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保姆是寶寶的心理媽媽

發(fā)布時間:2021-08-12 寶寶幼兒園的游戲 寶寶入園 幼兒園媽媽的節(jié)日說課稿

導讀:保姆的素質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保姆的心理素養(yǎng)更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具備了心理護理意識的保姆,可以有效緩解孩子成長中的多動癥、封閉自卑等心理隱患,把他們扶上正常的軌道。

在很多家庭里,保姆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時間比家長還多,孩子在心理上會對保姆形成依賴,產生一種隱形的母子關系,心理上稱這類保姆是孩子的“心理媽媽”。

保姆的素質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保姆的心理素養(yǎng)更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具備了心理護理意識的保姆,可以有效緩解孩子成長中的多動癥、封閉自卑等心理隱患,把他們扶上正常的軌道。

雖然保姆是家庭里資歷最淺的“成員”,但家長千萬不能忽視他們。對待保姆要寬容,多溝通,少責難。條件允許的家庭,可以給保姆做些基礎的少兒心理培訓。雖然有金錢上的投入,但帶給孩子的心靈回報將惠及孩子一生。

都是保姆惹的禍?

阿雯的女兒七歲了,女兒長得挺可愛,可就是脾氣不好。有時候因為一些小事,女兒會號啕大哭、亂摔東西,那股歇斯底里的勁兒讓阿雯摸不著頭腦。自己和老公性格都很好,待人溫和,對女兒更是從來都輕言輕語,她這么小小年紀哪兒來的暴躁脾氣呢?

“是不是你們小孩以前的保姆不會帶孩子?。俊编従拥囊痪湓掽c醒了阿雯夫婦。在女兒兩歲多的時候,阿雯給女兒找了個小保姆,大概十八九歲。阿雯覺得自己和老公沒時間照顧孩子,只有對保姆好了,保姆才能對女兒好。于是他們對小保姆很好,經常給她買東西、送禮物?!拔覀兡菚r候簡直就把那個保姆供奉起來了,很多家務活都是我自己做,讓她好好照顧我女兒。”阿雯回憶說。

小保姆照顧女兒的時候也很用心,漸漸贏得了阿雯的信任??蓭讉€月之后,一些小事傳到了阿雯的耳朵里。有次小保姆帶女兒出去散步,一輛小車開過來,差點撞到女兒,嚇得女兒哇哇大哭,小保姆嚇得一身冷汗。可這些事情小保姆從來沒有向阿雯提起過。小保姆也不會哄孩子,女兒哭了,小保姆只會說“不哭”,如果女兒接著哭,小保姆就束手無策了。

阿雯不得已,只好辭掉了小保姆,之后又找了一個保姆,可女兒和這個保姆的關系更差。阿雯覺得從這時開始,女兒的性格有了變化。以前活潑可愛的女兒變得膽小,夜里經常不敢睡覺,還有幻覺。更糟糕的是女兒的脾氣開始變壞了,動不動就發(fā)怒。

頻換保姆孩子易焦慮

喜瑪是廣州西亞蕾莎心理咨詢中心的治療師,多年從事兒童心理輔導工作。在她接待的問題孩子中,有很多都是保姆帶大的?!安簧俸⒆拥募揖巢诲e,吃得好、穿得好,琴棋書畫樣樣都學,可就是心理隱患依然存在?!毕铂斀榻B說,“很多父親母親也是高學歷,有修養(yǎng)的人,可由于工作忙,大部分時間都把小孩交給保姆照顧,而對保姆的開導和培訓又不夠,這就容易忽視孩子的心理隱患?!?/p>

喜瑪曾經遇到一個叫芊芊的小姑娘。有一天班主任打電話告訴芊芊的媽媽,說芊芊在班里總是欺負一個女同學,對方的家長找到學校,強烈要求給女兒換班。一家人為芊芊的攻擊性感到不可思議。

