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溝通的力量
發(fā)布時間:2021-06-16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教學隨筆教育隨筆:溝通的力量
一天早上在接孩子的時候,便用來園的時間和一些家長進行著短暫的交流。我們的談話被剛來的楊昕榕爸爸打斷了:“潘老師,你們幼兒園是怎么回事,老給我們家長增加負擔,不是帶這個,就是干那個。我和她媽媽都要干活,下午回家還要看她弟弟,哪有時間給你們干這干那。昨天晚上,孩子又纏著我做自制玩教具,煩死我了。一連串的話像連珠炮似的表達了不滿之情。
原來,最近我們要重新創(chuàng)設植物角,所以請家長幫我們收集各種廢舊物。還需要親子制作玩教具,擺在教室以供欣賞。于是,我提議家長幫我們收集廢舊物并和小朋友回家一起做教具,第二天帶回幼兒園給小朋友們欣賞。我覺得很納悶,一個原本想發(fā)揮家長教育資源,讓孩子在家庭和父母互動,卻引發(fā)了家長與教師之間的矛盾。
仔細分析之后我認為這個偶發(fā)事件反映出三個問題:一是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溝通不夠,教師只提出了收集廢舊物的要求及做教具的任務,卻沒有及時向家長反饋幼兒園活動的主要內(nèi)容,沒有引起家長的重視;二是家長不了解孩子的求知心理,缺乏方法指導;三是家長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這與我們平時宣傳力度不夠有很大關系。
我想應該把這個偶發(fā)事件當作一個家教指導的契機。于是,我專門邀請楊昕榕的爸爸和他進行了一次誠心的溝通,站在家長的角度我和他一起分析了這件事,同時又向楊昕榕爸爸表明了我們宣傳指導不夠的歉意之情,并向他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議。這樣做一方面使家長感到教師確實在和他一起商討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發(fā)展,另一方面也使家長工作的內(nèi)容具有了針對性,扭轉了與一些特殊家長難溝通的局面。而且還選擇請家長來欣賞我們用廢舊物做的植物角,他們都覺得很有創(chuàng)意,意想不到廢舊物還可以這樣做,甚至有的家長還要求和我學習,想在家和孩子也一起做,我很欣慰,也很樂意去教。從那以后,我們班的家長都特別支持我們的工作,使我班形成了和諧、融洽的家園氛圍。
由此可見,溝通是教師爭取家長對幼兒園工作支持與理解的秘方,同時更是家園共育最有效的途徑。[勵志的句子 wWw.djz525.cOm]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教育隨筆:溝通的技巧
教育隨筆:溝通的技巧
溝通是一門藝術,是人與人之間永恒的話題。溝通在我們生活和工作中無處不在,也是幼兒教師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功。怎樣才能做好各項溝通工作呢?下面就來說說我在實踐中總結的幾點經(jīng)驗。
一、幼兒教師之間的溝通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幼兒園都實行了“兩教一?!钡木幇嗯渲茫簿褪钦f一個班級由兩位老師和一位保育員組成,三個老師管理著一個班級。三個人的思維、三個人的想法、三個人的做法,在管理的過程中肯定會出現(xiàn)分歧。在繁忙瑣碎的工作中怎樣做到有效的溝通?一是溝通要做到及時。對班級孩子的情況、生活、教學設備等情況及時交流,發(fā)現(xiàn)問題,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快速、有效地解決,避免遺忘。把問題的影響降到最低點。二是溝通要有民主性。班組成員都是班級的管理者,溝通過程中班組成員都要認真傾聽,樂于主動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促進班級和諧發(fā)展。三是溝通要有實效性。班組成員之間的溝通是為了班級發(fā)展的更快更好,溝通要注重實效性,不要為了溝通而溝通,敷衍了事,要開誠布公,敞開心扉,滿腔熱情。
二、幼兒教師與幼兒之間的溝通
幼兒教師與幼兒的溝通在幼兒的成長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老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都可以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使其受益一生。幼兒教師與幼兒溝通是雙向的,不論哪一種方式,都需要幼兒教師積極主動、平等的態(tài)度,提供一個安全、溫和、信賴、無拘無束的交流環(huán)境,盡可能地從幼兒的角度平等交流、共同分享。對于新人園的幼兒,他們語言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差,教師的微笑、點頭、撫摸、摟抱,蹲下傾聽幼兒細聲的說話,是與孩子最好的交流。通過教師與幼兒的身體接觸,幫助他們大膽接近教師,達到師生雙向溝通的目的。溝通中,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創(chuàng)造氣氛,將幼兒自然地引人交流之中。如:每一次小長假返園時我都會設計一節(jié)《開心小匯報》,提前向家長了解幼兒假日里的活動情況,提出問題:“孩子們,假日里,爸爸媽媽帶你們到哪里去玩了?”幼兒會爭先恐后地搶著回答,我要求他們一個一個地說,我細心地聽每一個同學的回答,并豎起大姆指贊揚寶貝們玩得開心,說得很好。這一話題引發(fā)了幼兒交談的技能,又提升了談話的技能,讓幼兒表現(xiàn)了滿足感。同時,老師也進一步了解了幼兒。
