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過好這一生?
發(fā)布時間:2021-08-19 教育筆記值日生 幼兒如何教育 幼兒小班生活活動方案加拿大廣播公司CBC一檔節(jié)目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給小你2歲的人一句忠告,你會說什么?93歲老人和8歲孩子達成共識:按自己的想法活,做自己就對了!
加拿大廣播公司CBC一檔節(jié)目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可以給比你小2歲的人一句忠告,你會說什么?由此,誕生了一個超有創(chuàng)意的視頻:CBC請來各年齡層的人,從7歲到93歲,來給比自己年輕的人一些人生建議:
給6歲的你:
只有小寶寶才需要輔助輪,不要再依賴輔助輪了。
——7歲的我,敬上
給7歲的你:
不管別人怎么說,做自己就對了。
——8歲的我,敬上
給8歲的你:
找出你保姆的弱點,然后用來對付他們。
——9歲的我,敬上
給9歲的你:
別試著成為那些“酷”小孩的朋友,他們自以為是,又勢利,而且對政治一無所知。
——12歲的我,敬上
給12歲的你:
邀請她與你跳舞,照我說的做就對了。
——16歲的我,敬上
給16歲的你:
別讓你媽扔了你的樂高!
——18歲的我,敬上
給18歲的你:
妝不要化太濃,你沒有你想的那么丑。
——19歲的我,敬上
給19歲的你:
雖然去了“吃到飽”餐廳,并不代表你就一定要吃到不能再吃。
——20歲的我,敬上
給20歲的你:
刷信用卡不如跟父母借錢。
——21歲的我,敬上
給21歲的你:
如果他說他在郊區(qū)有別墅,就代表他已經(jīng)結(jié)婚了。
——24歲的我,敬上
給24歲的你:
車用的防銹底漆其實很值得買。
——26歲的我,敬上
給26歲的你:
無論如何,都不要在休息站買生菜沙拉。
——28歲的我,敬上
給28歲的你:
備份你的硬盤,馬上!
——29歲的我,敬上
給29歲的你:
被解雇不見得是一件壞事。
——30歲的我,敬上
給30歲的你:
如果為了藝術(shù)餓肚子,也要你做的東西真的是藝術(shù)才值得。
——32歲的我,敬上
給32歲的你:
好好對待你的家人,因為當遭遇難關(guān)時,你們會需要彼此。
——34歲的我,敬上
給34歲的你:
不要慌張,做個單身媽媽是件美好的事兒。
——36歲的我,敬上
給36歲的你:
不要在乎別人怎么想,他們怎么想跟你完全無關(guān)。
——47歲的我,敬上
給47歲的你:
中年危機是件很糟糕的事。
——48歲的我,敬上
給48歲的你:
永遠不要說謊。在約會網(wǎng)站填寫個人資料時除外。
——51歲的我,敬上
給51歲的你:
貓養(yǎng)一只就夠了。
——53歲的我,敬上
給53歲的你:
嘗試新事物永遠不嫌晚。
我決定開我老公的紅色corvette超跑去學賽車,如果保羅·紐曼做得到,我為什么不行?
——72歲的我,敬上
給72歲的你:
把你的錢都花光吧,不然你的小孩也會把它花光。
——85歲的我,敬上
給85歲的你:
盡管吃甜食吧,反正很快你就會需要假牙。
——88歲的我,敬上
給88歲的你:
多交比你年輕的朋友,不然你的老朋友會一個接一個走了。
——91歲的我,敬上
給91歲的你:
別聽別人的建議,沒人知道自己在干嘛。
——93歲的我,敬上
當你看到最后時,你會發(fā)現(xiàn),93歲的老人和8歲的孩子,他們達成了共識: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做自己就對了!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如何幫孩子跨過入園這道坎
對于那些即將進入幼兒園的寶寶來說,9月1日意味著他們?nèi)松谝淮蔚摹蔼毩ⅰ碧ど仙鐣?。誰都知道這也許會是一道“坎”,如何幫助寶寶成功并且更快地跨過去,全看爸爸媽媽了!
如何幫寶寶跨過入園這道坎
每年到了9月1日,總有新寶寶會被家長送到這個集體中來。幾乎每個幼兒園剛開學的那幾天,很遠距離之外就能聽到幼兒園內(nèi)的哭聲。寶寶一哭,看在爸爸媽媽的眼里,就好像揪他們的心一樣,讓人手足無措。
陌生的環(huán)境難免會令孩子產(chǎn)生恐懼、焦慮心理,對于剛剛?cè)雸@的幼兒來說,這可是人生中第一次長時間地離開父母家人呢。寶寶面對新環(huán)境,碰到陌生的人、事、物時,本來就會因為害怕而產(chǎn)生不安全感,從而出現(xiàn)哭泣、撒嬌、害羞等行為,這些都是因為內(nèi)在情緒反應(yīng)所表現(xiàn)的行為。許多寶寶上幼兒園都會經(jīng)歷一開始的哇哇大哭到活潑好動,這是一個心理和生理適應(yīng)的過程。
為了讓寶寶盡快擺脫初入園的抗拒行為,盡快適應(yīng)陌生的環(huán)境,家長除了要與寶寶多溝通,還可以多和老師交流,再利用一些方法,相信可以有效減少寶寶哭鬧情形的產(chǎn)生,讓寶寶在愉快的心情中度過幼兒園的生活。
所以,有些熱身功課是必須要提前做的。好在距離幼兒園開學還有10天左右,不如趁此機會給寶寶打好“預防針”,幫助寶寶盡快跨過入園這道“坎”。
“入園即病”是真的嗎?
