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案例分析:孩子不喜歡參加活動怎么辦
發(fā)布時間:2021-05-12 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在幼兒園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孩子幼兒園不合群怎么辦案例描述:
鄭筱霖,女孩,5歲。曾經(jīng)在其他幼兒園讀過一年的拖班,之后在小班時轉(zhuǎn)入新蕾幼兒園。這孩子的適應(yīng)能力極差,幾乎每天來幼兒園都要粘著媽媽,媽媽一走就馬上的哭泣。直至這個學(xué)期的中旬入園時才開始停止哭泣。這孩子的語言發(fā)展不是很好,說話口齒不是很清楚,性格較內(nèi)向,不會主動的向老師表達自己的需求。比如要解小便了,就只會在那邊哭,等老師過去問的時候還是不說,等問是否要解小便的時候才停止哭泣,入廁。她的社會交往能力也極差,從來不會參與集體活動和自主游戲,如大型玩具,橡皮泥,積木等等,自己一個人就這么站在旁邊。這個孩子的身體很弱,三天兩頭的就生病。她的各方面的能力還是可以的。
觀察時間:4月14日上午
觀察地點:教室和戶外
觀察人物:鄭筱霖
媽媽拉著霖的手進了教室,可是霖還是粘著媽媽。媽媽就對霖說:“媽媽今天早點來接你???”霖笑笑還是拉著媽媽不讓走。“晚上回家的時候給你買你最愛喝的酸奶?”還是不依。媽媽在孩子的耳朵邊嘰里咕嚕了好長時間,這時侯霖才點點頭,對著媽媽揮揮手說再見。
霖就站在這個位置上一動也不動。小朋友們在玩桌面的玩具,她就站在旁邊看看。我說:“小林,老師和你一起玩玩具吧?”她甩開了我的手,不要去。這樣直至站到8:30晨間談話,才搬起自己的小椅子坐下來。在談話的過程中,突然她就哭了。我問:“小林,是不是要小便了?”她點點頭。我溫和的說:“那你去吧。不過下次要解小便的時候跟老師來說好嗎?”她又點點頭,就去廁所了。
在吃點心的時候,發(fā)現(xiàn)她邊在喝豆?jié){,邊和旁邊的布布在開心的說話,很難得看到她有這么一幕,我不去理會她。在做早操的時候,又發(fā)現(xiàn)她做的特別的認真,我就馬上說:“小林,早操做的可真棒,請你來當(dāng)小老師!”第一次,她低著頭,不要上來,那我就去請了其他的小朋友當(dāng)小老師。第二次,我還是邀請小林,這時候,她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很開心的上來當(dāng)小老師。
在集體教學(xué)活動《我的好朋友》中,我設(shè)計了一個合作性的游戲,其他孩子玩的很開心,但是發(fā)現(xiàn)小林還是一個人坐在椅子上,不會與小朋友門一起來參加游戲,即使我去邀請她也不愿意上來。我根據(jù)課堂故事內(nèi)容,有意的提了一個問題:“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有個小朋友也像這個孤單的小熊一樣,沒有朋友,只會自己一個人玩……”還沒有等我把話給說玩,小林就開始抽泣了。我馬上轉(zhuǎn)移話題:“你們愿意和小林叫朋友嗎?”小朋友都說愿意,昕怡還幫助她把眼淚給擦掉了,說:“小林,你不要哭了,我和你做好朋友吧。”她才停止了哭泣。
在戶外活動時,她還是照舊的站在大型玩具旁邊不動。我走過去,說:“小林,跟老師來玩踩影子的游戲吧??靵聿壤蠋煹挠白优?!”我開始跑起來,小林也馬上來追我。我和她玩了一下,說:“小林,你的好朋友是誰呀?是詩詩嗎?”她點頭笑笑?!澳悄愀娫娨黄饋硗婧脝??”我把詩詩叫來,兩個人你追我趕玩的很開心。我又故意說:“小林,快去踩滔滔的影子!”“小朋友們快來踩小林的影子啊!”這一次小林和小朋友們玩的非常的開心。
