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親吻寶寶的7個講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25 寶寶幼兒園的游戲 寶寶入園 幼兒園感恩父母活動的總結(jié)親吻,不僅是讓孩子知道你愛他有多深的最佳方式,而且可以讓孩子感覺平靜和放松。也許很多媽媽都不知道,在親吻寶寶時還有7個講究……
1、目睹寶寶可愛的睡姿,每一個人的心都在悄悄融化。
你聽著寶寶淺淺的呼吸聲,看著他微微振動的眼瞼,不能不驚嘆你所創(chuàng)造的這個奇跡--偷偷地柔柔地親吻你的寶寶。
溫馨提醒:讓寶寶仰臥著睡覺,注意寶寶的被子是否蓋好。
2、對寶寶唱歌、說話并撫摸他永遠不會為時過早。
在曲調(diào)優(yōu)美的旋律中自然地插進一個吻--寶寶非常喜歡與你一對一的接觸。
溫馨提醒:如果你適逢傷風(fēng)、嚴重感冒或剛剛抽過煙,請避免親吻寶寶。
3、每次注視著寶寶大大的無邪的眼睛,總是情不自禁地抱緊并親吻他。
寶寶總能讓我們不由自主地想保護他,還有什么能比擁抱親吻更能表達我們的愛意呢?真的沒有。
溫馨提醒:抱著孩子親吻時,可不要太用力,以至于弄得寶寶很不舒服啊。
4、你不必老是全面接觸寶寶的身體,從你的吻中,他已能完全受益。
當孩子漸漸長大,他喜歡用嘴輕觸你的臉,然后期待著你的回吻。
溫馨提醒:每天早晨,當你將寶貝送到托兒所時,讓親吻成為例行儀式的一部分。
5、一個剛剛學(xué)會爬行或走路的孩子如遭受意外碰傷,作為母親,你應(yīng)該抱起孩子,輕輕地親吻他受傷的部位。
雖然并沒有依據(jù)證明這種舉措有醫(yī)學(xué)價值,但是親吻常能很快使寶寶不再掉淚。不知道年輕的媽媽們有否意識到你們正在實行一種古老的傳奇的治療方法。據(jù)說古代的巫醫(yī)總是用嘴輕觸受傷部位,象征將致痛的“邪惡因子”吸出。
溫馨提醒:隨著孩子越來越喜歡活動,越來越獨立,受傷是難以避免的。媽媽們要時刻注意潛在的危險,但一旦發(fā)生,一定要冷靜,讓寶寶保持平靜。
6、對媽媽來說,想把寶寶從頭親吻到腳是非常自然的。
隨著孩子長大,你可以把親吻作為游戲的一部分,從中汲取共同的快樂。
溫馨提醒:親吻寶寶的腹部、手指、腳趾等是讓寶寶認識自己身體不同部位的好方法。在這過程中,寶寶總能給媽媽燦爛的笑容。
7、隨著寶寶漸漸長大,他喜歡你的皮膚撫觸他的皮膚的感覺。
溫馨提醒:親吻會成為你催眠技巧的一部分。輕柔地撫摸孩子的肚子、手臂和腿,然后用唇輕吻寶貝,孩子會慢慢地放松并進入甜美的夢鄉(xiāng)。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給寶寶選奶粉 看十大“講究”
1、選擇什么樣的奶粉,才是最合適的?
不到9個月的寶寶,最好選用“嬰兒配方奶粉”。這是一種經(jīng)過加工的嬰兒專用食品,成分最接近母乳。
至于選擇哪個品牌,其實并不重要,關(guān)鍵是一定要選擇符合寶寶月齡的奶粉。有些比較敏感的寶寶,可能會習(xí)慣于某種品牌的奶粉,這對他的生長發(fā)育沒有影響,只是寶寶口味的偏愛。在他長大一些后,也會對其他牌子的奶粉感興趣的。所以,沒有必要強迫他們?nèi)ミm應(yīng)其他牌子的奶粉,那樣反而會影響寶寶的食欲。
2、從冰箱中取出的乳汁如何加溫?
