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訓練健康有力的勇敢寶寶

發(fā)布時間:2021-04-05 寶寶幼兒園的游戲 寶寶入園 寶寶班教育筆記

現(xiàn)在的男孩似乎都不夠“勇敢”,做事情畏首畏尾的,習慣躲在大人身后,或由爸媽包辦一切。其實,“勇敢”寶寶是需要經過訓練的。

膽量訓練的“狠心”法則

法則一:言語激將

我家樓下不遠處有幾家小吃店,站在陽臺上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一天,我對剛滿4歲的兒子說:“去買包子給媽媽吃吧!”兒子搖搖頭不肯去,說:“我害怕。”我對他說:“寶寶已經長大了,都中班了,不是特勇敢嗎?”

法則二:苦肉計

兒子平時是“窩里狠”,言語激將對他作用不大,我接著“逼”他:“媽媽好想吃兒子買的包子,如果吃不上,媽媽就會肚子疼的?!眱鹤觿有牧耍瑔栁屹I幾個包子,還問我愛吃什么餡的。我告訴他“愛吃韭菜的”,兒子馬上說,“我愛吃茴香餡,那就買一個茴香的、一個韭菜的。”

法則三:狠心到底

苦肉計成功了,這會兒可不能心軟,我給了兒子一塊錢,囑咐他走路一定要小心。兒子拿著錢出門了,這是他第一次獨立外出買東西,我心里真有些緊張、激動。我在樓上看著兒子跑到樓下,沿著路邊去了包子鋪,拿找零、接包子,提著包子往回跑。成功了!兒子氣喘吁吁地跑回家,高興地說:“媽媽快點吃吧,等明天我還給你去買?!毙〖一锟捎谐删透辛ā?/p>

超市“小鬧鬧”

常常見到孩子在超市和爸媽鬧,起因大多是見到中意的玩具,媽媽說“不買”,他便使出殺手锏:一哭、二鬧,軟磨硬泡,非逼著買不可;如果殺手锏還不見成效,個別孩子會躺在地上撒潑,甚至對著媽媽拳腳相加;最終,大人不得不屈服。

兒子也曾是個著名的超市“小鬧鬧”,他一當眾哭起來,真是非??简瀷寢尩纳窠浹剑≡趺崔k呢?

“狠心”媽媽的購物原則

原則一:反復和孩子講道理兒子3歲不到時,只要跟著去超市,就哭著鬧著要吃糖,我認為吃糖多對牙齒不好,所以不給他買,每當這時,兒子就會哭鬧不止。我沒有買糖給他“止哭”,而是一遍遍講吃糖的壞處,當然,孩子通常會照哭不誤。

原則二:絕不妥協(xié)見孩子哭得厲害,邊上總有“好心”的大媽出來說話:“你就給孩子買一個,不就是一塊錢嗎?”我只好說:“不是為了錢,是怕吃壞牙。”又有人說:“多吃一塊壞不了?!蔽抑缓媒又忉尅:⒆与m小,但聽得懂這是有人替他說話,越哭越厲害。我馬上抱起他就往外走,出門后,等他不哭了,我再給他解釋吃糖的壞處。此后,兒子再也沒怎么鬧了。

原則三:每次只能選一樣兒子大些了,每次買東西都是東挑西揀一大堆,我跟他商量,每次去超市只允許他選一樣東西,并且要經過媽媽認可。如果還想要第二件,只能把第一件放下。開始時,兒子會不自覺地多選。為了管住兒子,即使這件東西需要買,我也會狠狠心把它放回貨架,等到下次我自己再去買。久而久之,孩子也就習慣了。

現(xiàn)在,兒子快5歲了,做事大方,有主見,有自制力,較為獨立,也不怕見生人。別的媽媽羨慕地問:“我家孩子特別‘儲窩子’(不敢說話、不大方的意思),你這孩子怎么管的呀?”我笑了,這都是“狠心”的結果啊。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寶寶有些“怕黑”別逼他“勇敢”


