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教您如何幫孩子找回自信

發(fā)布時間:2021-10-09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怎樣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筆記

信心是人們認為自己有能力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能有效地面對各種挑戰(zhàn),并發(fā)揮出自己最大的潛力。自信心對一個人一生的發(fā)展所起的作用,無論在智力、體力,或是處世能力上,都有著基石性的支持作用。一個缺乏自信心的人,也會缺乏在各種能力發(fā)展上的主動積極性,而主動積極性對刺激人的各項感官與功能及其綜合能力的發(fā)揮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美國哲學家愛默生曾經說過:“自信是導向成功的第一要訣?!币粋€充滿自信心的孩子,處世樂觀進取,做事主動積極,勇于嘗試,樂于面對挑戰(zhàn);相反,一個孩子如果缺乏自信心,那么他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態(tài)度,往往是退縮、畏怯、悲觀、被動,不善與人交際,不敢嘗試新鮮事物,凡事依賴,猶豫不決。可見自信心對孩子的心智成長和人格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

還有一句教育名言是這樣說的:要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疤痤^來”意味著對自己、對未來、對所要做的事情充滿信心。任何一個人,當他昂首挺胸、大步前進的時候,在他的心里有諸多的潛臺詞——“我能行”、“我的目標一定能達到”、“我會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對我來說不算什么”……假如每一個中學生都有這樣的心態(tài),肯定能不斷進步,成為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

可見,家長有必要在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的問題上多下點功夫

導致孩子自信水平下降的家庭原因

許多父母常常以學業(yè)成績來衡量孩子,如果孩子的成績達不到父母心目中的理想,不是責備就是埋怨,甚至打罵,這樣一來,往往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挫折感,漸漸地會心灰意冷,甚至喪失自信心。以下列舉幾種家長常會使用的錯誤的教育方法,因為他們會深深的傷害孩子,挫傷他們的自信心。家長們應對照自身,避免陷入教育的誤區(qū)。

1.批評太多,吹毛求疵

孩子因為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往往會不停的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作業(yè)漏寫,在家弄亂房間、弄壞父母心愛的擺設等等。于是,父母的責備聲便不絕于耳,“上課不認真聽講,考這樣的成績,將來只配撿垃圾。”“再這樣下去,將來看你怎么辦?”“你趕緊出去玩,我剛整理好的房間被你弄成這樣。”這些我們隨口說出的話讓孩子手足無措,一點點地吞噬著孩子的自信。對孩子過高的期望值往往讓我們對孩子的學習、行為習慣吹毛求疵。孩子在玩耍的時候無意弄傷了別人,一次考試成績下降等等,對于這些過失,家長往往過分在意。

還有許多家長總是把自己的孩子與別人攀比,恨不得將所有孩子的優(yōu)點都集中在自己孩子一個人身上。這種脫離實際的幻想,當然實現(xiàn)不了,于是,孩子常常挨罵:“你真笨”,“你怎么樣樣不如別人”,甚至一些不堪入耳的臟話,都能從家長的嘴里說出來。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又怎能培養(yǎng)出有自信心的孩子來呢?

2.很少與孩子平等交流,很少注意聽孩子說話

每一位家長在社會、工作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這些角色占用了自身大多數的時間,耗費了大部分的精力,回到家中給孩子的往往是滿臉的倦容和渾身的疲憊。同時,家長常常以“沒時間,太累了”為借口,很少與孩子交談,以“你那么小,懂什么?”為理由,很少注意聽孩子說話。即使與孩子交流也往往是家長式的,而非平等的、朋友一樣的交流。父母和孩子天天生活在一起,卻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么,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3.常常失控地大發(fā)雷霆

所有的父母,即使是最好的父母,偶爾也會對孩子動怒。然而,常常被父母大吼大叫的孩子,會認為發(fā)脾氣是處理情緒的方法,同時也喪失了用別種方法處理挫折感的自信。在外人面前(如老師、朋友、孩子的同學)對孩子大發(fā)其火,對孩子自信心的殺傷力無疑是最強的。