三、幼兒教師與家長的溝通
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一種特殊的交流,交流的內(nèi)容是雙方都共同愛著、關心著的孩子,是為了孩子而交流。由于職業(yè)、性格、文化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家長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也不盡相同。這就需要教師深人地了解家長,以便有針對性地與家長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遇到矛盾沖突時,無論家長對老師產(chǎn)生任何的意見和看法時,都應當從為了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家長,并真誠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應盡量避免從“不能”“不要”“不行”等消極的角度去評論或建議,要從家長愛孩子的角度,耐心、虛心、誠心地聽取家長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議,努力營造和諧、輕松、愉快的交流環(huán)境,這樣家園才能保持協(xié)調(diào)一致。許多家長由于對孩子年齡特點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一味的溺愛,甚至放縱。教師應多與家長交流科學育兒知識,引導家長了解孩子的身心特點,更新教育觀念,掌握正確的育兒方法。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時還要做到對家長一視同仁。家長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學歷、職位、性格均有所不同。無論家長間存在什么樣的差異,從他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兒園的那一天起,家長與教師就開始了共同的歷程——教育好孩子。因此,教師應該學會與每一位家長交流,因為,幫助家長轉變教育理念,改進教育方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四、幼兒之間的溝通
幼兒之間的口語溝通是一種特殊的相互作用形式,通過交流與溝通提升語言表達和人際交往的能力。如今的獨生子女絕大多數(shù)以自我為中心,任性、獨霸,不愿意也不會與他人溝通。這就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環(huán)境、設計活動,利用小群體活動或游戲,給幼兒提供交談的機會,促進幼兒之間的溝通,幫助幼兒發(fā)展表達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如兩個小組玩?zhèn)骷埱虻挠螒颍總€小組的幼兒都想先傳完爭第一,于是他們之間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各組的幼兒都喊加油。通過這一活動,促進了幼兒之間的交談和溝通,也讓幼兒體會到口語溝通的喜悅。
溝通是幼兒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教師與幼兒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聯(lián)系的橋梁。溝通產(chǎn)生了解,產(chǎn)生了友誼,無論是何種方式、何種層面的溝通,最關鍵的是要以誠待人,以心換心,同時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和理論水平,這樣才可以架起心與心的橋梁。
教育隨筆:贊揚的力量
教育隨筆:贊揚的力量
下午吃完午點,到了區(qū)域的時間,昊昊主動選擇了建構區(qū),昊昊安靜的坐下來開始搭建自己最喜歡的樓房,他是最樂意搭建自己的樓房了,搭了一棟又一棟,各種各樣的,他讓旁邊的小伙伴都來參觀,因為都是各種形狀的積木,結構也很簡單,用三四個積木就可以搭建一個簡單形狀的樓房,旁邊的小伙伴都是看了一眼都去了別的區(qū)域,并沒有多大的興趣,昊昊悶悶不樂,孩子的勞動成果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他在區(qū)域搭建的激情需要激發(fā),就在我剛要開口的時候,聽到旁邊的妞妞說真好看,昊昊你真棒,我可以和你一起搭建嗎?當然可以了,我很樂意和你一起合作,我們一起玩吧,搭建各種各樣的房子,兩個孩子愉快的搭房子,邊搭邊說我覺得你這個房子可以再高一點,我覺得你這個房子可以裝一個太陽能,你這房子太高了裝一個電梯吧,看我還在旁邊搭了一個城堡,我要讓老師住這,甜甜住這,在小朋友來觀賞時,昊昊頭頭是道,津津有味的講述著,昊昊好厲害啊,好漂亮啊,昊昊聽到后既自豪又開心。
我曾經(jīng)看過一本書里寫著,人類本質(zhì)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贊揚,贊揚是人類美好的語言,孩子一旦受到了贊揚,再加上同伴的賞識與鼓勵,就更能讓幼兒獲得成就感,肯定同伴的努力與付出,讓幼兒的思維得到開放,心境得到愉快,激發(fā)她們的創(chuàng)新,欣賞同伴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膽的去嘗試,積極的去創(chuàng)新,讓他們在實踐中體驗快樂!
