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案例:對一名有任性行為幼兒的矯治

發(fā)布時間:2021-06-07 做一名幸福的幼兒園教師 做好一名幼兒園教師 幼兒園說課稿天生一對

幼兒期是人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是個性和行為習慣發(fā)展的關鍵期。然而,幼兒園的很多幼兒存在任性、脾氣暴躁等不良個性特征,這些可能成為他們健康心理的形成、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以及今后發(fā)展的隱患?!毒V要》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幼兒“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guī)則,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因此,促進幼兒良好社會性品質(zhì)的形成是當今幼教領域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通過觀察、分析、記錄,以幼兒邢為例,淺談一下任性幼兒的行為矯治。

個案

邢,男,3歲半,小班幼兒。姥姥、姥爺帶大,該幼兒任性、暴躁、易發(fā)脾氣、習慣指揮他人、語言過激、愛哭等。開始時,不愿來園,待老師答應滿足一些條件后,他才肯讓爸媽走。后來,能順利來園,但經(jīng)常是瞪大眼睛、滿臉怒氣、大搖大擺地進班。與小朋友在一起,他經(jīng)常無故推打小朋友,損壞他人的作品,膽小的幼兒經(jīng)常被他弄哭,膽大的幼兒被他招惹后引發(fā)對立情緒,他便說一些過激的話,還大嚷大叫,大哭大鬧,老師問原因,他不理,仿佛很冤就是個哭。在班里,常常情緒暴發(fā),有時說出“我拿菜刀砍了你、拿菜刀剁了你”等過激的話。不過,邢獨立性很強,善于發(fā)現(xiàn)和觀察事物的不同與變化,反應快,能自信的對自己的發(fā)現(xiàn)做出肯定的判斷,懂得關心比他小的小朋友,有一定解決問題的能力。

分析

一、家長性格脾氣的遺傳和影響

在平時與家長的接觸和交談中了解到,家長脾氣不太好,遇事好急,易急躁發(fā)脾氣,稍不如意就吵架,說話聲音大而且含不文明之語。在很大程度上對邢有負面影響。

二、家長的教育方式和教養(yǎng)態(tài)度對兒童的影響

全家視邢為掌上明珠,關愛過度、疼愛有加,特別是姥姥、姥爺對邢百依百順,讓其為所欲為,不愿聽到別人說邢的“不”字兒,甚至“遮丑護短”,“隔輩親”演變成“隔輩溺”。父母有時脾氣一上來就要求孩子必須聽從家長,便強制使孩子聽命,信奉“棒頭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這樣的愛缺乏理智和分寸,過度包容孩子的行為和要求,致使孩子易形成任性、幼稚、反抗、神經(jīng)質(zhì)等不良行為。

對策

1.采取游戲活動進行矯正。針對邢的情況,我在班上設計了一些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邢提高認識,積極協(xié)調(diào)自我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從而減少任性行為的發(fā)生。如,語言

活動“我長大了”,通過觀察、講述,使邢對自己以前和現(xiàn)在進行比較,知道自己長大了,更懂事了。以及語言活動“到×××家做客”。在活動中邢對小家庭產(chǎn)生興趣,積極參加表演,在表演中,既當主人又當客人,學習了不少的禮貌用語,而這些禮貌用語正是他學習熱情待人、互助友愛的基礎之一。又如,音樂活動“找朋友”,小朋友都喜歡找與小朋友友好的孩子,通過有幼兒不想找他,使邢明白以前的許多做法是不對的。通過堅持不斷的進行這些活動,使邢學會用推理的方式去思考問題,提高對自己的認識,領悟到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從而減少任性、過激語言等不良行為的發(fā)生。

2.實行短時間“冷處理”。有時候,老師有必要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故意忽略,特別是對容易沖動的邢,必要時可以實行短時間的“冷處理”。例如一次午睡他故意搗亂、出怪音不想睡覺,老師說了一句:“別出音兒了,小朋友一會兒就被鬧醒了?!毙媳愦舐曊f:“我告訴我爺爺去,拿菜刀砍了你?!闭f完,便大哭起來。當時我想去安慰他,可以前的幾次告訴了我,那樣只能火上澆油,小朋友醒的會更多。于是我沒理睬他,漸漸的他的聲音變小了,見他基本冷靜了,我悄悄對他說:“好孩子知錯就改,老師格外喜歡。”當再活動時遇到他的任性行為,可暫時剝奪其參加某項活動的權利。幾次下來,邢有了很大的進步。