4.過度保護孩子

孩子處處表現(xiàn)出不自信,與父母的過多束縛和限制有密切的關系。如果父母限制過多或包辦代替過多,就會使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變小,剝奪孩子自我學習和自我發(fā)展的機會,同時剝奪的還有孩子的自信心和他們以后的成功機會。初為父母難免犯錯,同樣的,成長中的孩子也會犯錯,做父母的在保護孩子及讓孩子面對挑戰(zhàn)、克服難題之間必須拿捏得準。關鍵在于父母必須給孩子足夠的保護,使孩子有安全感,但保護不能過度,否則孩子會覺得自己很沒用。

自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不斷探索、不斷取得進步的前提下逐漸培養(yǎng)起來的。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培養(yǎng)自信心

1.尊重孩子的人格,避免不合理的對比

尊重孩子人格是不分時間、地點的,也不分是優(yōu)點多還是缺點多。如果一位家長在孩子有成績時就尊重他,在出現(xiàn)問題時就不尊重他,任意褒貶,這就做錯了。家長不妨用心理換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點、錯誤時,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

孩子渴望被尊重,首先是被家長和老師尊重。尊重孩子,就不能對孩子說有辱人格、有傷自尊的語言。“你沒出息”,“你不可救藥”,“你的腦子是豬腦子”,“我對你完全失望了”,“早知你這德性,就不該生你”,“你把我的臉都丟光了”……這些話應該從家長的語言里永遠消失。

打孩子最傷害孩子的自尊,任意懲罰孩子也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請家長記住,切不可為了自己的尊嚴,傷害孩子的自尊。

家長切記,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別的孩子比。別忘了,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其自己的個性和特點。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比出的往往是孩子的挫敗感和失落感。

2.積極鼓勵,善于表揚

家長要善于運用鼓勵法去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鼓勵是一個不斷進行的過程,這一過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孩子得到一種自我滿足,即自尊感和成功感。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接受鼓勵而產生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成長內容,是父母應時刻關注的步驟。生活中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景,孩子看到媽媽洗衣服,就想幫忙,媽媽大聲叫道:“你不會洗的,最好讓我來洗,有這時間快去看會書!”媽媽無意中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其實當孩子有這樣的愿望時,可以安排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幫家長買菜、拖地等,既不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又提供給他們鍛煉的機會。等他們完成了這項工作以后,內心一定會很興奮,這一點一滴對增長孩子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F(xiàn)在的許多父母意識中已形成一定的偏見,認為孩子太小,太缺乏能力,不能做某些事情。只有到達某一個年齡階段,才能做某些事情,但是往往孩子是可以做得很好的,實際上是父母人為地推遲了他們學會本領的時間。而且最關鍵的是,這種做法會使孩子失去自信,減弱他們的進取心,這種消極影響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自信不僅來源于家長的鼓勵,更重要的是孩子對自我的肯定和認同。所以,家長在鼓勵孩子的同時,還要引導孩子學會自我贊許,讓孩子用自己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點和長處,使孩子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而不是終日懷疑自己。

3.教孩子學會積極的自我暗示法

對于做事缺乏信心的孩子,特別是那些自卑感強的孩子,在不斷肯定他們的微小進步、指出他們閃光點的同時,要教育他們在面臨困難和挫折時,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我能行”,“我再努一把力就會做好的”,“我不會被困難嚇倒”……

4.讓孩子感受自己的能力,勇于挑戰(zhàn)

讓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干一些事情。除了采納孩子的建議外,還可引導孩子做對家庭、對別人有益的事,哪怕是只讓孩子種種花草,買買東西。

激勵孩子做某種具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父母要從日常生活入手,適時、適宜地提出他們力所能及或稍微克服困難就會獲得成功的要求,給予其獨立鍛煉的機會,才能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建立真正的自信心。克服困難、取得成功是自信的必然結果,又是重要成因。完成某項任務、學會某項技能、取得某種成績,都屬此例。這里要注意的是,在激勵孩子做某種具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時,不要只是誘之以物質,最好把他們作為已有一定智力和能力的人,以自尊心、榮譽心來激發(fā)他們,這樣才能保持激勵的持久和深入。

