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訓練孩子邏輯思維

發(fā)布時間:2021-05-05 幼兒園思維活動方案 幼兒思維發(fā)展活動方案 教育孩子筆記

一般地說,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聯(lián)系規(guī)律的概括和間接反映過程,它是認識的高級階段。人在從出生到成長的過程中,其思維具有階段特點。因而家長在對幼兒進行思維訓練時,要充分注意孩子的思維特點,對其進行有效的教育。

第一階段:0~1歲。國外有些著名的心理學家提出,0~2歲孩子的思維是靠感覺運動來表現(xiàn)的(皮亞杰稱之為感覺運動階段)。皮亞杰認為:0~2歲的兒童只能協(xié)調感覺和動作活動,他們在接觸外界事物時,能利用或形成某些初級行為模式。但筆者根據(jù)自己對孩子的觀察認為,此階段應當在一歲以內。此時孩子的思維訓練應以動作思維訓練為主,以豐富的語言對其進行刺激,在與孩子玩耍的過程中使其形成概念。比如:可與孩子做一些簡單的手指游戲,頂手指、打拍子等;可有意識地使孩子形成事物語言對應或動作語言對應。如把奶瓶拿起來,嘴里則說“拿起來”;放下時,則說“放下”等。選擇玩具時,要選那些有音樂的、會動的玩具。一般孩子在接觸到這些豐富的動態(tài)概念后,配合語言刺激,就可在大腦中形成表象,然后靠語言刺激,可將這些表象啟動.從而產生初步的判斷。如把蘋果、奶瓶和其他一些玩具放在孩子面前,讓孩子用手指出哪個是什么,只要家長說出,孩子用手指出即可,這是較簡單的訓練。另外,在此階段,孩子迫切地希望看到新鮮的外部世界,家長可在戶外活動時,隨時告訴孩子所看到的事物。孩子在六七個月時,就能初步聽懂家長與他交流的話語,到一歲時就能聽懂大部分的日常語言。因此,在孩子一歲以前多設計一些動作特點強的游戲,輔以豐富的語言刺激,是此階段訓練的重要方式。這種訓練方式對孩子思維的發(fā)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家長切莫失去良機。

第二階段:1~3歲。這一階段,孩子已逐漸能準確地表達,應以具體形象思維的訓練為主。具體形象思維是利用直觀形象去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是用表象來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過程。一般在孩子兩歲前,應以促進其表達為主,延續(xù)一歲前的方式,但較前階段稍微復雜。以判斷(即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的表達)為主要訓練形式,如我愛書,書是好東西,糖吃多了不好等。確實讓孩子明白這些簡單判斷的意思。訓練語言的表達時,可采取空格的方式。孩子在學會說話前,先會說兩個字,再四個字,再到整個判斷。因此,家長可在一句話中間留下“括弧”——意義空白,讓孩子補出,共同完成這句話;另外,家長可以給孩子示范口型,糾正一些不對的發(fā)音,如把“辣”字發(fā)成“那”,家長各把這個音用慢動作示范,會起到明顯的作用。還可以講一些簡單的故事,以激發(fā)孩子的表象活動。在孩子兩歲以后,訓練應以游戲與故事為主。故事情節(jié)可以復雜些,并初步有意識地安排一些推理訓練。推理訓練在此階段可安排三個方面的活動:歸納推理、類比推理和演繹推理,但都要設計成孩子力所能及的簡單的問題。

歸納推理是從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形式,它是人們認識事物、判斷行為、說明事理的主要方式之一。孩子的認識過程也是先歸納后演繹的。例如,看了楊樹、柳樹、松樹之后,再看柏樹,孩子就能歸納得出:這也是樹,但要問孩子這是什么樹?因為柏樹也有其他樹的一些特點。孩子從各種樹的認識中歸納形成了樹的概念。在這一階段,孩子通過歸納可形成許多(或深化)概念,并做出自己的判斷,家長可有意識地設計歸納情景,讓孩子做出判斷。

類比推理是根據(jù)兩個目標的某些屬性相同或相似,進而推出它們的其他屬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維形式。它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這也是訓練孩子提出問題的方法,具有創(chuàng)造性特點。如前面的例子中問這是什么樹,就是由類比推理所得。知道是樹,屬于歸納推理,但楊樹有楊樹的特點,松樹有松樹的特點,這棵樹又有新特點,因此也應有一個不同的名稱。又如:高處的東西如果沒有支撐就會掉下來,如蘋果會從樹上掉下來。那么,如果告訴孩子地球是球狀的,并在不停地轉,孩子就可能問道:轉到下面時,咱們?yōu)槭裁床坏粝氯ツ??牛頓就是因為有此疑問,后來才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成為舉世聞名的科學家。因此,設法創(chuàng)設類似情境,訓練孩子的類比推理能力,是此階段可著手的一種思維訓練方式。

