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觀察記錄:高高興興入園
發(fā)布時間:2021-05-12 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高高興興上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觀察記錄幼兒姓名:dwx
觀察者:丁老師
觀察時間:8:05-8:12
觀察目的:觀察幼兒在園活動時情緒的安定。
觀察內容:觀察幼兒一日生活中保持愉快的情緒,不高興時能較快緩解。
背景描述:dwx在開學初的這些階段,晨間入園時總是表現的有些不開心,有時甚至會流眼淚,但媽媽離開后就能很快地融入集體,參與到區(qū)域的各種活動中去。
事件描述:
早上dwx是媽媽送來的,一路哭到教室門口。老師把她領進教室,她遠遠看著媽媽離開,欲言又止的樣子,停頓了三秒鐘,轉身緩緩走到我跟前,臉上還留著點點淚珠,輕聲說:老師,你跟媽媽說要第一個來接我。我答應了。她用右手手背擦了擦眼睛,轉向晨檢牌走去,她找到自己的卡槽用右手插好晨檢卡,緊接著走到后門口,踮起腳尖掛好自己的書包,將毛巾放在窗臺上。做完這些事,她又從教室后門一直走到位于前門口的閱讀區(qū)去了,這時的她,眼里已沒有淚水,表情平靜,她先是站在桌子旁安靜地觀察其他兩個孩子,看了五秒鐘后她伸出右手夠書柜上的書,手指挑了三秒鐘,最后選了一本《小紅帽》,這時她把書放在桌上,微笑著對A寶寶說:我們一起看這本書吧。于是她把書放在自己面前擺正位置,轉過身右手拉開椅子坐了上去,安安靜靜地和A看起來,看到大灰狼被獵人懲罰時,她和A一起開心地笑起來。
1.分析與評價:
根據《指南》健康領域的發(fā)展目標“身心狀況”中,dwx在“情緒安定愉快”方面已經能夠較快地緩解不高興的情緒。
dwx在入園時表現的情緒較低,但她并沒有胡亂發(fā)泄,而是愿意平靜下來,安靜地跟老師交談,表達心里的想法。在進入教室后的七分鐘時間里,她先是自己將物品擺放整齊,然后自主參與到區(qū)域活動中去,并在活動中尋找同伴活動,自己轉移了精神和注意力后,逐漸將不良情緒排除,很好的融入到集體活動中去,情緒也隨著活動的進行慢慢轉至愉快和輕松。
跟進與策略:
繼續(xù)跟進觀察,盡量給幼兒營造溫暖、輕松的心理環(huán)境,讓幼兒對幼兒園和老師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
引導家長嘗試在家正確對待孩子的情緒表達,發(fā)現情緒狀態(tài)不好時,主動詢問并給予適當的引導,幫助她化解消極情緒。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讓孩子高高興興入園,開開心心離園
今天陰天。午睡起床后,孩子們在整理被褥時,發(fā)現我們班的鄧小宇又尿床了??粗荒樧载煟婚_心的樣子,我趕緊拿出我們班的備用褲子,給他換上,然后把他的褲子洗干凈涼到了樓道的窗戶上。放學時,小宇的媽媽來接他時,見孩子換上干凈的褲子,小宇的媽媽一再表示感謝。我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對于小宇尿床的問題,一開始我還注意隨時提醒他,久而久之就缺乏耐心了,竟有些習慣了,覺得換上備用褲子就可以了,缺不知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我能細心的隨時的對他進行提醒,找出規(guī)律,就完全可以避免小宇尿床,讓他免受這份潮濕之苦。這說明我的工作仍不夠耐心細致。如果我們每個老師都能及時地找到問題的根本,孩子們就不會這么不開心了。我想,從現在起我們班的“備用”褲子的使用率要減少了。所以,我們做老師的應該及時發(fā)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耐心細心地對待工作中的每一個問題,找出最好的解決辦法,讓孩子高高興興入園,開開心心離園。
玩具帶到幼兒園 ,高高興興大家玩
案例:
自由活動時,大家都拿出了自己帶來的玩具,最近比較“流行”爆龍機,幾乎每個男孩子手里都有一個。這時一邊出現了爭吵聲“你給我玩一會,我的跟你的交換好嗎?”我走近一看,原來是小偉和小元他們兩個人在搶爆龍機,誰都不肯讓步。最后偉偉還是搶不過小元,啪嗒一下摔在了地上,不停地哭著,嘴里還說著:“這是我的玩具呀,你還給我!”
