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老師眼里有個我
發(fā)布時間:2021-06-10 幼兒老師教育筆記 小班老師教育筆記 中班老師教育筆記教育筆記:老師眼里有個我
大班的孩子雖然年齡不大,但調皮起來個頂個都是好手。英語課堂上,為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我設置了一個“智力大沖關”的環(huán)節(jié)。但是,每每到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室里的紀律……也曾多次想過去掉這個環(huán)節(jié),可孩子們的興至極高。如果哪節(jié)課沒進行闖關游戲,他們就會問:老師,這天為什么不闖關了?我們都想闖闖關呢!于是便又將它留了下來。這天課堂上,又到了闖關環(huán)節(jié)了,如何讓未闖關的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師那里呢?望著他們一雙雙明亮的眼睛,我忽然來了靈感,說道:“誰是好孩子,老師的眼睛里就有誰。”聽到那里,孩子們立刻做好了,個性是那幾個調皮蛋坐的最好。我立刻表揚了他們,想當然,我們的環(huán)節(jié)很順利地進行了下去。之后,我又將此方法用于學前班,效果同樣不錯。
其實,每個孩子都愿做老師眼中的好孩子,但是由于他們的性格差異,決定了他們的不同。而作為老師的我們,應及時抓住幼兒的“閃光點”因勢利導,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老師,你眼里有我嗎?
課堂上,面對孩子的嬉鬧和吵嚷我有點束手無策,情急之下,我扯破喉嚨喊了一聲:“都坐好了!”那氣勢,絕對是一言九鼎,不可違抗??吹轿覂瓷駩荷返臉幼?,孩子們害怕了,趕緊坐好??墒菦]過幾分鐘,又亂作一團,我轉念一想:我不能在孩子們心中充當機械的權威者,我應利用我們之間相互融合的情感來解決問題呀。想到這里,我故作神秘地告訴大家:“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秘密,我喜歡的孩子眼睛里還有老師呢!”孩子們馬上好奇起來,紛紛問我:“老師,你喜歡我嗎?”“老師,我的眼睛里有沒有你?”我像巡查似的,從每個孩子身邊走過,孩子們都目不轉睛地看著我,生怕錯過我的眼睛。檢查完后,我說:“喜歡和我學習的小朋友,老師喜歡你,你的眼睛里就會有老師!”接著我列舉了幾個小榜樣,這一招真奏效,孩子們都希望自己的眼睛里有老師,聽得特別認真,回答問題也很積極,整個教育活動生動有趣?!袄蠋?,你的眼睛里有沒有我?”很快成了孩子們的口頭禪,孩子們也總是非常認真地注視著我,希望從我的眼睛里找到他自己的影子。眼睛很快成了我們相互傳遞信息的通道和表達愛的窗口??此坪唵蔚囊痪湓拝s滲透著我和孩子們之間無盡的愛。
教育隨筆:老師,別帶著“有色眼鏡”看我
從事幼兒教育22年的我一直在一線工作,每天都與孩子打交道,觀察和體驗著每一個在我們班的孩子的成長歷程。我接觸過來自各種各樣家庭中的孩子,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當然他們的性格也就不同,既然他們的性格不同,那我就會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我覺得作為一名幼兒園的教師在教育孩子時,我們除了要以身作則,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和教育孩子外,還應該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也就是他們的優(yōu)點。每個孩子都是活潑可愛的,他們有時很調皮,有時很懂事。每個孩子都有他的閃光點,調皮的孩子也有閃光點,只有你細心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
