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培養(yǎng)孩子守信用的意識
發(fā)布時間:2021-03-12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幼兒園說課稿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導讀:幼兒園階段,孩子已經能夠懂得守信用的含義。父母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守信用的意識。
單位臨時有事,加班了半小時,當我匆匆趕到幼兒園時,兒子的小嘴噘得老高,不高興地嘟囔著:“媽媽,您怎么又遲到了!”
牽著兒子的小手,我們走出幼兒園的大門,我耐心地哄他:“乖兒子,媽媽今天是因為單位有事才來晚了,這樣吧,回家后媽媽給你做你最愛吃的紅燒魚。”兒子一聽馬上蹦了起來,小嘴頓時咧開了。
到了家,我拿出事先買好的魚,慢慢地刮著魚鱗,兒子則在客廳里擺弄他的玩具小汽車。
忽然,兒子一下推開廚房的門,鄭重地告訴我:“媽媽,我想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和亮亮說好了,晚上要去公園門口玩滑板車。”我漫不經心地對兒子說道:“哦,原來今晚是有約會呀!我看今天是去不成了,你看,這條魚還沒收拾好呢!吃完飯就會更晚了,亮亮也該回家了?!眓4507.cn
兒子看看魚,又看看我,反而更著急了,“媽媽,不行的,我們已經拉勾了,誰要不去,誰就是小狗?!?/p>
我頓時哈哈大笑起來,“沒關系的,那是說著玩的?!薄皨寢專恍械?,老師說過說話要算數(shù),那叫守信用?!眱鹤优ο胝f服我,一下想起了幼兒園老師的話。
我有些驚訝地望著兒子,兒子分明已經懂得了“守信用”的含義。老師的話是有道理的,從小就要培養(yǎng)孩子守信用的意識。
我低頭想了想,頓時改變了主意,對兒子說道:“對,說話要算數(shù),這叫守信用。媽媽聽你的,那咱們今天就不做魚吃了,吃點簡單的吧,這樣節(jié)省時間,熱湯面怎么樣?”“好??!”兒子再一次跳了起來。
就這樣,晚飯后,我?guī)鹤尤缙诟凹s。
感悟:相信兒子對“守信用”又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堅定,哪怕得付出代價,也要堅守信用!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培養(yǎng)孩子“學習好”的意識
在孩子10歲之前,要讓他萌發(fā)“自己是學習好的”這種意識,這樣,他就會為了避免從“學習好孩子”的隊伍中掉出來,從而自己越發(fā)努力。
我們曾做過一個調查,調查對象包括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調查的題目是,在哪個階段成為學習好的學生。通過進行對“學習好的孩子”的研究,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學習好的孩子,是在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產生“學習好的意識”的。
產生“學習好”的意識的孩子,是不是就非常喜歡學習呢?大家一定都以為學習好的優(yōu)秀孩子一定是喜歡學習的。但是,調查的結果顯示,學習好的孩子并非都喜歡學習。
那么,為什么這些不喜歡學習的孩子卻能夠成為學習好的優(yōu)秀孩子呢?那是因為,他們已經被牢牢地定在了“學習好的孩子”的位置上。
學習好的孩子,自己當然也認為自己很優(yōu)秀。同樣,他的媽媽、其他家人,還有朋友、老師,他周圍的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學習好的優(yōu)秀兒童。
這時候,你想象一下這孩子最苦惱的事會是什么呢?他最害怕的事,就是此前建立起來的“學習好的優(yōu)秀學生”的形象倒塌。這關系到自己的自尊心問題,所以他非常害怕自己的定位被改寫。
所以,盡管孩子不喜歡學習,他卻想一直保持“學習好的孩子”的好形象。由此他會一直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
那么,為什么不喜歡學習的孩子還能夠學習好呢?一定是有人在一定程度上強迫他學習的。是誰呢?就是他的教練——媽媽。
其實,哪個媽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學習好的優(yōu)秀孩子呢?希望是希望,但是總有學習好的孩子和學習不夠好的孩子之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媽媽到底有沒有讓孩子成為優(yōu)秀兒童的執(zhí)著之心。
沒有特別喜歡學習的孩子,他們?yōu)榱瞬粚W習總是會想出各種各樣的理由。
“我一會兒再做?!薄拔疫€有別的事情呢!”“我就看一會兒電視?!薄拔蚁敫笥讶ネ妗!?/p>
這種時候,強迫心愛的孩子去做他討厭的事情,對媽媽來說也是件痛苦的事。于是,媽媽就會說“還是讓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長吧”“讓他成為一個自主思考的人吧”或者“讓他自己作主吧”,覺得這樣是為孩子著想。很多人都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找到借口。于是,無論媽媽還是孩子都覺得“明天開始也無所謂的”,其實,是自己選擇了背離“學習好的優(yōu)秀孩子”的軌道。
要想成為好教練,就不能給自己找任何借口。要讓孩子萌發(fā)自己是學習好的孩子的意識,媽媽就要在孩子還沒有這種自覺意識的小學低年級時候,就自己把這些借口都封上封印。
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財商”
女兒可可今年5歲,她最愛的一套書是“貝貝熊系列叢書”。前兩天,可可讓我講《錢的學問》,我照本宣科,她聽得全神貫注。當講到小熊哥哥和小熊妹妹幫助家里干活能拿到零花錢的時候,可可突然兩眼放光:“媽媽,是不是我?guī)湍銈兏苫钜部梢話赍X呀?!”