通過了解,喜瑪得知芊芊曾經換過四個保姆。第一個保姆帶她的時間最長,將近兩年,其他三個保姆只有幾個月不等?!昂芸赡苁沁^于頻繁的換保姆造成了芊芊的壞脾氣。”

在喜瑪看來,當家長把孩子交給保姆的時候,生理父母和心理父母就發(fā)生了分離。由于和保姆呆在一起的時間比家長多,孩子在心理上會對保姆形成依賴,產生一種隱形的母子關系,保姆成了孩子的“心理媽媽”?!叭绻l繁更換保姆,相當于讓孩子一次次失去‘心理媽媽’,會對他們幼小的心靈產生危害,形成心理隱患?!避奋返墓粜跃褪且粋€典型的例子。因為總是失去,所以心里總是有一種不安全感,表現出來就是攻擊別人,因為攻擊別人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保姆也需心理培訓

“現在很多家長都會去聽親子講座,但很少見家長會帶著保姆去聽的?!毕铂斦f?!捌鋵嵄D犯枰@些知識?!?/p>

在孩子小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兩種心理傾向。一種是多動癥,表現欲強,精神不集中;另一種是過于封閉內向,人際關系不好,經常受到欺負。要校正這些問題需要了解一些心理知識,需要比較長時間的陪伴和溝通。家長可能有知識,但要忙工作,不能陪孩子。此時能夠幫助孩子的只有“心理媽媽”了。

“有條件的家庭,不妨請文化素質高一些的保姆,給他們做些心理方面的培訓,讓他們學會怎樣做‘心理媽媽’?!毕铂斀ㄗh說。“當然,這樣的保姆薪水要高些?!比绻麤]有這個條件,父母就要親自教給保姆一些心理應對技巧。

保姆和家庭雖然沒有法律和血緣關系,但在實際上是家庭的成員,家長要給保姆比較大的寬容度。遇到問題,家長不能說“我把孩子交給你,你是怎么帶的?!边@樣的話,保姆更不敢指出孩子的問題了。其實作為“心理媽媽”,保姆對孩子的影響可能大過父母。

一旦選定了保姆,就不要輕易更換?!靶睦韹寢尅蓖蝗浑x開會讓孩子有種被拋棄的感覺,并由此產生分離性焦慮,總是害怕身邊的人離開自己。即使不得不換,也要安排好過渡。“兩個保姆之間要有交接,讓小孩子慢慢離開舊保姆,認可新保姆。”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師資料閱讀

日本媽媽是怎樣培養(yǎng)寶寶的?


導讀:日本大部分還是媽媽負責家庭教育的比較多,現在中國有很多年輕的父母們在育兒的過程中,紛紛以西方或者是日本人的方法為藍本,仿效其中。日本人強調孩子的意志,他們通過生活的細節(jié)鍛煉孩子的意志,從小培養(yǎng)他們具有堅強的韌性,并且十分注重孩子的體能。

在中國有很多年輕的父母們在育兒的過程中,紛紛以西方或者是日本人的方法為藍本,仿效其中。在日本大部分還是媽媽負責家庭教育的比較多,她們強調孩子的意志,她們通過生活的細節(jié)鍛煉孩子的意志,從小培養(yǎng)他們具有堅強的韌性,并且十分注重孩子的體能。

日本大部分還是媽媽負責家庭教育的比較多,現在中國有很多年輕的父母們在育兒的過程中,紛紛以西方或者是日本人的方法為藍本,仿效其中。日本人強調孩子的意志,他們通過生活的細節(jié)鍛煉孩子的意志,從小培養(yǎng)他們具有堅強的韌性,并且十分注重孩子的體能。

日本媽媽實施蒙臺梭利教育

在我尚未做好心理準備,意識到成為母親“是一件責任十分重大的使命”時,已經從逍遙自在、凡事只為自己著想的小姐步入了母親的行列。時至今日,我仍心有余悸,而且,隨著書籍閱讀愈多而感受愈深。由于了解蒙臺梭利教育,我學會自我反省不斷地成長,對此,我表示真摯的謝意。

