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個孩子沐浴愛的陽光
發(fā)布時間:2021-01-11 幼兒園工作總結(jié)愛孩子 讓幼兒園安靜的游戲 愛的教育筆記身為一名幼兒教師,面對的是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這些孩子特別需要我們這些老師猶如媽媽一般的愛護、關(guān)心他們,讓他們在愛的氛圍中茁壯成長。
幼兒園的這些孩子,都是第一次走出家庭,走出父母的視線,步入社會,也就是說,幼兒園是孩子步入社會的第一站。這些剛剛走進幼兒園的孩子,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不同的家庭教育氛圍,又多是獨生子女,自私的有、嬌氣的有、愛打架的有、愛哭鬧的也有,各種各樣,性格各異。為了讓這些孩子能較快的融入集體,我們付出的不只是對孩子的關(guān)愛,還要付出加倍的耐心與細心。YjS21.com
說真的,聽話、乖巧的孩子人人愛,爸爸媽媽疼,爺爺奶奶愛,鄰里夸,老師見了也特別喜歡??墒悄切┫矚g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可以說人人見了都頭疼,特別是愛打架的,尤其以前面教育后面犯的孩子最甚,一次兩次慢慢講道理,可時間長了,他們總是不聽你的,心里難免對這類孩子多了些厭煩,免不了會對這類孩子大呼小叫。而孩子呢,充耳不聞,依然是我行我素,該打架時還打架,該搗蛋時依然搗蛋,有時真拿他們沒辦法。一而再,再而三,成效甚微,他們離我們卻越來越遠,交流越來越少,而我們對他們的關(guān)愛耐心,也被他們消磨的越來越少,反感越長越猛。
其實,這些孩子與其他孩子沒有區(qū)別,是一樣的,就是比其他孩子調(diào)皮了些,他們需要的,也是一樣的,一個字“愛”,他們也需要我們的愛—關(guān)愛。別吝嗇我們的愛,讓這些調(diào)皮的孩子,同樣沐浴在我們愛的陽光下。我相信,只要我們多為這些孩子付出些愛心與耐心,他們一定會感受到我們的關(guān)愛,也會愿意圍繞在我們愛的陽光下,健康快樂的成長。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讓孩子擁有陽光般的心情
班級就似一個溫馨的家,每一個孩子如同自己的孩子,當孩子高興時我們老師會覺得很欣慰、滿足;當孩子傷心時我們會竭盡所能的去了解、哄勸他們。當孩子們進步和表現(xiàn)積極時,我們會及時的表揚和鼓勵他們,孩子們做錯了事,我們會教育甚至批評他們。孩子在幼兒園里的每一天,我們老師都會積極引導孩子愉悅的參與各類教學活動,讓孩子擁有陽光般的心情,燦爛的笑臉,健康快樂每一天。一天早上,伴隨著歡快、有節(jié)奏的鈴鼓聲,孩子們紛紛收拾起各自的玩具,可是玩彩色橡皮泥的區(qū)域中卻傳來了孩子們的爭執(zhí)聲:“杜一凡,老師叫我們收起來了,你快把彩泥放進盒子?!薄安?我就不?!倍乓环侧僦?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說什么也不肯將彩泥放進盒子里。陳夢杰見自己的“說理”不行,伸手就要硬搶。杜一凡見狀“哇”的一聲哭了起來,邊哭邊喊道:“你壞,你壞,你要弄壞我的寶貝!”我見狀忙走過去,蹲下身安慰到:“凡凡,快別哭,哭花了臉就不漂亮了?!边@一句話對愛美的杜一凡來說,還挺靈的,她馬上止住了哭聲,怯怯的看著我?!皝?讓我看看你的寶貝?!蔽蚁蛩斐隽耸?凡凡小心翼翼地將自己捏的小寶貝放在了我的手上。“好可愛的小蝸牛!”我由衷地贊美道,紅彤彤的蝸牛殼,綠色泥做的觸角高高的豎立在頭上,好可愛。“老師,他要把彩泥收走,小蝸牛沒有觸角就會死的!”凡凡委屈地說?!笆前?那太可惜了。”對此我有同感,因為每一次的泥工作品,我總是在講評后或者保留一天后把泥團起來放好了,孩子們雖然不舍得卻也只能這樣?!翱墒?老師說過,彩泥不放好會變干的?!标悏艚軗?jù)理力爭?!瓣悏艚苷f得也沒錯,那怎么辦呢?”雖然我心里早已有了主意,但我還是把這個難題拋給了孩子們。