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作為父母,我們究竟能帶給孩子些什么

發(fā)布時間:2021-09-14 孩子上幼兒園學什么 孩子在幼兒園能學到什么 怎樣教育孩子

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如果你想做個輕松的家長,請你這樣做!

我是一個12歲孩子的媽媽,我不想在這里吹噓我的孩子,更不想讓大家認識我是誰。

我不認為我是個特別成功的母親,但是我確信我是一個非常輕松的母親,因為我用不著像很多媽媽那樣費盡心思去輔導兒子的功課,或者算盡機關來誘惑兒子聽從我的教導。

從他三四歲起,我就一直采取放羊似的養(yǎng)育策略,但是,兒子依舊好學上進,成績優(yōu)異,并且日漸成為一個幽默風趣,富于同情心,社會交往能力、自學能力、組織能力都很強的令我非常省心的孩子。從兒子三四歲起,尤其上小學后,我基本不怎么管他,他完全處在一種自己管理自己的狀態(tài),但這并不妨礙我成為一個非常負責任的母親,因為我所有的功夫都下在他3歲之前。

正因為有了這3年的鋪墊,我才有了今天的輕松與愜意。

關于早期教育,有太多的是是非非,讓我們深感莫衷一是,但是,無論學術界如何爭鳴,也無論父母們有著怎樣的體驗,我仍然堅持認為,合適的早期教育確實會對人的一生產(chǎn)生極其深刻的影響。我不贊同那些所謂養(yǎng)育神童的說法,我認為教育不僅僅是開發(fā)孩子的智力,更重要的是要全方位地塑造孩子的心靈與行為模式。畢竟智力只是孩子將來成才或者說讓孩子活得更好的因素之一,并不是孩子成長的全部。

如果我們的教育能讓孩子多一分自信,多一分自我管理的能力,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性格與良好的心態(tài),而父母也因此多一分輕松,少一分煩惱,那難道不是最成功的教育嗎?

每個孩子都是個獨特的個體,有著他與眾不同的優(yōu)勢與劣勢。

父母的責任就是給予孩子恰當?shù)囊龑?,讓這個獨特的個體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的優(yōu)勢,并且終究有一天令為人父母者的我們?yōu)檫@個繼承了我們優(yōu)秀基因的個體深感驕傲。

那么作為父母,我們究竟能帶給孩子些什么呢?

●好的性格●好的心態(tài)●好的行為模式●令孩子開心而有效的智力開發(fā)游戲●良好的自理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高尚的精神與充實純凈的靈魂●藝術鑒賞力●有品味的生活……

我們還可以列出很多。

所有這一切都可以歸結為一句話: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教育的最高目標是盡可能早地達到“可以不教”的目的。

這種論點聽起來有些玄乎,如果與3歲前的教育掛鉤就更顯得玄乎,但是每位用心的媽媽確實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這個目標。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孩子,這一生,我究竟該給你留下些什么?


孩子,這一生,我究竟該給你留下些什么???

最近在網(wǎng)上看到一條新聞:母親每天逼四歲的女兒做飯,原因感動無數(shù)人。

小小年紀的阿花會做各種家務:洗衣服、刷澡盆、打掃房間、準備去幼兒園的東西、整理衣柜、收拾自己的衣服等。

如果當初沒有外公的堅持,小小的她可能已經(jīng)沒有機會來到這個世界了。

2001年,結束乳腺癌治療不久的千惠,嫁給了不離不棄的男友武信吾。

2002年6月,千惠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但要生這個孩子,極有可能乳腺癌會復發(fā)。

本來被判終身無法做母親的千惠,并不舍得打掉孩子,但生下孩子,卻要拿命來換。

終于父親告訴她:如果覺得拿掉會后悔,那就拼命生下來吧!