教育隨筆:擁抱的力量
教育隨筆:擁抱的力量
有一次偶然的時候,聽見了幾個小朋友坐在凳子上聊天,都在討論老師最喜歡誰。幾個小朋友們都爭著搶著說老師最喜歡自己,只有坐在旁邊的瑤瑤不是很開心的說:“老師已經(jīng)很久沒有抱過我了”當時我是感到很驚訝和不好意思的,小朋友居然會記得老師多久沒有抱過她,但作為老師我卻不記得了。原來在小朋友他們的心里,老師的擁抱是那么的重要和值得炫耀的一件事情,但卻是稀少的。在聽到之后我過去給了她一個擁抱,她很開心也緊緊的抱住了我,和她聊了幾句,也表達了我的歉意。這件事情之后我也想了想,可能不只有一個小朋友會這樣想,全班20多30個小朋友他們沒有說出來,又或許說出來了,剛好老師沒有聽見他們說出來,可這不代表他們的心里沒有這么想過。大概小朋友們除了父母家人之外最想親近的人應該就是老師了,所以他們也都希望能得到老師的一個擁抱一點溫暖??墒抢蠋焸儏s連這一點都不能很好的做到,其實每天都可以空出一點時間,坐下來,坐在小朋友旁邊跟他們聊一聊天,不去談今天哪里做得不對不好,不去說批評的話,只是簡簡單單的聊一聊天,再抱一抱他們,相信很多小朋友都會很喜歡很開心。我有試過抱一抱班上的小朋友們,就發(fā)現(xiàn)有些小朋友會很熱情很主動的抱著你,有的小朋友會有些害羞不敢抱,要等著老師先抱,然后又很快的笑著跑開,我都忍不住笑了起來。這樣的一個擁抱的過程不僅小朋友會很開心老師也會感到開心,無形中拉進了小朋友與老師之間的距離也增加親近感。所以每天花點時間給我們可愛的小朋友們一個溫暖的擁抱吧。
教育隨筆:榜樣的力量
見賢思齊,“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列寧就曾經(jīng)說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人、一個故事、一段話語,看似平凡簡單,卻能激發(fā)人們向善的、好的方向繼續(xù)前行。
榜樣是什么?榜樣不僅是一面鏡子,也是一面旗幟,更是一種力量。榜樣是船,讓我們揚起希望的帆,帶我們駛向勝利的彼岸;榜樣是指南針,為我們指引前進的方向,讓我們不再迷惘。我們身邊就有這一股“力量”。近日我園學習了身邊的典型潘雪玲同志的先進事跡,通過精彩的介紹,讓我認識到榜樣的偉大。
作為一名中共黨員,弘揚榜樣正能量,傳遞真善美。潘雪玲同志每天第一個入園,最后一個離園,那種以園為家、不求名利、不圖報答的情懷值得我們?nèi)グl(fā)揚光大,深刻學習。
作為一名園長,她可愛可親,給予每位教師甜蜜溫暖,讓每位教師在中幼大家庭中每一天都都開開心心。在員工家里有困難時,她積極幫助她們克服困難。當單身女職工無房住時,她四處奔波,為她們申請公租房,她說助人為樂,
作為一名園長媽媽,給予中幼孩子們,最大的關懷和呵護,讓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孩子們都親切的叫她一聲“園長媽媽”。
潘雪玲同志就是我身邊的榜樣,他的榜樣力量激勵著我們不斷前進,而他產(chǎn)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將轉化成為我們實實在在的行動。我要以潘雪玲同志為榜樣,認真對照檢查不足,切實改進提高工作,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使自己的工作不斷進步。
教師隨筆:溝通一向比較自信自己的溝通能力
有些郁悶,忽然想到了幾個詞語,拎出來拍拍曬曬,因為今天天氣好。累:勞力之累可以恢復,勞心之累卻影響久遠.稱呼:稱呼似乎是個代號,張三李四的隨便叫一個?!旧媳蝗私辛耸畮啄晷?,人到四十了,終于也有個把人開始叫老張了,倒也欣然接受,覺得沒什么不妥,直呼我名的,聽來最順耳。這兩年還被一些老師尊稱為領導,這是最讓我感到毛骨悚然的稱呼,聽了三年依然覺得不自在,不過畢竟是尊稱,不自在,也得讓人感覺你似乎很自在:)但最最讓人覺得不自在的,是有一天,直呼其名的同事忽然跟你客氣了起來……