演繹推理是從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形式。在早期教育中,家長應有意識地設計一些既有大前提(或常識),又有小前提的現(xiàn)象,讓孩子做出判斷,這是形成孩子理論思維的重要途徑;或使用其簡略形式“因為……所以……”。孩子喜歡問為什么,這是訓練演繹的良好時機,也是教會孩子推理意識的良機。如因為沒有水,所以不能做飯(隱含大前提是做飯要用水,也可把隱含大前提說出來)。在日常生活中,這種事例很多,家長要不失時機地訓練孩子使用演繹推理這種思維形式,以幫助其形成嚴密推理的習慣。

第三階段:3歲~學前期。此階段家長應積極配合幼兒園的教學,綜合培養(yǎng)孩子的各種思維能力。除延續(xù)之前的訓練方式以外,還可訓練孩子的發(fā)散思維能力與直覺判斷能力。

發(fā)散思維能力是不依常規(guī),尋求變化,從各方面尋求答案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因包括求異、輻射、逆向、側向、多向等形式,所以富有極大的創(chuàng)造性。因此有人認為,一個人的創(chuàng)造能力可用以下公式進行計算:

創(chuàng)造能力=知識量×發(fā)散思維能力

由此可見,加強發(fā)散思維能力的訓練是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家長可結合講故事,給孩子出一些有關的題目,并幫助孩子分析,使其形成發(fā)散思維的習慣。如在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問孩子五減一等于幾;那么,是否可以換一種方式問孩子:樹上有五只鳥,“咻”一聲飛走一只,樹上還有幾只鳥?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再如前面所提問題“三根木頭鋸三下,能變成多少塊”都屬此類問題。家長要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力或豐富的資料,給孩子提出各種問題,以培養(yǎng)孩子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直覺思維是指不受固定的邏輯規(guī)則約束,對于事物的一種迅速的判斷,敏銳而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質理解和綜合的整體判斷。它可看做是被壓縮了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是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家長應充分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直覺思維能力。家長可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借助歸納、類比或已有經驗快速做出決斷的習慣;同時要注意有自己獨到的判斷,避免盲從。對孩子的獨到見解應表示鼓勵,以強化這種習慣。例如,在某幼兒園大班的測試中,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兩個外形完全一樣的卡片盒,一個里面有卡片,另一個沒有,你怎么區(qū)分?一個同學說:“放在水里?!边@時有幾個孩子都跟著說:“放在水里?!钡硗庖粋€小朋友沒有盲從,他說:“用兩只手搖搖盒子?!崩蠋熣f:“這個小朋友的方法不錯,加一分?!被丶液螅改刚f:“你能想出這個主意,爸爸媽媽真高興,以后要多獨立思考,不要盲從別人?!痹趯嶋H生活中,只要留意,這種訓練和強化機會是很多的。在講故事時多留伏筆,讓孩子去判斷和推論,也是一種重要方法。這在前面已經講過,在此就不重述了。

總而言之,思維能力的強弱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前途和命運,它是使人終身受益的一個重要能力。上學以后,這些能力的發(fā)展主要在于學校教育,但家庭教育尤其是學前期教育,則是這一能力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基礎。家長只要記住一句諺語:“腦袋越用越活”,隨時隨地對孩子進行不同的思維訓練,就一定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如何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


人的智力水平主要通過思維能力反映出來。思維水平的高低,反映一個人智力活動水平的高低,它從不同方面表現(xiàn)出來:

1、獨立性:思維能力強的人必定是善于獨立思考的人。即使他請教別人、查閱資料,也是以獨立思考為前提的。

2、靈活性與敏捷性:對事物反映迅速而且靈活,不墨守成規(guī),能較快地認識、解決問題。

3、邏輯性:思考問題嚴密而且科學,不穿鑿附會,不支離破碎,得出的結論有充足的理由和證據(jù),前因后果思路清晰。

4、全面性:看問題不片面,能從不同角度整體地看待事物。

5、創(chuàng)造性:對問題能提出創(chuàng)造性見解,別人沒想到的他也能夠想到。提高孩子思維能力的具體方法是:

一、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年幼的孩子遇到疑難問題,總希望家長給他答案。有些家長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這對發(fā)展孩子智力沒有好處。高明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應告訴孩子自己尋找答案的方法,啟發(fā)孩子運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和經驗去尋找答案。當孩子自己得出答案時,他會充滿成就感,而且會產生新的學習動力。

二、讓孩子經常處在問題情景之中。當孩子提出問題時,家長要跟孩子一起討論問題,家長的積極主動對孩子影響很大。特別是家長弄不懂的問題,通過請教他人、查閱資料、反復思考獲得圓滿答案,這個過程最能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

三、跟孩子一起收集動腦筋的故事和資料。動腦筋的故事和資料很多,有的是真人真事,有的是寓言故事,有的是科普性讀物。家長和孩子共同收集、整理,空閑時間翻閱這些資料,討論感興趣的問題。

四、搞家庭智力競賽。利用節(jié)假日進行,家長和孩子輪流做主持人,設立小獎品或其他獎勵措施。為了增強氣氛,可以請親友或其他小伙伴參加。

五、引導孩子一起討論,設計解決問題的思路,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家長應引導孩子并與孩子一起共同討論、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并付諸實施。這個過程需要分析、歸納、推理,需要設想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程序,這對于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有幫助。

怎么樣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幾年前,英國就有專家向國會遞交報告,建議政府制定法律禁止家長讓年齡低于3歲的兒童看電視。英國教育專家馬丁·洛森說:

如果你能讓孩子在12歲之前不看電視,他們終生都將獲益

電視時代來臨之前,孩子們靠閱讀來學習。如今,信息已經先被別人消化,重新合成,再打包,然后準確無誤地發(fā)送到我們孩子的起居室,他們只需要作為被俘獲的受眾坐在那里就行了,孩子們咀嚼著各種加工過的食品和信息。

依賴于帶有偏見的電視節(jié)目和娛樂活動,他們正在媒體持續(xù)不斷的狂轟濫炸下成長定型。隨著身在職場的成年人日益忙碌,父母們越來越忽視自己的孩子,放棄對他們的塑造和影響,而任由媒體來影響他們。

因為——0-3歲是生命成長最關鍵的時期,孩子需要在真實的世界中發(fā)展和構建自我,把孩子交給屏幕上的虛擬世界,除了能讓家長輕松一些之外,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第一:看電視替代了孩子的玩耍,而玩耍對孩子的成長極其重要。

第二:看電視阻礙了孩子的語言發(fā)展,因為看電視是單向的,語言學習需要通過交流來實現(xiàn)。

第三:看電視阻礙了孩子想象力的發(fā)展,因為孩子處于被動的灌輸。

第四:看電視限制了孩子的感覺體驗,感覺體驗豐富的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第五:看電視多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使孩子今后的學習變得更加困難。

第六:看電視多導致活動減少,使孩子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降低。

第七:看電視多的孩子習慣不假思索地接受信息,懶于思考和探索。

第八:看電視多的孩子人際交往能力差,因為缺少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體驗。

第九:看電視會上癮,看電視多的孩子會受到電視中購物消費的影響,養(yǎng)成不良消費習慣。

看電視和閱讀的區(qū)別,科學家用實驗來說明問題??茖W家把孩子分成兩組,一組是聽老師講白雪公主的故事,一組是看白雪公主的動畫片。之后讓兩組孩子畫出心目中的白雪公主?!÷犃斯适碌暮⒆赢嫵龅陌籽┕鞲鞑幌嗤?,而且孩子們會根據(jù)想象,賦予白雪公主不同的形象、裝束和表情;看了動畫片的孩子,畫出的白雪公主全都一模一樣,因為他們看到的都是一樣的。過些天,科學家又讓這兩組孩子再畫白雪公主,聽故事的孩子這次畫的和上次的又不一樣,因為他們又有了新的想象,而看過動畫片的孩子,畫的和上次還是一樣的。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什么?動畫片把故事中的角色模式化了,這束縛了孩子的思維。孩子看動畫片,其實也是聽故事的一種形式,如果我們想保護孩子的想象力,就講故事給他們,而不是讓動畫片來給孩子講故事。 孩子為什么會喜歡看電視?電視集聲、光、影為一體,擁有不斷變化的畫面、豐富鮮艷的色彩、動聽好玩的聲音……這些刺激對孩子而言一定比書本具備更大的吸引力。但是,正因為電視全方位地提供了信息,給人想象的空間就很少,所以孩子看電視時是一種被動式的灌輸,缺乏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很多教育專家認為: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是需要在早期教育中打下基礎的,否則會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而孩子迷上電視也是在最初成長的幾年里形成的。所以,如果家長有條件陪伴孩子看電視,不如把時間和精力用于幫助孩子把課外生活放在更加豐富多彩和有意義的事情上。不如和他一起讀書看報,一起去博物館展覽館,一起去自然界觀察和探索。