幼兒的恐懼心理是在早期發(fā)展中的一個正常方面。心理學研究的結果進一步證實,足有百分之九十的幼兒在學前期存在著某種程度的恐懼心理。這些恐懼心理也許具有其真實性,例如害怕閃電;也許完全是幻想和虛構,例如懼怕鬼魂。更多的小朋友怕黑,常?;孟牒诎抵袝泄治飺湎蜃约骸?/p>

寶寶難免心生恐懼

幼兒的恐懼心理通常在二歲左右就產生了,雖然他們的活動范圍越來越大,但仍有許多不能理解的未知事物,有時難免心存惶恐。另外,家長在寶寶面前隨便地談這談那,也會引起他的恐懼。當然,孩子有必要知道家庭生活中一些常見的事情,諸如電爐會著火、走路不慎會跌下樓梯、盜賊會鉆進屋子、幼小的孩子會淹死在水深只有幾英寸的浴缸里面等等。但如果大人喋喋不休地談論著可能會發(fā)生的不測,將會使孩子遇事驚恐萬狀,而不是謹慎細心地對待一切。而最常見的是家長為了使寶寶就范,就對他加以恐嚇,比如再不聽話就把你送人等等。這樣做只能增加孩子的焦慮和不安,讓他變得膽怯和意志薄弱。

家長不要嚴加指責

家長應該自始至終認真地對待幼兒的恐懼心理,絕對不要惡聲惡語地對孩子的恐懼心理加以指責,諸如“你年齡大了,做出點樣子來”,或者“你的一舉一動倒像個抱在手里的娃娃呢”,這樣的說法只能加劇孩子思想上的波動、焦慮和擔憂——

■首先,查明和確定孩子產生恐懼心理的真正原因,然后加以分析和判明,就可以有的放矢地予以關注和愛撫。

■其次,您應該向孩子表明,他自己完全可以正確地處理好這種恐懼心理,他也完全有能力對付這種恐懼心理。

■第三,當孩子在克服恐懼心理方面邁出了一大步以后,您必須給予更多的肯定和鼓勵。家長應該持續(xù)不斷地表揚孩子,并使孩子深信自己會取得更加卓著的進步。這一做法頗得成效。它有助于促進孩子樹立起堅強的自信心。

必須指出的是,孩子對于存在著潛在危險的事物和情景所滋生的畏懼感,是一種完全正常的反應。孩子為了不致傷害自己,會回避一些危險的事物,諸如道路上的洞坑、沸騰的開水和疾馳的汽車等等。對于孩子出現(xiàn)的這種正常反應,我們必須予以充分的肯定。

【相關鏈接】病態(tài)性的恐懼心理及其判斷

幼兒的病態(tài)性的恐懼同一般性的恐懼有著相似之處,但病態(tài)性的恐懼更有其彌漫性和滲透性。五歲幼兒詹尼弗怕貓,遠遠看到貓,就會匆匆逃走。六歲幼兒羅斯也怕貓。當她在電視中或者在書本里的插畫上看到貓,甚至聽到別的孩子偶爾提到貓的時候,就會害怕得號啕大哭。綜上所述,詹尼弗對貓存在著一般性的恐懼心理,而羅斯對貓則存在著病態(tài)性的恐懼心理了。

為了測定孩子屬于一般性的還是病態(tài)性的恐懼心理,您可以對下述問題作出回答:

■孩子面臨著恐怖的事情時,他的焦慮不安是否只是顯露出對事物本身的恐懼?

■孩子一旦離開了受驚物以后,他的恐懼反應是否隨之消失?

■孩子在非直接情況下(例如在看圖畫、電視或在一般性的交談中)看到或聽到他所畏懼的事物時,是否呈現(xiàn)出高興的神情?

■孩子經歷了恐懼以后,他的日常生活是否未受影響(這里不包括突然面臨恐懼時的具體情景)?