3.抓住時機,及時鼓勵。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捕捉日常生活中有價值的教育契機,進行隨機教育。一次,郭小朋友做手工時因丟了自己的一個小動物而大哭,老師給他一個,他還不要,這時,邢也來安慰郭:“別哭了,老師再給你一個,不也可以做完嗎?哭也沒有用,下次保管好自己的手工別再丟了?!蔽伊⒓凑f:“瞧!邢說的多好啊,像個大哥哥,邢以后也不會為一點小事兒而哭鼻子了,對不對,邢?郭,別哭了,我們要向邢學習。邢能做到嗎?”從此,邢一旦要哭,我就以此事鼓勵他,果然進步很大。

4.創(chuàng)設適宜環(huán)境進行疏導。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幼兒在家、在園、在社會都能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積極健康的情感和行為,這就需要教師家長的密切配合。因此我與家長商議在家里設置一個“美勞角”,提供彩筆、剪刀、顏料及各種結構的拼插玩具。讓其盡情的施展,然后家長給予鼓勵。這既是一種心理疏導,又是一種注意力的轉移。同時,以榜樣示范、強化邢的正確行為。要求邢的爸爸媽媽對孩子的錯誤要事先了解原因,不要用打來解決問題,教會他正確解決沖突的辦法和技能。引導與他人相處時要和氣,有禮貌。

5.建立“邢的故事”家園聯(lián)系冊。邢愛看書、愛聽故事,特別愛聽自己的故事。針對這一興趣點,我為他建立了“邢的故事”家園聯(lián)系冊。即,將他一日進步點和不足以故事的口吻寫下來,然后配上簡單的簡筆畫,交給家長,家長回家讀給邢聽。使邢感受故事的快樂,增強自信,并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同時,家長再將邢在家的表現(xiàn)寫下來,第二天,我再讀給所有小朋友聽。為了聽到好聽的故事,邢盡量做的更好。

通過一學期的教育、矯治,邢的任性行為減少了,各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他能高高興興的來幼兒

園,活動中情緒穩(wěn)定了,與媽媽的要求也減少了。變得愛畫畫,有耐心。懂得與同伴友好地玩。懂得遵守規(guī)則,不隨意動手打人,能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同伴對他也很認可,經(jīng)常推薦他當組長,這不斷促使他努力控制自己不良行為。但要使其完全消除任性行為,尚需幼兒園、家庭協(xié)同努力,循循善誘,逐步實現(xiàn)。邢小朋友定會成為一個天真活潑全面發(fā)展的孩子。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編輯推薦

案例:采用模仿療法矯正幼兒退縮行為的實施案例


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教育、矯正,黎××基本上改變了孤僻的性格?,F(xiàn)在,孩子情緒穩(wěn)定,樂觀積極,能主動來幼兒園,上課積極,樂于和同伴交往,在同伴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家長反映,現(xiàn)在我的孩子活潑可愛多了,各方面能力提高很快,為此他們多次感謝老師的關心、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長。

一、被矯正幼兒的情況分析:

1、幼兒的一般情況:

黎××:女,5歲半,幼兒園大班幼兒,該幼兒自出生后一直由其奶奶撫養(yǎng),一直到入園前不久才由其父母領回家中,該幼兒文靜、內(nèi)向、膽小、性情孤僻、不合群。

2、問題行為的表現(xiàn):

該幼兒剛入園時較膽小、性情比較孤僻、不合群,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能在老師及同伴的帶動和鼓勵下參加一些活動,在語言方面,該幼兒基礎較好,對音樂也較感興奮,但是近來該幼兒經(jīng)常哭泣或不肯來園,有時,不知在想些什么,坐在座位上一動也不動。

3、可能的原因:

1)該幼兒出生后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母親不太關心自己的女兒,據(jù)調(diào)查,該幼兒自小到大,一直由奶奶帶著呆在家里,極少出去玩,更難與其他幼兒交朋友,現(xiàn)在雖然和父母住在一起,但是父母關系不和,母親經(jīng)常在外玩,父親較孤僻,不太愛講話,這就造成了家庭氣氛沉悶,缺少輕松、愉快的氛圍。

2)由于幼兒是插班生,因此和其他小朋友不太熟,有時,想加入到他們的游戲行列,但是沒有人主動地請她,每一次都是在老師的幫助下加入游戲,比較被動,所以不能很好地投入游戲。

3)只要該幼兒不順她母親的意,她媽媽就又打又罵,造成幼兒心理緊張。

二、矯正前準備:

1、設計編制教育內(nèi)容。

故事:亮亮和默默,蘭蘭哭了,蘭蘭懂事了。

游戲活動:出鼓傳手帕,誰念得好,找朋友。

2、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

在矯治前,

>教師通過家庭將矯治計劃、方案告訴家長。使家長明確,并積極支持配合教師進行矯治。

三、矯正過程:

第一階段:(第一周至第三周)

通過談心和故事“亮亮和默默”等啟發(fā)引導幼兒,使幼兒能模仿故事中的默默,勇敢、主動地和小朋友一起元,在此基礎上,教師時刻和她保持親密的關系,并讓其他幼兒感覺到,從而使其他幼兒自內(nèi)心發(fā)出想和該幼兒交朋友的愿望,私下里,教師發(fā)動幾位能力強的幼兒和該幼兒做好朋友,帶好做游戲,經(jīng)過三周的努力,該幼兒變得活潑多了,也開口說話了,有時能主動和別人一起做游戲。

第二階段:(第四周至第八周)

通過游戲活動“擊鼓傳手帕、誰念得好,找朋友”等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的愿望,充分發(fā)揮該幼兒的語言、音樂才能,增強她的自信心,經(jīng)過多次活動,該幼兒的臉上出現(xiàn)了笑容,也能主動來幼兒園了,為了穩(wěn)定幼兒的情緒,我又一次和家長取得聯(lián)系,要求家長配合,協(xié)同教育。

第三階段:(第九周至第十三周)

在日常生活中,請該幼兒多做一些工作,諸如:午餐匯報員、檢查員、值日生等,多給她一些鍛煉的機會。在幼兒講故事比賽中,該幼兒有聲有色的講述贏得了第一名,從而奠定了她在其他幼兒心目中的地位。

第四階段:(第十四周至學期結束)

逐漸鞏固良好的行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漸漸減弱強化行為,使黎××幼兒在自然情境中自由和幼兒交往,并教育家長努力克制自己,改變教育方法,從而使幼兒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并樂于和同伴交往。

四、矯正結果:

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教育、矯正,黎××基本上改變了孤僻的性格?,F(xiàn)在,孩子情緒穩(wěn)定,樂觀積極,能主動來幼兒園,上課積極,樂于和同伴交往,在同伴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家長反映,現(xiàn)在我的孩子活潑可愛多了,各方面能力提高很快,為此他們多次感謝老師的關心、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長。

班級管理真實故事之如何矯治任性幼兒


幼兒期是人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是個性和行為習慣發(fā)展的關鍵期。然而,幼兒園的很多幼兒存在任性、脾氣暴躁等不良個性特征,這些可能成為他們健康心理的形成、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以及今后發(fā)展的隱患?!毒V要》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幼兒“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guī)則,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因此,促進幼兒良好社會性品質(zhì)的形成是當今幼教領域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通過觀察、分析、記錄,以幼兒銘銘為例,淺談一下任性幼兒的行為矯治。

故事案例:銘銘(化名)現(xiàn)在小班就讀,爸爸、媽媽在外工作。培養(yǎng)孩子的重任就交給了他的爺爺、奶奶。奶奶對孩子過于溺愛,給孩子造成了自私、任性、性格孤僻不認真學習的壞習慣。記得剛入園那會,他天天面無表情,開口就說臟話,動不動就罵他奶奶,伸手就打小朋友和老師?,F(xiàn)在的孩子從小嬌生慣養(yǎng),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長輩、老師們?yōu)樗麄兯龅囊磺校谒麄冄壑卸汲闪死硭斎坏?,對父母、師長的勞動付出缺乏感恩之情,這都是由于個別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造成的。