6個月之前的嬰兒,需要靠母體內(nèi)的抗體來維持自身的免疫,防止疾病。而到了6個月以后,孩子必須通過自己生病來建立自己的抗體和免疫系統(tǒng)。但是由于6個月到兩歲一般都是在家庭中養(yǎng)育,環(huán)境比較小,交叉感染和傳染疾病的可能性非常低,所以這一階段的孩子生病率并不高。與此同時,孩子體內(nèi)的免疫系統(tǒng)卻沒有得到很好的發(fā)展&,所以,等到寶寶一進入幼兒園,這個弱項就表現(xiàn)出來,在幾十個孩子共同生活的集體環(huán)境當中,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上百倍增加,生病就變得非常容易。
更何況,孩子初到幼兒園,整天都見不到親人,難免會出現(xiàn)分離焦慮癥,表現(xiàn)為脾氣暴躁、容易哭鬧、自閉、做噩夢、說夢話、夜驚等。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分離焦慮癥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
因此,必須盡早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統(tǒng)。在剛剛?cè)雸@階段,爸爸媽媽應(yīng)該盡量把令孩子抵抗力下降的因素解決掉,同時還要注意孩子的營養(yǎng)。這樣通過一段時間以后,孩子的體能會越來越好,疾病會越來越少。
給家長的3個忠告
1.不要胡亂猜測孩子拒絕入園的種種原因:是不是有小朋友欺負他了?是不是幼兒園的飯菜不合口?是不是老師不喜歡他……家長的擔心很正常,但要理智對待。
2.不能“心太軟”。有的孩子每天都在央求父母:今天我不去了好嗎?這時家長一定要態(tài)度堅決,今天逃一天課,明天逃半天課,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就延長了適應(yīng)過程,得不償失。
3.千萬不要“粘粘乎乎”。有的家長送孩子入園時表現(xiàn)得太依依不舍,一會親一下、一會抱一抱,就是走了還在門口偷看半小時——這樣對孩子的情緒其實非常不利。
寶寶回家后,不要這樣問
1.“今天你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
這么小的孩子,沒有理性的所謂好與不好的概念,只知道自己很委屈,爸爸媽媽都不在身邊,心里很害怕。這樣一問,很容易把孩子的酸甜苦辣勾上來,更不想去幼兒園了。
2.“老師喜不喜歡你呀?”
這個問題也很糟糕,老師自然喜歡每個孩子,更何況小孩子哪里判斷得清楚?這樣提問,等同“挑撥”老師和小孩子的關(guān)系。
3.“你今天中午吃飽了嗎?”
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很少有馬上適應(yīng)吃飯的。這樣問,孩子要是說沒吃飽,家長自己覺得心痛,另一方面也是在給孩子增加幼兒園的負面影響。
那么,對于剛剛?cè)雸@的小朋友,家長應(yīng)該怎么問?不妨設(shè)些開放性的問題,比如問問寶寶在幼兒園都做了什么,啟發(fā)式地讓他自己說說幼兒園的情況。要是他不愿說,也別強求。
7招度過適應(yīng)期
1.事先熟悉
寶寶一般是因為不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才哭的,所以在把正式寶寶送到幼兒園之前,應(yīng)該先帶寶寶去參觀幼兒園,欣賞園內(nèi)設(shè)施、環(huán)境,從而培養(yǎng)他們對幼兒園的情感。也可以充分利用故事、兒歌、歌曲,給寶寶講述上幼兒園的好處,減輕他們的焦慮感;或者還可以找?guī)孜灰呀?jīng)就讀幼兒園的小朋友,與寶寶玩耍。另外,還能帶寶寶到公共場合和其他的小寶寶一起玩耍,讓寶寶完成心理上的過渡。這樣寶寶上幼兒園后,才不會因為不適應(yīng)而哭鬧。
2.建立安全感
剛開始帶寶寶到幼兒園時,當你準備離開時,一定要先和寶寶告別,告訴寶寶等到他放學時再來接他,讓寶寶有很好的期待。若寶寶不停地哭鬧,請盡量安撫他。另外,將寶寶日常的生活情形和寶寶的一些固定習慣告訴老師,這樣萬一寶寶在幼兒園哭鬧老師也能更好地安撫他。平時多了解寶寶在幼兒園的狀況,適時地調(diào)整自己的教養(yǎng)方式。
3.親密接觸
當寶寶因為不愿意進入幼兒園而出現(xiàn)哭鬧或不安的情緒時,可以和寶寶進行親密地接觸,抱抱、親親,讓寶寶覺得安心,自然可以減少他哭鬧的情形。
4.轉(zhuǎn)移注意力
一開始接觸新的事物時,有些寶寶會出現(xiàn)急躁、害怕等種種負向的情緒反應(yīng),這個時候,可以利用一些方式來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建議家長可以替寶寶準備他平時喜歡的玩具或物品讓寶寶帶到幼兒園,當寶寶出現(xiàn)哭鬧的行為時,這些東西可以轉(zhuǎn)移寶寶的注意力,安撫他的情緒。
5.滿足要求
有些寶寶哭鬧是因為肚子餓,或是想要一些東西,而沒有人滿足他才哭鬧的。不要寶寶一哭就馬上責怪他,了解寶寶的需求,適當?shù)貪M足他的愿望,可以減少寶寶哭鬧的情形。
6.培養(yǎng)生活習慣
在生活習慣方面,在入園前,家長應(yīng)該有意識地培訓寶寶獨立進餐、正確盥洗、按時排便等良好的生活習慣。因為這樣可保證孩子在園吃好、睡好,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另一方面,這也有利于保持寶寶的個人衛(wèi)生,避免生病。
7.安全教育
另外,還要對寶寶培養(yǎng)初步的安全意識,比如教寶寶記住并說出家庭住址、聯(lián)系電話號碼、父母姓名、工作單位等等;還要記得教寶寶學會自我保護,不玩銳器,不將異物塞入耳、鼻、口中,不隨意離開集體等。
一年級新生如何學好拼音?