于是,我讓孩子們先停止手里的收拾,請全班的小朋友一起來幫忙,一起想辦法。教室里頓時安靜下來,孩子們靜靜的思索起來…張嘉小朋友第一個打破了寂靜:“等彩泥干了就加點水揉一揉,還可以用,我在家玩泥時媽媽教過我的?!卞X志豪馬上反駁:“小蝸牛的觸角要拆下來重做,它會疼得!”李志斌接口道:“給小蝸牛加個罩子,彩泥就像放在盒子里一樣?!边@個辦法不錯,可是一時去哪里找這樣的罩子呢?小朋友還是搖頭。見此情景,我似有意又似無意的做了一個拍照的動作,李卓凡小朋友看到了,大聲道:“給小蝸牛拍個照吧,這樣杜一凡可以天天看見它了,彩泥也能放回盒子里了。”“好呀,好呀,給小蝸牛拍張照片吧…”班級里頓時傳來了孩子們的附和聲,提議馬上得到了其他小朋友的熱烈支持,孩子們終于找到了保存自己作品的好辦法。于是,我馬上拿起手機,調(diào)整到拍攝的狀態(tài),對著“小蝸?!边青?、咔嚓地拍了起來,并把它放入到電腦里。不一會兒,孩子們在電視機里看到了杜一凡剛剛捏出的小蝸牛,班級里又一次傳來了孩子們的歡呼聲和雀躍聲。此時此刻,我又一次的綻放笑容:在孩子們的眼里,萬物都是有生命的,我們老師要蹲下身來,學習以孩子的眼光來看待事物。在幼兒教育領域中,當孩子出現(xiàn)矛盾時,我們老師有時可大膽的放手,以幕后者的身份引導孩子自己來化解矛盾,從而突出幼兒的主體性、探索性以及體驗化解矛盾的快樂,收獲社會化的成長和進步,這也是幼兒教育的主旨之一。同時,這也是相信孩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的表現(xiàn)。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每天讓孩子擁有陽光般的心情,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
每天跟孩子們在一起,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快樂和幸福。
每天,細數(shù)著孩子們一點一滴的進步,很是欣慰!子碩和龍宵是班里一對性格差異比較大的孩子。
子碩內(nèi)向、孤單,龍宵外向、豁達,可以算得上是班里的活寶,可就是這對活寶,每天都會給老師們帶來更多的煩惱和苦悶。
子碩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不很積極,無論老師用怎樣的語言和行為調(diào)動他,他都無動于衷,不肯說出自己的想法。
課下的他卻是無比瘋狂,滿屋子亂跑,還會時不時抓弄小朋友一番;龍宵儼然一副大少爺?shù)臓顟B(tài),不管老師用怎樣的方式方法對待他,他都會無所謂的樣子,“龍宵這樣了”“龍宵那樣了”,關(guān)于龍宵的告狀聲一天都不會停歇。
我們用盡無數(shù)方法,卻總是見效甚小。
這天孩子們喝完奶,子碩又在閑晃,我便讓他去把奶桶的水倒掉,子碩很順利的完成了任務。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里,子碩在我的指導下,完成了各種任務,成為大家心中的“小小能干手”。
在大家有困難的時候,他也會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盡自己的能力幫助大家。
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子碩是個善良、有愛心的孩子,在老師的鼓勵下,漸漸成為愛學習、守紀律的孩子。
討論“春天”的課堂上,龍宵的發(fā)言積極、準確、有創(chuàng)意,博得了大家的掌聲。
美工活動中,龍宵的畫極富想象性,并且能夠用語言將其介紹一番,很有大家風范的樣子。
龍宵還是很討人喜歡的?。÷?,他不再亂跑亂鬧,和孩子們成為了好朋友。
其實,孩子們能夠改變,源于老師和大家對他的看法和態(tài)度。
“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認可孩子的每一點。
我堅信:每個孩子都會成為一顆亮麗的新星!
