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前應該學些什么班呢?
發(fā)布時間:2021-03-05 孩子上幼兒園學什么 幼兒園應該學什么 上幼兒園學什么目前家長們對于孩子們的教育工作相當?shù)闹匾暎幌ЩㄙM大量的金錢來給孩子們的教育做投入,但是對于小孩子,究竟應該講起點定在那比較合適呢?以下就來詳細的了解下吧!
瑩瑩媽媽問:我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多學一些東西,但是“鋼琴班”、“珠心算”、“幼兒英語”、“幼兒識字”……這么多課程是不是都要讓寶寶學一遍?學了有多大的用處?如果不學,孩子會起點就比別人差么?
專家答:其實,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課程時,有一條基本的原則是不能違背的:就是在恰當?shù)臅r機選擇恰當?shù)膬?nèi)容。
入園須知,學齡前(0-7歲)是兒童基本思維能力的窗口期。正如3歲前是兒童獲得語言能力的關(guān)鍵期,7歲前的這段時間決定著兒童的智力水平在遺傳因素確定的情況下后天發(fā)展到什么程度。這樣的機遇是唯一性的,用一句俗語可以非常形象地表達這種關(guān)系:“過了這村,沒了這店”。而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卻是可以在人生中的任何階段進行,而且隨著個體的成長和學習能力的提高,人們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能的速度會越來越快。這就是為什么像王選這樣的科學家,在童年從來沒有接觸過電腦,但他擁有優(yōu)秀的學習能力,因而這并不妨礙他最后在計算機領(lǐng)域內(nèi)作出巨大的貢獻。相反,很多兒童從小就學習使用電腦,但這并不能保證他們將來在計算機方面比別的兒童領(lǐng)先。
綜上所述,家長必須要認識到:7歲是學齡期,而7歲以前最重要的是為孩子打下扎實的身體和智力的基礎(chǔ)。給孩子奠定競爭優(yōu)勢,不在于在起跑線上比別人早學多學多少知識,而在于一旦起跑后,孩子的持續(xù)學習和超越能力。(勵志的句子 www.Djz525.Com)
所以,家長在選擇的時候,切不可急功近利、隨波逐流。還是應該牢牢抓住孩子的基本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為他終生的可持續(xù)學習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切莫錯過培養(yǎng)孩子“學習能力”的“窗口期”。
教育孩子,家長們要有屬于自己的方法,不可盲目的跟從“潮流”,因為每個孩子與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點,最重要的是家長們要學會結(jié)合自己孩子們的各個方面特點找出適合自家寶寶教育的方法!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孩子上幼兒園應該學什么?
掌握幼兒園信息,能夠更好的準備開學,下面由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孩子上幼兒園應該學什么?”,持續(xù)關(guān)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幼兒園資訊!
1.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好的習慣受益終身。尤其是在3~6歲的年齡段,這個時候如果對孩子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小毛病也不去苛求,那么孩子長大后很容易養(yǎng)成沒有禮貌、任性妄為的行為。
幼兒園側(cè)重培養(yǎng)的是孩子的生活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會對孩子打下堅實的身體基礎(chǔ)。此時家長應該配合幼兒園調(diào)整孩子的休息時間,晚上9:00之前盡量入睡,家長也應該以身作則,親身示范,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2.培養(yǎng)孩子的自立能力
剛上幼兒園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發(fā)展,做事情有了自己的主見和想法。自理能力越強的孩子,將來適應社會的能力越強,也越自信。
家長可以在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從點滴做起,比如:教孩子自己疊衣服、自己洗漱、上廁所、整理書包等等。
讓孩子參與到家庭勞務中來,學會做家務的孩子才更有擔當和責任,才更懂得心疼家人,長大以后才更有責任心。
3.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能力
相比灌輸學習知識來講,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能力,而3~6歲正是培養(yǎng)孩子學習能力的最佳時間。而學習能力包括:注意力的培養(yǎng)、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禮儀的培養(yǎng)等等。
親子溝通應該注意什么呢 ?
