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李雨峰老師:孩子“笨手笨腳”怎么辦?

發(fā)布時間:2021-03-12 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在幼兒園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孩子幼兒園不合群怎么辦

在的課堂上,我經(jīng)常會看到一些孩子做題比較出色,但是身體運動起來卻顯得不那么協(xié)調(diào),比如跑步姿勢不夠協(xié)調(diào)、易摔、上課發(fā)言時會口吃、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服、扣扣子、系鞋帶、拿筷子等)比同齡孩子發(fā)展得慢;手工、美術(shù)課比較犯愁。

出現(xiàn)上述運動協(xié)調(diào)能力發(fā)展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呢?這些原因包括:剖腹產(chǎn)、家長(尤其是隔代老人)過度保護;家長繁忙交由“電視保姆”,孩子從小缺乏運動或活動機會;幼兒園教育中偏重認知、輕視孩子運動活動的教學指導思想。這些都人為地造成了孩子的運動缺陷。其實不是這些孩子“笨”,只是他們?nèi)狈@方面的學習經(jīng)驗而已。

如果孩子出現(xiàn)了上述的一些運動能力發(fā)展不協(xié)調(diào)的情況,我們該怎么辦呢?我給家長推薦幾個易于操作的小游戲,可以回家跟著孩子一起玩,在玩的過程既鍛煉了孩子運動協(xié)調(diào)能力,也會增進父母跟孩子之間的感情。

游戲一:頂著沙包(或毽子、塑料盤子、紙盤子)向前走、倒退走、繞過障礙物走,還可以將沙包放在腳面上走,放在肩上、背上馱著走?;蛘呤殖址庞衅古仪颉⒉A?、豆子的小勺向前走、繞過障礙物走。

游戲二:蒙著眼睛或者眼睛注視著某一特定的位置走。如讓孩子仔細觀察看畫在畫板上的大腦袋,自己挑選一個想添加畫的部位(如鼻子),然后將畫上的這個部位擦掉。讓孩子站到3~4米之外,用絲巾蒙住孩子的眼睛原地轉(zhuǎn)三圈兒,以口令引導孩子走上前,只憑感覺來添畫。

游戲三:按照事先規(guī)定好的路線通過跨、爬、鉆、圍繞等方法通過桌子、椅子、箱子等障礙物。還可以讓孩子躺在布單的一端,通過翻滾用布單把自己裹起來,再用過翻滾打開布單。

游戲四:單腳站立,并連續(xù)做各種姿勢,每種姿勢停頓6~8秒;如果這個做得好的話,還可以用腳尖支撐身體,做各種姿勢;兩臂側(cè)平舉,閉眼腳尖踮著轉(zhuǎn)3~5圈。

游戲五:在一張A4的紙上打印上兩個較大的漢子,讓孩子先沿著漢字的邊緣描一遍,然后再用剪刀沿著漢字的邊緣把漢字剪下來,要盡量做到轉(zhuǎn)紙不轉(zhuǎn)剪刀的剪法。既學會了認字,又鍛煉了孩子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編者注: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摩比李雨峰老師:孩子為什么常常充耳不聞?


最近在上課的有些家長,有時候會跟我反映,在生活中,孩子會有如下的表現(xiàn):

1)充耳不聞,家長說的話通常跟“耳邊風”似的。2)平時和別人講話很少有目光交流,嚴重的甚至不敢與人正視。3)聽他人講解時顯出不耐煩的樣子或東張西望。4)上課時聽不了幾句就開始走神兒、做小動作,會常因外界的細微干擾而分心,比如教室外面有人走動,孩子的注意就不在老師身上了,所以聽課常是聽一點,漏一片。5)老師提問時,常常答非所問,甚至連老師問的是什么問題也沒有搞清楚。

其實,這就是聽覺注意力相對較弱的表現(xiàn)。一個人的注意能力包括視覺注意、聽覺注意、觸覺注意等,其中聽覺注意能力是指對有意義的聲音刺激的選擇與集中的能力,也叫聽覺專注力,實際上就是傾聽的能力。那如果出現(xiàn)了上述情況,作為家長,我們該怎么做呢?首先,家長可以通過“漏數(shù)”的方法來判斷孩子的聽覺注意能力的發(fā)展水平。家長以1秒說1個數(shù)字的速度,從1數(shù)到30,中間隨意漏數(shù)十個數(shù),孩子聽到漏數(shù)的數(shù),就拍一次手。如果孩子能聽到8個漏數(shù)的數(shù),說明孩子的聽覺注意能力較強;如果孩子能聽出6個,說明孩子的聽覺注意能力一般;如果孩子聽出了6個一下,那說明孩子的聽覺能力較差。

