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溺愛孩子的4種后果

發(fā)布時間:2021-07-17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自古“慈母多敗兒”,這句話大家應該都比較明白其中的深意,作為父母的我們,在管教自家孩子時多多少少有些寵愛那是很正常的,但是要是過于溺愛孩子其后果的重要性,那可能就是你所不能承擔的了。

有很多父母對于孩子的任何要求,從來就是有求必應的,她們會沒有原則性的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不管是合理與不合理的,她們都會義無反顧的滿足著。述不知,這樣無原則性的溺愛孩子對孩子而言并不是愛,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傷害了。

父母溺愛孩子的后果你可能想象不到,下面就跟隨本文一起來了解下,父母溺愛孩子的4個可怕后果,及父母溺愛孩子的常見表現(xiàn)。

父母溺愛孩子的后果

父母溺愛孩子的后果:

1、溺愛讓孩子能力低下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較強的能力,學習成績優(yōu)秀,但家長在不知不覺中對孩子溺愛,使孩子在各個方面的能力退化了,這就導致了孩子能力低下。

法國有一對老夫妻,他們五十多歲時才生了一個孩子,于是這對老夫妻對這個孩子百般呵護和溺愛,溺愛到孩子二十五歲的時候,解大便還得父母幫助。大家試想一下,如果這二位老人不在了,這個孩子怎么生存?這對老夫妻就是所有的事情都不讓孩子動手,導致了孩子所有的能力、所有的本能都消失了。

雖然這是一個極端的案例,但卻給每位家長敲響了警鐘。為了增強孩子的能力,我們堅決不能溺愛孩子,要理智地愛孩子。

2、溺愛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

由于我們的溺愛,孩子的各種能力都被掩蓋了,如果這種能力低下的孩子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就會遇到很多問題。這樣的孩子在學習上會遇到各種障礙,于是孩子對學習失去了興趣,不喜歡學習,最后厭學,甚至輟學。當這些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時,緊跟著其他的毛病就都出現(xiàn)了。所以,厭學的孩子幾乎都是在溺愛中長大的,為了孩子,請家長們遠離溺愛吧。

3、溺愛使孩子價值觀混亂

在溺愛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大腦里邊裝著一些混亂的價值觀念。因為一直生活在溺愛的環(huán)境中,他想怎么樣就能怎么樣,然后就會覺得他不需要這些正確的價值觀,覺得自己滿足就可以了,甚至他的思維就停滯在那種感覺里。當他走向社會后,就會發(fā)生一系列的問題。這樣的孩子對很多問題,比如原則性的問題、價值觀的問題等,全部處在混亂狀態(tài)中。這都是溺愛孩子產(chǎn)生的惡果。

愛孩子,并不意味著為孩子包辦一切。愛孩子,并不意味著孩子需要什么就給什么。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和成長所需要的精神養(yǎng)料,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將來要獨立地去面對世界、面對社會、面對生活,所以,父母培養(yǎng)孩子的生存能力最重要,要讓孩子在廣闊的天地里去鍛煉,去實踐,去學會如何應付危險的局面。

父母溺愛孩子的后果

4.溺愛讓孩子內心無愛

獨生子女從誕生那天起,就把全家的目光吸引過來了。因為是獨生子,所以各個方面都會受到關注。孩子整天都被這種溺愛包圍著,內心就沒有愛了:因為孩子只知道接受愛就不懂得付出愛了。

一般來說,孩子要真的愛別人,首先要和別人建立聯(lián)系,然后他才能產(chǎn)生對別人的愛。但大量的獨生子女情感非常冷漠,而對別人愛的需求卻非常貪婪,甚至寫作業(yè)的時候也得媽媽陪著,不陪就不行。孩子應該得到愛,但更應該把愛回饋給別人,這樣,孩子才能有一種幸福的體驗。

父母溺愛孩子的突出表現(xiàn):

1、亂發(fā)脾氣

被寵壞的孩子脾氣一般都不好,以自我為中心會表現(xiàn)的非常明顯?!靶『⒆硬欢隆庇袝r候會在家里發(fā)點脾氣,也沒有什么壞處,大人們還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你的孩子已經(jīng)被寵到對外人也總是發(fā)脾氣,以為自己是“任何地方的中心”,那就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了,不然長大了很難和人相處。