我送長子上幼兒園,在那兒聆聽羽子老師的演講我才初次知道蒙臺梭利教育。

“這真是一個好教育?!碑敃r我深深地感動,同時也為自己因無知而任意地撫養(yǎng)孩子而感到慚愧。雖然我有意進一步了解其內容,但是沒有機會而失之交臂。

幸運的是,后來我又將次子、三子送入實施蒙臺梭利教育的龜田天主教幼兒園。“這實在是太好了。”我始終如此認為。在此處,見不到同齡保育的現象,靜溫、安詳,室內洋溢著教師的溫馨。待我回到家后細細體會才認識到“這才是兒童的真正面貌”。于是,我豁然開朗了,這不僅限于幼兒園,即使在家庭中亦大有可為。

媽媽犯錯也是教育寶寶的良機


導讀:為了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防止失去控制力,很多父母即便大錯特錯,也要擺出一幅唯我獨尊的架勢,讓寶寶將錯就錯聽從自己。實際上,知錯認錯并不會降低父母的威信,相反,知錯認錯還可以更好地協(xié)助寶寶成長,對寶寶的發(fā)展是非常有利的。

我們總是謹小慎微避免犯錯,把犯錯看成洪水猛獸一般。實際上,一個錯誤行為如果得到恰當的使用,一樣可以創(chuàng)造非常好的早教契機,不僅有助于提升寶寶的自信心、責任感,鍛煉寶寶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還可以幫助寶寶學會原諒的技巧。所以,我們甚至可以偶爾故意犯點小錯!

“暴力”之后的悔悟

童童越來越有自己的主意了,這本該是好事一樁。不過,在童童媽的眼里,這好事可就有點令人頭痛了。小家伙總是跟媽媽對抗,你要他睡覺,他非要出去玩,你要他吃飯,他非要玩玩具,來軟的,他頑皮地對抗,來硬的,他委屈地哭鬧。于是,數不清的沖突充斥著每天的日子,童童媽可真是頭都大了,就算脾氣再好,也經不住如此折騰啊!

終于有一天,童童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在童童再次“胡鬧”的時候,她對著童童吼了起來。第一次看到媽媽這樣,童童嚇壞了,先是呆了一會兒,接著極其傷心地哭了起來。看到童童如此傷心,媽媽后悔極了。

想到自己的“暴力”行為,童童媽后悔不已,發(fā)誓從此以后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絕對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從此以后,童童媽果然“痛改前非”,對童童顯示出了極大的耐心,而童童似乎變本加厲地想“折磨”媽媽,常常故意跟媽媽對著干。盡管童童媽有時候內心十分煩躁,甚至有大發(fā)脾氣的沖動,但她總是很頑強地克制著自己,力圖向童童展示一個完美的好媽媽形象。

錯誤成就了真實的世界

正如童童媽那樣,這個世界上沒有完人,就算我們懂得再多的早教知識與技巧,我們仍然不可避免會犯錯。畢竟,每個人經歷的事情都不會百分百舒心,來自各方面的壓力難免導致我們的內心世界摻雜了各種各樣的情緒。所以,我們也可能莫名其妙地失去耐心,和童童媽一樣出現錯誤。

不僅如此,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我們還會在潛意識里沿襲我們兒時獲得的一些經驗,以當年我們父母曾經對待我們的方式去下意識地對待孩子,這就會導致我們犯更多的錯誤。當錯誤已經不可避免地發(fā)生,沒完沒了地自責就變得毫無意義了。這時候,我們需要更多地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并處理我們的錯誤所帶來的后果。

