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打開孩子交往的心

發(fā)布時間:2021-09-20 幼兒感恩的心活動方案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導讀:孩子的世界是單純的,交多少個朋友并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讓他擁有良好的心態(tài),樂于與人交往,這對他才是終身受益的。

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行個禮呀,握握手,我是你的好朋友……可是,如果孩子膽小,不擅交往,家長怎么辦—

打造一顆樂于交往的心

女兒童童是個文靜的孩子,從小就特別膽小,不敢與人交往。剛上幼兒園時,別的小朋友很快熟稔了,一起追打著玩。童童開始想玩球,沒接到,被小朋友搶了去,她就嚇得大哭,再也不肯去玩了。整個活動中靠在我身邊,一步也不肯離開,無論怎樣鼓勵、表揚或者威脅都不管用。【weI508.cOm 實用文書網】

現(xiàn)在童童三歲八個月了,開朗了許多,會主動向人問好,家里來了客人,也會主動要求表演節(jié)目給大家看,在幼兒園還有一群小伙伴,挺受小朋友歡迎。見到童童的朋友,大多認為她是一個開朗、活潑的孩子,其實,這是我對她進行教育改造的結果。通過近一年時間的實踐,也有些小小心得,愿與家長們一起分享。

首先,煅煉孩子的膽量。膽小的孩子多接觸人是首要的,我?guī)ス潭ǖ纳痰辏夜潭ǖ臓I業(yè)員買東西、聊天,教她向營業(yè)員問好。剛開始,她不敢出聲,熟悉之后,她慢慢地敢向人問好,也敢回答別人的提問了,然后再擴大她的“社交”圈子,帶她到人多的場所,見得多了,她也就不再怕見生人,敢主動和人談話了。

其次是加強她與人交往的欲望。我給她專門設了個小本子,表現(xiàn)好,就給她貼朵小紅花,同時寫明原因:“主動向阿姨問好?!薄案鶻X小朋友玩得開心”等,表現(xiàn)不好,就打個X,寫上原因。為了鼓勵她與人交往,我特別注意表揚她在這方面的進步,每當她主動向人問好,我總是適時表揚;認識新朋友,我也會給以鼓勵。孩子都有被人認同的渴望,下次她就會做得更好,然后自己評價:“媽媽,我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边@時候,我總是誠心地夸獎她,讓她感到自己的表現(xiàn)是受歡迎的。

三是當孩子受了委屈時給她一個發(fā)泄的機會。小朋友一起玩,難免會出現(xiàn)沖突。童童剛開始只會哭,回家向我告狀,說小朋友欺負她。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大多希望他個性強些,甚至霸道些也無妨,這樣不會吃虧。作為母親,我也曾有這種心理,最初我教她:“誰打你,你就打他”但是隨著她漸漸長大,我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世界有另外一種規(guī)則:很多孩子產生矛盾時,都會賭氣說:“我不跟你玩了?!辈⒎钦娴牟幌胪?,而只是一種發(fā)泄不滿的方式,很快就忘了,發(fā)泄后,覺得心理上得到了平衡,就比較容易以平和的心態(tài)與小朋友相處。如果家長此時一味地訓斥孩子:“你為什么不打他?”就容易讓他心理緊張,對別的小朋友產生排斥心理,最后變得孤僻,沒有朋友。

四是少干涉。孩子有了交友能力后,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選擇他喜歡的朋友。只要他在某個小群體里,覺得開心、自信,體會到交友的快樂,感受到與人相處的樂趣,就已經是很大的收獲了。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有些家長怕孩子吃虧,總是在一旁指導、保護著,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有所依靠,總指望著大人來幫他撐腰。我認為,只要不危及安全,就不必干涉他們,只在事后和他分析一下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就可以了。4歲的孩子已經有了基本的是非觀念:比如“打人不對”“排隊是有禮貌的孩子”,發(fā)生了矛盾,讓他自己去判斷誰是誰非,與人講道理,比大人直接干涉的效果要好得多。

孩子的世界是單純的,交多少個朋友并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讓他擁有良好的心態(tài),樂于與人交往,這對他才是終身受益的。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延伸讀

支持孩子的自由交往


導讀:父母是應該幫助孩子的,當孩子在交友期間,受到冷遇排斥時,父母應該及時發(fā)現(xiàn),給予關心,并且從實際出發(fā),解除孩子心理上的懷疑等,讓孩子勇敢地再次接觸小伙伴,孩子也只有在通過自己獨立結交朋友的過程中,才能增長才智!