貯存在冰箱里的乳汁,在需要喂奶時,應(yīng)提前半小時把奶瓶取出,在室溫下自然升溫后,便可以給寶寶喂哺了。
如果想迅速加溫,可以把奶瓶放在熱水下沖淋,或把奶瓶立放在裝滿熱水的碗內(nèi)浸泡,甚至可以把奶瓶放在微波爐里加熱半分鐘。
但要注意,在喂哺前一定要搖勻瓶中的乳汁,否則溫度不均勻會燙傷寶寶。
3、奶瓶、奶嘴是否一定要清潔?
乳汁是細菌的最好培養(yǎng)基,特別在炎熱的夏天,乳汁一旦被污染就會誘發(fā)嬰兒的急性胃腸炎,這不僅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fā)育,甚至?xí){他的生命。
用奶粉喂養(yǎng)寶寶時,必須時刻遵守下面這個原則:凡是用于喂養(yǎng)寶寶的所有物品,在使用前一定要徹底清潔、消毒。
4、如何清潔喂養(yǎng)用具?
先用溫水把用過的瓶具沖洗干凈,然后浸泡在熱水中用洗滌劑和刷子徹底刷洗干凈。
注意仔細洗刷奶瓶的頸部和螺紋處??捎檬秤名}輕輕地揉擦奶嘴的里面,清除殘剩在里面的奶汁,然后在水龍頭下用流動的水把瓶具徹底沖洗干凈。
5、如何貯存奶粉和配制好的乳汁?
奶粉罐或奶粉袋一旦打開,應(yīng)該保存在干燥、防潮的地方,一般盡量在一個月內(nèi)食用完。
配制好的乳汁,如果不馬上用來喂奶,可以集中貯存在冰箱冷藏箱內(nèi)。但要注意:不能在冰箱門上的冷格中貯存,貯存時間也不能超過24小時。
切忌:把沖調(diào)好的乳汁放在暖水瓶中保存。這樣會促進細菌繁殖,使乳汁變質(zhì)。
6、配制乳汁有什么講究?
不同的配方奶粉有不同的配制方法和劑量,應(yīng)該嚴格按照奶粉說明書的規(guī)定或根據(jù)醫(yī)生的處方來配制乳汁。不要任意更改配制濃度或隨意配制。不適當?shù)哪谭蹪舛葧绊憣殞毜慕】怠?/p>
7、嬰兒喂養(yǎng)用具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1、煮沸法:把所有清洗干凈的用具放入有蓋的專用大鍋里,煮沸至少25分鐘。取出后,放在消毒過的干毛巾上晾干。
2、消毒液浸泡法:嚴格按照消毒藥物的說明書配制消毒液,把所有清洗干凈的用具放入有蓋的專用容器內(nèi),用消毒液完全浸沒瓶具。注意:瓶具中不要留有氣泡。浸泡時間要按照說明書上介紹的時間,浸泡后要用煮沸過的水徹底沖洗瓶具,然后晾干。
注意:一般家庭使用的洗碗機,只能做到清潔,不能達到消毒的目的。
8、為什么奶粉喂哺的寶寶會很胖?
奶粉喂養(yǎng)導(dǎo)致寶寶肥胖的比較多見。在排除遺傳和疾病因素后,大都是由以下兩個原因引起:
1、一些媽媽怕寶寶吃不飽,擅自改變奶粉配制的劑量,加大或超量沖調(diào)奶粉,沒有嚴格按照說明書的劑量配制,寶寶攝入了過多熱量。
2、由于能夠看得見寶寶進食的奶量,媽媽常常會按照一定的劑量標準,要求嬰兒每次吃完相同的奶量。其實,寶寶每次需要的奶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應(yīng)該讓他自己決定每次吃多少。
9、寶寶喝奶粉為什么會很瘦?