2、不正當?shù)恼勁?/p>

很多文章都在說要讓孩子“承擔家務”,比如幫爸媽收拾下屋子,幫忙撿一下地上的紙屑等等,父母為了達到“目的”會用一些獎勵來“刺激孩子”,比如:你幫媽媽洗個碗,明天帶你去動物園。

以上的做法是不錯的,但是久而久之就有一些“聰明”的孩子出現(xiàn)了,他們會拿走你的手機,“理直氣壯”的告訴你“你給我買個玩具熊我就把手機給你”;他們會不讓你在電腦前工作,拔電源、哭鬧,告訴你只有明天帶他去游樂場才肯罷休?!敖壖苁健钡恼勁惺呛苋菀鬃尯⒆羽B(yǎng)成“強盜思維”,必須改正!

父母溺愛孩子的后果

3、不尊重長輩

如果孩子已經(jīng)無視家長的話,甚至對家里的長輩“呼來喚去”,說明已經(jīng)寵壞了,長期以往的將孩子作為家庭中心,過度溺愛縱容。這種情況如果不及時改正,孩子長大后很容易變成“白眼狼”。

4、永不滿足

如果一個孩子永不滿足,不滿足飯菜、不滿足自己的玩具、不滿足衣服、不滿足看電視的時間....這種情況幾乎在所有家庭出現(xiàn),有些父母處理的很好,有些孩子永遠的大哭大鬧,直到父母滿足他!

我們要教會孩子“自己去追求更好的”,而不是一味的試圖滿足他,滿足一次,放心還有下次,下下次....

小編的話:孩子是生下來自己疼、自己愛的,但是父母寵愛孩子也是必須有原則的,比如說:孩子不尊重長輩的話,父母就應該即時予以糾正,你想象一下他現(xiàn)在可以不尊重長輩,將來就有可能會不尊重你哦。還有對于孩子的要求,也并非是有求必應的,且不說他的要求合不合理,但要是某一天他提的要求你一旦滿足不了時,那又該如何是好呢?關于父母溺愛孩子的4個可怕后果及具體表現(xiàn),爸爸媽媽可以認真仔細的學習了解哦。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4個故事告知你溺愛孩子的后果


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見到這樣的場景:小孩子在公共場合做錯事了,家長過來說孩子還小不懂事。好像還小是不懂事的理由。因為孩子還小,家長放棄了教育孩子明辨是非,這樣的孩子即使長大后,也依然是不懂事沒教養(yǎng)的大人。

家長對孩子的放任,總有一天會還到孩子身上,當他長大后被殘酷社會狠狠教育的時候,他就知道,無論大小,教育和教養(yǎng)都是不該缺席的一課。

所以,別再為孩子的沒教養(yǎng)找借口了,更加不要變成文中的“熊家長”,家長的教育,無論孩子多小,都不該缺席。

一、年齡小,不是胡鬧的理由

同學給我講過她遇到的一件事情,她十二歲生日的時候,同學朋友送了很多禮物。有朋友送了一個音樂盒,精致漂亮極了。剛拆開,被一起來的表妹看到了,5歲的表妹很喜歡,就直接張口問她要。

同學不是很樂意,怎么說也是朋友送的禮物??墒撬唤o,表妹就又哭又鬧,有趣的是同學媽媽的態(tài)度,她很大度,很寬容地直接把禮物送給了表妹。理由是她那么多禮物呢,送一個給表妹又無妨。

肯定有人會不以為然,理由也能找出一大堆,“孩子淘氣是天性啊,活潑點才惹人愛。”“親戚家的小孩,給她又怎么了”……

家長們對于孩子的態(tài)度總是寬容的,心軟的。他們理直氣壯地說:”他還小,不懂事,你就讓讓他?!?/p>

所以,小就成了天然的護身符,自帶有理光環(huán)(我小我有理),就可以不懂事,就可以被原諒。

真的是這樣嗎?

二、熊孩子背后總是有一個熊家長

孩子小,愛玩,愛鬧是天性,但也因為小,他們對于是非對錯,并沒有成人那么清楚明白。他們會憑著天真的本性做事,沒有父母的引導教育,這些本性導致的后果,有些在成人眼里無傷大雅,比如在電影院里跑跑,拿走姐姐的禮物……有些則可能導致很嚴重的傷害。

新聞中曾經(jīng)報道過一件事:因嫌樓外施工的電鉆聲太吵,正在8樓屋內看動畫片的10歲男孩,一氣之下用小刀將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繩割斷,致使其懸在半空動彈不得,經(jīng)消防大隊緊急出動后才將人安全救下。

面對警方的詢問,小孩說,“我當時在看《喜羊羊》,外面鉆機打墻的聲音太吵,我就用刀子把繩子割斷了?!备兜氖聝哼€在后面,孩子的爸爸在賠償?shù)臅r候,只賠了一條安全繩!!