思維邏輯訓練對孩子學習的幫助


思維邏輯訓練對孩子學習的幫助

孩子的思維能力是需要訓練的,思維能力的訓練包括:理解力、判斷力、概括力和推理力的訓練。正好在微信上看到朋友媽媽分享了一篇帖子,相當實用,就搬來和大家分享30道名校幼升小思維題,希望能對孩子們的幼升小學習有幫助!

1.哥哥4個蘋果,姐姐有3個蘋果,弟弟有8個蘋果,哥哥給弟弟1個后,弟弟吃了3個,這時誰的蘋果多?

2.小明今年6歲,小強今年4歲,2年后,小明比小強大幾歲?

3.同學們排隊做操,小明前面有4個人,后面有4個人,這一隊一共有多少人?

4.有一本書,小華第一天看了2頁,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頁,第4天看了多少頁?

5.同學們排隊做操,從前面數(shù),小明排第4,從后面數(shù),小明排第5,這一隊一共有多少人?

6.有8個皮球,如果男生每人發(fā)一個,就多2個,如果女生每人發(fā)一個,就少2個,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7.老師給9個三好生每人發(fā)一朵花,還多出1朵紅花,老師共有多少朵紅花?

8.有5個同學投沙包,老師如果發(fā)給每人2個沙包就差1個,老師共有多少個沙包?

9.剛剛有9本書,爸爸又給他買了5本,小明借去2本,剛剛還有幾本書?

10.一隊小學生,李平前面有8個學生比他高,后邊5個學生比他矮,這隊小學生共有多少人?

11.小林吃了8塊餅干后,小林現(xiàn)在有4塊餅干,小林原來有多少塊餅干?

12.哥哥送給弟弟5支鉛筆后,還剩6支,哥哥原來有幾支鉛筆?

13.第二中隊有8名男同學,女同學的人數(shù)跟男同學同樣多,第二中隊共有多少名同學?

14.大華和小剛每人有10張畫片,大華給小剛2張后,小剛比大華多幾張?

15.貓媽媽給小白5條魚,給小花4條魚,小白和小花共吃了6條,它們還有幾條?

16.同學們到體育館借球,一班借了9只,二班借了6只。體育館的球共減少了幾只?

17.明明從布袋里拿出5個白皮球和5個花皮球后,白皮球剩下10個,花皮球剩下5個。布袋里原來有多少個白皮球,多少個花皮球?

18.芳芳做了14朵花,晶晶做了8朵花,芳芳給晶晶幾朵花,兩人的花就一樣多?

19.媽媽買回一些鴨蛋和12個雞蛋,吃了8個雞蛋后,剩下的雞蛋和鴨蛋同樣多,問媽媽一共買回幾個蛋?

20.草地上有10只羊,跑走了3只白山羊,又來了7只黑山羊,現(xiàn)在共有幾只羊?

21.冬冬有5支鉛筆,南南有9支鉛筆,冬冬再買幾支就和南南的一樣多?

22.小平家距學校2千米,一次他上學走了1千米,想起忘帶鉛筆盒,又回家去取。這次他到學校共走了多少千米?

23.馬戲團有1只老虎,3只猴子,黑熊和老虎一樣多,問馬戲團有幾只動物?

24.春天來了,小明、小冬和小強到郊外捉蝴蝶,小明捉了3只,小冬捉了5只,他們一共捉了12只,小強捉了幾只?

25.小華和爸爸、媽媽為植樹節(jié)義務植樹,小華植了1棵,爸爸植了5棵,媽媽比爸爸少植2棵,媽媽植了多少棵,他們一共植了多少棵?

26.第一個盤子里有5個梨,第二個盤子里有4個梨,把第一個盤里拿1個放到第二個盤里,現(xiàn)在一共有多少個梨?

27.小紅有2個玩具,小英有3個玩具,小明的玩具比小紅多2個,小明有幾個玩具?

28.新星小學美術興趣小組有學生9人,書法興趣小組的人數(shù)和美術興趣小組的人數(shù)同樣多,這兩個興趣小組共有多少名學生?

