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培養(yǎng)孩子社交力
發(fā)布時間:2021-07-19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幼兒園說課稿力 力的教案幼兒園教你如何培養(yǎng)孩子社交力
在公園、游樂場玩時,有些小朋友會很自然地玩到一起去,有些小朋友很想參與但是卻不知道怎么跟陌生人交朋友,要么很害羞、懊惱,要么就會很抓狂。
有的小朋友見到熟悉的人會主動打招呼,甜甜地笑。有的小朋友卻很羞澀,不好意思,父母再三催促才會蚊子哼似的跟人打招呼。
父母要知道的是:
2歲左右的孩子幾乎完全是從自己的需要和愿望看待這個世界,因為他們還無法理解別人的感受,所以認為其他人都和他想的一樣。他們經常拒絕分享任何自己喜歡的東西,即使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時候,是各玩各的。這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特點,所以如果媽媽因為寶寶有上述這些表現就認為他自私或社交能力差,可是大大的誤會哦。
如何讓孩子自然、開心地與朋友相處呢?
一、充分給孩子嘗試的機會
讓2歲左右的孩子學習如何跟別人打交道,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他充分的嘗試機會。在爸爸媽媽,尤其是老人眼里,兩歲的孩子還不懂事,所以恨不得事事代勞。
雖然心里明白多讓孩子跟同齡小朋友玩耍能幫助他養(yǎng)成開朗的性格,但一見孩子不主動理睬人家,就急吼吼地“搶臺詞”:“寶寶,跟小姐姐一起蕩秋千吧!”“寶寶,小哥哥在吹泡泡,快過去玩!”
其實,孩子之間有自己獨特的交往方式,有些孩子會安靜地一起玩游戲,有些則會相互依依呀呀地叫……所以,孩子玩耍的時候,父母或老人不妨后退一步,給孩子充分的個人空間,讓他按照自己的方式跟伙伴互動。畢竟孩子要學習的是怎么和其他小朋友玩,而不是跟家人玩。
二、給孩子創(chuàng)造與人交流的機會
為孩子打造“社交圈”。媽媽要讓孩子多接觸周圍的同齡或年齡相仿的孩子,多給孩子創(chuàng)造社交環(huán)境。
比如,吃完晚飯可以和寶寶一起在小區(qū)里散步,周末帶他去公園或游樂場玩,帶上寶寶參加親朋好友的聚會等。
任何時候父母們都不要放棄孩子與人正確交流的好機會,比如和鄰居一起坐電梯主動和鄰居家的小朋友打招呼,邀請同事或是朋友的小孩來家里玩,一起去公園、旅游等等。
如果能為孩子找?guī)讉€固定的玩伴就更好了,這樣他就有了固定的社交圈,可以在其中學會自己處理跟伙伴的關系。
除此之外,還要多鼓勵孩子同小朋友互相交換玩具。這樣的交換,會讓孩子體會到放棄一樣東西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同小伙伴分享并沒有什么損失。媽媽還可以通過與小伙伴交換玩具教孩子怎樣用語言索要一件他想要的東西。
三、用游戲和故事發(fā)展社交能力
模仿和扮演是這個年齡段孩子最喜歡的游戲。所以媽媽可以拿孩子平時喜愛的玩偶玩角色游戲,通過角色扮演讓他體驗一些生活情景,增加孩子的社交經驗。
還可以利用繪本,多跟孩子講一些小動物或小朋友之間如何交朋友的故事。
四、發(fā)現孩子交往中的問題
若是孩子與人交往之中存在的問題,如果他們遲遲沒有找到原因的話,父母應該提醒并指出問題所在,孩子在發(fā)現自己的問題并改善之后,他們才能正確掌握溝通和交流的技巧,從而收獲友誼。
比如有些孩子太自以為是,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就可能被其他孩子所孤立,找不到朋友。還有些孩子很內向,他們從不和其他孩子說話或是玩耍,這也是他們找不到朋友的原因之一。
五、父母要做好榜樣
身體力行,做孩子的好榜樣。爸爸媽媽要記住,您可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喲!孩子可會模仿爸爸媽媽的言行呢,所以,爸爸媽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別是在孩子面前,要表現出禮貌友善的態(tài)度。
如果家里有客人來,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迎接。帶著孩子散步時,要主動大方地跟認識的鄰居打招呼。[作文5000網 wwW.zw5000.cOm]
好榜樣是做出來的,而不是說出來的。耳濡目染之下,孩子社交能力的提高也會帶給你驚喜。
人與人之間正確交往的方式、技巧將直接關系到其幸福的家庭生活。
最后需要提醒媽媽注意的是,小社交家的成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離不開父母的悉心引導和鍛煉,所以不能操之過急。
當孩子積累了豐富的社交經驗后,他的社交能力會發(fā)展得越來越出色?,F在馬上就要秋季入園,社交能力也是寶寶能夠順利入園的一項基礎能力哦!在幼兒園交到新朋友會讓寶寶減輕入園焦慮,更快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擴展閱讀
入園準備,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
要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需要耐心和時間,與其他孩子一起互動并提供適當的指導和支持,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積極的社交關系。那么入園前何如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正確培養(yǎng)寶寶社交能力的幾個方面,以供參考,歡迎收藏閱讀!