呵呵!別再拿“小”說事兒了,每個熊孩子的背后必然站著一個熊家長。他們的熊行為,都是家長放任的結果。

三、你不去教育孩子,總有人替你教育他

有個很舊的故事,說的是一個母親在網(wǎng)上發(fā)帖說:在餐廳吃飯,就因為兒子稍微調皮了一點就被打了一耳光!氣得她現(xiàn)在還在發(fā)抖。

原來,這位母親帶兒子去附近的餐廳吃飯,她兒子喜歡到鄰桌到處跑跑看看,幾次去騷擾吃螃蟹的鄰桌,最后因為跑到隔壁桌上去抓螃蟹,被別人把手甩開后,動手打了這桌的人,結果被回打了……

這個母親憤憤不平的點大概就是我孩子小,調皮點很正常,你怎么能和他一般見識?他小,可做媽媽的你還小嗎?你難道不知道約束一下自己孩子的行為嗎?

孩子再小,總是要長大的。做家長的現(xiàn)在放棄了教育孩子的權利,以他小的名義原諒他,甚至要求別人原諒他。那么,有一天,當他走出學校,走上社會,再做出一些熊行為的時候,沒有人會對他再寬容了。

你的孩子,你不去教育,總有人會代替你教育他。但愿你到時候不會后悔。

四、你可以寬容孩子,但社會不會

我相信還會有很多家長會說類似于“孩子長大了就會好的”的話,孰不知,在溺愛和錯愛下的孩子,長大同樣不會被社會所“原諒”。

有一個孩子喜歡鉆研奧數(shù),卻走路慢慢吞吞總愛遲到,同學給他起了個雅號叫“奧特慢”。后來他被父母送到英國念高中。有一次回國,他給我們講了個經(jīng)歷,卻對自己感觸很深。原來他假期去一家華人開的中餐廳打工,結果第一天上班就遲到了五分鐘,于是被解雇了。

他沒有想到,第一次因為遲到所受到的嚴厲懲罰,竟是丟了飯碗。而最令他醍醐灌頂?shù)?,是那個華人老板的最后忠告:“小伙子,如果我不解雇你,你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殘酷!”

在中國式教育的嬌寵之下,讓學生罰站也如走鋼絲,遲到自然可以逍遙法外。但多年以后,因一種積習所引發(fā)的重創(chuàng),這該是多么痛的領悟?。?/p>

溺愛孩子孩子導致的結果


現(xiàn)在中國家庭多是獨生子女,就這么一個獨苗,家長便很容過度寵愛孩子,北京新東方泡泡少兒老師提醒家長,過度溺愛孩子有可能會導致以下結果,希望廣大家長能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

1.孩子的人際交往會出現(xiàn)障礙

人際交往是一種互動和互利的交流。過度被寵溺的孩子總覺得自己是小皇帝,別人都必須聽他的,他不肯為別人著想,自私自利,目中無人,自然沒人愿意和他交往。久而久之,那些寵壞了的孩子們必然成了孤家寡人,人際關系一塌糊涂,未來的學業(yè)事業(yè)甚至婚姻都可能變得比較困難。

2.孩子性格驕橫

過度被寵溺的孩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性格驕橫乖張。由于家長會無條件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甚至包括很多無理的想法,孩子打小就會目中無人,敢于騎在長輩頭上說話做事,不懂寬容,不懂讓步,更受不了委屈。

3.孩子懶散唯我獨尊

孩子在家里就是老大,無論做什么都有父母代辦,什么都不去思考,什么也不想做,這樣下去必然會變得懶散。而且在家誰也管不了他,唯我獨尊,他不聽別人的,別人卻必須聽他的,試想,這樣的人將來在社會上如何立足?