5.堅定目標,放飛夢想

要讓孩子能夠真正對自己充滿信心,家長還要不斷引導孩子擁有堅定的目標、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孩子的志向越高,就越容易成為自信的人,而孩子的自信心也正是在不斷實現(xiàn)自我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旦孩子的自信心得到提升,不管遇到什么困難,他都不會再瞻前顧后、猶豫不決。

如果家長通過自己的努力發(fā)現(xiàn)無法幫助孩子重塑自信,需要及時地求助心理老師的幫助,讓孩子在專家老師的一對一輔導之下更好地提升自信心。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您家孩子的情緒您該如何幫助他


一個善于管理情緒的人,更容易保持平靜和愉快,即使遭遇低潮也會樂觀地應對,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他們容易理解別人,能夠建立和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即使與人產生矛盾,也能有氣度的以建設性的方式解決。這種能力,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幸福和成功,這種能力,更需要從小培養(yǎng)!那么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孩子有各種情緒是正?,F(xiàn)象

四川省心理學會吳萬芳表示,孩子有各種情緒是正?,F(xiàn)象,家長不能要求孩子有情緒不表達。人首先應該承認自己的感覺,才能更好地接納自己,進而接納他人。當負面情緒出現(xiàn)的時候,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這些感覺都是很自然的事,沒有什么不對的,也沒有什么可恥的。

可能大部分家長的情緒引導都是這樣的:難過了——“小事情沒啥好哭的!”生氣了——“不許嚷嚷!”委屈了——“沒事,下次注意吸取教訓就行?!焙ε铝恕坝赂乙稽c嘛!”……其實這些都不是正確的情緒疏導方法。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體驗的過程,他們在體驗的過程中學習、成長。孩子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不但會體驗快樂,也會有挫折、后悔、孤單的感覺。而對于他們來說,這往往直接支配著他的行為。一件在成人看來是芝麻綠豆大小的事,常??梢砸l(fā)孩子十分強烈的情緒波動,甚至引起情緒的“海嘯”,使孩子的表情、聲調、手勢和姿態(tài)發(fā)生變化。有研究表明,兒童時期具有的情緒調節(jié)能力,是他們以后生活中能否成功、快樂的最好預示。

教孩子認識情緒、表達情緒

教孩子認識自己的感覺,這是管理自我情緒的第一步。知道現(xiàn)在是怎樣的心情,才可能發(fā)現(xiàn)原因、思索如何處理。父母可以在自己或對方心情不好時,趁機引導孩子知道:“我生氣了”、“嗯,現(xiàn)在我很緊張,心跳很快”、“媽媽好煩惱好擔心”等等。有些游戲,如制作不同的情緒圖卡、表情臉譜等都可以讓孩子進一步學習,原來人的感覺有這么多種。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多和孩子聊天,當遇到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家長應該鼓勵孩子說出來。有的時候孩子會大哭、會在地上打滾,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安靜地在旁邊呆著,等孩子自己平靜下來。有時家長還可以通過寫信、寫紙條、發(fā)短信等方式,把自己的事也和孩子講一講,說說自己高興和不高興的事,也告訴孩子自己什么感覺,怎么處理的。如此一來,孩子也就逐漸學會,如何用“講道理”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心情。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示范

專家認為,小孩處理情緒的方法很多時候是家長處理情緒的方法的一個投射。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學習情緒管理,得先認真地反省自己——“我有沒有心煩意亂卻不知道自己是在難過生氣還是憤怒的時候?”“我能接受自己憤怒,憂郁,嫉妒等負面情緒嗎?”“我能對自己的情緒負責任嗎?還是,我習慣指責別人——都是你,讓我生氣/難過/ 害怕……”

“我發(fā)脾氣的時候,是否能找到合適的解決渠道?我能不能做到,改變自己能改變的,接受自己不能改變的,而讓自己愉快豁達?”補上我們童年缺失的功課,和孩子一起學習情緒管理,一起進步。

如何幫助孩子疏導不良情緒

吳萬芳表示,當孩子生氣發(fā)脾氣或悶悶不樂時,父母千萬不要也因而動怒,強行要求孩子控制。在這里教給家長們幾招好方法,引導孩子適度發(fā)泄!

