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交朋友的得力助手
發(fā)布時間:2021-09-07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幼兒園朋友的教案 做優(yōu)秀的幼兒園教師導讀:現(xiàn)代社會越來越重視社交能力的培養(yǎng),家長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意識和能力,做孩子交朋友的得力助手。
社交能力是人與人溝通的橋梁,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存工具。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需要人們具有善于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社交能力,不僅是孩子智力發(fā)展、健康成長的需要,更是他們日后生存和發(fā)展所必備的品質??突f過:“一個成功的管理者,專業(yè)知識所起的作用是15%,而交際能力占85%?!毕胍_發(fā)孩子的社交能力,千萬不要錯過孩子的成長過程。如果孩子有著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小朋友、老師相處融洽,那他就會覺得自己是被接受,被喜歡的,從而便會更快樂、開朗、自信。
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幫助孩子學會與人交往呢?
首先,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平等的家庭環(huán)境。要民主、平等地對待孩子,盡可能做孩子的朋友,培養(yǎng)孩子愛說話、敢說話的性格。家庭大小事盡可能讓孩子參與討論,尤其是涉及到孩子的問題,應多聽聽孩子的意見。這樣有利于孩子樹立自信心。大膽地與人交往,品嘗與人和諧交往帶來的種種樂趣。
其次,培養(yǎng)孩子具體的社交方法。社交能力是在孩子與他人、尤其是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獲得的一種能力,所以想要讓孩子獲得社交能力,家長要教給孩子具體的社交方法。尤其是讓孩子學會以他人能接受的方法獲得想要的東西。比如,當孩子想要加入其他人的游戲時,可以教導孩子友好地向別人發(fā)問:“我可以參加你們的游戲嗎?”“我想和你們一起玩,可不可以?”當孩子與別人爭搶玩具時,父母要耐心引導,陪孩子一同想出更好的辦法,學會說服別人與自己分享玩具。
另外,教孩子用文明語言與他人交流。如“謝謝”、“不客氣”、“對不起”、“行嗎”、“你先玩,我后玩”等語言,使孩子在與人交往中待人熱情主動,逐步學會與人交往,學會交朋友。
第三,創(chuàng)設情境、提升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獲得提升的。家長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多種社交機會和條件。家長首先要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多串門,或邀請一些小朋友到家里玩。當交往的機會到來時,家長要學會藏在孩子的身后,而不是沖在孩子的前頭。比如,家里來了客,要讓孩子參與接待;有機會也要適當?shù)貛Ш⒆訁⒓痈鞣N聚會,讓孩子與不同的親戚朋友交流、玩耍;購物時,讓孩子試著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讓孩子在具體的生活環(huán)境中學會與他人正確地相處。
第四,及時贊美,鞏固社交能力。贊美如同陽光。面對孩子正確、積極的人際交往行為時,我們要充滿激情地給予贊美。如果能夠加上肢體語言就更棒了。親一親,摸一摸,抱一抱等。只有這樣,才會讓孩子明白什么行為是對的,并不斷加以鞏固和延續(xù)。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擴展閱讀
做客過程中鍛煉孩子交往能力
導讀:孩子的交往能力要從小培養(yǎng),培養(yǎng)的方法也是不盡相同。其中帶孩子一起去做客,在做客過程中培養(yǎng)和鍛煉孩子的交往能力,是個很好的方式。
帶孩子到親朋好友家做客,可以增加孩子的社會經(jīng)驗,鍛煉孩子人際交往的能力,這一類活動對孩子說來很有益處。但有的孩子在做客時不能和小伙伴友好相處,至使聚會不歡而散,令父母難堪。那么,應該怎樣指導自己的孩子在做客時與小伙伴相處呢?以下幾點請參考:
一、做客前指導孩子。