夾板氣:夾板氣是對所謂“好男人”的一種處境的絕妙注釋,如果你既要偽裝成“純孝”,又有一些流行的“炎癥”,這夾板氣是必須去受的。最怕自己忽然地,與此類似起來。
人情與人性:被人罵做沒人性,那絕對是個大奸大惡之人,但如果你沒人情,頂多被認為你為人刻板,不善溝通。所以管理提倡人性化,卻并非人情化,因為人情化就是沒了原則,而人性化則是在原則和制度基礎上的人性。兩者區(qū)別大焉?。?!可惜識者寥寥,惜哉!
溝通:一向比較自信自己的溝通能力,不過也要“溝”了才能“通”,不讓你“溝”,本事再大都無法去“通”了。
以“人”為本:這真是一個好詞,但是在用的時候,由于立場不同,“人”的角色會發(fā)生奇妙并且有趣的變化。責怪對方:你為什么不以“人”為本呢?。???原因往往是因為對方?jīng)]有以“我”為本,這個“我”是個體,還是本體?是個案或者特例?是不是代表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或者只是自己個人的微小利益?(對不起,為了湊字數(shù),用了高帽子話語)
強勢和弱勢:強勢和弱勢本來就是相對的,不過常常被人絕對化。昨日與人笑談:老師可以比較隨意地在任何場合說:現(xiàn)在的孩子越來越難教?。⌒iL是絕對不敢在任何場合說現(xiàn)在的老師越來越難管。我一直在問自己:一旦在弱勢的時候,要學會抗爭,但自己在強勢時候會是一種什么狀態(tài)?所以對學生,常以自己是強勢來警醒。不管世界如何變,永遠記住的是,所謂的強弱是動態(tài)的,平衡的,交叉的,也是客觀存在的,這絕對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千萬不要固定化,模式化和絕對化?。?!
幼兒園教育隨筆:愛的力量
本學期又多了三個新孩子,我們老師總是忙得不亦樂乎,似乎整天都在圍著新孩子轉。他們哭著想家是,我們就走過去安慰他們;當他們遇到不能解決的困難時,我就主動幫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等等。總之,視線在不經(jīng)意間就移到新孩子的身上。為了讓三個孩子能盡快地熟悉幼兒園的環(huán)境,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我們總在不停的提醒孩子做這個干那個。這樣一來,我們對老孩子的關注自然而然的就少了許多,在我們的淺意識中,他們好像什么事情都很清楚了,并不需要老師再提醒了。
可是,幾星期過后突然發(fā)生的一件事,提醒了我。那是早上洗刷完畢之后,我們正打算穿上外套出去活動??僧斘医o所有的孩子發(fā)完外套后
,我發(fā)現(xiàn)桐瑞和清濱正在拿著外套互相嬉戲,絲毫沒有要穿的意思。當時我真的是相當生氣,于是我找他們談話,問他們:你們?yōu)槭裁床淮┮路??開始時,他們只是低著頭不說話,經(jīng)過我不停的追問,他們才回答我說:“我不會!”可是這怎么可能呢?他們平時不都是自己穿嗎?盡管我有這樣的疑問,可由于時間的原因,我只好幫他們先穿上了。等我轉身要整隊的瞬間,我聽到這樣的一句話:“老師,幫我穿外套了,不幫你穿!”語氣中有點高興,帶著自豪。我轉念仔細一想,他們這樣真的不只一次了,而且他們最近總是犯錯誤,只是我一直忽視了這個現(xiàn)象。以前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為什么他們會變成現(xiàn)在的樣子?經(jīng)過這件事情,我似乎已找到了答案,他們是想讓老師多看他們一眼,多與他們有所交流。他們想通過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師的關注。