回教室后,我大大的表揚了小林,因為她今天和小朋友們在一起開心的玩了。還邀請鄭小林和全班所以的孩子握手交朋友。小林今天很大方的和所有的孩子握手了。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案例分析:
鄭筱霖的性格很內(nèi)向,依戀性很強。社交成了她的問題,如果她能夠克服這個弱點的話,那么她的能力還是能夠很快上去的。對于她的這種現(xiàn)象我已經(jīng)留意很久了,一直在關(guān)注,該怎么去解決這個孩子的問題。她的說話口齒不是很清楚,和孩子們在一起說話的時候,或者上來表演的時候,孩子們總表現(xiàn)的很不耐煩的聽她說話,至使產(chǎn)生一種厭惡與小朋友們交往的需求。由于身體弱,三天兩頭的生病,剛有點適應(yīng)幼兒園的生活的時候又在家休息了,往往復(fù)復(fù)總不能跟上大家的步伐。還有就是對父母的依戀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于媽媽的教育方式,總要在滿足孩子的需求之后才可以,一旦幼兒園的生活達不到她的要求,就無法去面對,只有哭。沒有讓孩子學(xué)會自己去面對困難與體諒他人。媽媽上班都快要遲到了,還在那邊和孩子磨和,一直到孩子滿足為止。
在社會性上,是有很大的障礙的。一旦離開了依戀物,將不知所措只有呆呆的站在旁邊看著。如何讓她能夠主動的與老師與小朋友們交往是要思索的大問題。
對于林的這種現(xiàn)象,我只有耐心的交談與聆聽。不過通過我一學(xué)期的交流林在情感上還是認同我的,喜歡我的。因此我可以在這方面著手來幫助她克服弱點。每一次與她的交談,我總會耐心的詢問與關(guān)懷,不會很簡單的批評與斥罵。在對解小便的現(xiàn)象上,孩子的心理是要求知道的,她本身性格內(nèi)向,不善于與老師直接的表達,因此,我只有在循循善誘中去幫助她主動的表達。因此樂意表達是問題的關(guān)鍵。
在早操上面是她的優(yōu)點,因此,我抓住這點,讓她大膽的在集體面前表現(xiàn)自我,感受到榮譽感與自豪感。剛開始是有點害羞,但不必強求,留給她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去考慮,這是她能夠大膽當(dāng)小老師的關(guān)鍵。在集體教學(xué)活動中,我也出現(xiàn)了一個急于求成的弊病,使得她感到很羞愧很難堪,打擊了幼小的心靈,不過還好有救場。在戶外活動中,不能夠要求她去主動的和孩子們玩耍,這對她來說是很難的事情,因此,在平時我發(fā)現(xiàn)她還是很喜歡玩這個踩影子的游戲,我就先主動的和她來玩,再慢慢的要求她和她的好朋友來玩,最后是集體的玩耍,層層遞進,慢慢的適應(yīng),感受與同伴與老師一起玩耍合作活動的樂趣。
在不懈努力下,目前小林喜歡參加集體活動,喜歡和孩小朋友們一起玩耍,能夠大膽的來表現(xiàn)自己,喜歡在集體面前大膽的表演節(jié)目以及來回答問題。
通過這個案例,讓我深深體會到多給孩子一點的時間和空間,那么她的發(fā)展將會是無量的。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編輯推薦
幼兒園案例分析:喜歡打小朋友
喜歡打小朋友
本學(xué)期,幼兒升入中班后,比原先活躍了許多,再加上搬入新教室后,活動空間也大了,孩子們在班里經(jīng)常跑來跑去,或者學(xué)奧特曼互相打著玩。
周芯蕊就是這些孩子中比較典型的一個,她喜歡和老師在一齊,但是她經(jīng)常會與周圍小朋友發(fā)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來向我告狀,說周芯蕊打了他等等之類的話。
觀察實錄:
在我觀察了周芯蕊之后發(fā)現(xiàn),其實并不是她愛打人,而是她處理問題的方法不恰當(dāng)。例如:早上排隊時芯蕊是排在第一個的,她很高興,而這時劉妍小朋友站到了芯蕊的前面,于是芯蕊就推了她一把,結(jié)果手重了,妍妍哭著向我告狀說芯蕊推他了。我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過去把芯蕊叫了過來,對她說:“芯蕊,你為什么推妍妍???”芯蕊說:“我沒推她,她不排隊就跑到我前面來了?!蔽矣謫査骸澳闶遣皇窍胱寗㈠岄_一些???”芯蕊點點頭,我又告訴他:“你想想,如果你不用手推妍妍,還能怎樣告訴她啊?”芯蕊想了想,對我說:“小便要排隊,我站前面了你就要往后?”我笑了,摸著芯蕊的頭說:“對?。∧阋沁@么對劉妍說,她不就不會給你告狀了嗎?”芯蕊點點頭,對我說:“老師,我改了?!?/p>
措施:芯蕊是個聰明的小女孩,老師說的都會聽,告訴她遇到事情不能夠打小朋友,能夠過來告訴老師。教師必須要發(fā)現(xiàn)幼兒的問題。
孩子不喜歡閱讀的原因分析
導(dǎo)讀:閱讀對于學(xué)齡前的兒童而言,首先是得到愛與快樂的途徑,其次才是汲取知識的手段。幼兒的閱讀,與其說是一個掌握知識的過程,不如說是一個與家長共同游戲的活動。
困惑1孩子為什么迷電視不迷書?
“我的孩子看電視津津有味,還特別迷戀卡通書,對科普知識的書不屑一顧。我怎樣才能讓他愛看書呢?”
原因:
1.從小沒有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等孩子上小學(xué)后才來培養(yǎng)就比較困難了。
2.家里整天開著電視機,每天花上三個小時看電視的兒童都不喜歡看書,如果迷上了打怪獸等計算機游戲,而不懂得控制時間,他也是不會喜歡看書的。
3.家長的教育方式不當(dāng)。有些家長時常會無意中打擊了孩子的讀書積極性。最常見的是孩子在書店想買書,父母卻說:“家里那本你還沒看﹗”
措施:
1.“盡早閱讀就是一切?!睆暮⒆訋讉€月開始就可以培養(yǎng)他的閱讀興趣,“愛他就陪他閱讀吧!”
2.家長應(yīng)鼓勵孩子多到圖書館。
3.家長應(yīng)以身作則,讓孩子留意到你的閱讀的習(xí)慣。
4.對孩子的讀本表示興趣,并多加留意孩子閱讀什么刊物。嘗試與孩子一起討論及交流閱讀的心得。
困惑2親子閱讀就是給孩子講故事嗎?
“我的孩子5歲了,每天晚上我都給他講一個故事,可是,孩子聽過的故事就不愿意聽第二遍了,這樣我得一天換一個故事,我該怎么辦呢?”
誤區(qū):親子閱讀就是給孩子講故事,不需要讓孩子參與閱讀。
正確的做法:
1.應(yīng)盡早讓兒童從口語過渡到書面語。親子閱讀不是給孩子講故事,而是給孩子讀故事,家長在為孩子逐字朗讀的時候,可以一邊用手指出書上的字,引導(dǎo)他注意到每一個字的字形,這樣就把聽到的字音和看到的字形一一對應(yīng)起來,從而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認識了很多字,絲毫不會覺得枯燥和乏味,這是一種比單純的識字教學(xué)更有價值的教學(xué)手段。
2.讓孩子試著跟隨大人一起朗讀。大人每次朗讀所使用的語言都應(yīng)是規(guī)范并且相同的。隨著閱讀活動的多次重復(fù),孩子越來越熟悉故事中的語言。于是,在大人朗讀的同時,他也開始試著跟隨大人一起朗讀。通過這樣的模仿,孩子開始從被動地聽故事,一步步參與到閱讀中,并最終過渡到自己主動讀故事。大人還可以把以前閱讀過的故事拿出來再次閱讀,這時由于曾經(jīng)接觸過這個故事,孩子會像遇到一個老朋友那樣興高采烈。此時的分享閱讀,已不需要家長的太多參與,只是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幫助即可,孩子會覺得自己真正獨立地進行了朗讀,從而獲得極大的成就感。
困惑3閱讀就是孩子自己看書?