讓每位孩子感受到你的愛
愛,也許只是一個簡單的擁抱、一個甜美的微笑、一聲輕輕的問候……也許還可以更簡單!今年我任教的是小班,看著孩子們一張張稚嫩而又可愛的笑臉,心中有喜也有憂。
喜的是迎來了這37個小天使,憂的是如何幫助他們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在開學的這段時間里,由于孩子們的生活習慣有所不同,對于午睡呈現(xiàn)出不同的態(tài)度。
一部分孩子有午睡的習慣,而且知道午睡過后就是爸爸媽媽來接他們的了,于是只要老師說:“寶貝們,睡覺嘍!”他們就開開心心的睡了。
可是還有一部分孩子沒有午睡習慣,于是兩個小時的午睡時間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漫長、難熬的過程。
于是在開始的幾天里午睡室里難免會傳出哭聲和嘰嘰喳喳說話的聲音。
看到這一情況,我忙說:“呀!那個小朋友在說話,把小嘴巴關(guān)起來,好嗎?”孩子們聽了我的話后,沒什么反應,仍然各說各的,而且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大。
我一急聲音就響了起來:“安靜!”這下不僅說話的孩子沒有停下來,而且還把原來睡著的幾個孩子給吵醒了。
這可怎么辦呢?于是我想了一個好辦法:和孩子說悄悄話。
沒想到效果很好。
我輕輕地走到一個小朋友跟前,撫摸了一下他的頭,貼在他的耳邊,說了聲悄悄話,他笑瞇瞇的閉上眼睛。
我這一舉動一下子被孩子們吸引住了,接連幾個,他們馬上靜下來,好奇的問我:“老師,你對他說什么?”我裝出一副神神秘秘的樣子說:“你們想知道我說了什么嗎,那么誰先閉上眼睛,不哭不和小朋友說話我就告訴他。
”孩子們聽了我的話后,趕忙把自己的小嘴巴和眼睛閉了起來。
于是,我就一個一個的對每個小朋友都說了同樣的悄悄話——你是好孩子,老師喜歡你,請你快快閉上眼睛,好好睡一覺,祝你做個美夢!就這樣,孩子們都甜甜地睡了,睡夢中,他們的小臉上洋溢著笑容。
原來,讓幼兒安靜的睡覺是那么的簡單,一個愛撫的動作,一句親切的話語,就能使孩子感到你的愛,讓他們自覺的遵守你的規(guī)則。
通過這件小事,使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抓住良機,尋找適宜的教學方法。
而且現(xiàn)在的時代在變化,環(huán)境也在變,孩子更是在變,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只有讀懂孩子的心,了解孩子的需要,因勢利導,靈活教育,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關(guān)愛每一個孩子
琪琪由于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的原因,在班里孩子們對她或多或少有點兒歧視。戶外活動時,琪琪的鞋子掉了,浩宇抬腳踢到一邊,炎炎撿起來又扔出去,琪琪只是靜靜地站著;在音樂課上,孩子們都跟著我唱歌詞,琪琪很認真也很有表情,只是咿咿呀呀,誰都聽不出唱的什么。我看到石宇用眼睛瞪她好一會兒,生氣地說:“吵死了!你唱什么呀?”,旁邊的夢雨用腳踢她:“別出聲!”琪琪未吃早飯,媽媽留她兩根火腿腸,小陽、薛亮偷吃了大半;我看在眼里,內(nèi)心有一種說不出的痛,該如何改變孩子們的歧視行為呢?
