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音樂來培養(yǎng)孩子的行為意識
發(fā)布時間:2021-03-31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幼兒行為故事大班的孩子話語真多,小腦袋里有想不完的“事情”,小嘴巴有說不完的“交流”作為老師的我能理解他們這一年齡特點的表現,盡量的在這方面我會稍稍的對他們“放縱”一些,只希望他們能有自制力,能知道什么時間該做什么?可是,我錯了,不錯在我對孩子的管理而錯在我太相信孩子們的自制力。自制力強的孩子能不讓我費心,可是自制力不強的孩子會因為我的管理適得其反,習慣了,他們便約束不了、“駕馭”不了自己。
今天我想利用音樂來培養(yǎng)孩子的行為意識。早操過后回到班里,我像往常一樣搬椅子坐下來準備進行接下來的晨間談話,在我坐下的時間段我可以明顯的發(fā)現,有規(guī)則意識的孩子會很快的坐下,并等待我的“下文”,可還有些孩子不知道,還在習以為常的談論著話題。清晨我并不想對他們進行言語教育。于是想了很多天的方法終于落實在今天的晨談上,(晨間談話開始:—小朋友,以后老師會播放音樂,聽到音樂了,你們便可以講話,我的音樂停了,也就意味著?幼:不可以說話了。)于是我順手拿起身邊的擴音器播放出了輕音樂,孩子聽出了音樂的高低,我也發(fā)現了,那為何不更完善呢?這樣子,小朋友音樂有高低,那以后老師播放的音樂高一些,你們的聲音也就可以高一些,但是聲音再高也不能高出我的音樂,聽到我的音樂停了,你們也就該停下來。這個辦法好不好?能不能通過?覺得這個辦法可行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小朋友舉手表示通過。班里的孩子都一致舉手。只有果果表示:“老師,那上美術課你播放音樂我們是不是能說話?”果果提的問題確實讓我忽略了,“孩子,美術課上的音樂是想讓你們沉浸在音樂里把畫畫得更好,不是讓你們說話的明白嗎?
孩子明白了,這個辦法開始實行,期待它的效果。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意識
9點10分到9點13分喝完豆?jié){,你搬起小椅子來到學習區(qū),放下椅子后,拿出七巧板在椅凳上拼了起來。你不停的翻轉著七巧板,嘴里說著:“這個辮子是怎么拼出來的呢?”。你把半圓形的七巧板翻轉了一下“哈哈,跳舞的小女孩終于拼好了!”
10點40分到10點45分
今天你是值日生,餐前活動時,你看到阿姨消毒完桌子,你就走向餐桶旁,數了六個盤子,擺到了桌子上,接著你又數了6個碗,每個盤里擺了1個碗,檢查了一下后,又去拿了毛巾,把毛巾疊整齊放在了盤子的右邊,“好,任務完成!”你笑著會倒了自己的位置上。
14點30分到14點33分
下午的繪畫活動要開始了。你從大象建構區(qū)抱起桌布往你們的桌子走去。你把桌布豎著放在桌子的一頭
,然后把桌布往另一頭鋪了過去??吹街虚g凸起了,用雙手往兩邊抹平。你又來看看桌布,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我的思考:
LL最近的進步還是比較大的,寶貝是一個愛勞動,好學習的孩子。早點后你能主動地進行七巧板的練習,相信你在七巧板比賽中會有收獲的。作為值日生,你的責任感意識還是比較強的!希望寶貝在其他各方面也能如此!