1 親子溝通的重要性
1、讓孩子懂得替他人著想 通過溝通教育,可以讓孩子明白和諧的意義,說話做事時懂得替別人著想,懂得如何戰(zhàn)勝自己的人性弱點,慢慢地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
2、懂得人際關(guān)系的重要性 家庭中的溝通教育可以使孩子比較早的認識到人際關(guān)系的重要性,孩子通過交往享受到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東西,享受和滿足家庭成員、同學、師生之間等情感需要,理解愛的真正意義。
3、逐漸成為受歡迎的孩子 因為良好溝通的過程就是樹立自我形象的過程,懂得做事、做人的道理,懂得了溝通的理念和技巧,說話做事懂得尊重他人,時時處處替他人著想,因為這些,孩子就能深受爸媽、老師和同學的喜愛。
4、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不管是什么類型的親自教育,都需要通過言語來表達,所以語言溝通是人際交往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方式。而溝通教育實質(zhì)上也是人生教育,孩子若能從小就接觸人生目標和人生規(guī)劃,就能比較早地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有相關(guān)研究證明,人生目標明確,年齡結(jié)構(gòu)越小,成功的幾率就越大。因為越是早定下目標,努力的方向就會越明確,考過試的同學都知道,每當期末考試的時候,若是老師有意識地得大家劃重點,大家在復習過程中就能比較集中精力去看某一些內(nèi)容,若是沒有老師的提點,估計大家就是大海撈針似地到處撒網(wǎng)了。因此及早在溝通教育中進行人生目標的學習對于孩子未來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
5、尊重孩子,為溝通建立橋梁 對孩子的學習,有時考差了,雖然我沒有罵過她“你這個笨孩子,不爭氣的東西!”,也沒暴力批評她“學習不好,不許玩,不許吃飯”或“別人考那么好,你為什么不能?”,但曾苦口婆心地對孩子說過“只要你學習好,我們家長最苦最累都值得、都愿意!”有專家指出,所有這些家長的表現(xiàn),被統(tǒng)稱為“破壞性批評”,對孩子會增加學習的壓力,失去自信心,對學習產(chǎn)生恐懼和愧疚,影響父母與子女間的信任與感情。哦,原來是這樣!怪不得孩子認為我們不理解她只會嘮嘮叨叨。認識到了這點,我盡量不再嘮叨。從愛子女的角度出發(fā),讓孩子談談自己的想法。女兒說,其實她也很想考得好,她會認真訂正,總結(jié)錯誤,希望得到家長的鼓勵而不是批評。我尊重孩子的意見。這樣一來,孩子帶著愉悅的心情,很快又投入下一階段的學習中去。
6、學會贊揚孩子,多用身體語言溝通 老師說,贊揚也是有學問的,最有價值的贊揚是恰當?shù)?、及時地稱贊孩子做得對的事情。我的孩子有時會主動幫我做一些家務,或洗洗一些小的衣服、學校帶回的餐具、桌套之類的東西,我當場給予支持與表揚,而不會因洗不干凈而不讓她做,讓孩子覺得她也可以為家庭出一份力。而有的家長可能會拒絕孩子參與,讓孩子管住自己的學習要緊,也可能因此責備孩子借此不想學習找理由,這樣只會給孩子帶來不快樂。在與女兒的交流中,我還學會了身體語言溝通。當孩子做完了功課后,我給她泡泡小腳,摸摸腳趾。有一天我在為她蓋好被子后,親了一下她的額頭,呵呵,女兒很驚喜(一般都是孩子親我),她帶著甜美的微笑很快進入夢鄉(xiāng)。這種融洽的關(guān)系,很讓孩子暢開心菲,從而讓我了解到孩子的內(nèi)心活動。
2 親子溝通的原則有哪些
1、明白親子溝通的重要性 作為父母,在面對親子溝通問題時,第一個要解決的不是如何立刻去“教訓”不聽話的孩子,而是要先搞明白什么是親子溝通,親子溝通有什么意義。有很多人會犯錯是因為不知其然,而有些人則是因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想要改善和孩子間的溝通問題,著急是沒有用的,一定要先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2、學會接納孩子 有專家表示,心理學上把接納視為溝通的先鋒。意思在于唯有你已經(jīng)從心里上多少接受了這個人,你才愿意嘗試著與之溝通交流。父母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應該注意接受、收納、解讀孩子傳達的信息,并根據(jù)所得的信息為孩子做出最妥當?shù)幕卮?,而不是隨隨便便地聽,然后隨隨便便地回答,或是干脆不聽不回答,這都是不好的行為。當孩子向你傾訴一些不開心的事情時,你可以嘗試這樣回答:“寶貝,我很理解你現(xiàn)在的心情。”另外父母也可以通過一些身體語言表示鼓勵孩子,以此來表明你已經(jīng)接納了他們的信息。父母要知道,大人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喜歡向人傾訴,喜歡別人的安慰鼓勵,其實孩子也是一樣的。
3、講究溝通技巧 其實,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講究方法和技巧,不是你一味地遵從某種原則就能達到你想要的目的。父母在處理親子溝通問題時,一樣要講究方法和技巧。畢竟不是你知道這件事很重要,然后事情就會自然而然地往好的方面走了,事在人為,你不主動努力去做,等待的結(jié)果往往就不一定是你想要的了。若是明知道當年父母的溝通方式是不對的,但你已經(jīng)習慣,所以現(xiàn)在又照搬到自己的孩子身上,那你得到的結(jié)果又會有什么不同呢?