漢語拼音是一種抽象的表音符號,對于剛?cè)雽W的一年級學生來說,是比較難學的,因而,大都不喜歡上漢語拼音課。一年級的孩子好說、好動、好玩,注意力易分散,為了讓他們喜歡學習漢語拼音,使他們對漢語拼音感興趣,并且在一個多月內(nèi)讀準聲母、韻母、聲調(diào)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同時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以及正確地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作為家長也應(yīng)該配合老師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場景。因此,抓特點、進行對比、展開聯(lián)想,并將游戲融如其中,對拼音產(chǎn)生興趣,感到學拼音是一件“樂事”,對學好拼音充滿信心。
運用兒歌突破難點
單韻母只有6個,看似容易,但對初次接觸拼音的學生來說也是困難的。抓住單韻母字形的特點,運用形象化的語言,結(jié)合插圖編成兒歌:
圓圓臉蛋羊角辮,張大嘴巴aaa;
大公雞,哦哦叫,攏圓嘴巴ooo;
水中游來一只鵝,水中倒影eee;
漂亮小i帶帽帽,咧開小嘴iii;
樹上有個烏鴉窩,翹起小嘴uuu;
小魚吐個小泡泡,吹起笛子uuu。
朗朗上口的兒歌,能立刻吸引了兒童的注意力,形象化的語言幫助孩子們記住了字形和發(fā)音,同時也激發(fā)了孩子想學下去的欲望??菰餆o味的符號,注入了詩情畫意的語言,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感到學拼音很有意思。
學習單韻母的同時還要分別學習單韻母的四個聲調(diào),這是難點也是重點。運用形象化的兒歌,再配上手勢,降低了難度,就能牢牢地記住了。
一聲高高平又平,
二聲好像上山坡,
三聲下坡又上坡,
四聲就像下山坡。
家長可以和孩子進行比賽,你讀一遍,我讀一遍,孩子會格外認真和積極,因為想贏嘛。二聲、三聲比較難讀,但配上小兒歌和手式后,大部分同學能準確讀出單韻母的二聲、三聲。
單韻母學完后,緊接著要學23個聲母。聲母中的一些字母的外形相似易混,這對分辨力較差的孩子來說,掌握起來困難更大,要想解決這個困難,就要借助兒歌將抽象的字母變?yōu)橘N近生活的形象化的語言,通過形近字母的對比,幫助孩子加強記憶。
右下半圓bbb,右上半圓ppp,左下半圓ddd,左上半圓qqq。
女孩聽廣播bbb,舉旗上坡ppp,鼓錘鼓面ddd,氣球上天qqq。
一個門洞nnn,兩個門洞mmm,一根小棍lll。
柳條繞圈ɡɡɡ,一根拐棍兒fff,一根傘把兒ttt,一把椅子hhh,
一個氣球qqq,一塊西瓜xxx,一棵小苗rrr,一根樹叉yyy。
有了前面的兒歌做基礎(chǔ),學到后面的復韻母時,孩子已經(jīng)自己學會對比了。例:學到ui時,學生就能主動與iu比較,馬上發(fā)現(xiàn)ui就是把iu顛倒過來,學到ie時;學生又與ei比較,馬上指出ie就是把ei顛倒過來。這樣,用剛學到的方法,主動找特點進行對比,很快就記住了字母的字形。同時,在積極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語文的能力也漸漸地提高了。
一些拼音規(guī)則易忘易混,也是教學中的難點,借助兒歌記住規(guī)則也是很好的方法。
i、u相連標在后;誰在后誰戴帽(聲調(diào))。
小u特別有禮貌,
見到j(luò)qxy就脫帽,
脫了帽還念u。
jqxy不和小u做朋友。
小孩子很喜歡讀這些貼近生活的兒歌,感到很有意思,經(jīng)常讀也不覺煩。通過反復記憶,輕松地記住了規(guī)則,并在拼讀中自覺地運用進去。
以上的這些兒歌,剛開始是由老師根據(jù)字母特點來編的,慢慢地就要啟發(fā)他發(fā)揮自己的想象,也來編出朗朗上口的兒歌。例:學r時,有的孩子會說:海邊看日出rrr,有的會說青青小苗rrr,抓住r的讀音和字形的不同特點編出兒歌,一下子就記住了字母r。
淺顯易懂的兒歌既分散了學習上的難點,又使孩子的語言和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得到了發(fā)展,同時也嘗試到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習語文的信心。
如何養(yǎng)好一個男孩
如何養(yǎng)好一個男孩
如果男孩培養(yǎng)得當,他們可以成為非常棒的愛人、父親和工作伙伴,展現(xiàn)男性的美好一面:能干、會照顧人和穩(wěn)重。