有些父母往往有意無意地為自己的孩子選擇朋友,限制孩子的自由交往。當然,這些父母的用心是良苦的,他們擔心自己的孩子被別的孩子欺負等等。這樣做等于父母們代替了孩子的思維,代替了他們分析,代替了他們去和伙伴“算帳”,這樣做的結果無疑是把自己的孩子推到孤立的地位,而且使孩子產生依賴性,覺得有父母的堅強后盾,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回到父母身邊,尋求庇護。這對孩子增長交友方面的知識是極為不利的。

父母是應該幫助孩子的,當孩子在交友期間,受到冷遇排斥時,父母應該及時發(fā)現(xiàn),給予關心,并且從實際出發(fā),解除孩子心理上的懷疑等,讓孩子勇敢地再次接觸小伙伴,孩子也只有在通過自己獨立結交朋友的過程中,才能增長才智!

我們的研究表明:幼兒同伴交往分為受歡迎型兒童、被拒絕型兒童和一般型兒童。受歡迎兒童情緒穩(wěn)定、不激烈、活動的強度和速度適中,即不過分愛動,也不過分安靜。反應快,敏捷、接受新事物快,適應性強,與人交往靈活。堅持性強、注意力不易分散;被拒絕型兒童特點為情緒不穩(wěn)定、愛沖動、情緒穩(wěn)定,其活動的強度大、速度較快,特別好動,感知他人方面反應性習得較低,較外向,適應性一般,注意力易分散,堅持性差;被忽視兒童不愛動,反應較遲緩。

“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干涸?”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曾經這樣問他的弟子:孤零零的一滴水,論份量只能以毫克計,論體積也微乎其微,其壽命能有幾何?弟子們回答不出來。釋迦牟尼說:“把它放到大海里去?!笔堑模坏嗡膲勖嵌虝旱?,但當匯入海洋,與浩瀚的大海融為一體時,它就將獲得永生。一個人也是如此,他必須能融合于集體、社會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幫助孩子學會建立友誼,無疑給心愛的小天使插上了翱翔的翅膀.

謹防孩子的交往誤區(qū)


導讀:孩子雖小,但也同樣需要交往。孩子正處在成長的時期,家長需要注意不要讓交往誤區(qū)影響了孩子的身心發(fā)展。

小區(qū)的游樂場是孩子們的最愛,也是人氣最旺的地方。但是人多就容易出現(xiàn)意外,這不,牛牛在蕩秋千的時候,就不小心撞倒了站在后面的洋洋。牛牛挺有禮貌:“對不起,洋洋,我不是故意的。”然后準備走開,可是洋洋卻不依不饒:“你干嗎撞我?”牛牛委屈極了:“我不是道過歉了嘛?”……

這樣的爭吵真要爸爸媽媽來評判,說誰對誰錯,可是個超級大難題。這里牛牛很認真地道歉“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那里洋洋偏不答應,那么問題到底在哪里呢?

在解釋孩子的交往方式之前,讓我們先看看成人世界中社會交往的模式。

清早在公司里,A先生碰到了B先生。A先生很有禮貌很熱情地打招呼:“早上好!”這時A先生是微笑的,同時他雙眼正視B先生,等待B先生有所表示:“早上好!”

可以發(fā)現(xiàn)在成人世界中,如果發(fā)生交往的需要,人們往往會在交涉之后等待對方的回應。很難想象,A先生在打完招呼之后,就埋頭看報紙,根本不理會B先生的回應。成人世界的交往模式是:發(fā)生交往需要——我方提出交涉——對方回應——交往需要得到滿足。

在成人的交往模式中,最為積極主動的環(huán)節(jié)就是“提出交涉”。所以爸爸媽媽在教導寶寶時,更趨向于強調交涉的語言:

“寶寶,你不小心撞到別人時要說‘對不起’,知道嗎?”