4、不要罵孩子“笨” 孩子的自我形象是在幼年時與別人互動后建立的。常常被人說“笨”“丑”“不乖”的孩子,自然就會展現(xiàn)出“笨”“丑”“不乖”的特質(zhì),更糟糕的是孩子就這樣認定自己了。
5、不要在別人面前批評孩子 常被大人在大庭廣眾批評的孩子有的會產(chǎn)生退卻行為,從而使孩子的人際應對進退技巧不容易朝正向發(fā)展,一旦形成“不好相處”的特質(zhì),會對孩子日后人際關(guān)系的發(fā)展產(chǎn)生很大的妨礙。
6、不要常以物質(zhì)誘惑、威脅刺激要求孩子表演或表現(xiàn)或取悅大人 喜愛表演、表現(xiàn)是部分孩子的天性,有時大人想要孩子表演、表現(xiàn)自己來取悅自己或客人,在向孩子提出要求時要自然、不要勉強,尤其是以物質(zhì)刺激、威脅刺激的方式來要求,會讓孩子建立錯誤的價值觀念。所以,千百不要常用以某種方法來誘導孩子,以免孩子以為只要有誘惑就可以做任何事。
7、不要對孩子說傷感情的話 夫妻吵架或育兒壓力大時,容易對孩子口出惡言,而惡言一出,烙在孩子心靈深處的痕,會深深影響著孩子未來與異性或親子相處的模式。所以請收起“不要你了”等傷感情的話。
8、不要不讓孩子自然動手 當父母是萬能時,孩子就是“無能”的。并非孩子“不能”或“不愿”去學,從以下兩個角度來觀察,的確是父母不給孩子學習的機會。
9、講究溝通技巧 其實,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講究方法和技巧,不是你一味地遵從某種原則就能達到你想要的目的。父母在處理親子溝通問題時,一樣要講究方法和技巧。畢竟不是你知道這件事很重要,然后事情就會自然而然地往好的方面走了,事在人為,你不主動努力去做,等待的結(jié)果往往就不一定是你想要的了。若是明知道當年父母的溝通方式是不對的,但你已經(jīng)習慣,所以現(xiàn)在又照搬到自己的孩子身上,那你得到的結(jié)果又會有什么不同呢?
3 親子溝通父母應該注意什么
1、要從平等的地位出發(fā),不擺家長的架子。在心情好的時候要這樣,在心情不佳或被頂撞的時候更要注意態(tài)度。
2、要以孩子為中心。要以孩子關(guān)心和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談,當然,有家長和孩子都感興趣的話題更好。以這類話題交談最容易產(chǎn)生溝通,也便于掌握孩子的思想動向。
3、家長要有足夠耐心。有些問題孩子不一定能很快理解,家長要有耐心幫助孩子慢慢認識。對饒舌的孩子沒完沒了的講述,家長也不要隨意打斷,應適當引導,使孩子逐漸提高表達能力??傊?,只要家長掌握與孩子交談的藝術(shù),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應該培養(yǎng)孩子什么!