實際上,正因為每個人都會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錯誤,我們才成就了一個真實的世界,而這個真實的世界對寶寶的成長實際上是非常有幫助的。試想一下,如果寶寶從小到大都生活在一個像天堂一樣美麗的地方,凡事皆順利,沒有經歷過任何不良的情緒,那么,當他走出社會,面臨某些突發(fā)的、跟平時所接觸的完全不一樣的情況時,他就會手足無措,沒了主張。因此,與其十分刻意地為寶寶營造這樣一個安全的真空,不如就著已經犯了的錯誤,給他展示一個真實的世界,讓他有機會感受他人各種各樣的情緒,為學會更好地應對各種情緒提早做些準備。當然,如果僅僅滿足于犯錯給了寶寶一個真實的世界,那么犯錯對寶寶的成長是沒有太大意義的。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要在犯錯之后有所作為,把壞事變成好事。

犯錯也可造就早教契機

為了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防止失去控制力,很多父母即便大錯特錯,也要擺出一幅唯我獨尊的架勢,讓寶寶將錯就錯聽從自己。實際上,知錯認錯并不會降低父母的威信,相反,知錯認錯還可以更好地協(xié)助寶寶成長,對寶寶的發(fā)展是非常有利的。

毫無疑問,父母的錯誤做法會傷害寶寶,但是,如果父母能在寶寶面前誠懇地認錯,父母的行為就會傳遞給寶寶一個信息:“爸爸媽媽這樣對待我,不是我不好,只是他們自己的情緒不好。雖然他們有過錯,但他們知道自己錯了,他們還是那么愛我?!边@樣的信息可以有效化解寶寶的委屈情緒,讓他的心情變得晴朗起來。

上例中的童童媽如果不是一味地自責,而是坦誠地向童童承認錯誤,童童的情緒就會比較容易平復,他會從媽媽的態(tài)度中明白:“雖然媽媽發(fā)了脾氣,但并不是媽媽本身不好,更不是媽媽不愛我了,只是媽媽情緒失控引發(fā)的一種狀況,雖然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媽媽依然愛我?!币坏┧庾R到這些,他就不會一再以更為激烈的方式來試探媽媽的底線,想要以此確認媽媽對自己的愛究竟是否真實。

其實,童童媽坦誠地承認錯誤不僅可以化解童童的委屈情緒,還可以為童童樹立處理錯誤行為的榜樣。如果父母犯錯后勇于在寶寶面前承認錯誤,寶寶將來犯錯也就會學著自己負責,而不會推卸本該承擔的責任,在需要勇敢面對的時候卻當個小逃兵。

父母認錯還有更為深刻的一層意義,那就是讓寶寶變得更為自信。對于一個控制自我和應對環(huán)境還不那么嫻熟的寶寶來說,他本來就很容易因為犯“錯誤”受到批評而產生一種挫敗感。如果父母犯錯認錯,他就會通過父母的行為認識到,犯錯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每個人都會在某些時候犯錯。既然父母都會犯錯,那么自己犯錯也就很正常了。這種認識可以幫助寶寶建構起更為強大的自信心,防止他無端地在內心深處貶低自己。

我們總是謹小慎微避免犯錯,把犯錯看成洪水猛獸一般。實際上,一個錯誤行為如果得到恰當的使用,一樣可以創(chuàng)造非常好的早教契機,不僅有助于提升寶寶的自信心、責任感,鍛煉寶寶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還可以幫助寶寶學會原諒的技巧。所以,我們甚至可以偶爾故意犯點小錯!