29.3個男同學借走6本書,4個女同學借走7本書,他們一共借走多少本書?

30.王老師有12元錢,正好買一支鋼筆和2個筆記本,如果只買一支鋼筆,還剩6元錢,你知道一個筆記本多少錢?

如何訓練寶寶的邏輯思維能力


如何訓練寶寶的邏輯思維能力

關鍵時期:24-36個月寶寶的情況

這個階段,寶寶學習過程中的思考成分更多,掌握語言的能力逐漸增強,開始形成事件、動作和概念的精神圖像。

他也能用思維解決一些問題—在頭腦中完成嘗試,而不必親自實踐。他的記憶力和智力也有所發(fā)展,開始理解簡單的時間概念,例如“吃晚飯后再開始玩?!薄R查_始理解物體之間的關系。

建議

通過社交攝取信息:無論對寶寶還是對大人來說,一起玩耍都是件相當幸福、快樂的事情。不僅如此,玩耍還有助于開發(fā)寶寶語言、行為能力和大腦智力,給他帶來很多鮮活的知識。通過與大人、小朋友和周圍人的接觸和玩耍,寶寶攝取的信息量會不斷增加,大腦中儲存的知識也會越來越多。

增加語言的難度:這個時候可以教寶寶一些關鍵詞匯和重要句型了。當他掌握了詞組的用法之后,就要教他短句,并逐漸增加句子的長度,并給他機會,讓他多多練習。不要怕他出錯,也不要訓斥他,要多表揚、多鼓勵。只要有時間,就盡量多與寶寶說說話,什么話都可以。

增加寶寶的“閱讀量”:不厭其煩地為寶寶讀他最喜愛的書,并鼓勵他用自己的話說出來。鼓勵他“讀書”,讓他做出讀書學習的樣子給你看。當你看書寫字的時候,也可以讓寶寶爬到膝蓋上來同你一起看,或給他一張紙、一支筆隨他亂畫,他會感到很好奇、很有趣。耐心地解答他的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或者與寶寶一起探索問題的答案。

兒童邏輯與思維能力測試與訓練


今日測試與訓練:

請思考下列問題,時間為每題3分鐘,看能否解決,解決的題數(shù)越多,證明邏輯與思維能力越強:

1.在一個荒無人跡的河邊停著一只小船,小船只能容納一個人。兩個人同時來到河邊,都乘這只船過了河。請問:他們是怎樣過河的?

2.公安局長在茶館里與一位老頭下棋,正下到難分難解之時,跑來了一位小孩,小孩著急地對公安局長說:“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來了?!崩项^問:“這孩子是你的什么人?”公安局長答道:“是我的兒子?!闭垎枺哼@兩個吵架的人與公安局長是什么關系?

3.籃子里有4個蘋果,由4個小孩平均分,分到最后,籃子里還有一個蘋果。請問:他們是怎樣分的?

4.已將一枚硬幣任意拋擲了9次,掉下后都是正面朝上?,F(xiàn)在你再試一次,假定不受任何外來因素的影響,那么硬幣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5.有人不拔開瓶塞,就可以喝到酒,你能做到嗎? (注意:不能將瓶子弄破,也不能在瓶塞上鉆孔。)

6.抽屈里有黑白尼龍襪子各7只,假如你在黑暗中取襪,至少要拿出幾只才能保證取到一雙顏色相同的襪子?

7.一個粗細均勻的長直管子,兩端開口,里面有4個白球和4個黑球,球的直徑、兩端開口的直徑等于管子的內徑,現(xiàn)在白球和黑球的排列是wwwwbbbb,要求不取出任何一個球,使得排列變?yōu)閎bwwwwbb。

8.一只蝸牛從井底爬到井口,每天白天蝸牛要睡覺,晚上才出來活動,一個晚上蝸??梢韵蛏吓?尺,但是白天睡覺的時候會往下滑2尺,井深1 0尺,問蝸牛幾天可以爬出來?

9.27個小運動員在參加完比賽后,口渴難耐,去小店買飲料,飲料店搞促銷,憑三個空瓶可以再換一瓶,他們最少買多少瓶飲料才能保證一人一瓶?

10.你讓某個人為你工作7天,用一根金條作為報酬,你必須在每天的活干完后交給他1塊。如果你只能將這根金條切割兩次,你準備怎樣分?

11.一個屋子有一個門(門是關閉的)和3盞電燈。屋外有3個開關,分別控制這3盞燈。你可以隨意操縱這些開關,可一旦你將門打開,就不能操縱開關了。請確定每個開關具體管哪盞燈。

12.假設你有8個球,其中一個略微重一些,找出這個球的惟一方法是將兩個球放在天平上比較。最少要稱多少次才能找出這個較重的球?