聽覺注意發(fā)展不利的危害很大。學生在學校中,傾聽是一項做得最多的事情。一般的學生在一天當中,大約50%的時間用于傾聽,如果一個孩子聽覺注意能力發(fā)張不利的話,聽課效率必定低下,學業(yè)必定不良。

由于聽知覺有問題的兒童其聽覺注意的選擇性差、廣度差,缺乏持久性,所以需要通過一些有效的學習和訓練來挺高聽覺注意能力。訓練時,我們的家長事先要注意一下的幾點:1)為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盡量減少無關(guān)刺激跟干擾。2)在提出訓練任務(wù)時語言要明確、具體,確保孩子真的理解所要進行的學習或訓練任務(wù)。3)任務(wù)設(shè)計應(yīng)遵循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4)最好選擇孩子感興趣的活動,以游戲的方式進行。那么接下來,我給大家推薦幾個比較容易操作的小游戲:

游戲一:你聽到了什么家長和孩子在家里一起閉上眼睛安靜聆聽各種聲音,這些聲音包括家里的流水聲、街上的嘈雜聲、樓道里的走路聲、鄰居說話的聲音等。鼓勵孩子既能傾聽到房間內(nèi)的聲音,又要傾聽房間外更遠的一些聲音。家長還可以帶著孩子到戶外去,閉上眼睛聽各種車輛的聲音,比如摩托車、小汽車、公交車、警車等。家長還可以帶著孩子去動物園,聽各種動物的叫聲。

游戲二:看誰聽得多這個游戲的方法同上,要求孩子跟家長比一比,看誰聽到的聲音多,而且又準確。

游戲三:看誰模仿得像這個游戲主要訓練孩子對聲音模式的注意。要求孩子閉上眼睛或者背對家長,家長做拍手、擊鼓、敲擊的動作,并向孩子提問:你聽到了幾下聲音?能不能把剛才聽到的聲音拍出來?家長逐漸用不同節(jié)奏、不同聲音等形式拍奏,要求孩子模仿剛才的聲音,如“重—輕—重—輕—重—輕—輕”的音量模仿、用筷子有節(jié)奏的敲碗跟桌子“碗—桌—碗—桌—碗碗碗—桌”。

游戲四:聽指令畫畫家長提出要求,讓孩子按要求畫一幅畫。例如,請在紙的中間畫一所小房子,請在紙的每個角上畫一個氣球,每個氣球的顏色不一樣,等等。

游戲五:改句子例如,家長對孩子說:“小羊在籬笆旁捉蟲,小雞在樹上唱歌,小鴨在樹下吃草,小鳥在水里游泳?!焙⒆勇牭胶蟾鶕?jù)生活經(jīng)驗改正句子:“小羊在樹下吃草,小雞在籬笆旁邊捉蟲,小鴨在水里游泳,小鳥在樹上唱歌?!笨傊?,我們的家長應(yīng)該盡量為孩子營造一個輕松、安靜、和諧的家庭氣氛。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應(yīng)該有意識地用親切、自然的聲音,輕聲、低聲與孩子交流,從而提高孩子聽覺能力的敏感度。

編者注:

李雨峰老師助您提升孩子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


第一題:樹上有8只鳥,飛走了5只,又飛來了3只,請問現(xiàn)在樹上一共有幾只鳥?

第一題解析:

看了大家的回復,估計很多家長都會覺得這樣一個題對孩子來說比較簡單,可以直接口答。但是家長朋友們一定不要小瞧這樣簡單的應(yīng)用題。孩子能把每一句話對應(yīng)到一個符號,例如“飛走了5只”用符號表示就是“-5”,這種數(shù)學的對應(yīng)能力是及其重要的,也是今后學習復雜的應(yīng)用題的一個基礎(chǔ)。

一部分孩子到了小學3年級的時候,在數(shù)學的學習上會有突然跟不上的感覺,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從3年級開始,加入了應(yīng)用題計算的環(huán)節(jié),這對一部分孩子來說是個很大的障礙,歸根結(jié)底就是孩子還沒有具備文字跟符號對應(yīng)的能力。

第二題:媽媽今年30歲,爸爸比媽媽大3歲,想想再過5年后,爸爸比媽媽大幾歲?

