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媽媽,請不要吼我。我怕”

發(fā)布時間:2021-08-12 幼兒活動方案我的媽媽 幼兒園我的好媽媽說課稿 幼兒園我的媽媽說課稿

我曾經(jīng)認為,對于兒子,我足夠耐心、溫柔。直到昨晚,兒子的一句話,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態(tài)度。

快十點了,三歲的兒子各種磨嘰,拒絕去刷牙。我壓住心里的火,強做冷靜,提高調(diào)門,一字一頓對著兒子說:“如果不刷牙,就別上床睡覺!”

小家伙瞬間安靜了,然后盯著我的眼睛,怯怯地說:“媽媽,別大聲說話,我怕!”

很明顯,兒子聽出了我說話的強硬語氣和強壓的怒氣。

我一下呆住了,問他,媽媽大聲說話,是不是讓你不舒服,甚至有點害怕?

他說,是呀,昨天你們也這樣,爸爸把臥室門關(guān)上,不刷牙就不讓我進;媽媽也大聲說我。

父母無意的言行,原來已經(jīng)傷到孩子的心了。我不禁一驚?;叵胫?,我似乎多次利用大聲“下達命令”的方式,強迫他遵守規(guī)矩和習慣。

有時,他會認真地看著我,聽我說話。然后使勁點點頭,并“嗯嗯”地答應著;有時,跑過來,抱住我的脖子,甜甜地叫聲媽媽;有時,他一邊豎起右手食指,放在嘴邊,做出噓聲狀,一邊夸張地壓低嗓音,小聲而輕柔地重復我的話語。

當時,我還納悶,這孩子干啥呢?,F(xiàn)在想來,估計是有意強調(diào),媽媽也用這種輕柔的語氣和我說話吧,別那么大嗓門。

其實,大多時候,看到他這種表現(xiàn),我的氣也就消了一半。如此看來,孩子的這一舉動,似乎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熄滅了父母的怒火。

可是,他當時的內(nèi)心一定是有些害怕甚至恐懼的。

想到這里,我有點懊悔,怎么那么粗心呢,我是他的天,我那么吼他,會否讓他有種天塌的恐懼;有點感動,小家伙還是那么愛我,雖然我的言行讓他小受傷;有點欣慰,眼前的這個小人兒長大了,知道說出自己的想法了。

我一向主張,通過溫柔而堅定的方式為孩子建立規(guī)矩和邊界,事實上,往往堅定有余,溫柔不足。?有時,還會帶些情緒,似乎成了呵斥。

為什么不能帶情緒為孩子立規(guī)矩呢?

首先,沒效果。儒家有一句話,“勢服人,心不然”。你的嚴厲甚至呵斥,一時震懾住孩子,強迫他遵守了規(guī)矩。但一旦有了自由,他立馬恢復“原形”。就像一個拉緊的皮筋,一松手,就收回去了。如果,你不希望一直用這種強壓的方式,讓孩子被動遵守規(guī)矩,那么,還是不要用呵斥、懲罰和打罵的方式。

其次,有創(chuàng)傷。呵斥和打罵環(huán)境下的孩子,容易養(yǎng)成討好或叛逆的氣質(zhì)。有的孩子靈活些,為免于被呵斥和打罵,他會生活得小心翼翼,習慣看人臉色行事,不利于獨立人格的形成。有的孩子則格外皮實,你說你的,我做我的,挨打也不怕,甚至為了吸引你的注意,或者為了氣你,偏要和你對著干。

未來的社會,是一個相對民主公平的社會。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具有獨立人格、不卑不亢、富有平等意識的人,那么就要首先在家為他營造這樣的氛圍,而不是靠“暴力”以及成人的氣勢壓制他。

可是,規(guī)矩還是要有。如何做?很簡單,努力做到溫和而堅定。

不過,熊孩子確實很氣人呢。溫和?媽媽做不到呀!那是因為,我們沒有看到孩子行為背后的真實原因和訴求,武斷認為孩子無理取鬧。孩子并非不可理喻,他們往往比成人想象得明事理。

以我兒子為例,不想刷牙可能是覺得這讓他不舒適,或者不夠有趣。大人對于枯燥或不適的事情也會拖延或者逃避,這樣想,我就不那么生氣了。

找到原因,對癥下藥。賦予枯燥的事情以趣味。我和兒子說“你牙齒上住著哈克和迪克呢,咱們把他送到地中海吧”(繪本《牙齒大街的新鮮事》的情節(jié),兒子很熟悉)。于是,兒子很配合地去刷牙了。

當然,如果能以這種靈活輕柔的方式,讓孩子遵守了規(guī)矩,固然好。不過,有時,真的需要父母“堅定”。比如,我兒子有陣子飯前不洗手。后來,只要看他不洗手,我就把他抱離餐桌,當然是不帶情緒哈。他跑過來,我再抱離。慢慢地,他就知道不洗手吃不到飯,也就習慣洗手了。

說了這么多,其實溫和而堅定就是非暴力溝通。這原則適用于成人世界,也適用于親子教育。感謝兒子的到來,讓我不斷學習和成長。未來路途仍遠,請多多關(guān)照,我的寶貝。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我怕爸爸媽媽丟了


我怕爸爸媽媽丟了

第二周1天(9月7日)主題:“我怕爸爸媽媽丟了”

鬧鐘響了,媽媽讓我起床上學了。今天要正常上學了,媽媽昨天晚上就跟我說好了。

但是從睜開眼睛的那一刻,我就開始對媽媽說"我不想上幼兒園"。

媽媽問:“為什么不想上幼兒圓?”