一連幾天,我認真觀察琪琪,發(fā)現(xiàn)琪琪雖然不說話
,每次撿拾玩具,她都很認真、很仔細,不管是墻角的,還是桌子底下的都撿起來,裝進玩具盆。今天舞蹈排練之前,我讓孩子們撿拾地上的玩具,孩子們有的把手里的玩具放進玩具盆,有的把地上的玩具撿起來,沒一會就做到自己的座位上,只有琪琪還在撿拾玩具櫥與墻角的玩具。我乘機對孩子們說:“小朋友們,琪琪做事多認真、仔細呀,連掉在墻角的玩具都撿起來了?!焙⒆觽冑澩攸c了點頭,我接著說:“琪琪可能和你們不一樣,也許她沒有你們聰明,可她從不與小朋友打鬧,她每次撿拾玩具都很仔細,不管是墻角的還是桌子底下的,她都拾得干干凈凈。她雖然不說話,但會用自己的方式幫助大家,我們應該給她加油,給她鼓勵!”這時孩子們響起熱烈的掌聲。我繼續(xù)說:“我們身邊會有很多不幸的小朋友:有的眼睛看不見,有的耳朵聽不見,有的不能說話,有的不能走路,有的沒了親人,對于他們,我們更應該關(guān)心他們、愛護他們、幫助他們,把我們的幸福和快樂傳遞給他們。相信小朋友們以后都能關(guān)愛自己身邊這些不幸的小朋友。”
我認為教師應教育孩子對于特殊的幼兒要做到不輕視、不排斥,讓孩子們之間能相互尊重,相互關(guān)愛,要寬容地贊賞他們,要關(guān)愛他們。
讓每個孩子感到開心
夸美紐斯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師要讓兒童在沒有毆打,沒有暴力,沒有厭惡的氣氛中,總之在和藹可親和愉快的氣氛中喝下科學的飲料。”這不正說明我們要讓孩子感到生活和學習的快樂嗎?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感到生活和學習的快樂呢?
首先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不要有過多的禁令束縛孩子,不要絮絮叨叨地埋怨責怪孩子,更不要打罵體罰孩子,要讓孩子自由發(fā)展,盡情揮灑他們的天性,展現(xiàn)他們的才華。這樣他們才會無憂無慮地成長,開開心心地生活,感到生命的快樂。
其次,在游戲中,要讓孩子盡情展示自我。孩子最快樂的時候往往是他們玩得最盡興的時候,而現(xiàn)在的孩子好象丟失了盡興玩耍的條件和勇氣,他們在玩耍的同時擔心父母的責罵。在愈來愈激烈和殘酷的社會競爭面前,在就業(yè)壓力越來越嚴峻的情況下,很多父母擔心孩子未來生活所面臨的困難和壓力,為了孩子將來生活過得高人一等,能勝人一籌。在現(xiàn)階段對孩子期望值過高,不能以科學的觀念和方法來培育孩子,采用“填鴨式”的方法培養(yǎng)孩子,不理解童心的需要,忘了拔苗助長的寓言,對孩子干預和控制太多。曾經(jīng)看到過這樣一則事例:夏天,一場暴雨過后,一位母親下班回家,走到院子里,見她的一對雙生子渾身都粘滿泥漿,正在興致勃勃地用泥土塑造很多各種各樣的汽車,他們玩得非常盡興和投入。這位母親卻火冒三丈,毫不留情地將所有的泥塑汽車踩了個稀巴爛,面對突然遭到的襲擊,兩個孩子都躺在水中大哭大嚎!20多年過去了,這位母親每當想起那一幕,內(nèi)心時常充滿了一種深深的自責??梢?,不管對于父母還是我們教師而言,這種做法能讓孩子感到快樂嗎?那怎樣才能讓孩子玩得盡興,玩得快樂呢?首先,我們要擁有一顆童心,能站在孩子的位置上,走進他們的心靈深處,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體察他們的需要,歸還他們游戲的權(quán)利,創(chuàng)造有趣的空間和環(huán)境,讓孩子盡情地釋放自我,充分享受童年的快樂時光,給他們青春的回憶錄上畫下童年的天藍色和快樂的淡粉色。
再次,在活動中多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機會。幼兒年齡雖小,但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尊嚴,也是獨立的人,應該有自我選擇的權(quán)利。他們會對自己所選擇的事情投入百分之百的熱情,從而以全身的激情投入其中,以快樂的心情去享受快樂,因而會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和達到活動的最終目的。對于這點我深有體會,在一次晨間活動中,我改變以往分組游戲的模式。選取了四個游戲區(qū),讓他們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玩的游戲,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興趣大大提高了,各個玩得盡情盡興,而且玩得非常有秩序,持續(xù)的時間也較往長長很多。這不正是孩子玩得快樂的原因嗎?