培養(yǎng)孩子好行為的妙法
孩子的成長如同一道永遠也解不完的題,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冒出來。不過,在同兒子的不斷過招中,在同其他媽媽的交流中,在從報刊閱讀中以及在網上的查詢中,我逐漸甩掉了育兒盲的帽子,變成了一位自認為還算稱職的媽媽?,F我將自己在實踐中總結的一點經驗分享給大家。
獎勵
及時且經常地獎勵孩子的良好行為,可以增進孩子的良好行為,使其繼續(xù)鞏固與提高。這種獎勵,必須是在孩子表現出良好行為后立即做出的才有效。獎勵有許多種,我主要實施的是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兩種,其中精神獎勵對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尤為重要。
精神獎勵:
包括微笑、擁抱、親吻、鼓掌、拍肩、口頭表揚等等。
上月底,我為兒子買了一套無圖識字卡。買回的當天晚上,我像同兒子玩其他玩具一樣與他玩認字游戲。我先教他認六張卡片,當讀了幾遍后,我開始將卡片扔在床上,隨便說一個字,讓他在卡片堆里找。當兒子找對一個卡片后,我馬上給兒子一個親吻,并夸張地說聲:“真棒,棒極了?!眱鹤右妺寢屓绱烁吲d,立刻來了精神,一個勁地讓媽媽說,他找。就這樣,一個晚上,兒子都拿著小卡片玩?zhèn)€不停。直到現在,每晚臨睡前的認字游戲都是我與兒子的保留節(jié)目。在玩中,我鼓勵的花樣也不斷翻新,兒子在我的鼓勵下,自信心越來越強,一百張的卡片,不到半個月就已認識了大半。
物質獎勵:
用獎勵小玩具或孩子最喜歡吃的小食品等辦法,促進孩子改善某種行為。
兒子喜歡看書,喜歡玩玩具,但是在看過玩過后,常常將書及玩具亂扔一氣。有時候,當你給他講書中的某個故事時,他便突然想要看那本書,可是望著床上、地上、桌上、椅上的書,一時還真找不到他要的那本書。為了使他養(yǎng)成做事有規(guī)矩的習慣,我采用了自身找原因加物質獎勵的辦法。自身找原因,主要是反省自己是不是自身表率做得不夠,再者是否能動動腦筋。我首先為兒子買了兩個布制的小書架。買回來后,我將他看的書和玩具分別放入了兩個書架內。兒子看完書后,剛要扔在地上,我忙走過去對他說:“讓我們把它送回家好不好?!闭f完,用手指了指書架,兒子馬上心領神會,將書乖乖地放入了書架??粗M步的兒子,我高興地對他說:“來,媽媽獎勵一個QQ糖?!蓖ㄟ^幾次小恩小惠加甜言蜜語,還別說,兒子慢慢地養(yǎng)成了不亂扔東西的習慣。比如吃完香蕉,他會將香蕉皮扔到垃圾桶里。
懲罰
這里所說的懲罰是指溫和懲罰,不是體罰或變相體罰。我常實施的有以下幾種:
故意忽視:
故意忽視是指大人的注意力從孩子的不良行為移開,故意不予理睬。這種方法對減少孩子無意識養(yǎng)成的不良行為習慣尤為有效。
一次,我與老公帶著兒子去姥姥家。走著走著,兒子突然注意到馬路對面的一個小女孩在吐舌頭。兒子覺得很新奇,也伸出了舌頭,并笑著看我們。爸爸看不下去,馬上對兒子說:“快別吐舌頭了?!眱鹤勇犃耍坏豢s舌頭,反而吐得更起勁了。到了姥姥家,兒子繼續(xù)向姥姥吐舌頭。姥姥剛要制止,我示意姥姥別提這件事,而是拿出了許多好玩的玩具,以轉移兒子的注意力。過了一會兒,兒子不再吐舌頭了。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我都采取了忽視的方式,可以說屢試不爽。
責備和不贊成:
當孩子剛發(fā)生不良行為時,大人要走近他身邊,注視他的眼睛,表情嚴厲,指出那種不良行為,并下命令讓他停止。一般來說,對許多幼兒,大人使用這種責備和不贊成的方法,就足以制止他的不良行為。但對經常爭吵的幼兒,這種就不一定有效,可考慮用其它懲罰形式。