我隨口回答:“當然嘍,不過要看你干的是什么活,比如說本來就是你自己的事情,做了是沒有錢的,只有幫大人做事才有錢拿!”
可可急忙問:“什么是幫大人做事呀?”
我說:“幫忙掃地、洗碗、擦桌子呀!”
可可若有所悟。故事講完,書攤了一床,我發(fā)布命令:“可可,快來收書?!?/p>
可可以飛快的速度收拾完了圖書,然后既興奮又有所期待地盯著我,用甜蜜溫柔的聲音叫我:“媽媽!”
“嗯。”
“媽媽……”她還是那么含情脈脈、若有所思地盯著我,我不解,眼光瞥到可可剛收好的貝貝熊圖書,我恍然大悟,試探著問她:“可可,是不是想著收完了書就可以收錢了?”
可可馬上顯出秘密被揭穿后害羞的表情,既期待又不好意思地點點頭。我告訴她:“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是你分內的工作,媽媽不可能付錢給你!”
馬上,可可的臉從甜蜜轉為失望,然后一聲不響地躺到小床上。
第二天上午,外婆給我打電話,在電話里激動地告訴我:“可可今天在我們家搶著干活,又是掃地,又是擦桌子,忙得一頭一身的汗,活干完后對我說,‘阿婆,我今天幫你們干活了!媽媽說的,幫大人干活可以掙錢,小熊哥哥和小熊妹妹就是這樣的!’”外婆趕緊掏出一塊錢給她,可可興奮壞了,這可是她平生第一次掙錢?。?/p>
可可開心地蹦到床上,又扭屁股又扭腰,學著廣告的腔調大唱:“掙錢了,掙錢了!”
都說現(xiàn)在的孩子早熟,一個5歲的小孩子就已懂得可以通過勞動獲得報酬的道理。為了不讓女兒變成“小財迷”,我和可可爸決定:從現(xiàn)在起,培養(yǎng)孩子的“財商”。畢竟,會掙錢也得會理財!
從興趣上培養(yǎng)孩子注意力
問:為什么孩子特別怕黑?
答:多半是因為被大人嚇唬的。
專家指導方案
1.不要把恐懼帶給孩子。
孩子怕黑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被大人嚇唬所致。發(fā)生這種情況基本是在孩子3歲之后,這個時期正是孩子剛剛懂得接觸外界環(huán)境,并慢慢學會去理解的關鍵時期。一些父母采用不正確的教育手段,諸如“寶寶不聽話,就把你關到黑屋子里!”,是這種言行導致了孩子的膽小怕黑。
2.讓孩子感到有安全感。
在孩子面前父母要扮演勇敢者的角色。比如,看到一些電視里有恐怖的鏡頭,父母就要解釋那是假的,沒有什么好害怕;如果孩子獨自呆在房間里會感到害怕時,父母也要適時地陪著孩子,慢慢告知孩子沒問題,這里很安全,讓孩子也逐漸學會勇敢面對。
問:為什么孩子老喜歡啃手指甲?
答:多半是由于心理得不到滿足。
專家指導方案
1.檢查自己是否對孩子的關心少了。
孩子愛啃手指甲、愛咬手指頭,多半是孩子心理問題得不到解決的外在表現(xiàn)。大多數(shù)原因可能是父母對孩子的衛(wèi)生和健康關心不夠,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關愛,缺乏家庭溫暖,導致情緒緊張、焦慮。所以要經常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消除這類緊張的情緒。對于孩子的啃手指行為要加以引導,用轉移孩子注意力的方式進行化解。
2.及時補充微量元素。
排除心理原因,如果孩子體內缺少鋅、鐵等微量元素,也會發(fā)生上述問題。建議家長可以帶孩子做微量元素測試,若缺少微量元素就要及時補充。
問:為什么孩子變得特別懶?