第二題解析:

年齡差的問題對孩子來講,有時會有不小的迷惑,有些小朋友就會想當然用3+5=8來解決這道題,這樣的答案顯然易見是錯誤的。對于此類比較抽象的問題,家長朋友們可以引導孩子用形象的方法進行解決。題目中媽媽的年齡30歲,比較大,我們可以先從簡單的數(shù)字入手。

假設(shè)哥哥今年5歲,妹妹3歲,我們?nèi)绻眯蜗笏季S的方法表示的話,可以在第一列畫5個圈來表示哥哥的年齡,在第二列畫3個圈來表示妹妹的年齡。這樣可以非常容易的看書哥哥比妹妹多2個圈,也就是大2歲。那2年后,哥哥長2歲,再畫2個圈,妹妹也畫2個圈,哥哥還是比妹妹多2個圈,還是大2歲。那5年后,10年后該如何表示呢?可以讓孩子自己試試,最后我們可以進行總結(jié):相同的部分永遠相同、多出來的部分永遠多出來。所以同時增大或者減少,差是永遠都不變的。

簡單的問題如果能從本源上進行理解,再換到媽媽跟爸爸的年齡差問題上,就可以比較容易地理解。

除了剛才提到的形象思維的方法,如果孩子計算能力好,也可以先把爸爸媽媽現(xiàn)在的年齡算出來,再算出5年后的年齡,再進行相減,不過這樣的計算過程就會耽誤孩子比較長的時間,而形象思維則可以讓孩子從數(shù)字多少比較的本源上進行理解。

第三題:小猴皮皮跟小猴聰聰一共有8根香蕉,皮皮比聰聰多吃了兩根香蕉,請問皮皮吃了幾根香蕉,聰聰吃了幾根香蕉?

第三題解析:

這道題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其實是“暗差”的內(nèi)容,與“暗差”相對的則為“明差”。例如“我有5個糖果,你有3個糖果,我比你多幾個?”這就是孩子們經(jīng)常見到的明差問題。而“我們兩個有一樣多的糖果,你給我一個,我比你多幾個?”則是最簡單的“暗差”問題。

不論是解決“明差”還是“暗差”問題,我們都需要知道數(shù)量比較中的數(shù)學本源,那就是“要進行比較,則一定是先有一樣多的,才能有多出來的”。針對第三題,既然皮皮比聰聰多吃了2根香蕉,那如果我把多的部分拿走,剩下的部分一定是一樣多的,這就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guān)鍵。所以我們可以先從8根香蕉中拿走皮皮多的2根,還剩下6根,把這6根平均分,每一只小猴3根香蕉,再把多的那2根給皮皮,最后就知道皮皮有3+2=5根香蕉,而聰聰只有3根香蕉。

第四題:有8個小朋友在捉迷藏,已經(jīng)捉住了4個,還有幾個沒捉???

第四題解析:

這道題其實給孩子挖了一個小小的坑,很多孩子看到這樣的題,就會比較大意的直接用8-4=4,其實作為老師的我,在看到這樣的題時,也沒有第一時間就反應(yīng)過來。

這道題的關(guān)鍵就是易被大家忽視的那個“捉人”的小朋友。一共8個小朋友玩游戲,1個人捉,那么其實是有7個人藏,捉住了4個,那就只剩下7-4=3個沒有捉住了,您的孩子答對了嗎?

第五題:一輛公共汽車開動第1次,從東站開到西站;開動第2次,從西站開到了東站;第3次,從東站又開到了西站……如果這輛車從東站出發(fā),開了11次之后,這輛車到達了東站還是西站?