4.自私自利的孩子

由于長期被家長的寵溺包圍,這些孩子不會將心比心,不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根本想不到還需要為別人著想,凡事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在社會上,也許自私能謀得一時之利,但是自私自利之人的事業(yè)遲早會遭遇失敗,感情也是一樣。要想做事,必須先學會做人。

5.不能經(jīng)受挫折

家長給予孩子的溺愛,把孩子變成了溫室中的花朵,一直受到呵護和寵溺,從來不知道什么是挫折。一旦離開溫室,遭受一點小小的困難便會手足無措,性格變得懦弱,根本成不了大器,無法行大事。

6.知禮節(jié)為何物

家長對孩子過度寵溺,一般會對孩子做各種讓步,更不會對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進行阻止。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禮貌,沒有做人最基本的禮節(jié),壞習慣會慢慢發(fā)展擴大,后果不堪設想。

7種溺愛孩子的表現(xiàn)方式


在所有的弒親案中,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即在家庭關系中存在著溺愛劇本和受虐、施虐劇本(家庭暴力劇本)或兩者兼而有之。從心理的角度看,深入到人性的最深處,大部分的行惡之人都是心理“受創(chuàng)傷者”,但同時他們也是“自私”的“自我救贖者”(復仇者),在潛意識層面他們會為了滿足自我對匱乏的需要或者是為了終結、暫緩一種身心痛苦,而不惜傷害他人的利益,在應激情境中,壓抑已久的憤怒情緒甚至會驅使其剝奪他人的生命。另一部分的兇案制造者是暴力的模仿者,這種模仿往往在孩子的童年就已經(jīng)開始,他們成長的家庭環(huán)境本身就存在著親人之間的暴力模式。

弒親多因過度溺愛?

之前曾經(jīng)看過網(wǎng)絡的一個圖片報道,記錄著一個孩子為了買到自己喜歡的玩具而在大街上眾目睽睽之下不停地扇母親的嘴巴,最后還是得到了母親給自己買的玩具,這其中演繹的也是溺愛和暴力與施虐受虐關系。當自我的私欲、傲慢和控制欲膨脹到極點的時候,原始的心理關系模式、奴隸制、種族主義和特權暴力皆是由此產(chǎn)生,并行的心理特質一種是來自自我膨脹的貪欲,一種是對弱勢者的冷漠無情和視如草芥的傲慢以及由傲慢衍生的憤怒。

在奴隸制的社會中特權的暴君、奴隸主可以為了自己的私欲或憤怒對隸屬于他們的奴隸進行任意殺戮,這種關系的基點產(chǎn)生于人性的內在,外沿在家庭、作用在社會。當暴力都不能滿足暴君的需要時,私欲不能滿足的痛苦與惱怒就會衍生成為殺人動機—情緒的宣泄。類似的即成事實的暴力事件是2009年發(fā)生的將父母雙雙殺死并碎尸的齊萍萍,在家人的溺愛中在父母的彼此暴力中長大的她,選擇了漠視生命的方式,再比如當家庭關系中暴力被縱容的時候,孩子可以為了滿足私欲得到網(wǎng)費而殺死自己的生母生父。

過度溺愛孩紙的7個表現(xiàn)

1、什么都幫孩子做好

父母事事順從孩子的要求,替他完成所有事情,孩子什么事情都不必動手,容易養(yǎng)成孩子任性、懶惰的性格。我曾問一些媽媽,要不要求孩子勞動,有的竟說:“我疼都來不及,還忍心讓孩子勞動?”也有的說:“叫‘小東西’做事更麻煩,還不如我?guī)退隽恕!彼匀臍q的孩子還要喂飯,還不會穿衣,五六歲的孩子還不做任何家務事,不懂得勞動的愉快和幫助父母減輕負擔的責任,這樣包辦下去,必然失去一個勤勞、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進的孩子。這決不是聳人聽聞。

2、過多的愛和關注

加拿大臨床心理學家麥琪?瑪蔓指出,歐美國家家長的過度放縱,已使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現(xiàn)了近乎極端的叛逆行為,這些孩子被定義為“兒童溺愛綜合癥”患者。一家人時刻關照他,陪伴他。過年過節(jié),親戚朋友來了往往嘻笑逗引沒完,有時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圍在中心,一再歡迎孩子表演節(jié)目,掌聲不斷。這樣的孩子自認為自己是中心,確實變成“小太陽”了。一旦家人對他的關注減少,就會大發(fā)脾氣,并激起強烈的對任何規(guī)定都存在逆反心理,并且對別人的關注和欣賞完全不知感恩,認為一切都理所當然。