對孩子的情緒表示理解

當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家長首先應該做的是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被理解,被信任的,對孩子建立起安全感,更有利于孩子情緒的疏導。

用語言表達怒氣

研究證明,語言發(fā)展較好的孩子,遭受到的挫折感也比較少,因為他們懂得以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于是容易被滿足。當他們說出自己生氣難過的原因時,不僅有助于情緒宣泄,也能獲得他人的了解和安慰。當孩子憤怒時,家長可以告訴他,你可以大聲說出“我生氣了!”或者找張白紙把內心的憤怒統(tǒng)統(tǒng)畫出來,教導他們用語言而非肢體表達怒氣。

放松心情,換個想法

壓力經常是孩子心情不好的來源之一。當壓力讓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家長應該讓孩子放松一下,玩一玩,畫畫、唱歌或者運動都是幫助孩子放松的好方法。如果孩子陷入某種負面情緒里,通常是因為“想不開”,此時,父母可以帶著他想些好事情,或引導他發(fā)現(xiàn)原來事情沒有這么糟。讓孩子學習用不同角度和方向思考,更可用有創(chuàng)意的方式,自己想辦法解決困境。

多鼓勵孩子給孩子更多自信

自信的孩子更容易獲得快樂的情緒。父母應該經常多鼓勵、贊美孩子,增強他們的獨立性、進取心。當心情不好或遭遇失敗、挫折的時候,孩子很容易會對自己產生負面看法,覺得自己真差勁,這時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找出失敗的原因,也找出做得好的地方,幫孩子找回自信。

如何幫助孩子們塑造自信


從小培養(yǎng)孩子們自信的性格對于其未來的成長很重要,尤其是孩子上幼兒園時期,在競爭的環(huán)境下很容易造就孩子們自卑的心理,這時,媽媽們就要學會多鼓勵孩子,并且多與孩子的老師相溝通,以下就來看個實例吧!

一天,女兒從幼兒園回到家,我讓她唱一下老師教的歌。不想,女兒歪著腦袋小聲地說:“媽媽,老師說我們班的真真唱得最好,我唱不好,我不想表演?!?/p>

“怎么會呢?你一定能唱好,媽媽相信你,唱吧。”我親親女兒的小臉,堅定地鼓勵她。女兒小聲地唱起來,還不時擔心地瞟我?guī)籽邸4蟾趴吹轿屹澰S的目光,她終于放松了表情,聲音也大了許多。我想,女兒可能是在幼兒園沒得到老師的認可,缺少了自信才如此,我決心幫她重塑自信。

從那以后,每天一回到家,我們都要求女兒為我們表演幼兒園里學到的東西。全家人也一致認為要多鼓勵孩子,讓她找回自信。因此,每次表演完畢,不管她唱得如何,大家都會送給她真誠而熱烈的掌聲,還夸獎她唱得比真真好。

一次,女兒聽完我們的夸獎后,露出了疑惑的表情:“你們說我唱得好,可老師怎么不夸我呢?”我趕緊告訴她:“不是老師不夸你,是你自己不主動。如果老師再叫唱歌時,你勇敢地舉起手,大膽地唱,老師一定會夸你的!”女兒將信將疑地點了點頭。

入園指導,第二天,送女兒去幼兒園,我特地找到老師,把我想讓女兒在班里鍛煉的想法告訴了她,誠懇請老師配合教育,老師愉快地答應了。

果然,晚上一到家,女兒竟主動邀請我們觀看她的表演,開心地說:“老師今天夸我唱得最好,還獎給我一朵大紅花呢。”我趁機對她說:“老師對我說,你是班里唱得最好的孩子。”

“老師真說我比真真唱得好嗎?”女兒瞪大眼睛問?!袄蠋熣f你比她唱得還好呢,說你的嗓音是最好的?!蔽胰隽藗€善意的謊。女兒聽了,小臉卻笑成了一朵花。

那天晚上,女兒的歌音色洪亮,表情豐富??粗媲斑@個聲情并茂地大聲歌唱的女兒,我知道這是自信的力量改變了膽小的她。

從此,只要幼兒園有活動,我總是鼓勵女兒踴躍參加。女兒每次被我夸贊,總是一臉的甜蜜表情。每天回到家里,女兒還樂此不疲地跟著少兒卡拉OK光碟練習唱歌,竟學會了不少歌呢!