“我經(jīng)常給孩子買書,孩子也很愛讀書??墒呛⒆舆€總是纏著我問書里的東西,搞得我很煩。我認為閱讀就是孩子自己看書,對嗎?”
誤區(qū):家長忽視了早期閱讀與對話、游戲、討論等社會交往活動的結(jié)合,忽視成人對孩子閱讀的支持和示范作用。
正確的做法:
1.親子閱讀很重要。閱讀對于學(xué)齡前的兒童而言,首先是得到愛與快樂的途徑,其次才是汲取知識的手段。幼兒的閱讀,與其說是一個掌握知識的過程,不如說是一個與家長共同游戲的活動。
2.孩子的好問,代表他們有足夠的好奇心。父母是孩子生命里的第一位老師,當(dāng)然應(yīng)該解答孩子的疑問。在培養(yǎng)孩子閱讀興趣的過程中,家長需要有足夠的智慧和耐心。
困惑4看圖畫算不算閱讀?
“我的孩子7歲了,還特別喜歡看那些很幼稚的圖畫故事書,正常嗎?”
誤區(qū):早期閱讀指的是年幼的孩子,憑借變化豐富的色彩、生動形象的圖畫、相應(yīng)的語言文字以及成年人的語言講述,來理解讀物的活動過程。
正確做法:圖畫故事書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本書,閱讀圖畫故事書是一種復(fù)雜的心理過程,可幫助學(xué)前兒童具備大量的知識、經(jīng)驗和策略,對學(xué)前兒童的語言、想象、思維、情感及審美能力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價值。利用好圖畫,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字,并結(jié)合上下文和圖畫學(xué)習(xí)生字詞。因此,即使幼兒已具有了一定的文字閱讀能力,圖畫故事書仍然對幼兒發(fā)展具有獨特的價值。
困惑5早期閱讀=識字?
“我經(jīng)常給孩子買一些生字卡片或看圖識字之類的書,現(xiàn)在我的孩子剛滿4歲,她已經(jīng)能認600多個漢字了!我這樣的做法對嗎?”
誤區(qū):早期閱讀不等于識字。
1.識字和閱讀不可分,不能脫離閱讀談識字?,F(xiàn)在市場上的識字卡片實際上就是脫離了閱讀的識字。在閱讀中自然識字更能激發(fā)孩子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語感。
2.孩子會識字,但不一定會閱讀。有些孩子認識了很多字,但缺乏閱讀興趣。他們即使認識了一句話中的每一個字,卻不能把所有字的意義連貫起來,完成對整個句子意義的理解,表現(xiàn)出閱讀理解能力差的問題。
3.早期閱讀的意義不在于“書”,而在于閱讀的過程。
家長必須明確地認識到,讓年幼的孩子進行與閱讀有關(guān)的活動,并不在于讓他在閱讀中學(xué)習(xí)到多少知識,而是讓他掌握一些與閱讀活動有關(guān)的基本技能,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養(yǎng)成進行閱讀的良好習(xí)慣,從而促進其今后的正式閱讀。
困惑6閱讀是孩子上學(xué)以后的事?
“孩子還沒上學(xué),還沒有一定的識字量,怎么可能閱讀?”