靜下心來想一想,最近一段時間我真的是對老孩子有所“忽視”,只有當他們做了很特殊的事情時,老師的目光才會集中到他們的身上。也許正是這樣,他們才會不斷地犯錯,以此來引起老師的注意。
每個孩子離開父母來到幼兒園,過著集體的生活,我們就是他們的媽媽,愛的力量是無窮的,每個孩子都需要我們的呵護。
教育隨筆:與家長溝通技巧
“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事才登寶殿門”有的老師發(fā)現(xiàn)孩子出問題了,才找家長進行溝通,有時候家長不是很配合情有可原,做好幼兒園教師的工作,與家長工作做得好壞有直接的關系。
大班有個女孩叫吳仕秀,非常霸道,無論是男孩、女孩多數(shù)會遭到她欺凌,什么事她都是“自我為中心”,每天區(qū)角活動開始就有人向我告狀,非常令人頭痛,于是我將她與其他女孩隔離開來,讓她與其他男孩子一起玩區(qū)角,但同樣會發(fā)生類似的事情。最后我直接不讓她參與游戲,坐在旁邊觀看,懲罰一段時間看看如何?一天天過去了,突然孩子家長找到我,說吳仕秀小朋友不想上幼兒園了,家長不干了而且很生氣,我耐心地與家長說,之前我已經(jīng)跟你說過,這孩子很強勢,我們是在幫助她,讓她認識自己的行為會是什么結果,最后讓她改掉以前的壞習慣,學會與小朋友們相處融洽,我們并沒有放棄她,她同樣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啊!家長聽后無話可說,我也經(jīng)常同有問題孩子的家長溝通,說我們的教育理念,我們工作得到了家長們認同。
經(jīng)過我一段時間的常規(guī)訓練,班上的各個活動井然有序,沒有人在告狀了,孩子們玩得也很開心,家長們表示孩子在幼兒園他們非常放心了。所以家長工作是一項長期的、而且是不間斷的工作,孩子進步了要向家長匯報,孩子有問題要與家長討論,得到家長的配合,幼兒園教育工作才會做得更好。
幼教隨筆:愛的力量
樂樂是個聽話的孩子,懂禮貌、樂于助人,別的小朋友哭了,樂樂就過去牽著小朋友的手哄她。只要看到有家長或者老師來班里,樂樂就會主動搬板凳讓他們坐,很是讓人喜歡。但是樂樂有一個愛拿別人東西的壞習慣,也著實讓我頭痛不已。
一天下午,彤彤的奶奶來找我,說道:“賈老師,彤彤的水壺丟了,麻煩你幫忙找一下。那個水壺是昨天彤彤爸爸剛給她買的?!蓖棠桃徽f,我也想起來了,彤彤的水壺是個粉色的,上面一個白色的背帶。
隨后,我在班里展開了調(diào)查,小朋友們有的說沒見過,有的說沒拿。正好樂樂的書包在我跟前,我隨手一拉,里面有兩個水壺,一個是彤彤的,另一個是小雨的。我對樂樂進行了說服教育,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后來又拿了輝輝的碟片、學校里的小剪刀。
我覺得這樣下去,孩子養(yǎng)成了壞習慣,影響孩子以后的成長。所以我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家長。原來,樂樂小朋友的父母不在身邊,樂樂跟著奶奶生活,樂樂跟奶奶要東西,奶奶很少給他買,時間久了,樂樂看到別人的東西,只要自己喜歡就會偷著拿回家。我跟樂樂奶奶進行了溝通,奶奶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做法,試著傾聽孩子的心聲。在老師跟家長的共同努力下,樂樂再也不偷東西了,又成了老師和孩子們心目中的好孩子。
人不可能不犯錯誤,知錯就改,善莫大焉!作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善于抓住細節(jié)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