2003年2歲,阿花幸運來到了人間。

媽媽千惠由衷感恩,“能和阿花相遇,證明我在這個世上活過,這個比自己還重要的孩子,是我的人生至寶?!?/p>

不幸的是,阿花9月大的時候,千惠的乳腺癌復發(fā)了。

2006年10月,她的癌細胞已經(jīng)轉移到了全身,連抱阿花的力氣都沒有…

阿花4歲生日,千惠送了一條漂亮的圍裙給她。

“阿花,做飯這件事與生活息息相關,我要教你如何拿菜刀,如何做家務,學習可以放第二位,只要身體健康,能夠自食其力,將來無論走到哪里,做什么,都能活下去。”

4歲的阿花,被媽媽“逼著”拿菜刀學做健康的味噌湯。

盡管阿花用刀的樣子看上去相當嚇人,千惠還是忍住沒出聲,也沒伸手……

2008年,千惠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完了生命最后一程。

在她走之前,把最寶貴的“遺產(chǎn)”都教給了阿花。

教她獨立生活的本領,教她“車到山前必有路”的樂觀人生哲學,讓她認真努力地過好每一天……

媽媽走后,爸爸崩潰頹廢,“看不見希望,看不見未來,不知道該怎么帶孩子,每天只知道用酒來麻醉自己,晚上睡不著覺,看著妻子的遺像就會忍不住哭出來…”

面對早餐一籌莫展的爸爸,阿花踐行了與媽媽的約定——每天早上做味噌湯。

阿花爸爸說,現(xiàn)在阿花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早上5點起床,做早飯。彈鋼琴、稍微學習一會兒,然后到學校去。

2012年3月,爸爸將千惠生前的博客記錄做成了一本名叫《阿花的味噌湯》的書,紀念妻子,也給阿花留下關于媽媽的美好回憶。

阿花的故事,感動了無數(shù)人,還被拍成了電影《阿花的味噌湯》。

“媽媽,阿花有件事我想告訴你——所有的便當我都會自己做了……媽媽,我一直記得你對我說的話,‘不說別人的壞話,不忘記微笑’。阿花有的時候也會想哭,但是想到媽媽和爸爸,阿花就不哭了?!卑⒒?0歲時寫給媽媽的信。

有人說:明天和意外不知道那個會先來?

阿花的媽媽千惠知道自己將不久于人世,她已經(jīng)沒有時間陪年幼的女兒慢慢長大,讓她在一次次的摸索中去學會生活。

所以她要教孩子學會獨立生存的本領。

與千惠比起來我們都是幸運的大多數(shù),我們在萬分喜悅中迎來自己的小生命,我們有足夠的時間陪她一步步長大。我們總覺得人生有大把的時光,明天開始總不會晚。

但也正是由于這樣,我們很少會去思考,到底該讓孩子學會什么,具備什么樣的能力,他才能在這個我們覺得有點難的世界好好生活下去。

但其實我們誰也無法保證自己究竟能陪孩子走多遠,請允許我做出這個悲觀的假設,如果真有這樣一天,我希望他至少是一個這樣的人:

1.獨立,不論他將來在哪,不論他身邊有什么樣的人,都能夠尊重自己的內(nèi)心。

2.學習,學習是一種能力,哪怕離開課堂,我也希望他能不斷充實自己。

3.愛心,最好他能對這個世界始終保持善意,心里永遠都有陽光。

4.閱讀,喜歡閱讀的人,不論在哪兒都不會感到寂寞。

5.想象,有想象里的人生活中應該不會缺少樂趣。

6.自律,自我約束永遠比他人的說教有用。

如果我們沒辦法一直陪在孩子身邊,就嘗試早點放手,孩子永遠比我們想象的能干,他可以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處理自己的問題。

如果我們沒辦法幫他過完一生,就尊重他的決定,相信他支持他,而不是強加自己的意愿。

龍應臺一直希望自己的兒子安德烈能用功讀書,“孩子,我要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p>

給孩子選學校,究竟看學校什么?