第五題解析:

判斷單雙數(shù)對于即將上小學的孩子們而言是相對容易的,但是一旦涉及到單雙數(shù)的應(yīng)用,很多孩子就會感覺比較吃力。這是因為他們往往不能發(fā)現(xiàn)重復出現(xiàn)的事件的規(guī)律。

這道題的問題是汽車開了11次之后,它的位置。因為11是一個比較小的數(shù),即使孩子對單雙數(shù)沒有清晰認識和理解,也還是可以做出來,那就需要孩子一次次的數(shù),直到數(shù)了11次,才可以判斷出汽車的位置。但是如果題目的問題是111次呢?孩子可以數(shù)111次嗎?如果孩子一次次的數(shù),就會占用大量的考試時間,成績也不會很理想。

針對這道題,第一次開動之后汽車就到了西站,第二次開動之后汽車就到了東站,第三次是西站,第四次是東站……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單數(shù)次的時候,汽車都在西站,雙數(shù)次的時候,汽車都在東站,而11是單數(shù),所以開動第11次后,汽車應(yīng)該在西邊。

在利用單雙數(shù)解決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第一次”是最重要的,它決定了單數(shù)次物體的實際情況,有了單數(shù)情況,那雙數(shù)就很容易判斷了。

孩子老磨蹭怎么辦


許多小孩子都有拖拉的毛病,叫他做個什么事情總是要拖拖拖,要叮囑好幾遍才能完成,包括寫作業(yè)也是一樣,那有什么樣的方法可以解決孩子拖拉呢?

解決孩子拖拉招數(shù)一:超越畏難情緒

原因:孩子畏難情緒,認為任務(wù)給他的心理壓力超過自己的上限。我接觸到的7歲孩子玉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讓她描紅數(shù)字,她立馬就在那里左顧右盼的說:“太多了太多了。我肯定描不完?!蔽矣谑枪膭钏f:“你描完了,我就獎勵你玩一會你最愛玩的拼圖。”在跟孩子交流的過程中,我發(fā)覺孩子真的從心理上認為自己完不成任務(wù),于是只讓她做其中四分之一就讓她玩拼圖,她爽快地答應(yīng)了。后來我又接著讓她做另外四分之一,她有了上次成功的經(jīng)驗,更加爽快答應(yīng),后來的任務(wù)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分配給她。下一次我就鼓勵她一次做三分之一,慢慢地二分之一,最后一面全做完。孩子的自覺性越來越強了。

方法:孩子因為覺得任務(wù)太多而遲遲不肯動手時,家長需要把任務(wù)分成幾個小塊,每次只完成其中一個小塊就給予孩子一定的休息時間,這樣孩子就更有信心開始著手學習。

解決孩子拖拉招數(shù)二:關(guān)注孩子身體能力

原因:孩子身體能力不足,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我接觸到8歲的麻豆就是如此,坐一兩分鐘,就會隨意走動,左顧右盼。需要動好一會才能安靜片刻。導致這樣的原因一般是孩子的前庭不穩(wěn)定,刺激不足,需要通過不停的動來讓自己平衡。后來我們讓孩子多進行一些拍球、走平衡木、蕩秋千等運動,刺激孩子的大腦,讓孩子能夠安靜下來。

方法:當發(fā)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導致拖拉時,就需要去鍛煉孩子的注意力,尤其是身體能力,讓孩子能夠安靜下來。千萬不要訓斥孩子。只要做到提醒孩子他們偏離目標就夠了。一開始不要對孩子安靜下來的時間要求過高,引導孩子漸漸“刷新紀錄”。應(yīng)當讓孩子動靜結(jié)合,在孩子學習15分鐘至30分鐘后安排活動,這樣更能保證安靜的“質(zhì)量”。

解決孩子拖拉招數(shù)三:清除環(huán)境中的誘惑

原因:環(huán)境中誘惑太多。例如上面提到的樂樂就是環(huán)境中有動畫片這個誘惑吸引著他。要想讓孩子能夠把學習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減少環(huán)境中的誘惑是很重要的。

方法:方法當環(huán)境中有太多影響孩子學習的因素,一定要去根除。例如,做作業(yè)的房間最好不要有電子產(chǎn)品和零食。

解決孩子拖拉招數(shù)四:獎懲要明確

原因:獎懲不明確,孩子主動學習和拖拉的代價一樣的。就如我們成年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有時公司的工作,明明提前一個星期就交代了,我們卻要拖到最后一天晚上熬夜完成。因為并沒有影響到工作,所以很多人就并不會太在意。要是影響到工作了或者公司的制度是越早完成越好,大家的積極性也會更高。孩子也是如此,如果說他們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和積極主動完成,結(jié)果都一樣,他們可能就會習慣拖到最后一刻。