我說:“我怕爸爸媽媽丟了?!?/p>

媽媽說:“不會的,放學了,爸爸接寶寶,媽媽下班會早點回家與媽媽玩的?!?/p>

但是我還是不愿意去,賴在床上不愿意起來,媽媽強行把我抱起來,準備穿鞋出門了,我就放聲大哭,不愿意穿鞋。我努力的扒媽媽手讓我下來,但是媽媽很堅持,還是把我抱出門了;我一路下樓,一路哭著求媽媽說,”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

媽媽說:”“寶寶長大了就要去幼兒園,就象媽媽要上班一樣,每個人都要工作的哦?!?/p>

”媽媽,我還是不想上幼兒園。“

“那你告訴媽媽,什么原因吧?”

我說:“我怕爸爸媽媽丟了?!?/p>

"爸爸媽媽丟不了,晚上你就可以看到爸爸媽媽了。"

說著說著,就來到園門口了,老師來迎接了,但是我緊緊抱著媽媽的脖子,不肯放手。

老師只好無奈對媽媽說,你送她進去吧。整個房間,哭聲震天,比上周還厲害。媽媽把我放到一個小椅子上,開始幫我穿鞋,生活老師過來幫忙,讓媽媽離開,我看著媽媽跟我揮揮手就走了,我又放聲大哭起來。

媽媽在回家的路上,遇到隔壁的阿姨,今天他的兒子也是這種情況,這些小朋友好像約好似的。這種情況讓媽媽擔心了很久。

下午爺爺接的時候老師反饋,早上哭了挺長時間的,中午睡覺前也哭,飯也不好好吃,而且我在吃午點的時候,居然把“巴巴”拉在褲子里,等拉出來才跟老師說,這種情況是很久很久沒有發(fā)生過了。唉。

老師還反映,中午想回家,就跟老師嘮嘮叨叨說,要回家,否則爸爸媽媽丟了。

晚上我的情緒還算好,媽媽問我為什么拉“巴巴”前不告訴老師,我說“忘記了”。

媽媽跟我講了一個湯姆小兔子上幼兒園的故事,湯姆也是第一天去幼兒園,湯姆跟媽媽分手的時候也是不舍得,但是湯姆的媽媽送了一個手絹給他,如果想媽媽可以看看手絹,而且湯姆還把手絹送給其他小朋友擦眼淚哩。對幼兒園有點陌生,有點擔心和不安,但是也認識了新的朋友,與新朋友一起開心的玩,越好明天還一起去幼兒園。

媽媽說,“明天媽媽也送給手絹給你去幼兒園好不好?”

我說:“好?!?/p>

媽媽拿出一個紅色的手絹給我,我說,“再拿一個”。

媽媽奇怪,為什么要再拿一個呢?

“我自己一個,博文一個。”這樣啊。

媽媽拿出兩個手絹讓我自己放到書包里,準備明天帶去幼兒園。

講完故事,我們就睡覺了。

媽媽希望明天我會象小兔子一樣,能夠很快的適應幼兒園,認識多點朋友,開開心心的度過快樂的一天。

不陪娃寫作業(yè) 不做“獅吼”媽媽


最近經(jīng)常在朋友圈里看到吐槽陪寫作業(yè)的家長,要么氣得大吼,要么氣得吐血。我經(jīng)常勸他們:“不要陪寫作業(yè),那是娃自己的事?!?/p>

記得我小時候沒有因為寫作業(yè)被吼過,我爸回家只要看見我們兄妹三人看電視,第一句話就是:“作業(yè)寫完了嗎?”我們說沒有,老爸就會直奔電視,先關(guān)電視、再拔下電源,然后瀟灑地轉(zhuǎn)身就走,我們?nèi)酥缓没伊锪锏馗髯员蓟貢狼啊?/p>

為什么現(xiàn)在的家長一定要自尋煩惱呢?寫作業(yè)明明就是孩子的事情。當然,我女兒也有犯脾氣、寫累了不愿意寫的時候,我一般都讓她去洗一盆自己的衣服,或者刷一池子臟碗,這樣她既休息了大腦又體驗到了生活的不易。比較一下,寫作業(yè)還真是最輕松的事,然后她心甘情愿地把作業(yè)寫完了。

女兒剛上一年級時,學校讓做手抄報,但我不會畫畫,孩子只能自己動手,不過我可以在畫作完成之后給她題幾個字,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慢慢地孩子大了,寫字好看了,她就不讓我?guī)兔︻}字了。當娃自己獨立完成的作品被老師表揚時,她可有成就感了。

二年級時,學校布置了網(wǎng)上英語作業(yè),為了得到“你真棒”、得高分、多得學豆,我比孩子還緊張。她一做英語作業(yè)我就過去盯著,一看讀音沒得優(yōu),就要求她重讀。怕她錄不好音,非要幫她拿著手機。經(jīng)常是孩子讀著讀著我發(fā)火了,或者是一遍遍讓孩子重讀她不耐煩了,或者是倆人戰(zhàn)斗半天結(jié)果只得“一般般”的評價。孩子后來不客氣地對我說:“媽,我做英語作業(yè)時您別過來了!我自己能做,您在旁邊我受影響,反而得不了高分?!焙冒?,英語我也放手了,輕松自在。后來,放寒假讓閨女去學了自然拼讀,從此英語作業(yè)我再也沒管過。