1、向孩子提出要求,明確在外做客時應有的文明禮貌舉止。要讓孩子知道在外面做客,和在家里做小主人不同,各家的生活習慣和規(guī)矩是有區(qū)別的,要守規(guī)矩懂禮貌,別人家的東西,未經(jīng)允許不能隨便拿、翻,有些事情不可自作主張。
2、給孩子介紹去做客家的情況,特別應介紹對方小伙伴的情況和如何稱呼等基本情況,如對方是哥哥姐姐要尊敬,是弟弟妹妹要愛護。
3、指出孩子之間玩耍時的注意點:小客人一定要尊重小主人的意見,要多用商量、征求的口吻,如:“好不好?”“可以嗎?”“我能玩一會兒嗎?”……并可根據(jù)自己孩子的個性特征給予重點強調要求。如孩子平時好強,事先就要告訴孩子與小伙伴玩時要謙和、忍讓;有的孩子較膽小,家長要鼓勵孩子不要害怕,如“大哥哥很喜歡你,我相信你會和他玩得很開心”。
二、在做客中指導孩子。
做客過程中父母也要關心自己的孩子,不能任隨孩子自己玩,放手不管??蓮膫让嬗^察孩子在與小伙伴玩耍中的情況,作一些適當?shù)闹更c、暗示,幫助孩子矯正一些不適宜的言行舉止。如果小伙伴之間發(fā)生了爭吵、矛盾,小問題,可以在大人的提醒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如果發(fā)現(xiàn)是自己孩子做得不對,也可把孩子帶到一邊,慢慢講道理,善意地提出批評,并指導孩子該怎么做。如需要道歉的話,也應鼓勵孩子勇敢承認錯誤,言歸于好。如果發(fā)現(xiàn)錯誤不在自己孩子,并吃了虧,大人也要心平氣和地對待,告訴孩子“你沒有錯,但我們是客人,能謙讓就謙讓?!币媸菦]法一起玩,暫時可把孩子帶開。
三、做客后及時作出評價。
對孩子在做客時與小伙伴相處時的表現(xiàn)要及時地評價,明辨哪些行為是好的,加以肯定;哪些行為不應該,指出為什么,今后應該怎么做,讓孩子改有方向。如果孩子的表現(xiàn)實在令人失望,再三告誡也不聽從,也可以取消下次做客機會,并明確告訴孩子“等你知道怎樣做客,怎樣對待小伙伴時,我們才能帶你去,否則主人不會歡迎你的。”帶孩子在外做客,對孩子來說是他們喜歡的活動,這樣的懲罰也可作正面教育的補充手段,相信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交錯朋友的句子
個人手牽手走在路上,她們早已把你的手放開了。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經(jīng)過篩選為大家整理了關于交錯朋友的句子的有用資訊,一定遇到過你自己很喜歡的句子。如果想要表達內心的想法和感受句子是最好的選擇,關于句子你都知道哪些呢?
交錯朋友的句子(篇1)
1、我為什么越來越傻,越來越白癡,越來越愚蠢,就是看錯人,交錯朋友,給錯心!
2、遇人別急著掏真心,看清面目再談感情。
3、個人的友誼太擁擠,而我活成了第三者!
4、對你好的人,必須珍惜。欺騙你的人,趁早遠離。
5、把好朋友當做傻子使喚的人,利用你的善良謀利的人,不可深交遠離點。
6、交人不能看表面,日久見人心;處情雖真假難辨,患難知情深!
7、起初,你也許會因此流許多的淚,內心不斷的埋怨,想著怎樣報復回去。而當時過境遷之后,終漸漸明白,怨恨一個人,牢記對方的錯,傷害的只有自己。
8、真正的朋友,不是得意時有多少人追捧,而是在失意時愿意無求的幫助;真正的感情,不是??菔癄€的甜言蜜語,而是在窮困潦倒時愿隨你顛沛流離。
9、跟誰在一起是舒服,跟誰在一起,不喜歡勾心斗角,不喜歡被算計,不喜歡虛假的友情,我喜歡簡單的人,簡單的事。朋友不關心對方,卻又不關心對方。
10、對權貴無原則,不可交!
11、以前的朋友關系是疏遠的,不常聯(lián)系,覺得陌生。
12、用加法愛人,用減法怨恨,用乘法感恩,用除法解憂。取悅別人不如好好善待自己。
13、心腸歹毒,自私綽綽,此輩為伍如同以狼為伴。
14、朋友不在多,知己便行兄弟不在多,重義便行戀人不在形,真心便行。
15、好朋友就是在我信心滿滿的時候踹我一腳打擊我,在我受挫難過矛盾時候給我一句其實還好啦。
16、真正的朋友,應該是這樣:你成功,他陪你滿心歡喜;你失敗,他陪你東山再起。你有錢,他沒有巧舌如簧;你沒錢,他幫你再戰(zhàn)江湖。
17、我這些年看人從未看錯過,你這身骨相如此清峻,必非凡品。
交錯朋友的句子(篇2)
18、做人要真,不要虛情假意。
19、習慣性撒謊的人,還指責別人不信任他,請問這是什么邏輯。
20、人這一生,難免會交錯一些朋友、錯愛幾個人,或是經(jīng)受一些誤解,或經(jīng)歷感情的冷暴力。起初,你也許會因此流許多的淚,內心不斷地埋怨,想著怎樣報復回去。而時過境遷之后,你終會漸漸明白:怨恨一個人,牢記對方的錯,傷害的只有自己。
21、總會想我是不是交錯朋友了,但貌似我這個“產(chǎn)品”,也只能吸引到特定的人。奇怪。
22、是我們太天真?還是世人城府深?是我們太顧及別人?還是狠不下來違背本心?誰懂你有求必應?誰知你情緒埋心?誰解你善良簡單?誰疼你心腸很軟?
