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安全不可忽略10個關鍵
發(fā)布時間:2021-03-10 幼兒園寶寶游戲 寶寶班教育筆記 游戲寶寶幼兒園爸爸媽媽無論是帶寶寶外出,還是跟寶寶在家里都時刻提高警惕,讓寶寶在自己的視線中,保護孩子的安全。
1、乘車安全備忘
乘車時,寶寶一定要使用合適的汽車安全座椅;仔細閱讀安全座椅的說明,以確保這個座椅能夠保護寶寶;在開車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寶寶抱在懷里;周歲的寶寶體重通常不足20磅,安全座椅必須背向車子前進的方向,同時座椅還必須放置在車子后座上;
千萬不要讓寶寶坐在車子的前排座位上,尤其是有安全氣囊的地方,如果你的車子沒有后排座位,在有寶寶乘坐的時候,你必須卸掉安全氣囊;
當寶寶長大,體重超過20磅之后,你必須為其安全座椅升級;
2、摔傷防護備忘
使用嬰兒托架時,必須將其放置在地面上,切不可將其放在柜臺或桌面上;
千萬不要讓寶寶單獨留在床上或嬰兒座椅上,他或者她極有可能摔下來;
不要在寶寶身邊吸煙,也不要讓吸煙的人呆在寶寶旁邊;yJs21.coM
給你家里的每一層都裝上煙火報警裝置吧,記得每六個月更換一次電池;
家中每一層至少要裝上一個滅火器。
3、預防燙傷備忘
在抱寶寶的同時千萬不要端熱的液體;
不要用微波爐加熱寶寶的奶瓶,以防燙傷。很多微波爐因為溫度不太均衡會在寶寶的奶瓶上產生“高溫點”,可能會燙傷寶寶的嘴巴。加熱寶寶的奶瓶可采用流動熱水加熱法或將奶瓶浸放在熱水里;
喂寶寶之前把奶滴在你的手或手腕測試一下,確保溫度適中。
4、防止意外傷害
將那些諸如小刀、剪刀、工具、剃刀等鋒利器具,以及一些對寶寶來說具有危險性的東西,比如硬幣、玻璃器具、小珠子、別針或藥品等,放置在寶寶夠不到的安全地方;
不要搖晃嬰兒或將其拋到空中,這樣可能會造成寶寶腦部受損或失明;
不要讓嬰兒和其他小同伴或者小寵物單獨相處,哪怕寶寶正在睡覺;
跑步機在任何速度對任何年紀的寶寶來說都是不安全的,千萬不要將你的寶寶放在上面;
確保你的寶寶無法拉到他或她頭頂上方的電燈或其他電源,使用絕緣帶將電源插座固定在護壁板上;
拿掉可能被寶寶從桌子上拉下來的桌布;關好所有的抽屜,確保你的寶寶不能將自己頭頂上的抽屜拉開。
5、洗澡安全備忘
將寶寶放入洗澡水之前必須經過測試,確保水溫不會太高,用你的肘部去測試水溫是一個好辦法;最適合的水溫是120° F(約為44 攝氏度);千萬不要將寶寶單獨留在浴盆或浴池中,哪怕短短幾秒鐘就有可能將寶寶淹死;
把那些諸如電吹風、收音機等家庭小用品收檢好,避免讓其出現(xiàn)在寶寶洗澡的地方。不使用的時候應該拔掉電源,不要讓寶寶拿到;
不要在盆里或桶里存放水,防止意外事故。
6、玩具安全備忘
經常檢查寶寶的玩具,確保這些玩具完好無缺,比如能不能拆分,有沒有能夠讓寶寶放進嘴里的小部件,有沒有鋒利的部位,同時要確保玩具大到不能放進寶寶的嘴巴里;
使用不帶蓋子的玩具箱,或者在任何情況下確保箱子的蓋子不會自己合上;當心氣球讓寶寶窒息。
7、意外窒息備忘
不要讓細線和絨毛制品繞在寶寶的脖子上或者是放在嬰兒床旁邊(比如像橡皮奶嘴之類的塑料制品),當心寶寶衣服上的細線和紐扣,確保它們不會有造成寶寶意外窒息的危險;預防那些看不到的絨毛和飄到寶寶臉上的窗簾造成寶寶意外窒息;將所有小東西或小飾品收起來,以防寶寶因為吞咽而造成窒息傷害。
8、喂養(yǎng)安全備忘
不要讓你的寶寶在無人照看的情況下躺在床上喝奶,防止被噎著導致窒息;
不要給寶寶吃生的胡蘿卜、沒削皮的蘋果、堅果、硬糖和其他有可能造成寶寶窒息危險性的食物;
寶寶坐在高腳凳上時,最好用束縛帶繞過寶寶的腰部和腿部,以防寶寶滑下來;
9、睡眠安全備忘
所有的嬰兒都應該仰睡,以減少嬰兒瘁死綜合癥的發(fā)生幾率,也就是所謂的SIDS。