如果您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幼兒只是存在著一般性的恐懼心理。它會隨著孩子的日漸成長和自信心的不斷增強而逐漸趨于消失。

如果您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么,幼兒的恐懼感可能存在著極大的心理障礙,有必要進行周密的考慮。

使人感到寬慰的是,真正的病態(tài)性恐懼心理在幼兒中并非常見。隨著孩子本身的自信心和獨立性的不斷增強,他所產生的恐懼心理是容易得以控制的。家長應該通過撫愛、消除其疑慮和給予鼓勵等等方法,幫助孩子增強自控能力。

家長訓練寶寶注意力的方法有哪些


家長訓練寶寶注意力的方法有哪些

一、充分利用寶寶的好奇心培養(yǎng)寶寶的注意力

強烈、新奇、富于變化的物體最能吸引寶貝們的注意。會唱歌的卡片,會跳的小青蛙,會自己走路的小娃娃,會說話的書等事物都能調動孩子們的好奇心,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去觀察、擺弄,從中收獲一些知識。

媽咪們在給自己的寶貝選購玩具或者圖書等東西時,應該考慮到這一點,盡量選取有趣、豐富、鮮艷、富于變化的,用來訓練他集中注意力。

有一款很專業(yè)的早教產品小太陽點讀機不知道你聽說過沒有,是一款很好的早教產品,對孩子集中注意力有很大的幫助。這款產品看起來像玩具,卡通的青蛙王子形象,孩子很喜歡。但它不僅僅是玩具哦,它還是一種益智類的教具。還是會開口說話的教科書,提高了圖書閱讀的有趣性及豐富性,不斷刺激觸覺,視覺,聽覺等感官。這樣多方面的學習也有助于寶寶在生活中的實踐能力,建議你在百度里搜一下,去他們的網(wǎng)站看看。

還可以把孩子帶到新的環(huán)境中去玩。比如帶寶貝逛公園,讓他看一些以前未曾見過的花草、造型各異的建筑及其他引人入勝的景觀。帶寶貝到動物園去看一些有趣的動物等等,利用寶貝對新事物的好奇心有意識地去培養(yǎng)注意力。

二、培養(yǎng)興趣與培養(yǎng)寶寶的注意力相結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寶貝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他就會很投入、很專心。如果你的寶貝喜歡畫畫,媽咪就可以專門培養(yǎng)他去畫畫,讓寶貝接受一些正式的學習或者練習。當他能堅持長時間的全神貫注地完成他的畫畫作品時,他的注意力也得到了鍛煉。

如果你要培養(yǎng)孩子識字的興趣,你可以利用孩子喜歡故事的特點,給小孩子買一些有文字提示的圖畫故事書。讓小孩子一邊聽故事一邊看書,并且告訴孩子這些好聽的故事都是用書中的文字編寫的,引發(fā)孩子識字的興趣,然后認一些簡單的象形字,從而使孩子的注意力在有趣的識字活動中得到培養(yǎng)。

三、在游戲中訓練寶寶的注意力

寶貝上學后每天都會有作業(yè)。如果寶貝注意力不好,就很可能每天都拖累著父母浪費很多時間。所以入學前,爸爸媽媽就要要求寶貝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時間觀念,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任務。研究表明,注意力穩(wěn)定的時間分別為:5~10歲孩子是20分鐘,10~12歲孩子是 25分鐘,12歲以上孩子是30分鐘。因此,如果讓你6歲的寶貝安靜地看書,你可以規(guī)定15到20分鐘內注意力集中。千萬不要定下寶貝完全達不到的標準,就會失去了訓練注意力的目的。

四、給寶寶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安靜的活動環(huán)境

當你的寶貝在彈鋼琴或者畫畫時,爸爸媽媽要給寶貝最安靜、最純粹的空間。試想,寶貝在彈鋼琴,可同時家里還開著電視,那么也許電視里的一聲“槍響”就會馬上引起寶貝的無意注意,影響正常的活動,要讓寶貝再把注意力從槍聲上轉移到彈琴上就要付出很多的時間。所以,環(huán)境十分重要,安靜、良好的環(huán)境可以避免很多的無關信息,去影響正常的活動,使注意力分散。

怎樣讓寶寶變得勇敢?