這種現(xiàn)象在奶粉喂養(yǎng)的寶寶中比較少見。在排除遺傳和疾病因素后,一些媽媽在喂養(yǎng)過程中,過于機械和教條地按照一定時間規(guī)律來喂哺寶寶,使寶寶長期處于饑餓的感覺中。由于得不到奶量的補充,胃的容量變得越來越小,最后導(dǎo)致寶寶日漸消瘦。
另外,4個月以內(nèi)的寶寶以乳汁為主要食物,過早添加輔助食品和過多添加果汁及其他飲料,會影響寶寶對乳汁量的需求,導(dǎo)致寶寶消瘦。
10、鮮牛奶和配方奶哪個更適合嬰兒?
嬰兒的消化功能比較弱,腎功能也沒有發(fā)育完善。鮮牛奶的蛋白質(zhì)以酪蛋白、飽和脂肪酸為主,不利于嬰兒消化吸收;鮮牛奶成分中乳糖少、無機鹽高,容易加重嬰兒腎臟的負擔(dān);鮮牛奶中的鋅、銅等微量元素含量較少,鈣磷比例也不合適。
“嬰兒配方奶粉”在制作過程中有意減少了酪蛋白的含量,添加了乳清蛋白,使酪蛋白與乳清蛋白的比例與母乳相當?!皨雰号浞侥獭币灾参镉痛嬷?,增加必需脂肪酸的含量,還增強了維生素、微量元素的含量,使鈣磷比例更接近于母乳。
無論采用何種喂養(yǎng)方式,對寶寶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媽媽的擁抱、呵護和母愛。不要以為用奶粉喂養(yǎng)寶寶,可以省卻許多麻煩。其實,這種人工喂養(yǎng)方式帶來的是另一種瑣碎、另一種擔(dān)憂。一旦選擇了用奶粉喂哺寶寶,不僅要保持足夠的耐心,還要付出加倍的愛心和細心。
給寶寶取小名也講究方法
小名不僅在中國人中間很盛行,世界上不少國家也有給孩子起小名的習(xí)慣。如荷蘭人和捷克人,他們在家庭同輩成員之間以及親友同學(xué)之間使用小名很普遍。大名鼎鼎的美國前總統(tǒng)里根,小名叫“荷蘭仔”,緣由是里根小時候頭上留著荷蘭式的短發(fā),他父親便給他起了這個有趣的小名。當然,歐美各國的人還有昵稱(愛稱),而且一個人可以有幾個昵稱,這與我國小名不同,在我國,一般每個人只有一個小名。
給寶寶取小名也講究方法
小名為什么普遍受到人們的喜愛呢?主要是因為它叫起來既簡單、順口,又親切、悅耳。大名比較莊重正規(guī),要考慮每個字的音、形、義,而小名可以順手拈來,不拘一格,具有隨意性,顯得風(fēng)趣、活潑、自然,只要父母喜歡,隨便叫什么都行。在現(xiàn)代,我國小名中加“阿”、“小”、“大”和“子”的較多,如阿娟、阿根、阿蓮、小蘭、小剛、小順兒、大勇、大乖、英子、牛子等,但更多的還是使用雙聲疊韻的方法起小名,如楠楠、婷婷、明明、圓圓、毛毛、’飛飛、佳佳、珊珊、丹丹等。在北方,為了表達父母對嬰兒的喜愛、輕松、親切的情感。往往把小名“兒化”,如小草、小川變?yōu)椤靶〔輧骸薄ⅰ靶〈▋骸?。“兒化”時末尾一個字音要又輕又短,這時其清晰區(qū)域是韻腹,韻屬模糊。一般來說,在叫“兒化”小名時,只要有那么個卷舌色彩就可以達到表達情意的目的了。
小名,從鐵蛋、石頭、柱子等一類充滿盛情且結(jié)結(jié)實實的小名,我們不難窺見出父母對孩子的一片愛心和期望。但過去起小名,講究字音字義的人少,尤其是在農(nóng)村,不少家長對孩子叫什么小名毫不在乎,在北方農(nóng)村人們經(jīng)常可以聽到諸如小臭子、大臊子等小名。起得好聽一些的,也多是按孩子的出生次序命名,如小二、小三、小五、小六等。