方法:鼓勵孩子積極主動的學習,獎懲要明確,這樣孩子才會更加主動。

解決孩子拖拉招數(shù)五:克服學習困難

原因:孩子學習存在困難。針對這樣的情況,那就不用多說,家長先要解決的就是幫助孩子扎實基礎(chǔ)知識。

方法:扎實孩子的基礎(chǔ)知識,使孩子學習更輕松自如,孩子學習更主動。

提示:想解決孩子的拖拉,一定要先理清孩子拖拉的原因,對癥下藥,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孩子好動手打人怎么辦?》


《孩子好動手打人怎么辦?》

趙教授:您好!

我兒子從小很好動?,F(xiàn)在四周歲,在幼兒園里經(jīng)常動手打小朋友。老師對他教育,當時能答應(yīng)的,可一會兒又犯了?;丶液蟾托闹v,他也能分析利弊并能保證以后不犯了??墒堑诙烊ビ變簣@接他是又是老樣子,沒改。軟硬兼施、獎罰條件都沒多大觸動。對于一些動畫中的一些行為習慣他能分析、講道理,就不能改。家人詢問他今天幼兒園里中飯有點什么菜,或者說了下午的午間餐、或者就是自編的菜。沒有哪次是清楚的。

總而言之,他錯誤認識得快,犯的也快。希望教授能給我支

招!謝謝。

Shijianyu

趙教授回答:

這位家長:您好!

我首先要贊賞您對孩子打人這種行為的旗幟鮮明的態(tài)度。孩子打人,不管有沒有正當原因,都是不對的,應(yīng)當給予批評,想方設(shè)法糾正。動不動就打人,無論是對打人的孩子自己,還是對被打的孩子,都是傷害。

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家長對孩子打人的行為不管不教,覺得孩子打人是占了多大的便宜似的。

有的家長有意無意地還鼓勵、縱容,甚至指使自己的孩子打人。對孩子說:“有人打你,你就打他,別手軟!反正不能吃虧!”這種情況還真的不少。

結(jié)果,有這樣一個孩子,家長不知道為什么打了孩子一巴掌,孩子回手就給了家長一巴掌,把家長給打愣了:“怎么?你怎么敢打家長,反了你了!”孩子不僅不認錯,反倒理直氣壯地回答說:“您不是對我說過:誰要打你,你就打他嗎!”家長無言以對,只好品嘗自己種下的“苦果”。

也有的家長對孩子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還一套一套的,說得理直氣壯。覺得不主動欺負人,這樣就夠“高姿態(tài)”的了!還有家長說,如果大孩子欺負你,打不過,就用磚頭打,用牙咬,反正不能服軟、服輸。

有的家長之所以這樣“教育”孩子,一是因為都是獨生子女,“絕無僅有”、“不可多得”、“獨一無二”,不想讓孩子受委屈。被別的孩子打了,家長心疼。這個想法我理解。誰愿意自己的孩子讓別的孩子欺負呀!

可家長想到?jīng)]想到,如果孩子養(yǎng)成了這種習慣的話,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忍讓,長大了,一旦遇到流氓、壞人,也這樣做嗎?那會是什么后果呢?

也有的是這種“指導思想”,認為現(xiàn)在是市場經(jīng)濟社會,競爭激烈,如果小孩子小時候受欺負,長大了缺乏競爭意識和能力,適應(yīng)不了現(xiàn)在的社會競爭。

這種想法,表面看起來是挺有道理的。其實,這對市場經(jīng)濟社會競爭的一種膚淺的認識。社會的正當競爭不動用拳頭,不是像小孩子打架那樣。它是靠實力說話的,靠實力生存的,在社會競爭中獲勝靠的是知識、能力、決策,是整體的高素質(zhì)。不能用打架來培養(yǎng)孩子的競爭意識和能力。若是這樣引導,那將會把孩子引向何方?