那么男孩子究竟是如何成長的呢?我們父母在他們的成長中應(yīng)該注意什么呢?關(guān)注男孩成長的心理學家們把男孩的成長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0~6歲)溫柔幼年
這段時期里雖然父親的角色也很重要,但男孩依賴的主要是媽媽,因為他們需要很多的愛和安全感。
▊發(fā)展特點
男孩還是嬰兒時,他的需求和女孩沒有什么區(qū)別。他需要和一個撫育他的人建立特殊的親密連接,這個撫育者往往是母親,母親提供他最需要的奶水、安撫和擁抱。父親這時候會和孩子玩一些讓他興奮的游戲,比如拋高,舉高,騎肩上等,這些一般是母親不會做的。
隨著孩子的成長,男孩和女孩的區(qū)別會開始慢慢出現(xiàn)。女孩子比男孩更會認臉,觸覺更敏銳。而男孩子生長得更快,從2、3歲開始玩的時候會占用更多空間,喜歡使用物品,喜歡把積木搭高。
▊父母的作用
如果母親是男孩的主要撫育者,他會把母親當作親密關(guān)系和愛的學習榜樣。如果母親溫柔但堅定地設(shè)定規(guī)矩,不是用打罵或羞辱的方式,他會接受這些規(guī)矩而且進步很快。因為他知道媽媽愛他。
如果母親喜歡教他說話,他大腦的語言能力會發(fā)展更快,讓他更愛和人交往。而缺乏與人交往的興趣或交流能力是很多男孩長大后的弱點,母親在男孩幼年期就可以注意這一點。
如果母親經(jīng)常情緒悲傷,對男孩缺乏關(guān)注,男孩的大腦就會發(fā)生改變,變成容易悲傷難過。如果母親總是生氣,打罵他,他會迷惑母親是否愛他,導致缺乏安全感。
母親應(yīng)該接受男孩愛冒險的天性。當男孩捉了一只小蜥蜴或者用泥土堆了一團東西時,母親應(yīng)該感到驕傲和快樂,而不是催他洗手換衣服。父親可以逗他玩,和他假裝摔跤,同時要與妻子一起照顧他。小男孩就會知道:男人可以是讓人激動的、友好的、愛讀書的,也可以分擔家里的家務(wù)和照顧孩子的任務(wù)。
▊需要注意的地方
對于和母親分離,男孩會有更強的焦慮癥,如果感覺被拋棄,他更容易關(guān)閉內(nèi)心,不和外界交流。如果可能,男孩在三歲前,最好由家人照顧。有分離焦慮癥的男孩可能會在幼兒園表現(xiàn)得好動或者有攻擊性,大人們很可能會他貼標簽,說他好動愛打人,而這個標簽可能會一直跟隨他。
如果是由家人照顧或者是在只有幾個孩子的小型家庭式托兒所由有愛心的老師照顧,男孩會適應(yīng)得更好,分離焦慮癥會降低。三歲以下的孩子需要和把他放在心里特殊的位置的人度過幼年期。男孩們最早需要學到得是親密、信任、溫暖、快樂和友善。這些幼年時體驗到的感情會幫助他更平穩(wěn)地度過容易沖動的青春期,平衡他愛冒險和愛競爭的天性。
▊總結(jié)
六歲之前,男孩和女孩沒有根本上的區(qū)別。最好是由母親擔任主要撫育者,父親積極協(xié)助。重要的是有一兩個關(guān)鍵的人愛他,在他的幼年期把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這樣他會一生都有內(nèi)在的安全感,他的大腦會獲得親密交流的技能,喜愛學習和互動。
第二個階段(6-14歲)學習男性的一面
大概在6歲左右,男孩會有一個大的轉(zhuǎn)變,他開始模仿超人、蝙蝠俠等這類的男性英雄的動作,喜歡揮槍舞棒,制造一大堆的噪聲和麻煩,更重要的是他開始很粘父親,如果父親缺位,那么他會粘身邊的其它成年男性,向他學習,模仿他。如果得不到父親的注意和關(guān)懷,很多男孩開始出現(xiàn)行為問題。
▊父母的作用
母親:
雖然男孩開始粘爸爸,但不意味著母親就不重要了。社會對于男性的要求通常是堅毅頑強,其實能夠勇于面對內(nèi)心情感,有溫柔、愛心一面的男性人格更完善,婚姻和人際關(guān)系會更加協(xié)調(diào)。
母親應(yīng)該讓男孩知道她一直會支持他愛他,男孩還可以和母親很親密,保持柔軟的內(nèi)心。有的父親抱怨兒子和媽媽太親了,其實不是妻子做的太多,而是他和兒子的互動太少。如果父親懷著抱怨的態(tài)度或者對兒子期待太高,只會把兒子推得更遠。
如果母親為了讓男孩堅強,突然疏離他。男孩為了壓抑悲傷,會關(guān)閉自己原本和母親相通的一面:愛意和溫柔,因為這些情感不再得到母親的回應(yīng)。這樣的男孩長大后往往人際關(guān)系僵硬,感情單調(diào)。所以母親們,不論你的兒子是五歲還是十五歲,你都可以多多擁抱他。
父親:
雖然6-14歲的男孩依然依戀媽媽,但他的興趣已經(jīng)改變了,他更加專注于男性角色能夠給予他的東西。相比母親,他們更注意父親說的話,更愿意向父親學習。
6-14歲這短短幾年是父親影響兒子的最寶貴的時機,父親這段時間應(yīng)該花更多時間和兒子在一起,如果父親缺位,那么男孩會轉(zhuǎn)向?qū)ふ移渌軌蚪虒哪行?。很可惜在當今的學校里男教師越來越少,很多男孩只能在年長一些的同伴中吸取力量,所以在學校中會有男孩的小團體甚至幫派。沒有年長、值得尊敬的男性的引導,這些同齡人的團體在混亂中探尋方向,接觸如暴力、性早熟、吸煙等不良影響。