一天中午,我剛一進門,就見兒子拿著籃球在廚房里往頭頂上扔。球剛一扔出去,就掉在了他的腦袋上,并彈了出去。兒子不但不怕疼,依舊扔個不停。我家的廚房是用玻璃鋼窗隔成的,如果球扔得過猛,很可能砸壞玻璃。砸壞玻璃事小,萬一扎著兒子可事大了。我忙走到他身邊,繃著臉,用眼睛盯著他,并大聲說:“兒子,不能在廚房里往上扔球,如果再扔,我可要把球沒收了?!眱鹤涌粗覈绤柕谋砬?,停止了扔球。我蹲下身,指著玻璃對他說:“萬一把玻璃砸壞了扎著你咋辦?!眱鹤铀坪趺靼琢恕9怨缘乇е虻娇蛷d去了。
這里要指出的是,大人下命令,必須嚴肅、清楚、明確、有力,讓孩子感到有紀律約束,必須執(zhí)行。
自然結果:
自然結果是指孩子不良行為發(fā)生后產生的必然結果。這種方式是讓他咎由自取,以達到懲罰的目的,
培養(yǎng)孩子控制過激行為
1、培養(yǎng)孩子控制過激行為一天戶外活動時,“老師,一只螳螂,”一聲清脆的喊聲把孩子們呼啦一下都吸引到了東東的身邊,我也急忙邊走邊說:“螳螂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它……”話音未落。只聽“哇”的一聲晨晨倒在地上哭了起來。還沒等我問明情況,眼前的一切把我驚呆了。只看見帥帥把螳螂撕為兩截,一手拿著螳螂的頭,一手拿著螳螂的身子。這不,晨晨不讓他撕,他竟把晨晨推倒在地??吹剿倪@一行為,太不可思議了。我急忙教育帥帥說:“螳螂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它,不能對它這么做,它會幫人們吃掉很多蟲子、蚊子、蒼蠅等害蟲呢。”
孩子為什么回產生這種過激行為呢?據我查詢、了解。主要有一下原因:
一、讓孩子過多的聽關于兇殺的故事,觀看影視中的暴力鏡頭或圖書等。
二、在父母溺愛、嬌慣下的孩子,容易形成利己主義,只知道滿足自己的愿望,對別人的痛苦無動于衷。
三、孩子的過激行為有時也是其心理上受到壓抑的一種表現。
到底有什么辦法改正孩子的過激行為呢?其實,糾正孩子的這一行為并不難。
首先培養(yǎng)孩子的同情心,使他樂于幫助弱小,支援不幸的人。平時多教育孩子與人為善,要謙讓、善良。
其二,讓幼兒多了解一些有關動物的相關知識,讓他們多看好的電影、圖書等。
其三,給孩子充分的愛,激發(fā)孩子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感。
總之,孩子的過激行為都是大人培養(yǎng)和影響的。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千萬不要過份溺愛孩子,要多和孩子交流多接近、多幫助、多引導孩子,讓他們得到充分的愛。
2、幫新入園幼兒適應新生活
每年新生入園后,老師們最頭疼的事就是組織新入園的幼兒進餐、午睡問題?,F在的孩子在家庭中,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嬌生慣養(yǎng),吃飯大人喂,睡覺大人哄,樣樣事情都讓家長包辦,吃一頓飯邊玩邊喂飯要一兩個小時,甚至有的個別爺爺奶奶還給孩子嚼飯吃。而進了幼兒園要自己吃飯,自己睡覺,什么事情都要鍛煉自己做。這樣獨立的生活他們不太適應。有的哭,有的鬧,甚至有的不愿意上幼兒園。根據這些情況,我首先從以下幾點做起:
1、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進餐環(huán)境。
2、吃飯前,帶領幼兒走出教室,做些開心的事情,讓他們高興地進入餐廳。
3、啟發(fā)、鼓勵幼兒自己吃飯。