一、解決的方法:

(一)、了解孩子心理,開啟心靈之窗

了解孩子心理和孩子交朋友,是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當我看到銘銘罵他奶奶,說臟話,伸手就打小朋友時。我沒有責怪他,而是耐心的問他,銘銘你為什么罵奶奶,他說奶奶給我擦屁股時把我弄疼了。我說:“老師不是教你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嗎”?他似乎明白了什么,眨著小眼睛望著我不說話。我抓住這個機會,把他平日里的不良行為都說給他聽,一邊說他的不良行為,一邊講小燕子、小烏鴉怎樣捉食給媽媽吃,來報答媽媽的養(yǎng)育之恩。毛澤東爺爺是怎樣尊敬徐特立老師的,我班里的某某小朋友感恩父母、怎樣感恩老師的,通過一個個感恩的小故事,使孩子的心靈慢慢的發(fā)生了變化。逐漸向好的方面發(fā)展。

(二)、和家長談心,從源頭解決問題

首先,要讓家長明白,過于溺愛孩子會對他們的自身發(fā)展產(chǎn)生消極影響,使孩子養(yǎng)成極大的依賴性,會形成自私、任性、性格孤僻、易發(fā)脾氣、不遵守規(guī)則、沒有公德、不認真學習、缺乏感恩之心。溺愛會造成孩子一點挫折也不能忍受。我們做家長的要培養(yǎng)孩子從小,讓他們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才能懂得尊重父母、尊重老師、尊重他人,因為,感恩,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是一種品德。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導致人際關系的冷淡,因此,對于現(xiàn)在的孩子來說,具有感恩的心是社會對他們的希望和要求,才能感悟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索取。然后,要求家長教會孩子,說一句感謝老師、父母親的心里話;為父母親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為媽媽洗一次碗,幫忙打掃房間,與父母一起做飯,唱一支歌給父母聽。發(fā)奮學習,還老師、父母親一個心愿——做一名好孩子等活動。讓了解父母、老師的辛苦勞動。

(三)、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心理和行為

我認為生活點滴都可進行感恩教育。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質(zhì),愛崗敬業(yè),以身立教,以德育人“其身正,不另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師自身對學生的影響,具有無形的滲透作用,教師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事、工作態(tài)度等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和行為,所以每一位教師要示范導行成為孩子學習的楷模。用感恩的事跡來喚起孩子的感恩之心。天長日久,報答恩情這顆美麗的種子就會在孩子心中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

二、多措并舉、及時矯治

1.采取游戲活動進行矯正。針對銘銘的情況,我在班上設計了一些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銘銘提高認識,積極協(xié)調(diào)自我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從而減少任性行為的發(fā)生。

2.實行短時間“冷處理”。有時候,老師有必要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故意忽略,特別是對容易沖動的銘銘,必要時可以實行短時間的“冷處理”。

3.抓住時機,及時鼓勵。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捕捉日常生活中有價值的教育契機,進行隨機教育。

4.創(chuàng)設適宜環(huán)境進行疏導。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幼兒在家、在園、在社會都能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積極健康的情感和行為,這就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密切配合。因此我與家長商議在家里設置一個“美工區(qū)”,提供彩筆、剪刀、顏料及各種結構的拼插玩具。讓其盡情的施展,然后家長給予鼓勵。這既是一種心理疏導,又是一種注意力的轉移。同時,以榜樣示范、強化銘銘的正確行為。要求銘銘的爸爸媽媽對孩子的錯誤要事先了解原因,不要用打來解決問題,教會他正確解決沖突的辦法和技能。引導與他人相處時要和氣,有禮貌。

通過一段時間的教育、矯治,銘銘的任性行為減少了,各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他能高高興興的來幼兒園了,活動中情緒穩(wěn)定了,對媽媽的要求也減少了。變得愛畫畫,有耐心。懂得與同伴友好地玩。懂得遵守規(guī)則,不隨意動手打人,能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同伴對他也很認可,經(jīng)常推薦他當組長,這不斷促使他努力控制自己不良行為。但要使其完全消除任性行為,尚需幼兒園、家庭協(xié)同努力,循循善誘,逐步實現(xiàn)。銘銘小朋友定會成為一個天真活潑全面發(fā)展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總之,對待任性、脾氣暴躁等不良個性特征的幼兒,僅在幼兒園培養(yǎng)是遠遠不夠的,要得到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我們應該與家長多溝通并定期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良好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性,幫助家長建立正確的教養(yǎng)觀念,要求家長密切配合幼兒園,達成共識,使幼兒在幼兒園形成的行為習慣在家里得以延續(xù)和鞏固。