嬰兒床安全備忘:當心過于柔軟的床讓你的寶寶窒息;嬰兒床的柵欄間隔必須為2 3/8英寸或更窄,以防寶寶的頭被夾住;在寶寶5個月大或者能夠用手或膝蓋支撐其身體之后,要將小床上懸掛的玩具撤掉。
使用移動桌子備忘:最好使用牢固的桌子;在使用可移動的桌子時,你的手和眼睛一定要隨時照顧著寶寶;需要用到的東西應放置在隨手可以取到的地方;
10、其它安全預防措施
避免寶寶受到陽光直射,寶寶不到6個月大就不能在他身上使用防曬油;如果不夠專業(yè),你最好去參加心肺復蘇術的培訓,此類培訓通常來自當?shù)氐募t十字會;
將所有應急電話保存在電話里,這些號碼應包括:寶寶的兒科醫(yī)生、你的健康顧問、你的家庭醫(yī)生、24小時急救電話、警察局、消防隊和毒藥控制中心;
一旦寶寶不慎吞咽了有毒物品,立即撥打毒藥控制中心電話;別讓寶寶接觸到有毒的室內植物,如果想知道哪些屬于有毒植物,可以向當?shù)叵嚓P部門咨詢。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培養(yǎng)樂觀寶寶的4個“關鍵”
在家人眼里,5歲的甜甜是個“愛生氣寶寶”。什么事都得順著她,稍有不如意,她就會強烈對抗。例如,晚飯她不想喝粥,非要喝飲料,媽媽勸她吃完飯再喝,她就大哭,連飯也不吃了;周末下大雨,公園去不了,甜甜馬上就生氣了,得花很長時間、費很多口舌才能把她哄高興;外出玩得正開心的時候,若是哪位叔叔阿姨跟甜甜開個玩笑,她就可能情緒大變,又哭又鬧,不依不饒。媽媽真不明白,女兒為什么這么小心眼,她是不是太敏感了?怎么才能讓她變得開朗樂觀呢?影響樂觀的“關鍵事件”大人和孩子都會遇到挫折,只不過善于渲染心事的成人會把自己的困難描述為“風風雨雨的波折”,而不善于傳達心情的孩子所遇到的困難常常被成人忽略為“雞毛蒜皮的瑣事”。其實將心比心,成人的心已經被歲月磨出了老繭,孩子的心是迎春萌發(fā)的蓓蕾,怎么禁得起秋風、夏雨和冬寒呢?在日常生活中,一件很小的事情就可能挫敗孩子的自信心,讓他情緒低落,心里痛苦,甚至悲觀失望。下面一些孩提之事都足以摧殘脆弱的童心,需要父母給予溫情的關注和理性的教育?!镉缮眢w素質帶來的挫折長期體弱多病的孩子總是被疾病困擾著,許多游戲和快樂的事情都不能充分地參與,孩子會很有挫敗感。因此,加強營養(yǎng)保健、生活照顧、鍛煉身體,是孩子抵抗挫折、建立樂觀的基本保證?!镉筛改笌淼拇煺鄹改覆唤浺忾g也會讓孩子品嘗挫折感:為了安全起見,限制孩子活動的自由;為了訓練孩子乖巧聽話,忽略了他的心理需求;孩子做錯了事,過于嚴厲地批評他;當著眾人的面否定孩子,傷了他的自尊心;對孩子的期望過高,使他無力企及;因孩子做事不成功而責備他;表揚其他孩子使自己的孩子感受到冷落;父母自己的心情不好,對孩子莫名其妙地發(fā)火等等?!镉赏閹淼拇煺弁檎莆漳撤N技能而自己沒有掌握;想與同伴交往卻遭到拒絕;與同伴發(fā)生爭執(zhí)而處于下風;同伴之間“拉幫結派”而自己被排斥;被攻擊性較強的同伴欺負;同伴無意的行為對孩子造成侵犯等等?!镉衫蠋煄淼拇煺劾蠋熽P注個別孩子的特殊需要,而自己沒有得到這種特殊待遇;老師不公正的批評和責備;老師表揚了其他孩子而自己沒有得到肯定;老師對孩子的態(tài)度忽冷忽熱;想與老師交流,老師卻心不在焉或者不耐煩等等?!镉赏婢吆陀螒虻葌€人生活帶來的挫折孩子的求知欲很強,遇到新奇的事物和活動就想探個究竟,卻無奈基本知識和技能以及生活經驗不足,不能熟練地操作玩具和游戲,于是產生挫折感;在生活照顧上,孩子很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有時是父母不讓做,有時是自己做不好,于是沮喪、灰心在所難免。這里不可能一一列舉孩子遇到的所有困難和挫折,但如果父母能帶領孩子順利地認識和解決諸如上述的一個又一個“關鍵事件”,孩子的樂觀品質就會慢慢建立起來。培養(yǎng)樂觀的“關鍵年齡”樂觀是指面臨困難精神愉快、充滿信心的狀態(tài)。