應該培養(yǎng)孩子什么!教育孩子方面的書,說實話我沒少讀,見到好的我都會毫不吝嗇的買下來,小算下來也有十多本,而且還不算從網(wǎng)上下載的電子書。從書中我也學到很多對教育孩子有用的東西,但是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孩子,有很多教育理論對別人好用,但是對自已的兒子卻怎么也不適用,甚至有時會適得其反。
這讓我想起我的媽媽來,生長在農(nóng)村,她們沒有看過那些理論,那些教育方面的書,但是我們姐妹幾個,個個都孝順懂事,還很有出息?,F(xiàn)在想想,大概是我們從小耳濡目染,從他們實際生活中學到這一切吧,比如孝順爺爺奶奶、比如和鄰居的關(guān)系親如一家,還有寬容,勤勞樸實等等。自從自已有了兒子以后,尤其是小家伙會說話懂事以后,我們的一言一行更是他首先模仿的對象,有幾次小爸的話都被他原封不動的照學下來,嚇得我們不得不檢點自已的行為,這時才懂得要想管好小孩子,父母要先正自已行為的道理。
還有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天天看電視,天天打麻將,天天喝酒抽煙,天天臟話連篇,那孩子不會學習好,不會優(yōu)秀到哪里。如果父母天天愛書如命,努力工作學習,即使父母沒有刻意要求孩子什么,孩子都不會差到哪里。這其中的道理已顯而易見。
現(xiàn)在書看多了,也能悟出一些東西。面對國內(nèi)現(xiàn)在的教育,想讓孩子學會一切東西去應對,那還不得把孩子累死呀!想來想去,做為家長我們只能抓住根本去培養(yǎng)孩子,如好的品德、好的生活習慣,培養(yǎng)他的情商,培養(yǎng)一些基本的能力,只有這些根基牢固了,以后遇到任何問題他都可能迎刃而解。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和諧幸福,父母正直善良,再加上父母適當?shù)囊龑Р⑴囵B(yǎng)孩子最基本的能力,給他一生受用的東西,那才是教育之本!
育兒觀念:孩子上學前家長該做什么?
育兒觀念:孩子上學前家長該做什么?
幼兒園畢業(yè)后,即將步入小學校園,從此后就是不能遲到早退、有寒暑假期,甚至各種考試的小學生了。很多家長心里著急甚至焦慮,壓力巨大。我們常說不打無準備之仗,只要準備充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沒什么可怕的??墒牵覀円獪蕚涫裁茨??要做到怎么樣才能夠順利的適應小學生活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小學是什么樣子的,它和幼兒園的區(qū)別是什么。
小學和幼兒園的區(qū)別
孩子小的時候,幾乎每一個父母都在心里認為,我的孩子真棒,非常聰明!可能在十個月時孩子說出的那一聲“媽”,也會讓家長幸福萬分,這些都是孩子聰明伶俐的證據(jù)。上了幼兒園之后,這種獨特的驕傲在每個人心中依然存在。可是,一旦步入小學一段時間后,幾乎沒有家長如此評價自己的小孩了!被取而代之的是“我的孩子挺聰明,就是太馬虎”,或許是“孩子不笨,就是不學”這樣的句子。為什么同一個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他在父母心中的定位發(fā)生了如此大的變化呢?
因為在不同的年齡段,父母對待孩子的要求是不同的。當他剛剛出生的時候,我們希望只要他五官端正、健康就好,希望他有好的胃口,好好長大,不要生病。接下來,我們又希望他可以熱愛運動,身體強壯,不挑食,合群,有規(guī)范的作息時間。隨著他不斷長大,我們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改變。所以,常常是在幼兒園里的好孩子,到了小學,各方面都顯得平常,甚至有時候還會托班級的后腿。
小學和幼兒園對于孩子的要求是不同的。
幼兒園里可能老師注重的是孩子是不是可以團結(jié)同學,能不能夠自主吃飯,出勤率好不好。所以在幼兒園老師的眼里,不惹事的孩子,不愛生病滿勤的孩子,甚至是長得白白胖胖漂漂亮亮的孩子,都是一個標準的好孩子。可是,一旦上了小學,老師的要求就不同了,老師要求上課注意聽講,書寫工整,知識面廣泛,當然,每次考試還要有一個好的成績,這才是好孩子的標準!至于你是不是飯吃的好、吃得多,并不是考量一個孩子的標準。
用自己的方法記作業(yè)
鐵錘的幼兒園在大班的時候帶領(lǐng)他們?nèi)バW參觀,看哥哥姐姐們在操場上做游戲,還讓小學老師帶領(lǐng)他們上了一堂體育課。但是這些僅僅是讓孩子知道小學是什么樣子的,我們家長還要讓孩子在身體上和心理上都適應未來的小學生活。
想要讓孩子盡快的適應小學生活,我要先了解小學對于孩子有什么樣的要求。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夠百戰(zhàn)百勝。