很顯然,你不是這種情況,是不主張讓孩子隨便打人,對孩子打人很反感,我很贊賞你的立場和態(tài)度。

要解決你孩子打人的這個問題,得先找找原因。原因找到了,問題就等于解決了一半。

我估計,孩子有這個毛病:

一是家長可能平時對孩子太遷就、縱容、放任,助長孩子形成了“霸道”的習慣,只要有人侵犯了他的利益,引起他的不滿,他就不干,就動手打人。

二是家長是不是也愛動手打孩子?如果家長經(jīng)常打孩子,孩子就有可能學家長的樣子,也用家長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

三是家長管教過嚴,犯了錯就體罰,孩子受了委屈他要找機會發(fā)泄。在家里,打不過家長,就到外邊揀著打的過的打,出氣,以大欺小,倚強凌弱,發(fā)泄在家里受到的“窩囊氣”。

要特別注意,對于你們的孩子打人的毛病,千萬不要用打的方式方法進行管教。以“打孩子的方式”糾正孩子“打人的毛病”,就等于是“南轅北轍”。

有一個孩子在幼兒園老是打人,老師教育不管用,就告訴家長。家長倒是不護犢子,回家后就狠狠地揍孩子,邊揍邊問:“我看你以后還打不打別人!”

孩子哭著說:“爸爸,爸爸,我不打人了,不打人了。”爸爸停手了,孩子這時候又補充了一句令人啼笑皆非的話:

“等長大了,我再打?!?/p>

孩子對老師有抵觸情緒怎么辦


經(jīng)常聽到一些老師反映,孩子對老師產(chǎn)生抵觸情緒。那么,導致孩子對老師這種抵觸情緒的的原因是什么呢?專家?guī)臀覀冏隽艘幌路治觥?/p>

孩子的逆反心理嚴重,通過發(fā)泄對老師的不滿來反抗家庭

孩子的年齡越大,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越來越強烈。有的父母和老師對孩子表現(xiàn)出來的好問行為表現(xiàn)得十分不耐煩,簡單粗暴地回答孩子的問題。孩子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對父母的反抗經(jīng)過多次嘗試發(fā)現(xiàn)作用甚微,何況自己又要依賴父母生活,不能對專制的父母進行反抗,于是不滿情緒就轉(zhuǎn)移到老師身上,一股腦發(fā)泄給老師。

老師忽視或冷淡孩子,孩子通過抵觸來引起老師注意

孩子在學校里,除了學業(yè)的優(yōu)秀能給他帶來成就感外,老師的關(guān)注與重視是他最大的心理滿足。有的孩子經(jīng)常碰到上課時老師不給他提問,自己鼓足勇氣與老師講話時老師也是一副漠不關(guān)心的表情。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為了引起更多的注意,就通過抵觸老師的方式來實現(xiàn)被注意的愿望。

老師的教育教學方式不當

有許多人認為,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教育改革是步履最慢的,無論是教學的內(nèi)容還是教育的方式都已不能適應(yīng)社會的要求和孩子的需要,這種說法雖然有些偏激,但不無道理。有的老師習慣為學生貼標簽,對學生產(chǎn)生刻板印象,好學生一好百好,壞學生本性難移;有的老師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和需求,對孩子提出了不恰當?shù)倪^高或過低的要求;有的老師教育方式簡單粗暴,不會尊重孩子,甚至打罵孩子;如此等等,都會使孩子產(chǎn)生抵觸情緒。

再定義

其實,在抵觸情緒的背后也隱藏了許多積極的因素。孩子的抵觸情緒表明了這些孩子具有強烈的自主意識,獨立性強,不事事言聽計從,依賴別人,這樣的孩子以“抵觸”的方式維持心理平衡,敢于發(fā)泄心中的不滿,如果加以正確引導,抵觸情緒還可以發(fā)揮積極作用呢!從另一方面來講,孩子的抵觸情緒也折射出我們教師教育方式的不夠合理的一面,它也會提醒教師和學校改善教育方式,更有利于教育的發(fā)展和孩子的成長。那么,怎樣才能消除孩子對老師的抵觸情緒呢?