父親這時需要真正承擔父親的角色,深入兒子的生活,扶持他的成長,在人際關(guān)系、品格力量、家庭婚姻、價值導向等方面做兒子的模范,成為兒子和成年男性世界之間的橋梁。
下面一些基本的為父之道,可以供工作繁忙的父親一些參考:
▊1、擠出時間
這是做父親最重要的能力。如果你一周工作50-60小時,你很難成為好父親。如果你的兒子在生活中出現(xiàn)了問題,那么是你的責任。父親應(yīng)該拿出時間和兒子玩耍歡笑、教導兒子。
▊2、表達你的感情
男孩子喜歡擁抱、玩耍、摔跤,但父親們也需要通過讀書、講故事、并坐聊天和聽音樂等安靜一點的活動和兒子建立感情聯(lián)系,要真誠的夸贊孩子的聰慧、努力或者創(chuàng)意。有些爸爸害怕這些會讓兒子娘娘腔,但事實恰恰相反,很多同性戀因為缺乏父愛而尋找與其他男性的親密感情。
▊3、放松一點
不要僅僅出于壓力或者責任感去和兒子在一起。享受和兒子在一起的時間,選擇你們兩個人都喜歡的活動,不要把和親子時間變成學習時間。降低對兒子的要求,逐步教會孩子你的技能,和孩子一起體會體育運動、遠足、種植等等活動的快樂。
▊4、也要做嚴父
有些父親喜歡做輕松的慈父,把難做的部分如管教孩子、分擔家務(wù)、監(jiān)督作業(yè)、為孩子做出選擇等交給妻子。有些妻子半開玩笑的說:我有兩個兒子,其中一個是我的丈夫。不要讓你的妻子陷入這樣的境地,不僅僅做孩子的朋友,還要和妻子分擔養(yǎng)育和引導孩子的責任。
▊需要注意的地方
6-14歲的男孩會面臨幼兒期沒有碰過的問題,如霸凌、歧視、同齡人和性信息等,父母必須密切關(guān)注這些問題的表征。比如在學校受到霸凌的男孩會有不想上學、缺乏同學朋友、零花錢丟失等現(xiàn)象。而另一個普遍的問題是男孩在這段時間的心智成熟度比女孩晚半年到一年,很多父母希望孩子能夠盡早入學,好搶先一步,其實這樣做并不利于孩子自信順利的學習和適應(yīng)學校生活。
▊總結(jié)
男孩6-14歲是父親為之奠定男性基礎(chǔ)的寶貴時期,再忙的父親在這幾年也應(yīng)該擠出時間多關(guān)注兒子,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在夏夜散步、和兒子聊聊自己的成長過程、一起打球、拍拍兒子的肩膀告訴他他很棒。這些美好的記憶會滋養(yǎng)男孩,伴隨他的成長。
第三個階段(14歲-成年)后退一步,幫助孩子變成成年人
▊成年的定義
我們通常認為孩子從14歲到成年的過程順理成章的就是好好學習,多發(fā)展課外特長,進入理想的大學,然后找到體面工作。很多人都是這樣過來的,包括我自己。
但直到最近這兩年,在面臨職業(yè)、家庭、環(huán)境的很多變化時,在失敗和嘗試、辛苦和快樂中,我才明白:我以前的自尊、驕傲、對自身身份的確認很大程度來自于我的技能、學位和工作,我的安全感來自于和家人、丈夫的關(guān)系,我對別人的判斷更多基于他的學位和職業(yè),我從未真正關(guān)注過我社會階層之外的人,我也從未真正后悔過自己的過失和給別人帶來的傷害。我才意識到:如果沒有自給自足的心靈,如果愛只保留給自己,如果總是沾沾自喜的點數(shù)一些物質(zhì)的收獲,我離成年還遠。
真正成年的人有自己的原則、有跌倒了爬起來的勇氣、有不役與外物的能力、有對朋友和家人的愛。這樣的成年人能面對家庭的矛盾、處理自身健康的問題、面對經(jīng)濟環(huán)境的改變和職場技能更替的挑戰(zhàn),他對自身的認同、和家人的關(guān)系和幸福感不會因為環(huán)境變化而輕易改變。
所以在孩子14歲到成年的這段時間,我們的目標不應(yīng)該是名牌大學,而是如何培養(yǎng)他成年,我們要做的應(yīng)該與男孩的前面兩個發(fā)展階段相反:繼續(xù)愛他,但要后退一步,讓他接觸外界優(yōu)秀的人,給他更廣闊的視野,給他幫助別人的機會,給他做決定和承擔責任的經(jīng)驗。
▊男孩在此階段的發(fā)展特點
DonandJeanneElium在RaisingASon書中很好的描述了男孩在青春期的特點:
1、思考
男孩在這段時間里發(fā)育的重心其實在于他的頭腦??梢哉f青春期是男孩開始思考的年紀,他開始抽象思維,開始批判、分析自己、他人和他身邊的世界。
青春期的男孩經(jīng)常說這樣的話:“我父母總是說他們支持我,但他們不讓我去探索真正的自我”、“我愛我爸爸,但他說話會有種族歧視”、“我媽媽人很好,但她總是讓別人左右她”等等。
他開始有沉默獨處的時候,用來思考、吸收、理清自己的感受,分析生活中事件的意義。父母們這時要相信自己在他幼年奠定的基礎(chǔ),并信任他。
2、多變