分析:
鑒于小偉的這一系列表現,我們從兩方面來分析,首先從個性看樂樂是個性格內向、膽小、活動能力相對同齡兒童要落后一點。同時,說話拘謹、不愿與同伴交往、性格孤僻,依賴性較強,造成了自我保護意識過強;與人合作上,采取的孤立;交流上,采取的缺乏親近感,積極性……;再次從家庭環(huán)境看樂樂家是典型的“溺愛型”的家庭,父母忙于工作,小偉的生活起居等各方面的培養(yǎng)都是由爺爺奶奶包辦代替的,要什么給什么,他的一切要求爺爺奶奶都會依他。他們對孩子的任何要求百依百順,看不到孩子的弱點,如果一發(fā)生特殊情況,便無法適應,形成緊張焦慮的情緒。由于膽小,他不敢也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與大家分享,同時也包括玩具,別人有的,他也要有,但是就是不肯和別人交換。
方法:
針對小偉的狀況,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親子交往
引導家長經常的詢問、傾聽孩子在園的一日生活,經常的給孩子提供語言環(huán)境,并不時的鼓勵孩子主動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愿意與他人交流分享。
(二)家園合作
家長與幼兒園共同合作,家長可以將自己在教育中的困惑和老師進行交流,大家一起來解疑,共同分享教育經驗,達到一致的教育目標。
(三)榜樣示范
在班級中挑選會分享玩具的孩子作為榜樣,以身示范,引導小偉向他學習,鼓勵他將玩具帶來幼兒園與他人分享并以一定的獎勵來刺激小偉的分享行為。經常用正面刺激的方式,教育孩子,關注孩子的發(fā)展。循序漸進,以達到良好的效果。
(四)一天一樣
引導小偉每天帶一個玩具來,在同伴面前大膽交流自己的玩具,讓他去關注其他孩子帶來的玩具,并引導他主動去和他人交流交換,使他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兒歌:《玩具帶到幼兒園,高高興興大家玩》
小小玩具花樣多,每件都是我喜歡,
一人獨玩真沒勁,大家分享才有趣,
玩具帶到幼兒園,你交換來我交換,
大家都來換一換,高高興興大家玩。
教育隨筆:高高興興上學去
教育隨筆:高高興興上學去
還記得入園的第一天,小一班真是熱鬧。然然抱著婆婆的脖子,撕心裂肺的哭著不讓婆婆離開;凡凡拉住媽媽的衣服,躺在地上又是踢又是鬧;涵寶更是一天到晚哭著要媽媽,教室里哭聲一片,好不容易哄好了,到了午睡時間,小朋友這邊哭好了那邊哭,有時老師的懷里能抱幾個,這節(jié)奏不亞于上戰(zhàn)場……
面對孩子的哭鬧,多年的經驗告訴我,老師積極的引導,適用的方法很重要!為了讓孩子輕松愉快地投入到幼兒園的生活中去,關心他們,陪他們聊天,成為幼兒的依戀對象是第一步,組織有趣的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忘卻孤獨和焦慮,投入新的環(huán)境中去是關鍵。面對不同的孩子,適時的表揚、贊美,恰當的冷處理往往會讓我們的工作事半功倍!
現在孩子們已經入園兩周了,早上哭鬧的現象越來越好了!看到孩子們在老師的幫助和提醒下洗手、吃飯、睡覺、上課、游戲,心里由衷的欣慰!走在孩子們中間,我知道付出多少就會收獲多少,不去吝嗇贊美、吝嗇肯定、吝嗇鼓勵,同時,講究了教育的時機、方法、技巧。我相信,我的孩子們一定在幼兒園里度過開心快樂的每一天!