給家長的建議

尊重孩子,讓孩子發(fā)表對學校和老師的看法

當孩子產(chǎn)生了對老師的抵觸情緒后,家長首先要以一種溫和的態(tài)度與孩子交談,不要制造壓力,讓孩子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發(fā)泄對老師的不滿,這種發(fā)泄還可以起到一種平衡心理的作用。家長提供了一雙耳朵,認真地傾聽,孩子會感覺到自己的煩惱得到了尊重,就會毫不隱瞞地把自己的態(tài)度,抵觸老師的原因講出來。家長等孩子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之后,與孩子一起冷靜地分析事情的利弊,客觀地看待抵觸情緒。如果問題的主要原因在孩子,就要合理利用孩子爭勝好強的心理,因勢利導,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提高孩子認識自己缺點的能力。

讓孩子學會共情,從老師的角度思考一下問題

作為家長,切忌對孩子的抵觸情緒一棒子打死,讓孩子無條件地服從老師,這樣只會加劇孩子對老師的反抗。有的家長僅僅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過分溺愛孩子,甚至與孩子一起指責老師,更甚者跑到學校里與老師大吵一番,其結(jié)果只可能更糟。孩子的認識有的時候有偏激的一面,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僅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在這點上,家長要學會培養(yǎng)孩子的共情心,有的時候也稱之為換位思考,與孩子一起站在老師的角度重新審視,必要時還可以創(chuàng)造場景與體會老師的情緒和難處,讓孩子學會多體諒別人,為他人著想。這樣的話,在家中就可以改善孩子和老師的關(guān)系,減輕孩子對老師的抵觸情緒。教孩子學會了尊重老師的同時還要鼓勵孩子有想法,善于提問題,不能從此之后噤氣噤聲,因此,教給孩子一些提意見的策略和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

與學校、老師進行溝通,積極配合好老師教育孩子

有一些孩子,在學校里與在家中的表現(xiàn)迥異。在家里非常勤快,又懂事又聽話,是一個很乖的孩子,可一到學校,就情緒低落,不愛學習,表現(xiàn)糟糕,經(jīng)常受到老師的批評,也經(jīng)常頂撞老師。家庭與學校教育方式的差異導致了孩子的這種反差極大的性格表現(xiàn)。在這時候,家長要主動地、心平氣和地與老師溝通,向老師提供孩子在家的一些日常表現(xiàn)狀況,讓老師也了解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的另一側(cè)面,對孩子的行為有一個全面的評價。家長要與老師一起分析雙方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存在的差異,求同存異,給孩子一個接近的教育價值觀,不至于讓孩子無所適從。

孩子老是坐不住怎么辦


近期有不少家長向我反映孩子老是坐不住,其實對待一個非?;钴S、好奇

心特別強,很可愛的孩子,因為他的好動,總是沒完沒了地嘮叨:“坐著

別動,老實點!”孩子似乎沒聽見,仍我行我素,家長輕者按住他不讓動

,重者動武,其實這個后果是最糟的,一是違背了孩子的天性,二是挫傷

了他旺盛的精力,本來他的勇敢好奇活潑是好的,但是受到扼殺。

做法:解決辦法,首先家長對孩子的充沛精力和好奇心應(yīng)感到自豪,

應(yīng)該給孩子提供許多耗費精力的機會,對孩子的冒險精神應(yīng)該欣賞,并且

能接受孩子的這種個性。例如去別人家作客,孩子總是閑不住,想看看這

看看那,大人應(yīng)滿足他的要求,大人不妨在主人同意下參觀參觀。又如去

飯店吃飯,如果在飯前飯后總讓孩子跟大人一樣坐住不動,孩子就感到非

常難熬,大人可以領(lǐng)孩子活動一下,到外面遛一圈。通過上述可以總結(jié)出

一個教育真理: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必須適合孩子的個性,決不能讓孩子去

適應(yīng)大人。

知欲因得到保護會始終不衰,好學的精神往往勝過別的孩子。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有可能是他對老師講的內(nèi)容不感興趣,或者老

師給予孩子的關(guān)注不夠,孩子想通過這種方式得到關(guān)注,所以家長可以和

老師溝通一下,請老師多給孩子一些關(guān)注,多表揚和鼓勵孩子,慢慢的他

就會對上課感興趣,就會注意聽講了。培養(yǎng)寶寶集中注意力您還可以做這

些:首先當寶寶很專心做自己的事時盡量不要去打擾他。其次平時可以陪

寶寶玩一些能夠集中注意力的小游戲,比如走馬路牙、翻跟頭、推小車、

對墻推球、坐轉(zhuǎn)椅,打滑梯、玩秋千等,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集中注意力