對于孩子來說,與樂觀相關的心理素質包括:能夠依賴想象力和對未來的展望,忍受眼前的不適應;聽得懂和相信大人的勸告,調整自己的需要;在情緒與理智的較量中,能夠較為成功地擺脫情緒的控制;抽象思維有了一定的發(fā)展,能夠預見事物的未來發(fā)展趨勢……這些心理素質在4歲左右逐漸健全,4歲是培養(yǎng)孩子樂觀品質的最佳時期。有一個心理實驗證實了這一點。實驗者告訴孩子們桌上有各種點心和玩具,想要得到喜歡的東西必須等實驗者回來,如果不能等待可以呼叫實驗者,但他只能得到他不大喜歡的東西。結果,平均年齡為4歲半以上的孩子,大多能等待很長時間,而4歲以下的孩子很少有堅持到底的成功者,是因為首先他很難理解實驗者所做的承諾,其次他不能完備地想象出實驗者歸來對自己的意義,所以他們更可能身不由己地在困難面前“屈服”。其他同類的實驗都證明,正常情況下,健康成長的4歲幼兒具備了面臨困難培養(yǎng)樂觀品質的條件。抓住樂觀的“關鍵能力”雖然4歲是孩子發(fā)展樂觀品質的關鍵年齡,但這并不意味著到了4歲,孩子的樂觀就必然到來,這與他4歲左右是否具備一個關鍵能力有關——延遲滿足能力。延遲滿足是為了長遠利益而延緩目前需要,在困難面前克制自己、建立自信的重要表現(xiàn)。除了一些特殊狀況需要即時滿足以外,一般情況下父母都可以采用延遲滿足培養(yǎng)孩子的樂觀品質。例如孩子大聲呼叫父母做某件事,在排除安全顧慮以后,父母可以遠遠地答應著,但并不馬上過來,等一會兒過來了,明明知道孩子想要什么,還要問問什么事兒,等孩子說清楚了再與孩子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孩子的忍耐心就是這么一分一秒在等待中增強的,而等待之后必然有結果也使孩子對克服困難有了信心和想象力。特別提醒:使用延遲滿足策略時,要注意避免“過”和“不及”兩個極端?!颉斑^分延遲滿足”:即對孩子的要求過于忽略,把孩子的等待時間拉得過長,以至挫傷了他的信心和信任?!颉坝星蟊貞保洪L期被這種策略調教出來的孩子耐心比較脆弱,一個小小的“不幸”就有可能使他情緒波動劇烈??梢?,把握好延遲滿足的時間,是培養(yǎng)孩子樂觀品質的關鍵策略。造就樂觀的“關鍵方法”★提供具有適度挑戰(zhàn)的游戲根據(jù)孩子的發(fā)展水平選擇難易適度的游戲,注意難度不要跨度太大。例如有一種游戲是“釣魚”,是用磁鐵相吸的原理鍛煉孩子手眼協(xié)調的能力。先觀察孩子能夠釣著魚的基數(shù),然后鼓勵孩子每次多釣出一兩條魚,或者漸漸加長魚線的長度,讓孩子耐心地對付晃動搖擺的魚線,可以讓孩子對自己說:“我一定能釣好多魚?!弊孕藕蜆酚^便在與“魚”的較量中建立了。★訓練應對挫折的技能很多情況下孩子是因缺乏經驗和技能而失望、泄氣,父母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技能即可,當然這里不包括太“專業(yè)化”的專門技能訓練,例如學藝和英語的考級,而是指孩子平常遇到的生活、游戲和社交等普通技能,因為單項技能訓練并不能讓孩子應對復雜多變的困境?!锊蝗〈瓦w就,也不訓斥或體罰看到孩子因遭遇困難而沮喪,父母往往會要么代替孩子完成任務,要么完全遷就孩子放棄努力,有的父母則厲聲批評孩子甚至體罰,這兩種極端行為都使孩子無法形成自信和樂觀。正確的做法是提供鼓勵的話語和一點點的技術支持,鼓勵孩子堅持到底,體驗經過努力克服困難帶來的成就感?!锊幌蚝⒆有棺约旱摹袄榫w”有的父母在外面受了“窩囊氣”,回來便對孩子發(fā)“無名火”。這種情況特別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和樂觀,因為孩子會把父母的惱火歸咎為自己的錯誤,但他又不知道自己錯在哪兒,于是只好全盤否定自己。長久下去容易讓孩子自責、退縮,并蔓延為隱約卻牢固的消極心理氛圍,淹沒孩子樂觀的笑容。因此,父母在遭遇困難時能否樂觀面對,對培養(yǎng)孩子的樂觀品質至關重要。
孕育聰明寶寶的10大飲食關鍵!