不久,幼兒園舉行幼兒歌唱大賽,女兒以她大方的表演、洪亮的嗓音獲得了第一名。從此,女兒更加自信了。碰到家里來客人,她總會主動要求給客人唱歌、朗誦、表演舞蹈。有時表演完了,還得意地向人炫耀:“媽媽說,我的聲音是最好聽的!”客人自然是夸獎一番,這又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為她下次的表演積累了信心。

明年,女兒要進入小學了。我相信她會順利地走進新的學習環(huán)境,并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因為我已經教會了她比學習更重要的東西——自信!

孩子們的好性格,好習慣,都是一點一點培養(yǎng)起來的,這就需要父母們要做個有心的家長,時時的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及時的幫助孩子解決所遇到的心理問題等等,相信自信的寶寶更加容易接近成功!

教您如何從孩子哭聲中找原因


一歲之內的BB臨睡前哭鬧是最讓媽媽擔心的事情,因為BB不會說話,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媽媽們就會很擔心是不是傷到碰到了。遇到這種情況,媽媽們要仔細觀察孩子的情況去找到哭的原因。

孩子哭聲解讀法

孩子雖然不會說話,但是他們是通過哭聲去訴說自己的要求。媽媽就要在平常的時候注意觀察寶寶哭聲的不同。當寶寶哭聲非常大,洪亮有力時,其實他想說的是“媽媽,我餓了,我想睡覺”時,這個時候媽媽就要趕緊給孩子喂奶,同時讓周圍的環(huán)境安靜下來,孩子也會在吃飽之后慢慢的進入夢鄉(xiāng)。

當孩子哭聲短促又急切時,可能是想要傳達的信息是“有東西弄疼我”“我的身體好不舒服”“我身體某個部位很疼”,這個時候媽媽就要通過撫摸法去安撫孩子,輕輕撫摸一下孩子的肚子或者背。有的孩子的胎毛可能比較長比較硬,當孩子躺在床上太長時間了,這些胎毛就會刺痛孩子嫩嫩的背部導致孩子哭鬧不止。當媽媽不停的撫摸孩子的背部時,孩子就會感覺很舒服,哭聲就會停止。

當孩子的吃飽了睡足了但還是不停的哭鬧,而這個時候的哭聲可能是低沉,哭聲連貫。這個時候孩子可能只是想說“我好熱,我想抱”,除了哭聲低沉外,孩子手心很熱額頭不停的出汗,同時還不停的蹬腳,媽媽們就要根據實際情況,開窗通風,降低室內溫度或者給孩子換一些薄薄的衣服或蓋被。有的孩子哭鬧不止就是想要大人抱,想要跟大人有肌膚上面的接觸。當大人一抱時,孩子自然而然的就停止的哭鬧。

檢查孩子哭鬧法

有一些新生兒因為生下來比較弱,哭聲小,這就導致一些新手媽媽很難通過判斷孩子的哭聲來判斷孩子到底是餓了還是累了,像這種情況,媽媽們還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去找到孩子哭鬧的原因:首先打開包包的衣服看是否有尿或者便便了。然后看寶寶是否餓了??磳殞毸氖欠袷娣?,被子底下是否有小玩具等東西影響睡眠,或者衣服綁緊了 讓寶寶不舒服。

看看室內溫度,太冷或者太熱,被子太重,衣服穿的太多 都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 ,寶寶不會說話,只能通過哭聲表達不適; 缺乏安全感,突然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里,媽媽不在身邊。孩子天生的敏感會讓小孩啼哭不止。媽媽要多陪在孩子身邊,給孩子熟悉的氣息; 錯誤的生活習慣。孩子白天睡覺,晚上哭鬧。 這邊白天要減少孩子的睡眠時間。多帶孩子做一些簡單的運動,讓孩子產生疲勞。晚上自然睡的香香; 若孩子半夜哭鬧不停,應輕輕抱住孩子,不要用力搖晃孩子的頭部 會造成孩子頭部積液。給孩子唱首吹眠歌。讓媽媽的溫馨的氣息圍繞孩子 給孩子安全感。

如何幫助不上進的孩子找回內在動力?