誤區(qū):一是忽視早期閱讀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二是過于強調(diào)識字是閱讀的基礎(chǔ),忽視了兒童在閱讀過程中對漢字的伴隨學(xué)習(xí)。
正確的做法:
1.有關(guān)研究表明,早期閱讀的起始時間以9個月到1歲為宜。如果家庭教育的方法適當(dāng),孩子早期閱讀能力就可能較早出現(xiàn)。
2.有學(xué)者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史上危害最大的錯誤認識,即各種閱讀教育都應(yīng)當(dāng)放到孩子6歲以后進行?!北姸嘈睦韺W(xué)家和教育學(xué)家進行了大量研究,認為兒童的早期閱讀至少具有以下5個積極作用:一、能夠激發(fā)孩子的學(xué)習(xí)動機和閱讀興趣;二、是提高孩子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三、孩子智慧發(fā)展的鑰匙;四、有助于發(fā)展今后學(xué)習(xí)所需要的閱讀技巧;五、有利于兒童的健康發(fā)展。
小班個案分析:好動的孩子該怎么辦
一、研究前個案分析
今年帶小班,我發(fā)現(xiàn)我班有一四歲幼兒小宇行為與其他幼兒有所不同,他極其好動,上課從不會集中精神,最多兩三分鐘注意力就會轉(zhuǎn)移,容易受身邊的事物所影響,窗外的腳步聲就能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而且好奇心強,自控能力差,并常伴有某種習(xí)慣性小動作,如咬指甲、吸手指、摳鼻子等,做什么事大都半途而廢,有頭無尾。而且他從來沒有守紀律的概念。
二、個案觀察記錄
發(fā)現(xiàn)該幼兒行為有異常以后,我開始對他的行為進行觀察。在兩周的觀察后,我發(fā)現(xiàn)有如下一些明顯性的行為:
在上課的時候他總是離開自己的小椅子,下位這邊跑跑,那邊晃晃,想上廁所,就去,從沒有約束,大家一起唱歌時,他不唱,等大家唱完了,他便扯著喉嚨唱起來了,真是拿他沒有辦法。
做操時手腳都在不停的動,但沒有按照課間操的要求做,完全是他自己在自由的手舞足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且他總是顯得走不穩(wěn)站不穩(wěn),搖搖晃晃的,也容易被其他東西吸引,天上飛來幾架飛機,他就一直望著飛機,不再做操,老師提醒他也完全沒有反應(yīng)。其他小朋友雖然也被飛機吸引但是很明顯的可以看出沒有他那樣分散精力??偸钦静坏阶约旱狞c上,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課間操做完,他總是顯得格格不入,不合群,其他小朋友都回活動室去了,他還站在那里,看著電腦和音響,我問他你為什么不走啊,他很可愛的說:“我有事情的?!薄笆裁词虑榘??”他又說“我有事情的?!闭f完跑到我前面去了。
吃飯比較快,但是喜歡做些小動作,例如用勺子靠近右邊小女孩的頭發(fā),習(xí)慣性地到處望來望去,飯粒經(jīng)常掉到桌子上、衣服上、地上,想喝水了就叫著要喝水,倒水倒一杯,看著滿了,就走到教室門口自己倒掉一些,看著又好氣又好玩。
在玩玩具時,他總是喜歡到別人那里去搶玩具,這時只聽到孩子們的告狀聲,他又會把玩具還回去。每次收玩具,他還會把別人的玩具一起收上來,小班的孩子都愿意自己送自己的玩具,這時又傳來一陣告狀聲。
他睡覺有個習(xí)慣,每次都要脫掉襪子,還喜歡玩襪子,老師怎么一再強調(diào)想糾正都沒有辦法,最后也就不管他了。他每次開始睡覺的時候都睡不著,老是在床上翻來覆去,亂踢亂動,老師怎么說都沒用。要起床的時候他總是起不來,躺在床上誰都叫不動。午睡起來別的小朋友都去吃點心了他還在床上,大多時候他都是最后一個吃點心,而且總是懶洋洋的。
針對這些情況,我對該幼兒采取了特別教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育:
(一)用愛心交換信任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誰不愛學(xué)生,誰就不能教育好學(xué)生。”愛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開始。我關(guān)注著李廷的一言一行,常常主動與他交流,后來我發(fā)現(xiàn)他其實是很喜歡老師的,和他交流得多了他也會主動與我講話了,慢慢我發(fā)現(xiàn)他有時也能講出幾句完整流利的話,這是我成功的第一步。后來當(dāng)我在開展活動時發(fā)現(xiàn)他開小差亂動時,只要走到他身旁,或是微笑的與他講,他還是能夠尊重我,馬上不亂動了。
(二)用細心發(fā)現(xiàn)亮點
其實這樣的孩子并不是一切都差,也有好的方面和“閃光點”等積極因素。在后來的觀察與交流中,我發(fā)現(xiàn)小宇是個很有禮貌的孩子,每次他需要什么東西時總是親熱的叫:“老師,我想......”而我們班其他的小朋友幾乎都沒有叫“老師”的習(xí)慣,而且每次我給他發(fā)點心他都要回答一聲“謝謝!”而其他大多數(shù)孩子都做不到這一點,每當(dāng)這時我總是很感動,我也會利用這個教育機智,表揚他同時教育其他孩子要懂禮貌,經(jīng)過多次以后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孩子越來越有禮貌了。
(三)多與家長溝通
與家長加強交流,我把小宇的表現(xiàn)及時反饋給家長,多溝通,通過家園雙向?qū)λM行教育。
通過我們老師的努力和家長的配合,小宇各方面都有了一些進步:開始知道去習(xí)慣集體生活,上課坐姿有所改善,動作協(xié)調(diào)性有了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提高。當(dāng)然對一般幼兒來說,這些幾乎是微不足道的,但對他來說已經(jīng)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了。
孩子在幼兒園不合群怎么辦?