孕一月
血液循環(huán)開始、甲狀腺組織、腎臟、眼睛、耳朵形成,四肢開始發(fā)展、腦部、脊髓、口腔、消化道形成,宜在均衡營養(yǎng),均衡飲食的基礎上補充鈣、鐵、銅、維生素A,主要包含在紅綠色蔬菜、魚、蛋、動物肝臟、內臟、魚肝油中。
孕二月
腦神經出現(xiàn),肌神經、基本骨架形成,宜增加脂肪、蛋白質、鈣、維生素D、奶、魚、蛋的攝入;肌肉發(fā)育、口鼻腔發(fā)育、氣管、支氣管出現(xiàn)、肝臟制造紅細胞,需要補充鎂、鈣、磷、銅、維生素A和D,主要包含在蛋、牛奶、乳酪、魚、黃綠色蔬菜、魚肝油中;胃發(fā)育完成,視神經形成、性器官分化出來,宜補充維生素B1和B2、維生素A,胚芽米、麥芽、米糠、酵母、牛奶、動物內臟、蛋黃、胡蘿卜、豆中含量豐富;胎兒指頭形成、唇部、耳朵形成,補充蛋白質、鈣、鐵、維生素A的攝入,宜增加飲食中的奶、蛋、肉、魚、豆、黃綠色蔬菜。
孕三月
膀胱形成、手指甲、腳趾甲形成,宜補充維生素A、蛋白質、鈣,增加動物肝臟、蛋、牛奶、乳酪、魚、黃綠色蔬菜、紅綠色蔬菜的攝入。肺部出現(xiàn)雛形、甲狀腺分泌荷爾蒙,補充維生素A,宜增加飲食物中的動物肝、蛋、牛奶、乳酪、黃綠色蔬菜。
孕四月至孕五月
皮膚菲薄、已有呼吸運動,宜補充鈣、氟、蛋白質、硫,增加蛋、牛奶、海產、豆、魚、紅綠色蔬菜、骨制食品的攝入。
孕六月
眼睛完成,宜補充蛋白質、維生素A,增加飲食物中的動物肝、蛋類、牛奶、乳酪、黃綠色蔬菜和魚。
孕七月至孕八月
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身體功能,需要補充鈣、鉀、鈉、氯、維生素D、煙堿酸,增加蛋、肉、魚、奶、綠葉蔬菜、糙米的攝入。
孕九月
皮脂腺活動旺盛,宜補充蛋白質、脂肪、糖,增加食物中的蛋、肉、魚、奶、馬鈴薯、米飯、面條、玉米比例。
孕十月
雙頂徑大于9厘米、足底皮膚紋理,發(fā)育需要補充鐵,增加攝入動物肝、蛋黃、牛奶、內臟、綠葉蔬菜、豆類。
延伸閱讀:孕媽媽需要九大營養(yǎng)
(1)碳水化合物:粗糧、米飯、面粉、面條等主食中;每天400克左右,三餐分布的比例為3:4:3。(也符合早餐吃好,中餐吃飽,晚餐吃少的原則)。
(2)蛋白質:肉禽蛋(動物性蛋白)及豆制品(植物性蛋白)等,每天150克左右動物性蛋白,50克左右的植物性蛋白。
蛋白的質量高低在以下食品里排列(從高到低):
◆一條腿(菌類、菇類)
◆無腿(魚、蝦類)
◆二條腿(雞、鴨類)
◆四條腿(牛、羊、豬類)
(3)維生素:動物的肝、腎、蛋黃、水果、蔬菜。
(4)葉酸:綠色蔬菜、動物肝臟、腎、橙子、香焦等。每天400-600微克。
(5)鈣:牛奶、奶粉、酸奶、豆類和豆制品、綠色蔬菜、蝦皮、紫菜、海帶等。(早期4個月以內不建議補鈣)
(6)鐵:動物內臟、瘦肉、紫菜、海帶等。(避免牛奶與茶一起喝,影響鐵的吸收,而且孕婦最好不要喝茶,濃茶就更忌了。)
(7)鋅:肉類、蛋、奶、牡蠣等海產品。
(8)膳食纖維:粗糧,富含纖維素的蔬菜、適當?shù)乃?/p>
(9)飲水:最好的飲料就是水(大量喝果汁和飲料,因為都是含糖的,會有糖尿病的隱患,而且也對體重控制不利),每天喝水6~8杯,一口氣喝水容量不要超過100克(對心臟有影響);早晨起床后喝杯水是很好的習慣;定時飲水,孕后期孕婦會有水腫現(xiàn)象,晚上要少喝水,但要消除消腫,控鹽比控水更重要。
把握寶寶爬行關鍵期
現(xiàn)在許多家長很重視寶寶的走、跑、跳等動作的發(fā)展,對寶寶是否會爬卻不太重視。幼兒教育專家認為:爬是寶寶的一項重要活動,對他的成長非常有益。
首先爬需要抬高并左右轉動頭部,有利于鍛煉頸部肌肉;
其次,爬需要胳膊及手腕的力量支撐整個上半身,因此,有利于鍛煉胳膊及腕的力量,對今后用筆涂鴉、用勺子吃飯都有好處;
第三,爬行時,需要上肢及下肢的共同參與,并要保持動作的協(xié)調一致,有利于鍛煉寶寶的協(xié)調能力,使寶寶學會走路后,不易跌跤,增強動作的靈活性。爬還有益于寶寶的骨骼及神經器官的發(fā)展,當寶寶動作明顯不協(xié)調時,能及早發(fā)現(xiàn)寶寶的健康問題。因此,家人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要有意識地鍛煉寶寶爬行。