經過一段實踐的訓練,現在小班的孩子已經在老師的啟發(fā)幫助教育下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能自己進餐、自己午睡、自己做事情了。甚至有個別能力強的幼兒還充當起了老師們的小助手。
3、認真觀察,細心教育
文文小朋友一上課就哭著說:“肚子疼”,疼的不能看書、畫畫。惹得其他小朋友也不能好好學習,老師說他,他就哭得更兇。這是怎么回事呢?慢慢的,我發(fā)現了原因:文文的自尊心很強,不管學什么學不會,畫不好就假裝肚子疼,再加上老師批評他,小朋友們笑他,傷害了他的自尊心,他哭得就更兇了。我還發(fā)現,由于他上課精力不集中,有時小屁股也會悄悄地離開小椅子跟別的小朋友說話,所以才學不會。找出了原因,便可對癥下藥了。
上課時,我提醒他,要認真聽,仔細觀察,看書時,我會做到他的身邊隨時提醒他要認真;畫畫時,我走到他身邊,耐心的為他講解,鼓勵他:“文文,你畫得真好。”在講故事時,我及時給與表揚;在展示幼兒作品時,我也表揚了他,并請小朋友們?yōu)樗恼?。終于
培養(yǎng)幼兒為他人服務的意識
《幼兒園教育工作指導綱要》中指出:中班幼兒要具有初步的責任感和為他人服務的意識。常規(guī)培養(yǎng)一直是幼兒園每年三月和九月的重點工作內容。而且,經過一個假期,一些孩子原來已形成的常規(guī)及一日生活的好習慣現已丟失殆盡:每天早晨來園時,老師既要接待家長及幼兒來園,又要晨檢,以及幼兒的自我服務、為他人服務,老師們恨不得把自己分成三半,也不夠用。真可謂:推倒了葫蘆,又起了瓢。
由于前面的混亂局面,我們及時反思,并調整了自己的行為。首先,我們和孩子們一起討論:早晨來園后,做完自我服務的內容,我們可以為大家做點什么?孩子們爭著回答,有的說可以擦水杯架;有的說可以擦玩具架、賞書閣的格子;還有的說可以收拾娃娃家,擦娃娃的小桌子、小柜子……
“那我們記不住,怎么辦?”我繼續(xù)提問。
“可以畫!”
“誰會畫擦桌子的小朋友?”我問,只有劉政舉起了小手,其余小朋友則默不做聲。
“我們可以拍照呀。請小朋友做模特!”看到這個場面,我及時啟發(fā)道。
“好!”小朋友們高興地說,“我想做小模特!”“我也想……”孩子們爭相報名。于是,我找來數碼相機,用我們的自己的小模特拍照,打印后,貼到墻裙上,并結合我們的英語教學特色,在阿拉伯數字下面對應配上英文的1——7數字。這樣,小朋友每天來園后做完自己的事,老師便會告訴小朋友:“你是第一個小朋友??纯茨阍摓榇蠹易鳇c兒什么事?”這個小朋友便會來到照片前,找到數字1上面對應的照片,然后便去找抹布,有條不紊地去“工作”了。一段時間后,孩子們便自覺地數一數:我是一、二、三,哦,我是第四個來的小朋友,我去擦窗臺。有時,老師忘了告訴那些能力略差的小朋友,他們也會主動找到老師:“老師,我是第幾個小朋友呀?……”
從此以后,早晨的來園活動,雖然熱鬧依舊,但卻井然有序。同時,更重要的培養(yǎng)了幼兒為他人服務的責任感和意識,不使我們的此項教育內容再次顯得蒼白無力,而是充滿了生機。
培養(yǎng)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剛剛結束了一節(jié)藝術繪畫活動,小朋友們收好了蠟筆、桌布。我請他們坐在椅子上,這時傳來了響亮的歌聲。我一聽就知道是誰的聲音,沁沁的頭東張西望,忘我的唱著一休哥的主題曲,“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小朋友看見我注視著他,也看著他,他也感覺到教室里的一絲奇妙的氣氛,歌聲停止慢慢回神,轉過頭來,臉紅了,有些害怕有些尷尬的看著我,我朝他笑了一下。
這時,有個想法蹦了出來,我一看,離分飯還有十幾分鐘的時間,我對小朋友說:“你們喜歡唱歌嗎?”他們異口同聲的都說喜歡,我說:“那我們來唱歌吧,把你會唱的好聽的歌曲唱給大家一起聽,好嗎?”