案例:孩子破壞性行為的背后


實錄:

早上區(qū)角活動,孩子都在開心的玩著,突然建筑區(qū)角傳來不和諧的聲音,立即飛飛跑來告狀:“陳老師,凌智琪把我們剛搭好的房子給推倒拉。”又是這家伙,平時最調(diào)皮的就是他了。怎么總是喜歡破壞別人的東西?我來到他面前生氣地來詢問:“怎么了?說說你為什么把人家的房子給推倒了?”他扁了扁嘴,才委屈地說“我的推土機是要把舊房子拆掉,建新的呀!”細問之下,才知道他們家在拆遷,他見到推土機特別的感興趣,之后產(chǎn)生的模仿行為?!澳峭仆翙C拆的是舊房子呀!飛飛他們是剛剛建好的新房子,你怎么就拆了呢?下次飛飛他們再建新房需要請你的推土機幫忙拆遷時,你再來幫忙好嗎?”他聽話的點了點頭。

分析:

對于幼兒在活動中出現(xiàn)的破壞性行為,教師要用探究的眼光去看待,去尋找他們行為背后的理由,切忌想當然的主觀臆斷后就對孩子批評教育,這樣對孩子是不公平的。好險的是我今天還差點發(fā)生這樣的錯誤了,由于教師對孩子先前行為的固定印象,有時就會覺得孩子是故意搞破壞,找麻煩。其實不然,當孩子在活動中表現(xiàn)出破壞性行為時,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可能是下面幾種情況:

1.孩子不良情緒的宣泄。比如孩子在活動之前有不愉快的情趣體驗,今天的情緒不穩(wěn)定,而又不知道如何進行適當?shù)谋磉_時,就有可能以一種破壞性行為作為不良情緒的突破口。如孩子在早上區(qū)角活動中將娃娃家的娃娃的辮子扯掉,是因為早上爸爸媽媽的吵架造成孩子情緒的波動。

2.孩子正常的探索行為。孩子在強烈的好奇心驅(qū)使下會出現(xiàn)超乎尋常的探索行為。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或進行自己的游戲,孩子會進行一些自己認為理所當然的活動。如琪琪今天的這種表現(xiàn)就是一種正常的探索行為,教師應該給以適當?shù)墓膭詈蛶椭?/p>

3.孩子對失敗的手足無措。孩子出現(xiàn)破壞行為也可能是孩子較長時間的探索不成功,其行為已停留在無意義的反復擺弄和操作上,已經(jīng)失去了進一步探索的興趣和信心,此時的行為是情緒煩躁引起的,或者是一種對不成功行為的破壞放棄。如還一開始對拼圖的興趣濃厚,一塊塊的試拼,可是好久之后還沒有成功,就故意將拼圖撒的一地都是。

4.孩子自控能力差。也有部分孩子的行為初衷是好的,但是因為思維與動作發(fā)展的不協(xié)調(diào),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會出現(xiàn)一些破壞性行為的表面現(xiàn)象。

建議:

面對孩子出現(xiàn)的破壞性行為,教師首先要冷靜的對待,爭取與孩子溝通,并通過觀察和傾聽,分析行為背后的原因,能理解孩子的行為。并根據(jù)不同的原因,采取適當?shù)拇胧瑤椭⒆诱_參與活動,將破壞性行為轉化成積極的探索行為。如當孩子情緒不好時,教師應該引導孩子學會正確的宣泄不良情緒,使孩子在投入活動時能夠心情愉快。而如果孩子出現(xiàn)新的探索欲望時,教師要肯定鼓勵孩子的行為,要提供盡可能多的探索材料,并教孩子一些基本的探索方法,引導孩子的正當探索行為。如發(fā)現(xiàn)孩子的探索出現(xiàn)難以深入下去的問題時,這時教師應該從投入的材料和幼兒遇到的困難上給孩子提供適當?shù)膸椭嬖V孩子基本的一些技巧,和孩子一起完成,鼓勵啟發(fā)幫助孩子將破壞性活動轉化為主動積極的探索行為。而當孩子自控力較弱時,老師要提供給這些孩子難度相對小一些的游戲材料和相對單一一些的活動區(qū)角。