窩里橫的寶寶,多半生活在爸媽過分保護、溺愛的家庭中,特別是隔代帶養(yǎng)的寶寶,更容易產生這樣的問題。這些爸媽總怕自己的寶寶受別人欺侮或出什么事故,不許寶寶出門與同齡伙伴交往,或者嚇唬寶寶說外面有壞人,會把小寶寶賣掉,寶寶自然就膽小害怕起來;在家里,為了讓寶寶安心玩耍,爸媽千方百計順著他,以寶寶為中心,這樣就培養(yǎng)了寶寶稱王稱霸的習慣。

這樣的寶寶一旦走出家門,在與同齡伙伴的交往中,往往會搬出在家里的作風來指使別人,但小伙伴可不吃這一套,寶寶這時不但指揮不動別人,反而會遭到小伙伴們的拒絕。經過幾次這樣的挫折,再加上自我能力不足,寶寶只好采取逃避,躲在一旁生悶氣,拒絕跟小朋友一起玩耍。時間一長,當寶寶的不滿情緒和怨恨累積到一定程度,需要發(fā)泄時,突破口自然轉向家庭中的“弱者”,以自己在家里更加地橫行霸道來補償,達到心理上暫時的“平衡”。

家庭教育中的“馬太效應”

家庭教育中的“馬太效應”告訴我們,當給寶寶越多的時候,寶寶的索取也就越多。一方面,爸媽溺愛寶寶,寶寶要什么就給什么;另一方面,寶寶對爸媽的依賴性越來越強,一點點小事就想要讓爸媽幫自己做。一味遷就下去的話,寶寶會認為爸媽為自己做事情是理所當然的,爸媽就該為自己服務,甚至會下命令來指使媽媽。隨著寶寶的成長,需求越來越大,索取越來越多,直到爸媽無力支付的那一天。當要求不被滿足時,寶寶甚至會對爸媽施加暴力,許多悲劇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由爸媽自己釀成的。

寶寶的心理分析

寶寶在外面感覺害怕,從心理學上說是典型的自我力量不足,窩里橫的寶寶,缺乏與外界的碰撞,離開了窩以后,就不知所措了。當他處于陌生環(huán)境的時候,不知道自己應當怎么處理,只會躲在爸媽身后,沒有任何行為來保護自己。寶寶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和外在的力量抗衡,只能粘在爸媽身邊,期望成人能夠保護自己。這種寶寶在幼兒園里無法和別的小朋友一塊兒玩耍,總愛纏著老師不放。而老師又不可能只對付一個寶寶,于是寶寶便越發(fā)感到不安,漸漸地不想上幼兒園了。如此下去,寶寶的交友能力便成長不起來。

改變寶寶有妙招

家庭應改變溺愛的教育方式

爸媽過分溺愛寶寶,會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以寶寶為中心的家庭關系,導致寶寶變得自大、自私和任性。因此,爸媽應改變教育模式,對寶寶要嚴愛相濟,讓寶寶在家庭中的地位成為受教育者和家庭普通成員,重新制定家庭規(guī)則,而且每個人都要遵守。

教會寶寶懂禮貌,守規(guī)則

這兩點在人際交往中是重要的兩點,只有充分尊重別人的權利,你的權利才會被尊重。只有遵守共同的規(guī)則,生活才會井然有序。

停止對寶寶的過度保護

對于寶寶力所能及的事情,要求寶寶自己嘗試去做,由于寶寶在這之前一直是被大人幫著做事情,所以,一開始時他還會說幫我做,這時不要再滿足他的要求,而是應該對他說:自己試著做做看。在這種情況下,寶寶會漸漸地開始鼓起勇氣自己試著做起來。寶寶有一點成功,有一點努力,都應當及時地夸獎寶寶,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責備寶寶,責備會讓她更不知所措。寶寶需要爸媽的引導。爸媽在這個階段不要給寶寶設置過高的目標。一旦寶寶產生挫折感,就會產生失落感,產生自卑。

不比較

不要拿寶寶和別人家的寶寶進行比較。有些媽媽總是對寶寶抱怨:你真笨,這有什么可害怕的呀?你看看人家豆豆。等等,寶寶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要記?。好總€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點,努力補充自己的不足才是最重要的。