掌握幼兒園信息,能夠更好的準備開學(xué),下面由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孩子在幼兒園不合群怎么辦?”,持續(xù)關(guān)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幼兒園資訊!
有一些孩子在進入幼兒園以后還是會不合群,那么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辦呢?首先就是要從我們孩子自身找原因。
找到孩子不愿意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原因,然后去克服。其次我們也可以幫助孩子。如果孩子不合群,那么是否有解決的辦法呢?答案是肯定的,除了要從我們自身找原因,我們也要幫助孩子找一些好朋友。以下這幾個方法我們可以來看一下。
首先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當(dāng)我們的孩子進入幼兒園以后,他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需要力所能及地去做一些自己可以做的事情。
幼兒園是一個集體生活的地方,并不是說所有人都圍著孩子一個人去轉(zhuǎn),所以說我們要適當(dāng)?shù)靥岣吆⒆拥淖岳砟芰Α?/p>
如果孩子不小心在學(xué)校尿褲子,或者說有別的一些事情,我相信對孩子來說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小朋友不懂事,他們很有可能會嘲笑孩子。孩子就會感到害羞,從而不樂意與他們交朋友。所以說讓孩子懂得一些基本的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些我們家長可以平時在家庭中,在家庭生活中教一下孩子,培養(yǎng)一下孩子。
其次增進皮膚觸覺學(xué)習(xí)
有一些小朋友不樂意和別人接觸,就是因為在集體生活中會觸碰到對方。他們可能會排斥碰到對方身體的這個行為,這時候就希望我們家長在家里做出一些努力。
我們可以通過平時和小朋友的身體接觸,以及讓孩子和寵物一起身體接觸的來提高孩子的這種和別人接觸的能力。
我們要告訴小朋友,和別人接觸是一種非常美好的行為,我們在集體生活的時候,難免會和其他小朋友進行身體接觸,只有我們這樣我們的關(guān)系才會親密,我們才能和其他小朋友進行愉快的玩耍。
然后有意帶他去和鄰居小朋友玩耍
我們可以有意的帶孩子去進行一些玩耍,可以在樓下和其他鄰居的孩子進行接觸。可以帶上我們的小玩具和別人進行交換,這時候我們要告訴孩子不要強行地從別人手里搶奪玩具。
我們一定要爭奪他人的同意,同時他們在玩耍的時候,如果想要我們的玩具。他們也要征得我們的同意,讓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慢慢懂得一些這樣的道理。
到幼兒園里,這樣也會對孩子有很大的幫助。讓孩子有一些簡單的交流的技巧,然后再讓孩子慢慢的去擴大交友的范圍。
最后還是進入幼兒園,以后也要鼓勵她和別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戲
游戲是使人可以非??斓牧私獾囊环N方法,我們要鼓勵孩子和別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戲。并且鼓勵孩子去交朋友,這樣他才不僅僅局限于自己的鄰居家的孩子和自己的一些親戚孩子。