現(xiàn)在,使用這類小名的孩子大大減少,尤其在城鎮(zhèn)地區(qū),已很少見到,多數(shù)家長都選擇了字義好,發(fā)音洪亮的字為孩子起小名,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方法:
1.按孩子出生時間、地點、特征起名。以出生時間起名:如晨晨、亮亮、小霞等。以出生地起名:如津津、寧寧等。又如足球名將容志行因為是在一次航海的旅途中出生的,父母給他起小名叫“海生”。以季節(jié)起名:如春兒、小秋兒、冬冬、小雪、臘梅等。又如散文作家劉吟是下雪天生的,家里人就叫她“雪人”。以生肖起名:如小虎、大龍、小牛兒等。以體貌特征起名:如胖胖、小白子、樂樂等等。
2.期望式。通過給孩子起小名,寄托父母對下一代的期望和祝愿。例如長期蒙受不白之冤的胡風(fēng)小名叫谷兒,這個小名是母親給他起的,期望他像谷子一樣富有頑強的生命力,在世上拼搏生存。希望孩子健康美麗的小名有:婷婷、媛媛、麗麗、沛沛、佳佳等。希望孩子上進成才的小名有崢崢、大偉、大成、小杰等。
3.聯(lián)想式起名法。以小孩出生時家長的境況、心情為孩子起小名,如著名相聲演員姜昆給女兒起小名叫“南南”,原因是南南出生的時候,姜昆正在云南邊境作慰問解放軍的演出,所以起了這個小名。北京人民廣播電視臺舉辦的“姓名備忘錄”征文中有這樣一篇來稿:一位軍人妻子臨產(chǎn)時妊娠中毒,丈夫遠在前線,孩子出世后一直由嬰兒室的醫(yī)護人員晝夜喂養(yǎng),醫(yī)務(wù)人員不僅像親人般地照顧孩子,還給他起了個響亮的小名,叫“兩地兒”,這個小名就這樣一直叫了下來。
4.隨意性起名法。不考慮孩子出生時的各種因素,只考慮找一個順嘴、親切、動聽的小名即可,這種小名是非常多的,如小紅、小榮、丫丫、豆豆、月月、晶晶、斌斌等。
5.以父母喜愛的小動物或植物為孩子起小名。如小鹿、燕燕、大鵬、杜鵑、貓貓、鴿子、菊花、荷花、桂花、小蕊等。
6。隨大名而來的小名。過去一般是先給孩子起個小名,等孩子六七歲后再給孩子取“學(xué)名”,這個學(xué)名就是相伴終生的大名了?,F(xiàn)在這種習(xí)俗已經(jīng)改變,促進這種轉(zhuǎn)變的大概是戶籍制度及生活節(jié)奏加快的原因,不少家長希望一次給孩子起名成功,一般是大名起好后再考慮小名,或大名小名同時考慮,這樣,隨大名來起小名就成了一種重要的形式。如叫李天橋的孩子小名為嬌嬌,齊海亮小名叫亮亮,李艷萍的小名叫萍萍,王偉翔的小名叫小翔。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交流的擴大,起小名也有日益明顯的“國際化”傾向,有的人用英語給小孩子起小名叫morning(英語“早晨”,讀音貓寧)。據(jù)了解還有叫Lily的(英語“百合花”,音麗麗)。述兩個英語小名叫起來也是親切順口的,可以算作是一種大膽的嘗試吧。
父母是寶寶的禮儀老師