犯錯也可造就早教契機

為了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防止失去控制力,很多父母即便大錯特錯,也要擺出一幅唯我獨尊的架勢,讓寶寶將錯就錯聽從自己。實際上,知錯認錯并不會降低父母的威信,相反,知錯認錯還可以更好地協(xié)助寶寶成長,對寶寶的發(fā)展是非常有利的。

毫無疑問,父母的錯誤做法會傷害寶寶,但是,如果父母能在寶寶面前誠懇地認錯,父母的行為就會傳遞給寶寶一個信息:“爸爸媽媽這樣對待我,不是我不好,只是他們自己的情緒不好。雖然他們有過錯,但他們知道自己錯了,他們還是那么愛我?!边@樣的信息可以有效化解寶寶的委屈情緒,讓他的心情變得晴朗起來。

上例中的童童媽如果不是一味地自責,而是坦誠地向童童承認錯誤,童童的情緒就會比較容易平復,他會從媽媽的態(tài)度中明白:“雖然媽媽發(fā)了脾氣,但并不是媽媽本身不好,更不是媽媽不愛我了,只是媽媽情緒失控引發(fā)的一種狀況,雖然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媽媽依然愛我?!币坏┧庾R到這些,他就不會一再以更為激烈的方式來試探媽媽的底線,想要以此確認媽媽對自己的愛究竟是否真實。

其實,童童媽坦誠地承認錯誤不僅可以化解童童的委屈情緒,還可以為童童樹立處理錯誤行為的榜樣。如果父母犯錯后勇于在寶寶面前承認錯誤,寶寶將來犯錯也就會學著自己負責,而不會推卸本該承擔的責任,在需要勇敢面對的時候卻當個小逃兵。

父母認錯還有更為深刻的一層意義,那就是讓寶寶變得更為自信。對于一個控制自我和應對環(huán)境還不那么嫻熟的寶寶來說,他本來就很容易因為犯“錯誤”受到批評而產生一種挫敗感。如果父母犯錯認錯,他就會通過父母的行為認識到,犯錯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每個人都會在某些時候犯錯。既然父母都會犯錯,那么自己犯錯也就很正常了。這種認識可以幫助寶寶建構起更為強大的自信心,防止他無端地在內心深處貶低自己。

媽媽幫寶寶交友


導讀:作為家長,到底應該怎么做才能幫助孩子融入社會呢?

每天當我到幼兒園接我3歲的兒子的時候,我總是提前去并在教室外觀察片刻,我想偷偷地觀察兒子在沒有我在旁邊時的幼兒園生活是如何度過的。令我覺得遺憾的是,每次都毫無例外的,他總是站在那里獨自地玩或者對著玩具自言自語,即使有大型的群體活動他也只是旁觀。

雖然我一向了解我兒子的性格的確比較內向,以致有些孤僻,但在老師告訴我他整天都比較安靜,也很少參加其他小朋友的活動,缺乏參與精神的時候,我開始感覺到事情有些嚴重。

但是同樣令我不解的是:每天回到家后,兒子卻總是喋喋不休,不時地表現出機智、好奇和活潑,并不停地跑來跑去??芍灰话阉诺侥挲g相仿的小伙伴中,就會變成相反的樣子。他完全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玩,一塊兒玩他沒有感到樂趣——為什么會這樣?

如果你的孩子也不愿意和其他的小朋友玩,那對于做媽媽的人來說的確是焦慮的。我不禁在想,這是否是孩子在開始的時候沒有得到小朋友的友好對待?還是“怕生”是這個年齡段通常的狀態(tài)?但是無論是否得到答案,都有一個疑問,“當他再長大些的時候,他又是否能夠學會如何交朋友”。

作為家長,到底應該怎么做才能幫助孩子融入社會呢?

當孩子在生長過程中,孩子們早期的行為并不一定就會影響到他們長大后的社會交往。小時候不聽話的小孩長大也許會成為乖寶寶,膽小孤僻的小孩也會有一天與他信賴的小伙伴交換秘密。雖然以前的俗語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但在現在發(fā)展迅速的今天,這樣的說法還有幫助嗎?畢竟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要學的東西很多,所以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都要學習交朋友這門課程。