“你借妹妹的橡皮,先要跟妹妹說‘我能用你的橡皮嗎’,不然妹妹不會借給你的?!?/p>

這樣造成的后果是,因為忽略了“對方回應”的環(huán)節(jié),寶寶根本沒有“要等別人同意”的意識。他們不知道,在道歉后或在借東西后,必須等到對方有回應,才表示真正解決問題。不然,人際交往到“我方提出交涉”這個環(huán)節(jié),就戛然而止了。

正是如此,牛牛在發(fā)生沖突之后,只是例行公事式地道歉,并沒有等到洋洋的回應,就自認為已經解決了沖突。然而洋洋卻認為,面對牛牛的道歉,只有自己作出“沒有關系”的回答后,才能算是解決了問題。牛牛和洋洋在交往的根本要求上就脫節(jié)了。

因此,要培養(yǎng)寶寶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爸爸媽媽要做的是讓寶寶在禮貌規(guī)范的語言之外,再多等那么一會兒。

●安靜等待讓孩子耐心地等上幾秒,等到對方有所回應之后才能走。因為這樣才能讓交往模式得以完整,真正解決沖突。

●觀察對方如果對方能爽快地答應交往請求,那么這個交往需要就能滿足。如果對方不太愿意,那就表明問題沒有解決,需要繼續(xù)努力,千萬不能讓寶寶一走了之。

●表明謝意雖然在交往模式中并沒有這一環(huán)節(jié),但是在最后說上一聲誠摯的“謝謝”,可以讓對方在心理上得到更深一層的補償,解決問題就更圓滿啦。

嬰兒期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能力


導讀:幼兒期是社會交往態(tài)度與社會交往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爸媽應該創(chuàng)造溫馨的氣氛與各種條件,培養(yǎng)寶寶的人際智能。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根據(jù)寶寶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利用周圍的環(huán)境和人際關系來為寶寶創(chuàng)設各種條件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人際社會智能。

首先,要為他們創(chuàng)設積極的人際關系環(huán)境。積極的人際關系環(huán)境是指在家庭或周圍的鄰居間充滿溫馨快樂的氛圍,與寶寶的接觸中,養(yǎng)育者能用口頭語言、表情語言和肢體語言來鼓勵和支持寶寶。在這樣的人際關系環(huán)境中,寶寶會耳濡目染,感受到更多的積極情感,長此以往,寶寶也會用同樣的態(tài)度和方式去對待別人,特別是小伙伴。

其次,在生活的各個場景中都注意培養(yǎng)寶寶的社交禮儀。不管是在家中或是在小區(qū),只要遇見其他人,都要提醒寶寶向別人問好,當寶寶接受了別人的服務或好意后,都要敦促寶寶表示感謝。讓這樣的問候和感恩成為寶寶的一種習慣,以后當寶寶長大成人,就會很自覺地打招呼和說謝謝,而這正是獲得良好的人際關系的重要條件。

第三,為寶寶與其他寶寶接觸和合作提供更多的機會。只要有機會,就要盡可能創(chuàng)造條件,讓寶寶和周圍的同伴相處和一起游戲,讓寶寶能夠深切地體驗到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放手讓孩子去交往


導讀:家長過分保護會使寶寶交往方式不自然;社交技能要從寶寶抓起。

專家認為,獨二代的圈子未必比獨一代小

獨生代寶寶存在社交問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對寶寶的成長又有什么影響?眼下越來越多的獨生代當上爸爸媽媽,他們在獨二代寶寶的養(yǎng)育中又有什么招?本報記者采訪了相關的業(yè)內人士和專家。