寶寶到了七八個月大的時候,應該把他大膽地放在地上,讓寶寶第一次體會從A點主動運動到B點的感覺。這是他人生的一個里程碑,即使他的第一次爬行只運動了幾十厘米,那他也爬過了從“植物王國”到“動物王國”的界限。
有些家長說,我家寶寶都3歲了,他沒爬過,那怎么辦?專家說,那就需要采取補救措施,補上爬行這一課。這對于剖腹產、出生后發(fā)生窒息以及腦損傷的寶寶尤其重要(腦損傷的寶寶的訓練必須在專業(yè)人士的指導下進行)。
爬行“理論”
每個動作在大腦中都有相應的投射區(qū),不同姿勢的爬行是鍛煉大腦的不同部位——
腹爬(肚子緊貼地面蠕行)——鍛煉橋腦部位的功能。
跪爬(膝蓋跪在地上爬)——鍛煉中腦部位的功能。
腹爬是跪爬的基礎,也是今后學習走路、跑跳的基礎。
剛開始爬的時候寶寶的動作肯定不標準,不是交替式的。沒有關系,給他機會,讓他多練習。等到他可以交替式的腹爬了,他就有了一個“交通工具”,可以四處爬。隨著寶寶腦的發(fā)育,會逐漸克服重力跪起來,可以跪爬了。這時寶寶就有了一個更快的“交通工具”,他可以到處探索了。家長就更應該讓他爬了,不要阻止他。給寶寶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爬行,大腦的相應部位得到鍛煉,寶寶會變得更聰明。
爬行關鍵期
民間有句順口溜:三翻、六坐、八爬爬。這話是很有道理的。當寶寶8個月左右時,他的生理條件已經具備了爬的能力,因此就可以教寶寶學爬了。太早學爬對寶寶并無好處。如果太晚,寶寶已經會走,就會對爬失去興致。
爬行方法
腹爬訓練:腹爬是爬行的基礎,是寶寶們一定要學會的。
準備姿勢:趴在地上,肚皮著地,頭自然抬起,屈肘、腿伸直。
方法:爬行時右手對左腿,左手對右腿,右手上,則左腿上(右手向上伸直,左腿向上屈,頭向左,用右肘及左膝的力量向前爬,直到左膝伸直)。反之亦然。
要點:爬行時腹部不能離開地面,屁股不能翹起來。要呈交替式,即右手上時左腿彎曲蹬地,左手上時右腿彎曲蹬地。
跪爬訓練
有些寶寶不用忙,自然而然就學會爬了,而有些寶寶則需要助,才對爬產生興趣。對于需要助的寶寶,家長要充滿耐心和信心,積極地參與到寶寶的活動中來。
正確的爬行動作:腹部抬高,四肢著地,手腳步交替向前。
在最初的鍛煉階段,寶寶掌握不好方法,可能還在腹爬,或者只是雙腿用力一蹬,往上躥,這都沒有太大問題,只要寶寶漸漸熟練,就能掌握要領,很快學會——
1.選擇一個寬敞的地方作為寶寶的小小游樂區(qū),將寶寶趴著放在地面上,在寶寶面前150公分左右的地方放一個色彩鮮艷的玩具。玩具能夠吸引寶寶的注意力,為得到玩具促使寶寶向前移動身體。當寶寶夠到玩具時,要讓寶寶玩一會兒,并表揚寶寶,增強他的成就感。
2.家長拿著一件有趣的玩具蹲在寶寶前面四五十公分的地方,對寶寶說:“寶寶你看,這個小鴨子會叫?!蔽龑殞?,寶寶向你爬來時,要一點點向后退,逗引寶寶向前爬得更多。當然不能總是逗引,而寶寶得不到玩具,讓寶寶失去獲得的欲望。如果寶寶不爬,家長可以站在寶寶身后,用雙手手掌抵住寶寶的小腳掌,左右手分別用力,促使寶寶向前爬。
3.如果寶寶情緒不好,不愿爬時,可先暫時放棄這項活動,等寶寶情緒好轉時再玩。
4.如果寶寶自始至終都不愿爬,或者寶寶沒有經歷爬的過程就會走了,對于這樣的寶寶,補救的措施是讓他參加其他活動,比如玩游戲場的海洋球池、鉆滾桶等,訓練寶寶的協(xié)調能力。
愛心提示:
1.由于地球的引力,小寶寶可能只會趴著一動不動,這時可以讓寶寶從斜坡上爬下來,就容易多了。
2.如果寶寶已經兩三歲了,就有了很強的自我意識,再讓他爬,他會反抗。因此想讓孩子爬,大人僅僅站在一邊督促是不夠的,還要陪著爬,一來便于孩子通過模仿來學習,二來帶動孩子一起爬的興致。
3.寶寶爬的時候,可以放些好聽的音樂,媽咪也可以和寶寶聊天、講故事,讓他感覺爬是一件很輕松、快樂的事。
4.可以用其他游戲增加爬的樂趣,比如,早晨起來時,媽咪讓寶寶從被子的這頭爬到另一頭;讓寶寶從扁的包裝箱中爬過去等等。