初學走路的孩子,都是從新奇、害怕、區(qū)別、掌握一路走過來的,這是一個正常的階段。家長要現實地看待這個階段,看到孩子必須要面對的試驗和挑戰(zhàn)。事實上,對于內向或自閉的孩子,或者是蹣跚學步的孩子,由于他們在語言、自控和情感方面不是很成熟,所以很容易被其他孩子所孤立。這樣就會導致孩子受到打擊,并直接形成對他人拒絕的態(tài)度。那如何才能有效地幫助孩子交朋友又不使孩子對家長過分依賴,我們來看看下面幾種可行的方法:

克服害羞

由于大多數家庭都是一個寶寶,家長對孩子的過分關注和保護,使很多孩子有害羞的現象。

研究表明,約有11%~15%的孩子有過分害羞的傾向。這在交往中會是一個麻煩,因為對社交場所的膽怯,會造成孩子的離群,并使此惡性循環(huán)繼續(xù)。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最簡單的方法是請小朋友到家里做客,使孩子成為聚會的主人,讓他來招待小伙伴,因為在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是非常容易克服膽怯的。也可以鼓勵孩子參加一些小型表演,并與孩子提前幾周一塊練習,以使孩子增強自信。通過分享食物、送給別人禮物及一起玩玩具等行為,也可增加孩子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在與人分享的過程中,逐步克服害羞,培養(yǎng)與人交往的自信。

解決交往發(fā)生的問題

孩子在交往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與矛盾,我們要幫助他們通過商量的辦法去解決。

對于低齡兒童交往來說,沖突往往是圍繞爭奪玩具展開的。家長一般不需要過多干預。由于對玩具控制權的爭奪,會對雙方有一定的約束性,從而使他們學習注意別人的需求與情感反應,以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如果孩子攻擊性太強,家長需要及時干預,讓孩子知道自己東西被搶走的感覺,并且多加強禮貌教育。

對于大些的孩子,沖突往往圍繞其破壞紀律展開的。當小伙伴一塊玩滑梯、攀登架、球類的時候,要避免孩子獨占性太強或不遵守紀律,并使孩子逐步學會按秩序、等待、謙讓、互助等更復雜的積極的交往行為,要讓孩子盡早明白那樣就會有更多的好朋友。

參加戶外游戲和運動

希望孩子活潑、開朗、勇于與人交往,平時就應該讓孩子多與外界接觸,當孩子大些的時候,可以增加孩子戶外玩耍的時間。當一群孩子一塊玩的時候,即使內向的孩子也會被不自覺地吸引并融入進去。對于那些在家里玩游戲的孩子,更應該讓其多參加戶外的群體運動和游戲,因為家中游戲的“人物”不會和孩子發(fā)生爭吵,也沒有相互的配合、謙讓,只會使孩子形成自大、任性的性格。

學會承受社會壓力

由于社會壓力的加大,有些家長從小就會讓孩子學習各種技能,使寶寶小小年紀就琴棋書畫、運動音樂樣樣精通,這無疑會對沒有學的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如果家長在這方面也表現出了極強的好勝心,無疑對孩子來說是一場災難。如果家長認為當自己的孩子與優(yōu)秀的孩子玩耍幾次后,可能就會遭受挫折,而產生抵觸情緒,甚至有可能會形成自卑情緒——但實際上,這樣的想法可能是父母的一廂情愿。對于心理健康的孩子來說,這并不是問題,也不會變成他的壓力。

小孩子們眼里的世界遠比大人純凈,他們通常有自己的驕傲,而不是父母們想象的那些。他們所需要也只是一塊玩耍的伙伴,而不是“精英”,他們可以一塊玩沙子、一塊玩球,玩耍的過程會學到很多東西,并在其中慢慢發(fā)現自己的興趣和優(yōu)點。因此,讓孩子與他們年齡相仿的孩子一塊玩耍吧,他們會找到自己的共同語言和樂趣。