8421倒金字塔結構

獨生代寶寶受重視未必全是好事

省立同德醫(yī)院心理科副主任徐方忠告訴記者,獨生代家庭都是8421倒金字塔結構,獨生代寶寶兄弟姐妹少,鄰居少,人際交往方面少,但是社會生活能力不一定下降?!蔼毶纳瞽h(huán)境好的方面是,父母圍繞,是家庭中心,孩子更容易增加自信,愛表達自己;關注培養(yǎng)一個孩子,這樣他(她)智能發(fā)育會更好?!碑斎?,壞的方面也不可忽視,過分自私,以自我為中心,行為規(guī)范不好。這些也是他工作中常常遇到的案例。

“長期處在社交缺乏的環(huán)境下,除了膽小、行為規(guī)范差,語言發(fā)展障礙外,嚴重可能導致社交障礙。當遇到新的、陌生的環(huán)境時,很警惕,焦慮。不過現(xiàn)在真正患有社交障礙的孩子真的比較少?!毙熘魅握f。

寶寶出生之后就存在人際交往。與父母有交往,與外界有交往。徐主任建議,首先孩子跟父母等家庭成員之間要有良好互動,當然父母要提供更多的與外界的交往機會。

獨二代2歲進入社交圈

家長過分保護會使寶寶交往方式不自然

“現(xiàn)在的家長對寶寶社交越來越重視了?!闭愦笪飨獔@何曉勤老師說,獨一代對于獨二代寶寶的社交很重視。因為信息溝通快,社區(qū)配套完善,到了周末,幾戶家庭相約活動的情況在增多?!蔼氁淮1魂P在家里,獨二代2歲就已經進入社交圈了?!焙螘郧谡f,獨一代為獨二代營造的機會很多??墒?,為什么獨二代比獨一代的圈子更大,獨二代的人際交往能力卻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呢?

“跟家長不當?shù)慕甜B(yǎng)方式有關?!闭愦笪飨獔@何曉勤老師說。很多家長本身也是獨生子女?!艾F(xiàn)在的家長存在過分保護的心理,導致寶寶交往的方式不自然?!焙螘郧谡f,家長主導得太多,導致寶寶或者不堅強,或者存在過度侵略性。有的父母因自己工作忙,將孩子托付給老人。相對來說,老人對于寶寶的關注度更高。這樣,孩子與他人交往的能力更得不到鍛煉。

“所有的能力都應該多多鍛煉,這就是所謂的‘用進廢退’?!焙螘郧诘恼f法也在徐方忠這里得到印證?!俺赡耆烁淖冏约旱男袨?,小孩的行為就會變。家長正確的育兒方法往往比教育孩子本身更關鍵。我有一個想法,在結婚之前年輕夫婦都應該學習正確養(yǎng)育觀念。”

父母提供機會

讓孩子自己拿主意

零點咨詢公司董事長袁岳前不久在本報針對“獨生代管理”開了一次講座。在他看來,目前長大成人的“80后”、“90后”的獨生代想象力豐富,但也存在動手能力不足、決斷能力欠缺等問題。獨一代究竟該如何培養(yǎng)?他建議家長們培養(yǎng)獨生子女時要讓他們更多地與其他小孩一起玩,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起自己的角色,不能光依賴于親子互動。另外,父母不能過多地替代小孩做決策,而是給孩子提供選擇的機會,和孩子一起分析,讓孩子自己拍板,這樣這些獨生子女長大后才不會成為沒有主意的一代。

社交技能從寶寶抓起

老外正在復興彈珠、跳房子、兒童足球等傳統(tǒng)游戲

交往是發(fā)展兒童社會性一個重要途徑。兒童只有在與同伴、成人的友好交往中,才能學會在平等的基礎協(xié)調各種關系,才能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形成積極的情感,為將來正常地進入社會,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打下基礎。因此,讓兒童學會交往是獨生子女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

據(jù)報道,英國一家智囊機構發(fā)布研究報告稱,社交技能應從娃娃抓起,應當針對5歲~8歲的孩子設立社交技能課程,讓他們學會憤怒管理、壓力處理,教他們解決交朋友中遇到的問題,否則錯過這個關鍵期,從小就缺乏社交技能的孩子長大后會出現(xiàn)行為不良、學習困難、社交恐懼等問題。