5.每次爬的距離和時間不要太長,一般20米左右即可。
6.爬也是很累人的運動,寶寶爬完后讓他喝些水,補充一下體力,如果衣服濕了要及時更換。
7.智力正常的寶寶通過家長的指導,學一學補一補就可以了,而存在腦損傷的寶寶,通常學不會腹爬,對這樣的寶寶家長就要多注意,觀察寶寶有沒有其他智力或動作障礙,必要時帶寶寶看醫(yī)生。
8.有的寶寶長期一側身體無力,需要另一條腿拖著向前移,并伴有其他動作發(fā)展遲緩時,家長要小心,最好去醫(yī)院做個檢查,排除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障礙。
培養(yǎng)樂觀寶寶三大關鍵
導讀:很多情況下孩子是因缺乏經驗和技能而失望、泄氣,父母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技能即可,當然這里不包括太“專業(yè)化”的專門技能訓練,例如學藝和英語的考級,而是指孩子平常遇到的生活、游戲和社交等普通技能,因為單項技能訓練并不能讓孩子應對復雜多變的困境。
1、培養(yǎng)樂觀的“關鍵年齡”
樂觀是指面臨困難精神愉快、充滿信心的狀態(tài)。對于孩子來說,與樂觀相關的心理素質包括:能夠依賴想象力和對未來的展望,忍受眼前的不適應;聽得懂和相信大人的勸告,調整自己的需要;在情緒與理智的較量中,能夠較為成功地擺脫情緒的控制;抽象思維有了一定的發(fā)展,能夠預見事物的未來發(fā)展趨勢……這些心理素質在4歲左右逐漸健全,4歲是培養(yǎng)孩子樂觀品質的最佳時期。
有一個心理實驗證實了這一點。實驗者告訴孩子們桌上有各種點心和玩具,想要得到喜歡的東西必須等實驗者回來,如果不能等待可以呼叫實驗者,但他只能得到他不大喜歡的東西。結果,平均年齡為4歲半以上的孩子,大多能等待很長時間,而4歲以下的孩子很少有堅持到底的成功者,是因為首先他很難理解實驗者所做的承諾,其次他不能完備地想象出實驗者歸來對自己的意義,所以他們更可能身不由己地在困難面前“屈服”。其他同類的實驗都證明,正常情況下,健康成長的4歲幼兒具備了面臨困難培養(yǎng)樂觀品質的條件。
2、抓住樂觀的“關鍵能力”
雖然4歲是孩子發(fā)展樂觀品質的關鍵年齡,但這并不意味著到了4歲,孩子的樂觀就必然到來,這與他4歲左右是否具備一個關鍵能力有關——延遲滿足能力。
延遲滿足是為了長遠利益而延緩目前需要,在困難面前克制自己、建立自信的重要表現(xiàn)。除了一些特殊狀況需要即時滿足以外,一般情況下父母都可以采用延遲滿足培養(yǎng)孩子的樂觀品質。例如孩子大聲呼叫父母做某件事,在排除安全顧慮以后,父母可以遠遠地答應著,但并不馬上過來,等一會兒過來了,明明知道孩子想要什么,還要問問什么事兒,等孩子說清楚了再與孩子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孩子的忍耐心就是這么一分一秒在等待中增強的,而等待之后必然有結果也使孩子對克服困難有了信心和想象力。
特別提醒:使用延遲滿足策略時,要注意避免“過”和“不及”兩個極端。
◎“過分延遲滿足”:即對孩子的要求過于忽略,把孩子的等待時間拉得過長,以至挫傷了他的信心和信任。
◎“有求必應”:長期被這種策略調教出來的孩子耐心比較脆弱,一個小小的“不幸”就有可能使他情緒波動劇烈。
可見,把握好延遲滿足的時間,是培養(yǎng)孩子樂觀品質的關鍵策略。
3、造就樂觀的“關鍵方法”
★提供具有適度挑戰(zhàn)的游戲
根據(jù)孩子的發(fā)展水平選擇難易適度的游戲,注意難度不要跨度太大。例如有一種游戲是“釣魚”,是用磁鐵相吸的原理鍛煉孩子手眼協(xié)調的能力。先觀察孩子能夠釣著魚的基數(shù),然后鼓勵孩子每次多釣出一兩條魚,或者漸漸加長魚線的長度,讓孩子耐心地對付晃動搖擺的魚線,可以讓孩子對自己說:“我一定能釣好多魚?!弊孕藕蜆酚^便在與“魚”的較量中建立了。
★訓練應對挫折的技能