不過,在怎樣不陪孩子寫數(shù)學、語文作業(yè)這件事上,我還是花了不少心思。

首先是裝傻,我發(fā)現(xiàn)閨女做數(shù)學題時不愿驗算、不愿思考應用題,老想依賴我,于是,我告訴她我是學文科的,所以數(shù)學題不見得都能做對。有時候我刻意當著她的面打電話向別人請教她作業(yè)中的數(shù)學題;有時候我故意把題教錯,第二天她去學校跟老師一對答案,就開始相信我可能真不會。孩子老出錯的題型我找來題給她做,她做完了可以自己拿紅筆判分,這點她可樂意了。她一般都會標上錯題的錯因:是粗心,還是不會。這樣一來她做題的興趣可濃了,我也省去了跟她不必要的紛爭。數(shù)學作業(yè)方面的放手我用了半年左右的時間,現(xiàn)在四年級的娃自己做起作業(yè)來已經(jīng)得心應手了。

還有一招:讓自己忙起來。孩子做作業(yè)時我一般都選擇做飯或者自己也寫點東西,這樣她即使問我點什么我也沒時間幫她。有一次閨女又問我:“媽媽,阻攔的攔怎么寫?”我說:“哎呀!這字我還真不會寫!我這會兒也挺忙的,你查字典吧?!边^了不到一分鐘,我就聽她自言自語:“還北師大的呢,這么簡單都不會寫!”

關(guān)于不陪寫作業(yè),我還想了其他招,比如孩子寫作文時我跟她說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等改好了再查字典。好家伙,一篇400多字的作文,她恨不得有50個字寫拼音,查字典得半天功夫,每次都喊我?guī)兔?。我可不能慣她,于是把手機給她:“可以用手機查,打詞組就行,又快又好?!?/p>

最不好甩手的是學校布置的聽寫作業(yè)。英語還行,我讓她先把中文意思寫在聽寫本上,然后自己開始默寫英文。語文的聽寫比較麻煩,不得已幫她報字詞,但我盡量坐得比她低,最好看不見她的字、看不見她的坐姿和手型,聽寫完了讓她自己判對錯,錯的字詞自己抄一行,這樣我可以不跟她較勁,她又有興趣。

我最近開始琢磨一種新的語文聽寫方式:讓娃自己先讀一遍要聽寫的字詞,自己錄音,然后聽寫的時候放錄音就行了。因為閨女老嫌我這個南方媽媽讀音不標準。

周末的時候我們這樣安排:閨女早餐前讀英語,我做早餐;早餐后閨女寫作業(yè)、彈琴,我洗衣服、收拾下午出去玩的東西;爸爸洗碗、掃地。晚上回到家,爸爸做晚餐、閨女寫游記、我擦家具。我們各負其責,沒有時間指導,也沒有時間嘮叨,更沒時間吼孩子,大家各得其所,心情愉悅。

家庭作業(yè)是娃自己該完成的事,做不好老師自然會說她,錯題老師自然會讓她改,我為什么要陪她寫,何必自討沒趣。為寫作業(yè)去吼娃,她委屈反感,大人生氣傷身,不值得也沒必要。不做“獅吼”媽媽,從不陪娃寫作業(yè)開始。

爸媽,請不要再在我面前玩手機!


有一種病叫“離不開手機綜合癥”。病癥如下:離不開手機,離不開網(wǎng),或出沒到一個無信號區(qū)域,就整個人不好了,心里七上八下,沒著沒落……但是作為家長的你到底知不知道,總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對孩子的傷害究竟有多大?從下面分享的這個小故事里尋找答案吧!

▊我和女兒起了沖突

忙碌了一天,下班剛回到家,就接到了女兒的班主任文老師打來的投訴電話:“思思很不像話,上課讓她起來回答問題,她就當沒聽見。問她原因,她也愛理不理的?!?/p>

女兒向來是個很有禮貌的孩子,這一點也不像她能做出來的事。我疑惑地望向她,從她臉上看不出任何端倪。我只好向老師道歉:“文老師,我這一時也搞不清楚狀況。我先和她好好談談,好嗎?”

接完電話之后,我忍不住問女兒:“老師說的是怎么回事?”我試圖理解女兒的行為,“是不是有什么誤會?媽媽知道你不是不懂禮貌的孩子。”女兒抬起小腦袋,瞅了我一眼,沒有吱聲。

“媽媽只要一個解釋,又不是要怪你?!迸畠阂廊怀聊?。我嘆口氣道:“那你先想想?!?/p>

直到吃完晚飯,女兒仍然沒有想和我說的意思,跑到電視機前看動畫片了。我在她旁邊坐下來,陪她看了一會兒,等動畫片放完我耐著性子問:“可以和媽媽聊聊嗎?”女兒嗯了一聲,聚精會神地盯著電視的廣告。

“今天為什么不理睬老師呢?”我盡可能讓聲音聽起來溫和些,“是心情不好嗎?”

“嗯?!迸畠郝唤?jīng)心地回答,眼睛依然盯著電視。

被人忽視的感覺讓我非常難受。一直以來,我盡量平等地和女兒對話。女兒曾開心地告訴我,小伙伴們都羨慕她有個通情達理的好媽媽。而這次,我只需要一個理由,她卻視若無睹,當我的話是空氣,難道我平時太過于和藹,反而喪失了家長的威嚴?

一股火從心中騰地燒起來,我轟地站起身,一把奪過她手里的遙控器,啪地關(guān)上了電視,居高臨下地對著女兒吼道:“你是怎么回事!”