在國外,父母常讓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父母們配合孩子演戲,讓孩子體驗不同角色的所思所想,從而能更好地理解他人,在人際交往中取得主動的地位。經常和孩子一起相處、一起交流、一起玩,讓孩子知道自己被愛、被認可,這是孩子與同伴、朋友交往時自信心的來源。父母的愛是孩子向外發(fā)展、探索外部復雜的人際關系時的指路明燈。

父母們還經常和孩子一起玩藝術,一家人一起玩拼圖,烤餅干,畫畫;和孩子一起聽音樂,一起唱歌,一起彈奏樂器;和孩子一起讀書,向孩子問問題,讓孩子改編故事或自編故事。

而最近,美國一些教育人士、父母和兒童發(fā)展專家正努力復興一些傳統(tǒng)玩具,包括彈珠游戲、“跳房子”以及兒童足球游戲等。通過舉辦各種游戲會議,開課講授這些玩具的玩法,以及成立與這些玩具有關的俱樂部等。

他們表示,除了懷舊外,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擔心,那就是隨著傳統(tǒng)玩具的日漸衰落,孩子們的想象力受到限制,與其他孩子的接觸和互動也受到限制。此外,他們還希望能通過傳統(tǒng)玩具,在不同年齡層的人們之間架起一座新的溝通橋梁。

在美國,越來越多的組織和研究機構為倡導這些傳統(tǒng)玩具而努力。這些機構指出,大量研究表明,這些玩具對孩子有許多益處:它們不僅能幫助孩子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而且還能幫助他們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

孩子們交往別怕“吃虧”


孩子們交往別怕“吃虧”-幼兒能力培養(yǎng)

鄰居家有個小哥哥叫豆豆,比女兒婷婷大一歲半。婷婷小的時候,豆豆常把好玩具自己先玩,玩過的玩具給婷婷玩,婷婷從無怨言,所以豆豆非常“喜歡”這個妹妹。但隨著婷婷長到三歲多大的時候,逐步有了自我意識,同時也開始霸道起來,情況發(fā)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兩個孩子開始搶玩具,婷婷的占有欲更勝一籌,凡是豆豆手里拿的她都要玩,豆豆不給她,她就動手打,豆豆也不示弱,反手又打她一掌……

兩個寶貝的打鬧讓兩邊的媽媽看得很心疼,誰也不想自己家的寶貝吃虧,于是索性就不讓他倆一起玩了。

可偏偏兩個孩子玩不得也離不得,媽媽無論用什么方法哄婷婷玩,都抵不了外面豆豆的一聲叫喊,她擰著身子就要出去。媽媽只好連哄帶嚇:你忘了豆豆怎么打你了嗎?還嫌吃的虧不夠嗎?……眼看著出不去了,婷婷沒哭在豆豆哥哥手里,倒是哭在了媽媽手里。

原本,這件事對于孩子來說根本不算什么,但由于我們做家長的愛子心切,不能容忍孩子受半點兒委屈,而且習慣地用成人的思維去考慮問題,眼睛只盯在吃虧不吃虧上面,認為這就是保護,這就是愛。

我們的眼睛沒有看到的,是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東西:快樂!

我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一件事。

那時候,我家住在一個幾家人共同生活的大院里,院子里放著口大缸,缸里有半缸水。那天我和一個小伙伴在缸邊玩。他拿一個乒乓球拍子扔進去,我拿一根樹枝撈上來。如此反復幾次,意外發(fā)生了—我使勁探身撈時掉進了缸里,幸虧當時有人看到,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我被送回家后,父母在安慰我的同時,又不失時機地教訓了我一頓:怎么那么傻?為什么他不撈你替他撈?我想分辯,但看到父母的臉色,最終什么也沒敢說。當時父母想到的只是我吃虧了,卻忽略了孩子在這一扔一撈中得到的快樂。