高高興興上學,干干凈凈回家
婧涵的媽媽非常干凈,每天送婧涵上幼兒園都把孩子打扮的干干凈凈,利利索索的。有一次放學接婧涵時,孩子臉上有鼻涕沾在上面,他媽媽一臉不高興,皺著眉頭對孩子說:“看看,鼻涕都沾在臉上,也不知道擦一擦?站在旁邊的我見此情形很是內疚,我一邊道歉,一邊趕緊給孩子擦鼻涕,但是婧涵媽媽臉色還是不怎么好看。
孩子剛才排隊放學時,她要小便,我趕緊和她去小便并幫他提好褲子,一看放學時間到了,就拉著她去放學,也沒注意她臉上的鼻涕。這件事雖小,卻給我的感觸很大,于是我教幼兒每天利用離園前的幾分鐘,開展了“高高興興上學,干干凈凈回家”的活動,讓孩子們互相幫忙,把衣服穿戴整齊,并互相檢查一下,看一看手臉是否干凈,不干凈的老師幫助孩子洗干凈,讓每個孩子來園和離園時一樣,都干干凈凈的。
哪位家長接孩子時不想看到自己的寶寶干干凈凈,看到一個干凈整潔的寶寶,就看到了我們老師的工作是否細心,就會從思想上認可我們的幼兒園,把孩子交給我們才放心,反之,就會對幼兒園的生活、學習感到擔憂。
家長有時話雖然不是對老師說,但我們也要學會從家長言語行動中流露出來的信息,,及時的化解家長的不滿和困惑之處,努力營造一種和諧的合作氛圍。
幼兒觀察記錄
觀察目的
幼兒在沙坑游戲中的交往能力
實錄
戶外混齡游戲開始后,趙逸晴和蘭伊朵帶好手環(huán)來到沙池,趙逸晴用小鏟子把沙裝進竹筒里,可是竹筒比較細,光用鏟子裝沙需要很久才能裝滿,于是邊上的蘭伊朵找來了剪好的牛奶桶,利用漏斗的方法,很快把竹筒裝滿!緊接著,趙逸晴做起了竹筒飯,蘭伊朵說:“這個都是飯,沒有菜嗎?”趙逸晴:“我們可以采一些。”于是她們將飯倒入竹扁內,做起了味道可口的竹筒菜飯??吹节w逸晴在竹扁上印出自己的手印,蘭伊朵對我說:“老師,我們可以給竹筒飯做成小動物的形狀,我媽媽給我蒸的饅頭就是小動物的形狀?!苯處煟骸翱梢园?,你們去材料框里找一找有沒有倒模工具?!碧m伊朵找來了一直“小烏龜”工具,嘗試把“竹筒飯”放到工具里再倒置過來,拿起工具的一瞬間,她們倆期待著,可是第一次失敗了,于是有繼續(xù)嘗試,3次之后,終于成功做出了“小烏龜竹筒飯”。
分析
孩子們在沙坑中的游戲是他們生活經驗的再現,游戲的主題因同伴、材料等不斷豐富延伸。沙坑是小班孩子喜愛的活動場地,低結構的沙能在孩子對游戲情節(jié)的想象中變成食物、寶藏等,玩沙的工具也有各種不同的用處,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也在不斷地想象和創(chuàng)造情景。小班孩子從獨自一人游戲慢慢發(fā)展成為結伴游戲,繼而向合作游戲發(fā)展。從最初的趙逸晴獨自一人做“竹筒飯”、到兩人合作燒“竹筒菜飯”,再到最后的給“竹筒飯”做造型,我看到了她們渴望伙伴及交際交往的能力,這一種互幫互助良性的交際循環(huán)。
策略
1.沙工具的低結構、多樣性。玩沙的工具不局限于傳統(tǒng)的塑料玩沙工具,豐富玩沙材料,可以從孩子日常經驗中的物品入手,如:廚房中的鍋碗瓢盆、衛(wèi)生間里的毛巾臉盆等等,可以從低結構材料入手,如:木棒、皮筋、白紙、易拉罐等等。
2.經驗知識的豐富。孩子對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有一定觀察,從做“竹筒飯”可以看出孩子對超出生活經驗知識的渴望和想象。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經驗,在課堂內外尋找契機滲透科學、知識,豐富孩子們的日常經驗、拓寬孩子們的精神領域。
3.游戲主題的明確。今天的玩沙游戲,老師并沒有規(guī)定主題內容,屬于“散養(yǎng)式游戲”。孩子全憑個人喜好、想象,自由游戲。教師可以在游戲活動開始前,豐富孩子們的經驗、知識,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得到延伸,也可明確符合生活經驗的場景,讓孩子在同一個經驗情景中互相開展游戲。
小班幼兒入園的觀察記錄分享4篇
考慮到你的需求,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特意整理了“小班幼兒入園的觀察記錄”,您知道哪里的有可以學習的范文嗎?撰寫相關的文檔,是我們每天都會處理的事情,動筆之前一定離不開范文的借鑒。
小班幼兒入園的觀察記錄(篇1)
幼兒觀察記錄:培養(yǎng)幼兒耐心的學習習慣
觀察幼兒對象:劉濤
性別:男
觀察時間:20xx.02.2
觀察環(huán)境:教室中三班
觀察目的:培養(yǎng)劉濤耐心的學習習慣
觀察記錄:剛開始學寫數字1時,劉濤表現還不錯,用心地用筆在紙上認真地描著.但是,還不到兩分鐘他就開始不耐煩,坐不住,四處張望著,看到我正在看他,他連忙低下頭之后寫.我適時表揚了劉濤.但是沒過一會兒,他又回頭和后面的小朋友說話.在我再次提醒他后,他才乖乖地轉了過來.但是不到五分鐘,他又開始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話,這次,我坐到他旁邊說:“我來看你能不能把數字1寫得又漂亮又工整.”結果,他描出了工工整整的1字,足足有近二十個呢!