孩子們非常興奮
,我說:“誰第一個來。”比起上課的時候,現在的積極性可高多了??粗@一只只高舉的小手,一下子不知道該先叫誰了。是沁沁第一個先唱的,所以我請他第一個來唱。他很驕傲的走上來,直接開始“咯嘀”。我說:“你應該把歌曲的名字告訴大家,我給大家?guī)硪皇赘?,歌曲的名字叫……”,他不太連貫的把這句話說完了,然后開始唱,唱完這一句咯嘀他就再也唱不下去了,原來只會這一句。為了不打擊他的信心,我說:“這首歌的第一局你唱的很好聽,我們還想聽下去,你回家把它學好了再來唱給我們聽好嗎?”他的頭點的像小雞啄米。
從來不舉手的誠誠今天也顯得特別的興奮,他的小手也舉得高高的,一開始我沒有叫他來唱,因為我知道他是不會唱的,他只是因為小朋友和老師的情緒帶動著,所以才舉手的。但是他的小手一直高高的舉著,我想:即使不會也讓他試試吧,他上來了,最終還是沒有能唱出來,對于平時基本不開口的他,唱歌是件難事了吧,但我想,唱不是重點,興趣更重要,至少他有唱的想法,雖然他不會唱。
最讓我驚喜的是北北,他比較任性,高興的時候都高興做,不高興的時候就懶懶的坐在椅子上,什么都不做,喊破喉嚨也不理你,今天出奇的積極,一連唱了三首歌,他的咬字不太清楚,音準也有一些不足,但可以看出平時應該比較喜歡聽歌唱歌,這次的表演讓他在大家面前展示了自己,增強了他學習的信心,也增強了他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還有許多的孩子都嘗試了獨唱,有的只會唱一句,有的會哼音樂但是歌詞記不住,班級里的雙胞胎唱了一首“日文歌”,真是了不起。(說是日文歌,其實是我根本沒有聽懂在唱什么,問她們也說不出來,估計孩子們也沒聽懂,我就告訴孩子們,她們唱的是日文歌,真了不起。)這樣也給雙胞胎增強了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雖然這是一次簡單的小小的歌唱活動,但是在活動中,既讓幼兒練習了句子“我給大家?guī)硪皇赘瑁枨拿纸小?,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一舉兩得。
培養(yǎng)環(huán)保的意識
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孩子是未來的主人,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從小做起。而我園著重對孩子開展了環(huán)保教育。前段時間南方地區(qū)的干旱,深深牽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而對于小班孩子來說他們不能理解沒有水的痛苦,打開水龍頭,干凈的水就會流淌出來。孩子就認為水管只要打開,就會有水且源源不斷。孩子的記憶中水是永遠用不完的。我想通過環(huán)保活動《做節(jié)約用水的好孩子》讓孩子來理解感受水的有限。
我先通過一些問題引出水,暢談水的用途,再讓孩子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生活中沒有水會怎么樣?然后我出示了一些旱區(qū)的圖片和視頻,當孩子們看到這些圖片的時候,頓時鴉雀無聲,都驚呆了。也許僅僅憑借老師的嘴巴說沒有水會怎么怎么樣,而我們生活的地區(qū)不缺水,所以孩子們無法切身的體會沒有水的日子。而看到這些圖片,當看到那些孩子手捧著碗,碗里是又臟又少的泥水時,孩子都驚呆了。發(fā)現還有許多小朋友沒有水喝。原來還有奶奶在水塘里挖水,等等孩子們沒見過的場面。通過這些照片孩子們知道了水會變少甚至沒有。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注意觀察了孩子,洗手的時候浪費水的現象減少了,就算是有孩子做的不夠好,也會有旁邊的小朋友提醒。接著我們還和爸爸媽媽一起討論在家怎樣節(jié)約用水??吹竭@些我暗暗高興上次的活動影響了孩子,孩子們已經被那些圖片中顯示的艱辛深深地折服了??梢娚磉叺臅r事也會影響甚至改變孩子的習慣。