創(chuàng)造交往機會

寶寶的勇氣與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爸媽可以代替給予的,必須是寶寶自身在與社會的交互作用中獲得的,這是誰也給予不了的。爸媽要給寶寶創(chuàng)造交往的機會,主動地帶寶寶到戶外玩,讓寶寶多接觸同齡小朋友,讓寶寶在與小朋友交往中學會謙和合作。寶寶在交往中發(fā)生的爭吵,只要沒有危險,爸媽最好不要干涉。遇事讓寶寶自己動手去試試,以培養(yǎng)寶寶的責任心和自信心,減少依賴性。

爸媽要有耐心

要寶寶由膽怯變得勇敢大方需要一個過程,但這個過程絕對不僅僅是只想辦法讓他變得不膽怯,而是要從本質上提升寶寶的自我力量。在這一點一點成功經驗的過程中,寶寶會逐漸產生這樣的自信:我能行!

只有爸媽放開保護的大手,寶寶才能敢!

【相關閱讀】培養(yǎng)寶寶學規(guī)矩的最佳時期

如何培養(yǎng)寶寶勇敢的品質


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備勇敢的品質,但有些孩子膽子卻很小。比如有些孩子每當父母不在身邊時就往往會感到害怕,有的孩子怕黑,有的孩子怕“鬼怪”等等。長期下來,這會影響到孩子的個性發(fā)展,缺乏獨立性,甚至會導致某些心理障礙及性格病態(tài)的發(fā)生。

有些父母往往會在這種情況下訓斥孩子,說孩子是“膽小鬼”,甚至給以處罰,這些都會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極大傷害。這不僅改變不了孩子的膽小狀況,反而可能使孩子的懼怕心理加重。一位兒童心理學家說過:“兒童產生懼怕心理的原因與成年人一樣,關鍵的問題是成年人懂得如何去應付恐懼,而孩子們卻還不知道?!币虼?,父母應細心觀察,找出孩子產生恐懼的原因,并幫助他們消除恐懼,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敢的品質。這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不要強迫孩子否認令他們感到害怕的事物及掩蓋他們的恐懼感。

心理學家認為只有當孩子感到你承認他們害怕的東西是客觀存在的時候,他才會相信你對解除他的害怕所做的解釋。做父母的要正確對待孩子所害怕的事物。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是教給孩子關于某些事物的知識。如有的孩子害怕貓、狗等小動物,父母就可以給孩子講一些有關這些動物的小故事,并告訴他們這些動物一般不會傷害人,但要學會與它相處的方法。這樣,就可以幫孩子增強安全感。

要注重父母的榜樣力量。

孩子特別愛模仿自己父母的言行,因而,父母的榜樣作用對孩子影響極大,父母應該以自己無所畏懼的形象來影響孩子。另外,父母還應該坦率地承認自己也曾害怕過某些東西,但現(xiàn)在已經不再害怕它們了。這樣,孩子就會明白,他并不是世界唯一害怕這些事物的人。從你的身上他可以知道,這些事物并不那么可怕,是可以被征服的,恐懼的心理便會得到克服。

要按照孩子的方式消除他們的懼怕心理。

孩子們從小就從小人書和童話故事里知道了鬼怪的故事,因而懼怕鬼怪,這時給他們講唯物論是無用的。有效的辦法是對孩子說他是勇敢的孩子,當他在屋里時鬼怪是不敢跑進來的,或者說鬼怪怕好孩子等。這樣,孩子便很容易接受你的話,并消除懼怕心理。

要了解孩子真正害怕的事。

孩子們往往言行不一地掩蓋他們真正所害怕的事情。如一些孩子每當父母要外出時總是哭鬧不止,不讓父母出去,而實際上他是怕一個人呆在屋子里。因此,要細心觀察孩子的日常言行,了解他真正害怕的事情,然后對癥下藥加以解決。

要注意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要鼓勵孩子自己去面對困難,克服其依賴性,使他們感到自己的能力、有辦法應付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不要對孩子過分呵護,要相信他們自己能夠做到很多我們認為他們難以做到的事情。

總之,要培養(yǎng)出勇敢的孩子,父母們就要從自身做起,并經常與孩子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有意識地鍛煉他們的獨立性。堅持下去,你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正漸漸成為一個勇于面對困難的勇敢的孩子!