青春期的男孩是多變的,容易情緒化。為了探索自我,他會嘗試不同的行為方式,他可能會一時很自信,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時又憂郁害羞。一會像個學究型,一會像個嬉皮士。
父母們有時會很不喜歡他的一些言行,比如染頭發(fā)、帶耳環(huán)、批判別人等,但只要我們記得一點,就可以平靜的對待他,與他溝通——他的行為不是針對我們的,不是故意讓我們難堪生氣的,他只是在探索自己,去了解這個世界,或者通過一些言行,希望被他的朋友們接納。
3、從否定到肯定
BetweenFormandFreedom一書指出,青春期的發(fā)展有兩個階段,從13歲到16歲左右(大概就是高中階段),男孩子們帶著美好的希冀去探索世界,他們期待發(fā)現(xiàn)真善美,但卻失望地發(fā)現(xiàn)丑陋、不公和人性的缺點,他們幾乎對所有的事情都持否定態(tài)度,他們對事情的批判會毫不留情、犀利準確。但到了青春期的末尾(大概是進入大學后),男孩們從希望破滅到接受現(xiàn)實,希望改變現(xiàn)實中的不公,開始期待新生活。
4、精力旺盛
這段時間里,男孩的荷爾蒙會是幼年期的800倍,身體飛速發(fā)育,很多男孩整天坐立不安,打球跑步等成了他們最喜歡的事情。所有的男孩這時都應(yīng)該有體育活動,父母們應(yīng)該幫助他尋找適合自己的活動。雖然籃球、足球等非常盛行,但不是所有的男孩都喜歡或適合團體運動,內(nèi)向一點的孩子可以練習游泳、自行車、摔跤等個體運動。
▊父母的角色
1、存在的問題
在這個階段,男孩的荷爾蒙和身體發(fā)育推動男孩進入成年人的角色,他們渴求更多精神層面的互動,希望能夠追隨激情和夢想。而我們的教育體制只是給了男孩們更多的課業(yè)。
那些讓父母恐懼的事情比如吸毒、犯罪、醉酒等往往是因為男孩找不到可以追求光榮和實現(xiàn)英雄夢的途徑,他們看著廣漠的社會,找不到可以信仰和跟隨的人。
2、建立溝通的基礎(chǔ)
父母要做的不是關(guān)注于男孩這時讓你煩惱的表面問題,如染發(fā)、肥腿褲等。我們要透過這些表面,去發(fā)現(xiàn)男孩內(nèi)心對獨立人格的追求;在男孩們抱怨的話里,理解他們的正面述求。比如“爸爸,你總是不理解我”,是否意味著他其實需要你的支持和認可?“我恨你!”是否是表達他感到受傷?“我找什么樣的女朋友不關(guān)你的事”是否意味著“我需要隱私,我需要更好的把控我自己的生活”?
3、避免過度關(guān)注
現(xiàn)代父母往往過度關(guān)注孩子的成功,他們?yōu)楹⒆悠刚埌嘿F的私教,送孩子參加各種特長班和比賽,拼命把孩子往名牌大學里推,幫助孩子選擇研究生學院,甚至幫助孩子投遞簡歷。
這種過度關(guān)注的行為不僅限制孩子成為獨立的人,而且人為地把孩子的發(fā)展劃定了一個框框,限制孩子發(fā)展的可能性和孩子的想象力,甚至導致孩子抑郁和焦慮。
4、幫助孩子邁向成年
我們無論怎樣希望孩子避免犯錯誤,或者在他們犯錯的時候把他們扶起來,讓他們重新振作,我們無法替代他們?nèi)ジ惺鼙瘋⑹屯纯?。而不?jīng)過彎路和錯誤,男孩無法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習得勇氣和堅持。我們能做的是為他們提供成長的機會,接受更多優(yōu)秀的成年人的輔導,邁向成年。
家庭可以在男孩一定的年齡,舉行小小的儀式,宣布他將成年,告訴他成年人的責任和對他的期許,討論他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如性、交友問題、飲酒等。
另一重要部分是為他尋找一位或幾位心靈導師,比如一位體育教練、教會的領(lǐng)袖、叔伯等。他們愿意關(guān)注他成長、愿意輔導引領(lǐng)他、給他提出挑戰(zhàn)、關(guān)心他不要犯致命錯誤,找?guī)讉€志同道合的家庭結(jié)成小組,爸爸們或者叔叔們會定期帶男孩們?nèi)ミh足野營,分享成長的經(jīng)驗,討論一些問題,回答男孩們的疑問,每一個男孩都會有一個男人代表他、捍衛(wèi)他、提升他。
▊總結(jié)
在14歲到成年的階段,男孩漸漸脫離家庭,渴望成為更好更獨立的人。我們父母需要把視線超越上大學這個門檻,關(guān)注成年的真正意義,為他尋求可以輔導引領(lǐng)他的優(yōu)秀成年人,給他獨立發(fā)展的空間和經(jīng)驗。
常規(guī)培養(yǎng)|新生如廁常規(guī)如何培養(yǎng),這是我見過最全的內(nèi)容!
小班幼兒剛?cè)雸@,在如廁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那我們應(yīng)該從哪方面下手,以及如何去做呢?
