各種有利手段都可以給我們提供幫助。虛擬化:這是這種方式最大的優(yōu)點,由于虛擬,你可以以孩子同齡人的身份去和孩子溝通,也可以以長輩的身份對孩子進行教導(dǎo)。由于距離產(chǎn)生的美,孩子更易聽進這種“第三者”的話語,交流會變得更加容易。多角色:由于虛擬,你可以根據(jù)需要不斷變換角色,或年齡的,或性別的,或身份的等等。

BBS交流。如果你的孩子有上BBS的習(xí)慣,你可以到他常去的論壇注冊一個用戶名,然后和他進行溝通交流。這是我和孩子交流的重要方式,我每天把孩子的作文發(fā)到BBS上,然后用一個虛擬的用戶名和他交流一些看法,幾個月的實踐證實,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交流方式。

電子郵件。和寫信相比,電子郵件有著更豐富生動的表現(xiàn)形式,文字、聲音、圖片、動畫等等都可以幫助你和孩子進行交流溝通。你可以以真實的身份出現(xiàn),也可以以虛擬的身份出現(xiàn),這可以根據(jù)你的需要來確定。

QQ交談。如果你的孩子沉迷于網(wǎng)絡(luò),是個十足的網(wǎng)蟲、聊民,我建議你用這種方式和孩子進行溝通。在這種情況下,這種方式應(yīng)是最佳選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你用孩子嗜好的方式和孩子溝通也許更為容易,效果更好。

3、電話交流:避免面對面的尷尬

電話交流有面對面交流的優(yōu)點,同時也可以避免一些面對面的尷尬。短信是一種很好的交流方式,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你給他發(fā)一條溫情的短信,他的內(nèi)心就會撒滿陽光,在和孩子交談遇挫的時候,一條短信可能會打破言語的堅冰。

4、委托他人:借助第三方力量

當你在和孩子交談無效的情況下,你可以邀請別人(比如親戚、老師、同學(xué)等)和孩子交談,間接地表達你的觀點。這樣做有時候會比自己直接說一些問題更有效果。

交流的方式很多,最重要的是,在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首先要想到和孩子交流溝通,而不是大發(fā)雷霆,在冷靜下來后,你會想到并采取合適的交流方式的。

學(xué)會俯身與孩子交流


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一幕,“家長高高在上地在教育年幼孩子,可孩子則可憐巴巴地站在一邊不敢出大氣”。也許,年輕的父母們會說,這樣的情形很正常呀,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

是的,在小的時候,當我們犯了錯誤的時候,或者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的父母也會這樣“居高臨下”地“教育”自己。在被傳統(tǒng)文化普遍影響的中國家庭教育理念里,這種“師長式的”教育方法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筆者在這里所要說的是:此一時彼一時,這種居高臨下的教育方式已不適應(yīng)于當代家庭教育實際需要。

彼時,多數(shù)家庭家境并不輕松,父母因現(xiàn)實原因,教育方式可能會有粗暴,那是社會普遍現(xiàn)象;彼時,傳統(tǒng)教育理念是社會的主流,現(xiàn)代教育理念很難有發(fā)揮作用之處,我們的父母也很難接觸先進的教育理念;彼時,我們不是獨生子女,家里兄妹眾多,父母精力有限,教育方式難免簡單。

種種原因綜合,居高臨下地教育孩子是彼時時代的普遍現(xiàn)象,這其中有一定的社會必然。

當代,家庭與教育現(xiàn)狀已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陳舊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明顯不適應(yīng)當代育兒需要。

筆者認為,居高臨下的教育方式當立即改變,父母應(yīng)當要學(xué)會俯身與孩子交流。

當代社會,家庭結(jié)構(gòu)已衍變成了“421”結(jié)構(gòu),即“四位老人,一對夫妻,一個孩子”,孩子已成為整個社會教育的中心和焦點,無疑,傳統(tǒng)育兒理論需要隨著時代變遷而不斷演進。

現(xiàn)代家庭教育理論認為,我們需要更加注重孩子的人文性格培養(yǎng)和情智訓(xùn)練。如果依然采用高高在上的指導(dǎo)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并無助于孩子的人文性格得到科學(xué)的塑造,從根本上無助于讓孩子在得到尊重和理解的狀態(tài)下健康成長。