相關推薦

  • 寶寶有些“怕黑”別逼他“勇敢” 幼兒的恐懼心理是在早期發(fā)展中的一個正常方面。心理學研究的結果進一步證實,足有百分之九十的幼兒在學前期存在著某種程度的恐懼心理。這些恐懼心理也許具有其真實性,例如害怕閃電;也許完全是幻想和虛構,例如懼怕...
    2021-12-09 閱讀全文
  • 家長訓練寶寶注意力的方法有哪些 家長訓練寶寶注意力的方法有哪些 一、充分利用寶寶的好奇心培養(yǎng)寶寶的注意力 強烈、新奇、富于變化的物體最能吸引寶貝們的注意。會唱歌的卡片,會跳的小青蛙,會自己走路的小娃娃,會說話的書等事物都能調動孩子們...
    2022-01-17 閱讀全文
  • 讓寶寶變勇敢的方法 導讀:只有爸媽放開保護的大手,寶寶才能敢字當頭,要有意識鍛煉寶寶的膽量,堅持一貫地培養(yǎng),就會開花結果的。 窩里橫的寶寶,多半生活在爸媽過分保護、溺愛的家庭中,特別是隔代帶養(yǎng)的寶寶,更容易產生這樣的問題...
    2021-08-11 閱讀全文
  • 高招訓練寶寶語言能力 導讀:幼兒中的一些孩子的語言能力不是很好,那么如何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呢? 一些幼稚園的寶寶說起話來經常奶聲奶氣的,這一方面顯得非常好聽!但另一方面也因為語言表達很稚嫩而讓老師們哭笑不得。很明顯,年...
    2021-08-27 閱讀全文
  • 怎樣讓寶寶變勇敢?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兩位媽媽分別帶著自己的寶寶在公園里玩耍。當看到美麗的蝴蝶在草地上翩翩起舞時,兩個孩子奔跑著去追趕,不小心都摔倒了。 一位媽媽趕緊跑過去,抱住孩子心疼地說:“乖乖,摔疼了吧?”孩子“哇...
    2021-12-11 閱讀全文

幼兒的恐懼心理是在早期發(fā)展中的一個正常方面。心理學研究的結果進一步證實,足有百分之九十的幼兒在學前期存在著某種程度的恐懼心理。這些恐懼心理也許具有其真實性,例如害怕閃電;也許完全是幻想和虛構,例如懼怕...

2021-12-09 閱讀全文

家長訓練寶寶注意力的方法有哪些 一、充分利用寶寶的好奇心培養(yǎng)寶寶的注意力 強烈、新奇、富于變化的物體最能吸引寶貝們的注意。會唱歌的卡片,會跳的小青蛙,會自己走路的小娃娃,會說話的書等事物都能調動孩子們...

2022-01-17 閱讀全文

導讀:只有爸媽放開保護的大手,寶寶才能敢字當頭,要有意識鍛煉寶寶的膽量,堅持一貫地培養(yǎng),就會開花結果的。 窩里橫的寶寶,多半生活在爸媽過分保護、溺愛的家庭中,特別是隔代帶養(yǎng)的寶寶,更容易產生這樣的問題...

2021-08-11 閱讀全文

導讀:幼兒中的一些孩子的語言能力不是很好,那么如何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呢? 一些幼稚園的寶寶說起話來經常奶聲奶氣的,這一方面顯得非常好聽!但另一方面也因為語言表達很稚嫩而讓老師們哭笑不得。很明顯,年...

2021-08-27 閱讀全文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兩位媽媽分別帶著自己的寶寶在公園里玩耍。當看到美麗的蝴蝶在草地上翩翩起舞時,兩個孩子奔跑著去追趕,不小心都摔倒了。 一位媽媽趕緊跑過去,抱住孩子心疼地說:“乖乖,摔疼了吧?”孩子“哇...

2021-12-1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