可以交一些不同類型的朋友,如果孩子愿意的話,他們是可以有很多小朋友好朋友的。因為孩子的心思比較單純,他們都比較愛玩耍,所以說孩子交到好朋友是非??赡艿摹?/p>
以上四個希望我們家長的努力以及孩子共同的努力。讓孩子去擴大他們的交往范圍,讓孩子擁有更多的好朋友,我們都希望孩子可以有一個愉快的童年,都希望孩子的童年有朋友,這都是非常重要的。
幼兒園案例分析:不想與親人分開的孩子
九月開學(xué)這天,寄宿班里來了很多新生,有一個孩子的反常舉動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總愛把頭壓低、藏在柜子后面;自選活動時,他不太愿意和大家一起玩,一人在美工區(qū)里一幅接一幅地畫下去,頭也不抬;戶外游戲時,大家都玩得淋漓盡致,笑得前仰后合,而他卻甩開老師的手,站在一旁冷漠地看著大家;穿衣服時,他坐在小椅子上發(fā)呆,不知道在思考什么,每當(dāng)我走過去詢問他時,他就會睜著黑亮黑亮的大眼睛,看著我不說話。這樣的情況整整持續(xù)了一個月。
他叫蔻蔻,一個和我有著類似成長經(jīng)歷的男孩,是一對雙胞胎中的弟弟。自從媽媽要求將小哥倆分在不同的班級,蔻蔻的笑臉就消失了。我下決心一定要幫助他快樂起來。
一開始,我就小心地疼愛他,可是蔻蔻太敏感,總是排斥我的一番好意,連帶對身邊的同伴也總是一付拒絕的神情。小朋友們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選擇了疏遠他??吹睫⑥⒌氖?,我真希望可以走近他一些,讓他信賴我。
一次戶外活動時,小朋友們都在滑梯上開心地玩著,蔻蔻則是圍著滑梯走了一圈又一圈,我走過去對他說:“走,李老師帶你去個地方?!鞭⑥⒔K于有反應(yīng)了,回了我一句:“去哪兒?”我說:“跟著我走,就知道了?!蔽覍⑥⑥У搅硪粋€滑梯處,因為蔻蔻的哥哥嘉嘉正在那里玩,蔻蔻看到嘉嘉時的反應(yīng)嚇了我一跳。蔻蔻說:“嘉嘉,你怎么會在這里,我好想你?!鞭⑥⒄f完便使勁地摟著哥哥的脖子,生怕哥哥從自己的面前消失??吹竭@樣的情形,我的心里特別感動,好像也回到童年,和妹妹拉著手捉蝴蝶,不舍得分開。到該回去的時間了,我拉著蔻蔻的手,蔻蔻抬起頭看著我,似乎要說些什么,但又咽了回去。
解讀:
這是我走近蔻蔻心靈世界的第一步。我做的第一步就是讓孩子感受到:他的內(nèi)心世界,我可以讀懂,我可以排解他的煩惱,實現(xiàn)他的期待。
蔻蔻媽媽將小哥倆分開是希望他們能夠得到自然的發(fā)展,否則雙胞胎總在一起的話會互相依賴,不能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也缺少了自己的個性,關(guān)鍵是影響了他們與同伴的交往。但是,雙胞胎的心靈是相通的,和哥哥分開讓蔻蔻非常不適應(yīng)。這種分離之痛在常人眼里算不了什么,可對雙胞胎不一樣。我也曾有過同樣的經(jīng)歷和體會,當(dāng)初雙胞胎妹妹和我分開時,彼此的身體和心理都承受著很大的痛苦,極度的不安會加深對彼此強烈的想念。