孩子是天真的無邪的,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有限,而那些很深奧的道理未必就能理解,更應該從孩子的生活出發(fā),找到一個恰當的點,簡單的語言或圖片有時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關注地球、熱愛地球這是每個地球人共同承擔的責任。對于這些心智還未成熟的孩子們來說,一切從簡單、粗淺開始,就如從珍惜自己身邊的一滴水做起。我們要捕捉身邊的每一個環(huán)保教育的契機,讓孩子真正做到從小環(huán)保,從身邊環(huán)保,培養(yǎng)環(huán)保的意識。
教育隨筆: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意識
9點10分到9點13分喝完豆?jié){,你搬起小椅子來到學習區(qū),放下椅子后,拿出七巧板在椅凳上拼了起來。你不停的翻轉著七巧板,嘴里說著:“這個辮子是怎么拼出來的呢?”。你把半圓形的七巧板翻轉了一下“哈哈,跳舞的小女孩終于拼好了!”
10點40分到10點45分
今天你是值日生,餐前活動時,你看到阿姨消毒完桌子,你就走向餐桶旁,數了六個盤子,擺到了桌子上,接著你又數了6個碗,每個盤里擺了1個碗,檢查了一下后,又去拿了毛巾,把毛巾疊整齊放在了盤子的右邊,“好,任務完成!”你笑著會倒了自己的位置上。
14點30分到14點33分
下午的繪畫活動要開始了。你從大象建構區(qū)抱起桌布往你們的桌子走去。你把桌布豎著放在桌子的一頭,然后把桌布往另一頭鋪了過去??吹街虚g凸起了,用雙手往兩邊抹平。你又來看看桌布,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我的思考:
LL最近的進步還是比較大的,寶貝是一個愛勞動,好學習的孩子。早點后你能主動地進行七巧板的練習,相信你在七巧板比賽中會有收獲的。作為值日生,你的責任感意識還是比較強的!希望寶貝在其他各方面也能如此!
培養(yǎng)孩子從小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培養(yǎng)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實質是培養(yǎng)孩子對自己行為的結果負責。當孩子對的行為果實給自己造成消極后果時,要教育孩子不要歸咎于它物,不要責怪別人,而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吸取經驗教訓,去選擇的行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好多家長卻在自覺不自覺的幫孩子推卸著孩子自己應該擔負的責任,有這樣一個例子;在一個冬天的早晨,天氣很冷,還飄著雪花,有個孩子遲到了,我問他原因,他說都是因為媽媽沒叫他,他遲到了。而那位陪同他前來的爸爸竟也連聲說;都是他媽媽今天早上沒早叫他,所以起來晚了。
平時很多這樣的事情,就從這個例子看,它的特點是錯誤的家教扭曲孩子的責任心,是過分保護型家教。過分的保護性家教是就是父母替孩子代勞了太多不應該代勞的事情,其實質是溺愛。后果是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的積極的自由發(fā)展的個性,培養(yǎng)出的孩子懦弱、依賴與無能,缺乏自立意識、自理能力、和應有的責任心。
在一種就是,‘是非不分型’家教的家教。都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我們看到孩子身上‘是非不分的’消極現象,其實都是家‘教’給孩子的。在孩子面前家長應該檢點自己的言行,不要把自己重親情、輕法理,重私利、輕功德的‘劣根性’傳染給孩子。
培養(yǎng)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就要從小指導孩子在自己行為的選擇中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例如,讓孩子理解按時起床上幼兒園是自己的責任,不能能按時起床去幼兒園,遲到了應‘怪’自己,而不能怪爸爸媽媽,總之,家長要注意通過正確的家教從小培養(yǎng)孩子樹立正確的責任觀,用于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