女兒嚇了一跳,目瞪口呆地看著我,眼里閃過一絲驚恐和受傷。我心一疼,但依然保持著大人的威嚴,下命令:“馬上回你的房間里去,想清楚你到底要干嘛!”她從沙發(fā)上彈起來,身影消失在門后,馬尾辮一甩一甩的,全是傷心。

我沮喪地坐在沙發(fā)上,一直沒說話的老公走過來,拍拍我的肩膀:“冷靜點,你最了解女兒,應該相信她!”

是啊,我最了解女兒,她并不是冷漠的孩子,一定事出有因。我站起來,深呼吸,冷靜下來后寫了一張紙條:“寶貝,你不理媽媽,媽媽很傷心!之前沖你發(fā)火了,對不起,希望你原諒我。”我敲了敲門,然后把紙條從門縫塞了進去。

▊事情的真正原因

兩分鐘以后,門開了,女兒站在門口,眼淚在眼眶里打轉(zhuǎn)??吹轿遥⒖虛溥^來,抱著我大哭起來。一邊哭,一邊抽抽噎噎地告訴我事情的原因。原來,今天一起床,女兒就決定做一個實驗—一誰的話也不理。

我一邊輕拍她的背,一邊不解地問:“為什么要做這樣一個實驗?”女兒從我懷里抬起頭,看了我一眼:“媽媽,我不理你的時候,你是不是很不開心?”

我點點頭,女兒又問:“我看電視的時候,不認真和你說話,你是不是也很不開心?”

“是的,媽媽感覺非常難受?!?/p>

女兒小聲地埋怨說:“我也經(jīng)常不開心!媽媽,你總加班,沒時間陪我玩?!蔽覈@口氣道:“媽媽最近太忙了,但媽媽周末帶你去公園玩了??!”

女兒眼里噙著淚花,揚起的小臉上滿是委屈:“你沒有陪我玩,玩滑梯的時候,蕩秋千的時候,你都在一邊玩手機!”

女兒的話如霹靂劃過我的心田?,F(xiàn)在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我也愛機成癮,機不離手。很多次帶女兒出去玩的時候,等得無聊,就拿出手機刷微信,發(fā)信息。不知怎的,想起女兒四五歲的時候,我?guī)ス珗@玩耍。她和別的小朋友玩得正開心,一次次大聲笑著向我奔過來,陽光下汗水晶瑩剔透,滿眼都是興奮,上揚的嘴角全是快樂,跑到我面前對我傻樂。直到我微笑著對她點點頭,她才又像快樂的兔子一樣蹦開了。

我的眼淚瞬間奪眶而出,緊緊地把女兒摟在懷里。孩子是那么愛媽媽,渴望媽媽的隨時回應,快樂玩耍時也期待和媽媽分享。后來,女兒大了,我以為她不需要了。也許,女兒已經(jīng)很多次向我投來期待的眼光,但都被我忽略掉了。

我忽然明白了:“你做這個不理睬人的實驗,是想讓我也嘗嘗被忽視的滋味,對嗎?”女兒點點頭,怯怯地看著我。我忍不住笑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方法的確讓我感受深刻。

我拉著女兒的手,彎下腰,平視她的眼睛,真誠地道歉:“媽媽玩手機是不對。你能想出這個方法說明你很會思考.也很有自己的主見。你讓媽媽看到了自己的缺點。但是,下一次,你可以直接和媽媽溝通,別采取這樣極端的辦法,好嗎?”

女兒重重地點頭:“明天我就去向老師道歉!”

那個懂禮貌的女兒又回來了,我決定,陪女兒玩的時候關(guān)掉手機,享受高質(zhì)量的親子時光。

▊家長是什么?一種稱呼?一種天生的權(quán)力?是的,但......家長更是一種職業(yè)!

你以為在陪孩子,孩子卻發(fā)現(xiàn)手機搶了他們的爸爸媽媽!

別以為你一邊看手機,一邊坐在孩子邊上就是陪孩子了。

也不要以為你開著電腦玩著,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

陪孩子耽誤了你的時間,你卻耽誤了孩子一生。

美國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20%取決于后天努力,80%取決于父親教導。

作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同樣一句肯定的話,如果由爸爸說出來,對孩子的影響力會是媽媽的50倍。

媽媽對孩子的影響是孩子能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人;而爸爸則是塑造孩子對人生的看法;關(guān)系到人格的形成。

家庭教育中,父親和母親誰更重要?答案是都很重要。一個人和母親的關(guān)系是否和諧,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婚姻是否幸福;和父親的關(guān)系是否和諧,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事業(yè)是否有成就。

▊每天給孩子15分鐘,你都做不到?

和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guān)系,需要每天一點一滴的積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高品質(zhì)關(guān)系的建立,需要每天專注的陪伴孩子15分鐘。所謂高品質(zhì)的陪伴,就是在陪伴孩子的時候,父親或母親是全心全意的和孩子一起互動,心無旁騖沒有跑神,沒有想著工作,沒有想著壓力;固然這些都存在。

▊陪伴:尋找一起做的事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讀書講故事;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游戲或打球;

可以是一起聽段音樂唱唱歌;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坐在沙灘上聽海浪的聲音,講解大自然的知識。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爬山、一起坐在地上研究自然,觀察小動物、小花兒、小草樹木。

▊陪伴:傾聽+身體接觸

接觸可以是不加評判、沒有指責、沒有輕視、沒有打擊、沒有打斷。只是很單純、很欣賞、很專注、很幸福的,靜靜聆地聽孩子訴說。

在聆聽的過程中,父母可以有的是:嗯、哦、哇、是哦、然后呢?還有呢?接下來呢?等回應。在陪伴的過程中,盡可能多一些身體上的接觸: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頭,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手里,擁抱孩子等等。

還有,很欣賞的眼神也很重要。方法還有很多,而最關(guān)鍵的就是:在那個片刻為人父母的你是否是——全身心的同在。

▊無論你是否相信,家長是最需要訓練卻最缺乏訓練

家長這種“職業(yè)”的特點是:最需要訓練卻最缺乏訓練!也許你事業(yè)有成,但育兒網(wǎng)事業(yè)的成功彌補不了家庭教育的失敗。無論兒女,孩子不是母親一個人的,孩子的成長教育,你只有一次機會,千萬不要錯過!