我問過鐵錘即將入學的那所小學的孩子家長,他們告訴我小學要求嚴格,盡量不要遲到早退,可以選擇定午飯也可以自己帶飯,他們每天放學前孩子都要在自己的記事本上用拼音或者漢字把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記下來,回家根據(jù)這個要求寫作業(yè)。有時候,老師還會說明天要帶油畫棒或者是交訂雜志的費用,有的孩子因為寫字慢,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記不完整,導致家長每晚都要給老師打電話核對作業(yè)內(nèi)容,非常麻煩。我給鐵錘準備了一個巴掌大的小本子,讓他記下幼兒園老師留的作業(yè),如果遇到不會寫的字,可以使用拼音或者是圖畫的形式,只要自己回家能看懂就好。開始的時候上面很亂,漢字、拼音甚至圖形什么都有,連他自己都要仔細分辨才知道寫的是什么內(nèi)容,慢慢的,他能把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分成“1、2、3”條一行一行的寫出來,到了后來,里面竟然有“數(shù),5”這樣的字樣。我問他這是什么?他說表示數(shù)學書第五頁??磥?,他不僅熟練掌握了這樣記錄方法,而且為了節(jié)省時間,還嘗試使用了速記!我知道,為什么懶人比較容易進行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
鐵錘在上小學前的幾個月里,開始試著自己整理書包和文具,所以他很快就適應了小學生活。
拓展孩子的識字量
在準備上小學之前,一個孩子應該擁有一定的識字量,只有擁有了一定的識字量才能夠更好的閱讀。有些家長認為一個孩子識字量的多少不過是決定了他的語文成績,隨著年齡增長,在學校學到的生字越來越多,所以沒有必要提前讓孩子掌握更多漢字。其實不然,一個小孩只有認識足夠的漢字,他才可以自由的閱讀,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孩子可以自己對閱讀的文字內(nèi)容進行歸納總結(jié),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邏輯能力甚至是語言表達能力。不僅如此,一個擁有大識字量對于孩子學習數(shù)學也有很大的幫助。如果你看過現(xiàn)在的小學數(shù)學課本,你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數(shù)學題不再是象從前那樣的簡單的加減法,相反更多的考察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記得我小的時候,一二年級的數(shù)學考試單純考察孩子的計算能力,看學生計算的準確性,和現(xiàn)在小學生的數(shù)學考試完全不同。記得鐵錘在一年級下學期的時候有一道填空題,題目畫了三個裝著不同數(shù)目雞蛋的籃子,題目問把左邊籃子的雞蛋拿到右邊籃子里面三個,然后問兩個籃子里面哪個裝的雞蛋多?多幾個?類似這樣的題目,有的孩子就懵了,用老師的話說題目都讀不懂,又怎么能夠?qū)懗稣_答案呢?
一個人盡管滿腹經(jīng)綸,總要用語言文字展示出來,別人才能夠清楚。所以,學好語文是學好一切科目的基礎(chǔ)。而學語文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大量的閱讀,而閱讀就需要孩子擁有大量的識字量。一個要上學的孩子,至少要擁有500個漢字的識字量,這樣才能夠做到順利的幼小過渡。
告訴孩子小學很有趣,有寒暑假期,有課間十分鐘,有老師和新同學,這樣孩子會對即將到來的小學充滿好奇和期待,只有家長準備充分,孩子才會盡情享受小學時光。
家長應該怎么和孩子溝通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一生的發(fā)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至關(guān)重要。我就如何與孩子溝通說以下幾點:
一、身教重于言教
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yǎng),樹立自己的威信。一個不愛學習只顧自己吃喝玩樂的家長,一問三不知的家長,品行惡劣、行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長是不會培養(yǎng)出好孩子的。
二、要注意親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關(guān)注他們成長,有的父母雖然與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經(jīng)常溝通。大多數(shù)父母都是以忙為理由,忽視親子教育。父母的親子教育應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發(fā)展的前面,所以父母應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斷學習,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愛戴。
三、營造一種良好的知識環(huán)境
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huán)境,不求高檔,但求氛圍,學生學習的時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閑談,朋友聚會等等盡量少在家中接待。還有,就是要創(chuàng)造和睦、祥和、穩(wěn)定的家庭氣氛,父母不要經(jīng)常打架、吵鬧,影響了孩子的心理發(fā)展。