邏輯與思維能力評分

答案與分析:

1.答案:兩人是分別處在河的兩岸,先是一個渡過河來,然后另一個渡過去。

2.答案.公安局長是女的,吵架的一個是她的丈夫,即小孩的父親;另一個是公安局長的父親,小孩的外公。

3.答案:4個小孩一人一個,其中一個蘋果放在籃子里。

4.答案:二分之一。硬幣只有兩面,不要說任意拋1O次,就是任意拋擲1000次,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也始終是二分之一。

5.答案:可以將瓶塞壓入瓶內。

6.答案:3只。

7.答案:管子口對口彎曲,形成一個圓環(huán)。

8.答案:8天(第7天已爬7尺)。

9.答案.18瓶,18—6—2,再借一瓶喝完后用三個空瓶換得一瓶再還回去。

10.答案:按1,2,4分割。第1天給1,第二天拿走1給2……

11.答案:設開關A、B、C。打開A一段時間,關上;開B,開門;看到亮著的燈系B控制,未亮但有熱度的系A控制,剩下一個系C控制。

12.答案:兩次。將小球編號1,2,3,4,5,6,7,8,將1,2,3放在天平左端,4,5,6放在天平右端(7,8不放),若左端下沉則將1,2,3中1放在左端,2在右端(3不放),哪端下沉即為重球,都不下沉則3為重球。若右端下沉方法類似。若都不下沉,則把7放在左端,8右端,哪端下沉即為重球

怎樣培養(yǎng)孩子思維邏輯


孩子經常所答非所問?不會閱讀文本材料,閱讀理解狂丟分?口頭溝通表達能力差?寫個作文東拉西扯,不知所云?這篇文章肯定會給你不少啟發(fā),趕快看看吧!

我們常說中國孩子和西方孩子相比,最缺少邏輯思維能力。這其實是因為我們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所致。為了降低授課的難度,照顧到學習能力最差的孩子,讓更多的孩子減少學業(yè)在的困難,從學校大綱到應試,都會具體分解成一個個考點,這讓我們的老師會以傳授一個個具體知識為主。這種方式對于讓孩子在解決具體數(shù)學問題方面可以做到快速精準。但對語文學習,這種單純的知識點學習,卻容易一葉障目,很難讓孩子形成整體的思維方式。

我們常會給孩子講,寫作文描述一件事時,要注意事物的“起因,發(fā)展、經過、結果”四個要素。老師們也會強調,要按照四要素做到文章結構的要件不缺失。也許正因為太強調這些要素的本身,會顯得非??菰?。以至于不少語文老師在講述作文思路時,為便于孩子理解,往往會帶入一個自己描述的具體內容。

最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堂作文課下來,老師教出來的孩子,全班孩子作文寫出的內容上都會大同小異。這是因為孩子更容易捕捉有情節(jié)的內容,容易陷入直接帶入老師的表達,以老師的表達代替自己的表達,走入就事論事的常見誤區(qū)。

不少老師在教孩子寫議論文時,也常因為強調“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結構的本身,容易讓孩子陷入一個旁觀者的境地,客觀冷靜陳述倒是做到了,但是使孩子容易忘記一個寫出高水平作文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和“我”發(fā)生什么樣的聯(lián)系,我自己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

來試試用麥肯錫的SCQA分析理論來幫助孩子吧!SCQA本來是西方商業(yè)談判領域一種非常重要的思維訓練模式,我最近嘗試后,發(fā)現(xiàn)對幫助孩子很有用呢。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讓我們試著用SCQA分析一個孩子們經常聽的故事吧!

S:situation(情景),是指由大家都熟悉的的情景引入開始。比如安徒生經典童話故事《丑小鴨》的開端,在寧靜的鴨場里,鴨媽媽孵了很久很久蛋,終于迎來了小鴨。

C:complication(障礙),特指給情景帶來變化的因素,我們稱之為障礙。故事中,這個小鴨長得和其他鴨子都不一樣,在所有人的眼中,它是丑陋不堪的。于是他一次次地遭到嫌棄,當媽媽都表示想放棄這個小鴨的時候,小鴨傷心極了,陷入孤獨的思考中。

Q:question(疑問),從S到C再到Q,疑問就是關注的重點。故事中,丑小鴨尋思著說不定自己屬于更廣闊的世界呢!暗示著丑小鴨開始獨立思考,生命的意義和自己存在的價值究竟是什么?