▊手機可以50年如一日陪你,和孩子和親昵時光卻會一去不復返

送給父母的話:請把手機放一邊,如果我們現(xiàn)在30歲,如果我們一直到80歲,我們還有50年的時間可以和手機在一起;只要我們拿起它,它隨時在我們身邊;聽我們召喚.....

如果我們的寶寶長大了,如果他們長到10歲、12歲、16歲,家庭教育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就會漸漸地越來越需要自己的空間;他們不再咿咿呀呀地“糾纏你”;不再會“無理取鬧”地讓你陪他;不再會像小寶寶一樣扎到你懷里撒嬌;不再會拉你在床頭,不再會像兒時一樣央求你講個故事陪她入眠;你會發(fā)現(xiàn):在孩子身上,很多和你最親昵的時光,一旦錯過了,就再也不回來......

所以,那些——陪伴手機多于陪伴寶寶的父母們:請把手機放在一邊,用更多的時間,擁你們的寶貝入懷;慢慢地體味,真正擁有寶寶的這些年吧。

“媽媽,我不想去上學”,你要如何回答?


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fā)脾氣、刻意感動。

1

早晨田小乖小朋友一睜眼就問我:“媽媽,我能看兩集汪汪隊嗎?”

“不可以,今天要上去幼兒園?!?/p>

“我還沒睡醒呢,我要再睡一會兒?!币宦犚蠈W,立刻又爬進了被窩。

前幾日他因消化不良腹瀉,只能吃好消化的稀飯。每頓飯必哭,一直嚷著要吃肉,甚至試圖直接從我手里搶走我正啃著的雞翅,當然,沒有成功。

為了讓他能吃些他口中“沒有味道”的稀飯,我妥協(xié)讓他邊看汪汪隊邊吃稀飯。

導致現(xiàn)在大早上一睜眼就想看動畫片。熊孩子果真是沒有邊界的父母慣出來的。我深為自己輕易妥協(xié)而自責,罰自己少吃個雞翅。

正面管教的精髓就是和善與堅定并行。到了時間,就要去學校,這一次我要堅定到底。

將他從被窩里抱出來,給他穿衣服。

他依然不情愿,“為什么要上學呢?”

這個問題他問過一百次,我也回答過一百次。當然最終要的是先要共情。

我柔聲問:“寶貝,你不想上學嗎?”

“上學沒有好朋友。不好玩?!?/p>

“你覺得上學不好玩?”

“嗯,家里才好玩,我想跟你一起玩?!?/p>

“哦,這樣啊?!?/p>

“我們一路玩,一路走去好不好?!?/p>

“好啊!”我欣然同意。耶,這就是我要的效果。

2

在讀《P.E.T父母效能訓練》這本書之前,碰到老大或老二這樣說,我都會吧啦吧啦開始講道理:“上學可以學知識,每個孩子都要上學……”之類。

甚至還可以再煽情一點,說下山里的孩子為了上學要走要多山路,爬過危險的吊橋,頂著一頭霜花,但是再多困難都阻止不了他們上學的腳步?!?/p>

問題是,往往我已經(jīng)感動的要眼淚嘩啦嘩啦了,聽的人不為所動。

思想家盧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fā)脾氣、刻意感動。

事實證明,他果然是大思想家。這三招我一一在孩子們身上用過了,確如他所說,沒什么卵用。

姐姐田小歪有次抱怨英語的固定搭配短語總是記不住,作為一個英語是自己短板的陪讀媽媽,在那一刻還是忍不住沖上前去,跟她講當年我耳聞里的班里英語學霸們所用的學習方法?!白x,反復讀,直到背過?!?/p>

然后開始滔滔不絕講學習英語的重要性?!皩W好了英語,你可以接觸更廣闊的世界,擁有更多的機會……”比英語培訓班的老師宣傳的還賣力。

最終的結(jié)果是,她趴在桌子上哭起來。

3

接納,就像土壤,它能夠使孩子發(fā)展并實現(xiàn)自己的潛能。

因為對孩子來說,接納就等于被愛。

很多父母都有一種困惑,為什么孩子越來越少跟我們談心了。很多時候,關(guān)上溝通之門的那個人,其實是我們自己。

當孩子跟你說,“媽媽,我不想寫作業(yè)了?!蹦銜趺椿卮鹉兀?/p>

A:“不想寫作業(yè),你還想干啥,上天啊。”

B:“怎么可以有這種可怕的想法啊,你是一個學生,一定要好好寫作業(yè)啊,寫作業(yè)就是對所學知識的一種檢測啊,你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不足,才可以查缺補漏啊?!?/p>

C:“哦,親愛的寶貝,你知道你這樣說媽媽有多傷心嗎?你知道媽媽有多愛你嗎?媽媽希望你有一個好的前程,有好的生活。你不寫作業(yè),不學習,媽媽會傷心死的?!?/p>

對號入座。請問你是哪一種?