耿雨欣小朋友是我班非常聰明的孩子,每天都會堅持入園,她的性格直爽,但是他太好動了,老是坐不住小椅子,在教學活動中經(jīng)常影響別的小朋友。午睡習慣也不好,老是悄悄地跟睡在傍邊的孩子說話,影響別的小朋友睡覺,不高興時還愛發(fā)脾氣,從不掩飾,他的情緒經(jīng)常會影響周圍的小朋友,有時候真拿他沒有辦法。剛開始接觸耿雨欣時,我還總是耐心教育他,以為他能有所進步,可一段時間下來,收效不大,我都有些氣餒了??捎幸惶彀l(fā)生的事,讓我又對他有了信心。
那天中午,孩子們在安靜地午餐,我也趁這個機會吃飯,當我正準備給自己盛湯時,耿雨欣已經(jīng)吃完了碗里的湯走過來再準備盛一碗湯,我看見了,把湯勺遞給孩子,孩子對我說:“黃老師,你先盛湯,我等你盛好了我再盛湯。”多么溫馨的一句話呀,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謙讓,這是多么難能可貴的品質,謙讓這種美德在耿雨欣小朋友身上得到完整的詮釋??善綍r我卻常常帶著“有色眼鏡”去評價他,覺得他太調皮了,對他產(chǎn)生抵觸心理。我為我有這樣的想法感到難為情。
還有一天中午,有幾個小朋友吃完飯沒收拾桌子就去衛(wèi)生間了,我去叫他們。等我進教室時,看到耿雨欣小朋友已經(jīng)吃好了,正在用調羹把桌上的骨頭等東西劃到碗里,他一張張桌子劃過去,然后倒掉,看他是那么認真。那幾個小朋友看了都難為情地低下了頭。我看了心里感到很欣慰,他現(xiàn)在就很棒,不是嗎?我走到他面前,笑著對他說:“謝謝你,耿雨欣,你真能干!”說完我在他腦門上貼了一顆五角星,他看了看我,高興地笑著去衛(wèi)生間洗手去了。
這兩件發(fā)生在耿雨欣小朋友身上的事情讓我感悟到:每個孩子的秉性不同,但他們都有惹人喜愛的一面。對于皮孩子,我們往往只看到他調皮的一面而忽略了他的閃光點。我們往往武斷地認為不按老師的要求去做,這是不對的。對這些皮孩子,我們常常很嚴厲,少了許多寬容與理解,從而讓他們產(chǎn)生了抵觸心理。皮孩子也有閃光點,讓我們多深入觀察了解他們,并根據(jù)孩子的特點,因人施教。當他們有了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使他們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增強自信,從而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fā)展。我們教師要讓孩子們的閃光點像星星一樣閃閃發(fā)光!
教育隨筆:老師的眼淚
教育隨筆:老師的眼淚
現(xiàn)在大班的小家伙們仿佛有無限的精力,星期一午睡時,天天就特別興奮,就是不愿意睡覺,我雖然有些忙,但還是耐心的引導他,這時,忍不住打了個大大的哈欠。隨即,淚水充滿了眼睛。
天天看見了問:“老師你怎么哭了?”“我沒哭”“沒哭怎么眼里都是眼淚呀”我笑了,“那你猜猜,我的眼里怎么會有眼淚呢?”天天撓撓頭,“是因為我不愿意午睡嗎?”對了,你剛才打了哈欠,所以流淚了?!皩?,天天,你觀察的還挺仔細呀”我拍拍他的腦袋。
為了防止他問我打哈欠的原因,為什么會流淚,我趕緊先問他問題,”打哈欠會流淚,你知道還有什么情況下會流眼淚嗎?”天天興奮起來,”吃辣椒會流淚,還有媽媽看電視時也會流淚”,在我的啟發(fā)下,天天說了很多不同情況下流的淚。我又接著問他,“喜歡什么時候流淚,不喜歡什么時候流淚,為什么?”這下他更有精神了,在思考回答的過程中,他自己明白了該如何減少那些會令人不愉快的淚。例如生病時要堅強,小伙伴之間要友好相處,每做錯一件事情要從中吸取教訓,不再重犯……說到這里,小家伙說:“老師你是打哈欠流淚,說明你困了,咱們睡覺吧……”“恩!”