的時間也會延長的。再次給寶寶玩玩具時只給他一個兩個就可以,不要同

時給他很多,不要同時讓寶寶做兩件事,這對寶寶注意力的培養(yǎng)也是很不

利的。另外家長還要給寶寶做個榜樣,做事盡量不要半途而廢。

相關(guān)推薦

  • 摩比李雨峰老師:孩子為什么常常充耳不聞? 最近在上課的有些家長,有時候會跟我反映,在生活中,孩子會有如下的表現(xiàn): 1)充耳不聞,家長說的話通常跟“耳邊風”似的。2)平時和別人講話很少有目光交流,嚴重的甚至不敢與人正視。3)聽他人講解時...
    2021-02-15 閱讀全文
  • 老師真“笨” 在一次美術(shù)課的剪紙活動中,我啟發(fā)幼兒怎樣利用剪刀剪出二方連續(xù)的小熊,這個二方連續(xù)上一節(jié)課小朋友都會了,就是這個小熊挺復雜的。有幾個動手能力差的孩子們折了有折,剪了又剪,但始終未能成功,這幾個小朋友就跑...
    2020-09-22 閱讀全文
  • 寶寶“手腳多”怎么辦? 導讀:隨著寶寶一天天成長,家長會為寶寶不斷出現(xiàn)的“壞”習慣而困擾,如咬東西、扔東西、“多手多腳”摸東西等??墒锹厝ビ^察,這些行為并非真的都是“壞”習慣,而是寶寶發(fā)育過程中的正常現(xiàn)象。 5歲的倩倩只...
    2021-11-17 閱讀全文
  • 做個笨老師 在一次剪紙活動中,我啟發(fā)幼兒怎樣利用剪刀剪出二方連續(xù)的小熊,這個二方連續(xù)上一節(jié)課小朋友都會了,就是這個小熊挺復雜的。有幾個動手能力差的孩子們折了有折,剪了又剪,但始終未能成功,這幾個小朋友就跑到我的跟...
    2020-09-01 閱讀全文
  • 李雨峰老師助您提升孩子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 第一題:樹上有8只鳥,飛走了5只,又飛來了3只,請問現(xiàn)在樹上一共有幾只鳥? 第一題解析: 看了大家的回復,估計很多家長都會覺得這樣一個題對孩子來說比較簡單,可以直接口答。但是家長朋友們一定不要小瞧...
    2021-05-02 閱讀全文

最近在上課的有些家長,有時候會跟我反映,在生活中,孩子會有如下的表現(xiàn): 1)充耳不聞,家長說的話通常跟“耳邊風”似的。2)平時和別人講話很少有目光交流,嚴重的甚至不敢與人正視。3)聽他人講解時...

2021-02-15 閱讀全文

在一次美術(shù)課的剪紙活動中,我啟發(fā)幼兒怎樣利用剪刀剪出二方連續(xù)的小熊,這個二方連續(xù)上一節(jié)課小朋友都會了,就是這個小熊挺復雜的。有幾個動手能力差的孩子們折了有折,剪了又剪,但始終未能成功,這幾個小朋友就跑...

2020-09-22 閱讀全文

導讀:隨著寶寶一天天成長,家長會為寶寶不斷出現(xiàn)的“壞”習慣而困擾,如咬東西、扔東西、“多手多腳”摸東西等。可是慢慢地去觀察,這些行為并非真的都是“壞”習慣,而是寶寶發(fā)育過程中的正常現(xiàn)象。 5歲的倩倩只...

2021-11-17 閱讀全文

在一次剪紙活動中,我啟發(fā)幼兒怎樣利用剪刀剪出二方連續(xù)的小熊,這個二方連續(xù)上一節(jié)課小朋友都會了,就是這個小熊挺復雜的。有幾個動手能力差的孩子們折了有折,剪了又剪,但始終未能成功,這幾個小朋友就跑到我的跟...

2020-09-01 閱讀全文

第一題:樹上有8只鳥,飛走了5只,又飛來了3只,請問現(xiàn)在樹上一共有幾只鳥? 第一題解析: 看了大家的回復,估計很多家長都會覺得這樣一個題對孩子來說比較簡單,可以直接口答。但是家長朋友們一定不要小瞧...

2021-05-0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