關鍵詞學校校風

家長選擇學校不能只看學校名氣,不顧校園風氣。校風是一個學校辦學多年的文化積淀,好的校風能夠營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和學習風氣。校風純正,有利孩子心理發(fā)展和學業(yè)提升。

考察學校的校風應當關注學校的整體校風如何,不能只關注個別而忽視整體??疾煨oL,家長從學校管理細節(jié)入手,是判斷一個學校校風最簡單的辦法。

某種角度看,一所學校管理細節(jié)的考量,從學校的傳達室的管理、廁所的清潔、校園的環(huán)境、學校教育教學設施管理、學生社團活動、學科特色課程設置等方面可以看出學校的管理是否嚴謹、規(guī)范到位。

比如家長到學校門口,每天放學時就站在那里“道聽途說”,幾天后就能知道這個學校校風大概怎樣。家長還可以透過學校的操場圍欄,看看孩子如何上體育課,從學校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可以看出學校辦學思想是否端正,是否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發(fā)展。

家長可從詢問對學習暫時落后學生的幫扶措施,看一個學校是否貫徹了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要求,學校對于一些學有余力學生是否有特別指定的教學計劃或培養(yǎng)方案,可以看出學校是否因材施教,讓學生各得其所。

關鍵詞辦學特色

孩子成才的路有很多,一些小學有藝術或體育特長的學生,不要輕易的放棄特長發(fā)展。其實從未來十年的發(fā)展趨勢看,上大學的普及率將進一步的增加,高校招生更加凸顯多元化錄取。

一些具有稟賦的孩子,不要輕易放棄特長,比如小發(fā)明、科技創(chuàng)造、藝術、音樂、體育等方面,均可以持續(xù)發(fā)展。家長不要因為過于看重學業(yè)成績而忽視了特長的進一步發(fā)展。其實很多熱點初中均有體育、藝術類特長生,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的特長,有針對性的選擇一些具有專業(yè)特色的學校,讓自己孩子從小積累的獨特優(yōu)勢更加突出。

從長遠看,對孩子將來發(fā)展也會增添一條比常人更多的發(fā)展出路。因此建議家長珍惜孩子的特長培養(yǎng),但不要過分拔苗助長。一些初中盡管辦學特色明顯,如果與孩子的個性和特長不相融合,家長也要懂得適當放棄。

關鍵詞教育成本

到底選擇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是困擾一些家長的難題。對于大多數(shù)孩子來說,最好的學校未必是最適合的。客觀上看,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在招生政策上就有差別,比如民辦學校一部分招生計劃是要電腦搖號,所以家長在選擇上民辦之前,最好可以為孩子聯(lián)系一所確定的學校;民辦學校的收費相對較高,不同民辦學校的學費也差別較大。

從收費標準看,民辦初中的收費一般都高于4000元/學期,有些民辦校甚至近萬元。目前,政府對初中實施免費義務教育政策。對于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不是太富裕的家長,三年下來,公辦初中僅交600元綜合實踐活動費,而民辦學校要交數(shù)萬元,建議家長適當考慮教育成本的投入。

對于家境困難的孩子,還可以選擇愛心班,政府對該校的愛心班進行定點的專項資助,為品學兼優(yōu)的貧困學生減免所有學業(yè)費用,還資助校服。

關鍵詞腳下交通

不少家長貪圖學校的名氣,舍近求遠,一味追逐上名校。不少家長跨行政區(qū)域選擇學校,比如棲霞區(qū)到城區(qū)上學,郊區(qū)到城區(qū)上學,或者在城區(qū)內(nèi)跨區(qū)擇?!,F(xiàn)在城區(qū)私家車數(shù)量日趨增多,交通難以通暢,很多孩子每天到學校車程需要消耗1個半小時左右,這些孩子因為家長盲目的擇校導致孩子每天無謂的把很多時間消耗在趕車上學途中。