23、一直都怕自己會交錯朋友,看錯人。其實也不能說是“錯”,就是怕“不了解”,最后發(fā)現(xiàn)“不適合”??床煌傅娜耍蛘呖村e的人,最后我都會難過并且放棄掉。
24、交友不慎,遺憾終生。
25、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了沒有才華的人,你只能感到他的平常,或者平庸,但不至于上當受騙,不至于吃虧受損,因為,這個人的人品,決定了他不會害人,不會坑人。
26、有些人嘴上對你很親熱,背后卻對你說三道四。
27、個人手牽手走在路上,她們早已把你的手放開了。
28、做人,別心眼太好,做事,別心眼太實。
29、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可以說作為一個大丈夫,我們最重要的就是信守諾言,能夠好好的進行自己所說過的話,一個輕諾寡信的人,不值得你去交往的。
30、人生短短幾十載,能認識的人多如牛毛,能深交的人卻寥若晨星。
31、人際交往中,關系的遞進,需要時間去慢慢呵護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心太急,反而難以維系交情。
32、不怕真壞人,就怕假好人。
33、真正的朋友,需要的不是學識,不是年紀,不是經(jīng)歷,而是真心。唯有真心,方可成為朋友。
34、好人有好報,壞人有惡報。
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
某幼兒園曾做過5次測試:請數(shù)名幼兒從指定的幼兒手中取玩具。結果,有90%以上的幼兒是動手搶或求助老師去取,只有極少數(shù)幼兒采取語言商量或用其它玩具交換的辦法獲得成功。許多幼兒一方面只會把布娃娃等玩具假想成自己的伙伴,卻不能與真實的同齡伙伴友好相處和交往。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當前獨生子女家長在“四怕”心理驅使下,限制孩子們交往,致使較多的獨生子女陷入交往饑渴與交往低能的困境。所謂“四怕”即怕孩子出門被欺負;怕孩子出外學壞;怕孩子外出游玩耽誤時間;怕其他孩子上門玩弄臟了居室。
心理學家認為,同伴對指導或訓練兒童掌握社會交往技能、幫助孩子走出孤獨的困境具有特殊的作用。因為,這種技能,兒童是無法在成人那里學到的。作為家長,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能力,讓孩子永遠走出孤獨的困境呢?
創(chuàng)造良好的交往環(huán)境。作為父母,應在家庭中創(chuàng)造一個平等和諧的交往氛圍,要培養(yǎng)孩敢說話、愛說話的習慣和能力。家長不要擺出“父(母)道尊嚴”的面孔訓斥孩子。家庭中的大事,孩子可以理解的應該讓孩子知道。適當?shù)刈尯⒆尤ァ皡⒄h政”,有利于孩子樹立處理事物的信心。家庭中涉及到孩子的問題,更應聽聽孩子的意見,不要一味地由家長說了算。
提供更多的交往機會。家長可適當?shù)貛Ш⒆舆M入自已的社交圈。外出作客時,要求孩子觀察成人間的交往;家中來客時,讓孩子參與接待、讓座、倒茶、談話……切忌一味將孩子趕走,要讓孩子在交往中學習交往。這樣將有利于消除孩子與人交往中的羞怯、恐懼心理。
教習基本的交往方法。兒童學習交往應當學會相應的交往技能,如分享、輪流、協(xié)商、合作等,這些都是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技能。家長應在潛移默化中傳授給孩子。
讓孩子走出家門去結識“兄弟姐妹”,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多一份成熟,少一份稚嫩;多一份豁達,少一份孤獨。
放手讓孩子去交往
導讀:家長過分保護會使寶寶交往方式不自然;社交技能要從寶寶抓起。
專家認為,獨二代的圈子未必比獨一代小
獨生代寶寶存在社交問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對寶寶的成長又有什么影響?眼下越來越多的獨生代當上爸爸媽媽,他們在獨二代寶寶的養(yǎng)育中又有什么招?本報記者采訪了相關的業(yè)內人士和專家。