很多情況下孩子是因缺乏經驗和技能而失望、泄氣,父母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技能即可,當然這里不包括太“專業(yè)化”的專門技能訓練,例如學藝和英語的考級,而是指孩子平常遇到的生活、游戲和社交等普通技能,因為單項技能訓練并不能讓孩子應對復雜多變的困境。
★不取代和遷就,也不訓斥或體罰
看到孩子因遭遇困難而沮喪,父母往往會要么代替孩子完成任務,要么完全遷就孩子放棄努力,有的父母則厲聲批評孩子甚至體罰,這兩種極端行為都使孩子無法形成自信和樂觀。正確的做法是提供鼓勵的話語和一點點的技術支持,鼓勵孩子堅持到底,體驗經過努力克服困難帶來的成就感。
★不向孩子宣泄自己的“垃圾情緒”
有的父母在外面受了“窩囊氣”,回來便對孩子發(fā)“無名火”。這種情況特別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和樂觀,因為孩子會把父母的惱火歸咎為自己的錯誤,但他又不知道自己錯在哪兒,于是只好全盤否定自己。長久下去容易讓孩子自責、退縮,并蔓延為隱約卻牢固的消極心理氛圍,淹沒孩子樂觀的笑容。因此,父母在遭遇困難時能否樂觀面對,對培養(yǎng)孩子的樂觀品質至關重要。
寶寶,不可以再哭了
為了讓寶寶盡快拜托(baituo)初入園的抗拒行為,盡快適應陌生的環(huán)境,父母除了要與寶寶多溝通,還可以多和老師交流(jiaoliu),再利用(liyong)一些方法(fangfa),相信(xiangxin)可以有效(youxiao)減少(jianshao)寶寶哭鬧情形的產生,讓寶寶在愉快(yukuai)的心情中度過(duguo)幼兒園的生活。
1、事先(shixian)熟悉
寶寶有時候是因為不適應新環(huán)境才哭的,所以在把寶寶送倒幼兒園之前,應該先帶寶寶去參觀(canguan)幼兒園,或者經常帶寶寶到公共場合(changhe)和其他的小寶寶一起(yiqi)玩耍(wanshua),讓寶寶完成心(chengxin)理上的過渡,這樣寶寶上幼兒園后,才不會因為不適應而哭鬧。
2、建立安全感
剛開始帶寶寶到幼兒園時,當你準備(zhunbei)離開(likai)時,一定(yiding)要先和寶寶告別(gaobie),告訴(gaosu)寶寶等到他放學時再來接他,讓寶寶有很好的期待(qidai)。若寶寶不停地哭鬧,請盡量安撫他。另外,將寶寶日常的生活情形和寶寶的一些固定習慣告訴老師,這樣萬一寶寶在幼兒園哭鬧老師也能更好地安撫他。平時(pingshi)多了解寶寶在幼兒園的狀況(zhuangkuang),適時地調整自己的教養(yǎng)方式。
3、親密(qinmi)接觸
當寶寶因為不愿意(yuanyi)進入幼兒園而出現(xiàn)哭鬧或不安的情緒時,可以和寶寶進行(jinxing)親密的接觸,抱抱寶寶,親親寶寶,讓寶寶覺得安心,自然(ziran)可以減少他哭鬧的情形。
4、轉移注意(zhuyi)力
一開始接觸新的事物時,有些寶寶會出現(xiàn)急躁(jizao)、害怕等種種負向的情緒反應,這個時候,可以利用一些方式來轉移他的注意力。建議父母可以替寶寶準備他平時喜歡的玩具或物品讓寶寶帶到幼兒園,當寶寶出現(xiàn)哭鬧的行為時,這些東西可以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安撫他的情緒。
5、滿足要求
有些寶寶哭鬧是因為肚子餓,或是想要一些東西,而沒有人滿足他才哭鬧的。不要寶寶一哭就馬上(mashang)責怪(zeguai)他,了解寶寶的需求,適當(shidang)地滿足他的愿望(yuanwang),可以減少寶寶哭鬧的情形。
結語
其實只要照顧者多注意觀察(guancha)寶寶的性格(xingge)和生活習慣,給予正確(zhengque)的指導(zhidao),寶寶在幼兒園哭鬧的情形會越來越少,漸漸(jianjian)恢復(huifu)歡聲笑語。
不同氣質寶寶的養(yǎng)育策略
別以為小寶寶沒有脾氣,沒有性格,只要吃飽穿暖,就萬事大吉。其實小寶寶跟成人一樣,也有不同的氣質,不同的性格。對待不同氣質的寶寶,新手爸媽要采取不同的養(yǎng)育法,這不但有利于氣質寶寶的培養(yǎng),也會糾正寶寶性格中的缺陷,為將來寶寶培養(yǎng)健全的性格打下基礎。