實踐表時,孩子的尊嚴認同與個性能力尊重已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指標,一味的高高在上的教育,輕者會讓孩子的自尊受損,重者會讓孩子的性格破裂,傳統(tǒng)的家長式教育已日益陳舊。

幼教專家研究表明,以平等和尊重的姿態(tài)和孩子交流,會讓家長傾聽到孩子的內(nèi)心,了解到孩子的成長心聲,有助于家長不斷做出教育方式的調(diào)整,會讓孩子在個性能力,人文性格方面優(yōu)于其他孩子。

因而,我們呼吁,為人父母者,我們要學(xué)會俯身與孩子交流,讓孩子在自尊與平等的情況全面、健康成長。

育兒心得:用心聆聽孩子


育兒心得:用心聆聽孩子

教育孩子基本上是所有我們做父母最關(guān)心的話題,說起教育孩子,相信每個家庭每位父母都有各自的一套方法。現(xiàn)在的孩子已經(jīng)不像我們小時候,父母只要管我們吃飽穿暖就行了。現(xiàn)在的社會競爭日益加劇,如何使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于不敗之地以至取得成功。這對于現(xiàn)在的父母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提出了一個更新層次的要求。我們的女兒現(xiàn)在6歲,名字叫陸妤馨,我對于育兒這方面其實并沒有太多經(jīng)驗,孩子成長的同時也在督促著我們的成長。下面是我們教育女兒的一點小小心得,希望和同樣家有小兒女的父母們一起分享。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教育是孩子啟蒙的第一課堂,孩子的性格、愛好、品德養(yǎng)成乃至長大后走向社會,都與家長給予孩子的感悟和教育的方法息息相關(guān),所以,做父母的無論你有多忙,都希望你能給孩子更多的關(guān)心和更多的陪伴,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

經(jīng)常擁抱孩子。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guān)懷,在家里我經(jīng)常會對她說:“寶貝我愛你,”寶貝也會對我說:“我愛你媽媽”。這樣孩子就會感覺到我對她的愛,遇到什么問題和不開心的事情就很信任的和我聊,而不是像有的孩子的一樣什么事情都悶在心里。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

給孩子自己玩耍的時間鼓勵孩子多運動。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梢赃m度舒緩孩子的情緒,并且讓孩子喜歡自己,并從運動中發(fā)現(xiàn)樂趣與成就感。馨寶的膽子不是很大,在這個暑假剛開始學(xué)騎單車時總是害怕,摔了很多次后就想放棄不想學(xué)了,我在旁邊不停的給她加油鼓勁,讓她相信自己可以的,要學(xué)會堅持不能半途而廢,終于在這個暑假學(xué)會了騎單車,她自己也非常的開心,有很大的成就感。孩子也變的自信了。

用心聆聽孩子,沒有什么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guān)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當孩子對你說話時,盡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nèi)容你已經(jīng)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xué)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在家庭生活中,時刻注意習(xí)慣的養(yǎng)成,玩過的玩具要收拾好,晚上睡前洗臉刷牙等等,有時候,孩子想偷懶,就給他講講道理,并且告訴他,那樣是不可以的。慢慢他就認可了這種行為,習(xí)慣也就自然而然的養(yǎng)成了。不要給孩子定太高的要求,給他一點自由發(fā)展的空間,在其中觀察孩子的長處和不足,再施加引導(dǎo)。我想我們都是做過孩子的,應(yīng)該知道孩子喜歡什么,過多的說教,都不如用自己的行為來引導(dǎo)孩子的效果來的好。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馨馨很喜歡看動畫片,玩手機,我就糾正他,她馬上就指斥說:“你也老是天天上網(wǎng),一玩就老長時間,眼睛也要看壞的面對孩子的質(zhì)問,我只有自己先改正,用自己的行為來影響孩子,我告訴孩子:“你看媽媽改正了,只上一會兒網(wǎng)了,你也應(yīng)該改正吧!”這時,會欣然的接受你的建議。所以家長要做孩子的榜樣。空的時候我會帶孩子到圖書館去看書,今年六一送了好多畫冊給她,寶貝非常開心。書也是送孩子禮物不錯的選擇哦。