一、如廁環(huán)節(jié)常規(guī)培養(yǎng)
入園第一天
1.認識男女廁所環(huán)境
2.認識男女如廁標記
3.認識便池(坐式、立式、蹲式)
4.了解如廁流程圖
全程關(guān)注幼兒如廁問題
1.運用如廁流程圖的方式,引導幼兒按照圖片順序?qū)W習正確的如廁方法。
2.雙腳站/蹲在貼腳丫的位置上。
3.解釋便池中心的“小靶子”,“看誰瞄得準”。
便后清理
托班:以教師幫助為主
小班:逐步過渡到邊幫邊教,直至自理
指導幼兒學習擦屁股宜從穿衣服少的春夏季節(jié)開始
整理衣褲
托班 - 小班上學期 教師協(xié)助整理衣褲
小班下學期開始 教幼兒將秋衣塞進褲子里
?及時肯定自主塞衣服的行為
便后沖水與洗手
墻面裝飾
1.引導幼兒了解大小便與身體健康的關(guān)系,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大小便
2.如經(jīng)常存在喧嘩、嬉戲、爭搶廁位等問題及危險行為,帶領(lǐng)幼兒討論共同制定如廁常規(guī)、如廁文明公約等規(guī)則,并張貼在廁所內(nèi),用于提示幼兒自覺遵守。
二、教師需要注意的問題
做好如廁的物質(zhì)準備——安全第一
1.地面干燥;空氣清新無異味;便池潔凈;手紙充足大小適宜。
2.隨時留意如廁環(huán)境衛(wèi)生:入園后通風、擦拭、消毒;盥洗后快速清潔;清洗、晾曬尿濕的衣服被褥;離園后徹底消毒;
周五紫外線燈定時消毒。
3.保教人員在最后統(tǒng)一檢查。
4.創(chuàng)設(shè)溫馨環(huán)境,添置適宜設(shè)備,張貼各類標識
? 一起創(chuàng)設(shè)溫馨的如廁環(huán)境
? 根據(jù)幼兒實際需要和實施條件添置?!靶●R桶”“小扶手”
? 如廁步驟圖
? 折疊手紙的方式圖
? 便池旁的小腳印
? 便池中央的小靶心
? 洗手池旁的小標記
? 小水龍頭上方的洗手步驟圖等等
關(guān)注幼兒心理健康
1.平和、接納孩子的“問題”,不責備、耐心主動地幫助。
2.鼓勵幼兒如廁尋求幫助的行為。
3.給予幼兒個別化的幫助:
? 肯定幼兒如廁進步的行為及時給予鼓勵。
教師站位明確
如何教育好獨生子女
現(xiàn)在的孩子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為此也成了家里的重點保護對象.可是當孩子大一點時會發(fā)現(xiàn)過分的保護所帶來的不利.那么,如何教育好獨生子女呢?
1.了解兒童的心理變化.
父母只有正確地了解兒童的心理變化,才能有針對性地按兒童心理變化的特點去教育,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作為家長一定要學習點心理知識,要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細心觀察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有的家長為了教育好孩子,從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就密切配合記錄觀察日記,把孩子的身體和心理變化記錄下來,有時還照相、錄音、錄相。這種做法可以學習。
2.讓孩子多自由活動
,培養(yǎng)獨立性
當孩子會走時,就要開始讓孩子多自行活動,引導與訓練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這是從小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開端。在開始訓練孩子自行活動時,父母可以與孩子共同做某件事,給孩子必要的幫助,逐漸使孩子能夠自己去做。有些父母總是對孩子不放心,孩子能做的事情也不讓孩子做,漸漸養(yǎng)成孩子的畏懼心理和依賴習慣。因此,父母不應(yīng)當過多地限制孩子的活動,有礙孩子獨立性的發(fā)展。心理學研究證明,兒童只有憑借自己的活動去親自進行嘗試,獨立思考,通過直接地接觸世界,才能真正地了解世界,才有益于發(fā)展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與獨立性。
3.加強訓練,防止任性
不少家長說自己的孩子有任性、固執(zhí)的缺點。孩子這些不良的品質(zhì)主要是由于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與父母經(jīng)常滿足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所造成的。有的孩子因某種不合理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就大哭大鬧。家長為此心軟,于是就遷就孩子,滿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這樣就會使孩子逐漸養(yǎng)成任性、好發(fā)脾氣等不良心理品質(zhì)。所以,只要家長教育得當,不斷加強訓練,就能避免和克服孩子任性等不良品質(zhì)。
有一位母親談她對獨生子女的教育體會時說,有一次,她的孩子拿了粉筆要在鏡子上畫畫,她對孩子說鏡子上不能畫畫,話還沒有完,孩子就哭起來。對此她早有心理準備。于是就對孩子說,在鏡上畫畫會弄臟鏡子的,好孩子要愛惜鏡子,不能畫,再哭也沒用。說完就去做別的事情,不去理會他。以前孩子從未聽見媽媽說過“不可以”,也從未見過媽媽不理他,于是便大哭大鬧,跑到媽媽面前,又打又踢,甚至躺倒在地打滾。媽媽見到這種情景,有些心軟,想順從他,但一想溺愛孩子可能產(chǎn)生的可怕后果,就說你不講道理就哭個夠吧,爸爸媽媽都不喜歡你。孩子繼續(xù)哭鬧,媽媽仍不理睬。孩子的哭聲逐漸小了,一會就停止了。他第一次體會到媽媽不理他的痛苦,第一次體會到無理哭鬧得不到同情,達不到不合理要求的滿足,于是他自己站起來,去找媽媽。媽媽看孩子不再鬧了,于是就讓孩子和她一起干事,孩子很高興地干起來。晚上,媽媽又給孩子講應(yīng)該如何做個好孩子,并且給孩子以鼓勵,孩子從鼓勵體驗到做好孩子的快樂。這個例子說明,只要加強訓練,方法得當,孩子的任性、固執(zhí)、好發(fā)脾氣等不良心理品質(zhì)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4.防止溺愛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然而愛不等于溺愛。有的父母省吃儉用,一切以孩子為中心,一切按孩子的意愿辦,一切聽孩子指揮。犧牲一切為孩子,導致嬌縱、溺愛,實在貽害無窮。蘇聯(lián)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指出:“那些衣裳襤褸,鞋襪不整,自己舍不得看戲,一味抱著慈悲心腸為兒女犧牲一切的父母,可以算得上最壞的教育家?!薄叭藗儠r常說,我是母親,我是父親,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就是父母送給兒童的最可怕的禮物。