氣質沒有好壞之分,跟寶寶智商沒有關系,不同氣質的人都有不同優(yōu)點,爸爸媽媽不必太介懷自家寶寶屬于哪種氣質,只要了解寶寶的氣質類型,對癥下藥,勢必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可愛的寶寶。
醫(yī)學上將寶寶氣質類型分為4種:難養(yǎng)型、易養(yǎng)型、中間型、啟動緩慢型。這四種類型就是我們通俗所說的:情感豐富型、樂天派型、內外向兼有型、遲鈍溫和型。氣質類型能明顯影響寶寶的活動方式,且對性格形成起很大作用。
情感豐富型
表現(xiàn)為:寶寶在睡眠、進食、大小便等問題上難養(yǎng)成規(guī)律,膽小,任性,敏感,看見生人就害怕,對新事物采取拒絕態(tài)度;好哭,好動,情緒不穩(wěn)定,多為消極的,較難撫養(yǎng)。
養(yǎng)育策略:面對好動、任性、多愁善感的寶寶,給他足夠的安慰,關心和溫暖是最重要的,讓他知道爸爸媽媽十分愛他,對培養(yǎng)寶寶自信心很有作用。養(yǎng)育這樣的寶寶,父母除了耐心,就是細心,且要不厭其煩。
爸媽最好每天抽出時間和寶寶一起做游戲、玩玩具、涂鴉,給寶寶講故事、說話,結束后和寶寶一起收拾玩具、紙筆等,放到指定地點,讓寶寶享受溫馨、舒服的家庭之樂。
對情感豐富型的寶寶,爸媽最好不要使用警告和禁令,態(tài)度生硬,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寶寶更敏感,反抗更多。
樂天派型
表現(xiàn)為:寶寶在睡眠、進食、大小便等問題上容易養(yǎng)成規(guī)律,易接受新事物和陌生人,見人就笑,對人友好,主動大方,情緒多為積極性,較少產生不安情緒,較易撫養(yǎng),將來也最容易成為"樂天派"孩子。
養(yǎng)育策略:這樣的寶寶生活有規(guī)律、情緒愉悅、容易接受新事物、適應新環(huán)境,因而媽媽養(yǎng)起來比較容易,將來也不太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但爸媽不能因為寶寶隨和、好帶就漫不經心,這樣會讓寶寶覺得缺少關愛,覺得父母不喜歡他,影響親子溝通,也會對寶寶健康成長帶來不利影響。
另外,對樂天派氣質的寶寶,爸媽平時要關心他的身體情況,由于這類型寶寶的忍耐力較好,有時候即使生病了也不會大哭大鬧,所以爸爸媽媽容易忽視寶寶的病情,醫(yī)生診斷時也容易產生錯覺,貽誤治療時機。
遲鈍溫和型
表現(xiàn)為:寶寶的生活規(guī)律如睡眠、進食、大小便等需要較長一段時間才能養(yǎng)成;情緒比較消極,不太愉快,但也不會情緒激動、大聲哭鬧,而往往是安靜地退縮。對新異事物和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緩慢,但是最終也能適應得很好??傮w感覺,反應遲鈍,適應能力弱,但很溫和,沒有情緒。
養(yǎng)育策略:由于寶寶接受和適應新東西較慢,有時會被爸媽誤認為寶寶反應遲鈍或"笨",有時父母看到寶寶反應遲鈍甚至退縮回避時,他們會認為孩子"無能"、"膽怯",因而往往會采取強迫手段,但這種強迫往往只能加重寶寶的逃避反應。
對于這些寶寶,爸爸媽媽需要足夠耐心。這些寶寶對新異事物和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緩慢,但是隨著年齡和經驗的增長,會對新刺激緩慢地發(fā)生興趣,在新環(huán)境中逐漸活躍起來。他們事情認真、思想集中的優(yōu)點也可以好好挖掘。
爸爸媽媽要有意識地帶寶寶與同齡寶寶或稍大些的寶寶一起玩,引導和鼓勵寶寶在人多的場合說話、表演、傳播信息等,增加寶寶的自信心,給寶寶向外表露的機會。這樣就可以讓寶寶逐漸大方起來,避免日后產生不良的性格。
內外向兼有氣質的寶寶,一般綜合了以上寶寶的特質,要綜合起來養(yǎng)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