分析:劉濤每次群眾活動時總愛說話,不認真聽講,更別提獨立完成任務啦.此刻,他能夠在我的提醒或幫忙下獨立、安靜的在短時間內認真完成任務.每次只要他完成某項任務,我總及時地對他進行表揚和鼓勵.雖然劉濤此刻還不能獨立按時按量地完成作業(yè),但他能在我的提醒和關注下,短時間內能夠安靜的完成,已經取得了必須進步.
措施:
1、不要過分批評,應不斷鼓勵和練習,在這個過程中幫忙他培養(yǎng)耐性和增強自信.
2、繼續(xù)鍛煉他的耐性:透過鼓勵和表揚等方式,讓他更加有耐心的完成作業(yè).
3、對他這樣的孩子,布置的任務應當從易到難,讓他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小班幼兒入園的觀察記錄(篇2)
觀察記錄:學會禮貌待人
觀察時間:20xx年1月
觀察對象:張三
觀察目的:學會禮貌待人
本學期,幼兒升入中班后,比原先活躍了許多,再加上活動空間大了,孩子們在班里經常跑來跑去,或者學奧特曼互相打著玩.
張三就是這些孩子中比較典型的一個,他喜歡和老師在一齊,但是他經常會與周圍小朋友發(fā)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來向老師告狀,說張三打了他等等之類的話.
在我觀察了張三之后發(fā)現,其實并不是張三愛打人,而是他處理問題的方法不恰當.例如:早上活動區(qū)時張三在建筑去玩搭積木,他搭了一個個性漂亮的游樂場,而這時洋洋正巧坐在張三搭的建筑物旁穿鞋,不留意擋住了張三的搭建,于是張三就推了洋洋一把,結果手重了,洋洋哭著向我告狀說張三打他了.我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過去把張三叫了下來,對他說:“張三,你為什么打他啊?”張三說:“我沒打他,他碰到我的樓房了.”我又問他:“你是不是想讓他讓開一些啊?”張三點點頭,我又告訴他:“你想想,如果你不用手推洋洋,還能怎樣告訴他啊?”張三想了想,對我說:“請你讓一下行嗎?”我笑了,摸著張三的頭說:“對?。∧阋沁@么對洋洋說,他不就不會給你告狀了嗎?”張三點點頭,對我說:“老師,我改了.”
反思:
中班幼兒的行為問題增多,更多的是源于中班幼兒社會交往潛力的缺乏.作為老師,要不斷觀察幼兒的社會交往狀況,并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使幼兒的社會交往技能不斷改善,從而減少行為沖突問題發(fā)生,保證幼兒順利進入“社會化”.
小班幼兒入園的觀察記錄(篇3)
幼兒觀察記錄:幫忙幼兒多開口說話
觀察幼兒:張璐
觀察時間:20xx.10.12
觀察目的:幫忙幼兒多開口說話
觀察過程:張璐是九月底來我們班的,性格很內向,在班上很少和老師小朋友說話.
觀察一:
有一天,吃完飯,我讓吃完飯的小朋友端著椅子坐到操場上,只見她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在一旁的卞琦璠小朋友就對她說:“你怎樣不出去???”張璐看了一眼卞琦璠,不做聲,把頭低下去.