最后,允許孩子犯“錯誤”。幼兒的身心特點決定了他們是在不斷地嘗試中學習和成長的,嘗試就免不了犯錯誤。例如:在吃點心時,欣欣將自己杯子里的熱牛奶都倒進了魚缸,這是因為她特別喜歡和關(guān)愛小魚兒,認為自己每天吃點心喝牛奶,也應該給小魚兒喝杯牛奶,結(jié)果造成小魚兒死亡。這類錯誤在幼兒身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但經(jīng)歷了這樣的“錯誤”他們就會知道,小魚兒不能喝熱牛奶,孩子可以從類似的錯誤中認識這個世界,了解這個世界。從上可以看出,這些“錯誤”一般都是由于孩子缺少生活經(jīng)驗和缺乏知識的緣故,我們不但不能要求孩子不出錯,還要認識到出現(xiàn)錯誤是孩子積累知識的必由之路。對于孩子出現(xiàn)的這樣那樣的“錯誤”,我們要認真分析,充分理解,以科學的方法和寬容的心態(tài)對待孩子,讓他們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下無拘無束地認知、探索、創(chuàng)造這個世界。在享受快樂的同時吸收知識的養(yǎng)料,在成長的年輪上輕輕松松地,快快樂樂地度過燦爛的童年歲月,踏著快樂的節(jié)拍去創(chuàng)造快樂的未來生活。
讓每個孩子感到愉悅
夸美紐斯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師要讓兒童在沒有毆打,沒有暴力,沒有厭惡的氣氛中,總之在和藹可親和愉快的氣氛中喝下科學的飲料。
”這不正說明我們要讓孩子感到生活和學習的快樂嗎?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感到生活和學習的快樂呢?
首先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
不要有過多的禁令束縛孩子,不要絮絮叨叨地埋怨責怪孩子,更不要打罵體罰孩子,要讓孩子自由發(fā)展,盡情揮灑他們的天性,展現(xiàn)他們的才華。
這樣他們才會無憂無慮地成長,開開心心地生活,感到生命的快樂。
其次,在游戲中,要讓孩子盡情展示自我。
孩子最快樂的時候往往是他們玩得最盡興的時候,而現(xiàn)在的孩子好象丟失了盡興玩耍的條件和勇氣,他們在玩耍的同時擔心父母的責罵。
在愈來愈激烈和殘酷的社會競爭面前,在就業(yè)壓力越來越嚴峻的情況下,很多父母擔心孩子未來生活所面臨的困難和壓力,為了孩子將來生活過得高人一等,能勝人一籌。
在現(xiàn)階段對孩子期望值過高,不能以科學的觀念和方法來培育孩子,采用“填鴨式”的方法培養(yǎng)孩子,不理解童心的需要,忘了拔苗助長的寓言,對孩子干預和控制太多。
曾經(jīng)看到過這樣一則事例:夏天,一場暴雨過后,一位母親下班回家,走到院子里,見她的一對雙生子渾身都粘滿泥漿,正在興致勃勃地用泥土塑造很多各種各樣的汽車,他們玩得非常盡興和投入。
這位母親卻火冒三丈,毫不留情地將所有的泥塑汽車踩了個稀巴爛,面對突然遭到的襲擊,兩個孩子都躺在水中大哭大嚎!20多年過去了,這位母親每當想起那一幕,內(nèi)心時常充滿了一種深深的自責。
可見,不管對于父母還是我們教師而言,這種做法能讓孩子感到快樂嗎?那怎樣才能讓孩子玩得盡興,玩得快樂呢?首先,我們要擁有一顆童心,能站在孩子的位置上,走進他們的心靈深處,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體察他們的需要,歸還他們游戲的權(quán)利,創(chuàng)造有趣的空間和環(huán)境,讓孩子盡情地釋放自我,充分享受童年的快樂時光,給他們青春的回憶錄上畫下童年的天藍色和快樂的淡粉色。
再次,在活動中多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機會。
幼兒年齡雖小,但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尊嚴,也是獨立的人,應該有自我選擇的權(quán)利。
他們會對自己所選擇的事情投入百分之百的熱情,從而以全身的激情投入其中,以快樂的心情去享受快樂,因而會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和達到活動的最終目的。
對于這點我深有體會,在一次晨間活動中,我改變以往分組游戲的模式。
選取了四個游戲區(qū),讓他們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玩的游戲,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興趣大大提高了,各個玩得盡情盡興,而且玩得非常有秩序,持續(xù)的時間也較往長長很多。
這不正是孩子玩得快樂的原因嗎?