當家里來客人時,對寶寶是個很好的學(xué)習(xí)機會,主動打招呼,學(xué)會講禮貌,還要大方地拿出自己的玩具招待小客人,有時好東西也得讓給別的小朋友先吃,是一個個小考驗,也是一次次成長中的進步。做一個快樂好客的小主人,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喔。
做寶寶的禮儀老師
李晨媽,28歲,寶寶:2周歲
我一直相信,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寶寶得到正確的禮儀最快速有效的辦法。當家里有客人來時,從晨晨幾個月開始,我們在接待客人時,也總不會忘記帶他一起跟客人打招呼,握握手,讓他知道,這是一種歡迎客人到家里來的禮節(jié)。晨晨會走路說話后,我們采取的辦法則更多的是行動。當客人按門鈴了,我就會帶著寶寶等在門口,親自迎接客人的到來,并且用熱情的口吻跟客人說“歡迎你來我們家做客”。然后請晨晨把客人帶到會客區(qū)。當客人來時,家里的其他成員,不管手上在忙什么事,都會出來跟客人問候一聲,然后再忙自己的事。整個家里,所表現(xiàn)的就是真誠的熱情,讓孩子受到感染。
現(xiàn)在,晨晨已經(jīng)學(xué)習(xí)了很多待客禮儀知識,當家里有客人來時,基本上不用我再強調(diào)提醒他向客人問好,在客人說話時不能打斷對方的談話。雖然剛開始時,有些麻煩,但很快就能看到寶寶的進步。
P&P小提示:和寶寶玩招待客人的小游戲,媽媽可以把一些禮儀知識要點融會貫通到游戲中去,寶寶也能更好地理解,只要寶寶有興趣,游戲可以每隔一段時間玩一次。當真正的客人來時,為了消除寶寶的緊張,也可以告訴他,今天的招待客人小游戲增加了新成員。
請寶寶當小助手
琪琪媽,32歲,寶寶:3周歲
琪琪膽小害羞,家里有客人來時,不是躲在我身后,就是一個人逃到玩具房里,遠遠地打量著客人,不肯向前與客人近距離接觸。有時我忍不住強拉她到客人面前來,她就會哭個不停,弄得大家都很尷尬。
一次,家里來了大小五個客人,一時忙不過來,我只得叫琪琪幫我把水果端出來。琪琪平時本來就挺喜歡幫我做事,所以很習(xí)慣地端了水果到客廳,把水果擺出來后,客人借著這個機會同她攀談時,琪琪雖然有些害羞,但還是和客人有了互動,沒再躲起來。我很欣喜地看在眼里,知道改變琪琪膽小的機會來了。
后來,當家里有客人來的前一天晚上,我就用商量的語氣跟琪琪說,客人來了,能不能幫媽媽做一些事情。例如帶小客人玩玩具呀,還有幫客人遞拖鞋,媽媽真的很需要你幫忙,你上次做得很棒,媽媽心里想,多虧有了琪琪啊,我才能招待好客人。得到表揚的琪琪滿臉驚喜地看著我,用力地點了點頭。就這樣,琪琪跟在我身邊,慢慢地學(xué)會了很多待客之道,我告訴琪琪,要做個快樂的小主人,才能讓客人也高興地在我們家做客啊。
P&P小提示:需要讓寶寶當小助手時,最好是先從他拿手的活兒做起,這樣不僅會增加他的自信,也更能讓他在客人面前表現(xiàn)得自在輕松。最好不要讓寶寶端熱茶、咖啡一類的飲料,以免燙傷寶寶。
讓寶寶也成為關(guān)注對象
余薇媽,30歲,寶寶:4周歲
薇薇不太喜歡來客人,每次家里有客人來時,她準比平常反常,要么纏著我不放,要么就是不斷搞怪,弄得我很頭痛。一次,朋友帶了孩子過來,我正擔(dān)心薇薇不理人時,卻發(fā)現(xiàn),朋友和薇薇正聊得高興呢,原來她問薇薇一些幼兒園里發(fā)生的趣事。薇薇不哭不鬧了,還把親子手冊拿出來給朋友看。我這才意識到,薇薇以前在客人來時,總會覺得無趣,因為這些客人都似乎和她無關(guān)。