3、央求孩子聽話

例如邊哄邊求孩子吃飯睡覺,答應給孩子講3個故事才把飯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態(tài),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養(yǎng)不出責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喪失殆盡。北京四中教師、心理學博士孫老師介紹說,現(xiàn)在不少家長對孩子的愛沒有原則,使得孩子完全凌駕于家長之上,在家里很霸道,稍不順心就會發(fā)脾氣、摔東西,在學校也處處跟同學爭搶,同學不聽命于他時就可能動手打人。

4、什么都依著孩子

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有的父母還給幼兒和小學生很多零花錢,孩子的滿足就更輕易了。這種孩子必然養(yǎng)成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浪費金錢和不體貼他人的壞性格,并且毫無忍耐和吃苦精神。允許孩子飲食起居、玩耍學習沒有規(guī)律,要怎樣就怎樣,睡懶覺,不吃飯,白天游游蕩蕩,晚上看電視到深夜等。這樣的孩子長大后缺乏上進心、好奇心,做人得過且過,做事心猿意馬,有始無終。由于從小被遷就,孩子很容易變得我行我素,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在性格中播下自私、無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種子。

5、凡事袒護孩子

有時爸爸管孩子,媽媽護著:“不要太嚴了,他還小呢?!庇械母改附毯⒆?,奶奶會站出來說話:“你們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會好;你們小的時候,還遠遠沒有他好呢!”這樣的孩子當然是“教不了”啦!因為他全無是非觀念,而且時時有“保護傘”和“避難所”,其后果不僅孩子性格扭曲,有時還會造成家庭不睦。

6、孩子的待遇高于任何人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照顧,如吃“獨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獨生”,爺爺奶奶可以不過生日,孩子過生日得買大蛋糕,送禮物……這樣的孩子自感特殊,習慣于高人一等,必然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不會關心他人。

7、出點小事就大驚小怪

本來“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聲不響爬起來繼續(xù)玩。后來為什么有的孩子膽小愛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時表現(xiàn)驚慌失措,嬌慣的最終結果是孩子不讓父母離開一步。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溺愛孩子的10種典型實例


當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愛孩子有害,但卻分不清什么是溺愛,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沒有溺愛。

下面的實例不是每個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在各種溺愛中會占有幾種,或各種都有輕度表現(xiàn)也是值得警惕的,我們要以科學的愛,來保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以下10種溺愛的形式是比較典型的實例:

(1)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照顧,如吃“獨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獨生”,爺爺奶奶可以不過生日,孩子過生日得買大蛋糕,送禮物……這樣的孩子自感特殊,習慣于高人一等,必然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不會關心他人。

(2)過分注意:一家人時刻關照他,陪伴他。過年過節(jié),親戚朋友來了往往嘻笑逗引沒完,有時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圍在中心,一再歡迎孩子表演節(jié)目,掌聲不斷。這樣的孩子自認為自己是中心,確實變成“小太陽”了。家里人都要圍著他轉,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寧,注意力極其分散,“人來瘋”也特別嚴重,甚至客人來了鬧得沒法談話。

(3)輕易滿足: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有的父母還給幼兒和小學生很多零花錢,孩子的滿足就更輕易了。這種孩子必然養(yǎng)成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浪費金錢和不體貼他人的壞性格,并且毫無忍耐和吃苦精神。

(4)生活懶散:允許孩子飲食起居、玩耍學習沒有規(guī)律,要怎樣就怎樣,睡懶覺,不吃飯,白天游游蕩蕩,晚上看電視到深夜等。這樣的孩子長大后缺乏上進心、好奇心,做人得過且過,做事心猿意馬,有始無終。

(5)祈求央告:例如邊哄邊求孩子吃飯睡覺,答應給孩子講3個故事才把飯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態(tài),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養(yǎng)不出責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喪失殆盡。

(6)包辦代替:我曾問一些媽媽,要不要求孩子勞動,有的竟說:“我疼都來不及,還忍心讓孩子勞動?”也有的說:“叫‘小東西’做事更麻煩,還不如我?guī)退隽?。”所以三四歲的孩子還要喂飯,還不會穿衣,五六歲的孩子還不做任何家務事,不懂得勞動的愉快和幫助父母減輕負擔的責任,這樣包辦下去,必然失去一個勤勞、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進的孩子。這決不是聳人聽聞。