最后,允許孩子犯“錯誤”。
幼兒的身心特點決定了他們是在不斷地嘗試中學習和成長的,嘗試就免不了犯錯誤。
例如:在吃點心時,欣欣將自己杯子里的熱牛奶都倒進了魚缸,這是因為她特別喜歡和關(guān)愛小魚兒,認為自己每天吃點心喝牛奶,也應該給小魚兒喝杯牛奶,結(jié)果造成小魚兒死亡。
這類錯誤在幼兒身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但經(jīng)歷了這樣的“錯誤”他們就會知道,小魚兒不能喝熱牛奶,孩子可以從類似的錯誤中認識這個世界,了解這個世界。
從上可以看出,這些“錯誤”一般都是由于孩子缺少生活經(jīng)驗和缺乏知識的緣故,我們不但不能要求孩子不出錯,還要認識到出現(xiàn)錯誤是孩子積累知識的必由之路。
對于孩子出現(xiàn)的這樣那樣的“錯誤”,我們要認真分析,充分理解,以科學的方法和寬容的心態(tài)對待孩子,讓他們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下無拘無束地認知、探索、創(chuàng)造這個世界。
在享受快樂的同時吸收知識的養(yǎng)料,在成長的年輪上輕輕松松地,快快樂樂地度過燦爛的童年歲月,踏著快樂的節(jié)拍去創(chuàng)造快樂的未來生活。
教育隨筆: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愛
教育隨筆: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愛
幼兒教育,是一門科學。孩子們是一本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孩子這本書,最有用的鑰匙就是“愛”。這是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所必需的基本素質(zhì)。愛的溫暖能拉進教師與孩子的距離,能感化幼小的心靈我深深地感到,孩子的世界是最純真、最透明、最敏能拉進教師與孩子的距離,能感化幼小的心靈。感的,老師的一舉一動,甚至是目光輕輕地掃一下,也會讓孩子們產(chǎn)生深刻地感受,他們的心靈,會像接受電波一樣,立刻引起共鳴反應。所以他們需要教師的愛,只有用自己的愛心去接近他們、感化他們,才能讀懂這本書。
我覺得師德的核心就是“愛孩子”。沒有愛,沒有感情,就沒有教育。在工作中,我一貫恪守嚴與愛相結(jié)合的原則,做到既愛孩子,又嚴格要求。幾年來的工作經(jīng)驗告訴我,孩子的心是最真誠、最稚嫩的。愛是幼兒的一種需要。愛能使幼兒獲得安全感、滿足感和親切感,可促使幼兒充滿自信、積極向上,有利于他們的智力開發(fā)和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教師要把愛傾注給每一個孩子。而幼兒教師對孩子的愛有其獨到之處,必須從幼兒年齡特點出發(fā),既要愛在心上,又要表現(xiàn)在言行中。根據(jù)幼兒情感多為直接體驗的特點,我注重用直接的真情實感去感染孩子,進而使幼兒認識到教師是寬慰和幫助的來源,更加樂于接受教師的引導,主動探索學習,主動接受集體常規(guī)和良好習慣的要求。我非常注意從接小班的第一天開始,就給孩子們留下美好的印象。孩子年齡越小越需要得到老師的愛撫,從而產(chǎn)生安全感、幸福感。和孩子們在一起,摸摸他們的頭,拍拍他們的肩,幫他們翻翻衣領,塞好衣服,提提褲子;冬天焐焐孩子的小手,夏天擦擦孩子的汗水……他們的臉上都會洋溢出純真的笑容。
我們班有一位叫明明的小朋友,他的性格很內(nèi)向,平時很少主動和人說話,也不太愛運動。戶外活動時,別的小朋友抱起皮球就拍,而他總是躲在一旁看別人活動。我觀察到這個孩子不是不想拍球,而是因為自尊心強,不敢拍,他怕拍不好別人笑他。于是,當小朋友們和另一位老師活動時,我就把他領進睡眠室,說:“遠洋,我們一起拍球好嗎?”他沒有說話,抱著球直往后退,我輕輕地說:“沒關(guān)系,你拍一個,我拍一個,今天郭老師也是來學拍球的,咱倆比比賽,看看誰先學會,怎么樣?”他吃驚地睜大了眼睛,然后又笑了,舉起了球,輕輕地拍了起來。就這樣,他開始拍了第一個球。我及時在班上表揚了他,他很高興,第一次意識到自己也能學會拍球。對自己也有了信心,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一個活潑開朗、大膽探索的孩子了。