作為一個倆娃的媽,被鍛煉成資深戲精的我,三招都用過。一一幫你們檢驗過了,都是關(guān)上溝通之門的好方法。

你可以回想一下,如果你跟老公說;“我不想帶娃了。”你老公什么樣的回應會惹毛你呢?

A:“不想帶娃,你還想干啥,上天啊。”

B:“怎么可以有這種可怕的想法啊,你是一個媽媽,一定要好好帶娃啊,帶娃就是你最重要的事業(yè)啊,衡量一個好媽媽的標準就是看娃帶的好壞。”

C:“哦,親愛的寶貝,你知道你這樣說老公有多傷心嗎?你知道我有多愛你嗎?我希望你是一個好妻子,好媽媽,你這樣說我會傷心死的?!?/p>

估計,哪個老公這樣說,等來的將是一場腥風血雨吧。

“老娘需要的是認可?!碑攱尩难鎏扉L嘯。是,每一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辛勞被認可,自己的情緒被接納。孩子也一樣,其實,每個人都一樣。我們都需要被接納,被認可。

對方積極地傾聽,是對我們認可的一種好的方式。

4

正確的傾聽方式是怎樣的呢?我們來示范下。

你不想寫作業(yè)?(對孩子的話進行編碼,了解孩子想要表達的意思,反饋給孩子,來驗證自己理解的是否正確。注意,考驗你演技的時候到了??刂票砬?,沉穩(wěn),平靜,表現(xiàn)地一定要淡定自然。然后等著孩子怎么說。)

比如她說“寫作業(yè)太煩了,太多了,寫不完?!币廊豢梢灾貜退脑?。“你覺得作業(yè)太多了?!?/p>

不想重復的時候也可以用,“哦,這樣啊。/確實。……等等表示肯定的詞語。先肯定孩子的情緒。鼓勵孩子繼續(xù)說下去,在傾訴的過程匯總,孩子會慢慢說出問題的核心。

當人們受到鼓勵,敞開胸懷說出困擾他們的情緒時,這種情緒才能得到釋放。

千萬記得,無論孩子說什么,這期間不要講道理,不要提建議。他可能會有一些激烈的詞語,這可能是他寫作業(yè)受挫了。

沒關(guān)系,接納他。

我們自己情緒不好的時候也會說一些激烈的詞語,表達出來,傾訴出去,這種壞情緒就釋放出去了。

積極傾聽能夠促進父母與孩子之間溫暖的親密關(guān)系。被另一個人傾聽的經(jīng)驗,被傾聽者理解的這種經(jīng)歷,都會帶給人極大的滿足感。

最終,你會發(fā)現(xiàn),見證奇跡的時候到了。

他在傾訴結(jié)束后,自己乖乖去寫作業(yè)了。

當孩子把問題“說出來”時,比在心中思考,會想得更透徹。并找到更好地解決方案。

不需要你跟他講完不成作業(yè)的危害,他心中都清楚。他也知道,自己必須找到解決的方法,只是在心中煩躁的時候,他需要一個窗口,去宣泄。

當我們?nèi)滩蛔∪ブv道理,提建議的時候,其實同時也傳達了一種不信任,不信任孩子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我們閉上嘴巴,只是傾聽,反饋你所聽到的,肯定他的感受。當孩子聽到自己的“信息”被準確地返回,他也就明白,自己是被理解的。

我們?yōu)槿烁改?,總是希望孩子能少走彎路,想把我們的人生?jīng)驗、知識分享給孩子。但這真不是一廂情愿的事,要看孩子是否有這個意愿?!扒樾瓮其N”難免遇到阻抗。

很喜歡美國著名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博士在書中的一段話:“懂得接納的父母愿意讓孩子編寫自己的人生‘程序’;不懂得接納的父母感覺有必要為孩子編寫他的人生。”

孩子的人生需要自己去編寫,我們做一個好的傾聽者和觀眾吧。

“媽 媽,我什么也不想做”


“媽媽,我什么也不想做”

前段時間,帶妞外出旅游,后又到外公外婆家住了幾天,近半個月都在外面跑,不用彈琴,不用練字,不用上興趣班,不用干一切與學習有關(guān)的事,幾乎天天在外面吃飯,天天在海邊玩著、海水里泡著,經(jīng)??梢钥碔PAD的動畫片,到了外公外婆家,每天晚上還可以跟著外婆去跳廣場舞,時不時去蕩蕩秋千,逛逛超市,喜歡熱鬧的妞扎實爽了一段時間,今天上午剛被外公送回來,午餐時妞一直興奮的跟我們分享著這幾天在外公外婆家的趣事,偶爾念叨幾句不想回來,還想在外公外婆家多住幾天。

下午外公回去了,我下班回家,妞給我開了門就躲進自己的房間,臉上明顯的不快。我輕聲問妞爸,妞爸也皺起眉頭、搖著腦袋,悄聲對我說妞的心根本沒法進入日常狀態(tài)。不用問,我猜到肯定是妞爸讓妞去練字練琴,妞不想練,讓妞爸心生不快。這要在以前,我也會被妞爸的情緒影響,言語、表情中都會不自覺地對妞露出不滿,但突然想起前兩天看到的張靈分享的《早上發(fā)生的那件事》,馬上在心里告訴自己先calmdown,得尊重妞的感受,接納她的情緒。先簡單幾句安慰了妞爸,說:“別著急,慢慢來,有時候大人出去玩了一趟,回來還不能馬上投入工作狀態(tài),還別說孩子了。我們要給孩子轉(zhuǎn)變狀態(tài)的時間?!比缓笄那淖叩芥さ纳磉呑聛?,妞正寫著字帖(暑假作業(yè)),臉上的紋路都是朝下耷拉著的。

---妞媽:崽崽,在練字呀,寫得挺認真的哈。

---妞:媽媽,我不高興。

---妞媽:媽媽看出來了,你是不是還想在爺爺阿婆家多玩幾天呢?