8421倒金字塔結構
獨生代寶寶受重視未必全是好事
省立同德醫(yī)院心理科副主任徐方忠告訴記者,獨生代家庭都是8421倒金字塔結構,獨生代寶寶兄弟姐妹少,鄰居少,人際交往方面少,但是社會生活能力不一定下降?!蔼毶纳瞽h(huán)境好的方面是,父母圍繞,是家庭中心,孩子更容易增加自信,愛表達自己;關注培養(yǎng)一個孩子,這樣他(她)智能發(fā)育會更好?!碑斎?,壞的方面也不可忽視,過分自私,以自我為中心,行為規(guī)范不好。這些也是他工作中常常遇到的案例。
“長期處在社交缺乏的環(huán)境下,除了膽小、行為規(guī)范差,語言發(fā)展障礙外,嚴重可能導致社交障礙。當遇到新的、陌生的環(huán)境時,很警惕,焦慮。不過現(xiàn)在真正患有社交障礙的孩子真的比較少?!毙熘魅握f。
寶寶出生之后就存在人際交往。與父母有交往,與外界有交往。徐主任建議,首先孩子跟父母等家庭成員之間要有良好互動,當然父母要提供更多的與外界的交往機會。
獨二代2歲進入社交圈
家長過分保護會使寶寶交往方式不自然
“現(xiàn)在的家長對寶寶社交越來越重視了?!闭愦笪飨獔@何曉勤老師說,獨一代對于獨二代寶寶的社交很重視。因為信息溝通快,社區(qū)配套完善,到了周末,幾戶家庭相約活動的情況在增多。“獨一代常被關在家里,獨二代2歲就已經(jīng)進入社交圈了?!焙螘郧谡f,獨一代為獨二代營造的機會很多??墒?,為什么獨二代比獨一代的圈子更大,獨二代的人際交往能力卻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呢?
“跟家長不當?shù)慕甜B(yǎng)方式有關?!闭愦笪飨獔@何曉勤老師說。很多家長本身也是獨生子女。“現(xiàn)在的家長存在過分保護的心理,導致寶寶交往的方式不自然?!焙螘郧谡f,家長主導得太多,導致寶寶或者不堅強,或者存在過度侵略性。有的父母因自己工作忙,將孩子托付給老人。相對來說,老人對于寶寶的關注度更高。這樣,孩子與他人交往的能力更得不到鍛煉。
“所有的能力都應該多多鍛煉,這就是所謂的‘用進廢退’?!焙螘郧诘恼f法也在徐方忠這里得到印證?!俺赡耆烁淖冏约旱男袨?,小孩的行為就會變。家長正確的育兒方法往往比教育孩子本身更關鍵。我有一個想法,在結婚之前年輕夫婦都應該學習正確養(yǎng)育觀念。”
父母提供機會
讓孩子自己拿主意
零點咨詢公司董事長袁岳前不久在本報針對“獨生代管理”開了一次講座。在他看來,目前長大成人的“80后”、“90后”的獨生代想象力豐富,但也存在動手能力不足、決斷能力欠缺等問題。獨一代究竟該如何培養(yǎng)?他建議家長們培養(yǎng)獨生子女時要讓他們更多地與其他小孩一起玩,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起自己的角色,不能光依賴于親子互動。另外,父母不能過多地替代小孩做決策,而是給孩子提供選擇的機會,和孩子一起分析,讓孩子自己拍板,這樣這些獨生子女長大后才不會成為沒有主意的一代。
社交技能從寶寶抓起
老外正在復興彈珠、跳房子、兒童足球等傳統(tǒng)游戲
交往是發(fā)展兒童社會性一個重要途徑。兒童只有在與同伴、成人的友好交往中,才能學會在平等的基礎協(xié)調各種關系,才能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形成積極的情感,為將來正常地進入社會,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打下基礎。因此,讓兒童學會交往是獨生子女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
據(jù)報道,英國一家智囊機構發(fā)布研究報告稱,社交技能應從娃娃抓起,應當針對5歲~8歲的孩子設立社交技能課程,讓他們學會憤怒管理、壓力處理,教他們解決交朋友中遇到的問題,否則錯過這個關鍵期,從小就缺乏社交技能的孩子長大后會出現(xiàn)行為不良、學習困難、社交恐懼等問題。