A:answer(回答):我的解決方案是什么?故事中的“我”就是丑小鴨,它一次次尋找適合自己的家,不放棄繼續(xù)尋找的希望,最終它遇見了天鵝,它才知道自己原本就是天鵝。

需要強調的是,在SCQA的分析理論中,A的回答部分,需要明確的是“我”的解決方案是什么?這就讓孩子從文本材料到聯(lián)系自我,思考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會讓孩子充分建立一個“我”的概念,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比如說思考如果“我”是丑小鴨,我會選擇離開媽媽嗎?大家都不喜歡我,我該怎么辦?或者是丑小鴨這個故事,帶給“我”什么樣的啟示,諸如此類。這樣教出來的作文,孩子寫出來的作文自然會各有特點。

只要是能和“我”發(fā)生聯(lián)系的,又能夠言之有理的,或者符合邏輯的,這就是有了突破平庸作文的神來之筆。因為和自己發(fā)生了聯(lián)系,提出了自己的獨特的感受和見解,有獨特的解決方案,孩子具有了獨立的思維方式,這就是評判是否屬于優(yōu)秀作文的最好標準。

如果我們平時善用SCQA分析理論,多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探討一些問題,并將最后的A,也就是對“我”的解決方案進行強化,特別是注意訓練回答對問題的直接關聯(lián)度,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寫作能力肯定能得到非常有效的提升。

讓孩子成為邏輯思維高手,其實就是這么簡單!

培養(yǎng)孩子邏輯思維的方法


1、靈活使用邏輯。有邏輯思維能力不等于能解決較難的問題,僅就邏輯而言,有使用技巧問題。何來?熟能生巧。學數(shù)學可知,解題多了,你就知道必須出現(xiàn)怎樣的情況才能解決問題,可叫數(shù)學哲學??偟膩碚f,文科生與理科生差異在此,不在邏輯思維的有無。同時,現(xiàn)實中人們認為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實際上是思想能力強,并無分文理。而且思想也不是邏輯地得到,而是邏輯地說明。

2、參與辯論。思想在辯論中產生,包括自己和自己辯論。例如關于是主權高于人權還是相反,我認為是保護人權的主權大于人權,不能包括導致國王享用嬰兒宴的主權,既必須界定主權,前者有條件成立。導致該認識的原因是有該問題辯論,否則不會去想。

3、堅守常識。其實我很輕松得到關于人權的個人結論,原因是不論大牌專家怎么宏論,我不認同的道理只有一個,我堅守誰都不愿意自己的正當權利被侵犯,除非不得已這樣的常識。因為堅守這個常識,就要具體分析主權比如國家保有軍隊的權利,該權利會在不同情況下要求國民承擔不同義務,戰(zhàn)時似乎侵犯人權,但這是為每個人安全需要的一種付出,主權必須具有正當性??梢妶允爻WR及邏輯地得到的結論的重要性。要注意的是,歸納得到的結論不能固守,因為歸納永遠是歸納事物的一部分,不可能是全部,它違反部分怎樣不等于全部怎樣的常識,例如哲學。中國人常常用哲學說明問題,總是從一個一般到另一個一般,所以說而不明,好象不會邏輯思維,謬矣。

4、敢于質疑。包括權威結論和個人結論,如果邏輯上明顯解釋不通時。

人的智力水平主要通過思維能力反映出來。思維水平的高低,反映一個人智力活動水平的高低,它從不同方面表現(xiàn)出來:

1、獨立性:思維能力強的人必定是善于獨立思考的人。即使他請教別人、查閱資料,也是以獨立思考為前提的。

2、靈活性與敏捷性:對事物反映迅速而且靈活,不墨守成規(guī),能較快地認識、解決問題。

3、邏輯性:思考問題嚴密而且科學,不穿鑿附會,不支離破碎,得出的結論有充足的理由和證據(jù),前因后果思路清晰。

4、全面性:看問題不片面,能從不同角度整體地看待事物。

5、創(chuàng)造性:對問題能提出創(chuàng)造性見解,別人沒想到的他也能夠想到。提高孩子思維能力的具體方法是:

一、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年幼的孩子遇到疑難問題,總希望家長給他答案。有些家長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這對發(fā)展孩子智力沒有好處。高明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應告訴孩子自己尋找答案的方法,啟發(fā)孩子運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和經驗去尋找答案。當孩子自己得出答案時,他會充滿成就感,而且會產生新的學習動力。