觀察二:
下午快放學了,我拿出已學的字卡讓小朋友來認,我先出示一張字卡對小朋友說,看哪位小朋友還認識這個字寶寶?”我一說完小朋友都很踴躍的把自我的小手舉起來了,張璐想舉又不敢舉的小手,我看著她說:“張璐,你能告訴老師這個字寶寶怎樣讀嗎?她緩緩地站起來,小眼睛一眨一眨地看著我不說話,我微笑地對她說:“不要怕,老師明白你是最棒的!”只見她小聲地讀:“紫色的紫”我讓小朋友為她鼓掌,表揚了她.
措施:
1、創(chuàng)造條件,讓她多開口說話.
2、多鼓勵她,并多開設一些談話活動.
效果:
經過這一個月的觀察,張璐的性格活潑開朗了許多,發(fā)現眼神里有了光彩,有時候還能看見她高興的笑容,有時候點她回答問題,也不會向以前那么小聲地回答我,和老師小朋友交流比以前明顯多.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會更加多對她引導,讓她快樂成長!
小班幼兒入園的觀察記錄(篇4)
幼兒觀察記錄:提高幼兒的語言潛力
觀察對象:穎穎
觀察時間:20xx.9.3
觀察目的:提高幼兒的語言潛力
觀察地點:教室
分析:
穎穎是今年的新生,是我們班很文靜的女孩子.有許多她這個年齡不該有的特點.她性格孤僻、膽怯、愛哭,很少與人交談、交往,我發(fā)現她總是一個人蜷縮在座位上,怯生生地看著周圍的一切.對于教師的主動接近,她總是顯得恐慌、緊張.從自我觀察、家長反應及側面了解,我認為她怯懦、畏縮性格構成的原因有以下幾種可能:
首先是心理承受潛力弱.因為看到同伴被老師批評產生了心理壓力,害怕自我也受罰,所以時時處處留意.
另外,被家長過度嬌慣、保護著她,日子長了,這種怯懦、畏縮的性格也就自然構成了.
采取措施:
透過家園聯手,采用多種教育方式:在課堂上多叫她回答問題,老師要多和她交流,讓她認為老師也能夠做自我的朋友;同時,老師也要像家長反映幼兒在園的狀況,取得與家長的配合.
觀察記錄:我要把房子搭的高高的
觀察班級:中班
觀察時間:**年**月
注意:
學期初,老師在班級的建構區(qū)投放了新的半成品材料——一次性紙杯,并和你們討論了它的玩法,比如可以一個人或多人合作搭建,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物體的模仿搭建,還可以有自己的創(chuàng)意想法。介紹完后,孩子們就開始進區(qū)活動了。
彤彤,我發(fā)現你是第一個走進建構區(qū)的,跟以往不同,你選擇了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搭高高的建筑物,眼睛仰視著和小朋友搭的建筑物,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但過一會兒,建筑物倒下了,這時我聽到你們說:“好不容易弄得那么高了,倒下了,真可惜,我們得想辦法弄得更高?!边@時你說:“對,我們這次要弄得比上次還高,要是我們再找一些人來幫幫忙,肯定不容易掉下來。”
(彤彤,之前的活動你總是表現的不夠積極,或總是一個人工作,今天看到你能夠跟小朋友們融為一體,真的很欣慰。從你們的活動中,能看得出你很樂意與大家一起游戲,在問題出現以后,也表現出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并且想辦法達到這個目的。)
這時,小朋友們對你的建議,也表示同意,你開始去找小朋友幫助。你首先找到的第一位小朋友是正在畫畫的軒軒小朋友,你向軒軒說出:“我們要弄很高的樓,需要你的幫助。”這時正在畫畫的軒軒沒有給你回應,一直在畫畫,即便軒軒沒有給你回應,你還是不放棄的去尋找其他小朋友的幫助,這次找的是伊伊小朋友的幫助,你詳細的跟伊伊說你們要做說什么,需要怎樣幫助,但伊伊說她更想玩手上的玩具。這時你來到了洋洋小朋友的旁邊,同樣的方法來尋求小朋友的幫助,并用禮貌的語言對洋洋說:“你的個頭很高,如果能去幫助我們,那真是太好了,我們一定能成功的?!边@時洋洋說:“等我把這玩具收好,就過去幫你”。這時你終于找到一個肯愿意幫忙的小朋友了,由此,你心滿意足的回到了你們的隊伍中。