對于三年的求學而言,他們比就近入學的孩子浪費很多的睡眠和學習的時間,這對孩子學習生活會有一定影響。一方面孩子因為睡眠時間少而影響身體發(fā)育,另一方面,因為學習時間有限導致學習負擔加重。如果一些家長居住地附近有資質(zhì)不錯的公辦學校,則未必要舍近求遠,要知道每天多睡一小時,對身處身體發(fā)育階段的孩子而言多么的珍貴。

其實孩子的未來三年不僅需要求學,也需要健康的身體。如果一些家長執(zhí)意跨區(qū)選擇學校,建議考慮交通的便利因素,比如是否選擇學??拷罔F沿線,或者公交站點。如果每天乘地鐵上學,要比騎車、乘車花費的時間省了許多。建議家長在慎重選擇學校的同時,也關注一下孩子的腳下。

育兒心得:孩子帶給我們什么?


育兒心得:孩子帶給我們什么?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養(yǎng)育他,教育他,照顧他,幫助他。。。。。??雌饋?,好像是我們帶給了孩子很多。于是,我們便自認是孩子的主宰。因此我們會覺得,孩子更應該一切都聽大人的。然而,仔細一想,僅僅是我們帶給孩子了嗎?孩子帶給了我們什么?

1、對生命的認識

我們在沒有做父母之前,對于生命的認識大多是很自我的。生命對于我們個人來說,也許僅僅只是一種存在,使命感和責任感并沒有那么重。有了孩子以后,生命對我們來說,不僅僅是一種存在,同時也是一種延續(xù)。做了父母以后,我們對生命的認識更加深刻了,使命感更重了,責任心也更強了。在生命的字典里,沒有放棄,只有努力和奮斗,因為我們要用美好的生命陪著孩子走很長很長的路。我們要在這條路上,看著孩子長大,看著孩子成人,看著他成家,看著他生兒育女,如果可以,我們甚至希望看到他兒孫繞膝的樣子。

2、對生活的認識

大部人人成年之后,終于擺脫了未成年時的諸多約束,在生活中變得更為釋放,不再一定得晚九點睡覺,早七點起床,也不再一定是必須每餐定點吃,餐餐有營養(yǎng)。因為,我們終于自由了,可以對生活做主,熬夜,快餐,應酬。。。。。。感謝孩子,他的到來讓我們不得不重歸正常的規(guī)律生活。早上你想賴床嗎?孩子醒了要讓你陪,讓你給他穿衣,給他做營養(yǎng)早餐,甚至要帶她出去晨練。晚上你想晚歸嗎?等著你回家陪他玩陪他親子閱讀,孩子等著你帶他上床睡覺。為了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我們甚至連電視都少看了,電腦游戲也不玩了。每次做這樣的事情,還得偷偷摸摸,確定孩子已睡著。但往往哄著孩子睡覺,會連帶把我們自己也哄睡過去。

感謝孩子,他的到來,讓我們對生命有了全新的認識,讓我們成為一個生活更有意義的人,讓我們成為面對困難不輕易放棄的人。這一切,不都是孩子帶給我們的嗎?

生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條件?


生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條件?看到**媽媽在討論“是否要生個‘窮三代’”,我的理解就是爺爺奶奶窮,父母窮,還要不要生個孩子一起來“承受”窮?事情的起源可能是有位女士在網(wǎng)上發(fā)帖,說不能給月薪2500的老公生孩子。也許月薪2500在北京這種地方真的不算多,但是在北京月薪低于2500元的人的可能也不少吧,可是這能作為我們不要孩子的理由嗎?