于是,我下意識里,總會在招待客人的環(huán)節(jié)中設(shè)定一兩個讓薇薇當主角的環(huán)節(jié)。前一段時間,她去上了舞蹈課后,總喜歡在我們面前表演下腰、劈腿的動作,我就把這個表演機會放到客人面前,得到肯定的薇薇,表現(xiàn)得不錯,而且每次客人來了,她也會拿一些她覺得不錯的點子招呼客人。現(xiàn)在,有時我忙別的事時,也完全放心地把客人交給她照顧呢。
P&P小提示:平時注意收集寶寶感興趣的卡通片、故事角色、近來愛玩的小游戲,這樣才能準確無誤地找到寶寶喜歡的話題,讓寶寶不會抗拒和客人一起交流。
讓寶寶大方地接待小客人
浩浩媽,31歲,寶寶:3歲
家里來客人時,最讓我緊張的是小客人。浩浩的玩具很多,可就是不愿意和小客人們分享,常常快樂的聚會就會因為寶寶們爭奪玩具而弄得一屋子哭聲,浩浩因此還挨了好幾次揍。這樣一來,他更不愿意和小客人一塊玩了。
為了讓浩浩大方接待客人,我就和他一起玩客人游戲,他當小客人,我是主人,我特意準備了一款浩浩很想要的玩具太空迷宮,當他想玩時,我拒絕了他,并強調(diào)這是我的玩具。浩浩被一連拒絕了三次,有點生氣不理我了。這時我再跟他說,平時家里有小客人時,你都不肯借玩具給他們玩,他們也會很傷心難過。要是你愿意借給他們,大家一起分享不是很好嗎?浩浩馬上去把他心愛的變形金剛拿來,放到我手里,我也很愉快地把太空迷宮借給他玩。
有了這次演練,浩浩開始愿意拿著玩具給小客人分享。好幾個小客人也特別喜歡到我們家里來做客,而且每次也會帶上一些玩具過來和浩浩一塊玩。每一個孩子其實都是非常有可塑性的,只要想些辦法,寶寶就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小主人了,這也是我在這個過程中領(lǐng)悟到的結(jié)論,對別的媽媽也可能用得上。
P&P小提示:不愛跟小客人玩的寶寶,不舍得拿玩具給客人玩的寶寶,都說明寶寶的內(nèi)心世界里對小主人的意識不夠強,媽媽要做的是引導(dǎo)寶寶學(xué)習(xí)做小主人,并讓他們明白,分享并不意味著失去,而是會讓他們得到更多友誼與快樂。
專家提示:對于寶寶來說,家里來客人真是件大事呢!家長的確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幫助寶寶發(fā)展社會交往能力,同時也是幫助寶寶形成自我概念的絕佳機會,讓寶寶了解“我在客人眼里是個什么樣的寶寶?”但是,家長一定要注意,不要對寶寶提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例如:對于2、3歲的寶寶,不必要求他和小客人分享他最心愛的玩具。因為這個年齡的寶寶,“所有”概念還正在形成中,如果硬性讓他們提前“分享”,那么會給他們造成混亂:不知道“你的東西”和“我的東西”有什么區(qū)別,不知道屬于自己的東西,即使拿在別人的手里,東西的“所有權(quán)”還是自己的……對寶寶的特點多了解一些,“傷害”就會少一些!
掃除寶寶當小主人的2個小障礙
當客人來時,寶寶會“人來瘋”,怎么辦?