孩子的快樂就在于游戲之中。在孩子的游戲里,沒有誰更吃虧、誰占了便宜,只要他們在游戲中得到了快樂,家長就不必大驚小怪。豆豆和婷婷的推推搡搡之間,誰又能吃多大的虧?可因為怕自家孩子吃虧,就不惜扼殺兩個孩子的快樂,不覺得有點得不償失嗎?而且,在打鬧之中,他們同時還在學習妥協(xié)、談判、合作等等與人相處之道;這種學習,較之家長的百遍說教都要來得有效。

相關推薦

  • 育兒心得:幫孩子學會交往 育兒心得:幫孩子學會交往 與人交往是孩子日后成才的重要能力之一,文章里介紹了美國心理學家認為成功的比例為30%的才能和70%的人際交往能力,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培養(yǎng)合作精神和適應能力尤為重要,讀了這...
    2020-08-14 閱讀全文
  • 讓孩子學會交往 這天,我剛把積木發(fā)完。文文就跑來尋求幫助:“老師,宇飛搶我的積木了!”我來到宇飛面前問道:“宇飛,你搶文文的積木了嗎?”“我又還給她了。”宇飛膽怯的說。“以后不能搶小朋友的積木,知道嗎?”“知道了?!?..
    2021-11-13 閱讀全文
  • 啟發(fā)孩子多交往 導讀:交往是人際之間的必須事物,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至關重要,鼓勵自己的孩子多多交往,做個交往達人。 孩子一般都樂于交往,但有些孩子則表現(xiàn)得膽怯,不敢到別的小朋友家玩。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一般有這樣幾種...
    2021-09-20 閱讀全文
  • 謹防孩子的交往誤區(qū) 導讀:孩子雖小,但也同樣需要交往。孩子正處在成長的時期,家長需要注意不要讓交往誤區(qū)影響了孩子的身心發(fā)展。 小區(qū)的游樂場是孩子們的最愛,也是人氣最旺的地方。但是人多就容易出現(xiàn)意外,這不,牛牛在蕩秋千的時...
    2021-10-09 閱讀全文
  • 支持孩子的自由交往 導讀:父母是應該幫助孩子的,當孩子在交友期間,受到冷遇排斥時,父母應該及時發(fā)現(xiàn),給予關心,并且從實際出發(fā),解除孩子心理上的懷疑等,讓孩子勇敢地再次接觸小伙伴,孩子也只有在通過自己獨立結交朋友的過程中,...
    2021-10-01 閱讀全文

育兒心得:幫孩子學會交往 與人交往是孩子日后成才的重要能力之一,文章里介紹了美國心理學家認為成功的比例為30%的才能和70%的人際交往能力,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培養(yǎng)合作精神和適應能力尤為重要,讀了這...

2020-08-14 閱讀全文

這天,我剛把積木發(fā)完。文文就跑來尋求幫助:“老師,宇飛搶我的積木了!”我來到宇飛面前問道:“宇飛,你搶文文的積木了嗎?”“我又還給她了?!庇铒w膽怯的說?!耙院蟛荒軗屝∨笥训姆e木,知道嗎?”“知道了。”...

2021-11-13 閱讀全文

導讀:交往是人際之間的必須事物,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至關重要,鼓勵自己的孩子多多交往,做個交往達人。 孩子一般都樂于交往,但有些孩子則表現(xiàn)得膽怯,不敢到別的小朋友家玩。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一般有這樣幾種...

2021-09-20 閱讀全文

導讀:孩子雖小,但也同樣需要交往。孩子正處在成長的時期,家長需要注意不要讓交往誤區(qū)影響了孩子的身心發(fā)展。 小區(qū)的游樂場是孩子們的最愛,也是人氣最旺的地方。但是人多就容易出現(xiàn)意外,這不,牛牛在蕩秋千的時...

2021-10-09 閱讀全文

導讀:父母是應該幫助孩子的,當孩子在交友期間,受到冷遇排斥時,父母應該及時發(fā)現(xiàn),給予關心,并且從實際出發(fā),解除孩子心理上的懷疑等,讓孩子勇敢地再次接觸小伙伴,孩子也只有在通過自己獨立結交朋友的過程中,...

2021-10-0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