在國外,父母常讓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父母們配合孩子演戲,讓孩子體驗不同角色的所思所想,從而能更好地理解他人,在人際交往中取得主動的地位。經(jīng)常和孩子一起相處、一起交流、一起玩,讓孩子知道自己被愛、被認可,這是孩子與同伴、朋友交往時自信心的來源。父母的愛是孩子向外發(fā)展、探索外部復雜的人際關系時的指路明燈。
父母們還經(jīng)常和孩子一起玩藝術,一家人一起玩拼圖,烤餅干,畫畫;和孩子一起聽音樂,一起唱歌,一起彈奏樂器;和孩子一起讀書,向孩子問問題,讓孩子改編故事或自編故事。
而最近,美國一些教育人士、父母和兒童發(fā)展專家正努力復興一些傳統(tǒng)玩具,包括彈珠游戲、“跳房子”以及兒童足球游戲等。通過舉辦各種游戲會議,開課講授這些玩具的玩法,以及成立與這些玩具有關的俱樂部等。
他們表示,除了懷舊外,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擔心,那就是隨著傳統(tǒng)玩具的日漸衰落,孩子們的想象力受到限制,與其他孩子的接觸和互動也受到限制。此外,他們還希望能通過傳統(tǒng)玩具,在不同年齡層的人們之間架起一座新的溝通橋梁。
在美國,越來越多的組織和研究機構為倡導這些傳統(tǒng)玩具而努力。這些機構指出,大量研究表明,這些玩具對孩子有許多益處:它們不僅能幫助孩子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而且還能幫助他們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
怎樣讓孩子在幼兒園交朋友
入園之后,有的寶寶沒多久就完全適應了,可有些寶寶,入園都好幾個月了,還是孤獨的樣子,沒有好朋友。其實讓寶寶更快的適應幼兒園生活、感受到幼兒園帶給他的快樂,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導幼兒學會與人交往。寶寶學會和小朋友交往,才能體會到同伴交往的樂趣。寶寶學會如何與老師交往和溝通,才能形成更好的師生互動。能夠與小朋友、老師友好相處的寶寶就會更喜歡幼兒園了。
1、每天放學的時候,媽媽可以多在幼兒園(或者幼兒園門外)呆一會兒,讓寶寶和其他寶寶玩一玩。如果寶寶有抵觸心理,媽媽就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放輕松,比如問他:“都哪個小朋友是你們班的?那個淘氣的小男孩叫什么名字?你看他們在玩游戲,你也去玩吧!”有了媽媽的帶領,寶寶會放松并且不再害怕。
2、在與小朋友玩的過程中,身體的互相碰撞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小女孩特別嬌氣,剛碰一下,就哭哭啼啼,這樣小朋友們就不愛和她玩了。如果你的寶寶也是這樣,就要格外注意,要提醒寶寶:“其他小朋友不是故意要打你,他是不小心。你一定疼了,但你非常堅強對不對?”在媽媽的鼓勵下,他就會逐漸改變并適應的。對那些魯莽的小家伙,你也可以提醒他們要小心一些。
3、 家長也可以領著寶寶走到其他小朋友的面前,和寶寶一起詢問小朋友的姓名和年齡、班級,并讓寶寶把自己介紹給小朋友,讓他們彼此熟悉一下,拉起小手讓他們成為朋友。這樣寶寶今后就學會如何交朋友了。
4、有的寶寶在幼兒園中好多小朋友都不和他玩,究其原因原來是他老是獨霸玩具,不懂得謙讓,會欺負小朋友,因此小朋友都不和他交往。由此看出,交給幼兒一些交往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家長必須告訴寶寶,和小朋友在一起要友好,要懂得謙讓;不能隨便打人等等。
5、教給寶寶用語言來解決問題。如小朋友要搶玩具時,讓寶寶告訴他:“玩具是我先拿到的,如果你很想玩的話,等我玩完以后你再玩好嗎?”或者是和小朋友商量說:“你真的很想玩嗎?我們也可以一起玩。你說好嗎?”從而提高幼兒解決問題和與同伴溝通的能力。
入園對于寶寶來說是進入集體生活的第一步,教會寶寶與人交往的技能,可以讓寶寶盡愉的適應幼兒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