我們先來分享一則小故事: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于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焙⒆觽兒芨吲d,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2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fā)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如果用獎勵會強化行為來解釋上面這個小故事,很難解釋得通。畢竟,孩子一開始什么錢也得不到嬉鬧得還挺開心,第三天每人有2美分的獎勵大家卻氣地不想玩了!

那怎么解釋呢?

這時不能不提到對當代動機理論有重大影響的兩位心理學家德西Deci(右)和瑞恩Ryan(左)。他們創(chuàng)立的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theory)對內在動機的闡釋最為深入。

三個基本心理需要和一個模型

自我決定論認為,所有的人,包括孩子都有三個基本心理需要:歸屬感(relatedness)、自主感(autonomy)和勝任感(competence)。如果得到滿足,內在動機就提高了

一、歸屬感:孩子感受到愛、尊重和接納

想象一下,你小時候參加興趣班,如果只有完成得好父母才愛你,完成不好就被他們嫌棄,你對興趣班還興趣得起來嗎?

二、自主感:孩子感到行為可以由自己決定

兒子2歲多時,我從一個巧克力罐里拿出一個給他,他偏不要,非要自己在巧克力罐里摸啊摸啊,最后心滿意足地挑了一個出來。罐子里巧克力雖多,(在我看來)都長得一模一樣,沒有哪一個比其它的更大,他摸個什么勁呢?因為有選擇,是他自己決定的,爽?。ㄉ頌樾睦韺W工作者,后來明白過來了)。這就是孩子自主需要的體現(xiàn)。

挑巧克力這樣的小事還好,其它的可能就讓家長頗感困擾了,例如孩子彈琴坐姿和動作錯了,要糾正他他還不高興,怎么辦?我在寫了一段:

有時彈琴小鴻身體歪歪扭扭,媽媽多提醒幾次他也不高興。媽媽就用手機拍攝他彈琴,彈一遍,讓他自己看一遍,平時讓他坐正,他還嫌煩,有了錄像,他也想在鏡頭前面好好表現(xiàn),多彈幾次,他也發(fā)現(xiàn),坐得歪歪扭扭的時候彈得不如坐正時好聽,下次再讓他坐正,他也不會不高興了。

小鴻同時用左右手彈新曲子的時候,常常忘了換手,彈錯音,自己還沒發(fā)現(xiàn),媽媽忍不住馬上糾正,他嚷道說“彈琴又要看譜,換手很難,我都彈了好幾遍還不會”,媽媽說“剛學換手彈曲子是有點難,你還記得剛開始彈琴時你手勢常常錯嗎?后來練小貓?zhí)S的樣子,就學會了,彈得挺好”。媽媽和鋼琴老師商量了下,下次學琴時錄下了老師的示范彈奏,彈之前讓小鴻重聽一邊,一聽到音不對馬上可以停下來;一起看譜,在要換手的地方,讓小鴻自己畫上個記號;小鴻喜歡唱歌,媽媽找了很多首好聽的歌曲,比如《一閃一閃小星星》,在彈熟悉曲子的時候,他就能自己邊彈邊唱,彈錯了,慢慢再找回正確的音,媽媽也不干預只是在旁邊錄像,回看彈琴錄像的時候,他們還把找不到音因而唱走調的地方當做搞笑的橋段。

家長采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和做法,滿足了孩子心理需要,孩子行為的配合度就提高了。所謂教育,正在于這些難為之處吧。給孩子多一些的自主感,并非放任不管由著孩子,而是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讓孩子有可以選擇決定的感覺。