我給大家講個小故事吧,放在這兒不一定對,但是卻可以清晰地詮釋孩子和金錢之間的關系。

我休產(chǎn)假的時候,經(jīng)常帶著孩子到我們小區(qū)外面的一個小游樂場散步。那有一個簡陋的鐵皮房子,里邊住著五口人,一對老夫婦和兒子一家三口。當時,我也是驚嘆,不知道這五口人是怎么住的。

因為經(jīng)常到那去玩兒,和老人比較熟悉。一天老人問我:“你老公一個月能不能掙1000塊?”估計老人可能以為我沒有工作。我笑著答:“差不多吧。”于是,老人特認真地說:“那你還能再生一個。我一個老鄉(xiāng),一個月掙700塊,還生了一個老二呢?!?/p>

我回家和老公說起來,我說,你看那個老爺爺說了,只要你能掙1000塊,咱也能生老二了,哈哈哈。老公說:“現(xiàn)在你們兩個都把我整死了,我再要一個,還活不活了?”看來,生不生孩子和錢沒多大關系,重要的是父母有沒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呵呵。(我倒是想生,可是不符合政策,呵呵。)

當然,我舉這個例子有些不切實際,因為我們都不想讓孩子“享受”貧窮的生活,我們都想給孩子一個舒適安逸的環(huán)境,一個富足的環(huán)境,一個能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的環(huán)境??墒牵嵌嗌馘X算夠呢?我想沒有人能給我一個確切的答案。

我想出現(xiàn)這個問題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人們的攀比心理和虛榮心在作祟。我們都想過得比別人好,我們都不想讓別人看癟了。其實,我想說的是,如果非要和別人比的話,為了我們的生活能夠更加有幸福感,我們還是往下比,而不要往上比了吧。往上比,我們永遠都會覺得我們的生活太差了,我們給孩子提供的條件太差了,至少我是這個條件。我同事的一個朋友,為了讓孩子插班進入某大學的附小,花了15W,據(jù)說今年某附小的贊助費漲到了20W,雖然對外宣傳是12W,但是,我肯定不會花十幾萬的贊助費去讓孩子讀所謂的重點校,我不舍得也覺得不值得!我覺得孩子好,在哪里都會好。

還有,很多學校現(xiàn)在都推出各種各樣的夏令營、游學活動,甚至有的從幼兒園就開始了,國內(nèi)的還好說,國外的動不動就是好幾萬,大孩子可以自己去參加,小孩子還需要有一位家長陪同,去一次,還勉強能夠忍受,但是如果寒暑假都去,估計好多家庭都會財政吃緊吧。

反正,如果想給孩子花錢,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班、機構來讓你給孩子揮霍,可是,真的有必要嗎?孩子過著“富人”的生活,父母卻要節(jié)衣縮食,因為我們都不是掙錢無數(shù)的人,我們都是靠工資吃飯的人,我們這樣做帶給孩子的是什么?是攀比、是虛榮、是對家庭、對社會責任感的缺失。

還有,富人家的孩子在物質(zhì)上可能是富有的,但是精神卻未必富有。他們的父母為了更大的財富,拼命工作賺錢,經(jīng)常會忽略了對孩子的陪伴和教育,或者是他們想陪孩子也沒有時間,所以對現(xiàn)在富二代的孩子經(jīng)常惹出這樣那樣的是非也就不足為奇了;而我們雖然財富不夠多,但是我們能帶給孩子充足的愛,我想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彌足珍貴的。

我經(jīng)常對朋友說:“其實現(xiàn)在我們都是幸福的人,我們現(xiàn)在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們不能總想著和富人比,那樣的話,我們永遠都是失敗的。我們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和誰都不要比,因為日子是過給自己的,不是過給別人看的?,F(xiàn)在有很多下崗工人,人家一家人過得也很快活,為什么呢?因為他們的精神生活是充足豐盈的,這才是一個人幸福、快樂的源泉!”