父母要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用一顆充滿關(guān)愛的平常心去正確的引導(dǎo)教育。趁孩子還未長大之前,盡可能的多和孩子一起共同參與生活的點點滴滴,讓他們享受到更多的除了物質(zhì)生活之外的精神糧食。同時給孩子自由的發(fā)展空間,但不等同于放縱。對于家庭教育,我們做父母的也處于一個不斷自我學(xué)習(xí)和自我教育的過程中。我相信,通過孩子和父母的互動,再與幼兒園的配合,一定能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學(xué)習(xí)習(xí)慣,讓我們的孩子健康快樂茁壯的成長。

相關(guān)推薦

  • 與孩子交流應(yīng)該多聽少說 許多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都是自己說讓孩子聽。其實,這樣的交流,家長不會了解孩子的想法與感受。家長應(yīng)該多給孩子傾訴的機會,多讓孩子說,而自己則應(yīng)多聽少說。 多聽少說,是與孩子溝通中重要的一環(huán)。就算...
    2020-07-29 閱讀全文
  • 傾聽在親子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 導(dǎo)讀:‘傾聽’兩個字是最基本的不二法門,充份掌握后,對于親子溝通并建立親子和善的關(guān)系,絕對是駕輕就熟。除了傾聽,親子溝通上的‘同理心’也很重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場來看待事情,體察他的目前的心理狀況,放下...
    2021-09-14 閱讀全文
  • 蹲下來聆聽孩子 “蹲下來聆聽孩子”,這雖然是簡單的一句話,但在教師和家長中卻甚少踐行者。蹲下來,不僅是一種姿態(tài),更是一種教育藝術(shù)。 孩子身材矮小,如果教師、家長與孩子對話時保持一種站立的姿態(tài),會給孩子一種面對強勢的心...
    2021-04-06 閱讀全文
  • 你會與孩子交流嗎? 經(jīng)常有家長這樣說:“我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我的話他全當作耳旁風(fēng)。有時還嫌啰嗦我剛要說他就吵,簡直是管不了了!”還有家長發(fā)出這樣的牢騷:“我的孩子說不得,一說就鬧,自尊心特別強,遇到事情就使性子?!薄?..
    2020-09-15 閱讀全文
  • 通過孩子的畫與孩子交流 在成年人的眼里,孩子的畫作也許是稚嫩的,甚至是幼稚的。但是,寶寶早期教育角度來看,寶寶的任何作品都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與潛能特征,具有良好的教育借鑒意義。 幼兒教育專家認為,對于寶寶作品,不能用評價成人...
    2021-04-12 閱讀全文

許多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都是自己說讓孩子聽。其實,這樣的交流,家長不會了解孩子的想法與感受。家長應(yīng)該多給孩子傾訴的機會,多讓孩子說,而自己則應(yīng)多聽少說。 多聽少說,是與孩子溝通中重要的一環(huán)。就算...

2020-07-29 閱讀全文

導(dǎo)讀:‘傾聽’兩個字是最基本的不二法門,充份掌握后,對于親子溝通并建立親子和善的關(guān)系,絕對是駕輕就熟。除了傾聽,親子溝通上的‘同理心’也很重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場來看待事情,體察他的目前的心理狀況,放下...

2021-09-14 閱讀全文

“蹲下來聆聽孩子”,這雖然是簡單的一句話,但在教師和家長中卻甚少踐行者。蹲下來,不僅是一種姿態(tài),更是一種教育藝術(shù)。 孩子身材矮小,如果教師、家長與孩子對話時保持一種站立的姿態(tài),會給孩子一種面對強勢的心...

2021-04-06 閱讀全文

經(jīng)常有家長這樣說:“我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我的話他全當作耳旁風(fēng)。有時還嫌啰嗦我剛要說他就吵,簡直是管不了了!”還有家長發(fā)出這樣的牢騷:“我的孩子說不得,一說就鬧,自尊心特別強,遇到事情就使性子。”…...

2020-09-15 閱讀全文

在成年人的眼里,孩子的畫作也許是稚嫩的,甚至是幼稚的。但是,寶寶早期教育角度來看,寶寶的任何作品都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與潛能特征,具有良好的教育借鑒意義。 幼兒教育專家認為,對于寶寶作品,不能用評價成人...

2021-04-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