答:父母過于溺愛,寵壞了。
專家指導方案
1.增加孩子的成功體驗感。
現(xiàn)在家庭中獨生子女較多,他們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的過度溺愛是造成幼兒懶惰的主要原因。所以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做事情的興趣,從中體驗到的成功,這有助于孩子找回做事情的意義感,改變孩子的懶惰意識。
2.帶動孩子感受勤勞的愉悅感。
這可以幫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情趣和美好,這樣會促使孩子有動力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培養(yǎng)孩子勤勞的好習慣。
問:為什么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答:父母對孩子的培養(yǎng)和教導不夠。
專家指導方案
1.抓住關鍵的15分鐘。
對于孩子來說,注意力集中這件事情也需要學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注意力保持集中的時間需要經歷一個由短逐漸變長的過程,所以父母不能操之過急。即使孩子到了5歲~6歲,他的平均注意力保持時間也在15分鐘左右。所以不要違背孩子發(fā)展的特點,不要以達人的高標準來要求孩子,得不償失。
2.從興趣上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成長過程好比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父母要根據(jù)孩子不同階段的特點,刺激和引導孩子學會集中注意力,可以在生活中通過各種游戲、互動的方式引導孩子慢慢學會集中注意力,比如,教孩子聽音樂數(shù)數(shù)字,或是教孩子識別物體時,做到引導孩子去全面認知,在這一過程中慢慢培養(yǎng)。
安全意識培養(yǎng)從點滴做起
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所有教育教學工作的完成必須以幼兒的安全為前提,然而不安全的隱患總是在不以為然的疏忽中悄然而至。如何讓幼兒在幼兒園愉快平安地度過每一天,這就要求我們把培養(yǎng)幼兒良好為習慣作為日常工作的中心,隨時強調提醒幼兒。把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從日常工作的點滴做起。
一、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自我保護教育是緊密相結合、相輔相成,如:正確有序的穿衣服能保護身體、把鞋帶系好可以避免跌倒摔傷、熱湯熱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燙傷、吃飯不說話可以避免食物進入氣管。平時應對生活小節(jié)的訓練,幼兒能做的事情就讓幼兒自己做,這樣幼兒在自己的勞動實踐中建立起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起到自我保護的作用。
二、活動的組織
有序的活動靠良好的組織,如:活動前檢查器械是否牢固、場地是否平整、干凈、幼兒的衣服、鞋帶是否系好,根據(jù)不同的季節(jié)增減衣服等,在活動過程中對幼兒加強照顧、觀察,預防意外的發(fā)生。
三、一天生活領導
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影響人的一生。定時作息和教幼兒遵守行為規(guī)范,如幼兒起床、午睡、盥洗、進餐、學習等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都可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晨檢:“一看二摸三問四查”涵概晨檢的內容,除觀察身體外,我們發(fā)現(xiàn)幼兒指甲長了就及時剪;對攜帶了不安全物品到幼兒園我們就及時沒收,并告知家長帶這些東西的危害性。
盥洗:廁所的臺階、尿槽、水源、地面都有導致幼兒安全事故發(fā)生的可能。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教幼兒懂得謙讓,知道排隊、不推不擠,并有專人看管,隨時幫助幼兒完成上廁、洗手過程。進餐:要求幼兒不隨便發(fā)出聲音,避免食物誤入氣管。
午睡:睡前檢查幼兒有否帶物品上床玩而影響睡眠。嚴格按照午睡管理要求,做好巡視工作,密切留意幼兒的被蓋和睡姿,防蒙頭睡、防跌落。發(fā)現(xiàn)特殊情況及時作出處理。
接托:嚴把接送關。堅持接送卡制度,對不認識的人在使用接送卡接幼兒時,在問清楚幼兒這是誰?認不認識來人后再讓幼兒離開。保證幼兒的安全
防丟失:教育幼兒不跟陌生人走、不跟家庭以外的成員走,記住家里及父母的電話號碼,訓練幼兒正確使用救急電話。
四、心理健康教育
社會環(huán)境的優(yōu)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獨生子女從小被溺愛、寵慣,導致心理承受力不強,逆反心理強。心理上的安全意味著幼兒感到被接納,關懷、尊重。所以對幼兒應選擇啟發(fā)誘導,榜樣教育為主的教育方式。體罰幼兒只會使其產生對抗心理,做出反叛行為。教給幼兒初淺的自我保護意識,減少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有不同情況出現(xiàn)。我們老師應提高工作責任感,增強自身業(yè)務素質,重視幼兒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善于處理隨時發(fā)生的點滴變化,為幼教事業(yè)默默耕耘、與時并進,這是我們保教人員每天都在重復的工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