---妞:(低著頭,沒有看我,點點頭)嗯

---妞媽:媽媽想我自己小時候也有過你這樣的感覺,媽媽讀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參加過一個航空航天夏令營,那是媽媽第一次坐飛機,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媽媽認識了很多好朋友,玩得很開心,等到夏令營結(jié)束回到家中,媽媽也說不清楚啥感覺,就是啥事也不想做,心里覺得不開心、不高興,你現(xiàn)在是不是也是這種感覺呢?

---妞:(眼睛開始看著我,有些發(fā)紅,似乎有淚光閃動)嗯,是的,我也是什么都不想做。

---妞媽:崽崽,這是種很正常的感覺,人從一個環(huán)境剛換到另一個環(huán)境,有個適應的過程,我們?nèi)说男那橛袝r候就像波浪一樣,有時候在上面,有時候在下面,有時候很開心,有時候卻不怎么開心,就像我們前段時間一直在外面玩,特別開心,突然一下回來,回到每天要上班、要完成作業(yè)、要練琴的這種平常的日子,好像還不適應,就覺得啥也不想做,對不?

---妞:(妞點頭)嗯,我就是不想寫作業(yè)、練琴,還想出去玩。

---妞媽:嗯,媽媽其實也還想玩呢。但是我們不能每天只玩,不上班,不學習,是吧?不用擔心,這種不適應只是一陣子,很快我們就會感覺好起來的,明天一定會感覺比今天好一些,后天又會比明天好一些。

---妞:那我想媽媽坐在這里陪我寫字。

---妞媽:那好,如果媽媽坐在這里能讓你心情好一點的話,那媽媽就在旁邊陪陪你,你就認真寫字吧。等會練完字,我們休息一下,吃完晚飯,練練鋼琴,之后媽媽陪你看書講故事好嗎?

---妞:(心情明顯好轉(zhuǎn))好,我希望等會練琴的時候媽媽也陪我,每天都陪我。

晚飯后孩子主動彈琴,并沒有強烈要求我一直陪在身邊,心情一直都不錯,臉上完全看不出我剛下班那會兒的陰霾,我知道她已經(jīng)適應一些了。

記下這段對話,只是想鼓勵自己,其實跟孩子有效溝通我也可以做到,原來總是覺得自己因為工作繁忙,壓力太大,很容易情緒化,雖然育兒書看了不少,道理也懂得一些,但碰到具體情況,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發(fā)火,不自覺的對孩子過高要求,經(jīng)常做不到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接納孩子,經(jīng)常不自覺的否定孩子的感受,長期惡性循環(huán),導致我經(jīng)常容易看到自己孩子的種種所謂的“不足”——好動、練琴寫作業(yè)不自覺,不專心,人來瘋......

正因為看了些許育兒的書,讓我對于自己的情緒管理一直不滿意,覺得自己這個媽媽很失敗,自己身邊的朋友總能很智慧的想出與孩子溝通的好方法,別人的孩子哪兒哪兒都比自家的強,于是在育兒方面經(jīng)常自我否定,自己就是經(jīng)常下意識的要求孩子behave,不按自己的要求behave的就讓我不舒服,當看到彭彭說的“大家是否愿意接納自己也是一個要求孩子behave(表現(xiàn)好)的家長?學過愛,自由和尊重后,別忘記了,塵世中承擔父母職責的你,再尊重孩子,再摒棄私欲,也還是會要求孩子behave的,何不饒過自己,順勢而為?要求自己給絕對的愛和尊重,也是一種傷人的執(zhí)著?!蔽艺娴拈_始釋然,逐步開始先接納自己,再學會真正去接納孩子,接納自己、也接納孩子好與不好的情緒,好與不好的行為,今天的這件小事讓我發(fā)現(xiàn)當真正做到接納后,溝通就真的有效起來,建立在說服、征服對方的基礎(chǔ)上是無法真正達成有效溝通的。

媽媽,你為什么要拋棄我?


孩子3歲了,應該上幼兒園了。雖然很多家長們會有些舍不得,但大多數(shù)會堅持為孩子選擇大眾的成長方式。我們兒童繪畫心理樂園中有個小會員,在應該上幼兒園的年齡上學,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他在幼兒園被老師和學生們孤立,孤獨無助的他,在學校常常一言不發(fā),跑回家中又是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尤其擅長繪畫,她的畫都是在講故事!但在幼升小時,學校一度懷疑孩子有自閉癥,進而很難入校就讀,無奈之下,只能作為編外生來上學。

孩子在上了幾次繪畫心理課之后,自我表達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有次她竟主動的問媽媽:“我3歲的時候那么小,你為什么非讓我上幼兒園?我哭得那么厲害,你為什么不管我,任由老師把我拽進去?!”“媽媽你為什么拋棄我?”,面對這一連串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疑問,任何一位媽媽都會為之心碎吧!

上幼兒園對孩子意味著什么?

對于很多孩子來說,上學就意味著要和媽媽分開,就意味著要離開熟悉的環(huán)境,是踏入邁向社會的第一步。面對未知的環(huán)境與事件,自己最親愛的媽媽卻不在身邊,肯定是媽媽不要我了!哭鬧、不去上學是常有的事,有的孩子甚至會通過軀體化的反應,比如生病這樣的方式作為對抗方法。

對于孩子的哭鬧,置之不理,孩子會怎樣?