入園準備,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
1.?提供機會參與社交活動:
讓孩子參加各種社交活動,例如家庭聚會、生日派對、公園游玩等,這樣可以增加他們與其他孩子互動的機會。
2.?鼓勵孩子與其他孩子進行交流:
與其他孩子進行對話是培養(yǎng)社交能力的重要部分。鼓勵孩子主動與其他孩子交朋友,分享玩具或游戲,并教他們如何與別人共事和合作。
3.?培養(yǎng)合作能力:
根據孩子的年齡,鼓勵他們參與合作游戲或活動。合作是一種重要的社交技能,幫助孩子學會與他人合作、分工合作、互相支持和解決問題。
4.?教授應對挫折和解決沖突的方法:
社交互動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和沖突。教孩子如何理解并控制自己的情緒,并與其他人進行積極、尊重和理解的溝通。同時,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如分享、妥協、傾聽等。
5.?培養(yǎng)傾聽技巧:
教導孩子傾聽并關心別人的感受和意見。鼓勵他們制定適當的問題,展示興趣和關注,并回應他人的講話。
6.?意識到自己的感受:
幫助孩子認識和理解自己的感受,并學會適當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意見。這有助于他們在社交互動中自信和坦率地表達自己。
7.?培養(yǎng)分享和關愛的習慣:
鼓勵孩子與其他孩子和成人分享物品、時間和關心。這有助于建立友好關系并培養(yǎng)關愛他人的品質。
8.?讓孩子積極參與課外活動:
參加一些適合孩子的社交活動,如體育、音樂、藝術、舞蹈或俱樂部。這些活動將提供更多的機會與其他孩子互動和社交。
9.?模仿和角色扮演:
通過模仿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教孩子如何進行有意義的對話和互動。您可以和他們一起扮演不同的角色和情景,讓他們體驗并學習如何與他人交流。
10.?給予積極的鼓勵和回饋:
當孩子表現出積極的社交行為和技巧時,給予他們認可和稱贊。這樣能夠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更有動力去發(fā)展和提高社交能力。
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
某幼兒園曾做過5次測試:請數名幼兒從指定的幼兒手中取玩具。結果,有90%以上的幼兒是動手搶或求助老師去取,只有極少數幼兒采取語言商量或用其它玩具交換的辦法獲得成功。許多幼兒一方面只會把布娃娃等玩具假想成自己的伙伴,卻不能與真實的同齡伙伴友好相處和交往。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當前獨生子女家長在“四怕”心理驅使下,限制孩子們交往,致使較多的獨生子女陷入交往饑渴與交往低能的困境。所謂“四怕”即怕孩子出門被欺負;怕孩子出外學壞;怕孩子外出游玩耽誤時間;怕其他孩子上門玩弄臟了居室。
心理學家認為,同伴對指導或訓練兒童掌握社會交往技能、幫助孩子走出孤獨的困境具有特殊的作用。因為,這種技能,兒童是無法在成人那里學到的。作為家長,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能力,讓孩子永遠走出孤獨的困境呢?
創(chuàng)造良好的交往環(huán)境。作為父母,應在家庭中創(chuàng)造一個平等和諧的交往氛圍,要培養(yǎng)孩敢說話、愛說話的習慣和能力。家長不要擺出“父(母)道尊嚴”的面孔訓斥孩子。家庭中的大事,孩子可以理解的應該讓孩子知道。適當地讓孩子去“參政議政”,有利于孩子樹立處理事物的信心。家庭中涉及到孩子的問題,更應聽聽孩子的意見,不要一味地由家長說了算。
提供更多的交往機會。家長可適當地帶孩子進入自已的社交圈。外出作客時,要求孩子觀察成人間的交往;家中來客時,讓孩子參與接待、讓座、倒茶、談話……切忌一味將孩子趕走,要讓孩子在交往中學習交往。這樣將有利于消除孩子與人交往中的羞怯、恐懼心理。
教習基本的交往方法。兒童學習交往應當學會相應的交往技能,如分享、輪流、協商、合作等,這些都是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技能。家長應在潛移默化中傳授給孩子。
讓孩子走出家門去結識“兄弟姐妹”,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多一份成熟,少一份稚嫩;多一份豁達,少一份孤獨。
如何培養(yǎng)孩子表達能力
只要小平平哭個一聲,媽媽就知道他是餓了,還是尿濕了,因此,到了快3歲的年紀,平平還是習慣只要不順心或遇上挫折就用哭的,然后,媽媽就又開始猜測他到底是為什么事不開心。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表達能力,顯然十分重要,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孩子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與他人相處,最重要的就是表達能力,表達能力好壞影響著孩子的人際關系、課業(yè)學習、未來成就等,而且不是口才流利就一定是好的,說出來的話是否讓人覺得很舒服,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二、常見的育兒問題
1、總是提前滿足孩子
父母把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注意他的一顰一笑,孩子哭什么,還沒開口,父母就已經猜出來了,并且盡快地滿足他,卻忽略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懂得你的孩子要什么,忽視了讓孩子學會用語言來表達他的想法和需求。
2、老是替他說答案
有的孩子語言能力還不是很好,一件事說得七零八落,沒耐心的父母,總是開口幫他說答案或直接替他做結尾。久而久之,孩子的表達能力顯然不會有提高了。
三、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表達能力
1、請他用說的
當孩子以哭來表達時,父母應該告訴他:請你好好說清楚,不然,我沒辦法幫助你。慢慢地讓孩子習慣開口表達事情。
2、多陪他說話、閱讀
孩子的語言發(fā)展是有階段性的,他是從聽慢慢進入說,而詞匯累積的多寡會影響孩子的表達力,因此,家長應該從小就多和孩子說話、聽他說話、閱讀故事等,讓他建立豐富的語言基礎。
3、修正表達方式
說話的禮貌也是需要學習的,對孩子來說,他們有時候說得太直接的言詞,聽在別人耳中,不見得很舒服,家長需要適時提醒孩子,該怎么說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