四、無條件信任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的終身榜樣。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缺點、好習慣、壞習慣基本上來自父母和周圍環(huán)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對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賞優(yōu)點,盡量地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chǔ)。
五、多贊美、少批評
恰到好處的贊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興奮劑、潤滑劑。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了解、欣賞、贊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記:贊美鼓勵使孩子進步,批評抱怨使孩子落后。
六、糾正孩子的關(guān)鍵性缺點時一定要注意考慮成熟,選擇最佳地點和時機
最后請家長們記住以下幾句話: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賞識才能成功,抱怨導致失敗。
七、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平等相處
小明已經(jīng)5歲了,在家里,父母叫他做事情時常常會這樣說,“去把杯子拿來”,“把報紙拿來”,“趕快去彈鋼琴”。
雖然有時候小明很愿意去做這些事情,可是每每聽到這樣的話,反倒沒有動力了。
接送孩子上下學路上聊些什么
接送孩子上下學路上聊些什么
孩子上了幼兒園,白天和爸媽溝通的時間自然就變少了,想要讓親子關(guān)系更融洽、更牢固,同時又對孩子上幼兒園給予支持,爸媽就一定要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當然了,想有效引導孩子,進行溝通,并不需要那么多時間盯住孩子,在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間段,就可以進行一次高效的親子溝通。
上學路上說什么?
總體原則是要說積極的、具體的、肯定的語言。
例如:“寶寶昨天在幼兒園能夠自己吃飯,特別好,今天一定也可以”;“寶寶別害怕,媽媽一定會在放學時很早來接你”……
不說命令的、否定的、恐嚇的語言。
例如:“你要聽老師話、好好學習、不能跟小朋友打架”;“你要是不聽話,媽媽就不來接你了”……
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改善孩子情緒。
如果孩子有對幼兒園的抵觸情緒,情緒狀態(tài)低落或焦慮,媽媽也可以先跟孩子聊聊其他感興趣的話題,比如周末去哪兒玩兒之類的輕松快樂的話題,從而緩解孩子的焦慮情緒。
語言簡練,切勿嘮叨,更不要對孩子提太多要求。
上學的路上往往比較趕時間,可以和孩子交流的內(nèi)容不多,家長注意控制時間的語言,如果不放心,怕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生活,可以在平時多進行角色游戲,鍛煉孩子的能力。
簡單的從側(cè)面表揚孩子,并讓孩子知曉。
老師一般都會很忙,但如果可以,孩子送到學校后,跟老師簡單反應一下孩子今天的狀態(tài)??梢援斨⒆拥拿鎯海诶蠋熋媲罢f出孩子今天比昨天進步在哪里。
放學路上說什么?
要說鼓勵的、肯定的、正面的語言。
例如:“寶寶今天一天都沒有尿濕褲子,像個大孩子了!”“寶寶,今天在幼兒園開心的事兒有什么呀?”(緊接著分享孩子的感受和情緒,給予接納、共情)……
不要說消極的、否定的、批評的語言。
例如:“老師有沒有打你?同學有沒有欺負你?”“今天老師教的兒歌你怎么都不會,真夠笨的”……關(guān)于這一點,在這里特別想強調(diào)的一點是:信任你的孩子。
多找孩子容易回答的具體話題。
這就要求家長要把問題集中在孩子幼兒園生活細節(jié)當中,比如聊幼兒園里的環(huán)境、器械、玩具、游戲等;聊孩子的吃喝拉撒玩;聊孩子的小伙伴、交到的新朋友等等。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少問寬泛的問題,比如:你今天在幼兒園都做什么了???你們上課老師都教了什么呀?問題太過寬泛,孩子大多數(shù)時候都會搖頭,父母同時也無法跟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如果老師有時間,可以同老師聊一聊孩子一天的表現(xiàn)。
不過家長此刻一定要注意,在和老師聊孩子的表現(xiàn)的時候,最好能避開孩子,以免讓孩子聽到一些負面信息。
條件允許的話,爸媽不妨和孩子走路回家。
和孩子慢慢走在林蔭道中,一起發(fā)現(xiàn)身邊有趣的事情,陪孩子看螞蟻搬家、蜻蜓低飛……這樣的休閑時光特別來之不易,尤其是在當下忙碌緊張的生活節(jié)奏當中。在這個放松的過程中,可以和孩子有一些親昵的動作接觸,要知道,溝通不限于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