(7)大驚小怪:本來“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聲不響爬起來繼續(xù)玩。后來為什么有的孩子膽小愛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時表現(xiàn)驚慌失措,嬌慣的最終結果是孩子不讓父母離開一步。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8)當面袒護:有時爸爸管孩子,媽媽護著:“不要太嚴了,他還小呢?!庇械母改附毯⒆?,奶奶會站出來說話:“你們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會好;你們小的時候,還遠遠沒有他好呢!”這樣的孩子當然是“教不了”啦!因為他全無是非觀念,而且時時有“保護傘”和“避難所”,其后果不僅孩子性格扭曲,有時還會造成家庭不睦。

(9)害怕哭鬧:由于從小遷就孩子,孩子在不順心時以哭鬧、睡地、不吃飯來要挾父母。溺愛的父母就只好哄騙,投降,依從,遷就。害怕孩子哭鬧的父母是無能的父母;打罵爸媽的孩子會變成無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無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種子。

(10)剝奪獨立:為了絕對安全,父母不讓孩子走出家門,也不許他和別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時刻不能離開父母或老人一步,摟抱著睡,偎依著坐,馱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來怕飛走。這樣的孩子會變得膽小無能,喪失自信,養(yǎng)成依賴心理,還往往成為“把門虎”,在家里橫行霸道,到外面膽小如鼠,造成嚴重性格缺陷。

相關推薦

  • 4個故事告知你溺愛孩子的后果 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見到這樣的場景:小孩子在公共場合做錯事了,家長過來說孩子還小不懂事。好像還小是不懂事的理由。因為孩子還小,家長放棄了教育孩子明辨是非,這樣的孩子即使長大后,也依然是不懂事沒教養(yǎng)的大人...
    2021-07-17 閱讀全文
  • 溺愛孩子孩子導致的結果 現(xiàn)在中國家庭多是獨生子女,就這么一個獨苗,家長便很容過度寵愛孩子,北京新東方泡泡少兒老師提醒家長,過度溺愛孩子有可能會導致以下結果,希望廣大家長能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 1.孩子的人際交往會出現(xiàn)障礙 人...
    2021-03-10 閱讀全文
  • 溺愛孩子的10種典型實例 當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愛孩子有害,但卻分不清什么是溺愛,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沒有溺愛。 下面的實例不是每個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在各種溺愛中會占有幾種,或各種都有輕度表現(xiàn)也是值得警惕的,我們要以科...
    2021-10-27 閱讀全文
  • 7種溺愛孩子的表現(xiàn)方式 在所有的弒親案中,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即在家庭關系中存在著溺愛劇本和受虐、施虐劇本(家庭暴力劇本)或兩者兼而有之。從心理的角度看,深入到人性的最深處,大部分的行惡之人都是心理“受創(chuàng)傷者”,但同時他們也...
    2021-07-15 閱讀全文
  • 這十種溺愛孩子的表現(xiàn),你有嗎? 溺愛,是一種失去理智、直接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愛。如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愛孩子有害,但卻分不清什么是溺愛,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沒有溺愛。以下10種溺愛的形式是比較典型的實例,不是每個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或多...
    2021-08-23 閱讀全文

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見到這樣的場景:小孩子在公共場合做錯事了,家長過來說孩子還小不懂事。好像還小是不懂事的理由。因為孩子還小,家長放棄了教育孩子明辨是非,這樣的孩子即使長大后,也依然是不懂事沒教養(yǎng)的大人...

2021-07-17 閱讀全文

現(xiàn)在中國家庭多是獨生子女,就這么一個獨苗,家長便很容過度寵愛孩子,北京新東方泡泡少兒老師提醒家長,過度溺愛孩子有可能會導致以下結果,希望廣大家長能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 1.孩子的人際交往會出現(xiàn)障礙 人...

2021-03-10 閱讀全文

當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愛孩子有害,但卻分不清什么是溺愛,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沒有溺愛。 下面的實例不是每個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在各種溺愛中會占有幾種,或各種都有輕度表現(xiàn)也是值得警惕的,我們要以科...

2021-10-27 閱讀全文

在所有的弒親案中,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即在家庭關系中存在著溺愛劇本和受虐、施虐劇本(家庭暴力劇本)或兩者兼而有之。從心理的角度看,深入到人性的最深處,大部分的行惡之人都是心理“受創(chuàng)傷者”,但同時他們也...

2021-07-15 閱讀全文

溺愛,是一種失去理智、直接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愛。如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愛孩子有害,但卻分不清什么是溺愛,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沒有溺愛。以下10種溺愛的形式是比較典型的實例,不是每個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或多...

2021-08-2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