我在心底為天天的懂事而高興,同時也決定午睡后趕緊找資料查閱一下,淚的成因,準備回答可能要面對的問題。
教育筆記:《老師,等等我》
教育筆記:《老師,等等我》
“老師,等等我!”我們幾乎每天都會聽到這句話。而說出這句話的小男生名字叫做培軒——一個長得很清秀的小男孩。他每天早上都會跟老師打招呼,打招呼的聲音有點大,而我們也習以為常。剛開學時,培軒不管是吃飯、喝水、解小便,還是脫衣服,都會慢條斯理,不緊不慢。
有一天,小朋友們在快吃完飯的時候,大部分小朋友已經(jīng)擦完嘴,去接“小火車”,準備散步了。正準備出去的時候,我們突然聽到培軒大叫一聲,“老師!等等我,我還沒吃完!”老師聽到后就過去說:“寶貝,有這么多小朋友等著在,我們先出去散步,待會你再跟上來好嗎?”剛說完培軒就大哭起來說:“不要!我馬上就吃完了,先等等我!”看到他這樣,老師只好在那等了一會。大概過了兩分鐘,培軒吃完了,過來和其他小朋友“接火車”然后出去散步了,當時老師并沒有特別在意。后來,我們漸漸發(fā)現(xiàn),培軒性子很犟,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是他想要做的事情,只要老師不同意,他就會大聲哭。
于是我們對此事進行了商討,怎樣能改一改他這個壞習慣呢。首先,我們找到了培軒的媽媽。原來培軒在家里也是這樣。培軒是家里的男孩,所以家人比較重視,有些事會比較寵他。我們找到了原因,也和媽媽商量了一下,在家里對待孩子不能過分溺愛,要以適當?shù)姆绞絹斫逃N覀円膊扇×艘恍┓绞?,比如吃飯的時候,我們會讓培軒先去端飯,讓他適當?shù)募涌斐燥埖乃俣龋驗闀r間一長,飯菜會冷掉。老師會先在外面等吃過飯的小朋友過來散步,同時也告訴蔡培軒,老師會在外面等他只要他能吃快一點,雖然開始時他還是比較慢,有時也會哭,但是漸漸地他也慢慢習慣了,吃飯的速度也漸漸正常了。后來也很少聽到他再喊,“老師,等等我”這句話了。
以好的教育方式來幫助幼兒改掉身上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這教育過程中需要老師的耐心,孩子的努力。而最后的收獲一定會有孩子的健康成長以及老師的開心。
老師我不會 2020教育筆記
區(qū)域活動開始了,孩子們選擇好材料后,有序地進入活動區(qū),只有若維小朋友坐在位子上不動,我走過去問:“你怎么不去玩,”她說:“老師,我不會,”“你不去試試,怎么知道不會,”于是,在我的引導下,她勉強拿了一個穿線板坐下,我開始教她怎樣穿線。不一會她就學會了。
美術活動的時候,我讓孩子們給蔬菜寶寶“穿”新衣服,進行涂色練習,結果若維小朋友又說:“老師,我不會,”我就拿起她的手一下一下地涂好了一顆白菜,并告訴她就按這個方法途其他的蔬菜寶寶,她就認真地涂起來。
戶外活動時,其他小朋友拿起自己喜歡的器械開心地玩起來
,若維小朋友抱著個皮球站著不動,當我問她時她還是說老師我不會,于是我拿起球教她怎樣去玩球,慢慢的她自己便玩起來,而且玩出了很多花樣,我及時對她進行了表揚。
針對我這幾天的觀察,我進行了總結,發(fā)現(xiàn)若維小朋友不是不會,而是沒有勇氣去嘗試,遇到什么事情都是先說我不會,同時我也進行了一次家訪,她媽媽告訴我,在家的時候也是這樣,我們認為孩子小就都幫她做了,這樣時間長了就養(yǎng)成了她這種習慣。知道了原因以后,我決定每次活動時,不等她開口說我不會,就先去指導她然后讓她自己去做,每次做好,我及時對她進行鼓勵和表揚,激勵她再試一次,慢慢的她變得勇敢了,遇到困難時也很少說“老師,我不,”都是自己去嘗試,然后再問老師。她媽媽也說若維變得勇敢勤快了,在家里什么事都是搶著做,現(xiàn)在也不說“媽媽,我不會,”這都是老師教育的好,聽了她媽媽的話,我感到自己的教育有了成效,自己的辛苦沒有白費,看到若維的變化我和她媽媽一樣的高興。
教育筆記:《老師我不會做》
教育筆記:《老師我不會做》
今天,我給孩子們示范講解蝸牛的做法時,孩子們專心地聽著。示范結束后,我要求大家自己去試一試,折一折。吳馨悅剛拿到紙,便說道:“老師,我不會做?!苯又桶鸭埥o了旁邊的小朋友。于是我走了過去,鼓勵她說:“沒關系的,你先試一試,大膽點,等遇到困難的時候老師再幫助你?!闭f著她便自己動起手來,可還是沒有像其他孩子那樣肯自己獨立地去思考,總想依賴老師來幫助……
事后,我也進行了相應思考和總結。孩子的專注力、積極動手動腦是家長和老師所重視的,它是一個人良好的學習習慣,它是一個人更好發(fā)展的前提條件,只有具備了這些良好的習慣,才能有利于激發(fā)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使孩子終生受益。因此,老師在關注孩子個別差異的同時,更要細心地去觀察孩子的各種學習習慣,有針對性的、有目的地通過多種方法,有效地去引導孩子,慢慢地朝著良好習慣方向發(fā)展!