5.多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獨生子女在家庭中沒有兄弟姐妹。
如何讓孩子心甘情愿的寫作業(yè),這是我見過的最好做法
你是怎么提醒你的孩子完成作業(yè)的?“好了,吃完飯了,趕緊去寫作業(yè)去吧?!薄罢J真寫,好好寫......”“寫不完今天就別吃飯?!币苍S這時候,聽話一點的孩子可能會自覺跑到書桌上認真完成作業(yè);不自覺的孩子也許會磨蹭一下,直到在你的嚴厲警告下,不情愿地走到書桌前,邊磨蹭邊寫作業(yè)。在你的一聲聲:“快點寫,怎么還沒寫完?不要磨蹭……”的催促中,艱難地完成作業(yè)。
為什么大多數(shù)孩子會排斥寫作業(yè)?除了做作業(yè)真的是一件費力又費腦的苦差事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當你用上面的語言和孩子溝通時,他大腦接收到的信息其實是:被命令、被控制。當大腦接收到的信息是“命令”或“控制”的時候,大腦首先輸出的信息其實是“拒絕”,而不是“行動”。所以說,當你命令孩子寫作業(yè)時,他已經(jīng)本能在抵抗了。當一個人發(fā)自本能地去抗拒一件事情的時候,取得良好結(jié)果的幾率也就微乎其微。很多老師、家長在和孩子說話時,總是習慣性地命令、要求,掛在嘴邊的總是這幾句,“你該做什么?你不該做什么?你在這個時候要學什么?你該怎么聽話……”從來沒有問過孩子,“你要不要做什么?你想做什么,接下來,你該怎么做……”這就難怪很多孩子做起事情來特別被動,完全沒有主動參與的意識與積極性。
參與感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大多數(shù)人不管是在工作或者學習中,往往都不太喜歡發(fā)號施令的人,因為那意味著你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只有當你真正意識到自己是團隊一份子的時候,你才會真心去為你的團隊努力,這個團隊可以是你的家庭、你的工作小組……對孩子來說,應(yīng)該是能讓其參與學習任務(wù)的任何團體。換句話說他們讓你有歸屬感,你對他們有參與感。就拿做作業(yè)來說,如果你只是每天讓你的孩子去完成作業(yè)。那么對他而言,他只是在完成老師的要求而已,事實上,這個時候,孩子往往呈現(xiàn)的是一種置身事外的態(tài)度。只有當他從心底認同自己是完成作業(yè)這項任務(wù)的一份子,并且是最重要的主體時,他的大腦才會輸出積極主動的信號。換句話說,只有這樣,他才會有意識去主動完成作業(yè)。
怎樣做才能讓孩子對作業(yè)有參與感?下面幾種方法可以作為參考:
1.溝通時,盡量把肯定句換成疑問句比如:“吃完飯了,趕緊去寫作業(yè)。”換成“我們現(xiàn)在吃完飯了,接下來該做什么?”“先去寫語文,寫完語文再寫數(shù)學?!睋Q成:“你想先寫什么?”“快點寫啊,別磨蹭?!薄ⅰ罢J真點啊?!睋Q成“寫作業(yè)的時候要注意什么?”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由被動接受轉(zhuǎn)換成主動思考。
2.給予孩子充分思考以上問題的時間,并耐心地等待孩子的回答將簡單的一句話分成三五句來講,這樣轉(zhuǎn)換說話方式,一開始,你可能會覺得很累,可能會認為等待孩子自己回答比你直接告訴他答案要節(jié)省時間。但是,對于孩子來說,經(jīng)過自己思考,從嘴巴里說出來的話,要比聽到的話有用的多。還結(jié)合自身來說,“你要努力”和“我一定要努力!”哪個更能激勵你?對孩子來說,亦是如此。
3.和孩子共同制定學習計劃選擇一個寬裕的時間,和孩子一起溝通,制定一份學習計劃。對于計劃的每一部分,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認真聆聽孩子這樣制定的原因。如果孩子有好的想法,一定不要吝嗇你的鼓勵!制定計劃算是前期統(tǒng)籌的過程,這個過程相當于自我意識的激發(fā)和參與感的培養(yǎng)。
4.讓孩子自己制定目標和獎懲規(guī)則讓孩子自己制定目標的好處是,孩子會更有參與感,而且當他們完成任務(wù)時,他們會更有成就感。目標的制定可以從短期目標開始,比如認真完成作業(yè)、不磨蹭、作業(yè)正確率高等等;也可以從中期目標開始,比如期中考試成績、一個月內(nèi)做作業(yè)的認真度;也可以從長期目標開始,比如學期末的進步、成績等等。不管孩子制定什么目標,充分尊重并幫助他執(zhí)行即可。自己制定獎懲規(guī)則不僅有利于孩子培養(yǎng)參與意識,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
5.做溫和堅定的執(zhí)行者家長要根據(jù)孩子自己的獎懲規(guī)則,嚴格執(zhí)行。當孩子進步時,不要吝嗇給他的鼓勵。當他沒有完成目標,需要承擔的責任也絕不能姑息。當然,以上方法并不只是針對做作業(yè)這一件事,任何需要孩子完成的任務(wù)和目標,都可以嘗試。記住,想讓孩子獨立、自覺地完成某件事,建立參與感永遠是成功的第一步。所謂“萬事開頭難”,也許一開始實施起來會有點困難,但當孩子習慣這樣一種思考模式,并且擁有這種參與意識,我相信,他會對學習、做作業(yè)、考試等任務(wù)由之前的排斥態(tài)度轉(zhuǎn)變?yōu)橹鲃訁⑴c的態(tài)度,這時候一定會帶來不小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