二、讓孩子經常處在問題情景之中。當孩子提出問題時,家長要跟孩子一起討論問題,家長的積極主動對孩子影響很大。特別是家長弄不懂的問題,通過請教他人、查閱資料、反復思考獲得圓滿答案,這個過程最能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

三、跟孩子一起收集動腦筋的故事和資料。動腦筋的故事和資料很多,有的是真人真事,有的是寓言故事,有的是科普性讀物。家長和孩子共同收集、整理,空閑時間翻閱這些資料,討論感興趣的問題。

四、搞家庭智力競賽。利用節(jié)假日進行,家長和孩子輪流做主持人,設立小獎品或其他獎勵措施。為了增強氣氛,可以請親友或其他小伙伴參加。五、引導孩子一起討論,設計解決問題的思路,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家長應引導孩子并與孩子一起共同討論、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并付諸實施。這個過程需要分析、歸納、推理,需要設想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程序,這對于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有幫助。

相關推薦

  • 如何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 人的智力水平主要通過思維能力反映出來。思維水平的高低,反映一個人智力活動水平的高低,它從不同方面表現(xiàn)出來: 1、獨立性:思維能力強的人必定是善于獨立思考的人。即使他請教別人、查閱資料,也是以獨立思考為...
    2021-05-04 閱讀全文
  • 怎么樣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幾年前,英國就有專家向國會遞交報告,建議政府制定法律禁止家長讓年齡低于3歲的兒童看電視。英國教育專家馬丁·洛森說: 如果你能讓孩子在12歲之前不看電視,他們終生都將獲益 電視時代來臨之前,孩子們靠閱讀...
    2021-05-05 閱讀全文
  • 思維邏輯訓練對孩子學習的幫助 思維邏輯訓練對孩子學習的幫助 孩子的思維能力是需要訓練的,思維能力的訓練包括:理解力、判斷力、概括力和推理力的訓練。正好在微信上看到朋友媽媽分享了一篇帖子,相當實用,就搬來和大家分享30道名校幼升小思...
    2021-05-03 閱讀全文
  • 如何訓練寶寶的邏輯思維能力 如何訓練寶寶的邏輯思維能力 關鍵時期:24-36個月寶寶的情況 這個階段,寶寶學習過程中的思考成分更多,掌握語言的能力逐漸增強,開始形成事件、動作和概念的精神圖像。 他也能用思維解決一些問題—在頭腦中...
    2021-05-04 閱讀全文
  • 兒童邏輯與思維能力測試與訓練 今日測試與訓練: 請思考下列問題,時間為每題3分鐘,看能否解決,解決的題數(shù)越多,證明邏輯與思維能力越強: 1.在一個荒無人跡的河邊停著一只小船,小船只能容納一個人。兩個人同時來到河邊,都乘這只船過了河...
    2021-05-04 閱讀全文

人的智力水平主要通過思維能力反映出來。思維水平的高低,反映一個人智力活動水平的高低,它從不同方面表現(xiàn)出來: 1、獨立性:思維能力強的人必定是善于獨立思考的人。即使他請教別人、查閱資料,也是以獨立思考為...

2021-05-04 閱讀全文

幾年前,英國就有專家向國會遞交報告,建議政府制定法律禁止家長讓年齡低于3歲的兒童看電視。英國教育專家馬丁·洛森說: 如果你能讓孩子在12歲之前不看電視,他們終生都將獲益 電視時代來臨之前,孩子們靠閱讀...

2021-05-05 閱讀全文

思維邏輯訓練對孩子學習的幫助 孩子的思維能力是需要訓練的,思維能力的訓練包括:理解力、判斷力、概括力和推理力的訓練。正好在微信上看到朋友媽媽分享了一篇帖子,相當實用,就搬來和大家分享30道名校幼升小思...

2021-05-03 閱讀全文

如何訓練寶寶的邏輯思維能力 關鍵時期:24-36個月寶寶的情況 這個階段,寶寶學習過程中的思考成分更多,掌握語言的能力逐漸增強,開始形成事件、動作和概念的精神圖像。 他也能用思維解決一些問題—在頭腦中...

2021-05-04 閱讀全文

今日測試與訓練: 請思考下列問題,時間為每題3分鐘,看能否解決,解決的題數(shù)越多,證明邏輯與思維能力越強: 1.在一個荒無人跡的河邊停著一只小船,小船只能容納一個人。兩個人同時來到河邊,都乘這只船過了河...

2021-05-0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