教育隨筆:做個有趣的老師
教育隨筆:做個有趣的老師
上課時,我就跟孩子們說今天我們要來比一比誰的小手最能干,這時我一邊敲小鈴鐺一邊說誰的小手最能干,大家都說我的小手最能干,這樣一說效果還真不錯都拍起了小手,注意力也集中了,充分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發(fā)揮其積極性、主動性。有的說我的小手能穿衣服,有的說我會做飛機,有的說我還會跳舞等等,都七嘴八舌的說開了,我加重了語氣,你們知道嗎老師的手也很能干,“看,我變了什么”這個問題對孩子來說,是他們生活中經(jīng)常會回答的問題,所以孩子的熱情很好,都很積極的回應老師。如何把孩子的思路拉回來到老師這里時,老師就加重語氣,使得孩子要關注接下來老師要問的問題中了。老師告訴孩子,她的手會變魔術的時候,孩子的興趣給吸引了。學念兒歌這一環(huán)節(jié),并不是老師直接告訴小朋友內容,而是老師做動作,請小朋友自己根據(jù)理解把兒歌的內容編出來了。學會兒歌以后,孩子對手影游戲還是很感興趣,教師馬上滿足孩子這一愿望,請小朋友自己學做魔術師,邊玩邊說。教師就在旁邊適當?shù)囊龑?,把孩子說的話整理一下,仿編成完整的兒歌。
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讓幼兒有話愿意說。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的需求比如讓小孩子圍成一個圈子,可以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給幼兒提供一個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讓他們自由暢想、表演,老師改變以往的身份以魔術師出現(xiàn)在孩子面前。時而用神秘的聲音,時而用重重的聲音吸引著孩子。給孩子一個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可以沒有顧慮的邊做邊說,不怕說錯,只要把自己喜歡的說出來就可以了。
眼睛 2020教育筆記
每個人都有一雙眼睛,每個人的眼睛也都不同。星期四下午的點心是蛋糕,孩子們喜歡吃,所以吃得也快,吃完后,大家互相開始聊天。無意中聆聽孩子們的談話,發(fā)現(xiàn)他們是那么的天真可愛,你的加入對孩子們來說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無形中也拉近了與孩子們的距離。
怡君和藝澤是兩個好朋友,兩個人吃得也比較快,所以吃完后兩人就呆在一起聊天了,聽了她們的聊天內容,讓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談話是如此地輕松。是那樣的無拘無束。怡君問藝澤:“你的眼睛為什么這么小???”“你看我的眼睛是這樣的。”怡君使勁瞪大了自己的眼睛給藝澤看,藝澤看了看說:“我現(xiàn)在還小啊,你長得比我高,如果我長大了的話,眼睛也會大起來的?!闭攦蓚€人聊得起勁時,婷婷加入了她們的談話:“你們看,我的眼睛也很小的。”她指了指自己的眼睛給她們看。三個人呆在一起互相研究起眼睛來了??吹竭@里,我實在忍不住了,也加入了她們的聊天,我說:“婷婷,你的眼睛還小啊,你們三個人就數(shù)你的眼睛大了?!薄袄蠋?,那我的呢?”藝澤過來了,我摟著她問:“你自己覺得呢?”“我的眼睛是小的?!彼肓讼胝f?!澳愕难劬ο裾l?”“像爸爸?!薄澳悄阆矚g小眼睛呢還是喜歡大眼睛?”“我喜歡大眼睛。”聊著聊著越來越多的小朋友加入進來,于是我突發(fā)其想,何不讓孩子們展開一個關于眼睛的話題呢。孩子們似乎也很有興致,他們從互相觀察眼睛,看看每個人的眼睛是否一樣,有什么不同,像誰,漸漸深入到要保護我們的眼睛,大家討論得很激烈。最后我們一致認為:眼睛是用來觀察周圍世界的,明亮的眼睛能將事物看得很清楚,我們要知道用眼衛(wèi)生,要好好地保護我們的眼睛等等,孩子們了解到了更多的關于眼睛的知識。
一個偶然的聆聽,引發(fā)了一場激烈的討論,最終收獲的是有用的知識,孩子們在無形中自然而然地學會了保護眼睛的方法,相信這樣的效果比單純的說教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