早上起床,蔻蔻一直賴床不起,老師叫了好幾次,蔻蔻不情愿地坐起來,便開始發(fā)脾氣,扔拖鞋,伸出小拳頭要打張老師。身邊的小朋友看見了都說:“蔻蔻,你這樣做不對。”蔻蔻似乎聽不進去大家的話,還是很生氣。我走過去對他說:“來,孩子,你看那是誰?”蔻蔻馬上和我一起走到窗戶前,透過窗戶的玻璃,看到對面的班級,哥哥嘉嘉已經(jīng)站在他們班的窗戶前向這里張望了,看到蔻蔻出現(xiàn),嘉嘉給了我們一個非常燦爛的笑容,這個笑容傳遞給蔻蔻一個信息:“你要加油,哥哥會陪著你?!笨吹郊渭?,蔻蔻的情緒穩(wěn)定了許多,輕輕走到座位上,開始平靜地穿衣服。我蹲下來說:“以后我們每天早上都來窗戶前看哥哥,和哥哥比一比,誰做事情快,好嗎?”蔻蔻雙手捧起我的臉,“嗯”了一聲,這一聲讓我激動不已。
解讀:
蔻蔻能夠捧起我的臉,主動拉近我和他的距離,說明我們的關(guān)系又進了一步。蔻蔻一直都以哥哥為榜樣,很信任哥哥,我相信,如果看到哥哥很適應(yīng)班級生活,積極面對,一定會對他有影響。所以,我一直在尋找機會,讓哥哥用積極的情緒帶動弟弟,也讓蔻蔻再一次感覺到,老師能夠猜懂他的小心思,真心實意地幫助他,相信蔻蔻會慢慢對我產(chǎn)生信賴。
晚間活動時,大家都在玩猜名字的游戲,可蔻蔻躲在柜子后面,老師和小朋友再三邀請他,他還是拒絕了。我看到他看著大家玩,似乎也被游戲吸引了,幾次都露出了笑容。于是,我走到他身邊:“來吧,和大家一起玩,好嗎?”蔻蔻搖頭。我繼續(xù)說道:“我知道你很想?yún)⒓?,這樣吧,我和你一組,我們倆一起猜好嗎?”蔻蔻猶豫了一下,答應(yīng)了。玩的過程中,蔻蔻緊緊抓著我的手。游戲結(jié)束后,蔻蔻還拉著我的手,一直沒有松開。
解讀:
離開哥哥,蔻蔻要學(xué)會自己去適應(yīng),變得獨立和勇敢。作為老師,我要伸出雙手,用我的陪伴使蔻蔻感覺到溫暖,讓他不再恐懼,給他鼓勵和信心,讓他堅強起來。
午睡時,蔻蔻要求我坐在他的床邊陪他,我答應(yīng)了。這時,我的雙胞胎妹妹來找我,她和我在同一所幼兒園工作。蔻蔻好奇地看著我們兩個人,偷偷地樂了。妹妹走后,蔻蔻說:“你們兩個和我們兩個一樣,都是雙胞胎?!蔽艺f:“是的,我是雙胞胎姐姐,你是雙胞胎弟弟。我和妹妹雖然不在一個班級,但是我們會彼此惦記著對方,你們也這樣,是嗎?”蔻蔻說:“是的?!蔽矣H了親蔻蔻:“你就把我當(dāng)作你最信任的哥哥,如果有不開心的事情,你就說出來讓我?guī)椭?,好嗎?”蔻蔻摟著我,悄悄地對我說了一句:“我喜歡你。”
解讀:
能夠和蔻蔻走近,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我們都是雙胞胎,我比別人更能體會到他的情緒和需要。但是,我相信,關(guān)鍵在于通過我的悉心付出,取得他的信任,并成為他新的依戀對象。
自從和蔻蔻拉近了距離,我開始發(fā)現(xiàn),原來蔻蔻有著開朗的一面,他開始愿意參加班級活動,不再躲到柜子后面,他開始積極回答問題,和小朋友交流他的想法和見聞,現(xiàn)在的蔻-蔻都能夠勇敢自信地在大家面前演奏小提琴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和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雖然他們年齡小,但是也會有煩惱和不開心的時候,我們要觀察孩子細微之處的變化,解開他們內(nèi)心中不為人知的小煩惱和小秘密,走進每個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揣摩他們的憂傷和快樂,化解他們心中的煩惱和焦慮,伸出可信賴的雙手給予他們幫助,從而讓孩子們能夠身心健康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