我們知道上幼兒園是有利于孩子發(fā)展的,因此很多時候,面對孩子的哭鬧,我們會厭煩、會無奈甚至憤怒,同時,有些家長更愿意將這個煩人的小孩交給老師,讓老師去解決他,自己稍做安撫,就趕緊抽身離去。接下來,就是孩子最痛苦的時候了,他一方面要應對周圍陌生環(huán)境,一方面還要處理自己被拋棄的焦慮。長期不被關(guān)注后,孩子的安全感就會收到嚴重打擊,他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他敏感多疑,他無法集中注意力,有的孩子只會自己跟自己玩,有些可能會特別粘膩大人。無論哪一種,長大后的他們都是無法建立良好的親密關(guān)系的,當自己為人父母之后,也會用同樣的方法對待自己的孩子。

我們到底應該怎么辦?

如果孩子是個特別不愿意上學的寶貝,我們需要的是有耐心,接納孩子的狀態(tài),理解他內(nèi)心的苦楚,不厭其煩的向孩子證明我們是愛他的,每次上學的時候跟孩子約定好時間,做到了就給予精神鼓勵,幫助他熟悉老師、熟悉環(huán)境、熟悉小伙伴,讓他知道幼兒園是安全地帶,可以自由玩耍。無論他的反抗持續(xù)多久,我們都要去理解他,如果你不接納他的狀態(tài),對他不耐煩,他就會認為媽媽拋棄了他,情況會變得更加糟糕!

其實跟孩子交流并不難,孩子只是想要確認媽媽愛我、媽媽永遠不會拋棄我,只要我們給他足夠的安全感,他就會快快樂樂的去玩耍了。

相關(guān)推薦

  • 媽媽“我不想要新衣服”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皨寢尅拔也幌胍乱路薄保∈罴偌磳砼R,大(1)班的陳蓉蓉接到了媽媽從廣東打來的電話,電話那頭媽媽問寒問暖,孩子表情確很木然,與媽媽的通話唯唯諾諾...
    2020-05-20 閱讀全文
  • 老師媽媽,我害怕 昨天上午,天氣實在很悶熱,一陣急劇的雷鳴電閃打破了天空的沉寂,一場好大的雷雨沖掉了多日來的高溫和沉悶。啊,好清爽!我和孩子們在教室里開心地談論著外面下雨的事情。 由于下雨陰天,教室里光線太暗,本來教室...
    2020-12-09 閱讀全文
  • 我怕爸爸媽媽丟了 我怕爸爸媽媽丟了 第二周1天(9月7日)主題:“我怕爸爸媽媽丟了” 鬧鐘響了,媽媽讓我起床上學了。今天要正常上學了,媽媽昨天晚上就跟我說好了。 但是從睜開眼睛的那一刻,我就開始對媽媽說"我不想上幼兒園...
    2020-11-18 閱讀全文
  • 媽媽要鍛煉孩子不怕陌生人 導讀:孩子怕生,是6個月左右開始的帶規(guī)律性的現(xiàn)象,也可以說是年齡特點。但是,自此以后,有的孩子很怕生,有的孩子則不那么怕生,表現(xiàn)出了孩子之間的個別差異。孩子怕生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6個月的寶寶并不...
    2021-09-27 閱讀全文
  • 媽媽,我要老師 一天早上,我班韓可瑩小朋友的媽媽來到學校,對我說:"韓老師,感謝您對孩子的教育。 "我一聽,有點驚奇。 她說:"昨天中午,女兒可瑩感冒了,在家中打點滴,我和她爸爸照看著她。 可是,由于我們工作了一上午...
    2020-11-19 閱讀全文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皨寢尅拔也幌胍乱路薄保∈罴偌磳砼R,大(1)班的陳蓉蓉接到了媽媽從廣東打來的電話,電話那頭媽媽問寒問暖,孩子表情確很木然,與媽媽的通話唯唯諾諾...

2020-05-20 閱讀全文

昨天上午,天氣實在很悶熱,一陣急劇的雷鳴電閃打破了天空的沉寂,一場好大的雷雨沖掉了多日來的高溫和沉悶。啊,好清爽!我和孩子們在教室里開心地談論著外面下雨的事情。 由于下雨陰天,教室里光線太暗,本來教室...

2020-12-09 閱讀全文

我怕爸爸媽媽丟了 第二周1天(9月7日)主題:“我怕爸爸媽媽丟了” 鬧鐘響了,媽媽讓我起床上學了。今天要正常上學了,媽媽昨天晚上就跟我說好了。 但是從睜開眼睛的那一刻,我就開始對媽媽說"我不想上幼兒園...

2020-11-18 閱讀全文

導讀:孩子怕生,是6個月左右開始的帶規(guī)律性的現(xiàn)象,也可以說是年齡特點。但是,自此以后,有的孩子很怕生,有的孩子則不那么怕生,表現(xiàn)出了孩子之間的個別差異。孩子怕生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6個月的寶寶并不...

2021-09-27 閱讀全文

一天早上,我班韓可瑩小朋友的媽媽來到學校,對我說:"韓老師,感謝您對孩子的教育。 "我一聽,有點驚奇。 她說:"昨天中午,女兒可瑩感冒了,在家中打點滴,我和她爸爸照看著她。 可是,由于我們工作了一上午...

2020-11-1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