文章來源: //n4507.cn/y/5297487.html

相關推薦

  • 孩子愛保姆還是愛媽媽? 導讀:在家庭生活里,年輕父母因工作忙,將孩子交給祖輩或保姆照顧,漸漸地,孩子也好像不是自己的了,他們?yōu)榇耸?、煩惱,有時甚至產生家庭矛盾。 在家庭生活里,年輕父母因工作忙,將孩子交給祖輩或保姆照顧,漸...
    2021-10-08 閱讀全文
  • 日本媽媽是怎樣培養(yǎng)寶寶的? 導讀:日本大部分還是媽媽負責家庭教育的比較多,現在中國有很多年輕的父母們在育兒的過程中,紛紛以西方或者是日本人的方法為藍本,仿效其中。日本人強調孩子的意志,他們通過生活的細節(jié)鍛煉孩子的意志,從小培養(yǎng)他...
    2021-11-01 閱讀全文
  • 媽媽犯錯也是教育寶寶的良機 導讀:為了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防止失去控制力,很多父母即便大錯特錯,也要擺出一幅唯我獨尊的架勢,讓寶寶將錯就錯聽從自己。實際上,知錯認錯并不會降低父母的威信,相反,知錯認錯還可以更好地協(xié)助寶寶成長,對...
    2021-11-18 閱讀全文
  • 媽媽識別和調理寶寶情緒 導讀:隨著年齡的增加,兒童的情緒會逐漸復雜起來。心理學家曾對五百名嬰兒進行觀察,發(fā)現嬰兒從滿月到3個月末,即有欲求、喜悅、厭惡、憤怒、驚駭和煩悶六種情緒反應。微笑是身體處于舒適狀態(tài)的生理反應。 人們常...
    2021-10-15 閱讀全文
  • 爸媽是寶寶最佳的“玩具” 市場上玩具的種類越來越多,可是任何人造玩具的功效都不能與爸媽對寶寶的影響相比。 “玩耍是寶寶的工作?!蓖媸菍殞毰c外在世界溝通的橋梁,透過玩不但可以幫助寶寶發(fā)現自我、探索問題,也滿足了寶寶與生俱來的好奇...
    2022-04-20 閱讀全文

導讀:在家庭生活里,年輕父母因工作忙,將孩子交給祖輩或保姆照顧,漸漸地,孩子也好像不是自己的了,他們?yōu)榇耸?、煩惱,有時甚至產生家庭矛盾。 在家庭生活里,年輕父母因工作忙,將孩子交給祖輩或保姆照顧,漸...

2021-10-08 閱讀全文

導讀:日本大部分還是媽媽負責家庭教育的比較多,現在中國有很多年輕的父母們在育兒的過程中,紛紛以西方或者是日本人的方法為藍本,仿效其中。日本人強調孩子的意志,他們通過生活的細節(jié)鍛煉孩子的意志,從小培養(yǎng)他...

2021-11-01 閱讀全文

導讀:為了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防止失去控制力,很多父母即便大錯特錯,也要擺出一幅唯我獨尊的架勢,讓寶寶將錯就錯聽從自己。實際上,知錯認錯并不會降低父母的威信,相反,知錯認錯還可以更好地協(xié)助寶寶成長,對...

2021-11-18 閱讀全文

導讀:隨著年齡的增加,兒童的情緒會逐漸復雜起來。心理學家曾對五百名嬰兒進行觀察,發(fā)現嬰兒從滿月到3個月末,即有欲求、喜悅、厭惡、憤怒、驚駭和煩悶六種情緒反應。微笑是身體處于舒適狀態(tài)的生理反應。 人們常...

2021-10-15 閱讀全文

市場上玩具的種類越來越多,可是任何人造玩具的功效都不能與爸媽對寶寶的影響相比。 “玩耍是寶寶的工作。”玩是寶寶與外在世界溝通的橋梁,透過玩不但可以幫助寶寶發(fā)現自我、探索問題,也滿足了寶寶與生俱來的好奇...

2022-04-2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