(彤彤,在第一次嘗試找人幫忙時,你面對朋友的不理會并沒有放棄,在第二次嘗試中,用具體說明的辦法來尋求幫助,在遭到朋友回絕時,毅然又找到下一個朋友,想出將朋友優(yōu)點指出并表揚感謝的方式尋求幫助,看得出你很有毅力,并有自己的想法。從你所想出的辦法中可以看出,你在試圖改變每次尋求幫助的方法,真誠誠懇的與別人溝通,對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你的寬容和大度,在面對別人的不幫忙,沒有發(fā)生任何爭執(zhí)。最終有人同意幫助你時,看到你的那種歡喜和快樂,我真的很是為你高興呢?。?/p>
回到自己的隊伍中,你向其他小朋友們說,“找小朋友們幫助時,很多人都在自己玩自己的,不肯來,但洋洋說,等她弄好玩具就過來了,我們就可以搭高高的房子了?!钡攘艘粫?,洋洋來了,你們一起合作搭高高的房子,開始你放在桌子上扶住紙杯,但你覺得還是不夠高,說讓洋洋再高點,站在椅子上扶住,肯定弄得房子更高,結果證明你的判斷是對了,洋洋站在椅子上面扶住,比你之前搭得更高了,同時你們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彤彤,房子怎樣搭建的更高?你在一步步設想并提出自己的講解:在地上搭建不如在桌子上面高;踩在椅子上面搭建房子會更高。你的建議也在洋洋的幫助下順利的完成,并得到大家的認同。你的思維很敏捷,你的想法很獨特,對于一個只有5歲多的孩子,我很是佩服你哦?。?/p>
識別:這告訴了我什么?
彤彤,在這次活動中,看出了你的變化,你從一個安靜、倔強的小女孩變得越來越開朗活潑了,也看出你慢慢地長大了:知道遇到困難就能馬上想到辦法去解決,在去尋找?guī)椭耐瑫r,也會遇到問題,但你沒有放棄,而是更加努力,把事情的原由說得更詳細,也一直堅持著。你看,因為你的努力、你的堅持,最后你如愿的和小朋友們搭好了高高的房子。老師希望你今后也一直保持良好的品質,獲得更大的進步,收獲更多的快樂。
回應:下一步往哪里發(fā)展?
對于彤彤和小朋友們用紙杯合作搭建房子的活動,通過觀察,讓我發(fā)現孩子們在活動中的學習與發(fā)展,除了搭建本身讓孩子獲得的學習發(fā)展,更多的是在活動中所獲得的各種品質的培養(yǎng)和提升。
對于孩子們喜歡的紙杯,我想還可以玩很長時間,除了壘高,還可以拓寬思路,創(chuàng)意更多的好玩的方法,也可以將拼擺加入情景故事,讓游戲變得更加生動和有趣。
對于彤彤,孩子的改變除了孩子自身的意識之外,家長和老師的行為也對孩子有著深刻的影響,為此,我們一定會做好榜樣,及時發(fā)現你的亮點,多多鼓勵,多多支持,相信你會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出色!越來越光彩奪目!
教育筆記:《從興趣入手》
教育筆記:《從興趣入手》
在最近的一次書寫數字時,平日里活潑好動的樂樂顯得很提不起興趣,手里拿著鉛筆和橡皮就是不寫。
我走過去細聲的問了他:“樂樂,你能寫一個給老師看一看嗎?”樂樂顯得很沒有信心,小聲的說了句:“老師,我寫不好。”我摸了摸他的頭,然后輕輕的蹲了下來,對他說:“你覺得這些數字都像什么呢,比如6是不是像一個哨子,8是不是像一個葫蘆,你想不想試著來寫一寫他們呢,老師再教你一次,這一次你要認真學哦!聽我這么一說,仿佛激起了樂樂的學習興趣,開始認真地寫了起來。
在學習中,興趣是一個很重要的動力,幼兒往往對身邊熟悉而且有趣的事物感興趣,并且會愿意用心參與。而如果我們的教學過程枯燥無味,是不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的。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育資料,要求兼顧群體需要和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得到發(fā)展,都有成功感?!倍艺J為,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只有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實現“每個兒童都能主動發(fā)展”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