相關推薦

  • 育兒知識:如何針對幼兒任性行為措施 育兒知識:如何針對幼兒任性行為措施 胡康康是這個學期新來的小朋友,今年四歲了.是一個聰明孩子.開學時他的媽媽向老師抱怨,說孩子淘氣任性,不聽話.想要的東西哭鬧著要,不到手不罷休;經(jīng)常和大人“鬧獨立”,...
    2020-09-19 閱讀全文
  • 案例:采用模仿療法矯正幼兒退縮行為的實施案例 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教育、矯正,黎××基本上改變了孤僻的性格。現(xiàn)在,孩子情緒穩(wěn)定,樂觀積極,能主動來幼兒園,上課積極,樂于和同伴交往,在同伴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家長反映,現(xiàn)在我的孩子活潑可愛多了,各方面能力提...
    2021-05-20 閱讀全文
  • 班級管理真實故事之如何矯治任性幼兒 幼兒期是人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是個性和行為習慣發(fā)展的關鍵期。然而,幼兒園的很多幼兒存在任性、脾氣暴躁等不良個性特征,這些可能成為他們健康心理的形成、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以及今后發(fā)展的隱患。《綱要》明確指出...
    2021-05-22 閱讀全文
  • 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教育 今天我值班,當我正親切地和孩子們打著招呼并互相交談時,突然我聽到有孩子叫我:“老師,田秀坤打我!”我回頭一看,只見大班的田秀坤正舉著拳頭學著電視劇里武打片的人物那樣,朝田雨諾小朋友揮去,聽見田雨諾這么...
    2020-08-20 閱讀全文
  • 幼兒任性的對策 幼兒任性的對策 秘訣一:讀懂寶寶的心 父母A:一個雙休日,我領著女兒逛商店。興致正高時,女兒卻心煩意亂發(fā)脾氣。我一邊哄,一邊勸,怎么也不管用。我急了,準備抱起孩子往外走。就在我蹲下身來的瞬間,才恍然大...
    2021-05-12 閱讀全文

育兒知識:如何針對幼兒任性行為措施 胡康康是這個學期新來的小朋友,今年四歲了.是一個聰明孩子.開學時他的媽媽向老師抱怨,說孩子淘氣任性,不聽話.想要的東西哭鬧著要,不到手不罷休;經(jīng)常和大人“鬧獨立”,...

2020-09-19 閱讀全文

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教育、矯正,黎××基本上改變了孤僻的性格?,F(xiàn)在,孩子情緒穩(wěn)定,樂觀積極,能主動來幼兒園,上課積極,樂于和同伴交往,在同伴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家長反映,現(xiàn)在我的孩子活潑可愛多了,各方面能力提...

2021-05-20 閱讀全文

幼兒期是人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是個性和行為習慣發(fā)展的關鍵期。然而,幼兒園的很多幼兒存在任性、脾氣暴躁等不良個性特征,這些可能成為他們健康心理的形成、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以及今后發(fā)展的隱患?!毒V要》明確指出...

2021-05-22 閱讀全文

今天我值班,當我正親切地和孩子們打著招呼并互相交談時,突然我聽到有孩子叫我:“老師,田秀坤打我!”我回頭一看,只見大班的田秀坤正舉著拳頭學著電視劇里武打片的人物那樣,朝田雨諾小朋友揮去,聽見田雨諾這么...

2020-08-20 閱讀全文

幼兒任性的對策 秘訣一:讀懂寶寶的心 父母A:一個雙休日,我領著女兒逛商店。興致正高時,女兒卻心煩意亂發(fā)脾氣。我一邊哄,一邊勸,怎么也不管用。我急了,準備抱起孩子往外走。就在我蹲下身來的瞬間,才恍然大...

2021-05-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