教師對孩子的愛是超越母愛的愛,是無私的、深沉的、持久地、崇高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教育植根于愛,只有愛才能教育孩子,使孩子茁壯成長,我以這種愛感染者、教育著我的這些孩子們,看到孩子們不斷的進步,也更增強了我做好工作的信心。
《每個孩子都需要愛》《讓活動區(qū)“活”起來》
她變了幼兒每天入園有早有晚,在等待的這段時間里老師可以好好利用。下面談談我是如何利用晨間活動培養(yǎng)幼兒合作意識,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的。愉快的交往經(jīng)驗可以提高幼兒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強又會引發(fā)更強合作的主動性,兩者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huán)。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性格內(nèi)向的張夢瑤小朋友不停地擺弄手上的兩根小皮筋,一會勾成五角星,一會勾成雙五角星。我故意請張夢瑤做我的小老師,她看我挺認真的樣子就用力地點了點頭。我專心的蹲在她旁邊問這問那,立即吸引了許多小朋友,小老師就更有勁了,耐心的把從媽媽那學來的方法說給小朋友,還把皮筋借給小朋友學。第二天、第三天還不斷有前兩天晚來的小朋友向張夢瑤請教。通過這個小小的舉動我發(fā)現(xiàn)張夢瑤變了,變得活潑了,和同伴之間有說有笑了。
讓活動區(qū)“活”起來
活動區(qū)是完成幼兒園教育任務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幼兒的成長,為幼兒提供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等大量活動機會。培養(yǎng)幼兒合作、分享及各種能力的均衡發(fā)展。
活動區(qū)建立起來后,如果聽任孩子自己去玩,就會造成活動的盲目性,活動的質(zhì)量也不會提高。我發(fā)現(xiàn)我班一些孩子,在結(jié)構(gòu)區(qū)長期進行一些簡單的拼插游戲,缺乏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娃娃家的幼兒只進行一些簡單的做飯、吃飯的游戲。針對這種情況,每天我都重點指導一個活動區(qū),以教師或角色多重身份加入,引導幼兒用語言交流,不斷擴充游戲玩法。比如在角色區(qū)里,當我發(fā)現(xiàn)商店或娃娃家里的活動開展的不是很好時,我便以顧客或客人的身份參與到游戲中,調(diào)節(jié)活動氣氛,使活動更好地進行;在結(jié)構(gòu)區(qū)里,我不斷對幼兒提出新的要求,鼓勵幼兒插出一些新的、和別人不一樣的物品,使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這樣,慢慢的使孩子從活動區(qū)不會玩,不知該怎么玩到學會了玩,并且玩得好、玩的開心,這與教師恰如其分的引導是分不開的,真正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
對活動區(qū)的引導很有藝術(shù)性,如何讓活動區(qū)“活”起來,真正發(fā)揮活動區(qū)的作用,使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得到更好的發(fā)展,還需要我們不斷探索、不斷研究。
每個孩子都需要愛
在戶外活動中,大班孩子正在拍皮球。突然,韓康元小朋友蹲在那,好多小朋友圍著他,我走過去詢問什么事,結(jié)果是韓康元的右手小拇指,星期天被他媽媽用門子擠了一下,指甲翹著。拍球的時候不小心被皮球碰著流血了,我看了后馬上給它消毒抱扎起來,就是在給他包的過程中,韓康元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笑容,眼睛一直盯著我。在我的印象中他好像從來沒這么高興過。因為這個孩子平時非常調(diào)皮
,經(jīng)常和其他小朋友打架,又不愛學習,經(jīng)常給老師添點小麻煩。也許是這個原因,我忽略了他平時的一舉一動,很少得到我的表揚。經(jīng)過這一次給他包扎手指,他才真正感受到了老師對他的關(guān)愛。當時我的心里有點內(nèi)疚,是??!每個孩子都需要愛,不能因為自己的喜不喜歡去對待孩子,哪怕孩子再調(diào)皮,我也要蹲下來跟他們做朋友,用愛去感化他們。哪怕是一個愛的眼神、一個愛的擁抱,也許都會讓孩子的心靈得到凈化,給他們的童年留下美好的記憶。