家長如果用監(jiān)視(不相信孩子,試圖控制孩子,孩子缺少歸屬感和自主感,似乎總能感到身后那雙銳利的眼睛)、設定期限(”幾點彈完,我會來檢查效果的!“),社會比較(”你怎么總是彈的不如鄰居家的小明!“)等做法也都有損于孩子的自主感。而孩子是否在活動中體會到自主感和勝任感對內在動機的形成至關重要

三、勝任感:孩子覺得他能做到

例如,孩子玩網頁小游戲大部分是輸,為什么還愛玩呢?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游戲提供了及時的反饋,即便結果可能輸了但孩子看得到自己能力的提高?。ㄉ洗瓮?80分,這次得了800分!勝任感提高了)

自我決定論認為:三種基本心理需要如果得到滿足,會促進孩子從外在動機向內在動機轉化(從左往右)。反之,若三種基本心理需要得不到滿足,特別是自主感得不到滿足,原有的內在動機也可能會轉為外在動機。

相關推薦

  • 您家孩子的情緒您該如何幫助他 一個善于管理情緒的人,更容易保持平靜和愉快,即使遭遇低潮也會樂觀地應對,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他們容易理解別人,能夠建立和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即使與人產生矛盾,也能有氣度的以建設性的方式解決。這種能力,...
    2021-10-15 閱讀全文
  • 如何幫助孩子們塑造自信 從小培養(yǎng)孩子們自信的性格對于其未來的成長很重要,尤其是孩子上幼兒園時期,在競爭的環(huán)境下很容易造就孩子們自卑的心理,這時,媽媽們就要學會多鼓勵孩子,并且多與孩子的老師相溝通,以下就來看個實例吧! 一天,...
    2021-05-15 閱讀全文
  • 教您如何從孩子哭聲中找原因 一歲之內的BB臨睡前哭鬧是最讓媽媽擔心的事情,因為BB不會說話,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媽媽們就會很擔心是不是傷到碰到了。遇到這種情況,媽媽們要仔細觀察孩子的情況去找到哭的原因。 孩子哭聲解讀法 孩子雖然...
    2021-10-02 閱讀全文
  • 如何幫助不上進的孩子找回內在動力? 我們先來分享一則小故事: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于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
    2021-08-11 閱讀全文
  • 在幼兒園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在幼兒園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1.創(chuàng)設與同伴交往的機會,鼓勵孩子大膽與同伴交往 多創(chuàng)造讓孩子在家里表演的機會,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將孩子表演的過程用攝像機記錄下來,給孩子自己欣賞。過些日子后,鼓勵他在家庭...
    2021-05-25 閱讀全文

一個善于管理情緒的人,更容易保持平靜和愉快,即使遭遇低潮也會樂觀地應對,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他們容易理解別人,能夠建立和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即使與人產生矛盾,也能有氣度的以建設性的方式解決。這種能力,...

2021-10-15 閱讀全文

從小培養(yǎng)孩子們自信的性格對于其未來的成長很重要,尤其是孩子上幼兒園時期,在競爭的環(huán)境下很容易造就孩子們自卑的心理,這時,媽媽們就要學會多鼓勵孩子,并且多與孩子的老師相溝通,以下就來看個實例吧! 一天,...

2021-05-15 閱讀全文

一歲之內的BB臨睡前哭鬧是最讓媽媽擔心的事情,因為BB不會說話,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媽媽們就會很擔心是不是傷到碰到了。遇到這種情況,媽媽們要仔細觀察孩子的情況去找到哭的原因。 孩子哭聲解讀法 孩子雖然...

2021-10-02 閱讀全文

我們先來分享一則小故事: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于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

2021-08-11 閱讀全文

在幼兒園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1.創(chuàng)設與同伴交往的機會,鼓勵孩子大膽與同伴交往 多創(chuàng)造讓孩子在家里表演的機會,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將孩子表演的過程用攝像機記錄下來,給孩子自己欣賞。過些日子后,鼓勵他在家庭...

2021-05-2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