記得一個出租車司機師傅和我說過,他從來不像好多司機那樣,沒日沒夜地跑車,他每天固定跑幾個小時,中午一定會找個地方休息一小會兒,讓自己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這是對自己的身體負責,也是對乘客負責。晚上雷打不動都要回家和孩子老婆一起吃晚飯,他說,每天都能和孩子老婆一起吃頓飯,是這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兒了。

所以,我覺得,不管收入多少,有愛才是最終要的。在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兒不是你擁有多少財富,而是能夠和你愛的人、愛你的人相伴相守。所以,只要你有了足夠的愛孩子的心,那么就生吧,擁有充盈的父母之愛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

相關推薦

  • 孩子,這一生,我究竟該給你留下些什么? 孩子,這一生,我究竟該給你留下些什么??? 最近在網(wǎng)上看到一條新聞:母親每天逼四歲的女兒做飯,原因感動無數(shù)人。 小小年紀的阿花會做各種家務:洗衣服、刷澡盆、打掃房間、準備去幼兒園的東西、整理衣柜、收拾...
    2020-12-31 閱讀全文
  • 給孩子選學校,究竟看學校什么? 關鍵詞學校校風 家長選擇學校不能只看學校名氣,不顧校園風氣。校風是一個學校辦學多年的文化積淀,好的校風能夠營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和學習風氣。校風純正,有利孩子心理發(fā)展和學業(yè)提升。 考察學校的校風應當關注學...
    2020-12-08 閱讀全文
  • 育兒心得:孩子帶給我們什么? 育兒心得:孩子帶給我們什么?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養(yǎng)育他,教育他,照顧他,幫助他。。。。。。看起來,好像是我們帶給了孩子很多。于是,我們便自認是孩子的主宰。因此我們會覺得,孩子更...
    2020-11-14 閱讀全文
  • 生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條件? 生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條件?看到**媽媽在討論“是否要生個‘窮三代’”,我的理解就是爺爺奶奶窮,父母窮,還要不要生個孩子一起來“承受”窮?事情的起源可能是有位女士在網(wǎng)上發(fā)帖,說不能給月薪2500的老公生孩...
    2020-12-03 閱讀全文
  • 家園共育:霧霾天氣,我們能為孩子做些什么? 近幾日持續(xù)的霧霾天氣,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都造成了影響。為了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家長和老師們都要做好防護工作。 霧霾天氣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霧霾在空氣中四處竄動,孩子防御能力弱,更容易吸入霧霾顆粒...
    2020-06-13 閱讀全文

孩子,這一生,我究竟該給你留下些什么??? 最近在網(wǎng)上看到一條新聞:母親每天逼四歲的女兒做飯,原因感動無數(shù)人。 小小年紀的阿花會做各種家務:洗衣服、刷澡盆、打掃房間、準備去幼兒園的東西、整理衣柜、收拾...

2020-12-31 閱讀全文

關鍵詞學校校風 家長選擇學校不能只看學校名氣,不顧校園風氣。校風是一個學校辦學多年的文化積淀,好的校風能夠營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和學習風氣。校風純正,有利孩子心理發(fā)展和學業(yè)提升。 考察學校的校風應當關注學...

2020-12-08 閱讀全文

育兒心得:孩子帶給我們什么?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養(yǎng)育他,教育他,照顧他,幫助他。。。。。??雌饋恚孟袷俏覀儙Ыo了孩子很多。于是,我們便自認是孩子的主宰。因此我們會覺得,孩子更...

2020-11-14 閱讀全文

生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條件?看到**媽媽在討論“是否要生個‘窮三代’”,我的理解就是爺爺奶奶窮,父母窮,還要不要生個孩子一起來“承受”窮?事情的起源可能是有位女士在網(wǎng)上發(fā)帖,說不能給月薪2500的老公生孩...

2020-12-03 閱讀全文

近幾日持續(xù)的霧霾天氣,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都造成了影響。為了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家長和老師們都要做好防護工作。 霧霾天氣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霧霾在空氣中四處竄動,孩子防御能力弱,更容易吸入霧霾顆粒...

2020-06-1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