P&P:因為來客人,家里的氣氛一下變得熱鬧,這對寶寶是一個強有力的剌激,因此會表現(xiàn)得興奮、活躍,又唱又跳,和平常的舉動完全不一樣。這實際上也是寶寶的一種表現(xiàn)欲望,渴望得到客人的表揚肯定。
當寶寶出現(xiàn)“人來瘋”狀況時,不要生硬地制止,可以轉(zhuǎn)移寶寶的注意力,或是讓家人帶他暫時離開現(xiàn)場去做他喜歡的事,讓他平靜下來。寶寶出現(xiàn)這種情況,常常是由于缺少機會表現(xiàn)自己,媽媽可在平時適當?shù)卦黾訉殞氄故咀约旱臋C會。
每次一有客人,寶寶就會提無理的要求,怎么辦?
P&P:當家有客人來時,父母的重心往往放在了客人身上,當寶寶提出一些要求時,為了息事寧人,總會很快答應(yīng)他們的要求。寶寶有了一次甜頭,就會嘗試第二次,甚至一次比一次要求更多。
想要杜絕這種事發(fā)生,必須不管有沒客人,對寶寶的要求都不能放松,也不要因為他哭鬧就無原則地遷就他。剛開始時,可能會有些困難,但幾次交手下來,只要父母能堅持下來,聰明的寶寶一定能牢記游戲規(guī)則,不會再做徒勞的爭吵,反而會乖乖配合你。
父母是寶寶的最好“玩具”
現(xiàn)代心理學(xué)研究證明,孩子能否最大程度地發(fā)揮潛在的智力,極大部分有賴于5歲以前所接受的感覺及智能刺激的多寡。1歲之前的孩子尚未進入主動探究周圍世界的階段,給予孩子較合理的感覺刺激和較多的情感交流,應(yīng)是最好的選擇。爸爸媽媽是幫助孩子了解世界的第一人。
實際上,可以作玩具的東西很多,也并不是越新奇特越好。一些簡單的家用物品,如可握、可捏的塑料瓶、空盒子、可咬、可磨牙的東西等;也可自己改裝,只要顏色鮮艷,可拿著玩的任何形式的物體,同時體積夠大,孩子不致吞咽下去,經(jīng)過消毒,沒有傷害
都可以。商店里也有一些不錯的選擇,如掛在小床上會動的一類玩具;還有一條橫杠加上一些圓環(huán)的一組裝備,嬰兒可抓,也可以用手拉的;或是清晰可見的塑料水族館,里頭有魚,可以掛在小床邊讓寶寶觀看……
父母應(yīng)該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智慧,盡可能多地給孩子提供可玩的東西,可聽、可看、可感覺的東西。
最好的玩具就是爸爸或媽媽,這個“玩具”是寶寶最喜愛的。任何玩具都比不上爸爸媽媽和寶寶的交流與玩耍,因為爸爸媽媽是充滿感情的,是有創(chuàng)造性的,是變化無窮的。
媽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對寶寶說話,跟他戲耍。許多做媽媽的在沉默中給孩子換尿布、喂奶、洗澡、為什么不在這些時候說話呢?要以為你是在“對牛彈琴”告訴寶寶你正在做什么,他將得到感覺及智能的刺激。
應(yīng)該對他說些什么?喜歡說什么都行,可以說:“我的小寶寶餓了,瞧這小嘴噘的,來我們吃好吃的了,寶寶大口大口地吃,快快長大,長成個大小伙子……”也可在說話的同時配一些舒緩的音樂;或者說:“要換尿布了,來來來,馬上就要舒服了。媽媽給你換一個又干又軟的小尿布,把你包起來,舒服了吧,笑了吧!”每一位母親都告訴寶寶她自己的一套話,對寶寶唱她自己的歌。
對寶寶唱歌、說話、做好笑的鬼臉,或是輕輕搖他,和他戲耍的時候,正是給予他感覺刺激的時候,這將促進他智力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